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票市场问题的根源
Ⅰ 中国股票市场跌多涨少的根源是什么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Ⅱ 2005-2007年,中国股票市场暴涨暴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005年到2007年的牛市是疯牛,非理性暴涨,泡沫太多,所以政府要用无形的手来打压泡沫。现在的点位基本是政府比较认可的点位,所以再出现暴跌可能性不大,即便出现了政府也将出手,毕竟中国是政策市,政府始终管制着股票市场。
一、股市从998点以来上涨的回顾:
从2005年6月6日开始,中国股市进入了第二波周期为8年以上的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其时间跨度之长,空间幅度之大,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从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2月16日,时间跨度是1年半左右,上涨幅度是200%。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个幅度不可谓不大,但是其性质我归纳为恢复性上涨,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仔细回顾一下1年半以来的市场情况。
第一阶段:熊市完结,股市试探性缓慢反弹(2005年6月~2005年11月)。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熊市虽然已经完结,但是人们饱经摧残的脆弱心理仍不愿相信牛市已经到来,若有上涨,仍将其看作熊市中的反弹,一切都犹犹豫豫,小心翼翼,生怕惊动了沉睡的熊大哥。
只有极少数的先知勇敢的买入,因为这个时候的股票,太便宜了,真的太便宜了,遍地黄金啊,可能十年内都再没同样的机会了…....这个阶段缓慢的上涨,快速的下跌,但是又跌不破前一个底部,磨啊磨啊,终于磨掉了那些不坚定的人,然后就到第二阶段了…
第二阶段:大梦初醒(2005年11月~2006年5月)
第二阶段的特点是拉高成本,脱离估值太低不合理区域。这个阶段没什么,就是明白事理的人越来越多,怀疑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知道机会来了,赶快搞一把再说,在第二阶段行情的末端,就是2006年5月初,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疯狂波,接下来就是较大的调整…
第三阶段:峥嵘初现(2006年8月~2007年2月)
2006年5月~8月,经过对第二阶段的彻底清洗,股指从2006年8月开始,进入到显露峥嵘的岁月。从8月起,在大象股的强力拉升下,股指强势进入主升浪,这个阶段,牛是没有回头吃草的时间的,拉升再拉升,把人都搞疯狂了。营业部门庭若市,新股民开户一再创新高。这个阶段,只要你买股票,随便怎样都赚钱,股指涨得象疯狗样,所以都叫疯狗浪。但是,再怎么强大的力量也不能使股指永远上涨而不休息,牛始终会回头吃草的。在2007年1月30日到2月6日这一段时间,牛低头了,大盘6日内暴跌近500点。暴涨带来的暴跌让很多人消受不起,也给了投资者上了生动的一课,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一年半以来,大盘虽然经历了几个阶段,但从大趋势来讲,股指在火狗年基本属于单边上涨,投资者多有斩获。虽然股指已经上涨很高,但是趋势没有改变,股指的连创新高开拓了牛市的空间,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吸引了大量的增量资金,为下一阶段行情的演变打下了基础和铺垫了条件。
二、2007年对于指数的不利的因素:
1)市盈率太高:现在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已经从1年半以前的15倍左右上升到现在的接近40倍,不管从哪个角度讲,这个数据“现阶段”是高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这样下去是没有出路的。我国是处于高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又有高速发展的宏观经济基本面支持,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因素,市盈率可以适当高估,可以让人接受的长期平均市盈率波动值可以考虑在20倍到25倍(欧美港是15倍),最多也不能长期脱离30倍。所以,市盈率偏高是个问题。
2)短时间获利盘太多:1年半时间股指从1000点到3000点,这个市场的资本回报率太高,基本是暴利。一般资金年回报率在15%就有很多人开心的不得了,现在这个市场的资金年回报率超过50%的比比皆是,不是很正常。历史告诉我们,市场不会让你这么舒服的赚钱的,市场肯定会用他自己的方式让投资者抬高成本。
3)市场进入题材股阶段:一般牛市的板块炒作都大致的模式,刚开始是价值投资,然后扩散到炒作二线蓝筹股,后来炒作有实质性题材的板块,最后进入到炒作垃圾题材的阶段。现在这个市场基本是进行到疯狂炒作题材的阶段,不管消息是真是假,先炒了再说。大致浏览一下个股,每个股票都基本上都经历过了一段飙升段了,再涨的空间有多少呢。这些表明行情在逐渐在进入末期。
4)从波浪理论的角度来看,从2007年2月6日开始的上升段,很象某个稍大级别波段的5浪,5浪过后是什么呢,是对应更大级别波段的调整浪。
5)从江恩的时间周期来测算,2007年春节过后3到5周,是及其危险的时间之窗,是大波动的主要时间周期和小波动的次要时间周期的重合点。如果这段时间冲高上涨的话,则更加危险,那表明时间周期点将落在空间的顶点,这个信号预示着下跌不可避免。
总的来看,大盘股指的上涨力量在逐渐减弱,上涨的时间在逐渐缩短,下跌的时间和空间在加大,下跌的推动结构一次比前一次强。上证指数可能在3100点到3500点之间,时间在春节后3~5周内见到2007年春节后的第一个高点,然后进行一个大级别的调整,调整的第一参照点是上次暴跌的低点2541点。
同时声明一点,技术性调整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下次更好上涨。在技术性调整中,可以等待市盈率逐渐跟上股价上涨的幅度,对股价形成基本面的支撑。同时也为了抬高投资者的成本,消化获利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以时间换空间。
三、加息改变不了大牛势的趋势: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
加息对股市无疑是一个利空,对股市的确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本次加息对股市的影响不至于大到可以改变本轮大牛势的格局。因此,基金长线投资者的操作思路没有必要随着加息而进行调整。
第四次加息:2005年3月17日:
央行决定住房贷款加息。这对绝大多数购房自住的市民来说,意味着支付房贷的负担将增加5%至10%。沪综指当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弹后,沪综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点。
第五次加息:2006年4月28日:
2006年4月28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28日,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收盘 1440,涨23点,大涨1.66%。其后依然维持上涨势头,并在5月份展开了一波历史上少见的逼空行情,到2006年7月5日最高摸至1757点。
综上所述,在前四次加息中,由于房地产等占的主导比较大,受影响也比较大,必然会对大盘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股市还没有改革,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大市值还没有引进。但现在除了市值发生变化外,关键是投资者已经逐渐适应了加息。从去年的加息看,股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加息不再是毒药,而是催生股市健康发展的良药。有些人并不理解加息的真正涵义以及用途,只会盲目跟风杀跌,其实大盘历来暴跌的罪魁祸首很大程度都要归咎于恐慌盘,所以,投资者的心态是关键。
四、扼杀疯牛的终极杀手--中石油:
从宏观角度讲股票不是越涨越好的,而是估值合理的,各类股价符合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部署,那就是最好的了;股票越涨越好那就会形成泡沫的,当泡沫大到一定程度就会破裂的,那是就难以收拾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就是房地产的泡沫破裂导致的,这是要整个国民经济的命的事,所以绝对不会是股票越涨越好的情况;
如果各类股票的价格严重透支,到一定程度国家就会干预了,加税加息限制银行贷款,发行超级上市公司打压,当股市形成疯牛后有很多调控办法都失效下,为了遏制这头不驯的狂牛,07年10月政府命中石油“搬兵回朝”救驾,一个中国石油不愧为金牌第一杀手,一入场就把沪市大盘从6120点,一口气赶到1650点,轻而易举地就把狂热的A股给按下去了;
总体来说,从宏观、微观、国内、国际、税收改革和企业制度改革等各方面的因素看,明年中国股市继续向好的基础非常强劲,今年的储蓄增长率首次下跌仅仅是开始,是大规模资金投入股市的开始。储蓄如蓄水,投资如泄洪,从制度上开启储蓄资金自动流入证券市场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Ⅲ 中国股市历次股灾爆发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历次股灾观察,忽略技术因素的干扰,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股市历次股灾爆发的内在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纵观历次见顶行情也就是熊市的开始,其背景都是一个政策所造就的大牛市,政策带来牛市的同时也吹起了市场中的泡沫,当指数到达一定高度,资金面若不能有效支撑,政策面往往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采取的打压措施,此时无疑会加剧市场恐慌情绪,加大股指的下跌幅度。
以上内容就是我认为,中国股市历次股灾爆发的内在原因!
Ⅳ 中国证券市场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股权结构不合理,上市公司没有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二)市场运作不规范,股票定价扭曲。
(三)法律制度建设滞后
(四)市场发展不协调,企业融资成本加大证券市场主要指以股票、债券和投资基金为主的长期资金市场。
(五)投资主体结构不合理
Ⅳ 我国股市长期低迷的原因分析
A股市场只是最近几年低迷!低迷的原因也是有很多因素的,首先第一个就是扩融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啊,最近几年了这个新上市的股票也蛮多,新股上市给市场分流了一些资金,这个市场的池子也是越来越大,似乎还没有停止的意思!包括注册制的推出加速了新股上市.另外还有就是目前A股市场了上市公司的财务问题,很多公司没上市前基本业绩做的都很好,上市后就只为了套现了!大部分的大股东都喜欢套现自己的股票,连股东都不愿意长期持有自己家的股票,那散户就更加了。这就造成了整个市场的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还有一个就是房地产的也分流了一大部分市场的资金,本身这个实体经济不好的情况下,就没有更多的钱流入股市里面,这是走得比较低靡的几个主要原因!
但是整体来看,A股市场每到七年都会有一波牛市!上一次的牛市是14年,这一次有可能会是在2021或者是2022年了,还有可能会走出一波牛市出来,所以这个低迷只是暂时的!因为我们这个整个股票市场从开始也不过30年的时间,所以说相对于这个欧美市场来比,我们还是少年阶段,也正是发展阶段初期,所以未来的潜质也很大,再加上现在注册制的这个推出,以及以后有很多完善的交易机制出台,未来走牛还是很乐观的!这种低迷的状态也只是暂时!
我是墨子,感谢大家对我的关注
Ⅵ 中国股票为什么总是涨不动,真正的病根在哪里
中国股市涨不动的原因非常多,并非只有某个原因就会导致中国股市涨不起来;当然众多原因当中最主要一点就是“增量资金供不上扩容资金”,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中国股市想不涨都难。
首先撇开其他原因之外,重点分析一下A股为什么会有由于“增量资金赶不上扩容资金”导致中国股市涨不起来呢?下面分步进行解答:
1、什么是增量资金?
股市增量资金就是指往股票市场进入的资金,比如有1亿资金从房地产进入股市炒股,这1亿就是增量资金。
第一,股市制度不完善,退市制度、交易制度、披露制度等等;
第二,投机性太强,中国股市喜欢追求短期利益,不会追求长期利益,怎么涨上去又怎么跌回来的,甚至倒跌;
第三,牛短熊长,中国股市大部分时间都是熊市,牛市时间非常短;一年牛市要换来5年熊市。
总之中国股市涨不起来的原因太多太多了,真正想要中国股市强势起来,必须要把这些各种原因一一排查,都处理好之后,中国股市必然会雄起来,必然会引领全球股市。
Ⅶ 分析我国目前股票市场上存在的问题
1、入市和退市难(证券发行核准制形成了较高的准入门槛);
2、证券市场中“政策市”的存在加剧了证券市场的波动;
3、监管部门缺乏独立性,监管体系功能发挥不充分;
4、证券市场的各级部门单位缺乏诚信;
5、监管部门缺乏独立性,监管体系功能发挥不充分。
6、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尽合理,难以确保所有者的利益。
7、还未形成完备的市场体系;还未建立完善法规体系,违规处罚力度不大,违规成本较低;
8、债券、股票的发行还未形成互补机制。
9、证券市场需进一步规范。
Ⅷ 我国股票市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这么大的事就悬赏30分?
我国股票市场的现状:政策左右市场。依照公司质量评判的话现在是高位,以六千点为坐标现在是低位。
存在的问题:这是和社会的问题同样有法不依,上市公司肆意造假(财务造假,募集资金项目造假,只要有利上市公司什么都可以造假),圈钱。证监会查处力度不够。证监会顾名思义监督的会可是它任务却在帮助公司上市圈钱。
原因分析: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腐败。最早的上市公司上市要靠关系才能上市,上市之初就与各级官员达成共识大家把募集的资金慢慢分掉,之后的上市公司是企业缺钱地方政府把不良资产装进上市公司由股民买单。现在更加猖狂(万福生科)造假上市居然顺利通过层层审批。
具体原因是制度缺陷造成的,是市场不公平意识体现,股民处于弱势信息不对称自然迟早要赔钱,一代一代股民前赴后继的来到这个市场最后留下一副尸骨。一个投资市场投资不能得到回报那它迟早要走向灭亡,市场都要灭亡了你还来这里不是自寻死路?
Ⅸ 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往往与世界主流市场不同步,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国这个经济体有着与以老美为核心的经济体不同的运行周期,这是个奇怪的现象。说明我国的外向经济比重比较小,内部资源配置占主导。
Ⅹ 2010年结合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我国股市下跌的原因
2010年结合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我国股市下跌的原因:
1、国家对房地产行业出台了一系列的严格调控措施。这导致房地产股价在利空的不断干扰下持续下跌,而房地产板块在权重上占有主导地位,从而拉低指数。
2、外围银行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大量发行的货币进一步推高国际资源产品的价格,从而影响国内资源产品,其中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尤为明显,国内物价随之大幅上涨,使得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剧,CPI的持续攀升大大出乎投资者的预期,双重利空因素的影响下使得股市下跌。
3、股民缺乏信心。投资者最为担心的是,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尤其是欧洲债务危机仍有可能恶化扩散,国内经济受转型和周期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行压力较大,这些基本面因素是导致市场走弱的主要原因。
(10)我国股票市场问题的根源扩展阅读:
股市下跌分析:
1、流动性收紧
当流动性收紧时,股票市场一般都会下跌。但是这样的下跌对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内在价值一般影响不大。但是,流动性收紧往往预示着未来通胀的上升,这对所有企业都是有害的。
2、负面事件消息
很多情况下负面消息一般都还没有真正影响到公司的业绩,但是对投资者的心理影响却是巨大的。人们面对负面消息,认为未来的业绩肯定会受到不利影响,因此卖出股票,股价下跌。负面消息,根据负面程度的大小,也会是非常强的股价下跌催化剂。负面消息的问题在于不确定性,由于人们厌恶风险,厌恶不确定性,负面消息往往带动股价下跌。
3、股价高估
从长期看,股价必将回归内在价值。但是,从短期看,股市还只是一架投票机。过高的估值并不能自然导致股票价格下跌。
4、业绩低于预期
可以说业绩低于预期是股价下跌非常强的催化剂。
5、经济波动
从宏观到微观,经济总是处于波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