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物流员工股票市值
A. 刘强东的京东物流上市在即,连亏14年预估市值400亿美元
十年前, 科技 圈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描述——把京东的网站外皮扒掉,这家公司其实是一家物流公司。类似的,在刘强东的早期规划中,自建物流是其区别与阿里体系的最大杀手锏。如今,京东物流终于在独立14年后启动上市,而被誉为“隐形第二大物流公司”的它,能在资本市场激起什么样的波澜?
2月16日晚间,京东物流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正式启动IPO。其中,京东集团持股近九成,高瓴、腾讯、中国人寿等均有入股。
招股书披露的业务数据颇为亮眼,亏损14年的京东物流,如今似乎已看到了盈利的曙光。若能成功独立上市,打通二级市场融资通道,京东物流也有望在快递行业“三国杀”中战得更为游刃有余。
更重要的是,继京东数科和京东 健康 后,京东物流将成为京东系拟分拆上市的第三子,业界预估其市值有望冲击400亿美元,有望成为京东系在资本市场的又一员大将。
京东IPO第三子
2月16日晚间,京东物流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美国银行、高盛、海通国际等。受该消息影响,京东美股盘前直线拉涨,一度涨超4%。
招股书显示,京东物流将自己定义为“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商”。根据第三方机构2019年的数据,从营收规模上看,公司为国内最大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
股权结构方面,京东物流受京东集团及刘强东等共同控制,京东集团直接持股79.12%,京东物流供应链公司持股7.9%。除高瓴旗下HHJL与EastarCapitalFundL.P分别持股2.9%以外,中国人寿、腾讯旗下意像架构投资、千山物流基金、永泰资本等机构持股均不超过1%。
京东集团称,分拆计划的细节尚未敲定,包括全球发行的规模和结构;完成拟议的分拆后,公司将继续间接持有京东物流50%以上的股份。
如今,京东物流已然成为继京东数科和京东 健康 后,京东集团拟分拆上市的第三枚棋子。
关于此次上市募资目的,京东物流表示拟将用于升级和扩展物流网络,开发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相关的先进技术,扩展解决方案的广度与深度,深耕现有客户,吸引潜在客户等,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此前,物流板块作为刘强东重金投入的“亲儿子”,2018年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11个季度内,累计技术投入高达46亿,技术投入在总收入中平均占比达到3.4%,领先同业。若京东物流独立上市成功,二级市场融资渠道得以打通,未来在一众上市公司同行面前相比也能更加游刃有余。
不过,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京东物流,独立上市的战略意义或许比京东数科和京东 健康 高得多。
早在2020年初,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公司的内部信中就将京东集团的定义从“以零售为基础的 科技 服务公司”转化到“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将物流放在了业务重心的位置。虽然自建物流体系的重资产模式争议不断,但在多年来重金投入,扩大规模效应的背景下,如今京东物流经营情况逐步好转,即将扭亏为盈。
若京东物流上市顺利,意味着京东“三驾马车之一”的物流板块终于具备了独立造血与融资的能力,对于母集团而言,或许也有望迎来价值重估的转折点。
成立14年,终于盈利在望?
事实上,京东物流板块成立14年都未实现盈利,一路走来不乏争议。欲独立上市的京东物流是否具有独立造血的能力,也成为二级市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业绩方面,公司三年营收规模可观,增速较高,且有加快的趋势。 招股书显示,京东物流2018至2020年前三季度收入分别为379亿元、498亿元、495亿元,2019年营收同比增速高达31.6%,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则进一步提升至43.2%,远超同期顺丰的29.84%增速。
虽然公司至今仍未实现盈利,但公司盈利能力亮眼,三年内毛利润增速超400%,毛利率增速超200%,如今净亏损大幅收窄,盈利似乎已经不远。
招股书显示,虽然在2018年至2019年,京东物流分别亏损了28亿元、22亿元,但到了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亏损已经大幅缩减至1170万元。
其中一部分影响因素是政府的大额补贴。2018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政府分别对京东物流补贴了3948万元、1.04亿元、2.98亿元,然即便扣除政府补贴,京东物流净亏损仍显示大幅收窄。
另外,亏损收窄的背后自然少不了盈利能力的提升。2018至2019年,公司毛利润从10.8亿元增长至34.3亿元,翻了三倍多,毛利率则从2.9%大幅升至6.9%;2020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则更为亮眼,收获毛利润54.2亿元,毛利率飚升至10.9%。
关于毛利率增长的原因,公司表示,是由于收入显著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疫情期间减免社保等政府补助措施,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了经营效率。
另一方面,外部客户收入占比超四成,也意味着京东物流对母集团的依赖逐渐减弱。
自2017年起,京东物流全面对外开放,外部客户收入占比不断提升,2018至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29.9%、38.4%与43.4%,增速显著。京东物流主动表示,现在和将来不会极大依赖京东集团。
招股书显示,京东物流的服务产品主要包括仓配服务、快递快运服务、大件服务、冷链服务、跨境服务等,截止2020年三季度末,京东物流已服务了超过19万家企业客户,覆盖快消、服装、家电、家具、3C、 汽车 和生鲜等多个行业。
估值400亿美元,仅次于顺丰
根据国家邮政局最新公布的2020年快递服务调查数据,京东物流无论是从总体满意度还是72小时准时率排名方面都排进了行业前五。去掉“国家队”中国邮政,如今快递服务行业似乎已成京东、顺丰、与通达系三分天下之势。
除了京东物流,快递行业头部玩家均已上市,龙头老大顺丰控股市值超过5000亿之外,“三通一达”的市值均在500亿元以下。而据业内预计,京东物流估值可能达到400亿美元左右,上市后有望坐上仅次于顺丰的“行业老二”宝座。
分析观点指出,快递物流行业已从增量竞争逐渐进入到存量竞争的阶段,经过较为残酷的价格竞争,最后整个市场的需求会集中到龙头企业的手里。2020年或许是快递行业进入战国时期第一年。从投资角度看,一方面商务快递的龙头公司正在多元化扩张,另一方面,在电商快递领域,龙头企业正在建立壁垒,其投资价值会不断凸显。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物流早就在二级市场有所布局。 2016年4月,京东物流与达达集团签订了业务合作协议,使用其实时配送平台,补充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后者已经于202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而在2021年1月的最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中,京东物流迎来了新CEO余睿,其同时兼任京东刚刚达达集团的董事,这在当时也被认为是京东物流提速IPO的重要信号。
分析观点认为,京东物流如能顺利IPO,将会加速市场份额的转化,特别是加速其国际化和下沉网络建设速度,以规模换效益。与此同时,资本系的合纵连横也将相应提速;但是总体来看,京东物流、顺丰和通达系(包括菜鸟网络)的三足鼎立之势还将长期存续。
有市场人士进一步指出,还需要考虑近期香港新股火热的大环境,预期京东物流同样会获得市场热烈追捧,有望成为香港又一只数千亿市值的大型新股。
B. 京东物流2021年营收破千亿,你怎么看
从历史数据来看,京东物流始终保持着高质量、可持续性增长,从2018到2021年营收分别为人民币379亿、498亿、734亿、1047亿。
而且,外部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不断突破,从2018年的29.9%增长为2021年的56.5%,实现年度首次超过50%的突破。由此,京东物流提前超额完成2017年正式独立之际制定的“五年收入规模过千亿、外部收入占比过半”的战略目标,收获市场和客户的认可。
受此前疫情影响,近一年多来,京东物流恢复和加大了对物流网络、研发、人员等核心资源的投入,而这些战略投入也帮助其取得了更多的业务增长机会。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已在全国运营超1300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总管理面积超2400万平方米。
过去一年,京东物流新增仓库数量约400个,相当于在过去一年每天新增一座仓库。另外,京东物流持续强化软件、硬件及系统集成的三位一体供应链物流技术核心竞争力。
2021年,京东物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费用达28亿元,同比增长37%,形成了覆盖园区、仓储、分拣、运输、配送等供应链各关键环节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京东物流持续推进大规模、高质量就业。京东物流已拥有超30万一线员工,2021年为一线员工薪酬福利支出达358亿元,相较2020年增长近100亿元。凭借在基础设施、技术以及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不断投入,在商流洞察上的不断沉淀积累,京东物流服务的企业客户数不断提升,核心业务也实现强劲增长。
2021年,京东物流服务安踏、波司登、斯凯奇、沃尔沃汽车、无印良品、小米、芝华仕等超30万企业客户。来自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收入达711亿元,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同比增长41.7%,单客户平均收入超34万元。
有专家分析指出,整个物流行业正在从粗放式规模扩张向精益化提质增效转变,可以看到物流供应链的蓝海正在被逐步打开,以供应链为核心的下半场竞争已然开始。
作为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商,京东物流从2007年自建到2017年对外开放再到当下,其始终聚焦于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进行布局的战略方向已经得到充分验证,“长期主义”正是其所擅长的,也是其价值和未来所在。
C. 京东在没上市只前员工手里的原股一年能分多少
17111.12元。
原始股一般按一元一股计算的,京东股价26美元左右,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6.5812,再乘以股数:26*100*6.5812=17111.12元。
京东在美国上市,在2017年的10月24号,12点左右,京东的股价大概是38.75美金一股,股票交易时间为上午九点半到11点半,下午3点。
D. 京东市值突破1万亿港元,京东现在的股价如何
大家都在涨,都在刷新股价,所以在这种集体上涨的行情里,京东不是个例。京东的另一个竞争者,拼多多忙着冲击五环外,百亿补贴换来的用户增长再次跑赢阿里、京东,但营收阶梯式下滑反映出用户仍更倾向于购买单价较低的补贴商品,大部分高端消费用户在薅完羊毛后就走了,暴露出主打低价、折扣商品的拼多多用户购买力严重不足,仅仅依靠补贴、促销的策略或很难持续下去的软肋。
今后京东、拼多多、阿里三家比拼还将如火如荼,市场盘子这么大,拼多多是否能守住三四五线城市的护城河,京东的物流、数科、健康等业务板块如何形成系统,阿里巨无霸如何保持快速增长还将是市场关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