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股票市值
『壹』 曝苹果研发5G芯片失败,需继续高通
曝苹果研发5G芯片失败,需继续高通
曝苹果研发5G芯片失败,需继续高通,苹果虽然早就曝出消息,说2023年的新一代iPhone一定要用自己研发的5G芯片,但是现在看来是无望了,曝苹果研发5G芯片失败,需继续高通。
曝苹果研发5G芯片失败,需继续高通1
6月29日,知名苹果(AAPL,股价137.44美元,市值22245亿美元)分析师郭明錤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的最新调查表明,苹果5G基带芯片研发可能失败了,因此高通将继续成为2023年新款iPhone的5G芯片独家供应商,供应份额为100%(高通公司之前的预估份额为20%)。”
郭明錤认为失败并不意味着苹果将放弃自研5G基带芯片项目。郭明錤表示:“我相信苹果会继续研发,但等到苹果取得成功并能够取代高通时,高通其他新业务应该已经增长到足以显著抵消iPhone 5G芯片订单丢失造成的负面影响。”
对此,记者通过微信分别联系了苹果和高通(QCOM,股价131.6美元,1474亿美元)方面了解情况,但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应。
此前,苹果一直为iPhone、iPad以及Mac等产品自研A系列和M系列芯片,而日渐强大的苹果芯片也正逐步改变各个细分消费电子行业的竞争格局。那么,可能把苹果都“难”住了的5G基带芯片研发到底难在哪里?
苹果与高通长期存在矛盾
目前,高通公司是基带芯片行业的主导者,为苹果iPhone产品生产组件。基带芯片是决定通话质量和数据传输速度的关键组件,高通已经围绕该技术建立了诸多专利。
虽然苹果仍采用高通的5G基带芯片,但公司已在芯片自研上积极酝酿了数年,以摆脱对高通的长期依赖。
事实上,苹果与高通之前长期存在矛盾。苹果曾指责高通“双重收费”,对其基带芯片收取一次费敬改尺用,并为芯片所基于的专利再次收取许可费,高通公司还会根据iPhone零售价的百分比来定价此许可。
众所周知,高通拥有两个核心业务部门,一个部门为智能机和其它计算设备开发芯片和无线调制解调器,另一个部门向智能机制造商提供专利授权,而高通的利润大部分也来自专利授权。在高通打造的专利授权体系下,不论是否使用高通芯片,都需要向其支付专利费,这种商业模型让高通从1985年一家小型合约研究机构发展成为全球芯片巨头。
苹果和高通于2016年爆发专利授权费用法律战,双方于2019年结束了长达数年的专利纠纷,达成和解。据高通当时的声明称,两家公司将会达成一份为期6年的全球专利许可协议,以及一份多年的芯片组供应协议。同时,作为歼谨补偿,苹果也将支付高通一笔一次性的款项。
对于该款项的具体金额,高通在发布2019年二季度财务报告时,给出了三季度的财季指引——预计三季度将会从苹果的诉讼和解中获得45亿至47亿美元的额外收入。
基带研发难点究竟在哪?
达成和解并不意味着苹果妥协,这反而还加快了苹果设计自己基带芯片的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达成和解的同年(2019年),苹亮高果便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英特尔智能手机5G基带芯片业务。当时,苹果表示:“此次收购将有助于加快我们对未来产品的开发,并让苹果在未来进一步实现差异化。”
苹果A系列处理器带来的核心差异化使得iPhone在全球获取了领先的手机市场份额,并且,近年来苹果在A系列处理器上相继实现了CPU、GPU、ISP等的自研,但在基带芯片上却一直受制于高通。
那么5G基带芯片的研发难点究竟在哪里?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资深券商分析师6月29日通过微信对记者称:“基带主要是处理频段跟通信协议,自研的难点在于,它们必须支持各个频段,从2G、3G和4G到最新的5G标准通信协议,兼容这么多协议跟频段难的是调试复杂,一般要很多人做这个事情。”
此外,电源管理方面也具备挑战性。前述分析师称:“越往高频,电源管理越重要,因为无线电传输对电池寿命的要求很高。”
不过,前产业分析师姚嘉洋却对郭明錤的观点有所保留。他通过微信对记者表示:“苹果与高通已经达成了和解,同时苹果也取得了英特尔的5G基带芯片部门,再加上两年的研发时间,郭明錤要指出失败的原因(才能让外界相信)。”
谈及苹果是否在自研时要避免侵犯高通在5G基带芯片上积累的众多专利,姚嘉洋回应道:“苹果可以跟高通买,高通有专利授权部门。”
此前市场曾预计,苹果2023年推出的iPhone 15将首度全部采用自行研发的芯片,其中5G基带芯片会采用台积电5纳米投片,射频IC采用台积电7纳米生产,A17应用处理器将采用台积电3纳米量产。一旦苹果切换到自研基带,不仅能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减少对高通的依赖。
曝苹果研发5G芯片失败,需继续高通2
苹果公司,作为全球顶尖的'手机生产供应商,却一直以来在5G基带芯片上始终无法摆脱高通带来的影响。多年以来,苹果一直致力于研发自己的5G芯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始终不得其门而入。苹果的盈利能力我们都了解,据悉,去年二季度苹果公布的利润为217亿美元,营业收入有足足814亿美元。
但是今年俄乌,美国和俄罗斯急眼了,苹果虽然是美国的纳税大户,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法令说什么苹果就得做什么,所以俄罗斯的大量苹果手机都变成了只能接打电话的“砖头”,再加上外交关系也实在是太紧张了,所以苹果直接就是失去了俄罗斯的庞大市场。
而且不光是俄罗斯,这种行为本身也会导致企业丧失公信力,因为别的国家用户当然也会考虑万一哪一天和美国有点小矛盾,然后自己的手机变成了“砖头”,要知道苹果手机价格可真心不低啊,变成“砖头”这种事谁也接受不了。虽然以上种种都会影响到苹果的业绩,不过苹果还是很能赚的,依然很有钱。
可惜再有钱也没用,5G芯片可以用钱买,但是钱却并不能变成技术,美国终究是没能研发出自己的5G基带芯片,命根子依然握在高通的手中。其实高通本来都放弃了,高通寻思苹果这一波怎么也把芯片捣鼓出来了,所以今年苹果芯片的供应量基本上能占个20%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可是高通也没想到,苹果还有一种研发不出来的可能,结果含泪接下了苹果的全部订单。预计2023年的新款iPhone还得用高通的芯片,而且还是独家供应商。
苹果急啊,这事儿落到谁头上谁都急,芯片可是手机的大脑啊,核心啊,现在核心握在别人手里,肯定急地抓心挠肝。不过很多事情都是事与愿违的,虽然苹果和高通一直都是官司不断,但是该买还得买,毕竟生意还得做,再大的仇怨也不能跟钱过不去,挣钱嘛,不寒碜。
难道苹果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吗?事实上还真没有,就算在国外,头部芯片生产商就那几家,不找高通就只能找因特尔了,可是因特尔生产的芯片并不符合苹果的标准,所以苹果确实没有别的选择。所以没办法,就算深仇大恨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苹果虽然早就曝出消息,说2023年的新一代iPhone一定要用自己研发的5G芯片,但是现在看来是无望了,甚至下一代还得找高通。技术水平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苹果现在还不具备能够自研5G基带芯片的能力,有多少钱现在也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苹果应该是距离自研芯片投入使用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所以以后的路还很长,别一上来就把谁得罪死了,假如现在高通给你涨价,你还有脾气吗?
曝苹果研发5G芯片失败,需继续高通3
6月28日,“地表最强苹果分析师”郭明錤透露,苹果自研iPhone 5G基带芯片可能已经失败。预计高通2023年下半年仍将是iPhone唯一的5G基带芯片供应商。
受此消息影响,6月29日“苹果5G芯片研发失败”这一消息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6月28日,郭明錤表示,由于目前苹果的芯片无法取代高通,预计高通在2023年下半年与2024年上半年的营收与利润将超市场预期。
资料显示,基带芯片是决定通话质量和数据传输速度的关键组件。Gartner研究副总裁盛陵海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基带芯片的难度在于通信技术是一个长期积累起来的技术,5G基带芯片不仅要满足5G标准,还要兼容4G、3G、2G、1G等多种通信协议。
此前,高通、海思、联发科、三星是基带芯片的主要厂商。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手机基带芯片市场收益同比增长了19.5%,达到314亿美元。高通、联发科、三星LSI、紫光展锐和英特尔占据了2021年基带芯片市场收益份额的前五名。
苹果广为人知的A系列芯片则是处理器芯片——2010年,苹果推出了首款自研手机芯片Apple A4,此后,A系列芯片凭借在工艺制程、CPU架构和GPU核心上的代代改进,一直是移动平台上高性能芯片的代表。目前,苹果最新的iPhone 13系列搭载的已经是A15仿生芯片。
近年来,苹果在A系列处理器上相继实现了CPU、GPU、ISP等的自研,但在基带芯片上却一直受制于高通。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报告,目前高通以56%市场份额引领基带芯片市场,联发科市场份额为28%,三星市场份额为7%。
而苹果此前也曾选择采购高通的基带芯片。2011年—2016年期间,高通一直是苹果iPhone基带芯片的独家供应商。但苹果曾指责高通“双重收费”,对其基带芯片收取一次费用,并为芯片所基于的专利再次收取许可费,高通公司还会根据iPhone零售价的百分比来定价此许可。
双方因此多次因为专利问题在全球多个国家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法律斗争。如2017年,高通在圣地亚哥联邦法院起诉苹果,称苹果的iphone、ipad和Apple watch侵犯了高通的多项移动技术专利。
在这期间,苹果转向采购英特尔的基带芯片,在iPhone7中引入英特尔基带芯片,以降低对高通的依赖。然而因为采用了英特尔的基带芯片后,苹果多次因为iPhone信号问题饱受市场诟病。
最终,在2019年4月,高通和苹果发布联合声明称,双方同意放弃全球范围内所有诉讼。和解协议包括苹果赔偿高通50~60亿美元和解费,以及一份芯片组供应协议。自此,从iPhone12系列开始,苹果重回高通怀抱。
不过,当时高通表示,作为该协议的一部分,它与苹果之间的授权期限为6年,还可以延长两年。苹果公司向最高法院表示,和解协议在2025年到期,或延长两年至2027年后,它仍将面临诉讼风险。
为了解决基带芯片上的研发能力问题,2019年7月,苹果宣布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特尔智能手机基带业务。根据协议,在交易完成之后,苹果从英特尔处获得2200名员工、相关IP和一些设备。
在接手英特尔的技术和人才后,2020年12月,苹果高管公开宣布了自研基带芯片的计划。而这两年来,苹果的自研芯片A系列和M系列芯片也相继获得市场的认可。
面对苹果的步步逼近,就连高通本身也认为苹果自研基带芯片成功在即。2021年11月,高通首席财务官阿卡什·帕尔希瓦拉表示,预计苹果在2023年出货的iPhone机型中,使用高通5G调制解调器的比例仅为20%。
此前市场曾预计,苹果2023年推出的iPhone 15将首度全部采用自行研发的芯片,其中5G基带芯片会采用台积电5纳米投片,射频IC采用台积电7纳米生产,A17应用处理器将采用台积电3纳米量产。一旦苹果切换到自研基带,不仅能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减少对高通的依赖。
对于苹果自研iPhone 5G基带芯片的前景,郭明錤称,尽管自研芯片的进度受阻,但苹果将会继续研发自己的5G芯片,可能还需要2-3年的研发。“但等到苹果研发成功并可以在iPhone中取代高通的时候,高通的其他新业务应该已经增长到足以抵消iPhone 5G芯片订单流失带来的负面影响。”
『贰』 高通的霸主地位,正在受到威胁
华为芯片陷入断供危机,除了无法直接购买美国技术主导下的芯片成品外,包括涉及美国技术的代工也不被允许。在美国 科技 霸权的阴影下,芯片等高端产业仍然处于被卡脖子的状态。
美国通过对台积电、高通、ASML等芯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限制,直接或间接断供了华为。
而在移动CPU和通讯技术领域高通正是多年来的霸主。
高通公司是全球3G、4G与5G技术研发的领先企业,目前已经向全球多家制造商提供技术使用授权,涉及了世界上所有电信设备和消费电子设备的品牌。在中国,高通开展业务已逾20年,与中国生态伙伴的合作已拓展至智能手机、集成电路、物联网、大数据、软件、 汽车 等众多行业。
高通的基础 科技 赋能了整个移动生态系统,每一台3G、4G和5G智能手机中都有其技术。
目前高通市值达1376美元,2019年营收达243亿美元。高通在通稿塌信技术、CPU架构与制程上,拥有领先全球的技术优势。在高通的技术壁垒下,就算是市值十倍于高通的苹果,也不得不向高通缴纳“高通税”。
1) 高通的芯片业务
高通3、4、5G手机芯片基本吃掉了手机芯片市场的大多半,无论是国内手机厂商,还是国外手机厂商,在手机芯片领域可选范围不多,除了高通只剩下三星、联发科,另外苹果华为的芯片虽然性能没的说,但只用于自用,不对外出售。
从性能与通信能力上看,高通芯片是最具优势的,导致手机大厂纷纷投向高通阵营。2019年,高通手机芯片全球市场占有率为三分之一,而2018年键旁圆,高通手机芯片全球市场占有率甚至 接近一半 。
2) 高通的专利授权
从高通创立初期,逐步积累了从2G到如今5G大量移动通信专利标准中的技术。
在3G与4G核心专利中, 高通贡献专利均为全球第一 。更关键的是,高通在2、3、4G标准中贡献的专利都是最关键、最底层的部分,比如3G里的CDMA与4G里的OFDM。也就是说只要你的产品要接入234G网络,那么就绕不开高通的技术范围。
高通公司的创始人,艾文·雅各布,本身就是一位通信领域的顶尖专家,为前麻省理工学院博士,《通信工程基础》合著作者,实力非常强悍。
而高通的创立,是在雅各布52岁时的想法。1985年,雅各布从自己创立的Linkabit退休,本应开始享受自己的老年生活。然而高手总是耐不住寂寞,在休息三个月之后,雅各布和6位老同事,同为通信专家,达成一致,决定继续创业。
创立初期的高通,并没有成型的产品、商业模式、甚至资金也不充足。但是他们都擅长数字和无线通信,于是决定在这个领域干一番事业。
高通(Qualcomm)意味高质量通信(Quality Communications),就这样成立了。这样的选择,让他们成为了日后主宰通信领域的霸主。
高通的第一项事业,是卫星移动通信方案。在技术问题上,采用了冷战时期军方通信的技术——CDMA,这项大启蠢名鼎鼎的技术,日后称霸了2、3G多年。
当时的主流技术都集中在TDMA(时分多址)上面。但凭借对通信技术的深度理解,雅各布认为,起源于‘跳频’技术的CDMA可以提升网络容量40倍,大大降低网络成本。
但当时CDMA技术还不成熟,这意味着开发成本高,时间长,和TDMA没有可比性,在业界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老爷子还是选择主攻CDMA技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金去研发和推广。
1989年,CDMA第一次演练。在当年的春季,高通还和旧金山太平洋电话公司达成了演示CDMA技术的协议,在约定期限的后期,高通的技术团队还在做最后调试。在他们的夜以继日攻关下,艾文·雅各布终于收到了工程师发送的“thumbs up”,正是这份协议让他们取得了百万美元的合约。1993年,高通向业界证明了CDMA能够提供TCP/IP协议服务,这让他成为了手机移动网络的早期推动者。
CDMA大获成功,它能够提供更好的通话质量,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于是,运营商被打动,1993年,CDMA被美国电信工业协会采纳,定位行业标准。1995年,CDMA在香港商用,1996年登录韩国,开始席卷世界各地。
CDMA成为了高通壮大的基础技术。
CDMA技术得到证明之后,高通为了更好的推动业界发展,早期,高通就已经把CDMA技术授权给终端厂商,自己从中收取专利费,高通成了产业链金字塔最顶端的玩家之一。
1999年,国际电信联盟把CDMA选做3G基础技术。奠定了高通在今后3G通信的领导地位。
3G时代,WCDMA、CDMA2000和TD-SCDMA都基于CDMA技术开发,因为高通长期在CDMA技术上的研发,手握大量专利的标准制定权,3G时代,可以说是高通的时代。
早期的高通为了推广CDMA技术,自己也做手机业务和通信设备,为的就是能在硬件中嵌入CDMA技术。到了1999年,硬件业务已经占了高通60%的营收,但是雅各布做了一个决定,砍掉硬件业务。
这样做就是为了避免与其他硬件公司的竞争,从而更利于自己技术的推广。而高通则更加专注技术的研发、授权以及芯片业务。
所谓三流公司做产品,二流公司做品牌,一流公司做标准。高通的砍掉硬件产品的做法,让它更接近“一流”的公司。
凭借CDMA技术优势,高通将CDMA写入基带芯片里,整合基带功能的SOC处理器,高通成长为全球第一大IC设计公司。
SOC包括了CPU、GPU、ISP、调制调解器等多个核心部件。在高通在这些技术上都拥有系统性的优势。基带芯片是用于无线电传输和接收数据的数字芯片,是通讯设备的核心。没有基带芯片,手机就不能打电话,不能用移动数据上网。因此,每个移动通讯设备中都有一个基带芯片。强大的苹果A系列芯片,同样要使用到高通的基带芯片技术。因此,各大厂商的终端设备始终绕不开高通。
在2000年,高通在自己的 多媒体CDMA芯片和系统软件中集成GPS,也就是把GPS、互联网、MP3、蓝牙等主流功能集合在一起。随后,高通芯片处理能力也直线上升,同时还改善了电源管理。
到2007年,高通成为了世界领先的移动芯片供应商。
高通形成了以通信专利授权、手机基带芯片、手机芯片成品业务为基础的三大营收来源。
在过去30年中,高通在研发领域投入的资金超过440亿美元,其在全球申请和拥有的专利超过13万项。这些技术以蜂窝通信为中心,包括标准基本专利和非基本专利。其中标准基本专利是指对设备是至关重要的技术标准。
高通的专利收费模式,也是别具一格。
一般专利,是按照涉及专利使用部分来计算专利费的。但高通是按照整个产品总价值来算的,也就是屏幕、摄像头、存储芯片等与高通专利无关的配件,也被纳入了计算比例中,一般占4-5%。
比如一部手机售价100美元,那么大约要交给高通5美元专利费。
这也是高通被称为“流氓”的原因,但是又无可奈何,因为必要技术离不开高通。
而高通的手机芯片业务更是成为全球第一。大多数手机厂商,都在争抢高通芯片的首发名额,以占取先发优势。高通给谁供货少了,就有可能面临失去市场的风险,甚至倒闭。中高端芯片这块,高通有着极大的话语权。
由于高通在2G技术的积累,与GSM二分天下,3G时代一家独大,风光无限的高通,让“天下苦高通久矣”。到了4G,业界抛弃了CDMA技术,选择OFDMA作为4G核心技术。但是4G也依然离不开高通多年的技术积累。
虽然不能完全摆脱高通的技术控制,但至少降低了高通的话语权。2014年4G必要专利中,美国以1661件位居第一,中国大陆以1247件排第二。5G时代,以华为、中兴、大唐通信为代表的企业,专利总量实现反超排第一。但是在编码方案中,高通还是夺得了大部分方案,这意味着,标准制定上高通依然有优势,但实施方案上,我国占优势。
总结下来,高通由于先发优势,在2、3、4G的技术积累,让高通可以“躺着收钱”,但是随着各国企业加入技术赛道争夺,高通在通信技术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了。反之,我国在5G的投入也终于获得回报,未来我们也将掌握更多核心技术。
在手机CPU业务端,高通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华为、联发科都出了自己的5G基带和芯片,但是华为由于被制裁,芯片业务岌岌可危。联发科是为数不多能对高通芯片造成威胁的玩家。联发科的天玑11000+在性能上与骁龙865(5G)差距缩小,进步非常大。但实际使用情况,还需要更多来自市场的反馈。5G机会,联发科暂时性的没有掉队,但是能不能抓住机会继续发力,像AMD一样来一波逆袭,就要看后面的表现了。市场的多元化竞争,也让消费者受益。
『叁』 2022年智能手机销量
这是来自产业链上游的预测。
11月3日,高通发布2022财年第四财季(2022年Q3)财报。报告期内,高通实现营收113.96亿美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为28.73亿美元,同比增长3%;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35.48亿美元,同比增长22%。
其中,若按业务类型划分,高通来自设备和服务的收入为98.07亿美元,同比增长28.5%,来自授权业务的收入为15.89亿美元,同比下降6.7%。
若按业务部门划分,高通来自半导体部门QCT的收入为99.04亿美元,同比增长28%,来自专利授权部门QTL的收入为14.41亿美元,同比下降8%。
在QCT的四块核心业务中,智能手机业务营收占比最大,报告期内的营收为65.7亿美元,同比增长40%,其次是物联网业务,营收19.15亿美元,同比增长24%。
除此之外,目前高通正发力的汽车业务,营收为4.27亿美元,同比增长58%,而射频前端业务收入为9.92亿美元,同比下滑20%。
整个2022年财年,高通的营收为442亿美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为129.36亿美元,同比增长43%;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142.54亿美元,同比增长45%。
尽管在2022财年,高通的财务表现基本满足了市场预期,但是,对于部分业务未来的发展,高通也面临着较大的增长压力。
一方面是来自授权业务,其实在上个财季,高通的授权业务就已经增长乏力,而该季度直接开始下滑。这部分业务有接近七成的税前利润率,未来该业务的收入收缩,也将对高通的利润指标带来一些影响。
另外一方面,是目前占高通营收过半的智能手机业务,也面临着行业性的收缩。在第三财季,高通调整了此前对今年手机出货量同比持平的预期,预计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下降中个位数,而在第四财季,高通进一步降低预期,认为202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以两位数的百分比下降。
高通指出,整个半导体行业的需求迅速恶化和供应限制的缓解,导致渠道库存增加。当客户都在清库存时,这也将对高通的财务指标带来负面影响。
对于2023财年第一财季(2022年Q4),高通也给出了远低于市场预期的业务展望。高通预计,2023财年第一财季的营收将为92亿美元至100亿美元,而分析师预期为120亿美元。
截至11月2日美股收盘,高通的股价为112.5美元/股,总市值约为1263亿美元。财报发布后,高通的股价盘后下跌7.56%。
『肆』 中国不批准高通收购后果
李根来自奥菲寺。
现在是中午。
全球最大芯片并购案正式落幕。
2:59东部时间7月25日,11:59北京时间7月26日,中国。
最后的期限到了,全世界都在等待中国的官方消息。然而一次次刷新,最后还是一无所获。
黄色。
高通收购恩智浦,历时19个月的全球半导体并购;一个总价值440亿美元,两大芯片巨头参与,九个国家监管审计的案子,被彻底冷却。
可能你不明白,一家美国公司收购了一家荷兰公司,最后到了中国?
事情需要从19个月前说起。
嫁个有钱人家。
首先介绍下两位主角。
高通公司成立于1985年,已经售出超过75亿个芯片。是中国手机厂商的好朋友,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半导体公司之一。同时在移动通信领域拥有近乎垄断的地位。智能手机时代,简直“躺着赚钱”。面对AI和物联网的趋势,它也拥抱谢谢先生,它的峰值市值已经达到1000亿美元。
荷兰恩智浦公司,前身为飞利浦半导体,2005年正式从飞利浦集团拆分出来。全球十大半导体厂商在汽车、家居等场景使用领域地位非凡,高孝价值一度超过400亿美元。
所以不难猜测两位主角为什么要寻求在一起。
你正值壮年,我有名门,有资本。只要我们在一起,我们就不会停留在1 1。
但是爱情不是你想买的东西。想买就买吧。
要与高通恩智浦合作,你必须征得九名证人的同意。
没错,因为寡头并购和市场竞争有关。这两家公司的并购都要得到主要市场国家监管部门的批准,而且都要说是。这九个国家主要包括美国、欧盟、中国、韩国、日本和俄罗斯。
因此,自2016年10月高通正式抛出这一想法以来,它已经在各国监管机构的同意下开始了。这是一次真诚打动恩智浦股东和各国监管机构的努力。
在这方面,高通表现出强烈的结婚愿望。
首先,高通提高了收购价格,将嫁妆从380亿美元增加到44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将一起支付的恩智浦超过100亿美元的债务。
收购案一旦完成,绝对会是史上最大的半导体并购案。
无论是天赋还是历史意义,高通都表现得很清楚。
此后,高通也通过了垄断最关键的欧盟的反垄断调查。
高通承诺在未来8年内继续提供恩智浦的MIFARE技术和仿乱商标许可,许可条款将至少与当前条款一样好。
MIFARE是一种用于售票或收费平台的技术。高通将保证在未来8年内为其芯片和其他公司的相应产品提供同等水平的互操作性。
此外,高通不会收购恩智浦的NFC标准必要专利和一些NFC非标准必要专利。这些专利将被转让给第三方,后者将确保高通在未来三年内获得免专利费的全球专利许可。
最后,高通不会就高通获得的恩智浦非标准必要专利对其他公司提起专利诉讼,并将以戚大稿专利费的形式提供授权。
或许你经常能看到和听到,欧盟一直喜欢以垄断的名义对科技巨头处以天价罚款。
然而,这一次,欧盟被打动了。
针对高通做出的上述承诺,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在高通做出相应承诺后,这笔交易不再存在竞争担忧。然而,这一决定是有条件的,高通必须遵守其所有承诺。”
一句话:记住你的承诺,今后要好好照顾恩智浦。
传球!
此外,在欧盟之前,高通已先后定居美、日、俄等地。甚至连急于保护三星的韩国也过了。
所以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票在中国手里。
在中国说是,整件事都是;在中国说不,整件事都会是不。
一票否决。
在此期间,高通甚至阻止了一场婚礼的策划。
然而
这家半导体巨头的背景相对复杂。它的中文名是博通,英文名是Broadcom。它是美国的。但由于2016年被新加坡Avago收购,Heart更多的被认为是新加坡心,或者可以说是一家新加坡公司。
通嘉基虽然没有高通,但在世界半导体排名前十。2017年11月,当高通在各国游说诚意时,博通突然宣布以1300亿美元收购高通。
就像这场婚礼大戏一样,博通和高通已经经历了几轮董事会候选人的竞标和竞争,这让全世界都震惊了。与特朗普的“民族主义”风格一脉相承,新加坡公司博通甚至表示可以立即将总部迁至美国。
但Trump仍然拒绝了,理由是博通收购高通可能会妨碍美国国家安全。"
总之,今年3月12日,高通终于摆脱了它的白痴博通,得以专注于恩智浦。
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中美关系随着贸易争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只要中国同意,高通可以正式与恩智浦结婚。
其实一路顺风顺水。按照原计划,高通和恩智浦可以在2018年4月25日正式领取牌照。
但是后来高通的祖国美国和川普跟中国开始了贸易争端,而这个时候中国通信行业的“国字头”公司中兴也被美国封杀,所有芯片都不供应不使用。中兴直接处于“停食”状态。
其实事情并不是一步到位发展成这样的。中兴被封杀前,中国暗中透露:我们这里也有牌。
不难猜测,这张牌就是:高通和恩智浦合并案。
自然,在中兴事件解决之前,
高通恩智浦结婚证是领不到了。
所以领证之日,先被推到了5月25日,其后又被推到了7月20日,最终被定到了7月25日。
而且高通那边明确表示:将不会再继续推迟收购时间了。
7月25日之前北京通过,我们就把婚结了,北京不通过,那就不再耗费精力和时间了。
当然,7月12日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对高通恩智浦来说特别利好的标志性事件:中兴事件解决了。
按理说,中国多半也就换个人情,盖章通过。
但中国说了不。
高通 恩智浦,就这样黄了。
你可能会有疑问,为啥一家美国公司并购一家荷兰公司,决定权会落在中国手里?
程序流方面的缘由之前介绍了,下面说说中国可以说“不”的核心原因。
根据中国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
第三条,经营者集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一)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
(二)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
很明显,这两条高通和恩智浦都中。特别是高通,2017年财年的223亿美元营收中,65%——2/3来自中国市场。
高通当然可以绕过中国,跟恩智浦“私奔”,但相应代价也显而易见:失去中国这个贡献2/3营收的市场。
留给高通任性的本钱,几乎没有。
现在结果已出,中国没同意,一桩持久并购案也就宣告结束。
高通的算盘也完全落空。
如果这笔收购成功,那么意味着高通将跻身全球前三大半导体厂商,仅次于三星和英特尔。
另外,这是明显的强强结合。
高通虽然在SoC领域有很好的表现,调制解调器产品也有很好的市场份额,但主要集中在移动通信领域。
而恩智浦虽然估值比高通低一些,但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车电子、微控制器、传感器、射频、电源等多个领域。
毫无疑问,恩智浦所拥有的,正是高通希望在IoT和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领域做未来押注的。
这本质就是一次面向未来的结合啊。
但天不遂人愿,高通只能另谋出路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高通也算体面人,如收购之初说的那样,高通支付给恩智浦20亿美元的费用,作为收购不成功的补偿。
今天凌晨(美股周三盘后),高通发布了2018财年第三财季财报,营收56亿美元,同比增长4%,净利润12亿美元,同比增长41%。
发财报的时候,又重新提起了这件事:如果今天过完还没有搞定,就不买了。当然,不买就要向恩智浦支付20亿美元的分手费。
为了安抚自家股东,高通宣布如果交易取消,就把手中的400亿美元现金储备,拿出300亿美元来回购股票,以此来提振股价。也就是自己给自己的股票当接盘侠。
要知道,高通整体市值才800多亿美元。
高通股价盘后上涨6.58%。
恩智浦那边就惨点了,昨天跌了2%,盘后又跌了4%。
嗯,完整瓜就酱~
— 完 —
实习生招聘
?'?' ?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相关问答:高通公司是哪个国家的?
高通公司是一家美国的无线电通信技术研发公司,成立于1985年7月,在以技术创新推动无线通讯向前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在CDMA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闻名,而CDMA技术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无线技术。高通十分重视研究和开发,并已经向100多位制造商提供技术使用授权,涉及了世界上所有电信设备和消费电子设备的品牌。如今,美国高通公司正积极倡导全球快速部署3G网络、手机及使用。望采纳。
『伍』 博通和高通哪个公司大
当然是博通公司更大,因为两个公司产生联系的时候,就是博通要收购高通,只是高通不愿意,认为自己更加值钱,但也没提什么反收购的问题,显然两者公司级别并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陆』 历史上市值最高的公司是哪个市值是多少
下面比较一些大企业的市值:
1、苹果6200亿美元。
2、埃克森美孚4200亿美元。
3、微软2600亿美元。
4、沃尔玛2400亿美元。
5、Google 2200亿美元。
6、制药商辉瑞1800亿美元。
7、英特尔1300亿美元。
8、高通1060亿美元。
9、卡夫食品720亿美元。
10、美国运通640亿美元。
11、高盛520亿美元。
12、Facebook 420亿美元。
13、惠普400亿美元。
14、博通200亿美元。
15、达乐公司170亿美元。
16、Sandisk 100亿美元。
17、Netflix 40亿美元。
企业价值与市值并不同,因为市值只关注企业的股票价值。看看苹果,要考虑它有1000亿美元现金,换句话说,它的市值中20%来自现金,如果要衡量企业的价值,包括债务,最好要将这些现金剔除。
另外,随着股票的变化市值变化极大。2005年时,苹果的市值不到现在的十分之一,微软则与今天的苹果相当。当时苹果的市值只有英特尔的一半,现在却是它的五倍。
『柒』 冲上热搜!苹果研发失败了,难点在哪
据多个新闻媒体,有着“地表最强苹果投资分析师”之称的郭明錤28日twiter公布曝料称,苹果自主研发的iPhone5G基带芯片开发设计很有可能早已宣布不成功。其预测分析,高通(QCOM)将持续变成2023年新iPhone的5G处理芯片独家代理经销商,供货市场份额为100%。但是,郭明錤觉得不成功并不是代表着苹果将舍弃自主研发5G基带芯片新项目。
6月28日,高通股票价格一度增橘孝睁涨7.29%,截止到收市,报131.60美金/股,总的市值为1473.92亿美金,折合rmb9880亿人民币。苹果股票价格收报137.44美金/股,跌2.98%,总的市值为2.22亿美元,折合rmb14.89万亿。单天市值蒸发683亿美金,折合rmb4575亿人民币。
『捌』 历史市值最高的公司是多少听说中国石油曾经达到1.1万亿美元,不知道是不是最高的
1\单个市场来讲的话:中石油曾经在中国A股市场超过10000亿美元市值,微软在2000年的时候超过5700亿美元;
2\如果按多个市场来讲的话,很多公司超过苹果的市值:例如今天的中石油市值:中国石油A股3042.0695亿美元(19180亿元人民币)+中石油纳斯达克2749.50亿美元= 5 791.5695 亿美元.;
3\还有很多公司在世界各地都上市了,所以很难计算到底是谁的市值最高。
『玖』 博通比高通小,为什么能收购
中关村在线消息:博通正式宣布计划以每股70美元现金加股票价格收购高通公司,其总交易价值为1300亿美元。
若次交易能够达成,这也将成为半导体行业历史上最大的交易并购案。
目前高通还正在针对此次交易进行评估,还未进行任何正面答复。
博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Wlan芯片厂商,而高通则是移动技术领域的芯片巨头,两者的结合必然会重构整个行业格局。
高通在消费级市场名声赫赫,而相比之下博通不那么为人所知。
作为无线局域网络方面的巨头,博通在半导体行业的地位举足轻重。
前博通总裁CEOScottMcGregor曾经公开表示,全球99.98%的通信数据传输至少需要通过一颗博通芯片来完成,其行业地位可见一斑。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两家都是苹果公司的主要供货商,之前还因为专利问题产生过法律纠纷。博通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点进行收购、收购之后会给双方带来什么?
这些问题可能是大家最为关心的。
高通正值调整期或为收购最佳时期
在3G、4G时代高通是行业中当之无愧的王者,而5G时代标准的高度统一让每家移动芯片公司都重新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除了高通之外,目前包括华为、MTK、英特尔等公司都在积极布局5G,这对于高通来说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另外一方面,和苹果的专利纠纷也让高通的业绩受到的影响。
以刚刚公布的其第四财季财报为例,由于受到专利诉讼苹果拖欠专利费的影响,其净利润仅为1.6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16亿美元,同比下滑89%,上季度为净利润9亿美元,环比下降81%。
为此,高通的股价今年累计已经下跌了16%。
目前高通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芯片出售与专利授权,目前专利授权模式在全球几个主要市场遇到了不小的阻力,这也是高通业绩近期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