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集团股份 » dsp集团股票行情

dsp集团股票行情

发布时间: 2022-05-03 17:54:16

A. 股票的市盈率是什么

一提到这个市盈率,这不仅是让人爱也让人恨,有说它用处很大,有人说没有什么用处。那么对于这个市盈率是否有用,该如何去用?
在和大家分享我到底怎么使用市盈率买股票之前,先和大家推荐机构近期值得关注的牛股名单,随时都有可能被删,有需要的还是应该尽早领取再说:【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一、市盈率是什么意思?
市盈率就是股票的市价除以每股收益的比率,它充分的反映了一笔投资,从开始投资到回本所需要的具体时间。
它的运算方式是:市盈率=每股价格(P)/每股收益(E)=公司市值/净利润
打个比方,比如一家上市公司股价20元,那么算买入成本,就按照20元来算,过往的一年时间里每股收益5元,此时市盈率=20/5=4倍。意思是公司需要4年的时间去赚回你投入的钱。
这就表示了市盈率越低,表示越好,投资越有价值?不可以这么说,不能够把市盈率这么直接拿来套用,不过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好好探讨一下~
二、市盈率高好还是低好?多少为合理?
由于行业不同那么市盈率差别就大了,传统的行业发展空间一般来说不是很大,这将会导致市盈率比较低下,但高新企业的发展方向是非常的好,投资者就会给予更高的估算从而市盈率就变高。
那这时候又会有人问,对于哪些是有潜力的股票根本一窍不通?一份各行业龙头股的股票名单我熬夜总结出来了,正确的选股方法是选头部,会自动更新排名,朋友们先领了再分析:【吐血整理】各大行业龙头股票一览表,建议收藏!
那么适宜的市盈率是多少呢?各个行业各个公司的特性各有特点在上文说到过,市盈率多少才更合理,这确实很难说准。我们可以把市盈率拿来运用,给股票投资做出有力的参考。

三、要怎么运用市盈率?
正常来说,市盈率的使用方法,就有这三种:第一点就是来研究这家公司的历史市盈率;第二个就是,公司和同业公司市盈率以及行业平均市盈率进行对照研究;第三个用处是分析这家公司的净利润构成。
如果说你感觉自己研究很麻烦,这里有个诊股平台是不收费用的,会根据以上三种方法,你的股票是高估还是低估结果都会给你显示出来,这个诊股平台非常的便捷,通常您只需要输入股票代码,即可立刻获得一份完整的诊股报告:【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是高估还是低估?
我自己觉得比较实用的是第一种方法,因为篇幅过长,我们就重点研究一下实用性最强的第一种方法。
我们都知道,股票的价格波动性极大,令人难以预料,任何一支股票,价格都不可能一直趋于上涨的,另外,对于同一支股票而言,想要它的价格一直下跌也是不可能的。在估值太高时,就会把股价往下调,那么估值过低时,股价也会随之相对的高涨。换句话说,股票的真正价格,是以它的真正价格为中心上下浮动的。
经过刚刚的研究,我们可以举个XX股票的例子,XX股票的市盈率目前高于近十年8.15%的时间,即xx股票的股票市价与每股股票收益比值比近十年来低91.85%的时间,这个股票属于低估值股,可以有买入的考虑了。

注意,买股票不用一次性投入全部。怎样分批买股票?我们接下来教给大家。
我们用xx股票来说明,现在他的价格是79块多,你有8万的本金,你可以买1000股,分四次买。
通过查看近十年的市盈率,我们得出最近十年来市盈率的最低值为8.17,但是某某股票在现在市盈率为10.1。那么你可以将8.17-10.1的市盈率区间平均划分为5个区间,每次买的时机就是降到一个区间的时候。
假如,买入一手要等到市盈率是10.1的时候,当市盈率下降到9.5的时候就买入二手,第三次买入的时机是市盈率到8.9的时候,可以买入3手,第4次的买入是在市盈率到8.3的时候,可以买入4手。
安心把手中的股份拿好,市盈率每降低一个区间,按照计划来进行买入。
一样,如果股票的价格上涨了的话,可以将高估值的放在一个区间,依次卖出手中持有的股票。

应答时间:2021-08-2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B. 国内生产芯片的上市公司

1、紫光国芯——长江存储3D NAND;FPGA;

2、中兴通讯——中兴微电子;

3、国民技术——射频芯片;移动支付限域通信 RCC 技术;

4、景嘉微——军用GPU(JM5400 型图形芯片);

5、光迅科技——光芯片;

6、全志科技——A 股唯一一家独立自主IP 核芯片设计公司(类似巨头ARM);数模混合高速信号的设计与集成技术在55nm/40nm/28nm 工艺下实现HDMI、LVDS、PLL、AudioCODEC、USB2.0、TV-encoder、TV-decoder 等数模混合IP。

(2)dsp集团股票行情扩展阅读:

中国涉足芯片业务的大型公司中,华为算是一个,不过华为并未上市。中芯国际是公认的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该公司在香港上市。

反映在市值上,中芯国际当前总市值折算成人民币仅有400多亿元。其他在港上市的中资芯片公司,如华虹半导体、中电华大科技等市值规模则更小。

芯片国产化概念板块纳入的上市公司数量目前有46家,这些公司中目前营收规模最高的就是中兴通讯,其后则是长电科技、纳思达、太极实业、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

C. 芯片股有哪些

手机芯片概念一共有11家上市公司,其中5家手机芯片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证交易所交易,另外6家手机芯片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1、兆易创新(71.650, 2.65, 3.84%):国产存储龙头

作为国产存储龙头,兆易创新位列全球Nor flash市场前三位,且随着日美公司的退出,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存储价格不断高涨,公司的盈利能力亮眼。

公司打造IDM存储产业链。2017年10月,公司和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存储器研发相关合作协议,合作开展工艺制程19nm存储器的12英寸晶圆存储器(含DRAM 等)研发项目,即合肥长鑫,目前研发进展顺利。

2、江丰电子(42.220, 0.77, 1.86%):国产靶材龙头

超高纯金属及溅射靶材是生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关键材料之一,公司的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产品已应用于世界著名半导体厂商的最先端制造工艺,在16 纳米技术节点实现批量供货,成功打破美、日跨国公司的垄断格局,同时还满足了国内厂商28 纳米技术节点的量产需求,填补了我国电子材料行业的空白。

公司与美国嘉柏合作CMP项目,并已于2017年11月获得第一张国产CMP研磨垫的订单。

3、北方华创(40.410, 1.18, 3.01%):国产设备龙头

北方华创作为设备龙头,深度受益本轮晶圆厂扩建大潮,公司业务涵盖集成电路、LED、光伏等多个领域,多项设备进入14纳米制程。

公司产品线覆盖刻蚀机、PVD、CVD、氧化炉、清洗机、扩散炉、MFC等七大核心品类,下游客户以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力微电子等国内一线晶圆厂为主。

4、紫光国芯(34.190, -2.11, -5.81%):存储设计+ FPGA

公司是国内的存储芯片设计龙头,公司的布局包括收购山东华芯持有的西安华芯51%股权,合计持股增至76%,实现跻身国内存储器设计第一梯队的目标。目前,公司新开发的DDR4产品正在验证优化中。公司近期开始发力FPGA。

5、高德红外(13.940, -0.15, -1.06%):红外芯片龙头

作为国内唯一掌握二类超晶格焦平面探测器技术的厂商,高德红外已研制成功工程化产品,意味着在光电“反导”、“反卫”等空白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同时,大批量、低成本核心器件的民用领域推广、应用,也奠定了中国制造红外芯片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红外行业的竞争地位。

D. 进芯电子上市了吗

上市了。进芯电子曾于2016年9月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湖南高新投和长泓资产;于2018年3月完成30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鼎兴量子和吉富创投。是一家专业从事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及嵌入式解决方案研发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它立志成为国内最优秀的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及嵌入式解决方案的行业专家。
拓展资料:
一、进芯电子的介绍
进芯电子成立于2012年10月,是一家专业从事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DSP)及嵌入式解决方案研发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专注于集成电路芯片、电路模块、嵌入式电子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测试、销售。
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制并量产出了以ADP32、AVP32、ADP16为代表的32位定点运算、32位浮点运算及16位定点运算数字信号处理器产品系列。 公司立志成为国内最优秀的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及嵌入式解决方案的行业专家。
进芯电子拥有军工保密资质,致力于实现工业智能控制核心芯片的国产化。
二、炒股注意事项
1、注意波段操作,利润更大化
不管怎么样,你要投资股票,你得掌握一种股票技术指标,这样你才能紧盯所持股票,在出现相对阶段头部的时候卖出股票,在股票回落的底部再买入股票。
2、注意热点转换,见风使舵
每次大行情启动时,一般情况下由局部热点所引起的,所以我们要善于观察,认真的思考,捕捉到热点,选择龙头股,这样才能获取最大的利润。要知道股票行情进入亢奋时期时,肯定是有其他的热点开始轮换、各领风骚的时候。
3、注意突发事件,当机立断
有股票行情运行中,遇到突发事件,要当机立断。一旦犹豫有可能就会错过机会。而突发事件的发现,一般是利空和利好,如果利空事件发生肯定是会影响股票大盘趋势的。遇到记得第一时间离场。
三、注意持股信息,先人一步
如果自己手中持有股票,记得要密切关注下所持股票的公司信息,如果有影响股价走势的消息,要根据信息做出抉择。

E. 怎样进入韩国DSP,SM公司当练习生

S.M公司简介:
S.M.Entertainment是由李秀满创办于1989年,它开创了韩国企划公司的新时代。1998年,S.M.公司把旗下的H.O.T、S.E.S介绍到中国、日本,掀起了亚洲“韩流”热潮。2000年,S.M.公司登记注册了发行股票,成为韩国第一个娱乐文化股份公司。2001年,S.M.培养的BoA又在日本跻身最受欢迎的歌手行列。2002年12月,S.M.公司与日本的FANDANGO JAPAN(YOSHIMOTO集团和KDDI的合资公司)、YOSHIMOTO集团以及AVEX共同创立了网络娱乐公司---FANDANGO KOREA。为了方便进入中国市场,又在中国设立了分公司,与2001年成立的S.M.日本分公司一起,共同构建亚洲地区的娱乐网络。S.M.的辉煌经历使其当之无愧的成为旗舰娱乐公司,而李秀满也是被尊称为“韩国音乐教父”。
其旗下艺人包括:
YOO YONG JIN(就是那个著名的作曲家俞永镇): 宗师级人物, 给许许多多的大牌歌手写歌,歌曲堪称一流。
H.O.T :韩国乐坛领军级人物,韩国乐坛的奇迹组合。(堪称一代经典啊~~~~)。
S.E.S:韩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女子组合,以亮丽青春的外型和轻松活泼的曲风受到韩国年轻一代的喜爱。
Shinhwa:韩国又一个创造奇迹的男子组合。具备创作的才华,华丽的舞蹈更令人目不暇接。
Fly to the sky:是韩国第一个R&B兼Hip-Hop的男孩二重唱,两位团员的和声甚是完美。
这些都是大前辈了~另外还有:
BoA(代表亚洲的大明星啊~)、Dana、M.I.L.K、Shinvi(神飞)、Black beat、Isak n jiyeon、The TRAX、东方神起(肯定知道!^-^)天上智喜、Super Junior、张力尹(S.M.推出的第一位中国女艺人~)、少女时代,还有最近刚出道的SHINee~~

★选秀信息:
韩国:
每周六下午三点在总部进行公开试镜,先报名即可~
国外:
1).试镜的话,就得等它的全球性AUDITION了,这个每年都有,但不一定什么时候,而且不一定你的所在地区会有,所以是很麻烦的~如果真想通过现场试镜参选的话,就去关注着它的选秀召开通知吧(官方网站:www.smtown.com)
2).比较方便现实的一个办法是寄简历过去~把包含你个人信息的简历用E-Mail的形式寄到[email protected]。其中应包括:
①姓名、年龄、学校、年级、身高、体重、联系电话(固话手机均可)、联系地址;
②所报部门、特长;
③自己的照片(必须是数码相机所拍照片,手机照、大头贴等均不可),另外如果愿意,还可以附上你的DV影像~
以上几样一个不能少哦~
这些都不收费(谨防诈骗!)。而且如果被选上了,就可以获得与S.M.专属签约的机会,其费用全部由S.M.承担~~~~~

★选秀建议:
1).年龄方面,12岁~16岁最佳,想想啊,联系要至少2~5年,而现在出道的,不都是17、8、9岁的大好花季啊,在艺人幼龄化趋势的韩国,年龄大了不占便宜哦!
2).你是想当歌手吧??那在选歌时比较讨好的应该就是S.M.歌手的歌了~男生可选神起SJ,甚至H.O.T神话都可;女生的话,BoA比较好,另外少女时代、M.I.L.K、Shinvi等都可以~

都是一个字一个字敲的哦~~回答得清楚吗??嗯~加油啊!!

F. 全球有哪些比较著名的IT行业或是计算机行业的公司

世界著名IT企业汇总

世界著名IT企业汇总
这些都是根据2005年世界500强排名(当然有些不是)选出的世界有代表性的IT企业,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不知道能不能加精?呵呵这是我做报社编辑的时候写的,还没发布)。其中有很多为大家所熟知的公司,像Intel,AMD,NOKIA等,也有很多大家所不熟悉的。了解一下当今世界顶级IT企业,找出我们国家的IT企业与他们的差距。希望我们国家的公司能迎头赶上并超过他们。
美国篇:
国际商用机器 (IBM)——创立于1911年,1924年改为现在的名字。IBM公司的实际创业人,是被列为美国企业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托马斯•沃森(老沃森)。1956年老沃森去世后,他的儿子小沃森成为公司首席执行委员、公司最高领导人,成为IBM公司的第二代首脑人物。几十年来,IBM公司在小沃森称之为“信念的力量”的鼓舞下,力求尽善尽美的服务,终于使之成为当今美国最大的电子公司。1995年6月,IBM以35.3亿美元成功地收购莲花计算机发展公司,写下了现代商业史上极其精彩的一笔,莲花公司是仅次于微软、NOVELL的世界第三大计算机软件制造厂商。

惠普 (HP)——惠普(Hewlett-Packard)公司建于1939年,六十多年来,HP的发展极其迅速,她当年创业的车库也被美国政府确立为硅谷诞生地。总部目前位于加州硅谷Palo Alto市,2002年与康柏公司合并,是全球仅次于IBM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商。1985年,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成立,是中国第一家高科技技术合资企业。

弗莱森电讯 (verizon)——弗莱森电讯公司是由贝尔大西洋公司(Bell Atlantic)与美国通用电话电气公司(GTE)于2000年5月合并而成(兼并金额600亿美元),是美国第一大地方电话公司和第二大电信服务商。该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话簿出版和在线话簿检索的公司。

戴尔(DELL)——总部设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Austin)的戴尔公司是全球领先的IT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戴尔公司于1984年由迈克尔•戴尔创立。他是目前计算机行业内任期最长的首席执行官。他创造的直销模式使得戴尔公司迅速发展成为市场领导者。

美国电话电报(AT&T)——成立于1885年,公司的来源可以追溯到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这一颇具影响力事件。1995年,AT&T决定分离成为三个独立运作公司,包括AT&T朗讯公司以及NCR,到1996年年底,该公司经营长途业务,经营的业务包括声音、数字以及无线系统连接服务。

微软(Microsoft)——1975年4月4日由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合伙成立, 并且于1981年6月25日重组为公司。总部位于华盛顿州的雷特蒙德市。微软是世界个人和商用计算机软件行业的领袖。在全球拥有5万多名员工,在6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微软公司一直是新技术变革的领导者。由它研发的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英特尔(Intel)——英特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它成立于1968年。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枚微处理器——4004。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公司的未来,而且对整个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这个世界。

摩托罗拉(Motorola)—— 摩托罗拉公司创立于1928年,是提供集成通信解决方案和嵌入式电子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目前她在全球共有11万名员工,业务范围涉及无线通信、半导体、汽车电子、宽带、网络和互联网接入产品等。摩托罗拉公司于1987年进入中国,首先在北京设立办事处,于1992年在天津注册成立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目前,摩托罗拉公司是中国电子领域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美国在华最大的投资商和中国最成功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

思科系统(Cisco Systems)——思科系统公司是世界领先的Internet网络互联厂商,其设备和软件产品主要用于连接计算机网络系统。1984年12月思科系统公司正式成立,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何塞。Cisco在1999年已跻身世界十大电信公司的行列。市场研究公司 Dataquest 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它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电信产品供应商,年增长率达87%。同时,思科系统公司也是建设互联网的中坚力量,目前互联网上80%以上的骨干路由器是思科系统公司的产品。

德州仪器公司(TI)——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也是世界领先的数字信号处理和模拟技术的设计商和供应商,是推动因特网时代的半导体引擎。世界上首块集成电路(IC)就由TI工程师Jack Kilby发明。公司总部设在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其业务包括半导体、工业电子材料、教育产品。公司在全球超过25个国家设有制造或销售机构。TI为全球众多的最终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TI占有全球DSP市场48%的份额,市场排名第一;
TI在混合信号/模拟产品市场排名第一;
1999年售出的数字蜂窝电话中,超过半数使用的是TI的DSP解决方案;
全球每年投入使用的调制解调器中,有三分之一使用TI的DSP。TI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调制解调器芯片组供应商;
全球十分之九的高性能硬盘驱动器采用TI的DSP ;
全球超过70%的DSP软件是为TI的DSP解决方案而编写的;
TI占有北美图形计算器市场80%的份额;
TI在世界范围内拥有6000项专利;

超微(AMD)——AMD 是一家业务遍及全球的集成电路供应商,专为电脑、通信及电子消费类市场供应各种芯片产品。目前是世界第二大微处理器生产厂商,仅次于Intel。公司创办于 1969 年,总部设在美国硅谷,有超过 70% 的收入来自国际市场,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

苹果(apple)——美国著名老牌计算机公司,是个人电脑最早的倡导者和著名生产商,由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 和Ron Wayn在 1976年4月1日创立。它所生产的苹果系列电脑,一直是个人电脑市场的主流产品之一,并曾提出过很多新概念,其产品也掀起过多次流行潮,风行一时。目前,苹果电脑电脑公司在全球几十个国家建立了分公司或代表机构,其产品也行销全世界。

日本篇:
日本电报电话(NTT Group)——日本电报电话株式会社(NTT)是日本最大的电信网络运营公司。在世界电信行业之中,其资产规模及业务收入均占首位。NTT的前身是“日本电报电话会社”,自1985年民营业化之后的12年来,通过加强运营管理和改善通信设施,提高了通信业务水平,并推出各种优质的服务,为用户创造出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通信环境。
1997年日本政府修改了电信法,允许NTT集团在国际通信市场上开拓业务。现在,NTT集团正以“Arcstar”为品牌,不断推出多项国际增值业务。

日立(HITACHI) ——1910年日立制作于日本茨城县日立市成立。起步阶段以电气机械的制造为中心,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涉及电力、电机、信息、家电、电子、仪器、汽车配件等各个领域的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

松下(Panasonic)——松下电器产业集团由松下幸之助于1918年创建以来,已发展成为在日本国内拥有15.2万职工、在海外包括中国2.4万人在内,共计12.3万职工。松下电器集团是由11个主要关连公司为中心的联合结算企业,日本国内有300家企业、全世界44个国家与地区包括中国的40家企业在内有220家企业从事企业经营活动。

索尼(SONY)——1946年5月,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共同创建了“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后于1958年更名为索尼株式会社,总部设在日本东京。自创建以来,Sony一直以“自由豁达、开拓创新”作为公司的经营理念,在世界上率先开发出了众多充满创新的电子产品。目前,索尼已成为世界上民用电子、工业电子和娱乐业等领域的先导之一。

东芝(TOSHIBA)——公司业务涉及能源和电子这两大方面,包括半导体、液晶、家用电器以及电脑、医疗机器、发电用成套设备等。东芝全球市场除日本外分为四大区域:欧洲、美洲、亚洲、中国,中国是惟一以国家为单位的市场。

日本电气公司(NEC)——成立于1899年,当时是与美国的西部电气(WE公司)合资成立的,是日本最早的合资公司。总部设在日本东京。业务领域涉及IT解决方案、网络解决方案、半导体及电子器件。在日本个人电脑市场,NEC是占有大量市场份额的制造商之一。NEC在1976年建成中日海底电缆,1980年设立NEC北京办事处,1982年成立台湾分公司。

富士通(FUJITSU)——富士通是日本最大的IT厂商, 在全球拥有500多家子公司和15.7万名员工。富士通在70年代就已进入中国。截止到2004年5月止,在中国累计投资金额已达5.3亿美元,有41家子公司,总营业额超过80亿人民币,在职员工15000余人。

佳能(Canon)——佳能是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自1937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将自己的业务全球化并扩展到各个领域。佳能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并在美洲、欧洲、亚洲及日本设有4大区域性销售总部,在世界各地拥有子公司203家,雇员约93,000人。

夏普(Sharp)——创立于1935年,总部设在日本大阪市。1953年,夏普成功地进行了电视机的批量生产,并销售了第一号日本国产电视机。1963年参加广州交易会为开端,夏普开始与中国进行商务往来。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共拥有5家生产、销售基地和1家销售公司(内设研发中心)。

精工爱普生(Seiko Epson)——精工爱普生公司成立于1942年5月,总部位于日本长野县诹访市,是数码映像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目前在全球五大洲3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生产和研发机构,在57个国家和地区设有营业和服务网点。截止到2004年3月,精工爱普生集团已经在世界各地发展了110家公司,拥有员工84,899名。日本精工爱普生公司是爱普生集团的核心企业,该公司已在东京股票交易所上市。

韩国篇:
三星电子(samsung)——成立于1969年,是三星集团的旗舰公司。作为半导体、通讯以及数字集成技术的全球领先厂商,三星电子是DRAM和SRAM半导体、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显示器、CDMA移动电话和录像机产品的全球最大生产厂商。三星电子业务遍及47个国家,全球雇员为75000人。

LG电子(LG Electronics)——LG电子是一家大型电子和通信业的全球性企业,以数码显示器与媒体、信息通信、数码家电等三大事业为中心,拥有遍布世界各地的76个当地生产法人、销售法人和研究所,员工达64,000余人。在全球著名的美国财经期刊《商业周刊》评选的“2004年度IT业界百强企业”中,韩国LG电子荣登榜首,以最大增长幅度、最快增长速度和本年度最佳的收益率等综合优势,在评选中超过IBM、戴尔、三星电子,一跃成为世界最佳IT企业。

中国篇:
中国移动通信(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2000年4月20日成立,由中央直接管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3200亿元,员工12.08万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国内10个省(自治区)设有全资子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在国内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munications)——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是按国家电信体制改革方案组建的特大型国有通信企业,于2002年5月重组挂牌成立。注册资本1580亿元人民币,公司由中央管理,是经国务院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

联想(lenovo)——新联想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总部设在纽约的Purchase,同时在中国北京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设立两个主要运营中心,通过联想自己的销售机构、联想业务合作伙伴以及与IBM的联盟,新联想的销售网络遍及全世界。联想在全球有19000多名员工。研发中心分布在中国的北京、深圳、厦门、成都和上海,日本的东京以及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

海尔(Haier)——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经过20年稳定的发展现已成一个大型国际化集团。2004年,海尔全球营业额突破1016亿元。海尔集团坚持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采购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现有工业园13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30个,海外设计中心8个,营销网点58800个。

华为(huawei)——华为是全球通信业具有领导地位的供应商之一,从事通信设备的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创新的、客户化的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实现客户的潜在增长,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截至2005年10月,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排名前50名的运营商中,已有22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华为的产品包括无线产品(如 UMTS、CDMA2000、GSM/ GPRS/ EDGE 及 WiMAX)、网络产品(如 NGN、xDSL、光网络、数据通信)、增值服务(如智能网、CDN/ SAN、无线数据),以及移动和固定终端。

华硕(ASUS)——华硕自1989年成立后,迅速成长为久负盛名的国际大企业,在全球五大洲拥有超过60,000名员工,并设立了近二十个国际性分支机构。总部设于中国台北市。目前,华硕已经有六大产品线位居全球前五位,其中主板全球第一,显卡全球第一,笔记本电脑全球第五,光存储全球第五,无线网络产品全球第五,Cable Modem(缆线宽带数据机)全球第二。在2004年,华硕共出产了4200万片主板,这个数字意味着在那一年全球卖出的每3台台式机中,就有一台使用华硕主板!

其他国家篇:
德国:
西门子(SIEMENS)——西门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气和电子公司之一,创立于1847年,现任CEO是柯菲德博士。西门子进入中国已有120多年的历史。西门子的中国业务是其亚太地区业务的主要支柱,并且在西门子全球业务中起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西门子的全部业务集团都已经进入中国,活跃在中国的信息与通讯、自动化与控制、电力、交通、医疗、照明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行业中,其核心业务领域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解决方案。

英国:
沃达丰(vodafone)——沃达丰的前身是英国拉考尔电子公司专营移动电话的一个部门,1985年才单独成立沃达丰电信公司。现为英国第一大电信运营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运营商。其移动电话业务遍及欧洲绝大部分地区和日本。沃达丰集团曾于2001年投资3000亿美元将自己的实力范围扩张到了全球28个国家,其中包括以1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JapanTelecomHoldingsInc。

法国:
阿尔卡特(Alcatel)——阿尔卡特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大电信基础设施供应商,也是最早扎根于中国,与中国通信业长期合作的强大合作伙伴。它率先在法国建立的光谷,闻名全球。阿尔卡特是唯一可以提供陆、海和空通信网络的企业,在中外电信企业中独树一帜。在市场上,阿尔卡特也以多项骄人业绩,傲居领导地位。

芬兰:
诺基亚(Nokia)——诺基亚是移动通信领域的全球领先者。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创新的技术,以及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用户友好特性、可靠性和高质量,诺基亚不仅成为世界移动电话的领导供应商,同时也是移动与IP网络的领先提供商。公司由两大业务集团组成:诺基亚移动电话和诺基亚网络。另外,还包括一个独立的诺基亚风险投资机构和公司研发机构:诺基亚研发中心。

荷兰:
皇家飞利浦电子(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皇家飞利浦电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在欧洲名列榜首。其2002年的销售额达318亿欧元,在彩色电视、照明、电动剃须刀、医疗诊断影像和病人监护仪、以及单芯片电视产品领域世界领先。飞利浦拥有166,500名员工,在60多个国家里活跃在照明、消费电子、家用电器、半导体和医疗系统等领域。

瑞典:
伊莱克斯(Electrolux)——源于瑞典的伊莱克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公司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专业相关设备的制造商之一。,在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市场均雄居第一、二位。每年有超过6000万件伊莱克斯集团生产的产品进入遍布全球的千家万户。

爱立信(L.M. Ericsson)——1876年成立,迄今已有128年的历史,总部位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从早期生产电话机、电话交换机,发展到今天,爱立信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提供端到端的全面通信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它已经挤身于世界前十大移动通信运营商的行列,40%的移动电话用户使用了爱立信系统。2001年10月,爱立信与索尼公司成立了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公司,双方各拥有50%的股份,向市场提供2.5代和3代终端设备。

G. BoA、安七炫、东方神起、天上智喜、Super Junior、The Trax、Black Beat是不是同一公司的

S.M.公司
在韩国有“星工厂”之称的SM公司老总李秀满20世纪70年代初涉歌坛,是当时非常著名的歌手。退居幕后之后,凭借其敏锐的眼光,于1989年创办了SM娱乐文化公司,开创了韩国企划公司的新时代。1998年,S.M.公司把旗下的HOT、SES介绍到中国、日本,掀起了亚洲“韩流”热潮。2000年4月,S.M.公司登记注册了KOSDAQ,发行股票,成为韩国第一个娱乐文化股份公司。2001年,S.M.培养的宝儿又在日本跻身最受欢迎的歌手行列。2002年12月,S.M.公司与日本的FANDANGO JAPAN(YOSHIMOTO集团和KDDI的合资公司)、YOSHIMOTO集团以及AVEX共同创立了网络娱乐公司---FANDANGO KOREA,在网络与移动通信迅速发展的时代,将主要负责为大众开发数字信息资源。今年为了方便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设立了分公司,与2001年成立的S.M.日本分公司一起,共同构建亚洲地区的娱乐网络。S.M.公司不懈努力,把世界知名的美国时代华纳、迪斯尼等娱乐集团,作为自己未来的目标,希望成为亚洲地区最强的娱乐集团。

S.M.公司下设部门:发觉“未来之星”的选秀部;训练新人的“Starlight Academy”培训部;把握市场走向、体现歌手风格、营造逼真视觉感的唱片生产部;进行录音和后期制作的唱片制作部(A&R);进行宣传销售的市场营销部;联系媒体对歌手进行推广的宣传部;以及发掘歌手的潜在价值、企划广告演唱会的代理部。其实韩国的娱乐公司不下数十家,其中包括JYP Entertainment、DSP Entertainment、Laful Entertainment、DR Music、Music Factory、Good Media和C.I Media等,之所以SM能在诸多强劲对手中独占鳌头,还是凭借公司领导层的独具慧眼和完整专业的运作体系,才创造出HOT、安七炫(KANGTA),神话,宝儿(BOA),文熙俊 ,S.E.S , FlytotheSky,Trax,东方神起! ,天上智喜这些享誉亚洲歌坛的著名歌手。

第一步:选秀&培训(选秀部、培训部)

在90年代初的时候,S.M.公司还是把这两个环节分得十分清楚。在HOT组建时,金京旭代理走遍全国的高中,搜索所谓的“有才气” 的人才,从而吸收了KANGTA,文熙俊,李在元。李秀满理事选择了在美国的TONYAN,张佑赫则是在舞蹈大赛中的出色表现而引人瞩目。到组建红遍亚洲的神话时,公司开始建立选秀机制。96年公司通过美国选秀挑中了之前就曾跟HOT一起训练过的andy,主唱申彗星以及曾获美国舞蹈大赛冠军的eric,在韩国本土选秀中挑中了金东万,而李珉宇则因自组乐团并且获得过韩国舞蹈大赛冠军而受到S.M.公司的青睐,junjin因有着很好的艺人天赋被KANG TA推荐给SM公司。通过一系列的选秀,在97年初步确定了公司想要培养的人。随后才开始魔鬼训练,而且人员不会变动。但是随着韩国青少年明星欲望的增长,涌现出了越来越多有潜质的孩子,这也意味着竞争愈加激烈,于是,S.M.公司渐渐把这选秀和培训合为一步。通过选秀进入公司并不代表成为艺人,而此时也并没有与公司签约,在进一步的培训中,公司还会淘汰一些人。目前,公司每年要举行两次大规模的选拔大赛,每星期要举行一次内部选拔会。以04年刚刚组建今年就红遍亚洲的男生组合“东方神起”来说,其5个成员全部是通过S.M.的新人选拔训练机构被挖掘和培养出来的。起初,他们分别在5个不同的组合中担任队长,通过不断地培训与选拔,才得以形成现在的梦幻组合——“东方神起”。

在这一步骤中有几个特点凸现出来。

首先,明星低龄化。偶像低龄化已成为全球的普遍现象。从行业利润上说,低龄出道可以为公司多演几年多赚钱,而且识才越早,包装的成本越低,可塑性强,利于公司培训;从行业特色上分析,娱乐业是年轻人的行业,只有年轻的才是新鲜的夺目的。比如1997年,SM公司拟定了一个战略——培养一位能代表亚洲的大牌明星。因为从韩国状况来看,进军海外市场还是女孩方面有更多便利条件,所以当时在韩国被千挑万选出的未来明星就是宝儿(BoA)。当年她只有11岁,面试时才小学5年级,但她所展现的歌舞,证明她已具备了明星才质。当时试唱的三四首歌曲都是S.E.S的经典,舞蹈也是当时最时兴的hip -hop人气舞步。她的出色表演让在场的评论员赞不绝口,在唱片公司的强烈要求下,父母只好同意。而从面试合格时起,宝儿就开始接受了专门的训练。而最近推出的韩国新星,大多是18、19岁,可想其出道年龄得有多小。

虽然明星低龄化已成为一个成名必要条件,并不是没有缺点。由于成名太早,年纪太小,过早地戴上皇冠,虽有这些偶像歌手们为此付出了本应纯真的花季和健康成长的环境,这是一笔难以挽回的青春预支。但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有了名利就必然会失去一些东西,这就是这个行业的特点。

第二,严格训练。这是孩子们成名必须经过的阶段。韩国的任何一个娱乐公司在制造偶像时,不仅要求艺人具备成为偶像的天分,同时还要求艺人接受严格的后期训练。在SM公司更是如此。拿引起中国“韩流”的HOT来说,在出首张专辑之前,每天12-16小时的超强度训练就使张佑赫落下了一跳舞肩膀就痛的毛病,有时大家会累得倒在地板上起不来。今年迅速走红的“东方神起”的训练过程,几乎是地狱式的,其中的团员细亚更是受训超过七年才让他站在幕前。有时,这五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饿着肚子从下午练歌一直练到晚上11点多,当他们认为唱得差不多时就去唱给公司的负责人听,但是负责人听后还是不满意,5个男孩就继续练,而公司所有相关人员也全都陪着他们。当初HOT就是每天12小时学舞蹈与唱歌。他们在练习中必须捆着大腿内侧跳舞,这是为了让他们正确地熟记动作。此外,为了积累舞台经验,让他们成为当时歌手刘荣稹(现SM理事)的伴舞。不仅在歌舞方面公司对他们严格训练,还在语言表达,表情等方面训练,使他们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摄影机拍摄都能从容的说话。他们这样度过两年后才于96年在韩国出道,2000年在中国初次表演,引发“韩流”。而对于面向亚洲的明星培养方面,除了这些之外还要训练语言。

第三,大量组合出击。组合是经纪公司最喜欢也最擅长制造的娱乐产物。S.M.公司就曾成功推出多个组合,如HOT、SES、神话、东方神起、天上智喜,以及经过3-4年选拔淘汰最新推出的13人组合super junior。之所以推出组合,是因为组合能够携几个人的合力满足“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需求,确保公司投资不全部沉没。同时成军后公司可以根据组合中的人气确定出下一步重点推出的巨星。所以韩国组合合的快分的也快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而且当初组成组合是由公司决定统一配置,解散也是公司的决定,很多时候并不是组合成员决定的了的。神话就因为成员去留问题与S.M.公司意见不和才集体跳到GOOD去。这还算好的,当初HOT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被公司强行拆散。由此可见,组合是韩国娱乐界的一个常用策略,作为市场的试金石。

第四,足够的重视。虽然训练十分严格艰苦,但是公司对新人的重视程度还是相当高的。在资金方面,S.M.公司不惜花大量金钱对艺人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在人力方面,公司会配备最出色的老师、词曲作者,歌谣界元老级的人物对新人进行指点。比如为了让宝儿成为十全十美的实力派歌手,S.M.公司邀请了很多位艺术专家做她的专署老师。担当宝儿舞蹈指导的是日本首屈一指的作美和数。此外,她的出道专辑也请到了韩国著名作曲家刘荣镇、金兴锡、姜原象和方诗旭等通力相助。

第二步:制作(唱片生产、制作部)

从造星机制中产生出的韩国艺人一般是没有多少个人自由,由于很小就接受公司培训,他们的演唱风格根据个人特点在培训的时候就已确定下来,不太能根据个人喜好更改。尤其在刚出道时,就算十分有创作天赋,也不会发布歌手自己创作的作品。每首歌,每个造型都是公司根据发展目标精心打造。

制作精良,融入多种流行元素。S.M.公司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制作适合整个亚洲市场、符合亚洲年轻人追求的音乐。在包装和推广艺人之前,公司通常会不惜花费时间仔细分析当地基本文化、音乐等各种流行元素,把它们融入到韩国艺人中,从而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这里我想从反面证明。04年中国某音乐公司发行了一张《2004国语最强原唱大合辑》,其中13首华语人气歌曲的韩版原唱终于在国内浮出水面。粗略算来,近些年竟有80多位名声在外的华人歌手翻唱了百余首韩国歌曲。其中不乏我们耳熟能详的大明星,郑秀文,张学友,莫文蔚,刘德华,谢霆锋,黎明,赵传,张惠妹,徐志安,SHE等一大批天皇天后都与韩乐有过亲密接触。回顾中国港台歌手,“新人+翻唱韩国音乐=必然走红”似乎已经成为一条不败的规律。而内地人更偏重原创,只有孙楠、孙悦、那英和陈琳等为数不多的几位歌手有过翻唱经历。由此可见,韩国流行音乐在制作上已属上层之作。

融入当地元素。如果公司决定让某艺人进入亚洲市场,首先是训练语言。例如,S.M.公司旗下艺人在上海开演唱会时,“东方神起”和“天上智喜”的成员们均用中文向观众问好,并介绍自己。其次就是用推出当地语言的歌。可以是原来韩语版歌曲的重新翻唱,也可以重新作词作曲,推出适合当地的新歌。比如为了进军中国市场,神话、宝儿都曾推出过中文歌曲。对此,我们不得不佩服韩国人准备工作的细致与充分。

第三步:营销(市场营销部、宣传部)

我把所有关于包装宣传的工作都归为营销。其实在整个造星机制中,明星的制造过程就与普通产品从选料、加工、成品、检验合格到营销、交易、确立品牌效应的过程完全一致。而营销应该是整个造星过程中的重中之重。S.M.公司在这艺人的商业推广上也是奇招百出。

一、确定目标消费者。这一过程包括三个步骤: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以及市场定位。市场细分是将市场分为具有不同需要、特征及行为,因而需要不同产品或营销组合的不同购买者群体的过程。细分之后,公司会进行目标市场的选择。当市场选定时,公司还必须决定在这些目标市场中要取得什么样的地位。市场定位是指为使产品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相对于竞争产品而言占据清晰、特别和理想的位置而进行的安排。在这方面韩国娱乐公司做得非常到位。S.M.公司在推出每一位新人之前,都会制定详细的计划,比如对于宝儿的出道,公司是打算让她进军海外市场,先是在韩国本土市场站住脚,随后大举进攻日本市场,目前看来也取得了骄人成绩,接下来宝儿将要攻入中国市场,可以从她开始出中文歌看出。而安七炫(KANGTA)自从HOT解散后就主攻中国市场,由于之前HOT在中国已有了相当大的知名度,所以安七炫(KANGTA)进入中国市场的脚步十分顺利,今年也在中国开了个人演唱会。当公司选定了目标市场,进行了市场定位后,就会通过培训等多种手段增加或改善艺人某方面的能力,以适应这个定位。比如学习语言等。

而我国在这一步上基本空缺,大多数娱乐公司并没有制定很详细的计划,多是跟着感觉走。所以导致其包装艺人时有更多的盲目性,增加了投资失败的风险。

二、设计营销组合。为了在目标市场制造它想要的反应而采用的一组可控制的战术营销手段。经典理论提出了4个变量,即4P理论:产品、定价、分销、促销。

先来说产品这方面。娱乐业的产品跟电视等媒介产品一样具有特殊性。首先艺人是娱乐公司的产品,其次艺人的唱片也是公司产品。而唱片的销售依赖于艺人本身。所以,艺人是第一重要的产品。首先质量是第一位的,通过严格的培训这一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最好的例证是在韩国的各种娱乐节目中艺人都能即兴唱歌或者即兴改编。其水平可见一斑。其次,针对这一产品,公司需要设计不同路线,对其进行包装。针对前面提到的目标市场,根据市场定位设计每位艺人的路线,突出特点以区别于其它产品。所以很多形容词都成为艺人的代名词。比如性感是李孝丽的代名词,由于她的成功,现在很多女艺人都开始走性感路线,而大部分是公司所决定。前几年可爱是S.M.公司旗下dana的代名词,因为dana出道时只有15岁,但是这一策略并没有获得很大成功。因此,S.M.公司公司马上转换策略,把dana编入去年推出的女子四人组“天上智喜”中,这也开了出道时为独立歌手而后加盟组合的先河。从目前的成绩来看,S.M.公司的这一策略还是正确的。在设计好路线后,就要对其外貌穿着精雕细琢。如果地位在偶像歌手,则对外貌要求很高。比如男生没有180厘米以上的身高一律免谈,女生身材不过硬的全部PASE,鼻子不够挺,眼睛不够大,脸部轮廓不够好的不予考虑。而那些已经出道的歌手为了使自己更完美,也不停得在脸上动刀子。当然并不是说现在韩国没有长相稍差而具有超强实力的歌手,YGfamily娱乐公司旗下就拥有很多这类实力派唱将,他们在本土的行情也十分好,但是并没有在海外市场有所作为。除了外貌外,韩星的衣着发型也十分考究,公司花大价钱对其进行包装,有专门的服装顾问,对于出道久一些的前辈,都拥有自己的美容室,专门负责美容和发型。因此,韩星经常引领时尚潮流,是青少年模仿的对象。从这方面引起注意,也增加了艺人的知名程度。在我国的“韩流”中,衣着发型方面占有大的比例。

对于第二产品——唱片。包装就在于编曲以及唱片的封面海报,附带内容等等。为了进一步发掘潜在产品,SM每逢寒、暑两季都会发行一张合辑,合辑中公司全体艺人共同演唱的主打曲及MV,都成了歌迷们在寒、暑假期间最期待音乐作品。MV中,艺人们快乐地打闹、玩耍,展现出一幅其乐融融的“SM全家福”。

定价方面。还是分成两部分。首先是艺人。这完全体现在艺人的身价上,就是签约公司时的价格。一般艺人的身价决定于自己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但是这个知名度具有事后性,所以公司在签约时占据有利位置,所以大多数是不平等的。为了防止艺人走红就跳槽,一直以来SM公司和所属演员签定合同时都明确规定,若是演员违反合约必须交纳违约金和赔偿金,而且该规定被韩国娱乐圈内普遍接受。其他公司也采用这个规定或类似的规定。但是SM公司的违约金和赔偿金数额庞大。甚至高出通常规定的3-5倍之多。所以给所属演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签约期间跳槽几乎是不可能的。其次是唱片。唱片是普通商品,所以其定价按一般方法进行。对于唱片收益分成方面,值得提一下,普通的韩国歌手卖出一张唱片可得100韩元,但组合就需要平分,因此HOT当年卖出一张每人只得20韩元(人民币0.16元 )再减到扣到的版税官税,只剩下七韩元(人民币五分钱)。可以看出在韩国艺人挣钱还是不太容易的,还要受到所属公司的“剥削”。当然之前公司的投资也是巨大的。

分销方面。这主要是针对艺人的产出品而言。例如卖唱片的渠道,如何铺货,在网络上的渠道如何。在各大唱片销售商店上货,并根据回扣,让此商店把唱片放到醒目位置,张贴海报等。一般而言对于S.M.这样的大公司,都已形成了自己的唱片销售渠道,定期上货。随着网络的大力发展,网络mp3下载也成为一个新的盈利增长点,因此网络成为各大唱片公司的新渠道,新战场。S.M.公司也意识到了,于2002年和日本的FANDANGO JAPAN、YOSHIMOTO集团以及AVEX共同创立了网络娱乐公司---FANDANGO KOREA,在网络竞争中抢占先机。

促销方面。 对于公司而言,不仅要创造优质的商品,还应当把产品的优点告诉顾客,认真地在顾客心目中树立起该品牌的形象。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巧妙的运用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这些大众传播手段。也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宣传。

方式一:广告。参加电台电视台(主要是韩国三大电视台KBS、MBC、SBS)各种节目,增加曝光率。艺人走红的主要途径就是在娱乐媒体上曝光,包括打进排行榜。由电视台控制的榜提供了一种衡量组合是否流行的可见的准绳。而多上电视,新歌才能跻身这些榜单中。有些人认为这些榜单是有利于那些经常在电视上露面的歌手CD的销售量和歌迷的投票只占少部分韩国的榜单。这一切都显示上电视比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更重要。最重要的是能出现在韩国3大电视公司MBC、KBS、SBS的20个甚至更多的电视节目中,有时只是在几大电视台播放歌手的MTV。这里的节目主要包括这么两种。首先是歌谣节目。据调查结果显示,S.M娱乐、YG、I-STAR、国际音乐、IVY音乐SIDUS等前10家企划公司所属歌手在KBS《音乐bank》、SBS《人气歌谣》、MBC《音乐营地》等歌谣节目中出演次数就超过了全体歌手出演次数的40%。其中又以S.M公司所属歌手出演次数最多。其次是娱乐节目。现在比较有名的是《情书》、《X-MAN》、《Happy Together》、《夜心万万》、《万元的幸福》、《女杰》、MBC电视台的情景系列剧、《NonStop》SBS的反转剧等等。明星参加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一方面,艺人通过节目提高了知名度,宣传了唱片。韩国的娱乐节目作的相当成熟,明星也相当配合,自然的状态让大众可以进一步了解明星的性格,人品,特长等方方面面。我就是因为看到了韩国娱乐节目才知道了韩国歌手,并对他们产生了兴趣。另一方面,电视台通过艺人的知名度来提高收视率。由于明星的出演,FANS们必然每期都看,所以用这种方式可以锁定观众群。电视台能够和艺人这样全面的合作,而最根本的是他们都有营销理念,明白现在观众或者说歌迷是他们生存的根本。因此,不管在节目设置上还是明星的配合上都很注重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考虑。通过合作的方式,双方都可以达到各自目的。当然在双方的利益驱使下,行贿是在所难免的。因为向那些高收视率或者高收听率的电视和广播节目进行贿赂,可以让那些无名的天才获得更多成长为超级明星的机会。事实上,随着竞争的加剧,基本上20位新人中只有一位能成功上位,公司为维护投资不致浪费,花钱买曝光率已变成必需。在行贿的同时,大的娱乐公司亦逐渐掌控电台的节目。当初HOT解散后,S.M.公司就曾封杀另外三名队员,并警告电视台等传媒,如果敢让JTL出现,自己公司的歌手就绝对不会来相关电视台。除了传统媒体外,对新媒体的关注越来越多。各个娱乐公司在网络上都加大了艺人的宣传力度。几乎每个明星都有自己的个人主页,在这里不仅有最新的官方消息,而且还有艺人自己的留言,可以通过网络与大家进行互动交流。此外还要把一些新歌放到网上,进一步扩大宣传的范围。

方式二:销售促进。现场签售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能够与明星亲密接触,得到明星的签名,对歌迷来说无异于商场打五折,其诱惑力是十分大的。此外,在唱片中附赠艺人的写真也是一个常用的促销方式。精心打造的限量版唱片对忠诚的歌迷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诱惑。往往在限量版中都会有些从未发布或者更加隐私的东西来满足歌迷的欲望。

方式三:公共关系。可以通过公益活动、特别活动来实现目标,但最主要的是利用好新闻。前两个比较容易理解,一般来说出新专辑的的时候会有专辑发布会,年末会有歌迷见面会,生日时也会举办小型的生日派对,有时是和歌迷一起的。通过一些慈善义演或者捐助等义举可以树立良好形象,留下好的口碑。国内目前这两种公关形式都没有很好的开展起来。歌迷见面会十分随机,而义举则完全依靠艺人的觉悟。显然是没有意识到他们的重要性。公共关系中最有力的工具就是新闻。不仅要利用好现有新闻,必要时还需制造新闻。这里不是说要造假新闻,而是通过行动引起观注,从而达到制造新闻的目的。比如传绯闻,就某事进行炒作。在这点上就要对网络无比重视,因为网络新闻的更新速度最快,目前许多消息都是网络最先爆出来。

方式四:参加各种奖项的评选。这一方式是这一行业所独有的促销方式。首先,权威奖项对歌手来说是实力的充分肯定,通过这些将项可以让观众的关注度增加,确保人气。各个娱乐公司也对此十分重视,其中也不乏黑幕。2002年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神话又将夺得大奖,连BoA都知道。但在那天,SM公司对M'net和Seoul awards表示:不要把这个奖颁给神话,给在海外发展的BOA,以免BOA本地的人气下滑,所以最后的赢家变成了BoA。

与韩星这样复杂多样的商业推广相比,我们本土明星就显得清闲很多。一方面国内媒体还没有这么大量制作精良的娱乐节目,另一方面娱乐公司也没有意识到这种娱乐节目的重要性。我在韩国娱乐节目中经常会看到明星的手上缠着纱布,也说明韩星经常是一个通告接着一个通告的赶,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正是这样全面的宣传和他们不懈的努力工作才使得他们有今天

第四步:回收投资的印钞机(代理部)

通过上面一系列的措施,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打造明星。当然其成本也是相当大的。一个未来的超级明星在未成名前,公司最少要有5万美元去推销他们,而对于重点培养对象的曝光就要大约花35万美元,这还只是用在电视上的。最终这些钱需要通过让歌手走红而赚回来。与其他产业规律一样,高成本势必意味着高收益,韩国人在不惜花费高昂运作成本包装偶像之时,同样获得了羡煞旁人的收益。SM公司旗下艺人HOT的第四张专辑《I YAH》全球大卖,销量突破1200万张。宝儿在打入日本市场后,发行的三张专辑销售都超过100万张。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第四张专辑收录了宝儿用汉语演唱的《My Name》和《My Prayer》,预定销量为20万张。偶像组合“东方神起”赚钱的实力同样惊人,仅最近3个月的广告拍摄费用就高达3亿5千万韩元,其出道一年光广告费即有约14亿韩元进帐。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若没有公司尽心尽力的培养哪会有明星们大赚的今天。所以一般韩星们赚到的钱大部分是归公司所有的。

艺人被捧红后其自身价值变得相当大,当公司拥有这样的资源时是绝对不甘寂寞的。在韩国几乎所有的娱乐公司都更看重开源,就是相关产品的开发。名气是娱乐公司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各个公司都是想尽办法把他的效用发挥到极致。比如每年推出各种限量版、改版唱片,让歌迷反复购买;在国内国外开各种演唱会;让艺人接拍各种广告,成为产品代言人;在可能的情况下接拍韩国偶像剧;到电视台当主持人等等,而这些活动的收入当然是公司拿大头。随着艺人名气的进一步提高,又可促进唱片的收入。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至此,一个完整的韩国造星运作机制就呈现出来了。从各个环节的对比上,我国的娱乐业都落后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也很多。毕竟这是流行音乐,是变数最大的娱乐业。要想在这个领域里有所作为,就必须不断更新理念,跟上时代潮流,以至于引领时代潮流。从娱乐公司的角度来看,理念的更新是首要解决的问题,“酒香不怕巷子深”以不再适合快餐式的娱乐业。全方位的借用营销等其它行业的管理理念会给公司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对艺人而言,值得反思的地方更多,他们的专业化程度还很低,歌手也不是只唱唱歌就可以了,其工作质量和工作强度都需要进一步提高。随着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逐步重视,相信不久之后,中国也会出现像韩国S.M公司一样出色的娱乐经纪公司。

Super junior 和神起合唱过Show me your love

H. 日本和韩国有哪些事务所

1 .日本杰尼斯事务所--“吸血”的造星工厂

说起杰尼斯事务所,真可谓垄断了日本当红男艺人的大半天下。现任杰尼斯一哥——泷泽秀明,是最具人气的当红偶像,前任一哥“万人迷”木村拓哉,更是日本男星中的第一人,再加上偶像组合Kinki Kids的堂本刚、堂本光一俩兄弟,几乎次次名列最受欢迎艺人、最具人气偶像等等选举头几名,在日本和东南亚一带拥有无数的Fans。
杰尼斯事务所有180多名学员,他们拍摄连续剧、广告、开演唱会、主持节目、担任节目嘉宾,都是由事务所安排的。除了两位一哥和堂本兄弟外,杰尼斯旗下还有几个极具人气的偶像组合——岚、V6、SMAP的Tokio。
木村拓哉是SMAP的成员,除他之外,还有染成金发喜欢穿裙装搞怪的香取慎吾,以及稻垣吾郎,不断做大Show主持人的中居正广,再加上人气激升的草剪刚等;V6由冈田准一、长野博、三宅健、阪本昌行、森田刚、井之原快彦组成;而“岚”的成员相叶雅纪、二宫和也、大野智、樱本翔、松本润,都是一流能歌善舞的美少年。
可以说,杰尼斯事务所是一个很成功的造星工厂,每天都在那里批量地制造当红明星,并都在日本演艺圈占了一席之地,真可谓是星光熠熠,美不胜收。但是,无论是泷泽秀明还是木要拓哉,抑或是堂本光一、堂本刚,他们本身赚到的钱都不是很多,收入可是都进不了艺人排行榜,连大哥大木村拓哉也都在十名之外,泷泽秀明更是名落孙山,更不用说各位其他的杰尼斯兄弟。
传闻中杰尼斯事务所抽佣极高,连木村拓哉也曾公开表示,他受了多年的“剥削”。仔细想一想,比如Kinki Kids在香港、台湾都去开过演唱会,人气正旺,唱片也是大卖,怎么“钱途”就是不看好呢?而且光一和刚还不停接拍电视剧、出写真集,版税如果不是落入公司口袋的话,他们该是赚翻天才是。
说起来杰尼斯的学员都是十几岁时招进来的,泷泽秀明今年不也才23岁吗?十四五岁乃至更小些的师弟,在杰尼斯里也都有得是,他们一进入事务所,一方面接受极严格的歌舞训练,一方面签下“卖身契”,大都是包薪制的,第一年比方该是10万日元,第二年成了天王也只有10万,除非你的唱片卖过一个事务所订的天文数字,才有版税可拿。也就是说,舞台上风光无限的各位杰尼斯帅哥,其实被一双无形的手控制着,正被一个贪婪的“吸血鬼”在吸取他们的青春和才华。
那为什么那些日本明星宁愿被尊尼事务所抽取巨额佣金也不离开事务所另谋发展呢?那是因为在日本,娱乐业几乎都被有实力的事务所所支配,一个再有名气的艺人,离开了有实力的事务所,很难自己找到推销自己的门路。再说,有了有实力的事务所撑腰,很多以前个人难以解决的事情也变得简单了。就拿尊尼事务所的艺人来说,虽然它旗下的偶像组合 V6的成员森田刚被女明星妃今日子指控****,但他依然可以免被起诉。这全靠森田刚背后有势力强大的尊尼事务所撑腰。
从通过控制货源来控制市场这个手段来看,尊尼事务所与几百年前的张顺也没什么不同,可怜的是那些身为巨星的艺人们,为了前途只好和被渔户捕获的鲜鱼一样任人摆布。
几乎所有的尊尼偶像都是尊尼事务所创始人喜多川亲自挑选的,大概可以分成三类,一是“邻家弟弟”型,像近畿小子里的堂本刚或V6里的三宅健;第二类是“白马王子”型,像同样来自近畿小子的堂本光一;第三种则是“野性”型,代表人物是V6里的森田刚。在挑好人选后,尊尼再因地制宜地把他们打造成我们眼里的明星。

2 .STARDUST事务所
常盘贵子
中谷美纪
松雪泰子
竹内结子
柴崎幸
市原隼人
山田孝之
安藤政信
ORANGE RANGE(业务提携:SPICE MUSIC所属)

3 .KEN-ON GROUP事务所
平井坚
片濑那奈

男艺人
唐泽寿明
竹也内丰
反町隆史
押尾学
海东健

女艺人
山口智子
ryo
江角真纪子
财前直见
伊东美崎

4 .HORIPRO事务所
妻夫木聪
藤原龙也
中尾明庆
深田恭子
优香
绫濑遥香

歌手
唐沢美帆

5 .LEIVE事务所
长谷川京子
池内博之

6 .AMUSE 事务所
福山雅之
深津絵里
岸谷五郎
须藤理彩
冈田义德

7 .SISCOMPANY 事务所
野村万斎
大竹忍
野田秀树
堤真一
胜村政信
段田安则

8 .A-Team 事务所
伊藤英明

9 .Cube Group 事务所
藤木直人
古田新太
生濑胜久

10 .Top Coat 事务所
木村佳乃
成宫宽贵
松本莉绪

11 .Oscar Promotion 事务所
米仓凉子
上户彩
菊川怜

韩国有四大娱乐公司,分别是SM,DSP,YG,JYP

毫不夸张的说这4个公司几乎霸占了韩国歌手市场6成的江山,每个公司都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和人才储备,说白点就好比咱们国家每个城市都会有所谓的重点中学存在一样,这在人才吸收这方面无疑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存在,而且可以很容易的形成集团优势,就拿SM来说,已经成名的师姐或者师兄去带刚出道的新人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好象每个公司都不会放弃这个一举两得的绝招^-^ 以公司名义推出合辑也是抢夺市场的一个很常用的手段,比如SM有"SM town",YG有"YG Family"

1.先来讲大家最熟悉的SM公司 http://www.smtown.com/

SM公司全称是SM Entertainment,创办人是20世纪70年代韩国很著名的歌手-李秀满,

关于SM缩写的正确解释应该不是其创办人李秀满的名字,而是Star Museum的缩写,网上资料有说SM公司是1988就成立的,也有说是1995成立的,这个时间不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第一个推出的歌手就是韩国最著名的男子5人组合H.O.T,这也是韩流传入中国和日本的主力之一,随后他选出了女子三人组合S.E.S并也大获成功,由于当时dance曲风十分吃香,所以这时的SM公司也凭借这两个组合一跃成为韩国乐坛的老大,但客观的说绝不是独霸,

此后也成功的推出了Shinhwa,Fly to the sky,BOA,Dana,Isak n jiyeon,Blackbeat,The trax,M.I.L.K,Shinvi(神飞),东方神起,天上智喜,SuperJunior,张力尹等歌手,其间推荐的几个组合也因为市场反映不好而被提早结束宣传并停止了活动,SM之所以可以如此速度的冷冻歌手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其人才储备之雄厚,可以说想从SM正式出道是比较难的,需要很强的实力和出众的外貌,而且一般要歌,舞兼具,从SM离开的歌手也不鲜见

此外值得称道的就是SM可以说鬼斧神工的包装功力以及出名的"魔鬼式"训练,可以说SM出道的歌手一般都是工作时间最长的,从这里想还是有些担心他们的身体.

李秀满1971年6月推出歌曲《4月和5月》进入了演艺界,1977年凭借《幸福》被评选为韩国十大歌星之一。李秀满毕业于首尔大学农业机械系,他为了继承书香门第的衣钵,曾于1981年留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计算机工程系。他回国后,使用电脑技术制作唱片,并在仁川月尾岛海边开了叫做“海明威”的咖啡屋。李秀满靠这时候积累的资金1989年成立“SM策划公司”,正式进入唱片业。2000年4月,S.M.公司登记注册了KOSDAQ,发行股票,成为韩国第一个娱乐文化股份公司

2.接下来说DSP公司 http://www.dspenter.com/

DSP公司的全称是DSP Entertainment,之所以第2个说它不是说它比YG JYP强,而是他旗下的歌手大多可能比较熟悉而已.DSP1991年创办,起初他们有4个创意,这也就是后来被大家所熟知的IDOL,SECHS KIES(水晶男孩),FIN.K.L,Click-B,
1996年在韩国没有一支是身为组合的十大歌手.在韩国最初企化十大组合的DSP 在1996年建立了叫 IDOL 的十大2人组。之后的第2个创意便是水晶男孩(SECHS KIES)。 DSP为了建立一支十大女子组合便创立了FIN.K.L,随后又推出了Click-B.目前DSP的当家组合是SS501,这个公司据说老板也是很厉害的,,具体怎么厉害我也不大清楚,马雪曾在BLOG里写过DSP的明星都比较难访到
值得一提的是06年很有名的一部韩剧"MY GIRL"就是出自这个公司,还有旗下歌手李孝利曾在2003年一举拿下SBS和KBS的歌谣大赏,只可惜MBC大赏最后旁落而未实现满贯,因为韩国历史上从未有女歌手获得满贯

3.YG公司 http://ygfamily.com/

YG的全称是YG Entertainment,它是韩国最大的HIPHOP唱片公司,也可以说它是在韩国口碑最好的公司之一,YG成立于1996年,去年刚好是其10周年纪念,它的老板杨铉锡和李秀满一样也是大明星,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韩国以前最有名的那个"徐太志与孩子们"组合吧,他就是其中成员之一,YG一直走HIPHOP市场也正是因为杨铉锡的关系,徐太志与孩子们这个组合可以说是韩国HIPPOP风的开山鼻祖,要知道在这之前韩国人对HIPPOP并不喜欢,正是这个组合的出现才使用HIPPOP这个类型的音乐真正深入人心的

YG的明星也许不是最偶像的,但是却能得到韩国非常多人的欢迎可以说和他们有着绝对的实力是绝对分不开的..这点相信你去次韩国就能体会到,现在红的发紫的BIGBANG,在去年出道短短3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办万人的演唱会,并创下入场券疯抢一空的纪录,这个实在不可想象的,YG旗下的艺人有很多,比较有名的有,1TYM,Se7en,辉星,GUMMY,BIGMAMA,BIGBANG

4.最后介绍JYP公司 http://www.jype.com/

JYP的全称和上面一样都是JYP Entertainment,名字是老板朴振英的英文缩写,只是P就是朴去了后面,说起朴振英可能看过XMAN和情书的人都知道很多人会用他的歌去跳舞,他在当年可是号称韩国的杰克逊的....现在红遍全亚洲的RAIN当时还只是他的伴舞而已,RAIN后来也当过朴志胤的伴舞,

以下转载自新浪娱乐

八年前,以热情的舞蹈和深厚的演唱势力在MV中出现的朴振荣还仅仅是一名歌手。数年后的今天,还是他,从Dancer到歌手,从歌手到作曲家,从作曲家到总策划,不知不觉已经成为“朴振荣社团”的领导人,引导他旗下的成员在歌坛占据一片天地。在他的严格训练下,GOD,RAIN,星,Noel,林贞熙以及之前因《我是男人》、《成人礼》而走红的朴志润,早已成为韩国乐坛的中坚歌手或是最值得期待的新人。而由朴振荣一手创建的JYP Entertainment依然成为韩国最大的“梦工厂”之一。

从小酷爱舞蹈的朴振荣,拥有延世大学地质学和政治学的硕士学位。他以歌手出道初期,业内人士以“自由自在的音乐追求”来比喻这位音乐天才,其做音乐时的自由奔放在歌迷之间引起了共鸣。但是梦想成为音乐制作人的他在略有名气之后,开始策划建造属于自己的“梦工厂”。1997年11月,朴振荣在家族成员,朋友的帮助下以5000万韩元注册了一家名为“泰宏”的小型经纪公司,这就是如今JYP的前身,当然旗下歌手也只有朴振荣自己。公司成立之初,朴振荣力志将全部心力贡献于韩国音乐的开发与制作事业,以音乐的先进化和世界化为目标,力求充分结合韩国海内外的音乐优势,拓展韩国的流行音乐,为韩国的民族文化步入国际领域竭尽所能。2001年4月,泰宏公司正式更名为JYP Entertainment(简称JYP),并适应潮流将之前的家族经营模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同时成功融资35亿韩元。

完美的品质,一流的音乐制作水准,有赖于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JYP成功改革后,分为唱片企划部,海外事业部,产业联系部,三大部门。其中,唱片企划部,负责新人发掘以及现有歌手的唱片制作。该部分又分为作业室,练习室,录音室,以及公司艺人宿舍等多个单独的活动部门。该部分作为JYP培养歌手的摇篮,多年来成绩斐然,备受韩国海内外众多音乐人士的关注。该部分通过仔细钻研唱片市场,歌手的特点等制作出众多大卖唱片,为韩国的流行音乐进入主流音乐市场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其制作的唱片,在艺术欣赏和商业两个层面均取得了较大成功,并在中韩两国形成强烈的JYP风格。海外事业部,专门负责公司签约歌手的海外唱片宣传。而产业联系部,专门负责开发音乐,音乐录影带,广告,影视作品等多种衍生产业的衔接。此外,除了制作出色的音乐,JYP在平面设计领域也赢得了极高的荣誉。2002年5月,JYP正式成立平面设计室,该部门全面包揽了JYP所出版的音像制品的唱片封套,宣传品,JYP网站以及明星广告的设计工作,更进一步为乐界,广告界以及公司的企业宣传服务。

与此同时,随着网络和电信事业逐渐大众化,JYP公司已经在2003年投入200亿资金与SK电信合作,全力开发Mobile Art产业。这种新型的宣传媒体,不但具备了电影的记实性,而且还具备了音乐和图片混合使用的独特性,它通过手机显示屏原汁原味地再现高清新版的MV和其他动态画面,包括电影。这项投资当初曾遭到众多人的反对,但是经过多方面调查后,朴振荣毅然签下合约书。事实证明,这一具有“杀伤力”的做法,已经让韩国所有使用手机用户,每天至少看上五小时的手机屏幕。

随着各个部门分工的逐步精细化,歌手从事的演艺事业逐渐多元化,JYP Entertainment公司将日益壮大

热点内容
数学对炒股有什么好处 发布:2025-04-16 17:07:31 浏览:788
广发钱贷子货币如何转入余额宝 发布:2025-04-16 16:45:10 浏览:893
炒股买了什么时候有收益 发布:2025-04-16 16:40:00 浏览:625
到什么地方开户买基金呢 发布:2025-04-16 16:31:33 浏览:667
布朗怎么应对金融危机 发布:2025-04-16 16:29:41 浏览:373
国内股票交易所有哪些 发布:2025-04-16 16:24:30 浏览:335
韵达总市值是多少 发布:2025-04-16 16:18:36 浏览:689
天天基金网怎么赚钱 发布:2025-04-16 16:09:18 浏览:521
为什么新股民炒股亏钱 发布:2025-04-16 15:44:13 浏览:365
金融类经济师可以做什么工作 发布:2025-04-16 15:40:48 浏览: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