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瑞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❶ 罗克韦尔自动化的公司历史
公司历史 1903年
12月12日,林德-布拉德利和斯坦顿·艾伦成立压缩变阻器公司,开始生产A-B产品。1909年更名为艾伦-布拉德利公司。
1904年
第一批大量投产的起重机控制器(一种型号为A-10的控制器)被运往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参展。随后公司收到了第一笔大订单-13台起重机控制器,价值1,000美元。
1917年
艾伦-布拉德利公司员工人数达到150人,生产线包括自动启动器和开关、断路器、继电器以及其他电气设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政府订单使公司的销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918年
茱莉娅·博林斯基成为艾伦-布拉德利工厂的第一名女性职员。
1920年
8月11日,首届A-B销售大会在密尔沃基召开。8月14日,首次由公司组织的员工活动在密尔沃基格兰特公园举办。
1924年
八角形徽标成为公司商标。后来,质量一词被刻在了徽标上。注重质量成为公司的传承百年的DNA。
1932年
全球行经济大萧条对公司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了缓解危机,公司推出了一个特殊的项目,用股票补偿员工的工资损失。这个项目实行了一年。最终艾伦-布拉德利以6%的利息买回了全部股票。
1937年
30年代早期出现的研发活动产生了许多创新技术和产品,其中最重要的有1934年出现的螺旋线圈启动器和1935年出现的热塑电阻器。到了1937年,艾伦-布拉德利员工人数又达到了经济萧条前的水平,销售额达到了创纪录的400万美元。
1943年
二战期间,公司员工积极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出现了第一次公司范围的义务献血活动,并积极参加红十字会和妇女军训。
1954年
艾伦-布拉德利乐队和合唱团队迅速成长为一个专业的表演团体。除了在密尔沃基总部举行午间音乐会这样的保留节目外,乐团还为许多公司和社区演出。1954年,在当时的总裁Fred Loock的支持下,乐团开始了首次美国、加拿大友好巡回演出。这样的演出总共进行了12次。
1962年
10月31日,哈利·布拉德利按下了正在建设中的艾伦-布拉德利大楼顶钟的开关。
1964年
著名的艾伦-布拉德利大楼落成,成为公司新的办公和研究中心。
1969年
艾伦-布拉德利将生产能力扩展到了北美以外,第一个欧洲的生产基地艾伦-布拉德利英国有限公司在英格兰布莱切利(后来改名为米尔顿·凯恩斯)落成。
1972年
3月3日,艾伦-布拉德利公司通过收购开始涉足变频器业务。
1980年
艾伦-布拉德利迈向国际。到1985年,国际市场销售额已经占到了全公司销售收入的20%。
1985年
罗克韦尔国际公司收购了艾伦-布拉德利公司。
1988年
罗克韦尔自动化在中国建立第一个实体,艾伦·布拉德利(厦门)有限公司。
1995年
罗克韦尔国际收购瑞恩电气公司。艾伦-布拉德利与瑞恩电气两个品牌的结合,使得新成立的罗克韦尔自动化成为工厂自动化领域的领先企业。公司还收购了ICOM公司的自动化软件部门,成立了罗克韦尔软件公司。
1999年
艾伦-布拉德利的故乡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成为了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的总部所在地。
2001年
罗克韦尔国际公司与罗克韦尔柯林斯分离,更名为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它以全球知名的品牌-艾伦-布拉德利、瑞恩电气、道奇和罗克韦尔软件为后盾,成为一个独立的上市公司。
2003年
在全球80多个国家拥有450多个分支机构的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将继续为成为客户最有价值的动力、控制和信息方案供应商而不懈努力。
2004年
- 罗克韦尔自动化2004年业务呈2位数增长,标志着作为世界级工业自动化专家,在中国工业市场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南京、青岛分公司成立
- 基斯.诺斯布什以CEO身份第一次访问中国
2005年
- 持续业务2位数增长
- 全球发布新品牌形象:Listen. Think. Solve (倾听,倾心,倾力)
- 在西南重镇成都建立分公司,标志着在中国的不断投入以及投身中国西南开发的举措
2006年
- 郑州分公司成立
- 哈尔滨分公司成立
- 中国超过1000 名员工
- 在沪设立工业控制开关业务全球总部,标志着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策略
2007年
- 欧瑞韬先生担任中国总经理,带领中国团队,促进中国的增长
- 杭州、济南、天津分公司成立
- 罗克韦尔自动化控制集成(上海)有限公司开业
- 罗克韦尔自动化将业务划分为OEM和EU两个业务板块,并在四个销售区域设立区域OEM销售经理,以推动OEM业务发展。
2008年
- 罗克韦尔自动化至今已在中国(包括香港、台湾)成立了25个销售运营机构,超过1500名团队成员正在服务中国市场。
- 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 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
2012年
- 罗克韦尔自动化重新定义中国业务板块,并划分为四大销售区域,设定新的区域销售经理。
- 罗克韦尔自动化成功收购哈尔滨九洲电气高压变频器业务。
2013年
- 罗克韦尔自动化任命Ken Kofsky为新任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
❷ 日本瑞恩电气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怎么样
日本瑞恩电气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是2004-08-23在上海市长宁区注册成立的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317号远东国际广场B栋903-904室。
日本瑞恩电气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13721,企业法人刘力生,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日本瑞恩电气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日本瑞恩电气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更多信息和资讯。
❸ 帕尔迪的公司
1950年,18岁的威廉·帕尔迪在底特律出售了他开发的第一栋房产——那五间带走廊的平房是帕尔迪房地产公司至今仍津津乐道的经典,一直到现在那栋房子仍很结实。帕尔迪公司建设的房屋以质量好而著称。
1956年,帕尔迪公司正式成立了。它最初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当时)底特律郊区比较大型的住宅项目和一些商业地产上。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比尔决定专注住宅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并成立了第一家分公司。
60年代是帕尔迪公司迅速成长的年代,在施工设计和技术方面,帕尔迪公司拥有了几项“第一”,比如带有未完成的“bonus space”的住宅设计(后来在1971年申请了专利),这些“第一”奠定了帕尔迪公司房地产设计行业的领导地位。
为了进一步开发自己的特色,帕尔迪公司开始建设带有它显著特色的“样板房”。帕尔迪公司的成功促使了公司迅速走出密歇根州,进入了华盛顿、芝加哥和亚特兰大等城市。今天,这些地区仍然是帕尔迪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1969年,帕尔迪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上市,首次发行了20万股公众股。
70年代是新计划执行的年份,尽管当时美国的通货膨胀很严重,但是公司通过集中精力开发最具价值的中低档成本的初级房地产项目也获得了相当的发展,公司继续在包括波多黎各在内的10个主要市场上扩张。公司股票也开始在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 )上市交易,公司的代码为PHM。顾客们认为帕尔迪公司所建设的房屋是“质量最好”的。帕尔迪公司在美国率先对建筑材料和建筑物提供了担保。为了进一步满足顾客的需求,ICM抵押公司(现在帕尔迪抵押公司的前身)成立,目的是管理房屋的整个销售流程。在1979年,帕尔迪公司的雇员达到了1548人,十年间增长了1238%。
80年代是帕尔迪公司绘就增长蓝图的年代。在1985年,鲍勃·伯吉斯成为公司的主席和COO。在他的领导下,帕尔迪公司实施了一系列具有行业先导性的创新。帕尔迪领先品质指标(PQL)被引入,个体承包人和雇员都签订了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指标。
在“消费者关怀计划”中,PQL创新之一,帕尔迪公司开始对消费者进行培训,告诉消费者对他们的房屋如何正确地保养。为了规避利率剧烈波动的风险,ICM抵押公司推出了一些创新抵押计划。在1983年,母公司(PHM corporation)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总资产从1981年的2.38亿美元增长到了1989年的4.33亿美元,增长了155%。
进入90年代,帕尔迪公司进入了快速扩张的阶段。公司的业务扩张到了全美25个州和40个市场,包括1996年进入了墨西哥市场。90年代主要是集中精力凝练整个业务流程,包括准确鉴别和获得最具投资价值的地块、通过细分目标客户群来改善销售技术、通过降低成本来建设affordable housing(相当于中国的经济适用房)以满足需求的增长。在1996年,在供应房屋设备方面,与通用电气(GE)建立了排它性战略合作关系,1996年收购了田纳西的拉德诺房屋公司(Radnor Homes)和佛罗里达的迪佛士( Di Vosta)住宅建筑公司。1999年以现金收购黑石(Blackstone)公司老年住宅业务。
1996年,帕尔迪公司庆祝成立40周年的庆典,也取得了连续40年收益率持续增长的记录,这是全球的房地产公司中无可匹敌的记录。帕尔迪公司也被全美房地产协会和《建筑商杂志》授予“美国最好的房地产开发商”。1999年,房地产总收入达到了29亿美元。
2000年之后被帕尔迪公司定为超越自我的年代。2000年,公司的总收入达到了40亿美元,也是威廉·帕尔迪建设自己第一栋房屋的50周年。2001年7月,帕尔迪公司和老年住宅开发商德尔·韦伯(Del Webb)合并,成为了美国最大也是最赚钱的房地产开发商。公司的名称也从Pulte Home Corporation更名为Pulte Homes, Inc.,这反映出了公司的商标价值和更加集中于核心的住宅建筑开发。
在2001年年末,董事会主席兼CEO鲍勃·伯吉斯退休,马克·奥博瑞恩成为公司总裁兼CEO,经过一段时间过渡,2002年5月,理查德·杜格斯(Richard J Dugas, Jr. )成为总裁兼CEO,威廉·帕尔迪成为董事会主席。根据帕尔迪公司网站提供的最新数据,目前,它把其涉猎的市场划分为16个子市场,在其中的7个市场中被消费者评为最满意的房地产开发商。2004年,公司的收入达到106.63亿美元,净收入达到了8.37亿美元,边际利润达到了7.9%,资本负债率为41.0%,雇员超过11000人,在全球建设了超过37万套房屋。在50多年的时间里,帕尔迪公司的市场遍及美国大陆本土,以及阿根廷、墨西哥、波多黎各等海外市场。
很多国家的房地产公司将帕尔迪公司作为自己的追赶目标,取得如此成就,与帕尔迪公司独特的客户理念息息相关。帕尔迪地产国际公司前任主席Mr.John S.Gallagher说过,“如果有什么成功信条,按重要性排列应是:客户——社会——企业,如果开发商充分考虑客户需求,则会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在这两点得以满足后,事业发展则顺理成章,不用担心赚不到钱。”
帕尔迪公司认为,有两个因素基本上可以解释大部分的住房购买行为:一是客户的生命周期(生命阶段),分两大类,A以个人为单位的客户,B以家庭为单位的客户;二是客户的支付能力,以这两个因素为坐标,建立了“生命周期与支付能力矩阵”。运用这个矩阵,帕尔迪公司建立了两大类,共有11类细分客户。按照以个人为单位的客户,分首次置业者、常年工作流动人士、大龄单身贵族、活跃长者,按照家庭为单位的客户,分单人工作丁克家庭、有婴儿的夫妇、单亲家庭、成熟家庭、空巢家庭、双人工作丁克家庭、富足成熟家庭,各个细分类客户的年龄段逐步上升。
首次置业者以年轻未婚青年居多,他们的购房主要满足单纯的居住需要,他们的支付能力最低;常年工作流动人士也多以独身为主,由于他们常年在外,需要解决“居无定所”问题;大龄单身贵族物质上比较充裕,精神上追求比较自由的生活状态,所以对房子的舒适程度有较高要求;活跃长者在美国主要是指二战后“婴儿潮”一代人,他们虽然大多数面临退休或已经退休,但是他们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财富,追求幸福的晚年生活,这一阶层的住房需求近年来迅速增加,是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重要战略机会。
单人工作丁克家庭多是指已经结婚但未生孩子,丈夫工作,妻子做了家庭主妇;双人工作丁克家庭,夫妻二人都工作,收入比前者自然要高一些,购房能力也要高一些;而有了孩子以后,家庭的经济负担就随之加重,体现在住房购买行为上,一方面要考虑经济负担,一方面要考虑抚养婴儿的需要;单亲家庭在收入上比有婴儿家庭要低一些;工作逐步稳定,孩子也长大成人,就成了成熟家庭;接下来随着财富的积累就成了富足成熟家庭;而子女最终也要离开,就演变成了空巢家庭。 这个分类中,各个细类客户的年龄段逐步上升。而按照支付能力上升排序则依次是:单人工作丁克家庭、有婴儿的夫妇、单亲家庭、成熟家庭、空巢家庭、双人工作丁克家庭、富足成熟家庭。
把上述11类客户一网打尽,帕尔迪就基本上实现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终身锁定,每个人或者家庭都可以从这11种客户细分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帕尔迪公司宣称:“让客户信任我们,让他们终生都在购买我们的住房!”帕尔迪公司的现任CEO Richard J. Dugas指出:“客户体验对于帕尔迪公司的长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