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股票 » 中国股票整顿进展

中国股票整顿进展

发布时间: 2023-06-16 14:16:28

Ⅰ 如何看待股市“停牌潮”,老股民Marine为大家讲解我国股市的新现象

1、“停牌潮”原因浅析
2、股市异常下跌三大原因
3、停牌时间预测
4、复牌后的补跌心理准备
1.“停牌潮”原因浅析
上市公司停牌,一般都由于公司发生了重大事件,极可能引起股价的巨大波动而采取的临时措施。比如:公司面临资产重组、公司合并、更换领导人、超大项目投资立项等等。所以停牌后的开盘,股价经常开盘涨停或跌停。
本次停牌潮显然不是这种情况,千家公司一周内同时发生重大事件,相信上帝都不会这样安排。我们不妨从股市本身来分析,可得出这个结论:上市公司因股价连续大幅下跌,资产缩水严重,为尽快停止缩水而被迫申请停牌。
周K线图,是研究股市中期趋势的主要技术指标。我们不难看出,25周之后,股市一直处于跌势。这与没有只涨不跌或只跌不涨的股市铁律相违背。
尤其是本周,在政策利好的大环境下,股市行情丝毫没有理会,自顾自猛烈下跌。今日走势,虽然是根小阳线,实际上跌势惨烈。外围股市今天也都跌出了新花样,股灾不识趣地在拜访中国股市。
今年,原本是少有的牛市行情。但是,短短4周牛市特征全无,个股跌幅也是史无前例。最直观的,今日涨停个股寥寥,前几周,虽然也跌,但仍有百股涨停。股市“定海神针”的权重股,如:两桶油。今天护盘失败,一个跌停,一个险些跌停。
牛市行情被迫中断,但原因我们却还不知道。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自不必说,如今连上市公司也无法承受“资产缩水”了,以各种形式申请停牌。
2.股市异常下跌三大原因
1.海外资金撤离:“希腊退欧”事件极大地影响了欧元的市场地位及欧元区经济平稳,为平稳欧元市场,欧洲相关海外资金将于7月份完成中国股市撤离。
2.国内资金撤离:股市赚钱效应不再,国内有钱投资者资金撤离,资金转投其他投资市场。
3.融资融券业务:融资融券投资者故意做空股市,以获取做空利润。但这种行为受监管机构严格监控,肆意做空股市可能性无。
3.停牌时间预测
“停牌潮”现象直接生动地阐明了股市风险的不可控,给广大投资者也好好上了一课,对证券管理机构而言,也是一次管理水平的考验。
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停牌,可短可长,主要取决于上市公司重大事件进展。这次普遍停牌现象,因股市非理性下跌引起。那么,投资者投资的股票什么时候复牌,也就不好预测了。一个字:等。我们不妨学习一下在证券营业部“悠闲”打牌的股民,这段时间,把股票放一边,该干嘛干嘛,更不必着急上火。
很可能是希腊债务危机形势明朗之后,或者权重股护盘成功之后(个人猜测)。
4.复牌后的补跌心理准备
处于跌势行情中,停牌后的复牌,一般会补跌停牌时的未发生的下跌。由于这次属于普遍停牌,因此,复牌很可能像停牌一样——集中复牌。
目前的股市点位,说低不低,说高不高,下跌余力尚存,上行却阻力重重。投资者,应做好心理准备,迎接复牌时可能到来的进一步下跌。

Ⅱ 中国股票市场现状

这个问题给人留下的回答空间挺大的,简单的给你介绍一下咱们国家的股票市场。
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已形成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道路,规模不断扩大,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投资者积极性不断提高,制度性建设日趋完善。但股票市场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性仍较为明显。 2007 年股票市场看似迎来了发展契机,股权分置改革初具效力,但 2008 年随后进入蛰伏期,股市发展陷入困境。
一、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股市功能导向存在误差,股市和宏观经济之间缺乏联系
1 、投资能力较弱,存在投机行为过度现象
目前股票市场参与者在进行投资时,往往不会考虑长期价值投资,市场上短线投资行为较普遍,主要体现在股票换手率较高,与西方国家相比, 2004 — 2007 年我国股票换手率普遍高出 5 — 10 倍。投机行为盛行往往是股市出现动荡的直接原因之一,沪深股指从 2003 年开始反复涨停,上证指数在 2007 年创下了历史最高的 6124.04 点,随即开始下行,一度跌至近期最低点 1664.93 点。至 2008 年 12 月,上证指数较长时期在 2000 点左右徘徊。股市参与者对股市的预期和上市公司是否盈利不存在直接关系,而是主要看参与者在消息市中的信息捕捉能力。
2 、融资者融资能力不强,融资手段不多
相比而言,国内股市融资能力普遍不强。据统计,仅 2005 年我国 69 家境外上市公司筹资额就达 206.5 亿美元,为沪深两市 2003 年、 2004 年首发募资总额 800 多亿元人民币的约 2 倍。 2007 年 11 月以来,国内上市公司融资水平更是急剧下降。从 2008 年新股发行情况来看,新股从价格到数量都没有达到预期筹资的目的,甚至从 2008 年下半年起,新股发行变得较为困难。而且,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手段不多,除了从银行贷款和直接获取发行资格而获得直接融资以外,没有更多其他的融资手段,这进一步加剧了融资能力的弱化。
3 、资源配置功能低效,股市和宏观经济缺乏必要的联系
由于股权结构形式单一并缺乏流动性、上市公司产业分布不尽合理等因素,导致股市资源配置功能低效。同时,二级市场交易量和规模起伏过大,突出表现在一些 ST 股票虽然经营业绩不尽如人意,但市盈率却非常高,甚至达到 60 — 100 倍。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我国股市宏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却未能充分体现,股票市场的资源被各种人为和非人为的因素消耗殆尽,股市和宏观实体经济出现了脱节现象。
4 、股市功能缺乏财富效应,居民财产转移渠道存在风险
虽然 2007 年我国股市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但也未能解决股市总体回报率较低的趋势。 2008 年以来,股票市场持续低迷更是造成居民财富较大幅度缩水。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这固然鼓励了居民积极参与股市的发展,但目前股市缺乏使居民财富增值的持久能力。
(二)股市结构存在缺陷,股市持续发展缺乏必要的支持
1 、“政策市”阻碍了股市发展的有效性
目前股市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股市的发展目标需要随政府的发展思路而不断变化。这种反复波动的状况不仅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还会打击股市参与者的积极性,往往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股市发展出现过度繁荣,进而产生大量的股市泡沫,一旦这种泡沫被挤压,股市便会迅速萎缩;二是股市发展持续低迷时,股市价值被低估,对投资者吸引力降低,股市将在很长的时期内难以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
2 、“企业圈钱”行为未得到有效控制,私利行为妨害了股市的公正性上市公司通过包装、公关实现上市,是目前股市结构中存在的最大痼疾。由于地方政府的利益,上市公司成为一方政府获得税收利益的主要保证,这一点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尤为重要。以这种标准上市的公司普遍存在质量不高等问题,上市不以盈利多少为准绳,而是以利益为出发点,企业圈钱行为严重,各种虚假行为、不诚信行为成为股票市场的主要公害,而且我国没有对这些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近年来,企业圈钱行为被屡屡曝光,从上世纪 90 年代的银广夏、琼民源事件到最近的国美事件,企业利用上市之便谋取私利的行为一直未得到有效遏制。
3 、机构投资者坐庄行为加剧了股市的混乱局面
国外经验表明,对机构投资者进行有效管理会减少股市的震荡。而我国由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漏洞,机构投资者常常利用资金优势对股市进行操纵。以基金公司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迅速培育和壮大,股市投资资金已转变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机构的投资动向直接引导着市场走势。由于我国目前价值欠缺的基本模式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机构投资者奉行的以(本栏目策划、编辑:曹敏)价值来定盈利的思想难以行得通。因此,机构投资者往往会采取操纵信息、操纵交易等手段来获取高额回报,更有甚者,还会与企业相互串通,通过获得内幕消息共同汲取散户的经济利益。
(三)股市内部环境恶化,制度缺失现象严重
我国股票市场内部环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建设目标导向存在误区,造成股票市场环境恶化。追溯到股市初期的建立过程,可以发现我国成立股票市场是为解决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一种权宜之计,这种定位造成股市发展要服务于国有企业改革。因此,那些质量不高的上市公司成为了股市主体,为了扶持这些国有企业,股市的投资功能和融资功能均受到了严重损害。二是股权分置造成股市参与者利益严重不均衡,股市长期偏离正常价值。由于存在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股市参与者的风险和收益存在严重不对等的局面,集中表现在同股不同利现象。同时由于流通股所占比例过大,影响股票价格的真实性。虽然 2005 年已经开始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但目前来看,大小非的减持力度和价值定位都未能达到预想的结果,同时,减持过程中也存在着损害公众投资者利益的现象。三是退市制度不健全,风险制度欠缺,股市环境难于净化。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实现退市有利于净化股票市场的环境,但我国目前还难以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相应的退市制度作为企业可以退市的依据。从我国退市制度的现状来看,退市标准和程序在《公司法》、《证券法》、退市办法、上市规则中都有所规定,但存在不科学、不统一、相互矛盾等问题。同时,我国股市风险制度不完善,缺乏应有的风险防范措施。从我国股市设计的总体思路来看,风险制度被忽视是其中的主要问题,体现在风险防范措施较为缺乏、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不足等方面。
(四)外部环境治理效率低下,股市持续健康发展难以得到保障
我国股市外部环境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制度体系建设滞后,执行力度有待提高。即使我国一直以来大力改革了很多的法律制度来保护股票市场发展,但总体来看,实施的时机仍较为滞后,而且没有实施配套措施,效果并不明显。二是信用制度尚未健全,参与者利益受侵害现象严重。近两年中小股东的利益一再被提及,主要是中小股东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大股东总是利用自身的资金和信息优势来谋取暴利。由于我国没有建立真正有效的企业信用等级和监管实施办法,因此,为大股东利用自身优势来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提供了可乘之机。三是行政干预过多,股市难以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机制。股市建立以来,我国政府反复救市、不停托市,都为股票市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调节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政府这种行为一方面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另一方面使市场丧失了优胜劣汰的自我发展、自我调节功能。
二、改善我国股票市场现状的相关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股市投融资功能,强化收入分配功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完善投融资功能应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优先安排有优质资源的企业上市。为使市场回归到应有的稳定状态,应适当召回部分在海外运作较为出色的公司,带动投资者长期投资的信心,减少市场投机行为。同时,阶段性的改进配额制,对那些确属需要国家扶持的行业和地区仍保持适当的配额制,而对于纯属地方政府希望通过上市来谋取利益的地区应予以取消配额。强化收入分配功能,首先要发展多层次的市场体系,通过市场的多样性来降低居民收入风险;其次要建立公正、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减少居民在信息不对称过程中做出的不理智行为,并有效防止操纵市场行为。市场的核心功能还是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应建立和规范股票定价制度和发行制度,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
(二)优化股票市场结构,加强监管,杜绝市场上违法行为的发生
首先,摒弃当前政府的托市行为,尽量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适当界定政策与市场的边界,消除政府越位、错位、缺位现象。市场的问题交由市场解决,但当市场失灵时,政府应果断采取措施应对。其次,加大对违规公司和机构投资者的惩戒力度,增加其违规成本。对多次违规的上市公司,除给予一定罚金外还应按情节严重程度诉诸于司法处理。最后,强化政府监管的独立性,减少政府因为利益重叠而削弱其公正性的根源,使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处于超然独立的位置。为实现独立性,应建立相应的法律措施,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三)完善市场目标,推进市场改革
首先,改进股市建设目标。真正使原有为国有企业解困的目标转变为为优质企业服务、为国家宏观经济服务的目标上来。其次,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平稳运行。从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看,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实现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使大股东更加关注公司业绩,中小股东也可以采用间接方式来实现自身权利。同时必须根据股市发展态势来决定是否提高股市的对价水平,以确保投资者和国家利益不受损失。第三,建立完善的退市制度。退市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保障上市公司质量,减少那些效益较差、盈利能力较差的公司占用股票市场资源。同时,加强股市应对风险的能力,建立行业风险评估制度、金融工具风险评估制度等。
(四)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保证外部环境良好运行
首先,进一步建立健全股票市场相关法律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因为好的法律制度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相关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社会中介机构相关制度和政府监管等制度。其次,建立有效的信用评价机制。主要是市场参与者信用评级制度、信用档案制度等。最后,进一步规范政府职能,将政府的主要职能限定在宏观层面上,主要负责法规、法律的建设和股市建立的总体思路和方针。

Ⅲ 中国的股市怎么了

股市中最常见的经典底部形态分别是:圆弧底、V形底、双底、潜伏底、头肩底以及中长期底部(即为在这里所称的“钻石底”)。它们的具体形态分析如下:
一、圆弧底。圆弧底是指股价位于低价区时,K线的均价连线呈圆弧形的底部形态。这种形态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有部分做多资金正在少量的逐级温和建仓造成,显示股价已经探明阶段性底部的支撑。它的理论上涨幅度通常是最低价到颈线位的涨幅的一倍。
二、V形底。俗称“尖底”,形态走势像“V”形。其形成时间最短,是研判最困难,参与风险最大的一种形态。但是这种形态的爆发力最强,把握得好,可以在短期内赢取暴利。它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市场受利空打击或其它意外情况影响造成的恐慌性抛售,引起股价超跌,从而产生报复性反转行情。
三、双底。股价走势像“W”字母,又称W形底。是一种较为可靠的反转形态,如:今年的1300多点的底部就是双底形态。对这种形态的研判重点是股价在走右边的底部时,技术指标是否会出现背离特征,如果,技术指标不产生背离,W形底就可能向其它形态转化,如:多重底。即使W形底最终成立,其上攻动能也会较弱。
四、潜伏底。股价在一个极狭窄的范围内横向移动或缓慢阴跌,每日股价的高低波幅较小,且成交量亦十分稀疏,仿佛像冬眠时潜伏在底部的蛇,这种型态就是潜伏底。通常潜伏底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其突破后产生的成交量激增和股价的暴涨也是惊人的。所以说:潜伏底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五、头肩底。其形状呈现三个明显的低谷,其中位于中间的一个低谷比其他两个低谷的低位更底。对头肩底的研判重点是成交量和颈线,成交量要处于温和放大状态,右肩的量要明显大于左肩的量。当在有量配合的基础上,股价成功突破颈线,则是该形态的最佳买点。
六、三重底。三重底既是头肩底的变异形态,也是W形底的复合形态,三重底相对于W形底和头肩底而言比较少见,却又是比后两者更加坚实的底部形态,而且形态形成后的上攻力度也更强。其形态的成立必须等待有效向上突破颈线位时才能最终确认。因为,三重底突破颈线位后的理论涨幅,将大于或等于低点到颈线位的距离。所以,投资者即使在形态确立后介入,仍有较大的获利空间。
在运用底部形态的炒作过程中,决定成败最关键的因素是辨别底部形态的可信程度,这五种经典底部形态研判技巧如下:
一、按照底部形态形成时间的长短,底部形态可以分为用几个月时间形成的长期底部形态;用几周时间形成的中期底部形态;用几天时间形成的短期底部形态和在当天的分时线上形成的盘中底部形态。因为庄家做庄成本的时间限制,主力无法在长期走势中画图骗线。所以,越是形成时间跨度长的底部形态,可信度越高,越容易形成历史性的底部。如:1995年初和1996年初的两次重要的底部,形成时间均为两至三个月的大圆弧底。
二、因为小盘股容易被庄家控盘,所以,大盘股的底部形态相对而言比小盘股的底部形态可靠,指数的底部形态往往比个股的底部形态更加可信。
三、底部形态构筑成功后,在右侧的上涨过程中,如果伴随成交量温和放大的,较为可信。而无量配合的持续上涨,往往预示着庄家已经控盘。这种底部形态是否可信,还要结合其它分析手段进行确认。
四、重要的一点,研判钻石底(中长期底部)可以根据历史上出现过的大底来推测,上证指数前期出现过的历史上大底为998点、1664点,今后大盘下一个钻石底将会在2000点的下方某一个点位。
五、底部形态的构筑过程中如果有些不规则形态,往往是一种自然形成状态,比较可信。相反,底部形态构筑的过于完美,反而有可能是庄家的刻意所为,散户投资者必须警惕庄家机构市场底部还在诱空。
六、市场越接近中长期底部,越会随时发生反弹,但这要取决于大盘股、蓝筹股的集体见底回升。
七、即便是大盘下跌到中长期的底部,还会有少部分的个股还在惯性下跌,同样道理,会有部分个股已在先期启动。此时,投资者宜于越跌越买。

Ⅳ 中国的股灾发生在哪一年

第一次股灾是在1996年12月16日,那天很多股民称之为黑色星期一,1996年以前,中国股市已经经历了一次牛市。
那个牛市发生在1993年,牛市后肯定会出现熊市。当时中国股市的很多机制还不完善,垃圾股横行。随着市场上垃圾股的增加,股价大幅上涨,但缺乏支撑点,最终遭受迎来股灾。
第二次股灾发生在2001年7月30日,在上次股灾洗礼后,中国股市也进行了整顿。很多上市公司进入股市后,垃圾股越来越少,优质股票也越来越多,所以那五年中国股市的表现依然非常平稳,但2001年中国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A股又出现了一次严重的股灾。
第三次股灾发生在2007年2月27日,是亚洲金融危机到来的前一年,当时股市的机制已经很完善,但出现了很多混乱,股市后面出现了各路庄家,他们在背后操纵股市。所以影响了股市正常的发展,上证指数的跌幅在不断的刷新,最后迎来了股灾。
第四次股灾发生在2015年,在短短的一年里,中国股市暴跌了三次,所以当时基本上炒股者都跌得很惨,很多炒股者心中承受不了,因此亏损后产生了负面情绪,没有哪一个股民能接受在1月19日股市的市值蒸发了3万亿,5月28日股市再次对股东们造成沉重打击。一天中a股下跌了6.5%,就连一些“技术型”的股票也没能逃过这场灾难。2015年全年,中国股市都陷入悲观情绪。
(4)中国股票整顿进展扩展阅读:
股票是股份制企业(上市和非上市)所有者(即股东)拥有公司资产和权益的凭证。
上市的股票称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级市场)自由买卖。非上市的股票没有进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买卖,称非上市流通股。
这种所有权为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标准、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但也要共同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
股票是股份证书的简称,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是资金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
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普通股
普通股股东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权利:
(1)公司决策参与权。普通股股东有权参与,并有建议权、表决权和选举权,也可以委托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东权利。
(2)利润分配权。普通股股东有权从公司利润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赢利状况及其分配政策决定。普通股股东必须在优先股股东取得固定股息之后才有权享受股息分配权。
(3)优先认股权。如果公司需要扩张而增发普通股股票时,现有普通股股东有权按其持股比例,以低于市价的某一特定价格优先购买一定数量的新发行股票,从而保持其对企业所有权的原有比例。
(4)剩余资产分配权。公司破产或清算时,若公司资产在偿还欠债后还有剩余,其剩余部分按先优先股股东、后普通股股东的顺序进行分配。

Ⅳ 中国股市历史上共发生过几次大股灾

第一次股灾是在1996年12月16日,那天很多股民称之为黑色星期一。
第二次股灾发生在2001年7月30日,在上次股灾洗礼后,中国股市也进行了整顿。
第三次股灾发生在2007年2月27日,是亚洲金融危机到来的前一年,当时股市的机制已经很完善,但出现了很多混乱,股市后面出现了各路庄家,他们在背后操纵股市。
第四次股灾发生在2015年,在短短的一年里,中国股市暴跌了三次,所以当时基本上炒股者都跌得很惨。
拓展资料:
中国证券市场股票不包括被特殊处理A股的涨跌幅以10%为限,当日涨幅达到10%限为上限,买盘持续维持到收盘,称握禅该股为涨停板,ST类股的涨跌幅设定为5%,达到5%即为涨停板。涨停板,是指当日价格停止上涨,而非停止交易。
涨跌停板制度源于国外早期证券市场,是证券市场中为了防止交易价格的暴涨暴跌,抑制过度投机现象,对每只证券当天价格的涨跌幅度予以适当限制的一种交易制度。
有些交易所会为证券、商品、合约设定单日涨跌幅限制,比如限定个股单一交易日最多只能较上收盘价上涨或下跌10%,当价格升至当日价格上限,就称为涨停板,跌至价格下限则称为跌停板。有些交易所会在涨停板或跌停板时停止交易,直至市场价格脱离价格上限或下限;也有交易所会在短暂停止交易后于扩大的价格区间内恢复买卖。
我国的涨跌停板制度与国外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股价达到涨跌停板后,不是完全停止交易,在涨跌停价位或之内价格的交易仍可继续进行,直到当日收市为止。
我国消皮李沪深证券交易所对股票、基金交易实行价格涨幅限制,涨幅比例为10%,其中ST股票和*ST股票价格涨幅比例为5%。股票、基金涨幅价格的计算公式为:涨幅价格=前收盘价×(1+涨幅比例),计算结果按照四舍五入原则取至价格最小变动单位。
一般说,开市即封涨停的股票,势头较猛,只要当天涨停板不被打开,第二日仍然有上冲动力。两种情况为不开板的和开板的涨停板,而第一种情况又分为无量空涨型和有量仍封死型;第二种情况为吃货型、洗盘型和出货型的开过板的涨停板。
在涨跌停拿迟板交易制度下,以涨停板最有力,但是,物极必反,在相对高位或在大盘不好盘整震荡时,主力有可能借涨停板出货。

Ⅵ 中国股票市场的近期状况

随着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规模的落定,全球新兴经济体又将迎来6000亿美元资金的进攻。如何加强对热钱的管理,日前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可以采取总量对冲的措施应对热钱流入。他说,如果有短期投机性资金流入,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将其放在一个池子里,而不会任其泛滥到整个实体经济中去。等到热钱需要撤退时,再将它从池子里放出去。通过这种操作,就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资本异常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首先是经过最近几年新股的高速发行,尤其是一批蓝筹公司的发行上市,目前中国股市的规模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家数1997家,总市值27万亿元。股市规模的扩大,这也意味着资金吞吐量的扩大,目前中国股市完全有能力接纳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 其次,股市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快新股发行的方式来接纳热钱,将热钱拿来为我所用,扩大直接融资比例。一直以来,中国股市都被舆论称为是"圈钱市",融资功能是中国股市最善长的功能,今年前三季度共有404家公司发行A股股票或债券,合计筹资6632亿元。中国股市缺什么也不缺少在股市门口排队等待发股上市的公司,面对热钱的流入,中国股市完全可以加大新股发行力度,来减少热钱对市场的冲击。而且,让更多的公司发股上市也解决了一批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为支持我国经济事业的发展作出进一步贡献。 此外,热钱进入股市后,管理层完全可以通过国有股的减持来将热钱对股市的冲击降低到最低程度。2005年中国股市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原本不上市流通的原非流通股多已转换成了可流通股。不过,出于维护股市稳定的需要,绝大多数的国有股并没有上市流通,而仍然是持有在大股东的手上。目前A股的总市值超过27万亿元,但真正流通的股票市值只有1/3左右。如中石油于11月8日解禁,解禁市值达到1.9万亿元,但这1.9万亿元市值的股票仍然都持有在大股东中石油集团的手上,并未上市流通。因此,一旦热钱流进股市,国资委完全可以有序地安排国有股减持,从而有效地抵减热钱对股市的冲击。

Ⅶ 中国的股票到底是怎么了,国外跌我们跟着跌,外国都升了我们还是跌,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国外是利空兑现,我们是有新的利空。相当于一次提高存款准备金。为什么我们持续紧缩?原因在于:
美国经济都非常强大,而且狡猾的美国人阴谋吹大我们的经济泡沫再刺破以获利。
1 美国人不断的让人民币升值,出口型经济会受到重大打击。
2 美国人不断的让资金流入中国的地产,这样房地产泡沫就起来。
3 美国人不断发行新美元国债,让中国持有的美元国债贬值,也让全球出现通货膨胀,对中国这个加工型的国家受到重创。
4 美国人通过把工厂设置在中国,利用廉价的中国劳动力获得了无数的超额利润。

中国的正确的对策:发行人民币长期国债,让全球来认购。国债多了人民币汇率就下降,有利于中国出口。所得资金用于国内建设(教育与农业)、在互助条件下的非发达国家项目。

中国的错误的对策:持续紧缩来抑制通货膨胀,中国的企业无法全球扩张,自己把自己用绳子捆起来送给美国人打。股票市场也是跌得乱七八糟,一团霉气。

Ⅷ 股票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1、1990年-1991年是股市的初创阶段。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沪、深证券交易所的相继挂牌营业,股票集中交易市场正式宣布成立,中国股市由此第一次具备了资源配置的功能。这一阶段是中国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各项基本制度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资本市场大多处于自我演进发展状态,资本市场体系初步搭建,整个市场规模较小,并以分隔的区域性试点为主,股票市场的发行和交易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缺乏统一规范和集中监管。同时,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2、1992年-1997年是股市的试验阶段。
此时股市能否长期存在仍然受到所有制问题的困扰,姓资还是姓社,成为影响股市存活最重要的话题。1992年1、2月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1]此后,中国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开始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1993年,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由此中国股市也于1996年5月迎来了大牛市行情。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供求机制和市场监控机制,高速发展的股市立即出现了许多问题,股市价格暴涨暴跌,投资者尚未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投机之风盛行,黑市行为大量滋生等。打压整顿股市也因此成为接下来的宏观调控的内容之一。从证券监管的角度来看,1992-1997年是由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的过渡阶段。股市的监管机制开始形成,监管体系初具雏形,并规定了涨跌幅及交易量限制。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第一次从宪法的层次上承认“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个特殊形式”,至此,股票市场的地位正式确立。
3、1998年-2001年是股市的规范阶段。
从1998年开始,中国开始正式启用法律法规手段规范管理股票市场。1998年4月起建立了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国务院确定中国证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单位,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同时其职能得到了加强。1999年股市又一次出现牛市行情高潮,一直持续到2001年。然而,太过火爆的股市已经严重脱离了基本面的支持,市盈率奇高,大量违规行为也不断被暴露出来,银广夏、蓝田等上市公司事件的发生就是当时股市混乱的缩影。同时股市的作用被定义为“国企解困”的一个重要途径,大量国企进入股市寻找资金,其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以1999年7月《证券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股票市场步入了以“规范与发展”为主题的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也逐步走向成熟。经过几年的法制建设,中国证券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到2001年底,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法》、《证券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为补充,以部门规章为主体的系统的证券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4、2002年-2004年是股市的转轨阶段。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阶段,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矛盾的转移,对股票市场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它不仅是筹资的工具,而且股指的上涨还能带来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增长,有助于改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等。股票市场的地位被提升到改革与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中国股票市场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中央高层领导提出股票市场不仅要为国有经济改革服务,而且要为国家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但是,由于此阶段股票市场的制度安排、制度建设不尽合理,再加上盲目借用外国(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性认识不够,使得中国股票市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高层次、综合性功能的发挥仍不理想,社会各界对中国股票市场功能发挥的现状有颇多不满。新一届的中国证监会开始着手完善监管体制。然而在股权分置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的前提下,国家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改革并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这一阶段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价格甚至一度低于面值,股市不仅没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要求,甚至连最基础的筹资功能也无法实现。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南方、闽发、“德隆系”等证券公司长期积累的问题和风险集中爆发,是中国股票市场运行中不健康因素的集中反应。200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表明了政府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决心,以促使资本市场的运行更加符合市场化规律。
5、2005年至今是股市的重塑阶段。
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市重塑的一个过程。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在诸多方面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截至2007年底,沪、深两市98%的应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进入股改程序,股权分置改革在两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自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股市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正在承担分流银行资金和加快直接融资步伐的功能。尤为重要的是,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资本市场的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得以实现,中国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别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国航等超级大盘股的顺利发行,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股票市场已经完全恢复了首发融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使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蓝筹时代。此外,中国股票市场还进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改革发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经过这些改革,投资者信心得到恢复,资本市场出现转折性变化,沪、深股指纷纷创出历史新高。人民币不断升值这一重大货币、汇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国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截至2007年底,中国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总市值达32.71万亿,相当于GDP 的132.6%,位列全球资本市场第三,新兴市场第一。2007年的IPO融资4595.79亿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亿,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
总体而言,与上述的中国股票市场的阶段性发展规律相适应,中国股票市场的功能也经历了从国有企业改革试点,建立直接融资渠道、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基础性功能;到促进国有企业转机建制(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搞活国有经济服务;再到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高级、复合性功能的逐步演进历程。然而,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还存在着大而不强,以及上市公司治理、投资者自律、系统风险控制以及财富的不合理分配等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新兴+转轨”的特殊阶段,都会长期伴随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因此,从股票市场成长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发展、完善和规范市场这一角度看,当前的中国股票市场仍然还处于比较稚嫩的成长期。

热点内容
股票软件虚假 发布:2025-01-18 20:54:53 浏览:377
股票主力投资私募基金 发布:2025-01-18 20:52:21 浏览:90
香港期货公司黄金期货杠杆多少倍 发布:2025-01-18 20:52:20 浏览:839
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发布:2025-01-18 20:50:35 浏览:503
股票分时图突然直线拉升至涨停图片 发布:2025-01-18 20:47:27 浏览:530
关于证券投资基金与股票债券区别的描述错误的是 发布:2025-01-18 20:38:13 浏览:801
股票软件字太小怎么变大 发布:2025-01-18 20:26:24 浏览:92
股权比例太小怎么办 发布:2025-01-18 20:26:20 浏览:120
物业维修基金超过多少由市里批准 发布:2025-01-18 20:22:18 浏览:924
做一手沪锡期货要多少钱 发布:2025-01-18 20:06:27 浏览: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