股票北向资金月统计
Ⅰ 股票资金流入和流出是如何统计出来的
和市值增加没关系,市值是当前股票当前价格与流通股的乘积;
应该将主动买入的每笔成交金额之和减去主动卖出的每笔成交金额之和,这个才是资金流入的量,资金大于0,流入;反之,流出
也不能单纯计算内外盘差价,要看每笔成交的价格,最后加总
Ⅱ 北向资金月内净流入超400亿创6个月新高 外资抄底滞涨股(名单)
数据统计,截至11月28日,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流入2721.68亿元,其中沪股通1626.58亿元,深股通1095.10亿元。11月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入410.05亿元,创6个月新高,其中沪股通累计净买入276.15亿元,深股通累计净买入133.90亿元。
北向资金净流入额创6个月新高
从周资金流向看,除上周小幅近流出21.97亿以外,11月各周北向资金均实现近流入,其中截至11月2日当周净流入金额高达346.33亿元,流入规模创历史新高,分析认为,这与此前政策暖风频吹以及“减税”预期有关。
从11月外资的行业配置情况来看,食品饮料、金融、医药是其青睐的前三大行业,“喝酒吃药”的避险特征仍较为明显,其中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五粮液、恒瑞医药均获得外资积极增持。
净流入行业分布
飞科电器、益丰药房、春秋航空、莱克电气、老白干酒、广信股份、上海机场、四方科技等北向资金持股占流通A股比例下降超过2%,比如飞科电器的持股数量由963.44万股降至170.80万股,益丰药房持股量由2328.10万股降1812.34万股,叠加限售股解禁因素,持股比例下降较多。
外资也已经成为股市与债市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根据最新央行调查统计司披露到9月底的数据测算,目前QFII和RQFII使用额度总额约为6900亿人民币,陆股通北上资金累计流入6107亿人民币,按流通市值计算A股中外资持股占比为3.4%,按自由流通市值计算A股中外资持股占比约7%,海通证券预测,假设未来7年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外资持股占比(按自由流通市值计算,下同)从目前的7%提高到15%。则长期看外资有望给A股带来约2.76万亿的增量资金,按7年计平均每年约4000亿的增量资金,保守看亦有3000亿的增量资金。外资持续流入将改变A股生态,将降低市场波动率,强化龙头效应。
数据显示,在11月北向资金加仓力度明显的个股中,华联控股、通威股份、新纶科技分别实现了23%、32%和26%的涨幅。以通威股份为例,北向资金持股比例从月初的0.66%升至2.45%。华联控股持股比例也由0.18%升至2.67%。
月内加仓力度居前的个股
北向资金加仓幅度居前,11月份不少公司股价仍下跌,我们选股持仓比例提升0.3%以上的公司,情况如下:
北向资金加仓股价仍下跌的公司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Ⅲ 净流入超300亿元!5月北向资金买买买
5月交易结束,整个5月,A股呈现震荡态势,上证指数累计下跌0.27%,深证成指累计上涨0.23%,创业板指累计上涨0.83%。而5月份,市场重要增量资金来源――北向资金不断净流入,持续加仓A股。数据显示,5月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301.11亿元,其中沪股通资金净流入83.24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入217.88亿元。北向资金仅在7日、13日、14日、22日出现净流出情况。以上证指数为例,其他交易日无论市场是涨还是跌,北向资金均表现为净流入。
5月北向资金流向情况
在北向资金的持续净买入下,5月28日,深交所对华测检测(300012)、泰格医药(300347)、索菲亚(002572)和美的集团(000333)4只股票发出外资持股预警,这是 历史 上首次同时对4只股票预警。
北向资金持股市值达1.52万亿元
5月北向资金净流入超300亿元,在持续加仓的情况下,其持股市值也在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北向资金持股市值由4月末的1.45万亿元增长至5月末的1.52万亿元。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中国企业已得到全球资本认可,外资流入速度预计会越来越快。
从目前来看,北向资金如何持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向资金共计持有2119只个股,其中沪市个股903只,深市个股1216只。
在个股持股量方面,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北向资金对147只个股持股量超过1亿股,其中对平安银行(000001)、方正证券、农业银行(601288)、长江电力(600900)、分众传媒(002027)、工商银行(601398)、美的集团、中国建筑的持股量超过10亿股。
北向资金持股超10亿股个股
在持有流通股比例方面,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北向资金对上海机场(600009)、华测检测、索菲亚、生物股份(600201)、韦尔股份(603501)、方正证券等32只个股的持有流通股比例超过10%,持有流通股比例超10%的个股从4月末的28只增加到5月末的32只。
北向资金持有流通股比例超10%个股
在持仓市值方面,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北向资金对26只个股的持仓市值超过100亿元,其中对12只个股持仓市值超过200亿元。对贵州茅台(600519)的持仓市值最大,达到1458.84亿元。
北向资金持股市值超200亿元个股
从北向资金持股量居前、持有流通股比例居前和持仓市值居前的个股情况来看,5月份北向资金重仓股多数被北向资金加仓。在持仓市值超200亿元的个股中,仅有五粮液(000858)、中国国旅(601888)、平安银行被减仓。
北向资金猛烈加仓蓝筹股
在震荡的5月市场中,除重仓股多数被加仓外,还有哪些个股获得北向资金的明显加仓?
数据显示,5月份北向资金共计加仓751只个股,对其中84只个股的加仓股数超过1000万股。加仓股数居前的个股为恒瑞医药(600276)、中联重科(000157)、爱尔眼科(300015)、潍柴动力(000338)、三一重工(600031)、TCL 科技 (000100)、分众传媒、邮储银行(601658),加仓股数分别为0.98亿股、0.90股、0.77亿股、0.75亿股、0.71亿股、0.67亿股、0.58亿股、0.53亿股。从加仓股份数居前的个股来看,北向资金对蓝筹股加仓猛烈。
5月份北向资金加仓股数前十个股
从持有流通股比例情况来看,数据显示,5月份北向资金对51只个股的持有流通股比例增加1%以上,其中对移远通信(603236)、掌阅 科技 (603533)、索菲亚、韦尔股份、德邦股份(603056)的持有流通股比例增加超过3个百分点。
北向资金增持流通股比例前十个股
从持仓市值变动情况来看,数据显示,5月份北上资金对18只个股的持仓市值增加超过10亿元,其中对贵州茅台、美的集团的持仓市值增加超过100亿元,分别为122.27亿元、102.87亿元。在市值增加额前十的个股中,5月份股价均上涨。
北向资金持仓市值增加额前十个股
外资仍将持续加仓A股
在5月市场震荡之下,北向资金加仓超300亿元,其中蓝筹股被明显加仓,5月28日深交所更是 历史 上首次对4只股票发出外资持股预警。而在资本市场不断开放的背景下,分析人士认为外资将持续流入A股。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表示,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大的环境下,优质核心资产龙头公司有望享受确定性溢价。
海通证券表示,外资流入A股是确定性较大的长期趋势,原因有二:一是外资“想”配A股。基本面上看,我国经济在全球的重要性于过去几十年迅速提升,A股基本面长期向好,从而吸引外资配置A股。此外,从组合角度看,A股与全球股市相关性低,可以降低全球权益投资组合的风险。二是外资“能”配A股。从2003年引入QFII至近几年,三大国际指数相继将A股纳入指数体系,A股对外开放不断加速,外资流入A股还有很大空间。
对于2020年的外资流入,海通证券表示,总量上,预计全年外资净流入3000亿元左右,结构上,外资风格可能更加均衡。
Ⅳ 北向资金连续第十周净流入,持续买入科技、机械设备(附表)
虽然机械设备行业内个股在上周出现回调,但北向资金依然逆势大笔介入。三一重工继5月11日至15日当周被北向资金增持千万股之后,上周继续大手笔增持达4882.75万股,是上周北向资金增持数量最多的公司,截至上周五,陆股通持有三一重工8.09亿股。
北向资金上周增持数量第二位的是机械设备行业的中联重科。同样,中联重科在5月11日至15日当周获得北向资金增持3300多万股,上周再度被重仓增持3247.36万股,两周合计增持近6600万股。
上周A股在2900点遇阻回调,特别是上周五,一根大阴线跌破了沪综指各条短期均线,但北向资金毫不畏惧,依然持续净买入79.49亿元,这是北向资金连续第10周净买入,显示其在2900点之下持续稳步布局A股。
从北向资金增持股份占公司股份的比例来看,超过1%的共有12家。通信行业的移远通信5月份以来受到北向资金的持续加仓,虽然上周公司股价也处于回调之中,但北向资金再度增持39.35万股,增持比例为1.76%,是上周增持比例最高的公司。统计显示,4月末,北向资金持有移远通信的比例仅为6.77%,上周末,持股比例已经达到12.41%,5月以来增持了5.64%。此外,韦尔股份、索菲亚、启明星辰、掌阅 科技 、王府井、安科生物、中航光电等多家公司连续两周被北向资金增持比例超过0.5%。
Ⅳ 9只股获北向资金连续净买入
6月12日上榜深股通、沪股通成交活跃榜个股中,9股获北向资金连续净买入,分别是温氏股份、伊利股份、五粮液等。
证券时报股市大数据新媒体“数据宝”统计显示,6月12日北向资金合计成交366.73亿元,成交净买入12.86亿元。上榜深股通及沪股通活跃股榜个股合计成交85.38亿元,净买入金额12.52亿元。
6月12日上榜的成交活跃股中,有15股获北向资金成交净买入,贵州茅台净买入为6.03亿元,净买入金额居首;中兴通讯净买入2.96亿元,净买入金额位居其后。从近期净买入情况看,有9股已被北向资金连续净买入,温氏股份已连续7日获净买入,期间累计成交金额27.00亿元,成交净买入6.00亿元,股价表现上,该股获北向资金连续净买入期间累计下跌1.35%。(数据宝)
北向资金连续净买入个股
注:本文系新闻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Ⅵ 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38.25亿!加仓这些板块
统计数据显示,9月13日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出38.25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5.92亿元,深股通净流出32.33亿元。北向资金成交金额达到1354.26亿元,占A股当日总成交金额比重为9.26%。
从个股来看,宁德时代、招商银行、万华化学、东方财富等个股获北向资金增持规模居前,增持市值分别达到7.40亿元、3.67亿元、3.49亿元、2.84亿元。五粮液、中国铝业、贵州茅台、合盛硅业等获北向资金减持规模居前,减持市值分别为7.74亿元、6.48亿元、6.03亿元、4.35亿元。另外,睿创微纳、澜起 科技 、中国通号、传音控股等连续3天获得北向资金增持。
据e公司测算,增减持变动1000万元以上的个股中,富临精工、宝通 科技 、凯撒文化、智度股份等获北向资金大幅增持,分别为328.86%、64.54%、50.92%、44.60%。而滨化股份、金雷股份、凯撒旅业、南京熊猫等减持幅度较大,分别减持70.99%、54.51%、52.12%、47.60%。
从行业来看,本期非银金融(9.85亿元)、房地产(7.54亿元)、交通运输(7.15亿元)等行业板块获北上资金偏好,资金净买入较为明显。
(此稿由证券时报e公司写稿机器人“快手小e”完成。)
Ⅶ 6只股获北向资金连续净买入
7月12日上榜深股通、沪股通成交活跃榜个股中,6股获北向资金连续净买入,分别是五粮液、中国国旅、伊利股份等。
证券时报股市大数据新媒体“数据宝”统计显示,7月12日北向资金合计成交305.77亿元,成交净买入14.59亿元。上榜深股通及沪股通活跃股榜个股合计成交89.18亿元,净买入金额6.02亿元。
7月12日上榜的成交活跃股中,有12股获北向资金成交净买入,温氏股份净买入为2.58亿元,净买入金额居首;隆基股份净买入1.99亿元,净买入金额位居其后。从近期净买入情况看,有6股已被北向资金连续净买入,中国国旅已连续3日获净买入,期间累计成交金额9.87亿元,成交净买入2.85亿元,股价表现上,该股获北向资金连续净买入期间累计上涨3.16%。(数据宝)
北向资金连续净买入个股
注:本文系新闻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Ⅷ 40亿!北上资金本月首现单周净卖出 连续逆市加仓这只金融股
南温北冷
统计显示,12月17日至21日,通过沪、深股通北上资金合计成交937亿元,成为12月份以来周成交金额首次回落至千亿元以下, 期间北上资金净卖出39亿元 ,其中深股通通道成为资金出逃重灾区,净卖出约合25亿元。
相比,南下资金通过港股通保持第二年度小幅净买入,合计7.68亿港元,出现“南温北冷”局面。下周港股市场将进入圣诞假期。 整体来看,今年来互通市场呈现“南冷北热”,北上资金合计净买入约2915亿元,南下资金净买入805亿港元。
今年以来各月沪港通净买入金额(亿元,亿港元)
今年以来各月深港通净买入金额(亿元,亿港元)
与此同时,港股上市新经济公司频现破发。数据显示,科技股上市热潮推动香港新股交易价值达到357亿美元,领先于纽约证交所。不过,融资额不低于1亿美元的公司在上市第一个月中平均下跌6.2%,创2008年以来最差回报表现。根据追溯至1994年的数据,经过IPO规模加权之后,这一指标的平均跌幅达到创纪录的6.9%。
对此,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日前发文指出,港股的新股发行发行价和交易价格是由买卖博弈产生的,破发与早期的私募投资者给出的估值较高以及早期市场上新经济公司的新股供应较少等因素有关,加上新上市机制生效时间并不长,市场参与各方需要时间来适应合理定价,而成立不久的新经济公司也需要一些时间来向市场证明其真实的内在价值。
另外,随着互联互通市场深化,内地资金将进一步深入参与新经济体交易。港交所与内地沪、深交易所就同股不同权架构标的纳入港股通交易范围达成一致,预计相关规则在2019年中生效实施。
加仓金融股龙头
从互通资金调仓情况来看,北上资金近期持续增持金融股龙头,逆势加仓中国平安和招商银行,作为成交活跃股分别获净买入约10亿元和5亿元。
招商银行上周罕见连续下跌,累计重挫约10%。 期间有香港市场传言称,招行内部定调2019年营收零增长,净利润增速降至个位数,招致12月20日该股A、H股同步下跌,领跌整个银行板块。事后公司方面予以否认,多家券商也发文力挺。 而北上资金在12月19日至21日连续逆势加仓,连续净买入,最新持股比例已经达到3.27%。
有市场人士认为,部分公募基金年底存在流动性需求,外加今年股票型基金普遍不理想,鉴于流动性需求和基金排名需求,银行股作为公募基金的重仓股,且银行股作为大市值股票,抛售回笼资金成为部分公募基金的首选。
不过,沪、深股通标的中,其余银行股被大幅净卖出。比如,同期民生银行被净卖出近2亿元,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建设银行等,均遭超过1亿元净卖出。
另外,由于美联储加息和美国政府关门的威胁下,上周原油市场大幅下跌。在此背景下,北上资金减持了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据e公司推算金额约在3亿元和1亿元;部分化工股获增持,包括嘉化能源、康得新和桐昆股份。
【外资】 全年买入近3000亿!外资最后一月这样部署 这29股成2019当头炮?
【 公募】 黎明前的黑暗?四大“价值投资神股”走下神坛 基金护盘也逃不脱补跌?
点击查看>>>主力调仓路径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40亿!北上资金本月首现单周净卖出,连续逆市加仓这只金融股,今年净买入近3000亿!)
Ⅸ 北向资金早盘已净流入超70亿元 “聪明资金”为何大举扫货
三大股指早盘持续上涨,截至发稿,沪指涨1.7%,创业板指涨1.9%,北向资金净流入超70亿元。
北向资金连续5日大扫货
山西证券认为,中长期来看,权益市场经历了较长时间较大幅度的调整,内外部风险因素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情绪面的冲击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消化和缓解主要指数的市场估值有所回落,安全边际有所提升。因此投资者可考虑适度提升对A股资产的关注,但仍需持续关注经济、政策、外围的动态变化对A股市场的潜在影响。
自8月27日MSCI二次扩容开始,A股近期迎来纳入国际指数及扩容密集期。从8月27日至昨日的7个交易日中,北上资金合计净买入279亿元,和国内机构资金较为志同道合的是,这些外资也热衷于“喝酒吃药”。
昨日,北上资金净买入49.74亿元,连续5日净流入。事实上,自8月27日MSCI第二次扩容生效以来,北上资金呈现持续净流入态势。统计显示,7个交易日中仅8月28日小幅净流出,其余6个交易日均为净买入,合计金额278.98亿元。仅进入9月份以来的3个交易日,北上资金的净买入额已经超过100亿元。
从北上资金交易活跃度来看,在MSCI第二次扩容后,沪股通资金表现得更为积极,合计金额为196.19亿元,深股通则只有82.79亿元。
进一步统计显示,近6个交易日(8月27日至9月3日),北上资金增持的个股在1000万股之上的股票有65只,银行是其买入的主要标的,买入股份前五位的均为银行,其中农业银行净买入高达1.01亿股,民生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分别净买入6081万股、5743万股、4976万股和4168万股;此外,光大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上海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的净买入量均在百万股之上。
而从北上资金增持股份占股票流通股比例来看,顾家家居的持股从8月26日的166.77万股猛增到9月3日的214.78万股,增持股份占比高达3.66%;祁连山、海兴电力、三六零、吉比特、王府井、老板电器、恒立液压、宏图高科、阳光照明和中铝国际等10家公司的增持比例在1%至2%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北上资金的此轮增持中,医药生物行业受到追捧,众生药业、国药股份、昆药集团、药明康德、瑞康医药、亚太药业、昭衍新药、康缘药业等都是被其重点买入的股票。绝味食品、酒鬼酒、洽洽食品等食品饮料个股也受到追捧。
从整个8月北上资金调仓动向来看,医药生物、家用电器和食品饮料加仓比例较大,分别加仓0.52%、0.29%和0.28%。其他加仓比例较高的包括计算机、房地产和轻工制造等。
9月份,股市迎来了国际指数对A股密集扩容的窗口期,A股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北上资金有望保持净流入趋势。A股富时罗素指数扩容并纳入标普道琼斯指数,并于9月23日开盘前生效,招商证券预测,两者将分别带来被动增量资金约40亿美元和11亿美元,按照汇率7计算,合计约人民币350亿元。(大众证券报)
(云水长和)
Ⅹ 北向资金多少算多
北向资金最多可占流通股:2209只股获北向资金持有,合计持股量904.60亿股,持股市值为2.32万亿元。以持股量占比统计,41只股北向资金持有总股本的比例超过一成,持股量占流通股比例在10%以上的有62只。互联互通机制下,北向资金成为A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北向资金最多可占流通股:2209只股获北向资金持有,合计持股量904.60亿股,持股市值为2.32万亿元。以持股量占比统计,41只股北向资金持有总股本的比例超过一成,持股量占流通股比例在10%以上的有62只。互联互通机制下,北向资金成为A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北向资金持股比例最高不能超过总股本30%,达到28%就被限制买入只允许卖出,大族激光,深圳机场已被限制买入,有很多股票股票也近28%,多亏管理层高明设计了此限制,否则,外资会不知恶意收购了多少家公司。金融安全,时刻警惕!国人要爱祖国的公司和股票,否则危险就会到你身边。
北向资金真的就是聪明的外资吗? 北向资金多少算多
一文带你搞懂北向资金!!!
我国A股的蛋糕很大、债券收益也比国外高一些,没有资本能拒绝这种诱惑。
但由于我国的外汇和资本市场仍然存在较为严格的管制,外国资金不能直接投资A股,需要进行一定的转换。
于是国家就为它们提供了两条路。
第一条路,成为QFII或者RFII,申请配额。
这里的QFII和RFII都表示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区别在于QFII使用的是境外的美元进行投资,而RFII使用的是境外的人民币。(RFII常被称为小QFII,两者在制度上类似,下文统一只说QFII)
通过外汇局审批,成为合格的投资者(QFII)后,每个机构还要申请资金配额。虽然目前境外投资的总额度上限已经取消,但机构的上限还在。
正是由于投资额度来之不易,在QFII机制下,大部分外资机构的投资方向都比较保守,以国内债券为主,股票投资为辅,追求稳健的收益。这也使得QFII一般情况下市场存在感较弱。
第二条路,从香港证券交易所的沪深港通直接买入股票
2014年底,香港交易所开放了沪深港通。
比起QFII复杂的审批过程、漫长的配额申请时间,外资机构可以直接通过港交所,直接购买符合条件的国内股票。
无需审批,没有配额限制,再加上透明的交易信息披露,很快受到了外资的欢迎。
因为在地理上看,深圳和上海偏北,香港偏南,所以通过港交所投资沪深交易所的这批外资就被叫做“北向资金”。(如果是从A股投资港股,可以称为“南下资金”)
由于QFII的配额审批通常需要花费两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但通过港股却可以当天进出,越来越多的外资选择成为北向资金。
随着北上的外资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了外资机构投资的主力军。
2019年,沪深股市交易规模约为127.4万亿人民币,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为3517.45亿人民币。北向资金仅占沪深交易所全年交易额的3%不到,如何成为搅动市场的“鲶鱼”?
可以先看看指数变动与北向资金的进出的关系:
一月份,北向资金连续20个交易日流入,深证成指也在稳定上涨。到了月底,国内疫情爆发(1月21通报可能会人传人),北向资金迅速流出。两天流出额近百亿。
二月份,股市大跌加上疫情来势汹汹,流出的北向资金掉头抄底,深证成指同样经历了一次过山车。随后是一波强势上涨,但北向资金却显得犹豫且谨慎。
三月份,国内疫情依然胶着,复工步伐放缓,股市跌入低谷。北向资金也迅速流出。
四月份,国内逐渐开始复工,北向资金大量流入。深证成指缓慢上涨。
五月份,北向资金持续稳定流入,深证成指总体则处于波动上涨的状态。
不难看出,北向资金的动向在大部分时候直接反映了指数的动向。
国内经济增长乏力,加上疫情冲击,国内的投资情绪不高,股市的震荡期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这个时候,作为外资的北向资金进入A股,不论是持续流入还是流出,存在感都很高,看上去甚至能影响指数走势。
其实说能影响指数也没错。在短期内,市场的涨跌动态是由资金的供求变化决定的。
北向资金常常能以较大的资金额度进入A股,小幅地影响股市走势。
不过从以往的情况上看,北向资金追涨杀跌情况严重。外资机构也存在很强的投机心态,进场被套牢的事情也常发生。普通投资者不适合把北向资金的变化当做唯一风向标。把它作为判断风口的参考还是可以的。
并且要明确的是,北向资金从长远来看,数额仍然较小。
北向资金总量仅占A股交易量的2.76%,对于国内股市和基金市场无法造成较大的冲击。
市场长期的上涨,主要仍然依赖于国内的资金基本盘。“鲶鱼”再活跃,也不过是池子里鱼群中的一支而已。
所以看到北向资金进出活跃的新闻,不必紧张于股市或者基金的涨跌,还是耐下心来再等等、在看看。真要到投资这一步,一切还是以指数总体走向和国内基本面为准。
基金实际上非常简单,99%的人投基金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不懂,看完下面这些攻略,将帮你远离亏损,赚10%-15%收益。
基金全攻略:
1、基金全攻略:一篇万字干货彻底讲透基金,不仅有理论还有我的实战结果
2、基金如何选:帮大家彻底搞懂怎么选出优质基金
3、基金怎么买:90%的人不懂,基金买入时机极其重要,这篇文章帮你彻底搞懂
4、基金怎么卖:手把手教你基金怎么卖,才能赚100%收益。
5、基金干货书籍:我给大家整理了10几本经典书籍,帮你功力会再上一个台阶
6、基金40强名单:公认top40基金名单,业绩可以超过80%的基金
基金实际上非常简单,99%的人投基金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不懂
我现在基金持仓200多万,盈利90多万,一路走来,我非常知道朋友们的迷茫。
以我的真实经验,大家不要到处问来问去,看一些碎片化的知识。相信我,耐心的花1个小时,认真学学上面几篇完整攻略,基金就能基本学懂。
基金实盘我会每周更新,实盘完全按攻略在操作,实盘能让理论全部落地。大家不妨跟着实盘实践一下。不下水,永远学不会游泳。经过一轮涨跌,你真正赚到钱,你就完完全全搞懂基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