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股票 » 美高梅中国股票实情

美高梅中国股票实情

发布时间: 2023-07-12 21:07:07

股票市场公司回购股票,后期看涨吗

职业股民红哥来谈谈,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使用现金等方式将流通在外的股票购回。绝大多数情况下,购回的股票都被作为库存股,少数情况下会注销。


随着今年年初,牛头熊身体的市场,最近节后一些超跌票开始有利空反弹,这样如果有回购这样的消息刺激,个股大多会有反弹行情,所以对这个方向可以做些关注。

关注职业红哥,我们一起股海冲浪。

❷ 沪港通包含哪些股票

港股通
序号 股份名称 1 长江实业 2 中电控股 3 香港中华煤气 4 九龙仓集团 5 汇丰控股 6 电能实业 7 电讯盈科 8 恒生银行 9 恒基地产
10 和记黄埔 11 希慎兴业 12 新鸿基地产 13 新世界发展 14 太古股份公司Α 15 会德丰 16 东亚银行 17 银河娱乐 18 第一拖拉机股份 19 鹰君
20 合和实业 21 港铁公司 22 旭光高新材料 23 香格里拉(亚洲) 24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 25 信和置业 26 恒隆地产 27 四川成渝高速公路 28 周生生
29 保利置业集团 30 越秀地产 31 昆仑能源 32 第一太平 33 招商局国际
34 KINGBOARD CHEM 35 中国旺旺 36 深圳国际 37 中国光大控股
38 青岛啤酒股份 39 吉利汽车 40 莎莎国际 41 德昌电机控股
42 京城机电股份 43 新濠国际发展 44 和记电讯香港 45 统一企业中国
46 信德集团 47 中国光大国际 48 中信泰富 49 粤海投资 50 瑞安房地产
51 华润创业 52 国泰航空 53 中化化肥 54 昆明机床 55 永亨银行
56 VTECH HOLDINGS 57 香港中旅 58 数码通电讯 59 东方海外国际
60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 61 康师傅控股 62 马鞍山钢铁股份 63 思捷环球
64 华宝国际 65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 66 江西铜业股份 67 上海实业控股
68 北控水务集团 69 中国燃气 7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 71 香港交易所
72 中国中铁 73 北京控股 74 SOHO中国 75 敏实集团 76 大新金融
77 四环医药 78 东风集团股份 79 国美电器 80 利丰 81 中国食品
82 电视广播 83 ASM PACIFIC 84 广深铁路股份 85 深圳高速公路股份
86 裕元集团 87 中国通信服务 88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 89 郑煤机
90 汉能太阳能 91 海螺创业 92 北京北辰实业股份 93 六福集团
94 深圳控股 95 中国粮油控股 96 嘉里物流 97 首钢资源
98 复星国际 99 新创建集团 100 创科实业 101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
102 嘉里建设 103 中国海外发展 104 山水水泥 105 腾讯控股
106 中国电信 107 合和公路基建 108 创维数码 109 中国国航
110 合生创展集团 111 中国联通 112 世茂房地产 113 方兴地产
114 神冠控股 115 华润电力 116 明发集团 117 中国石油股份
118 神州数码 119 康哲药业 120 信义玻璃 121 白云山
122 澳博控股 123 中升控股 124 中国海洋石油 125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
126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 127 龙源电力 128 新世界中国 129 中石化冠德
130 建设银行 131 中国移动 132 龙湖地产 133 中国太平 134 中芯国际
135 大唐发电 136 联想集团 137 安徽皖通高速公路 138 中信银行
139 仪征化纤股份 140 长江基建集团 141 恒安国际 142 重庆钢铁股份
143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 144 天津创业环保股份 145 威高股份
146 雨润食品 147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 148 东方电气 149 港华燃气
150 中国神华 151 石药集团 152 国药控股 153 中国熔盛重工
154 洛阳玻璃股份 155 华润置地 156 合生元 157 BRILLIANCE CHI
158 现代牧业 159 永利澳门 160 中海发展股份 161 海尔电器
162 兖州煤业股份 163 中国生物制药 164 中国铁建 165 华润燃气
166 中远太平洋 167 中信资源 168 五矿资源 169 利福国际
170 雅士利国际 171 农业银行 172 宝信汽车 173 友邦保险
174 华润水泥控股 175 中国忠旺 176 新华保险 177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
178 中国信达 179 中国宏桥 180 互太纺织 181 人和商业
182 工商银行 183 中国中冶 184 澳门励骏 185 正通汽车
186 中国南车 187 中国交通建设 188 合景泰富 189 大昌行集团
190 银泰商业 191 百丽国际 192 海天国际 193 建滔积层板
194 中煤能源 195 融创中国 1 96 中国远洋 197 金沙中国有限公司
198 周大福 199 太古地产 200 民生银行 201 碧桂园
202 凤凰卫视 203 金隅股份 204 瑞声科技 205 安踏体育
206 富智康集团 207 中国联塑 208 盈德气体 209 复星医药
210 广汽集团 211 美高梅中国 212 申洲国际 213 理文造纸
214 中国平安 215 蒙牛乳业 216 中国财险 217 长城汽车
218 大新银行集团 219 中国电力 220 中石化炼化工程 221 中银香港
222 中国铝业 223 中国太保 224 上海医药 225 中国人寿 226 新奥能源
227 玖龙纸业 228 上海电气 229 富力地产 230 中海集运 231 神威药业
232 大连港 233 中海油田服务 234 紫金矿业 235 金鹰商贸集团
236 中国建筑国际 237 中国建材 238 交通银行 239 恒大地产
240 远东宏信 241 百盛集团 242 远洋地产 243 雅居乐地产
244 亨得利 245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 246 保利协鑫能源
247 中国重汽 248 金山软件 249 中集安瑞科 250 绿城中国
251 招商银行 252 中国银行 253 洛阳钼业 254 波司登
255 中信证券 256 高鑫零售 257 中国光大银行 258 海通证券
259 万科 260 南车时代 261 佳兆业 262 龙光地产
263 华南城 264 天合化工 265 顺风光电国际 266 创兴银行
267 高银金融 268 江苏宁沪高速 269 嘉华国际 270 高银地产
271 信利国际 272 敏华控股 273 辉山乳业

❸ 本人要做一篇2009年股市走势的论文,求高手的精辟分析。。。悬赏有限感激不尽!!!

在2009年如何看待由美国引发的愈演愈烈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是机遇,还是灾难?不同的结论会产生不同的对策,不同的对策将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而这对正处经济崛起关键时刻的中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的经济崛起取决于历史性机遇的出现和抓住机遇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面对美国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可能正悄然而至,今天的中国比任何国家和任何时候都更具备抓住这一机遇的能力,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认识。

一、是机遇而不是灾难

1、中国的货币体系、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体系相对独立。纵观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由于发达国家金融一体化的特点,美国的危机使得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无一幸免。中国是不多的受危机影响较小,相对置身于美国金融危机之外、并能在这场危机中能够掌握主动权的大国。

由于中国在货币体系、资本市场体系及商业银行体系上都相对独立,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并不直接相关,这使得我们的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并未受到美国次贷和金融危机过多的影响,从而免受“金融海啸”的直接冲击,这些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2、中国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基本面尚好。无论是在改革开放的30年,还是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均10%的高速增长,这种增长势头并没有因为近年来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经济的衰退受到影响。即使是在美国饱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宏观经济的增长和国内企业微观面的业绩增长仍然是良好的。所以被人称为世界经济衰退沙漠中的绿洲,具有强大的内需市场的开拓能力和强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3、我国目前的财政和金融状况良好。和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遇到金融危机的特点不同:从银行的资产状况看,我们有46万亿元的银行储蓄总资产,其中居民储蓄近18万亿,存贷差约12万亿,资金相对充足。今年以来,虽然企业的资金普遍紧张,但那是由于双紧的宏观政策决定的。一旦我们为应付金融危机采用宽松的政策,就会具备流动性充足的特点。同时,经过2005年以来主要商业银行的上市,治理结构也得到了大的改善,因此,银行的资产质量也是比较好的。从外汇储备看,1.8万亿美元的储备也使得我们面对这场金融危机有足够的自保能力和应对能力。从国家财政收入看,2007年高达5.1万亿的财政收入,能使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在这场危机中保护自己。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4、中国具备庞大的内需市场开拓潜力。对中国的出口会有一定影响,但中国13亿人口和庞大的内需市场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即使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虽然美国消费的倒退使得我国出口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庞大的内需市场一旦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启动,是完全可以通过内需弥补出口下降的。从投资的角度,中国庞大的城镇和城市的基础设施有大量的项目需要资金,带动经济。无论是从资金的供应还是从项目的选择上,都有较大的潜力。我们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能力是足够的。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下,国际舆论普遍把中国当成是世界经济衰退“沙漠中的绿洲”,他们普遍希望中国担当新的领跑者,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站在一起来应对这场危机。一些跨国公司和企业家也把中国当作躲避这次金融危机的避风港和比较选择后的最佳投资地,他们看好中国,投资中国。与此同时,从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危机必然还会带来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的分工,中国要从制造业低端的打工者向金融和服务业的高端转型。

二、要异船相帮,不要同舟共济

当前世界各国都希望我们能够对美国出手相助,此时我们也应履行大国责任,展现我们和世界主要国家站在一起共渡难关的姿态,把握历史机遇,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双赢模式。

虽然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几乎有一半购买了美国国债和两房债券,但是,目前中美两国仍有一些人士认为,中国应该继续以购买美国国债方式帮美国救市,和美国“同舟共济”。

以中国现有的国力、财力和外汇储备的实力而言,要想拉美国“走出泥潭”是不现实的,而且风险很大。希望通过中国增加购买美国国债或者直接运用中投公司类的主权基金来让中国“上船拯救美国的同舟共济”模式将会使我们越陷越深。如果美国经济衰退进一步恶化的话,最终我们会从“局外”人变成同行者,陷入被动,无法脱身。

因此,我们应从战略高度走出两个误区:一是“美国的金融危机是中国的次生灾难,因此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的误区;二是“救美国就是要购买美国的债权和股权”的观点。

面对这场危机,我们应该选择的不是“同舟共济”而是“异船相帮”,也就是我们在美国这条船之外,寻找帮助美国和世界经济走出困境的方式。

三、从振兴股市入手,帮外先安内

首先,美国的金融危机并不能否定以证券金融为主导,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将成为推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如果说,美国这场危机起源于金融衍生品的盲目创新和过度发展,那么对今天的中国来说,金融业的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发展现状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中国所处的金融发展阶段和美国完全不一样,必须大力发展。

其次,股市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政治状况的晴雨表,也是关乎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状况最敏感的显示器。面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尽管实际上中国的机遇远大于灾难,但为什么国人却感觉身在其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中国的股市一年来持续暴跌,且下跌幅度远超美国。为什么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是世界经济衰退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而中国的股市却是世界股市下跌中的重灾户呢?

股市这种状态,从长远看危害极大。第一,将会连带商业银行,单腿支撑社会融资的重任,重蹈2005年银行坏账率过高、存在系统性风险的旧辙。第二,股市不振,对我们实体经济将产生不利影响,这也会在今年的四季度和明年陆续发生。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激活股市,有可能导致金融业和其他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进入恶性循环,掉入这场全球范围的经济灾难之中。

显然,无论是从美国金融危机的救市角度,还是从中国自身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需求看,都应从振兴股市入手,激活股市,鼓舞信心。从资本市场入手,抓住机遇。只要找到我国股市下跌与美国不同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就能事半功倍,迅速走出颓局。

四、走出中国股市下跌是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误区

从去年10月以来,中国股市的暴跌恰巧和美国次贷危机所导致的海外股市下跌在时间上吻合。股市下跌的偶然重合,使得人们往往把中国股市下跌的原因和美国的次贷危机连在一起,造成市场的恐慌。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然而,仔细分析中国股市今年来持续的暴跌和美国股市受次贷危机影响的下跌的原因截然不同。美国资本市场的下跌,是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及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连带导致的。而中国股市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面良好,上市公司的质量和微观业绩面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都得到极大提升,近两年业绩持续以 50%的速度递增,根本不具备美国股市暴跌的任何基本面条件。

同时我国的股市也与美国的股市体系没有直接相关,其风险并不能直接连带到A股市场,尽管从表象上看,两国股市的下跌都是由缺乏信心所致,但美国投资人的信心缺失是由市场自身规律所致。而中国投资人的信心缺失则是由政策人为所致。在中国,政策因素对股市的影响要比市场自身因素的影响大得多。

一年来,中国股市不仅和美国股市一样下跌,而且比美国跌得还厉害,无论美国股市是涨是跌,中国股市都是跌,美国股市的跌幅至今也不过下跌了30%,而中国股市的跌幅超过了65%,因此,必须走出我国股市下跌是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误区。中国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不是受美国影响,而是有其特殊的内在原因。

五、导致股市下跌的首要因素是“大小非”和“大小限”
1、“大小非”产生于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由于历史上中国的上市公司在上市时招股书上说的是非流通股暂不流通,导致股民高价入市。鉴于非流通股要进入流通状态,则将会带动流通股的股价下跌,所以股改就是通过对价让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而在这一过程中,可能给流通股股东带来的损失由非流通股股东给予补偿。

在股改中,由于基本模式采用的是非流通股向流通股送股的模式,例如10送3,即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所持有的每10股送3股。送股后,非流通股股东则获得了流通权。考虑到非流通股股东一送完股就获得流通权市场压力大,于是监管部门又颁布了爬行流通下的“锁一爬二”政策,即非流通股送股之日起 12个月后,可流通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24个月后,可流通10%,36个月后,才可100%流通。其中,持有公司总股本5%以上的非流通股股东被称为 “大非”,持股5%以下的,被称为“小非”(小非在12个月后即可100%流通)。

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从2005年6月开始,到2006年底,1360多家上市公司除100多家外,基本搞完。从进行股改公司的总体情况看,在送完股之后,由于“锁一爬二”的原因,非流通股并不能立即卖出,因此,股市大盘表现为整体的上涨,甚至摸高到6000点。但随着解禁期的到来,“大小非”呈加速度的方式获得了“自由身”,给市场造成极大的压力。

2、关于“大小限”。“大小限”是指上市公司在上市时发起人持有的股份通常要有三年的锁定期,即从上市之日起三年后方可流通。这种流通权限售股票被称作“大限”。但如果在上市前12月内以增资扩股方式认购的股份,则可在公司上市一年后即可流通,锁定期仅为一年。

目前市场上被大家所称的“大小限”是指在2006年5月新老划断后产生的。所谓新老划断是以2006年5月18日为限,在此之后,新上市的公司属于全可流通的公司,已不存在股权分置问题。也就是说,一旦一年或三年的锁定期结束,这些股票不用再通过股改向股民送股,即可自动流出。因此,股民购买这类股票时,就应考虑这种风险。

例如,在海外全流通背景下的股票IPO发行通常的市盈率在8-12倍之间,价格相对较低。然而,我国股市在股改新老划断后,发行的298只股票,发行的平均市盈率高达30倍,最高为99倍的中国远洋(601919,股吧),居然比股权分置时期股票发行的市盈率还高。其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对“新老划断”这一重要的时点没有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告诉股民从2006年5月18日起买的股票已经是全流通股票了,必须在购买时就考虑到它一年或三年后将自动流出的风险,不要再以如此高的价格在一级市场申购和二级市场买卖。但由于这一宣传几乎就没有进行,导致可怜的股民在不知不觉中仍在按股权分置时的思维购买股票。

3、“大小非”和“大小限”现实与未来的巨大压力,在2005年6月股改时,我国1300多家上市公司总股本中的非流通股约为4600亿股。而在2006年5月新老划断后,新发的298只股票中,由于像金融、石油和煤炭的大盘股较多,“大小限”竟高达8000亿股,是“大小非”的1.51倍。而“大小非”和“大小限”两者合计竟高达1.26万亿股,比18年来两市所形成的6000多亿流通股的两倍还要多。这些股票都是以一元钱左右的成本作价入股的,这和股民在市场上十几元甚至几十元的IPO价格形成鲜明对比。即使股市跌到1000点,“大小非”和“大小限”仍有利润空间。

迄今为止,解禁的“大小非”只有1100亿股,实际卖出的仅有213亿股。那么后面还有1.18万亿股的非流通股的解禁。而解禁的时间也越来越紧迫,市场在下行中感受到了“大小非”的压力。而“小限”也开始流出,加上对2009年下半年“大限”开始流出的预期,对市场压力极大。所以这是股市抬不起头来的最主要原因。

无论1.18万亿的限售股在现实中是否会流出,但投资人在考虑投资风险时就是这样的思维,因为现实中存在着它们流出的可能性。如果我们在股市如此暴跌的情况下简单得出股市越跌,限售股就越不会流出,并得出“大小非”和“大小限”不是当前股市下跌的主要矛盾,那我们就找不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对策,

六、大股东自锁减持价格化解限售股压力的零成本模式

如果我们能够得出当前导致股市下跌的主要矛盾是“大小非”和“大小限”问题,那么,再反思我们解救中国股市下跌的一系列美国式救市政策就会发现,无论是减税、融资融券,还是注资回购,都没有对症下药。中国股市缺的不是由于钱导致的信心缺失,而是政策导致的信心缺失。所以,当前稳定中国股市的关键,在于正视“大小非”和“大小限”问题。

当前,只要在“大小非”和“大小限”是导致中国股市下跌的主要因素上取得共识,就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离解决这一难题也就不远了。因为从主观上看,目前中国股市的有关各方,无论是监管者还是股民,无论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还是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都期盼股市实现上涨中的多赢。而从客观上看,无论是从中国国民经济的宏观面,还是从上市公司业绩的微观面,都具备股市上涨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

具体做法是:通过大股东对限售股解禁后的可流通底价进行自愿基础上的锁定,把限售股的问题从简单的时间锁定风险滞后,调整到用价格锁定彻底化解。

1、何谓大股东减持价格自锁。所谓自愿的价格锁定,是指由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自愿将所持解禁的非流通股减持的价格锁定在一个预设的可流通底价上。这一价格是指由大股东自己预设一个可流通的最低价格,其所持股票的价格只有高于这个价位才能售出,而低于这个价格,其所持股份将自动锁定,不再卖出。这个价格可以由上市公司根据本公司实情,并参照大盘在3000-5000点时本公司的股价来确定。假设某一公司的大股东自锁的可流通底价定在15元,即所持的股票只有在15元以上才能卖出。如果由于其售出,该股票跌到了15元以下,则会自动锁定。

2、大股东自锁减持价格的程序
(1)大股东提出自锁可流通底价的议案。从公司法律上说,任何一个超过5%的股东都可以提出议案,并按关联交易的法律程序进行表决,而这项议案是对提案人的自我约束,它符合中小股东和整个公司的利益,并无被否决之忧,且在法律上无任何障碍。

(2)该项议案在通过后,要在媒体上公开披露,把大股东自愿锁定的可流通底价公之于众,该项议案和股东大会的其他议案一样,一旦通过,即应被遵守。同时由沪深两个交易所来把关执行。

(3)若公司未来发生送股和转股,其可流通底价也相应除权下移。

这一议案应是由大股东启动的、自愿为实现股市多赢提出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大股东自愿的价格锁定。

3、相应的配套措施

具体做法可以是:充分利用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特点,近860家国有上市公司可由国资委倡导,支持上市公司大股东可流通底价的自锁。而另 800多家民营上市公司则可由证券业协会来统一倡导和协调。中国证监会只需在这一过程中对那些通过大股东可流通底价议案的上市公司给予再融资的优先安排。

4、上市公司大股东实施这一方案的可行性

当前中国股市跌到目前的水平,不仅股市的功能丧失,而且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功能、增值功能也都无法实现。这是一种多输的局面。从笔者和十几家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接触看,他们愿意通过可流通底价的自锁向市场投资人明确这一信息,打消非流通股随时会流通出来的疑虑,实现其股价的上涨。同样,很多上市公司的老总是对其公司有信心的,但在目前的大盘点位下,什么事也做不了。因此,只要稍加引导,有关各方就能在这一问题上形成共识,因为它符合共同的利益。可流通底价是可以实现的。目前已有一些公司各自颁布了类似的信息,但由于没有形成群体效应,在大盘的整体下跌中,声音微弱,没有发挥出作用。

5、这一做法和股改不是一回事

推进这样的改革措施需做两个说明:第一,上市公司可流通底价的自锁绝不是二次股改。首先,这一措施是大股东自愿提出的,不存在政府有关部门强制推行的问题。其次,可流通底价的确定是由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根据自身的情况在3000点到5000点之间自愿做出的,并无一个外部强加的、千篇一律的价格规定。可流通底价定得低,其股价也会低;可流通底价定得高,其股价则会高。因为不到那个点位,股民就无对该公司大股东减持的疑虑。第二,大股东可流通底价的自锁是一种价格约束,而不是像“锁一爬二”那样的时间约束,风险滞后。

笔者认为,如果这种自愿锁定的提案是一种群体行为,而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的话,是可以化解限售股的系统风险,振奋市场信心的。

6、推出这一措施的时间是关键

长达一年的股市下跌,尽管其负作用已开始在上市公司显现出来,但由于总体看我国的宏观经济面和上市公司微观业绩面还没有走坏,我们通过调整和实施大股东可流通底价自锁的措施,还能发挥作用。若拖到明年,市场和上市公司之间一旦进入恶性循环,即使有好的措施,也将回天无术。因此,今年第四季度是我们通过政策措施扭转股市大盘持续低迷的关键。

七、异船相帮,首选之战在香港

我们要履行大国责任,也承诺和发达国家共渡难关,一个创新性的思维,就是要先在世界资本市场普遍下跌的过程中,寻找一个有利的亮点。让它能够担负起资本市场抬头复苏的使命。而这一点,就中国来说,首选之战,最合适的地点就是在香港。

香港市场60%的上市公司市值都是来自内地的H股公司和红筹公司,香港的经济也主要由内地支撑,但是在金融体系、货币体系上香港完全是和美国货币、金融体系一体化的。如果说在内地市场相对较为独立的背景下,次贷危机仍然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的话,那主要是从香港传递过来的。所以,搞活了香港这个棋子,对外可以带动美国等国家的资本市场,对内可以和A股产生良性的互动,而不是通过这个管涌,把境外的风险传递到境内来。

具体做法可以让中投公司把战略重点从美国转到香港,守住香港这一前沿阵地,用过量的外汇储备在香港吸纳H股,起围魏救赵之目的。现在中国只要能够在国际资本市场任何地点进行投入,就会产生巴菲特效应,中国出手了,可鼓舞世人的信心。占领香港桥头堡,我们既承担了大国的责任,答应美国出手相帮,又可实现了一箭四雕之目的:
第一,购买H股,化解外汇储备过高的风险。
第二,此时购买已极具投资价值的H股股票,抛出美元,买回本国基础产业的股权即可保值又可增值。
第三,香港市场外联美国,内联中国内地。我们投向了香港,把香港带动起来,就等于从外部对美国进行帮助。第四,香港H股对A股产生正面的拉动作用,守住了这个桥头堡,就堵住了外界金融危机导入到中国内地的恐慌性的、会导致信心丧失的渠道。

购买H股从香港资本市场上传递对海外资本市场出手相帮的举措。对外,可以拉动其他海外市场的复苏,毕竟在全世界下沉的资本市场中有一个场所 ———香港,已经出现希望。对内不仅不再向A股市场传递负面的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而且H股的复苏还能够带动A股的上涨。打好香港这一战,就迈出了盘活全局的重要一步。

总之,把握这次重大的能让中国历史性崛起机遇的关键是激活内地的A股市场和回购香港“桥头堡”的H股。

预计未来三年中国宏观经济将由2002至2007年的加速增长期向平稳增长期转变∶一是GDP增速将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速;二是内需在需求结构中的占比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显着增强;三是经济和金融结构的转型步伐加快,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直接融资比例将明显提高;四是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的力度将不断加大。

未来三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稍缓,内需渐成拉动中国经济的主力,金融改革加快,产业升级加大。因此,买股要买内需股,能灵活配合金融改革之金融股,有创新、拓大市场能力之制造业股。

2009至2011年,社会层面流动性整体保持充裕,M2维持较高增速,但阶段性流动性紧张的可能性加大。未来三年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但阶段性资金吃紧频率明显加大;
境外短期资金输入压力总体加大,但“阶段性资金大出”的可能性在迅速上升,这将成为影响未来三年中国经济金融能否实现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的外生变量。
资金明年或大量流出,留心“阶段性资金大出”一词,即是热钱或者突然流走,会对人民币汇价产生冲击,故不要嘲笑那个谓人民币可以贬值的分析报告。阿爷已经对汝作出警告,只不过这个“阶段”何时出现,就只有问热钱的金主才知。如果阿爷在未来六个月仍没有刺激经济之举,而外围经济反见好时。笔者看在2009年上半年或会见“资金大出”。

未来三年资产价格可能在波动中逐步上行。其中,房价在涨势大幅放缓后总体可望呈现小幅、稳步上涨态势,但短期内普跌的可能性较大;2009年股市仍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震荡有可能加剧,2010和2011年则可望维持在较小震荡中逐步上涨势头。

2010至2011年可望否极泰来,各国政府但如能如愿提早刺激经济,而美国新总统又在新上任后立即生生性性,趁2009年4月前后,美国次按要重订利率的合约数量较少时,搞好美国经济则可捱三年期望改为捱到2009年中,2009至2011年宏观

调控取向及结构性改革预测:
(一) 稳步加快资源价格体制改革的进程
资源价格体制改革的总体原则是在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的情况下,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成本等因素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

一是继续加快推进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改革,减少对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的行政化控制;
二是继续加强煤电联动,推进电价改革,逐步做到发电和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和配电价格由政府监管;
三是加快供热、供水等公用资源价格改革进程;
四是健全煤炭等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到2011年,内地资源价格可望与国际价格基本接轨,假如2011年时中国的资源价格能与国际价格基本接轨时,不知美国股神巴菲特会否在2010年时再买入中过石油,再推而广之买江西铜业、中煤集体等资源股票。

(二)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
首先,逐步将Shibor和国债收益率培育为我国短期和中长期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疏通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与信贷市场的利率传导渠道;
其次,进一步放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存贷款上下限逐步向同期Shibor利率靠拢;
第三,在推出利率掉期、远期利率协定和利率互换等衍生品交易后,利率期货、利率期权等产品有望推出;最后,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为确保银行体系的稳定发展,相关措施将稳步跟进,其中,预计存款保险制度最早将于2008年底或2009年初正式建立。

❹ 沪港通交易标的股有哪些

1、沪港通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是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包括了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
2、2014年11月10日证监会宣布沪港通下的股票交易于2014年11月17日开始。2014年11月1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联合公布了沪港通试点及QFII等税收政策。
港通股交易全名单
序号 股份名称 序号 股份名称
1 长江实业 138 中信银行
2 中电控股 139 仪征化纤股份
3 香港中华煤气 140 长江基建集团
4 九龙仓集团 141 恒安国际
5 汇丰控股 142 重庆钢铁股份
6 电能实业 143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
7 电讯盈科 144 天津创业环保股份
8 恒生银行 145 威高股份
9 恒基地产 146 雨润食品
10 和记黄埔 147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
11 希慎兴业 148 东方电气
12 新鸿基地产 149 港华燃气
13 新世界发展 150 中国神华
14 太古股份公司Α 151 石药集团
15 会德丰 152 国药控股
16 东亚银行 153 中国熔盛重工
17 银河娱乐 154 洛阳玻璃股份
18 第一拖拉机股份 155 华润置地
19 鹰君 156 合生元
20 合和实业 157 BRILLIANCE CHI
21 港铁公司 158 现代牧业
22 旭光高新材料 159 永利澳门
23 香格里拉(亚洲) 160 中海发展股份
24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 161 海尔电器
25 信和置业 162 兖州煤业股份
26 恒隆地产 163 中国生物制药
27 四川成渝高速公路 164 中国铁建
28 周生生 165 华润燃气
29 保利置业集团 166 中远太平洋
30 越秀地产 167 中信资源
31 昆仑能源 168 五矿资源
32 第一太平 169 利福国际
33 招商局国际 170 雅士利国际
34 KINGBOARD CHEM 171 农业银行
35 中国旺旺 172 宝信汽车
36 深圳国际 173 友邦保险
37 中国光大控股 174 华润水泥控股
38 青岛啤酒股份 175 中国忠旺
39 吉利汽车 176 新华保险
40 莎莎国际 177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
41 德昌电机控股 178 中国信达
42 京城机电股份 179 中国宏桥
43 新濠国际发展 180 互太纺织
44 和记电讯香港 181 人和商业
45 统一企业中国 182 工商银行
46 信德集团 183 中国中冶
47 中国光大国际 184 澳门励骏
48 中信泰富 185 正通汽车
49 粤海投资 186 中国南车
50 瑞安房地产 187 中国交通建设
51 华润创业 188 合景泰富
52 国泰航空 189 大昌行集团
53 中化化肥 190 银泰商业
54 昆明机床 191 百丽国际
55 永亨银行 192 海天国际
56 VTECH HOLDINGS 193 建滔积层板
57 香港中旅 194 中煤能源
58 数码通电讯 195 融创中国
59 东方海外国际 196 中国远洋
60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 197 金沙中国有限公司
61 康师傅控股 198 周大福
62 马鞍山钢铁股份 199 太古地产
63 思捷环球 200 民生银行
64 华宝国际 201 碧桂园
65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 202 凤凰卫视
66 江西铜业股份 203 金隅股份
67 上海实业控股 204 瑞声科技
68 北控水务集团 205 安踏体育
69 中国燃气 206 富智康集团
7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 207 中国联塑
71 香港交易所 208 盈德气体
72 中国中铁 209 复星医药
73 北京控股 210 广汽集团
74 SOHO中国 211 美高梅中国
75 敏实集团 212 申洲国际
76 大新金融 213 理文造纸
77 四环医药 214 中国平安
78 东风集团股份 215 蒙牛乳业
79 国美电器 216 中国财险
80 利丰 217 长城汽车
81 中国食品 218 大新银行集团
82 电视广播 219 中国电力
83 ASM PACIFIC 220 中石化炼化工程
84 广深铁路股份 221 中银香港
85 深圳高速公路股份 222 中国铝业
86 裕元集团 223 中国太保
87 中国通信服务 224 上海医药
88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 225 中国人寿
89 郑煤机 226 新奥能源
90 汉能太阳能 227 玖龙纸业
91 海螺创业 228 上海电气
92 北京北辰实业股份 229 富力地产
93 六福集团 230 中海集运
94 深圳控股 231 神威药业
95 中国粮油控股 232 大连港
96 嘉里物流 233 中海油田服务
97 首钢资源 234 紫金矿业
98 复星国际 235 金鹰商贸集团
99 新创建集团 236 中国建筑国际
100 创科实业 237 中国建材
101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 238 交通银行
102 嘉里建设 239 恒大地产
103 中国海外发展 240 远东宏信
104 山水水泥 241 百盛集团
105 腾讯控股 242 远洋地产
106 中国电信 243 雅居乐地产
107 合和公路基建 244 亨得利
108 创维数码 245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
109 中国国航 246 保利协鑫能源
110 合生创展集团 247 中国重汽
111 中国联通 248 金山软件
112 世茂房地产 249 中集安瑞科
113 方兴地产 250 绿城中国
114 神冠控股 251 招商银行
115 华润电力 252 中国银行
116 明发集团 253 洛阳钼业

❺ 中国市场回购股票例子

中国资本市场早期已发生过的几起股份回购案例  
1,最早的股份回购案例----豫园股份案例  
中国最早的股份回购案例当属1992年小豫园并入大豫园的合并回购.有人认为这可以看作中国股市第一例为了合并而实施股份回购的成功个案.大豫园作为小豫园的大股东,把小豫园所有股票(包括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悉数回购并注销,采取的是协议回购方式.程序上经股东大会批准,合并后新公司再发新股,并承诺小豫园股东有优先认股权.因限于当时的外部环境,这一合并回购谈不上什么商业色彩,政府行为起了重要作用. 
2,回购后再增发的第一起案例----陆家嘴案例  
1994年9月陆家嘴以公司土地尚未完全投入开发\国家股的部分资本仍然虚置\并且股权结构不合理为由决定采用协议回购方式实施减资计划,即以每股2元的价格回购国家股2亿股,随后又增发B股(流通股),使社会公众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达到了"15%"的要求.此案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减资回购从而规范股权结构并不是最终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国家股减资回购,再增发一定数量的流通股(B股),即回购不是为了减资,而是为了进一步增资扩股.在这个意义上说,股份回购成为一种策略性的资本运营手段.
 3,郑州百文案例 
1996年一位个人投资者曾持有7.43%的郑州百文股票,大大超过当时《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的关于个人持股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千分之五比例的规定.按照当时的处理规定应由公司购回这部分超出比例的股票.但即使是按买入价格或市场价格中的较低价格,回购这部分股票所支付的巨资亦会对郑州百文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后来这一部分股票事实上是通过二级市场强制性抛出的.
 4,湖北兴化案例 
湖北兴化是1989年成立的股份制试点企业,1996年1月作为历史遗留问题股上市.然而,在上市前的数年时间里,该公司曾相继购回要求退股的四百余名职工的44万股本公司股票,然后又于1996年通过第三方将这部分回购来的股票以市价转让,获利2000多万元.由于湖北兴化的这一行为违反了前述国家有关规定,因此被证监会处罚没收回购股票所得. 
5,云天化案例 
1999年4月,云天化公司董事会宣布将以不低于该公司1998年末每股净资产的价格(至少要出资4.02亿元),向大股东云天化集团回购其持有的2亿股国有法人股,占云天化总股本的35.2%.公司董事会于2000年9月21日公告,公司将于2000年11月4日之前,以自有资金,完成对第一大股东云天化集团公司2亿股国有法人股的协议回购,回购价以经确认的每股净资产2.83元为准,回购金额56600万元.此次回购部分占公司总股本的35.20%.回购股份被注销以后,云天化总股本为36818.18万股,其中国有法人股占72.84%,社会公众股占27.16%. 
对云天化集团来说,此次以每股2.83元的价格转让2亿股,与发起设立时每股1.01元的净资产比较,在3年中增值180.19%,年投资收益率为60.06%,如再考虑到历年分红,投资收益率更是高达72.27%,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大幅增值.回购完成后,集团公司在股份公司中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同时,获得的5.66亿元现金,又可以投入其它项目.对云天化来说,公司的主业市场极度疲软,此次回购不失为一条迅速提高公司业绩的捷径;从目前的财务状况看,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仅为10.85%,明显偏低,公司的流动资产总额为7.90亿元,其中货币资金高达5.24亿元,这也说明公司资产流动性好,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股份回购.通过本次股份回购,有利于公司在证券市场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为公司的健康,规范发展奠定基础.此次回购,公司的中报每股收益可以提高到0.285元,净资产收益率可以提高到10.08%,公司股票的"含金量"将大大提高,这也为广大股东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 沪昌特钢案例 
1999年11月28日,公司董事会通过以资产回购国有法人股议案:以公司11394万元不适资产向控股大股东上海五钢(集团)有限公司回购部分国有法人股并注销股本,总股本将缩小.回购价格以不低于每股净资产确定.该案例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实施,但其重要意义在于是中国股市第一次提出以资产回购股份的方式,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对改善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具有明显积极作用

6.丽珠集团于 1993 年10 月28 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经营范围
以医药为主,兼营化工、食品、房地产、旅业、信息等。公司是1992 年成立的股
份公司,主要生产和经营医药产品等,现生产的主要产品有丽珠得乐、丽珠肠乐、
丽珠康泰必妥等。1993 年成为医药行业首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A 股和B
股股票均挂牌上市交易的股份公司。公司现已发展成为以药物制剂为主体,生物
工程、抗生素及第三产业多元化经营的医药综合型股份制企业集团。2008 年6
月初, 沉寂已久的B 股市场被丽珠B 的一则公告激起波澜, 丽珠集团宣称, 其B
股价格被严重低估, 影响企业形象, 为了提振股价, 该公司拟以总额不超过1.6
亿港元回购部分B 股, 回购价格不超过16 港元/股, 约1000 万股。回购股份分
别约占公司已发行B 股股份和总股本的8.18%和3.27%。丽珠B 股2008 年6 月
19 日收盘时价仅11.7 港元,16 港元的回购价加比溢价达36.7%。在集团6 月20
日的股东大会上,回购案获得了99.72%的高票通过,丽珠集团成为了中国市场
首个实施B 股回购的公司。

❻ 美股全线低开道指跌近500点

11月3日,金融界报道,投资者权衡小型非农数据和公司财务报告。与此同时,美联储暗示,放缓加息的好处被鲍威尔有关利率可能高于市场预期的言论所压制。美股大幅波动,尾盘跳水收跌。道琼斯指数下跌超过500点,纳斯达克指数下跌超过350点。中概股、抗疫概念股逆市走强,白银、百货、黄金、氢能跌停,波音涨2.81%,百胜!中国收涨7.57%。爱彼收跌13.43%。

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下跌506.43点,跌幅1.55%,至32146.77点;标准普尔。P 500指数跌97.25点,跌幅2.52%,报3758.85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366.05点,跌幅3.36%,至10524.80点。

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黄金期货上涨30美分,收于每盎司1650美元。12月交割的白银期货下跌7美分,至每盎司19.584美元,跌幅0.4%。12月钯期货下跌26.90美元,至1850.10美元/盎司,跌幅1.4%;1月铂金期货上涨40美分,下跌不到0.1%,至每盎司950.90美元。12月期铜收于每磅3.4685美元,下跌0.4%。

纽约商品交易所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12月期货价格上涨1.63美元,涨幅1.8%,收于每桶90美元。1月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1.51美元,至每桶96.16美元,涨幅1.6%。道琼斯市场数据显示,布伦特原油和西德克萨斯中质油均收于10月10日以来的最高水平。在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份汽油价格上涨3.42%,至每加仑2.6972美元,12月份取暖油价格上涨1.54%,至每加仑3.6774美元。12月,天然气上涨9.7%,收于每百万英国热量单位6.268美元。近几个交易日,价格波动较大。周一上涨近12%后,周二下跌10.1%。

受欢迎的中国股票周三涨跌互现,纳斯达克金龙指数收盘上涨近1%。李涨近12%,开心车涨逾11%,科技、购物涨逾10%,高图涨逾9%,老虎证券涨逾4%。携程、小牛电动、JD.COM、Xpeng Motors涨幅超过3%,壳牌、新东方、秦淮涨幅超过2%,富途控股、汽车之家、斗鱼、猎豹移动、尚德涨幅超过1%。

房多多跌17%以上,趣头条跌14%以上,金山云跌7%以上,凤凰新媒体和文志集团跌6%以上,360数码分公司、盈熙集团和上乘数分公司跌5%以上,怪兽充电和荔枝跌4%以上。Man、36Kr、洋葱集团、51Talk、酷客音乐、蘑菇街跌逾3%;建安科技、唯品会、欢聚集团、达达集团、蔚来跌逾2%;虎牙、阿里巴巴、逸仙电商、天天优鲜、网易有道、人人公司跌逾1%。

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握差年内累计加息375个基点。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于当地时间周三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3.75%-4.00%的区间,这段租皮是自2008年1月以来联邦基金利率的最高值。这也是继今年6月、7月和9月之后,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也是美联储在本轮加息周期中的第六次加息。今年以来,累计加息已达375个基点。

自今年3月起,美联储开始此轮加息,在今年3月、5月、6月、7月和9月分别加息25、50、75、75和75个基点,5次累计加息300个基点。

鲍威尔正式宣布“细水长流”的紧缩模式:降低加息步伐,但终端利率会很高。

例如,美联储市场预计将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并在声明中暗示可能在下次会议上放缓加息步伐。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董事长鲍尔指出,加息速度很可能在今年12月和明年2月放缓。“在某个时候放缓加息是合适的,12月份可能会讨论降低加息幅度的问题。”

但他指出,该行尚未考虑暂停加息,可能需要采取一段时间的限制性政策立场。

谈及美联储的两个目标,鲍威尔指出,通胀仍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不仅数据强于预期,通胀预期依然稳定;劳动力市场非常紧张,职位空缺非常多。“降低通胀可能需要决心和耐心。虽然长期通胀预期有所下降,但短期通胀预期的上升趋势型李非常令人担忧,这可能会使通胀根深蒂固。”

美联储批准再次大幅加息,但也暗示了放缓加息的策略。

美联储声明看似温和的措辞最初提振了股市,但在加息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董事长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发表了更强硬的讲话后,股市转而走低。美联储一致同意将利率上调0.75个百分点,至3.75%-4%的区间,为15年来的最高水平。

在新的措辞中,美联储预计将继续进一步加息,“直到它们具有足够的限制性”,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通胀率恢复到2%。美联储还表示,将“考虑到货币政策的累积收紧,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和通胀的滞后影响,以及经济和金融发展的滞后。”

美联储最近的加息将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

当地时间周三,美联储如期加息75个基点。白宫发言人KarineJean-Pierre表达了信心。她在讲话中表示,“我相信美联储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将有助于降低通胀。这是我们向稳定和稳步增长过渡的一部分。”

美联储政策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从3.00%至3.25%上调至3.75%至4.00%。这是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至此,美联储自今年1月以来已连续6次加息,自6月以来保持了自1994年11月以来的最大单次加息幅度。与以往的声明不同,此次美联储表示,为了判断未来加息的步伐,将考虑货币政策的累积收紧程度、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胀的滞后性以及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变化。

评论称,美联储是在暗示,遏制通胀的激进加息可能接近尾声。

美国总统拜登上个月表示,美国可能出现经济衰退,但任何衰退都将“非常轻微”,而且美国经济有足够的韧性来扛过动荡。拜登也曾将美国经济的大幅下滑“甩锅”给美联储。例如今年7月,在美国发布陷入技术性衰退的GDP数据后,早有预期的拜登表示,美国经济经历了去年的历史性增长,私人部门的就业收复了所有疫情期间失地,在这之后,随着美联储采取行动降低通胀,经济放缓也就不足为奇了。

美国财政部继续评估债券回购以改善流动性

美国财政部周三表示,它将继续评估是否或如何实施回购部分现有国债的计划,此举一部分是为了改善国债市场的流动性。早些时候,全球最大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在今年出现恶化,部分原因是美联储迅速加息以压低通胀,导致市场波动加剧。

美联储曾在新冠大流行期间购债以刺激经济,现在它正在缩小其资产负债表的规模,让其债券到期后不再购买,投资者担心此举会加剧价格波动。一位一级交易商表示,回购过期债券将是支持流动性的一个自然步骤,他对这些计划表示欢迎,这表明财政部致力于确保市场正常运作。另一位一级交易商表示,财政部将小心行事,市场不会希望出现财政部以任何一种不可预测的方式介入国债市场的行为。

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大幅加息后市场下一个趋势是什么?

在美联储第四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大幅加息75个基点之后,市场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嗯,实际上有很多。

时而动荡的第三季度财报季尚未结束。未来几周将公布大量经济数据,包括通胀和就业市场的关键数据。除此之外,美国中期选举可能导致民主党失去对国会参众两院的控制。

格林斯潘:明年美元还能走强,即使美联储不加息也没关系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预计,即使美联储放慢或停止当前的加息行动,美元明年还是会得到“助力”。现任AdvisorsCapitalManagement高级经济顾问的格林斯潘评论称:“即使像一些预测者所预期的那样,通胀在2023年上半年见顶并且美联储放慢甚至停止加息步伐,货币政策对美元而言仍然是顺风”。

格林斯潘表示,美联储的加息轨迹比许多其他国家更为陡峭,这一直对美元是个上升动力。格林斯潘认为,未来支持美元走强的主要因素可能是美联储的缩表行动。此外,美元供应料将稳步下降,这也利于提升美元价值。

美银:尽管季节性因素强劲,美国股市仍面临风险

美国股市通常以强劲的势头结束每一年,在2023年接近尾声之际,这似乎是一个好兆头,但美银策略师警告称,风险仍然存在,几乎没有熊市触底的迹象。

以SavitaSubramanian为首的策略师表示,标普500指数10月份的总回报率为8.1%,是2015年以来最好的10月份表现。即便如此,策略师们仍不相信美股已经触底。在最近一轮反弹之后,股票风险溢价(投资者相对于无风险利率获得的超额回报)降至四年来的低点。从历史上看,在美国经济衰退期间,该指数平均上涨2.5%,这表明,尽管人们担心经济衰退,但几乎没有对盈利风险的定价。

市场分析:美联储离降息还很远

关于美联储加息速度的争论可能会掩盖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即利率最终会涨到多高。今年以来,许多投资者一直急于将加息步伐放缓的迹象解读为“加息暂停的迹象并不遥远”,但市场持续上涨可能会让美联储放缓经济的努力付之东流。美国全国保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KathyBostjancic说,美联储在政策路径上面临一系列潜在的转变,其中任何一个都可能被称为“转向”。

首先,官员们必须决定何时放慢加息步伐。其次,他们必须决定何时完全停止加息。第三,如果经济大幅放缓,他们可能面临何时降息的决定。美联储面临的问题是,许多股票投资者认为这是从第一点到最后一点是一步到位的,我们距离美联储降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华尔街对美国企业盈利前景更加悲观

华尔街终于放弃了对未来几年企业盈利的乐观预测。对一些投资者来说,分析师对美股的盈利预期仍然没有出现情绪低落,这表明受创的股票还在接近底部的路上。

数据显示,对2023年美股的盈利预测已连续六周下降,对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企业的盈利预测下降3%至233美元/股。华尔街对2024年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企业的盈利预测跌幅更大:已连续19周下跌,自6月中旬以来下跌约6%,至253美元/股。

苹果公司被曝已启动“招聘冻结期”或持续到明年9月

苹果公司已经暂停了几乎所有部门的职位招聘工作。消息人士称,各部门的员工已被告知,公司在几个月内不会招收新员工,并且这可能要持续到2023年9月,即2023财年末才会结束。

第二位了解内部高层之间对话的消息人士也表示,公司确实正在经历“招聘冻结期”。而第三位正在尝试进入苹果高层的消息人士透露,公司多位高管告诉他“预算正在审查中”。

特朗普悬了?马斯克:被封禁推特用户短期内无法回归

推特公司的新老板埃隆·马斯克表示,因违反规则而被禁止使用推特的用户(包括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内),至少在未来几周内无法返回该社交媒体平台。

马斯克称,此举将给推特足够的时间来建立一个流程,以确定被禁用户何时及如何返回。马斯克此前曾表示,他不认可永久封禁,并声称推特当初对特朗普的账号实施永久封禁是一个错误决定。

在上周正式完成对推特的收购后不久,马斯克就提出了成立内容审查委员会的想法,他在上月底表示,在委员会成立之前,推特不会就恢复账户做出任何决定。

Robinhood股价上涨财报显示亏损低于预期

RobinhoodMarkets周三公布的第三季度收益超出了分析师的预期,在报告发布后股价上涨4.6%。

由于meme股票交易和加密货币增长在2021年飙升之后,Robinhood今年因股市下跌和风险较高的资产表现特别差而陷入困境。其股价在2023年下跌了38%。该公司周三提供了一些乐观的消息。Robinhood本季度营收为3.61亿美元,每股亏损20美分,高于预期的31美分亏损,略低于预期的3.62亿美元营收。该股票和加密平台在本季度末增加了6万个账户,达到2290万,与预期的2295万基本一致。

Booking因盈利强劲和旅游前景乐观而上涨

在线旅行社BookingHoldings公布了好于预期的第三季度业绩,并对第四季度自身业绩和整个旅游行业的前景做出了令人鼓舞的评论,之后该公司股价在周三晚些时候出现上涨。

Booking公布第三季度营收6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高于华尔街普遍预期的59.2亿美元。经调整后,这家旗下拥有Priceline、Kayak、OpenTable和其他在线服务的母公司实现利润21亿美元,合每股53.03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高于华尔街普遍预期的每股49.85美元。按照普遍接受的会计准则,Booking净利润为17亿美元,合每股41.98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6%。

旅游预订量为321亿美元,增长36%,经汇率调整后增长52%,反映出美元走强的影响超出预期。(该公司此前预测,今年的增长将受到12个百分点的冲击。)客房预订夜数较上年同期增长31%。调整后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27亿美元,增长26%,远好于该公司此前预计的15%的增长,也大大高于6月份当季的11亿美元。

收益低于预期米高梅股价暴跌

美高梅公布,经调整后每股亏损1.39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0.3美元,也低于分析师预测的0.26美元的利润。营收从2021年同期的27亿美元增至34亿美元,高于华尔街预期的32亿美元。

亏损的原因似乎是“由于澳门新的博彩法律和相关变化,美高梅博彩转特许权的使用年限发生变化,加上前一季度合并CityCenter获得23亿美元净收益,增加了12亿美元的非现金摊销费用”,导致运营亏损10亿美元。不过,该公司强调了其在拉斯维加斯的表现,净营收达到创纪录的23亿美元,同店净营收(剔除最近收购的销售额)从去年的14亿美元增至16亿美元。

前景不佳表明芯片供过于求高通股价下跌超过7%

尽管手机芯片销售额同比增长40%,达到65.7亿美元,超过华尔街预期的65.5亿美元,但该公司的预测表明,高通的CDMA技术部门库存严重过剩,该部门包括手机和射频芯片,以及汽车和物联网芯片。高通预计QCT业务的销售额将达到77亿-83亿美元,QTL业务的销售额将达到14.5亿-16.5亿美元。分析师此前预估QCT营收为104.2亿美元,QTL营收为17.1亿美元。

高通公布第四季度QCT收入为9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分析师此前估计该公司的营收在95亿至101亿美元之间,为98.4亿美元。第四季度射频前端销售额下降20%,至9.92亿美元,低于华尔街预期的10.5亿美元。汽车芯片销售额激增58%,至4.27亿美元,物联网销售额增长24%,至19.2亿美元。与此同时,华尔街预计汽车销售额为3.624亿美元,物联网销售额为18.2亿美元。QTL业务收入下降8%,至14.4亿美元,而华尔街此前预计QTL业务收入为14.5亿至16.5亿美元,此前预计QTL业务收入为15.8亿美元。

该公司公布第四财季净利为28.7亿美元,合每股盈馀2.54美元,上年同期净利为28亿美元,合每股盈馀2.45美元。英特尔公布的经调整后每股收益为3.13美元,上年同期为2.55美元。该收益剔除了基于股票的薪酬支出和其他项目。第三季度总营收从上年同期的93.4亿美元增至114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维持理想汽车增持评级10月销售符合预期

大摩发表报告指,理想汽车10月销售符市场预期,证实了公司在零部件持续紧缺下,仍具生产和交付执行能力。目标价35美元,评级增持。报告指,L9车型的交付量连续第二个月徘徊在1万辆左右,应能缓解市场对L9车型需求放缓的担忧,加上L8车型提供贡献后,有助支撑起11月和12月的销量上升空间。

第一高中教育集团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5098万元,同比增长95.3%

第一高中教育集团公布了2023年前三季度(截至2023年9月30日前)未经审计财务业绩。该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27,421万元(3,855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27,275万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0.5%。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5,098万元(717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净利润2,610万元,同比增长95.3%。

本文源自金融界

相关问答:股市时间是几点到几点结束

股市的交易时间是从周一到周五的早上从9:30--11:30,下午13:00--15:00。集合竞价是指对一段时间内接收的买卖申报一次性集中撮合的竞价方式。例如沪深开放式集合竞价时间为9点15分至9点25分,14点57分至15点00分。拓展资料:中国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股市。1989年开始作为试点,本着试得好就上、试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所以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运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国股市试点要停、股市要关门这类消息。后受“3.27国债期货事件”影响,中国期货市场于1995年进行全面的整顿清理,中国股市成为扶持的对象,这样股市才由此迎来了真正的利好,转而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股市特点:1、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例如比较显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东北电气、吉林化工,由于其总股本较大而流通股数较少,因此只动用少量的资金影响这两只股票,就能形成对指数的部分控制。2、到了2001年后,中国证监会逐渐提出要解决国有股的不能流通问题,要盘活国有资产,曾先后出台了一些方案。但由于在当初的上市发行环节,流通股东以超高市盈率购买了流通股,而出台的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损害了流通股东的利益,因此市场以走熊而对“国有股减持”的改革作出市场反应。后迫于市场的压力,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的改革。3、然而在2005年,中国证监会再次提出“股权分置改革”,其实质仍然是国有股减持,不同的是,这一改革以消除股权分置为目标,连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进来,由此引发了市场极大的不认同。市场对股权分置改革的分歧仍然是巨大的。因而在2011年,中国股市走入大熊市,可以冠为全球最熊,一路的下跌,跌到几年前的原点2228点。

❼ 迪拜事件 为什么会引发股市暴跌

在金融海啸爆发一年后,人们以为危机已经结束。然而,迪拜2009年11月26日宣布,将重组其最大的企业实体迪拜世界,并将把迪拜世界债务偿还暂停6个月。消息令全球金融市场气氛逆转,引发风险资产市场资金快速出逃。受此影响,日股跌0.6%,A股跌3.6%,港股跌1.78%,欧洲股市开盘至少下跌2%。
迪拜债务违约风险,警示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类似迪拜的房地产泡沫和金融泡沫爆破危机,在全球随时可能再现。而且,旧的泡沫未撇除干净,新的泡沫又在迅速聚集。由于全球太多的刺激经济方案,热钱泛滥,令金融市场回升,但当各地政府部署退市时,热钱催谷的泡沫又可能破裂,实体经济亦可能遭受重大冲击,投资者宜提高风险意识,政府亦应未雨绸缪。
崛起在沙漠上的迪拜,近年来一派繁荣,成为世界奢华之都。迪拜政府雄心勃勃,要把迪拜打造成世界级观 光和金融中心。海湾地区充足的石油美元在迪拜聚集,令迪拜的金融、贸易、房地产、旅游业飞速发展,许多外国人涌入迪拜,好莱坞的电影明星、体育界的球星抛巨资到迪拜购置房产,一时间迪拜引来无数亿万富翁。随着金融危机横扫全球,严重依赖外资的迪拜骤然失色,金融地产泡沫迅速破裂,许多人的财富大幅缩水,甚至负债累累,仓皇出逃。
迪拜世界的欠债约为590亿美元,而整个迪拜政府的欠债亦只有800亿元,即迪拜世界占去了超过一半欠债。要求延迟还款的消息传出后,迪拜世界的违约交易掉期升至历来最高水平,令迪拜成为全球第6个最大机会破产的国家投资公司。迪拜世界的债权人,包括汇丰控股、巴克莱、莱斯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若迪拜破产,将对全球金融市场生成冲击,令尚未摆脱金融危机阴影的世界再添阴霾。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人们所担心的金融系统全面崩溃的情况不但未出现,而且全球股票市场强劲上涨,但迪拜债务违约风险,说明不宜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前景过分乐观。欧美可能还会有第二波的金融冲击,因为高失业率会带来更多的信用卡拖欠,其潜藏的危机不亚于次按。而且,全球经济复苏基础脆弱,不足以承受退市政策的后果,但越迟退市,金融泡沫滋生的风险越大。香港是一个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系,欧美等外围市场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直接影响本港经济。危机尚未结束,无论是政府和市民,都应保持警惕
——负债4573亿 恐爆最大主权基金违约事件
沉寂一时的金融危机可能再次爆发。负债累累的迪拜政府前日宣布,将重组旗舰控股公司迪拜世界(Du World),并与

热点内容
十四五基金有哪些 发布:2024-11-29 04:50:35 浏览:146
多少市值算大蓝筹 发布:2024-11-29 04:45:43 浏览:9
st股票历史最低价 发布:2024-11-29 04:22:45 浏览:688
股票和短期金融债券哪个风险高 发布:2024-11-29 04:07:16 浏览:82
股票1129拉涨停 发布:2024-11-29 04:07:04 浏览:986
涨停的股票第二天可以买进吗 发布:2024-11-29 04:06:20 浏览:278
股票软件委比委差量比 发布:2024-11-29 03:59:05 浏览:650
农产品股票会退市吗 发布:2024-11-29 03:57:15 浏览:109
重大科技股票有哪些内容 发布:2024-11-29 03:57:10 浏览:129
为什么没有市值也可以打新股 发布:2024-11-29 03:57:05 浏览: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