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策集团股票前景
❶ 资金杠杆原理
原理是指在长期资金总额不变的条件下,企业从营业利润中支付的债务成本是固定的,当营业利润增多或减少时,每一元营业利润所负担的债务成本就会相应地减小或增大,从而给每股普通股带来额外的收益或损失。
由于利息是固定的,因此,举债具有财务杠杆效应。而财务杠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企业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也可以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其前提是:总资产利润率是否大于利率水平。当总资产利润率大于利率时,举债给企业带来的是积极的正面影响;相反,当总资产利润率小于利率时,举债给企业带来的是负面、消极的影响。
资金杠杆原理是指由于固定性财务费用的存在,使企业息税前利润(EBIT)的微量变化所引起的每股收益(EPS)大幅度变动的现象。也就是,银行借款规模和利率水平一旦确定,其负担的利息水平也就固定不变。因此,企业盈利水平越高,扣除债权人拿走某一固定利息之后,投资者(股东)得到的回报也就愈多。相反,企业盈利水平越低,债权人照样拿走某一固定的利息,剩余给股东的回报也就愈少。当盈利水平低于利率水平的情况下,投资者不但得不到回报,甚至可能倒贴。
❷ 中策集团的介绍
黄鸿年1991年(辛未年)在香港收购了处于亏损状态的日资上市公司——“红宝石”,并于当年12月12日将其更名为“香港中国策略投资公司”,简称为“中策”。这个名称蕴含了黄鸿年的梦想:运用个人在海外的影响力,带动世界华商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中国国有企业合作,参与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同时,“中策”也贯彻了黄鸿年的大气作风,李嘉诚的和黄集团、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日本伊藤忠商社等重量级财团均在其间拥有相当股份。
❸ 中策集团的激流勇退
不久,事情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了。形势急转直下。
在“中策”成功的刺激下,收购国有企业越来越凶猛。比如泰国正大集团收购杭州青春宝药业公司,美国柯达出资3.75亿美元,收购中国汕头公元、厦门福达和无锡阿尔梅3家感光材料厂,并与上海感光、天津感光和辽源胶片建立合作关系,进而一举拿下了中国7家感光材料厂中的6家(剩下一家为保定乐凯,但后来依然被柯达控有其上市公司13%的股权)等等。
这些收购活动也在社会上引起巨大争议,赞成者认为这是中国开放的必经途径,认为这有助于解放生产力,反对者认为这是“国有资产流失”,是民族经济受到了外资的巨大威胁。
“中策”的轮胎厂在海外上市,也被媒体报道成黄鸿年将国有资产卖给外国人,将钱装进自己口袋,由此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并最终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之后,争论越来越猛烈,并得出统一结论:外商是来赚钱的。10多年前,“赚钱”两个字是令大多数中国人紧张,甚至害怕。而另一方面,也确有不法商人将原本属于正常资本运作的商业行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掏空国家,欺骗社会。
这些争论和博弈,最终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文化传统下变成了主流。之后,国务院叫停了许多的外商投资与收购项目。为了弄清真相,也特别派人调查了黄鸿年,特别是要看他是否收买过地方官员。
“曾经有一些高层对我个人的交情还不错,但后来他们也发火了,主要是上市以后的炒作,大家认为我把募集的钱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了。认为我是空手套,我哪是空手套,我是真金白银收购来的,我是拿我拥有的那部分去上市集资,钱拿出来后,我的股份就滩薄了。即使是钱拿出来,我也没把这些钱放在自己口袋,而是用这些钱再去收购。”黄鸿年回忆说,“其实,这是因为当时很多人不懂得资本运作,不知道这也是在用外国人的钱来发展自己,也是在招商引资。”
不久,调查结果出来了,黄鸿年不但没有任何行贿行为,反倒是收了不少礼物。“我开始还不知道,一个厂长说服我投资后,他是可以拿奖金的。我想都想不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认为该是我们削尖脑袋进来的。”
黄鸿年说,进来之后,他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可以提高地方的GDP以及领导的政绩。所以,大家这么欢迎。
在中国投资多年,黄鸿年没有送过红包,而且一直都是政府官员找他,不是他找他们。即便有时出于礼节需要,他送出的礼物也不超过200元人民币。当时,他是财神,备受欢迎,常常是警车开道,红地毯铺路,上媒体头条。再加上他注重信用,签了合同资金马上到位,并严格按法律办事,这就更没有行贿的必要。
调查深入后,大家还发现一些不可思议的事。这位大老板的生活原来很朴素。当时,黄鸿年正与空军合建一个机场,调查组也来到这里,他们调查后发现,黄鸿年在这个基地吃的饭菜,都不如一个普通军队干部。这也是黄鸿年的一大特色,投资考察的过程中,领导请他吃大鱼大肉,他却要吃人家的麻婆豆腐、回锅肉。
调查组没有查出问题,但给黄鸿年不小的震撼。他没想到,社会上对这个事情的看法已经到了调查组说没问题,别人却说调查组的调查有问题的程度。从这里,黄鸿年看到一些危机。这个危机来自于他对社会环境的新认识。
“于是我也在想,再进一步做下去的话,我可能真的会卷入一些是非中了。当时,我们都是满腔的热情,搞改革开放,为国家贡献。但若真的到了土地变更,这就是巨大的暴利了,当时几万块一亩几年不到全都是几十万、几百万一亩了。我那么多厂,那么多土地。我从来没想过要搞暴利,虽然我知道这个肯定赚钱。那么大的诱惑下,如果继续下去,我想,恐怕很多人都难以拒绝一些事情。”
与此同时,各界对“中策”的争论也成为热点,并被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有朋友还开玩笑说,黄鸿年很了不起,没有几个外商的名字能上到常委会。
进退之中,黄鸿年决定逐步退出在中国的投资。1999年年底发生的一件事,更令他萌生了退出商界的想法。他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不断以大富豪形象被曝光,而且他又不喜欢前呼后拥,这就给了一些人可趁之机。一次回到住所时,他被歹徒袭击,还差点被绑架。“那个事对我的冲击很大,我开始认真地思考人这一辈子的事情,最后觉得该多一些时间给自己了。企业是做不完的,永无止境。那时,小孩子也大了,应该多一些时间来过真正的生活,陪陪家人。”
2000年,黄鸿年出让了在“中策”的所有股权,从香港回到新加坡。
❹ 中策轮胎是哪里生产
中策轮胎是杭州生产。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产品已经覆盖了乘用轿车胎、商用轿车胎、卡客车胎、工程车胎、各种工业农业车辆专用轮胎及两轮车胎、橡胶履带、炭黑等系列。中策橡胶旗下主要品牌有朝阳轮胎、威狮轮胎、好运轮胎、全诺轮胎、雅度轮胎、中策车空间等。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杭州海潮橡胶厂,是集轮胎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汽车后市场服务为一体的大型轮胎企业,拥有三万余名员工和两千余名工程技术人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两化融合试点企业。
相关信息
2016年6月2日,首批绿色轮胎等级认证(C-GTRA)结果在天津公布,中策橡胶旗下好运轮胎(GOODRIDE)SA-37成功通过“汽车绿色轮胎等级认证“,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也成为国内通过汽车绿色轮胎等级认证的轮胎企业。
2016年3月31日,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携手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出轮胎生产企业首个正规轮胎保险项目——“中策轮胎保”。2018年1月,中策轮胎保升级到2.0版,新增加一年内享全国签约门店免费补胎服务。
❺ 黄友权的中策资本集团与黄鸿年的中策集团有什么关系
黄鸿年已经在2000年后把中策集团的控股权出让掉,中策已经跟黄鸿年没关系
❻ 哪里有中国在海外(香港、美国等)上市公司名录怎样区分股票的上市地点
中国上海股票代码前两位是60
深圳股票代码前两位是00
中国在海外 香港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index.shtml
中国在海外 美国http://tech.sina.com.cn/nasdaq/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