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机构对上汽集团股票
⑴ 世界的三大评级机构是哪三大啊
世界三大评级机构是指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三家信用评级机构,它们分别是标准普尔、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和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
拓展资料:
1、标准普尔由亨利·瓦纳姆·普尔先生创立于1860年,是普尔出版公司和标准统计公司1941年合并而成世界权威金融分析机构,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认可标准普尔为"全国认定的评级组织"或称"NRSRO"。
2、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由约翰·穆迪于1909年创立,对铁路债券进行信用评级。1913年,穆迪开始对公用事业和工业债券进行信用评级。穆迪公司的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MCO),穆迪公司是国际权威投资信用评估机构,同时也是著名的金融信息出版公司。
3、惠誉国际是全球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由创办人约翰·惠誉于1913年成立,是唯一的欧资国际评级机构,总部设在纽约和伦敦。在全球设有4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1100多名分析师。(参考资料---搜狐财经)
⑵ 中国信用评级机构有哪些
国内的评级机构有很多,可以在网上查询一下,比较有名的如下:
1.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简称“中诚信国际”,英文简称“CCXI”),中诚信国际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批准设立,在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登记注册的中外合资信用评级机构。
2.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原名为“深圳市资信评估公司”,成立于1993年,先后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发改委认可,在全国范围内从事信用评级业务。股东为深圳市诚本信用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占比38.93%),深圳黄金投资有限公司(占比33.36%)以及41个自然人股东。
3.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简称“联合资信”)联合资信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国有控股的信用评级机构,是市场公认的最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之一。
4.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简称“大公国际”)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是中国信用评级与风险分析研究的专业机构,是面向全球的中国信用信息与决策解决方案的主要服务商。1994年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原国家经贸委批准成立。
5.上海远东资信评估。1988年3月,我国第一家独立于银行系统的社会专业信用评级机构上海远东资信评估公司率先成立,该公司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投资组建。
以上公司不分排名,还有很多有名的以上没体现出来,大家可以网上查询一下。
AAA级信用企业资信等级认证作用:
1. 政府项目加分:
政府项目申报前提条件之一,或在该项目直接加分;
2. 供销采买依据:
与交易伙伴赊销、拓展上下游供采时可做为的信用标准;
3. 融资贷款申请:
争取机构风投、融资担保、银行放贷等提供的国家级信用评级证明;
4. 经营管理价值:
在向社会各界、以及消费者展示企业管理与服务透明度有效牌证的使用;
5. 政策扶持争取:
面向政府扶持基金、政府机构监管展示的企业品质证明;
6. 品牌形象宣传:
评为国家级信用企业示范单位,成为国内荣誉度最高的企业;
7. 国际贸易征信:
在国际合作与贸易时,可出示的企业国家级信用证明;
8. 商务合作使用:
在企业招商、政府投标、签约合作等出示的信用资质。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到你,详细内容可以咨询北京中企普信国际信用评价或者河南中泰信用评价的客服!
⑶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
是美国标准普尔公司、穆迪投资服务公司、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 。
美国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 and pooks )创始人普尔于1860年,顺应欧洲投资者希望更多地了解自己在美国新发展的基础设施的资产的愿望而创建。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认可标准普尔为“全国认定的评级组织”或称“NRSRO”。
穆迪投资服务公司(moody's)创立于1909年,首创了对铁路债券信息进行信用评级;1913年对公用事业和工业进行债券信用评级。穆迪公司的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穆迪公司是国际权威投资信用评估机构,同时也是著名的金融信息出版公司。
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fitch ratings)创立于1913年,规模小于标准普尔和穆迪,但在全球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的评级上,惠誉的敏感度要高得多。
(3)信用评级机构对上汽集团股票扩展阅读:
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实际上这些评级机构在评定资信级别并不那么可靠。一方面信用评级公司要从请求他们进行评级的上市公司那里收取可观的费用。
另一方面要向投资者提供上市公司有关信息的咨询服务,在利益的驱动下,信用评级公司难免要提高上市公司的信用等级作为居额费用的回报而提供给投资者的信息难免有虚假成分。
⑷ 信用评级机构有哪些用处
企业信用评级有什么用?能给企业带来哪些好处?
一、投标通行证。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倡导将企业信用评级引入到招投标活动中,各个省市积极响应,因此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招标方将信用报告作为企业投标的准入门槛,除此之外,在参与政府采购、申请政策补贴、申请各种资质等也都需要用到企业信用。
二、投标加分项。企业持有信用评级证书参与招投标,还可享有加分鼓励,企业信用等级越高,获得的加分就越高,一般AAA级加3分,AA级加2分,A级加1分。
三、信用身份证。由第三方信用机构出具的信用等级证书,具有一定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对企业来说就是一个真实可信的信用身份证,商业合作中更容易获取合作伙伴的信赖。
四、融资敲门书。企业在中标后,如需进行项目专项融资,信用等级高的企业更受银行青睐。
五、管理改善书。企业信用评级出具的信用报告,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信用状况等都有着详细的数据分析和指标评估,内容客观公正,真实可靠,通过信用报告企业可以及时发现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六、实力代言人。AAA级信用等级不仅仅意味着信用记录良好,还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佳,盈利能力强,资金实力雄厚,是企业实力的证明。
⑸ 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响有哪些呢
对评级行业来说,影响肯定是最为巨大的。
(1)三大带来了新的评级方法(特别是量化和调整指标),国内原有靠着感觉、经验、糊弄评级模型肯定要持续改进,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技术层面的PK,国内评级公司迫于监管压力和同业竞争,去提升评级技术。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评价下降,大家都知道你家公司出现了问题,破产的几率增加,交易对手会要求更多的保证金的。最坏的情况下,被评级机构可能因为评级下降而破产。
总体来说啊,引进三大最多算是金融市场开放的一个导向,带来实质区别还是有难度。持续关注。
⑹ 公司信用评级被评级公司预评为“投机级”,请问对公司有啥影响
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长期债务信用等级实行三等九级的分类,从AAA,AA,A,BBB,...C,BBB级以上被称作“投资级”;以下为“投机级”。从AAA到C的分类反映了被评对象债务违约可能性的大小。衡量企业通常是多方面的,股票投资者看重企业的盈利能力,债券投资者更看重公司的偿债能力。债券投资者主要依靠购买企业发行的债券获取利息收入,如果连本金都无法收回,那风险岂不是很大。信用等级则对本金收回的可靠性进行的排序,如果是被评为投机级,那就需要企业增加债券利率以补偿投资者可能遭受的本金损失。为什么同时期银行给的利息低,而搞社会集资给的利息高,钱放在哪里理放心,一目了然。
还有一种信用评级是提供给银行作为参考的,同样用信用等级标识公司的违约风险,银行可以用于管理贷款的参考。
但投资级与投机级的概念一般用于区别固定收益产品的。
⑺ 信用评级机构评的是股票还是债券
信用评级机构
评的是债务人
资信情况
,就
是你说的
债券。至于股票是由一些券商、
基金研究
机构给出的非标准评级。
⑻ 机构买入评级可信吗
可信度不高,基本评级出来后机构都建好仓准备派发了,股市就这样,入市需谨慎,且炒且珍惜吧!
(8)信用评级机构对上汽集团股票扩展阅读:
1、 机构的评级都是基于现在的财务状况以及业务范围等对未来可达到高度的一种预测,他是预测这家公司未来的发展状况,这个未来可能很长比如五年,也可能很短比如一年。不管是多久他们都有一定道理,而且是长期的。你期待他短时间评级对股票有所影响或者作用本身就不现实。
2、 信用评级机构是金融市场上一个重要的服务性中介机构,它是由专门的经济、法律、财务专家组成的、对证券发行人和证券信用进行等级评定的组织。证券信用评级的主要对象为各类公司债券和地方债券,有时也包括国际债券和优先股票,普通股股票一般不作评级。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被认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上的作用受到各国普遍质疑。美国次债风险早已显露,各种高危的金融衍生品被包装上市,很多都被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评为2A级、3A级以上的信用。美国银行界2008年开始警告次级按揭市场的危险,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直到2009年春季才大规模调低相关债券的投资评级。在次贷危机发展过程中,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掩盖了次债的真实风险
3、很难用简单的“好”来衡量一家信用评级机构。作为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的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力、市场影响力和信誉是客户最看重的。这是通过多年的市场参与而建立的,像美国的穆迪就有100多年的经营历史了。国内评级机构一般在8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的,直到2005年中国债券市场的繁荣,才受到关注。而在此之前只有几家信用评级机构每年对少数的企业债券进行评级,持续至今有包括中诚信、大公、联合等总部在北京的机构,还有新世纪、远东、鹏元等在上海、深圳等地影响力较大。
⑼ 具有公司债评级资质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员工是否可以持有股票
没有规定不可以
但从事评级业务应当遵守回避制度
⑽ 10亿元债券违约被停牌,华晨集团如何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祁玉民出色的完成了领导交付的任务,把一个陷入困境的企业转变成了一家营收超2000亿的大型汽车集团,帮助宝马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历史性的份额。但是对于华晨自主板块而言,祁玉民却失败了。
尽管在祁玉民的口中,华晨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用市场换来了技术的中国汽车企业”,但华晨除了引进了宝马的发动机生产线,并没有在底盘、发动机、变速箱、设计以及前沿的智能化、新能源领域大力研发。
以至于中华和金杯市场份额在2013年走上巅峰后开始持续萎缩,中华品牌除了在SUV市场井喷的2016年短暂爆发外,基本上没什么存在感。
有人说,仰融的悲剧决定了华晨的悲剧,但也不全是。华晨从诞生起就已经成为了交织各种利益的漩涡,作为后来者的祁玉民,在这漩涡中也会身不由己。纵使手握一手好牌,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