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住友银行股票市值
❶ 日本的三井集团,和韩国的三星集团,哪个综合实力更强悍一些
一部人认为三星是绝对可以碾压三井的存在,毕竟好些人根本就不知道三井。你可能知道三菱,却鲜有知道三星。 可一部人认为三井才是真正的帝国形式的存在,三星在它面前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了解三井
可能你知道三井寿,但是你知道三井吗?三井集团是日本的四大垄断财阀之一,是由三井家庭统治的财阀而发展起来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它一直是日本四大财阀之首。
如果说几个名字,你可能知道三井的厉害之处,丰田、东芝、索尼、樱花银行等等。从金融——化工、重型机械—— 汽车 ——半导体等等,都会涉及。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曾经在1993年三井物产位居世界500强首位,如今它位居157位:
而旗下的丰田公司,目前的排名为第十:
东芝为371名:
三井的强大,并非是所有企业的集合,而是它的企业是分散的。为什么分散,因为树大招风呢,为了 隐藏实力,各子公司财务都是独立计算。
三星和它相比,怎么样?
实际上,如果单纯的比较三井目前的一些三井企业,可能与三星相比比不过。三星更被称为韩国GDP的五分之一,三星是韩国人一生不可避免的企业。
而三星目前进入世界五百强的所有企业:
营收加起来,可能只和丰田集团相当,可见如果不拆分的三井,并不是三星可以比拟的。三星虽然厉害,却没有闷声发大财的三井厉害!
说到三星集团估计大家都知道,目前三星集团业务遍布世界各地,不论是手机业务还是芯片业务都是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大家使用的电子产品很多都是跟三星集团息息相关,即便没有直接使用三星品牌的产品,但是很多电子产品上可能使用的是三星集团的芯片或其他零部件。
但是说到日本的三井集团,估计很多人都不怎么熟悉,但这并不妨碍三井集团巨无霸式的存在,目前三井集团是日本最大的财阀之一,其业务非常广泛,业务同样是遍布世界各地。
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三井集团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集团组织,而是一个非正式组织,它由关相关利益和财务结构的大企业的非正式组织。
如果非得拿三星集团去跟三井集团对比,那三星集团肯定不是三井集团的对手,我们通过两者的产业和成员就知道。
三星集团是韩国最大的财团,旗下拥有85个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机构,在近7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近300个法人及办事处,员工总数20余万人,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如下:
1、三星电子,2018年世界500强排名第12位,营业收入2119.42亿美元,利润365.75亿美元,三星的支柱产业是半导体和只能手机,只能手机销量全球第一,芯片销量也是全球第一。
2、三星人寿,2018年世界500强排名第421位,营业收入282.72亿美元,利润10.31亿美侍胡笑元。
3、三星物产,2018年世界500强排名第458位,营业收入259亿美元,利润5.66亿美元。
此外三星还其他企业,2018三星集团的整体营收大概是在3200亿美元左右,利润在300亿美元以上。
三井物产目前的业务范围包括 汽车 、钢铁、纺织、机械、化工、能源、电子和信息、粮油食品、有色金属、轻工建材的内贸、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等。1993年,三井物产排名世界500强第老含一,在其后的10年间也都基本排名500强前10位。2003年以后,三井物产将能源部门等重要产业机构独立核算,并且在全球设立独立法人公司,随后三井集团在世500强的排名当中的排位迅速下降,但是实际它的产业很大,随便拿出几个企业合并财务报表都可以成为世界500强第一,只是它比较低调而已。我们来看下三井集团的成员就知道它由有多牛叉。
先说下真正意义上的三井集团
大家所理解的三井一般指的是三井集团,其资产总额为至少36万亿日元,雇员近24万人。核心成员有24家大垄断公司,其中银行2家、保险公司2家、工矿企业15家、商社1家、大百货商店1家、房地产行业1家和运输企业2家,其中三井银行、三井物产、三井不动产公司是财团的三大支柱企业。
1、三井物产,三井物产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商社。经营范围包括钢铁、纺织、机械、化工、能源、电子和信息、粮油食品、有色金属、轻工建材的内贸、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等。2017营业收入441.5亿美元,排名世界500强第246位。
2、三井住友金融集团,这是由住友集团做尺的中核银行住友银行与三井集团的樱花银行合并而成,目前是日本第三大金融机构。2017年营业收入520.26亿美元,排名世界500强第192位。
再来看下三井财团的其他成员
上面我们所列举的是从法律意义的组织所看到的三井集团,但实际上三井集团的产业并不这么简单,目前三井集团旗下还有很多独立运营的成员。
1、丰田集团。很多人都知道丰田很牛叉,目前是世界最大的 汽车 制造商,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丰田集团也是三井财阀的一个成员,2018年丰田集团旗下有4家500强企业,其中丰田 汽车 汽车 营收2651亿美元,排名全球第六,丰田通商营收585.8亿美元,全球排名第165,电装公司营收461亿美元,排名全球第229,爱信精机营收352.8亿美元,排名全球第329。也就说光一个丰田集团的营收就达到4000亿美元以上,可以完胜三星集团。
2、索尼集团,索尼是世界视听、电子 游戏 、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者,是世界最早便携式数码产品的开创者,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世界电子 游戏 业三大巨头之一、美国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2017年营收771.15亿美元,排名世界500强第97位。
3、东芝,东芝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也是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其业务业务覆盖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 社会 基础设备、家电等,2017年营业收入356.3亿美元,排名世界500强第326位。
4、松下集团(旗下还有三洋),松下集团目前在全世界设有230多家公司,员工总数超过290,493人,其业务涵盖及家电、数码视听电子、办公产品、航空等,2017年营业收入720.45亿美元,排名世界500强114位。
三井财团旗下还有很多企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三井财团的产业非常庞大,三星集团跟三井财团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两个企业!三井物产旗下有一千一百多家知名企业,经营理念都不一样!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三井物产吧!稍后做一下对比就一目了然啦!
三井的经营理念不是制造业,它经营的是人,当然价值无法用财务报表去衡量,1979年时任三井物产社长的八寻俊郎推进“rds”运动主要是把三井经营恢复到“人”,消除官僚主义,以人为中心的经营组织“人的三井”!
93年三井物产世界500强排名第一,其旗下有总多成员子公司有丰田,东芝,索尼,三井住友银行,商船三井,三井造船,石川岛播磨重工,三越百货等等大批重量级企业,三井对500强不屑一顾,三井财团体系内的500强企业众多,旗下企业参股的关联的企业延伸到西门子,通用,爱立信全球顶级阵营!
三井高利于1711年创建三井物产。1868年三井家族为倒幕势力提供资金,是明治维新大功臣成为了政商三井。三井家族与明治政府互相支持互相利用,推动日本的经济和 社会 发展,1876年三井家族开设了第一家私人银行三井银行,并成立了全日本规模最大的三井物产公司!
在抗战时期三井物产旗下公司都参与了为侵华日军提供物资支持,曾积极推动日本侵略中国的三井物产发迹史和中国所遭受哪些血泪屈辱灾难密不可分的时候,三井旗下哪些一千多家企业还能不能在中国继续发展下去呢,这就是三井把旗下子公司单独合算分离的根本原因吧!
国外都惊叹国人对 历史 的遗忘和对祖先的背叛,哪些惊叹着根本不知道不是中国人遗忘 历史 而是接触不到 历史 !同一家日本企业侵华时期生产坦克,打炮,飞机,毒气弹,生化武器,等等!三井把自己藏你起来也不是没有这个因素吧!论实力三井很牛!
下边介绍一下三星公司旗下企业众多多达44家之多,公司成立于1938年最初是做蔬菜水果生意的!
1950年扩展制糖,制药,纺织,确立为家族企业!53年成立第一家制糖公司,58年成立三星保险,68年成立三星医院,69年成立三星电子,80年以卖冰箱为主,78年三星半导体成立开始出口彩电业务,83年开发出64K动态随机储存器,只为韩国本国服务!三星世界500强排名第十五位!总资产为1739.57亿美元
数据可能不准确,仅作为对比参考!
您好,首先我来给您介绍一下您所提及的两家财团的大致情况:
三井财团: 目前有25家大企业组成。其中三井银行、三井物产、三井不动产公司是财团的三大支柱企业。其核心企业有樱花银行、三井物产、新王子制纸、东芝、索尼、三洋、NEC、丰田 汽车 、三越、东丽、三井不动产等。该财团在化工、重型机械、综合电机、 汽车 制造、房地产、核发电、半导体、医疗及办公电子设备等行业拥有优势。从摩根大通数据了解到,旗下的大型企业估值大约是4226亿美元(当然,其中还不包括丰田集团旗下的各大公司市值)。
三星集团: 是大韩民国第一大企业,同时也是一个跨国的企业集团,三星集团包括众多的国际下属企业,旗下子公司有:三星电子、三星物产、三星生命、三星航空等等,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三星电子是旗下最大的子公司,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商、全球营收最大的电子企业,三星集团是家族企业,李氏家族世袭,旗下各个三星产业均为家族产业,并由家族中的其他成员管理,目前的集团领导人已传至李氏第三代。其所有大企业的市值总和约3200亿美元。
所以,单从两家财团旗下的各大企业市值粗算来比较,是企业 历史 更悠久的三井财团占优,而从对国家所产生的GDP比重来看,毫无疑问,三星占了韩国四分之一的GDP产值。有一句话说的好,为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韩国是不会让三星集团倒闭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您满意,谢谢。
三星集团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家非常厉害的企业,因为它韩国有庞大的影响力,因此被称为三星共和国。它旗下有很多子公司,最为知名的就是三星电子。当然,除了三星电子,三星集团旗下还有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就是三星物产和三星人寿保险。
三井集团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过。和三星集团不一样,三井集团并不是一家正式的企业组织。简单一点说,三井集团并不是一个法律实体,只是一些有相关利益和财务结构大企业的非正式组织。
在日本有很多以三井命名的企业,包括三井住友金融、三井物产。但他们并不是三井集团的子公司,而是独立的法律实体。刚才说过三井集团并不是一家正式的法律实体,只是一个非正式组织。
日本和韩国都一样,在经济发展中壮大起来很多财阀集团。在韩国,三星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财阀。在日本,三井集团则是四大财阀之一。
在二战之前,三井集团确实是一家企业。是在二战之后,美国对日本进行了改造,将三井集团予以拆分,因此就有了很多独立的公司,包括三井银行、三井物产、三井不动产等知名公司。
韩国的财阀这没有被拆分,反而在战后不断壮大。目前三星集团下属85个子公司,以及数不胜数的孙公司,曾孙公司。
但实际上三星集团和三井集团是有 历史 渊源的。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朝鲜半岛是日本的殖民地。因此,日本将其经资本主义制度移植到了朝鲜半岛。三星集团是模仿三井集团而创建的。否则这两个国家怎么在财阀经济上那么相像呢?
一个是学生,一个是老师。你说谁的实力更强呢?当然是三井集团的实力强于三星集团。
有人说韩国的三星已经超越了三井财团,可能是因为近年三井财团过于低调了吧。
三井财团是日本最大的财团之一。资产总额为占了日本GDP 总额大头,重点在于持有24家大垄断公司注意是垄断,其塑造的综合商社形态(经营从核电到鸡蛋...)
三井旗下的主要公司大多数人都耳熟能祥:
丰田 汽车 新日铁 索尼 东芝 爱普生 奥林巴斯
三井造船 三井银行 三井xx...等等
三井凭借对产业链最上游资源类企业一般不超过10%的参股、入股作为润滑剂,取得资源品的长期价格控制优势,同时借助庞大的物流和 贸易网络,三井把这种优势进一步巩固。这样的路径,在三井帝国的版图上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复制,几乎囊括了所有能够想象的产业。
无论是原材料、中间件亦或是终端商品,在所有的生产、贸易和物流环节,三井都扮演着“幕后推手”的角色,将自己的下属公司以及关联企业推到台前,不断地扩大着市场、资源和疆土,谋求着利润最大 化,而自己则隐藏起来,像极了“影子帝国”里的王者。
三井的经营策略,就是如影子般站在企业背后,利用自己雄厚的资本、发达的贸易体系以及 占有的丰富资源,在推动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向着世界微观经济的每一个角落渗透。通过化整为零隐藏于大小各类企业背后的三井帝国。
再说韩国三星集团,三星真正能看家的产业也就三星电子,而三星电子真正看家的是半导体和显示器
至于其他零零碎碎的——什么物业、大楼、、军工、家电、保险之类的更是笑话完全不值一提,它只是徒增了三星集团的营收体量,对三星的强大没有什么助力。一个集团的强大在于强而不是大。保险、矿业、房地产、物业等一些服务业。这些产业只是充当了三星集团营收体量的赘肉。
我们在谈谈三星集团强的部分,那就是尽人皆知的三星电子了,其中真正看家的又是三星半导体和显示器,至于手机那确实是厉害,世界上唯一军工品质的智能手机,手机用起来跟手雷似的,note 7爆炸事件让全世界看到你韩国企业的吃相不要太难看。资本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但像韩国这样功利到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真是不知脸为何物。三五年内衰落是可以预见的。
总结来说,三星集团在韩国是天,在世界上算个消费电子巨头,在信息产业算个一流尾,二流头的公司吧
人们总是浅薄的认为多和大就一定强,而三星集团这种靠美国扶持的子公司竟然也成了信仰?
两国贸易战,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能成为你母国要挟对方国家的筹码, 不用讨论,你肯定是强大的。
相反,你成为了对方要挟你母国的人质,何来强大一说呢?
三星是一家韩国跨国集团公司,总部位于首尔三星镇。它包括众多子公司和附属企业,其中大多数是三星品牌联合,并且是韩国最大的财阀(商业集团)。
三星工业子公司包括三星电子(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公司,按2012年收入计算,市值排名第四),三星重工(按2010年收入衡量全球第二大造船企业),和三星工程和三星C&T(分别是全球第13和第36大建筑公司)。其他值得注意的子公司包括三星人寿保险(全球第14大人寿保险公司),三星爱宝乐园(韩国最古老的主题公园爱宝乐园的运营商)和Cheil Worldwide(按2012年收入衡量的全球第15大广告代理商)。
三星对韩国的经济发展,政治,媒体和文化产生了强大影响,并成为“ 汉江奇迹 ”背后的主要推动力。其附属公司的产量约占韩国总出口量的五分之一。三星的收入相当于韩国的10.82亿美元GDP的17%。
三井集团是由独立的日本公司组成的松散财团,由巨大的家族企业三井业务合并而成商社,包括水泥,石化,商业,建筑,能源,工程,金融和保险,食品,机械,采矿,有色金属,房地产和航运业。所有主要公司都是大型跨国公司,总部设在东京或Ōsaka,并在海外设有办事处和子公司; 一些人与外国公司合资。
主要成员为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三井化学,三井工程与造船,三井不动产,三井矿业冶炼有限公司,三井OSK系列,三井住友保险集团,三井人寿保险公司,三井植索控股,三井矿业和冶炼,Nihon Unisys,JA三井租赁,伊势丹三越控股,化工业,王子制纸公司,住友三井金融集团,住友三井信托控股,三井住友建设,三井住友银行,新日本空气技术公司,札幌啤酒厂,Sanki工程,目的服务有限公司,东丽工业,东洋工程公司,东芝,日本钢铁厂。
其他和三井有密切关系的是,索尼,伊藤洋华堂,相模铁路,东京广播系统,嘉娜宝(花王公司),东方之地,丰田集团,小松有限公司,淡水河谷(矿业公司),力拓集团,必和必拓,雅马哈,洋马,模拟金属管理公司 - 三井公司拥有该公司18%的股本,并在其董事会中有代表,哥伦比亚亚洲,IHH Healthcare Berhad - 三井拥有该公司20.5%的股本,并在其董事会中有代表。它们是因为商业合作进行交叉持股。
三井财团的成员大多都是独立的不是从属关系,它们因为商业合作组成一个商社,更好的进行商业合作。论总量的话一定三井财团大,但是他们根本不是一个概念,无法进行比较。
三星作为韩国第一大财团,近年来伴随着韩国经济的崛起,在 气势上压过了传统的日本电子巨头索尼,松下,佳能等企业,尤其是三星财团的旗舰企业三星电子在全球智能手机,平板电视,半导体等领域已经占据了第一的宝座,三星电子作为亚洲第一 科技 企业的名头是当之无愧的。
不过因此就说三星已经超过了日本企业集团,就言之过早,估计三星自己也不敢夸下这样的海口。
日本财团背后的实力深不可测,六大财阀三井,三菱,住友,富士,三和以及第一劝银控制了日本国内总资产的60%和营业收入,这一点韩国四大财团比较类似。不过毕竟日本财阀有上百年的 历史 ,产业布局之广,影响之深远都远超韩国财阀。以三井为例,表面上看不出它的影响力有多大,不过掀开三井神秘的面纱,就会发现这家财团的真正实力。
❷ 日本最大商业银行
三菱东京联合银行是日本最大商业银行,2006年1月4日正式开始营业,目前是全球最大银行,资产高达162万亿日元。它系由东京三菱银行及日联银行合并而成,是三菱联合金融集团的子公司。
东京三菱银行与日联银行在中国分别有5家分行,同在北京、上海、天津、大连、深圳5个城市。东京三菱银行在无锡、成都、沈阳还有代表处。在广州,两家银行都有代表处。目前,东京三菱银行在中国没有总部设置,各分行平级,隶属东京总行。
东京三菱银行的业务主要是人民币结算、外币汇入汇出、结售汇、信用证、银团贷款等。客户主要是日资企业和其他外资企业,中资企业很少。东京三菱银行由东京银行和三菱银行在1996年合并而来,
东京银行1982年在中国设立代表处,是第一家在中国设立代表处的外资银行。日联银行由三和银行与东海银行合并而来。由于经营失败,2004年6月下旬至7月初,日联银行控股大股东连续抛售股票。
东京三菱银行及日联银行合并前,后者有4000亿日元赤字,资本充足率不足8%。合并后,三菱联合金融集团总资产高达192万亿日元,而美国花旗集团总资产不足150万亿日元。
但就股票市值论,2004年7月,三菱东京和日联两大集团的银行股票市值总额为9.4万亿日元,其中三菱东京为6.7万亿日元,日联为2.7万亿日元,在世界银行股票市值排行榜仅列第8位。
世界银行排行榜:
Rank Bank 中文名称 Country Ticker
1 JP Morgan Chase & Co 摩根大通公司 US JPM
2 Bank of America Corp 美国银行 US BAC
3 Citigroup 花旗集团 US C
4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苏格兰皇家银行 UK RBS
5 HSBC Holdings 汇丰集团 UK HBC
6 Wells Fargo & Co 美国富国银行 US WFC
7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 Japan MTU
8 ICBC 中国工商银行 China
9 Credit Agricole Group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 France
10 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西班牙国际银行 Spain STD
11 Bank of China 中国银行 China
12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中国建设银行 China
13 Goldman Sachs 高盛集团 US GS
14 BNP Paribas 法国巴黎银行 France BNPQY
15 Barclays Bank 英国巴克莱银行 UK BCS
16 Mizuho Financial Group 日本瑞穗金融集团 Japan MFG
17 Morgan Stanley 摩根士丹利公司 US MS
18 UniCredit 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 Italy
19 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团 Japan SMFJY
20 ING Bank 荷兰国际集团 Netherlands ING
21 Deutsche Bank 德意志银行 Germany DB
22 Rabobank Group 荷兰合作银行 Netherlands
23 Societe Generale 法国兴业银行 France SCGLY
24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中国农业银行 China
25 Intesa Sanpaolo 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 Italy IITSF
❸ 赤道银行的列表
荷兰银行(ABN AMRO Bank, N.V.) 荷兰第一大银行,由荷兰通用银行(ABN BANK)和阿姆斯特丹-鹿特丹银行(AMRO BANK)于1991年合并而成,在世界上拥有3000多家分支机构,是世界上拥有银行网络最多的银行之一。
英国巴克莱银行(Barclays plc)
西班牙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BBVA)
葡萄牙圣精银行(BES Group)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
瑞士瑞信银行(Credit Suisse Group)
比利时德克夏银行(Dexia Group)
德国德累斯顿银行(Dresdner Bank)
西班牙察亚纳瓦拉银行(Caja Navarra)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Calyon)
丹麦出口信贷基金会(Eksport Kredit Fonden,EKF)
荷兰国家开发银行(The Netherlands Development Finance Comp,FMO)
富通集团(Fortis) 成立于1990年,是一家活跃于世界保险,银行和投资领域,享誉全球的国际性金融服务集团,是欧洲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在2008年世界《财富》500强中,富通集团资产排名第14位。在2008年《福布斯》世界500强中,富通集团在销售、利润、资产及市值等指标的综合排名中,荣列全球金融服务商第19位。
苏格兰哈里法克斯银行(Halifax and Bank of Scotland,HBOS)
德国裕宝银行(Bayerische Hypo Vereinsbanka,HVB Group)
荷兰国际集团(ING Group)
比利时联合银行(KBC Group)
西班牙La Caixa银行(la Caixa)
意大利中央中期信贷银行(Mediocredito Centrale,MCC)
葡萄牙千禧银行(Millennium bcp)
瑞典北欧联合银行(Nordea)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 Group)
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 建于1727年,总部设在英国的爱丁堡,是欧洲领先的金融服务集团,也是英国最大的银行,其业务遍及英国和世界各地。该银行在英国的法人、个人及海外银行业中排名第一,在零售银行业及私人汽车保险业中排名第二。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在英国和爱尔兰拥有2000多家分行,服务于1500多万客户。2000年3月,该行与英国西敏寺银行(National Westminster Bank,2000年排名222)合并。2000财政年度(2000/9),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的营业额177.13亿美元,净收益31.72亿美元,总资产4681.33亿美元,雇员19620名。
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法国主要的银行集团之一,总部设在巴黎,上市企业分别在巴黎、东京、纽约证券市场挂牌。法国兴业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2000年12月31日它在巴黎股票交易所的市值已达300亿欧元。
英国渣打银行(又称标准渣打银行;英语:Standard Chartered Bank;LSE:STAN,港交所:2888,OTCBB:SCBFF)是一家建于1853年,总部在伦敦的英国银行。它的业务遍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亚洲和非洲,在英国的客户却非常少,2004年其利润的30%来自于香港地区。渣打银行的母公司渣打集团有限公司则于伦敦证券交易所及香港交易所上市,亦是富时100指数成份股之一。
汇丰集团(HSBC Group) 总部设于伦敦的汇丰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银行及金融机构之一。汇丰集团在欧洲、亚太地区、美洲、中东及非洲7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9,500间附属机构。汇丰在伦敦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巴黎证券交易所及百慕达证券交易所等证券交易所上市,全球股东约有200,000,分布于100个国家和地区。雇有232000名员工。汇丰银行在全球拥有超过1亿1千万的顾客。
西德意志银行(WestLB AG) 位于德国最大的联邦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集团拥有资产总值2819亿欧元(2004年6月30日数据),是德国首屈一指的金融服务机构。 国际阿拉伯非洲银行(Arab African International Bank - Egypt)
尼日利亚Access Bank Plc
标准银行集团(Standard Bank Group) 其前身为标准银行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1969年,总部位于约翰内斯堡。标准银行集团为约翰内斯堡交易所上市公司。以资产论为非洲最大的银行,2006年排行全球第106名。标准银行集团业务遍及18个非洲国家及其他21个国家(地区),在台北设有分支机构,同时在香港、俄罗斯、新加坡和巴西拥有全面银行服务资格。该行在南非共有713家分支机构,在非洲其他地区则设有240家分支机构。
莱利银行(Nedbank Group) 南非第四大银行,莱利集团下属企业。莱利集团拥有莱利银行和皇帝银行(Imperial Bank Limited)各50.1%的股份。而莱利集团又是old mutual group的成员企业。 巴西布拉德斯科银行(Banco Bradesco) 布拉德斯科银行是一家政府控股的商业储蓄银行,成立于1808年,在巴西设有7100家分行,在全球25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包括阿姆斯特丹、布依诺斯爱里斯、新加坡、法兰克福、里斯本、伦敦、洛杉矶、马德里、纽约、巴拿马、圣地亚哥、东京等。其主要海外子公司包括美国的BB租赁公司、英国的BB证券公司和奥地利的BB-AG Viena等。布拉德斯科银行还在北京、芝加哥、香港、利马、华盛顿设有代表处。
巴西银行(Banco do Brasil)
巴西伊塔乌投资银行(Banco Itaú)
哥伦比亚银行(Bancolombia)
巴西Itau Unibanco于2008年底创立,是Banco Itau Holdings Financeira SA和Unibanco(Uniao de Bancos Brasileiros SA,巴西联合银行)合并而成。2008年11月4日Itausa(Investimentos Itau S.A)和Unibanco Holdings的控股股东向市场宣布,双方就合并Itau和Unibanco的金融业务部门达成了一份合资企业协议,旨在组建南半球规模最大且市值位居全球前20位的私营金融企业集团。这家新的金融机构将有能力在国际舞台上与最大的世界银行相抗衡。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加拿大BMO金融集团(BMO Financial Group)
加拿大出口发展局(Export Development Canada)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CIBC)
加拿大宏利金融集团(Manulife)
加拿大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Canada)
加拿大丰业银行(Scotiabank)北美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2005年7月为止其资产总额达3180亿加元。它也是加拿大最具国际化的银行。Scotiabank 集团在48个国家拥有44,000名员工,通过由1,800多家分公司和事务所组成的网络提供各种服务。
美国富国银行(Wells Fargo)是美国唯一一家获得AAA评级的银行,建于1852年,名称一直未变;按商业银行资本市值,全球排名第四。 富国银行是一家提供全能服务的银行,业务范围包括社区银行、投资和保险、抵押贷款、专门借款、公司贷款、个人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等
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 当今世界资产规模最大、利润最多、全球连锁性最高、业务门类最齐全的金融服务集团。它是由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于1998年合并而成、并于同期换牌上市的。
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全球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由大通银行、J.P.摩根公司及富林明集团在2000年完成合并。摩根大通是全球盈利最佳的银行之一,拥有超过7000亿美元的资产,管理的资金超过6300亿美元。公司在全球拥有772名销售人员,覆盖近 5000家机构投资者客户;股票研究覆盖5238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3175家亚洲公司。 三菱东京UFJ银行株式会社(The Bank of Tokyo-Mitsubishi UFJ、BTMU;中文译为三菱东京日联银行,NYSE:MTU)是一家由东京三菱银行与UFJ银行在2006年1月1日合并而成的日本银行,为日本资产最多的金融集团“三菱UFJ金融集团”的核心企业与商业银行业务单位。以资产计,该行是日本以至亚洲最大的银行,总行位于东京都内邻近皇居的丸之内商业区。
瑞穗实业银行(株式会社みずほコーポレート银行、Mizuho Corporate Bank, Ltd.简称MHCB)是一家企业及投资银行,隶属日本第二大金融服务综合企业瑞穗集团,于2002年4月透过转移第一劝业银行与富士银行的企业和投资银行部门到日本兴业银行组成,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千代田区大手町。
日本三井住友银行(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SMBC) 由樱花银行和住友银行合并而成,总部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总资产达100万亿日元的三井住友银行系日本三井财团和住友财团的核心企业,是日本第二大商业银行、世界十大商业银行之一。目前其在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37家海外分行。三井住友银行在我国上海、天津、苏州和广州设有4家分行,并在北京、大连、沈阳、重庆开设了代表处。
中国兴业银行(Instrial Bank (China) 成立于1988年8月,是经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首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总行设在福建省福州市,2007年2月5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1166),注册资本50亿元。 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 Banking Corporation) 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银行。前身是新南威尔士银行(Bank of New South Wales)成立于1817年,在当时属于英国殖民地的新南威尔斯的悉尼Macquarie Place 开立了一间办事处。1982年更名为西太平洋银行。2005-2006财政年度纯利润30.7亿澳元,总市值超过430亿澳元,论市值计算是澳大利亚十大上市公司之一,雇佣员工27000人。董事会主席利昂·戴维斯(Leon Davis),行政总裁戴维·摩根(David Morgan)。
❹ 康师傅公司有日本人的股份吗
有,康师傅集团于1996年2月在香渗尺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本公司的两大股东顶新(开曼岛)控股有限公司和三洋食品株式会社分别持有本公司33.2%的股份。于2009年12月31日,本公司之市值为137.5亿美元。现时本公司已被纳入英国富时指数中亚太区(除日本外)的丛洞高成份股及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香港颤清成份股指数。
❺ 世界十大银行
据美国金融月刊刊载,世饥含界十大银行的名次为:
1.万国宝通银行(美国),2.第一劝业银行(日本),3.富士银行(日本),4.美国银行(美国),5.住友银行(日本)、6.三菱银行(日本),7.三和基茄银行(日本),8.法国国家巴黎银行(法国),9.农业信烂锋笑贷银行(法国),10.里昂银行(法国)。
❻ 求世界十大银行排名和市值
这是前25名的排行
2009-2010年世界银行排行榜:
Rank Bank 中文名称 Country Ticker
1 JP Morgan Chase & Co 摩根大通公司 US JPM
2 Bank of America Corp 美国银行 US BAC
3 Citigroup 花旗集团 US C
4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苏格兰皇家银行 UK RBS
5 HSBC Holdings 汇丰集团 UK HBC
6 Wells Fargo & Co 美国富国银行 US WFC
7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 Japan MTU
8 ICBC 中国工商银行 China
9 Credit Agricole Group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 France
10 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西班牙国际银行 Spain STD
11 Bank of China 中国银行 China
12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中国建设银行 China
13 Goldman Sachs 高盛集团 US GS
14 BNP Paribas 法国巴黎银行 France BNPQY
15 Barclays Bank 英国巴克莱银行 UK BCS
16 Mizuho Financial Group 日本瑞穗金融集团 Japan MFG
17 Morgan Stanley 摩根士丹利公司 US MS
18 UniCredit 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 Italy
19 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团 Japan SMFJY
20 ING Bank 荷兰国际集团 Netherlands ING
21 Deutsche Bank 德意志银行 Germany DB
22 Rabobank Group 荷兰合作银行 Netherlands
23 Societe Generale 法国兴业银行 France SCGLY
24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中国农业银行 China
25 Intesa Sanpaolo 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 Italy IITSF
❼ 三井住友集团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株式会社(日语:三井住友フィナンシャルグループ,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简称SMFG,是日本第三大金融机构。 旗下公司 三井住友银行 三井住友信用卡株式会社 三井住友银行信贷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日本综合研究所 大和住银投信投资顾问株式会社 大和证券SMBC株式会社 邦民20.71% 日兴证券 经历 2002年12月 由原住友银行及樱花银行合并而成的三井住友银行,透过股票过户创立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MFG)。SMFG的股票立即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大阪证券交易所与名古屋证券交易所第一部挂牌。 2003年2月 三井住友信用卡有限公司(三井住友カード株式会社)、三井住友银行信贷有限公司(三井住友银リース株式会社)与日本综合研究所有限公司(株式会社日本総合研究所)成为SMFG全资子公司。 2004年6月 在消费者财务业务与邦民财务(プロミス,香港“邦民日本财务”之全资母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2005年4月开始合作业务)。 2005年4月 在信用卡业务与NTT DoCoMo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转移部份SMFG所持有的三井住友信用卡有限公司股份到NTT DoCoMo,2005年7月三井住友信用卡发行新股并以第三方分配额分配给NTT DoCoMo。2005年12月开始合作业务) 2006年9月 SMBC Friend证券有限公司(SMBCフレンド证券株式会社)成为SMFG全资子公司。 2006年10月 在出租及汽车出租业务与住友商事达成继续共同业务协议。 2009年5月1日三井住友金融集团收购花旗集团旗下的零售经纪公司Nikko Cordial Securities Inc.,以及Nikko Citigroup Ltd.的证券承销部门,作价5450亿日元(约合427亿港元) (约合55亿美元)。 协定内容包括完全接收日兴证券(Nikko Cordial Securities)及部分接收投资银行“日兴花旗”(NikkoCitigroup) 花旗2008年1月才完成的一系列交易为收购Nikko Cordial支付了1.6万亿日圆(161.7亿美元) 股东 发行股票总数:8,374,273 股东数目:187,571 主要股东: 股东名称 持股数 持股比率(%)
日本トラスティ・サービス信托银行株式会社(信托帐户)日本服务信托银行 879,076 6.23
日本マスタートラスト信托银行株式会社(信托帐户9)日本大师信托银行 718,269 5.09
日本トラスティ・サービス信托银行 264,420 1.87
The Chase Manhattan Bank, N.A. London Secs Lending Omnibus Account(大通曼哈顿银行北美伦敦秒借贷综合性帐户) 219,907 1.55
SSBT OD05中国条约八十零点八一五万综合(疑为中投) 181,411 1.28
State Street Bank and Trust Company505223(道富信托银行505223帐户) 98,904 1.33
State Street Bank and Trust Company505225(道富信托银行505225帐户) 97,400 1.31
日本生命保险公司 154,666 1.09
Mellon Bank, N.A. As Agent For Its
Client Mellon Omnibus us Pension(纽约梅隆银行北美退休基金 ) 147,614 1.04
The Chase Manhattan Bank385036(大通曼哈顿银行385036帐户) 73,866 0.99
编辑本段公司规模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下辖三井住友银行、三井住友租赁、三井住友信用卡公司和日本综合研究所等4家子公司。三井住友金融集团的特点是只有个人银行业务,缺少法人业务。所以在对UFJ的并购案中不惜提出1:1的对等合并的条件。其目的就是要通过UFJ集团扩充法人业务、信托和证券业务。 总资产达100万亿日元的三井住友银行系日本三井财团和住友财团的核心企业,是日本第二大商业银行、世界十大商业银行之一。目前其在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37家海外分行。此前,三井住友银行在我国上海、天津、苏州和广州设有4家分行,并在北京、大连、沈阳、重庆开设了代表处。
编辑本段发展简史
住友生命成立于1907年,从属于住友集团,是日本第三大人寿和健康保险公司。住友集团在日本是仅次于三菱集团的第二大集团,最初经营制造业,目前旗下企业覆盖钢铁、机械、电机、化学、地产、金融等十多个领域。2000年,原来的银行和财产保险公司与日本三井集团的银行和财产保险公司合并,成立三井住友银行和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公司。 住友生命是一家相互制保险公司,目前有4万多名营销员,累计拥有700多万保单持有人,在由40家公司组成的日本寿险市场中,住友生命占据13%左右的市场份额,住友集团的下属公司,比如NEC等都是它的客户。 2003年3月17日,同属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团旗下的两家银行三井住友银行(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简称SMBC)宣布与Wakashio银行(WB)正式合并,SMBC将牌照移交给WB。合并后新建的银行仍名为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不过,合并之后,WB将继续经营银行业务,而原有SMBC则被解散。该合并案于3月11日获得日本政府监管部门批准。通过合并,可以将两家银行的资本从合并前的3万亿日元压缩到5000亿日元至1万亿日元之间,余下的2万亿日元的富余可以用来弥补潜在的控股损失。
❽ 重庆和兰州相比 那个城市发展空间大
个人觉得是重庆
重庆是直辖市,政府对直辖市的政策扶持比较倾斜,而且重庆直辖十年发展非常迅速,令成都,西安汗颜。此外重庆是地理区位优势比较好,位于长江上游,港口枢纽。铁路也不断完善
兰州在西北,首先缺水是制约兰州的发展瓶颈,缺水对工业影响非常大,此外西安在西北的老大位置也制约兰州的发展,但是兰州地处陇海-兰新线和青藏线的交点,对旅游业和外贸出口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❾ 世界有哪五大银行
2008年《银行家》全球1000家大银行一级资本前25名
排名 中文常用名 英文名 国家 一级资本($m)
1 美洲银行 Bank of America Corp 美国(USA) 91,065
2 花旗集团 Citigroup 美国(USA) 90,899
3 汇丰集团 HSBC Holdings 英国(UK) 87,8472
4 法国农业信贷集团 Crédit Agricole Group 法国(France) 84,937
5 摩根大通公司 JP Morgan Chase Et CO 美国(USA) 81,055
6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日本(Japan) 68,464
7 中国工商银行 ICBC 中国(China) 59,166
8 苏格兰皇家银行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英国(UK) 58,973
9 中国银行 Bank of China 中国(China) 52,518
10 西班牙国际银行 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西班牙(Spain) 46,805
11 法国巴黎银行 BNP Paribas 法国(France) 45,305
12 英国巴克莱银行 Barclays Bank 英国(UK) 45,161
13 苏格兰哈里法克斯银行 HBOS 英国(UK) 44,030
14 中国建设银行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oration 中国(China) 42,286
15 日本瑞穗金融集团 Mizuho Financial Group 日本(Japan) 41,934
16 美国瓦乔维亚银行 Wachovia Corporation 美国(USA) 39,428
17 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 UniCredit 意大利(Italy) 38,700
18 美国富国银行 Wells Fargo & Co 美国(USA) 36,808
19 荷兰合作银行 Rabobank Group 荷兰(Netherlands) 34,757
20 荷兰商业银行 ING Bank 荷兰(Netherlands) 33,958
21 瑞银集团 UBS 瑞士(Switzerland) 33,212
22 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团 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日本(Japan) 33,177
23 德意志银行 Deutsche Bank 德国(Germarry) 32,264
24 荷兰银行 ABN AMRO Bank 荷兰(Netherlands) 31,239
25 法国国民互助信贷银行 Credit Mutuel 法国(France) 29,792
2009年2月最新资料
全球银行市值排行榜
1 中国工商银行
2 中国建设银行
3 中国银行
4 英国汇丰银行
5 美国摩根大通银行
6 美国富国银行
7 西班牙国际银行
8 日本三菱UFJ银行
9 美国高盛公司
10 中国交通银行
❿ 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美国占了8个,大家怎么看
毫无疑问,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强国,在当今世界的发展仍然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不过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1990到2020这30年间发生的变化,会更加有意思。
1990年的全球市值前10大公司,有8家日本公司,前7位都是日本公司,几乎就是日本市值10大公司排名,美国只有两个公司排进前10,IBM(全球著名的IT企业-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排在第8,埃克森美孚排在第10.
10年后的2000年,全球市值前10大公司中,美国公司占了7个,日本只是剩下两个。
又过了10年,2010年全球市值前10大公司中,美国4个,中国有3家公司进入前10,由于石油和金属矿产价格大幅上涨,中国石油、埃克森美孚、必和必拓、巴西国家石油分别居第1、第2、第7和第9。
2019年最新的全球市值前10大企业,美国有8个,中国两个。
最后,这个排名的变迁也充分反映了世界经济格局在30年来的变迁,不得不说,中国在改革开放的40年内迅速的崛起了,小伙伴们,特别是80后们,这是真实发生在自己生活的时代中的事情,生活变好了,国家强大了,感谢这个时代。
2019年美国GDP将达到22万亿美元,中国GDP14万亿美元——世界超大规模的两个经济体,世界最具实力的两个经济体——各种企业榜单无不体现这两个国家的超强实力!
以市值为标准,先看看美国十大上市公司vs中国十大上市公司!
全球十大上市公司,严格意义上讲,现在美国占7个,苹果、微软、Google、亚马逊、Facebook、伯克希尔、摩根大通——4000亿的VISA无法入选!因为除了中国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之外,还有沙特阿拉伯的沙特阿美公司市值也是超过VISA!实际上,沙特阿美是世界第一市值!
十大上市公司得出几点看法:
1. 美国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革命的先驱! 苹果、微软是计算机时代即产生的革命先驱,同时,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抓住了机遇。
2.Google和Facebook是PC互联网时代霸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又是先驱。
3.阿里巴巴和腾讯是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先驱,但是,他们除了行业模式先进,市场空间大之外,他们还抓住了移动互联网,使自己成为除美国公司之外世界互联网公司之中的霸主。相反,新浪和搜狐虽然也是中国互联网的先驱,但他们没有抓住移动互联网——尤其是搜狐!
4. 时代在前进,产业在变化! 10年前,世界10强包括埃克森美孚、GE、IBM、沃尔玛,现在,全部退出名单了—— 科技 才是这个时代的主导——而且苹果、微软、Google、Facebook、阿里、腾讯还在跑马圈地,规模还在不断膨胀。
美国实力当然很强,但是,《财富世界500强》、《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世界上市公司市值1000亿美元以上榜单》、《全球企业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榜单》更能反映出一个国家企业的实力,也更能反映出一个国家产业的实力。
以《全球企业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名单》为例,这里面的公司主要都集中在 石化能源 、 汽车 、 电信 、 银行 、 保险 、 食品 、 商业连锁 ,但是,中国和美国是两个例外!
除了韩国三星之外,中国和美国包揽了全部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的 科技 公司:
美国:苹果、微软、Google、亚马逊
中国:华为(独一个)——阿里巴巴营收将近800亿美元了,再过2年方可达到1000亿美元
中国还有一个行业世界第一——基建——基建狂魔哇(๑ŐдŐ)b
因此,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的公司还包括中国的几个基建公司——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
2019年美国GDP超过22万亿美元,中国GDP14万亿美元——世界超大规模的两个经济体,世界最具实力的两个经济体——《财富世界500强》、《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世界上市公司市值1000亿美元以上榜单》、《全球企业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榜单》都反应这两个国家的超强实力。
这反映出美国的特点:国家大、人口和人才多,经济发达。
国家大,代表这个国家地理条件多样化,可以有各种各样高 科技 公司发挥的空间。比如,研究寒带、温带、热带农作物种子的高 科技 公司,都可以找到合适的环境。比如,广袤的国土,本身就存在对大飞机、互联网的需求。
人口人才多,代表这个国家拥有高素质的 科技 人才队伍。人口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任何一个国家,都只有一小部分人是高 科技 人才,更多的人是餐馆服务生和出租车司机、建筑工人。这样,就必须有足够的人口基数,才能支持一定数量的 科技 人才队伍。
经济发达,意味着这个国家可以提供 科技 公司成长的优越的环境。比如投融资发达,就医给高 科技 公司提供启动资金。
所以,未来世界上如果有能在 科技 领域出现比美国更多大公司的国家,也必须在这些方面有雄厚基础。
俄罗斯,人口太少,地理环境有所欠缺。印度,地理上有所欠缺,经济稍差一些。巴西,经济增长的势头比较差,偏爱享乐的民族性格的也是生产大量高 科技 人才的障碍。
唯有中国,才可能在高 科技 领域出现一大批堪比美国同行的伟大公司。
纵观 历史 ,全球前十大市值公司一直都在变化。90年代日本占据8个,之后日本经历资产泡沫破裂;2000年美国占据7席,经历了互联网公司泡沫破裂;2010年比较分化,美国德国中国都有上榜;2019年,美国再次占据8个,这里面是不是暗含泡沫危险呢?
二战后,美国有意扶持日本来平衡亚洲的战略布局。其表现主要为,政治上没有报复美日战争恩怨,相反还释放了大量战犯,并迅速组建了日本新政权;经济上美国大力扶持日本,朝、越战争大量订单促使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并起飞。
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脉络主要是承接美国落后产能,这个过程中帮助日本制造业完成了由模仿到创新的飞跃(这里不得不吐槽那些看不起山寨文化的国人)。日本其强大的民族韧性,硬是把日本制造从劳动密集型向高 科技 型转变(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不是很熟悉?)。高性价比的日本制造在世界市场上迅速发迹,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在这个背景下,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犹如添了一双翅膀一样超速前行。1970年日本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6%,到了1978年日本经济总量达到了美国的五成,占世界生产总值的一成!
日本经济的崛起,让扶持他的老大开始不安,对于美国来说日本应该是一个温顺而谦恭的盟友,而不应该是一个平起平坐的对手。美国对日本挖坑其实在1971年就开始了,那一年美日签署了一个协议(史密斯协议),促成日元升值16%也就是1美元兑换308日元。两方协定,日后次汇率为基准汇率,上下浮动范围在2.25%徘徊。协议签订当年,日本经济增长率由10%猛将到了4%,因为日本资源匮乏,这个升值并没有给日本带来更深影响(本币升值利于进口)。
高 科技 的深加工使日本经济并没有因为本币升值而陷入衰退,经过短暂一年的调整后,日本经济在1972年后继续回到快速车道。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贸易盈余国和外债持有国。
日本制造80年代开始渗透到美国本土,日本 汽车 、日本半导体开始蚕食美国制造市场份额。而美国经济则陷入了滞胀的局面,对外贸易赤字连年扩大,国际收支严重失衡。1984年美国贸易赤字达到了1800亿美元,占到其当年生产总值的3.6%,美国经济出现了恶性循环,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也在扩大!
这个背景下,签订了广场协议,日本经历短暂辉煌后跌落神坛。到了2000年,日本的企业估值前十名仅有2家上榜。而美国收割日本经济后,迅速走出低迷。
1995年后,互联网的出现颠覆了人类的认知。
当时最流行的一个理念,互联网将改变世界,这是当时最流行的一个口号。
随着资本的驱动,以及人们的认知,投资互联网企业成为了当时的主流思想。主要源自传统企业的投资失去吸引力,那些高成长公司的市盈率达到了高位。如果投资他们,按照价值投资体系,要几年才能收回成本。(当时普遍市盈率比80年代高了很多倍)
当时的新秀,互联网则不然。
互联网企业根本不用考虑市盈率过高的问题,因为这些互联网企业根本不存在任何盈利。
市盈率的概念是,每股的市场价格除以美股收益。
当时互联网企业,除了几个头部企业,根本不存在盈利的问题。
但是互联网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概念性强,未来预期强,还有靓丽的故事。
没有市盈率,如何吸引投资者介入呢?
这并不能难道华尔街精英,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冥思苦想,发明了一个指导标准,市销率。
所谓市销率,就是每股市场价格与每股销售收入之比。
但是,一些互联网企业根本还在概念之中,没有销售收入怎么办?
华尔街经营再次闹洞大开,发明了代表未来销售的名次,那就是每股市价点击之比。
也就是说,现在没有销售不重要,每一个点击都代表了未来的预期销售。消费者点击的越高,互联网企业未来收入的可能越大。
在一系列的打包中,投资者开始注意财富机会,你们看互联网企业股价涨幅,买入的都赚钱了。
在互联网改变世界的噱头下,美股互联网概念旱地拔葱,股价飙升!
股价是因为买盘多而上涨,越涨跟风的越多,泡沫就在这种不合理逻辑下吹大。
2000年后,美股互联网泡沫破裂。这里体现了价值投资的优势,互联网企业大多数退市,参与者最多的亏损100%,而成长股享受了下跌,但是公司还在。
当年活跃在互联网风口的企业,目前已经消失殆尽!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至今我们还在享受 科技 带来的变化。
只是当年参与互联网红利的企业,赚足人类贪婪的现金后,进入一个荒草的坟墓。
现在坟头上的草,估计已经很长了,可怜的甚至连个墓碑都没有。
过节的时候,也没有人去上个坟,去叙述下今天的场面。
2010年美国经历次贷危机后,出现了前十大市值公司分化的场面。新的格局正在形成,而日本已经在那场泡沫破裂中损失惨重,形成了中国、美国、欧洲三足鼎立的局面。2019年的市值排名中,美国再次夺魁!主要是 科技 类公司占据要塞。
按照 历史 规律,一旦一个国家集中出现市值8名以上,经济泡沫将会到来。这是美国经济危机的前兆吗?我们拭目以待!
2019年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美国占了8个,还有两个是中国的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我国十占其二,也不错的!而在2007年中国股市6124点的时候,工行还问鼎过宝座的,那时候也是宇宙行之称,后来中石油上市,市值宝座位置才又移交。
历史 上前三大市值公司,第一为荷兰的东印度公司,那时候确实是巨无霸的公司,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而位居第二的是法国的密西西比公司、位居第三的是英国的南海公司,可是这两家公司却是名副其实的骗子公司。泡沫去掉后,剩下一地鸡毛。是不是让你想起中石油!对中石油也曾经进过 历史 上前五大市值公司,当时换算超过万亿美元,按如今估计在2万亿美金市值左右了。可是现在呢?二级市场还不是让投资者亏损累累!
微软、苹果、亚马逊、谷歌、脸书等等都是巨无霸,他们的研发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电商的崛起改变了传统的市场交易行为,成就了阿里巴巴、亚马逊等。
2008年低谷6469点后如今将近3万点高空,自然市值也是大幅飙升。而A股十年来还是原地踏步3000点不动,市值的增长主要依靠新股的上市,也就是股民笑谈的只是横长而没竖向增长。
总之,市值前十的位置也是不断更替的。公司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生产力是不断朝前发展的。期待中国出现更多的大市值公司,出现更多的好公司!
美国企业引领世界 科技 革命大步向前。
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中,美国独占了8个。美国依然在计算机技术,软件设计,生物制药乃至金融和能源行业引领世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另外两家来自我国的阿里和腾讯,主要是因为依靠的是国内较为封闭而庞大的市场,才勉强挤进了前十。
我们再来看看未来的人工智能和探空 探索 等领域,美国的波士顿动力和space x公司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技术突破。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十年,美国企业仍将引领人类的 科技 进步。
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美国占了8个,大家怎么看?
最近我看到了全球市值排行榜,确实在前十大公司里面,美国占了8个。我觉得这是过去20年里长牛,以及 科技 大发展的结果,今天发生的事情,其实是上世纪美国推行 科技 主导的国策有关系。 接下来我来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美国在过去20年里主导了 科技 大发展,成就了跨国性的 科技 企业 。我们常说美国过去20年里主导了军事大发展,主导了 科技 大发展,在这场大改变中,自然成就了 科技 大企业的发展,FANNG成全球知名的跨国企业。
其次、美国过去20年 科技 发展, 科技 类公司推动美股走出长牛市,吸引全球资金投资 。 科技 类公司的赢家通吃的特性,让美国 科技 企业逐渐成长为全球知名的独角兽企业。随着国家资金的推动,也造就了美股20年长牛市。
最后、中国占据了其他2席,也说明了中国慢慢进入了国家视野,未来美股的席位有所减少会是大势所趋 。 当下随着中国 科技 企业的发展,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航母级企业,慢慢有了进行全球竞争的能力。必须带领中国 科技 企业的跨国发展之旅。
总之、全球资金是非常敏感 的,逐利的,随着中国的GDP稳定中速发展,以及5G赛道的大发展,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美股的 科技 公司会在这场角逐中,慢慢会败下阵来。毕竟今天的成功是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之上的。而当下中国的基础设施的发展,给了 科技 类公司更大的空间,可以预见的是十年之后,中国的 科技 企业将会有更多的入榜机会。
《日经亚洲评论》编制了一份截至2019年12月20日的全球公司的市值榜单。与楼主的观点略有差别、美国占据了7家,中国两家,沙特阿拉伯一家,但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属于石油行业。
从上表可以看出,美国大市值公司主要集中于电子、互联网、 科技 行业,像智能手机的苹果, 科技 公司的微软,互联网的脸书和谷歌、亚马逊,谷歌的安卓系统是手机使用最普遍的系统之一,金融业的摩根大通,哈撒韦公司属于投资公司,
从美国排名居前的 科技 公司来看,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还是很有竞争力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后,通过彻底的出清,国家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那就是以苹果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以微软为代表的云计算,以脸书为代表的社交平台,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子商务,都成为了世界的翘楚,特别是苹果带动了一大波的产业链发展,微软的云计算引领了世界大数据和云计算热潮,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就目前美国 科技 实力而言,还是最先进的,像芯片半导体技术就是世界最先进的产业之一,一个制裁就让某通信公司陷入困境,只能接受美国苛刻的条件,付出沉重的代价,
美国 科技 公司成为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与美国三大股指不断创 历史 新高不无关系,股指涨不停,股价涨不停,形成巨大财富效应,让投资者获得巨大投资收益,转化为消费新动力,而美国又是一个消费型 社会 ,股市与经济发展就得到相互促进,股市上涨消费增加,进一步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刺激美国股市不断上涨,投资者得到更多投资收入,用于更多的消费,
A股如果也能像美国股市一样创新高,也带来几十万亿元的市值增加,让投资者获得巨大收益,可用于消费,对经济增长是大有裨益的,可是股指在牛市声音中再度跌破3000点,留给投资者更多的伤心和失望。
一个企业的市值在世界范围内排名靠前,也说明该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力,当一个国家这种企业多了以后,在一定程度上面也表明该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毕竟一个相对实力较弱的国家,想要诞生巨无霸企业难度不是一般地大。
据数据显示,在1990年的时候,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分别是日本电信电话、东京三菱银行、日本兴业银行、三井住友银行、丰田 汽车 、日本富士银行、日本第一劝业银行、IBM、日本联合银行与埃克森美孚(排名分先后)。
从上述名单可以看出来,大多都是日本的企业,来到了八家,剩下的两家是美国的IBM与埃克森美孚。30年前,市值排名前列的绝大多数都是银行,其他产业与金融银行业比起来还是有一些差距。
到了2019年,榜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值排名前十的依次是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脸书、伯克希尔哈撒韦、阿里巴巴、腾讯、强生与JP摩根(单一股票市场市值)。前段时间上市的沙特阿美因为上市时间较短,暂时没有将它收录进去。30年后,日企无一上榜,我国倒是有两家企业上榜了。
30年前,日企可以说是风光无两,前十独占八席,如今前十日企无一上榜,除了可以看到竞争激烈以外,从这份榜单变迁史中还能看出哪些信息呢?
新兴产业的崛起。1990年,上榜的十家企业当中有6家银行,金融业或许是当时最稳定,赚钱效应最强的行业。到了2019年,市值前十名当中(单一股票市场的市值),仅有JP摩根这一家银行。互联网与高 科技 企业开始霸榜。
当然并不是说金融业现在不行了,事实上银行业仍是目前最赚钱的行业之一,但是目前金融市场已经相对稳定,盈利点可能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高端 科技 与人工智能是当前世界不少国家大力发展的行业,这些企业生命力强,可能目前带来的效益不是很多,但却是未来发展必须要攻下来的阵地,是当前这个时代主要的风口企业。
美国在 科技 这一块毫无疑问优势是比较大的,这也是美国在30年后的今天巨无霸企业完全压制其它国家的主要原因。我国虽然目前还比不上美国,但是从 历史 变化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潜力不容小觑,正在大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全球市值前十大的公司,美国占8个这个很正常呀,你想想美国Gdp占全球多少,他是排名第一,那他的公司排名前10里面占8个,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说明他经济非常发达。
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经济非常发达,如果他公司排名不靠前,他能经济发达吗?
要想国家强大,你首先经济要发达,经济强大了,你才有更多的钱去发展更好的经济去做研发,不然你连钱都没有,你如何去支撑去研发?…
而如果你一个国家连经济都不发达,那你如何保障自己国家强大呢,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你在经济上根本没有话语权,所以美国前十大的公司里面占8个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当某一天如果我们中国是世界经济第一,那么前十大里面占8个,我觉得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