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动态特征
1. 股票、基金、外汇市场运行特点
外汇交易的成本是极低的,仅为买卖差价的几个点而已。此外,一个纯电子市场使得交易者可以直接与庄家进行交易,免除了标价和中间人的费用,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因为外汇市场提供了 24 小时的流动性,交易者得到了狭窄和具竞争力的价差,使在线外汇交易更成为短线交易者的乐园。
交易品种简单
和股票市场需要关注成千上万的股票种类不同,外汇市场,只需要关注几种货币对,像欧元/美元,美元/日元等主要货币对的交易量占了整个市场的90%。
最大最公平的市场
外汇市场平均日交易量3万美金,相当于期货市场的4倍,美股市场的30倍,国内股市的70倍。令其成为全球最大,同时也是流通性最高的市场。庞大的市场容量,使得投资者有足够的进出和盈利空间。
市场透明
外汇市场的透明度非常之高。一家信誉良好的经纪商会为交易者提供实时更新的、可执行的报价。虽然,股票和期货也已经有在线交易,但是,在线交易所显示的价格只是最后的成交价,非可执行价格。进一步说,在线交易,能确保交易者的所有价格都是公平的。但当进行股票和期货交易时,交易者首先必须要求经纪人报价,这样一来就给了经纪人一个查看交易人部位的机会及就交易者的部位而操纵价格的机会。
股市和汇市的比较
股票市场对于大多数朋友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很多朋友可能在股市中纵横驰骋了很多年,对股市已经有自己的深刻感受。悲也罢、喜也罢,反正说起股市的运作模式、特点都可以如数家珍,可娓娓道来。
外汇市场对于大多数朋友来说,却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国内形成炒汇热也仅仅是近两、三年的事情。从投资者的数量来讲,还远远不能与国内的股票市场相提并论。但从交易量来看,外汇市场却大于股票市场。随着我国加入WTO,外汇投资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对炒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我们从比较的角度来看一看股市和汇市
一、封闭的股市和开放的汇市
每天早上9:30,千万双眼睛注视着屏幕,等待股票的开盘价,千万个脑子开始飞速地运转,计算着自己的浮动盈亏,下午3:30,一天的战斗结束了,千万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开始盘点或休息,这就是股票市场的写照。
股票市场是个封闭的市场,有固定的开盘时间和收盘时间,有固定的交易场所,有固定的清算中心,同一时刻同一只股票的成交是同一个价格。
而外汇市场则截然不同,它是一个开放的市场。虽然大家从电视上也看到过外汇交易所中繁忙的交易景象,很容易把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等同起来,但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有形的外汇交易所中的交易仅仅是整个外汇市场中很微不足道的部分。多数交易是在场外,交易者借助于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彼此进行交易。这种交易完全是两个交易对手之间的事情,大家仅仅是遵循一个惯例而已,并不受任何条例、制度的约束。外汇市场没有一个同一的规则,没有专门的清算机构,没有固定的开盘收盘时间。所谓的开盘价和收盘价也仅仅是大家约定俗成地以纽约市场为准,并没有谁规定收盘后大家就不能交易。只要你能找到交易对手,你就可以交易,只不过这个交易价格将不会反映到资讯系统里。
外汇市场从北京时间周一凌晨4:00开始连续运转到周六的凌晨4:00。经常会有朋友问我:“现在的价格是哪个市场的价格?”我也经常被这个问题难倒。因为,外汇市场的价格只有活跃程度之分,没有市场之分。在我们听专业人士分析市场时,经常会提到“亚洲交易时段……,欧洲交易时段……”,这指的就是在某个时段价格的情况。它决不是说这个价格就是来自于某个交易所的价格。亚洲交易时段,很可能有许多来自于欧洲和美洲的交易者也在进行交易,他们的成交价格也会反映到报价系统中。换句话说,大家平时所看到的价格不是什么交易所的报价,而是有某个交易商的报价。这个报价者会经常发生变化。现在是花旗银行的,下一个也许就是中国银行的,或是某个外汇交易商的。这个报价仅仅代表了报价方的意愿,反映了当前市场的汇率水平,而不是一个标准。大家实际以什么价格成交,要看你所选择的交易对手愿意给你出什么价格。如果你不满意,你可以选择别的对手,正如你可以在四大国有银行和其它商业银行之间做出选择一样。
在股票市场,交易所对参与交易者有严格的身份限定,要求入场交易者必须在交易所拥有席位。一般投资者只能透过代理机构进行交易,并向这些机构支付一定的佣金。在外汇市场,对于交易者没有任何限定。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进行交易。你不必向任何人或机构支付佣金,你就是市场的直接参与者。只不过由于资金量的关系,你的交易价格不会反映到资讯系统里。由于你不是主要的市场参与者,你没有和交易对手讨价还价的余地。在外汇市场中,主要的交易者是各国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外汇经纪商、大型基金、大型的跨国公司。他们的成交价格对市场具有影响力。一般的投资者都是和银行或外汇经纪商进行交易,对国际市场的价格不产生什么影响力。这一点和股市有较大区别。
股票市场中,大家以集合竞价的方式,通过统一的撮合系统进行交易。所以,你的价格完全可以对瞬间的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让一只股票出现跌停板中。在外汇市场则不然,它没有撮合成交系统。一般的投资者没有主动报价的资格,只能被动地接受或拒绝成交。
在股票市场,内幕消息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掌握了内幕消息,就获得了比别人优先赚钱的良机。在外汇市场,内幕交易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因为,这是一个完全公开化的市场,央行的动态、货币政策、经济数据完全是透明的。无论你资金量的大小,你都可以平等获得这些消息。只不过由于设备和与核心交易的距离问题,大家获得这些消息的时间会有先后,但这种差距还不足以对投资决策产生关键性的影响。
在股票市场,基金和机构或者是什么“黑庄”可以制造消息,可以运用手中的资金来做出完美的技术图表,操纵价格,但外汇市场者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面对全球每天4万亿美元的交易量,任何一个机构包括一个国家的力量都是渺小的。它们的交易行为不可能对汇价产生方向性的影响。很多人对金融大鳄“索罗斯”十分佩服,认为他可以左右一个货币的走势。实际上,他并不是以资金量来左右汇率,而是他善于发现支撑汇率的众多因素中存在的缺陷,并加以放大,从支撑汇率的最薄弱环节入手,给予痛击,在市场中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使汇率朝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即便是如此,索罗斯的所作所为也称不上操纵汇率。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市场所发现并广为传播。任何投资者都可以根据这个消息来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这一点与股票黑幕在事后很长时间才被曝光有本质区别。因此,汇市与股市相比,它是一个更开放的市场、更透明的市场、更公平的市场。投资者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在赚钱,而不是碰运气。
二、货币换证券和货币换货币
在股票市场中,大家买卖的是股票这种权利的契约,是以货币换证券的交易,这种证券可能一纸千金,也可能是一堆废纸。这正是股市吸引大家的关键所在。它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陷阱。如果你运气比较差,手中的股票就有可能变成ST、PT,甚至被摘牌。
在外汇市场中,大家买卖的是货币,是一种“以货易货”的过程。目前国际外汇市场能够自由买卖的货币,绝大多数都是经济政治比较稳定的国家的货币。绝对不会出现“ST日元”、“PT英镑”之类的现象。就是对于一般的投资者,只要是买卖时机不是十分的差,买了一种货币后即使被长期深度套牢,一般都有解套获利的机会。最低限度也有减少损失的机会。很多朋友在欧元推出后,在1:1的位置买入欧元,套牢3年后的今天,不是也能获得相当丰厚的收益吗?在外汇市场, “三年等个闰腊月”的情况比较常见。在股票市场,就比较难了,100元左右买入的亿安科技股票不知道100年之内还有没有解套的机会。因为股票市场是以货币换证券,所以,不存在标价的问题,一定是一股X股票值Y元的标价方法。但是,在外汇市场就不同了,大家都是货币,就存在一个谁来对谁进行标价的问题。传统上,经济强国都喜欢以本国货币来表示其它国家的货币。
标价法经常会把初学者搞得晕头转向。毕竟专业学术用语讲起来比较拗口。通俗点说,直接标价法就是直接用美元表示其它货币得标价方法。这种标价法下,数值越大,表示与美元相对应得货币越不值钱,和股市中的价格是反向的。间接标价法就是用其它货币来表示美元的标价方法。这种标价法下,数值越大,表示这种货币越值钱,和股市中的价格是一致的。
三、股市的分析法宝在汇市毫无用武之地
“量价配合”是证券期货市场技术分析的法宝。在这些市场中,任何价格的方向性变化如果没有成交量的配合都不可能成立。因此,在进行技术分析时,成交量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个人在分析日元的走势时,给你大讲特讲量价配合如何完美,指标配合多么天衣无缝,然后鼓动你去进行交易时,请你一定要对他的建议打个大大的折扣。无论他对技术分析多么精通,他也仅仅是一个半只脚刚刚踏进外汇市场的新手,对外汇市场还不熟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外汇市场不看量”是外汇分析的最基本常识。
那么,为什么“外汇市场不看量”呢?
答案是:外汇市场的量没法看。
从上面谈到的外汇市场的特点可以看到,外汇市场是无形的市场、开放的市场。它不像其它市场那样有集中的撮合系统,在一个封闭的市场中运行。它的交易是自由的、松散的,没有一个全球通用的交易撮合系统。因此,在某一价格的交易量是无法及时准确地统计出来的。再者,依赖现代的科技手段,就算是有办法准确统计交易量,某个价格的交易量相对于每天4万亿美元的交易量都微不足道,研究和分析这个数据毫无意义。但是,在某些分析软件中,我也看到过有成交量的数据,这一点许多朋友也注意到了,那么这个成交量是那里来的呢?
不同的软件供应商的数据源不同,因此,成交量的数据含义也不同,有的代表了原始数据提供者的成交量之和(成交金额),有的代表了某一价格的成交频率(成交笔数),无论它代表了什么,都不是所有交易数据的汇总,因此,无法代表整个市场的真实成交情况,最终都是没有参考价值的。
需要强调的是,除了“量价配合”这一点外,股市其它的技术分析方法都可以用来分析外汇市场。股市的技术分析高手注定会成为汇市的技术分析高手。因为,汇市相对与股市客观规律性更强,是技术分析者施展自己才华的天堂。
2. 股票的波动趋势,熊市都有哪些特点
你好,熊市特征:
1、市场不断有不利于股市上涨运行的消息出现,这时候的市场经不起这一点利空消息的影响,一旦出现就会出现恐慌性抛盘,市场出现大跌走势。在5178点的出现的暴跌就是如此,即使有利好消息出现也阻挡不了下跌的趋势。
2、即使有除息除权的股票出现,股价也是出现下跌。
3、半年线被称为牛熊分界线,也就是一点指数跌破这条均线,市场走势就进入了熊市;当然这一均线也可以用在单个股票的股价分析上。
4、从阶段性高点判断如果超过20%(30%)之后就是进入熊市了,目前在市场中多以这一标准作为跌幅标准;时间跨度上上市下跌一般超过6个月以上。
目前在市场上对于熊市做过阶段的划分,到时候可以做具体的对比。
第一阶段是这时候是市场的出货期,这是通常是前面的多头市场最后一节阶段,这时候通常很多投资者都意识不到市场已经要结束,只是能够感觉到获利的速度变慢了以及减少了。
第二阶段则是非常明显的恐慌阶段,这时候想要买进去的人就变少了,价格下跌城乡垂直性的下跌趋势,这一结算结束后通常是会有一段时间的反弹或者是横盘整理阶段。
第三阶段则是因为很多已经对于市场走势失去信心的投资者造成的,这时候市场下跌并没有加速。通常情况下很多认为被认为没有投资价值或者风险加大的股票在前面两个阶段跌去了不少;而这一阶段投资者信心不足的时候对于原本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开始了下跌走势。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3. 我国股票市场有哪些特点
你好,我国股票市场特点;
1.有股票市场这个二级市场,那么相对的就有一级市场这个存在,在复杂程度、作用、影响力方面前者都是比后者大的。
2.股票市场不变的原理就是,其是时刻变化着的,不是表面看着的风平浪静。
3.二级市场相比于一级市场,最大的不同就是流动性,主要是因为市场上的成交量是相当客观的,不过这是在市场行情较好的时候出现的情形。
4.因为其市场上的成本、佣金不是太高,也就是说会适合一般的投资人。
5.其和一级市场(发行市场)有一定的区别,但也是有联系的。主要是股市公司的股票流通、转让等行为提供了基本场所,在刺激人们购买股票欲望的同时,也为一级市场的发行提供了稳定的保证。在者,因为股市交易的价格是最能比较客观反映出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所以其也为一级市场公司的发行提供价格、数量等方面参考的依据。
6.证券交易所市场一般是在证券交易所登记并获准上市的股票,而场外交易市场主要是为未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进行服务。
这基本上就是股票市场的部分特点了,其实也包括了其功能了,其还有的功能还有:积聚资本、转让资本、转化资本、股票价格等等都是其功能简缩。投资者们还要谨记,其公司周期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牛市阶段、高位盘整市阶段、熊市阶段、低位牛皮市阶段。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4. 股票市场底部具有哪些特征
投看看告诉你股票底部特征:
1、价格低估,红多绿少,波段振幅越来越小。
2、底部跨度较长,多底。
3、布林袋为瓶颈型,60日线平整,而且长,以上翘为最佳,月线无中阳,中阴,都是小阴和小阳,量小,上涨带量,下跌无量,上窜下跳。
另外,股票底部特征与股票市场底部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股票市场的底部特征有7个:
一,市场人气特征:在形成最后一跌前,由于股市长时下跌,会在市场中形成沉重的套牢盘,人气也在不断被套中被消耗殆尽,此时是市场人气极度低迷的时刻,恰恰也是股市离真正的低点已经为时不远了。
二,走势形态特征:形成最后一跌期间,股指的技术形态会出现破位加速下跌,各种各样的技术底、市场底、政策底,以及支撑位和关口,都显得弱不禁风,稍事抵抗并纷纷兵败如山倒。
三,下跌幅度特征:在弱市中,很难从调整的幅度方面确认股市的最后一跌,股市谚语:“熊市不言底”,是有一定客观依据的,这时候,需要结合技术分析的手段来确认大盘是否属于最后一跌。
四,指标背离的特征:指标背离特征需要综合研判,如果仅是其中一两种指标发生底背离还不能说明大盘一定处于最后一跌中。但如果是多个指标在同一时期中在月线、周线、日线上同时发生背离,那么,这时大盘往往极有可能是在完成最后的一跌。
五,量能的特征:如果股指继续下跌,而成交量在创出地量后开始缓慢的和放量,成交量与股指之间形成明显的底背离走势时,才能说明量能调整到位。而且,有时候,越是出现低位放量砸盘走势,越是意味着短线大盘变盘在即,也更加说明股指即将完成最后一跌。
六,个股表现的特征:当龙头股也开始破位下跌,或者是受到投资者普遍看好的股票纷纷跳水杀跌时,常常会给投资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促使投资者普遍转为看空后市,从而完成大盘的最后一跌。
七,政策面特征:这是大盘成就最后一跌的最关键因素,其中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指对一些长期困扰股市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方面,能够得到政策面明朗化支持;另一方面是指在行情发展方面能够得到政策面的积极配合。
5. 股票的特征有哪些
股票的投机价值表现为股票在股票迅锋的二级市场中博取差价的能力。其具体表现为股价的绝对值越小,题材越丰富其投机价值察世越大。股票市场中的主力主要挖掘的就是个股的投机价值。只有对个股进行亩没晌投机性炒作,才会在短时间内获取较大的差价利润。
6. 股票的特征有哪些
股票的特征: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永久性、参与性。
1、收益性,投资于股票可能得到的收益。收益又分成两类,第一类来自股份公司,第二类来自股票流通。
2、风险性,证券投资风险是指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
3、流动性,指股票持有人可按自己的需要和市场的实际变动情况,灵活地转让股票以换取现金。
4、永久性,投资者购买了股票就不能退股,股票是一种无期限的法律凭证。
5、参与性,股票持有者是股份公司的股东,可以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基本方式是有权出席股东大会,通过选举公司董事来实现其参与权。
股票的特征: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永久性尺祥皮、参与性。
1、收益性,投资于股票可能得到的收益。收益又分成两类,第一类来自股份公司,陵差宴做第二类来自股票流通。
2、风险性,证券投资风险是指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
3、流动性,指股票持有人可按自己的需要和市场的实际变动情况,灵活地转让股票以换取现金。
4、永久性,投资者购买了股票就不能退股,股票是一种无期限的法律凭证。
5、参与性,股票持有者是股份公司的股东,可以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基本方式是有权出席股东大会,通过选举公司董事来实现其参与权。
7. 股市有哪些特征
对于大多数股民来讲,应该对股市一点都不陌生了吧,可是对于股市特征却没有很多人有把握认为自己很了解。这是因为很多人都忽视了对股市特征的一个重视,那么股市特征到底有哪些呢?下面是股市的一些重要特征。
特征一、政策市。市场唯政策是瞻。我们注意到,无论新股发行速度、回归、股指期货的、货币政策出台以及国有股的减持比例、包括新基金发行节奏等都有可能成为政策调控股市的筹码。
政策走向成了股市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改变了市场固有的运行规律,而大盘的变幻无常也都能从政策调控中找到最终解释,构成了“中国式牛市”的主要特征。政策不仅可以产生行情,而且能够制造拐点,同样也可以改变股市的运行节奏,加快或放慢行情的演变过程,由此引得不少市场人士热衷研究“政策底”,“政策底”逐步构成了市场股指运行的“脊梁”。
特征二、全民市。投资渠道狭窄使得股票投资成为居民投资的主要渠道。在社会保障没有健全的情况下,财富积累成了全民追逐的目标,而多年来居民储蓄的大幅增长反衬了人们对住房、子女教育、养老等费用不断增长以及未来通胀的担忧,资产增值成了人们摆脱贫困、追求资产安全的必然选择。而股市由于流动性强、投资门槛低、在人们意识中赚钱快成为国内居民致富的首选,上半年市场呈现了储蓄搬家、股市结构散户化的特征,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炒股运动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
特征三、博弈市。股市是利益重新瓜分的场所。公司经过IPO后,一级市场的募资流入到了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中来,而二级市场如果不考虑分红派息,那么市场利益的重新瓜分仅能看成资本利得带来的一场“零和游戏
特征四、震荡市。其一,研究机构推介品种与观点高度趋同。由于研究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直接影响到市场主流资金流向,也容易成为市场助涨助跌的影响因素。
其二,全民参与,散户机构一哄而上,行情发展与散户开户数高度相关。容易诱发市场的盲目跟风。
其三,海外资金流入股市暗潮涌动,加剧了市场的动荡。
其四,基金交叉持股增加了股市风险。尽管扎营绩优股与大盘蓝筹股,客观上可能起到了稳定市场作用,但由于交叉持股现象严重,一旦市场出现暴跌,持有人大量赎回,基金仍难以摆脱“囚徒困境”,有可能成为市场崩盘、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五,上市公司盈利波动加大。由于上市公司盈利不仅受经济本身影响,也受资产注入的影响,盈利出现大起大落可能性加大,加之在两税合并、新会计准则以及股权激励的背景下,迎来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虚假繁荣,相应地,基于盈利分析的基本面研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特征五、过渡市。由于上市公司处于非流通股禁售期,市场步入了一个特殊阶段,这阶段上市公司成为自身市值增长的拥戴者。
首先反映在因股权激励必须做出未来公司盈利或市值增长承诺。其次,大股东由过去的“掏空”转为“注入”,但由于“优质”资产的“注入”往往是一次性的,盈利持续增长缺乏相应的保障。第三,反映在上市公司既是投资对象又是市场参与者,上市公司热衷二级市场的股权投资,制造盈利轰动效应,从而有可能偏离原来主业,放大了公司经营风险。第四,大非寻找有利的套现机会进一步透支公司盈利。上市公司有可能制造短期盈利增长、拉高股价,透支未来,制造最佳出逃机会。过渡市加大了研究机构对市场趋势与公司盈利的预测难度。
8. 股市波动有哪些典型特征
转载:巴菲特关于100年间美国股市波动的实证研究
2001年11月10日,美国《财富》发表了《巴菲特谈股市》这篇文章,文中巴菲特重申了股市整体表现长期来说与美国经济整体增长性相关,长期来说,过度高估(Overpricing)或过度低估(Underpricing)的股价肯定会回归于其内在价值。
在该文中,股神以翔实的历史数据解释说明了1899年—1998年的100年间美国股市整体走势与GNP走势完全相背离的现象。股神的实证研究证明,美国股市长期平均年复合回报率约为7%,但短期投资回报率会因为利率、投资者预期收益率和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而不断波动。这也就是格老所说的:“从短期来看,市场是一台投票机;但从长期看,它是一台是称重机”。
一、1964年—1998年间美国股市整体走势与GNP走势完全相背离的现象
美国道.琼斯指数在1964年—1998年间的前17年和后17年的走势完全不同。
第一个17年:1964年年底道.琼斯指数为874.12点,1981年年底为875.00点,17年间增长0.1个百分点,几乎原地踏步。
第二个17年:1981年年底道.琼斯指数为875.00点,1998年年底为9181.43点,17年间上涨超过10倍,为典型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大牛市行情。
美国股市在两个17年间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原因何在呢?
专业人士想到的原因是GNP的波动导致股市的相应波动,也就是经济学和金融学教科书上通常所说的“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一现象无法单纯以美国宏观经济的波动来解释:1964年—1998年间美国股市整体走势与GNP走势完全相背离。在股市低迷的第一个17年间,美国GNP增长率为373%,而在第二个17年的大牛市期间,美国GNP增长率只有177%,二者相差近一倍。
是偶然的巧合亦或其他?后视镜看法一目了然。实际上,不仅仅是过去34年间美国股市整体走势与GNP走势完全相背离,在整个20世纪也是经常如此。
20世纪可以说是美国人的世纪,先后发明了汽车、飞机、收音机、电视与电脑。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美国GNP破记录地净增长了702%。尽管其中也包括 1929年—1933年的大衰退和两次世界大战,但以10年为一个阶段来比较,人们发现每个10年的人均实际GNP都在持续增长。或许人们认为稳定的经济增长反映在股市上也应该会有股票指数的稳定增长才对。但事实远非如此。
1900年—1920年美国人均实际GNP(以1996年美元价值计算)从4073美元增长到5444美元,增长了33.7%。而同期股票市场却一点动静也没有,1900年初道.琼斯指数为66.08点,1920年年底道.琼斯指数为71.95点,20年间只有0.4%的年增长率,这种反差与1964年— 1981年的情况相似。
接下来的1920年—1930年的10年间,股市则一飞冲天,到1929年9月道.琼斯指数一度大涨到381点,上升了430%。
随后的1930年—1948年的19年间,道.琼斯指数几乎下跌了一半。1948年道.琼斯指数只有177点。但同期的GNP却增长了50%。
结果,接下来的1948年—1964年的17年间,道.琼斯指数大涨5倍之多。之后就是上面提到的1964年—1998年的两个截然不同的17年,先冷后热,令世人惊异的大牛市结束了辉煌的20世纪。
如果用一种不同的时间分段法,在过去的100年间,经历了3个时期的大牛市,包括44个年份,期间道.琼斯指数总计上涨11000点。同时经历了3次熊市,包括56个年份,尽管在这56年间美国经济大幅增长,期间道.琼斯指数却总计下跌了292点。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股市的表现与宏观经济如此反常呢?请看下面股神巴菲特的解释。
二、影响股市波动的三个关键因素
股神将股市如此反常的现象归诸于利率、预期投资收益率两个关键的经济因素,以及一个与心理有关的因素。
影响股市的第一个关键经济因素是利率。在经济学中,利率就好比物理学中的地心引力一样,不论何时何地,利率任何的微小波动都会影响全世界所有资产的价值。假设今天市场利率是7%,那么,未来你1美元的投资收益的价值就与市场利率为4%时的价值有很大的差别。
分析过去34年长期债券利率的变化,人们可以发现第一个17年间利率从1964年底的4.20%大幅上升到1981年的13.65%,这对股票投资人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事。但在第2个17年期间利率又从1981年的13.65%大幅下挫到1998年的5.09%,为股票投资人带来了福音。
影响股市的第2个关键经济因素是人们对未来投资收益率的预期。在第一个17年间,由于公司获利前景不佳,投资者预期显著下调。但在1980年代初期里根政府大力刺激经济增长,使得企业获利水平达到193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
在1964年—1981年的第一个17年间,两个不利因素是使投资人对美国经济失去信心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过去企业获利成绩不佳,另一方面在于利率过高使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利预期大大折扣。两项因素综合,导致1964年—1981年间尽管同期GNP大幅增长但美国股市却停滞不前。
不过这些因素在1981年—1998年的第2个17年间完全反转,一方面企业收益率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利率又不断下降使得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利预期进一步提高。这两个因素为一个大牛市提供了产生巨大上升的燃料,形成GNP下降的同时股市却猛涨的奇异现象。
第三个因素是心理因素,人们看到股市大涨,投机性交易疯狂爆发,终于导致危险的悲剧一幕一再重演。
三、衡量股市是否过热或过冷的定量分析指标
巴菲特认为,回顾过去近100年的股市表现,可以看到股市整体走势经常与宏观经济发展相背离,这种极端的非理性行为是周期性爆发的。人们认识这种现象对于投资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想在股票市场上取得良好的收益,就应该学会如何应对股市非理性行为的爆发。
巴菲特认为要想在股市非理性波动中保持理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会定量分析,从而能够准确判断股市是否过热或过冷。如果投资人能够进行定量分析,尽管不会因此就能把分析能力提高到超人的水平,却能够使自己因此而避免随波逐流陷入股市的群体性疯狂,做出非理性的错误决策。如果投资人根据定量分析发现股市过热,就可以理性地决策不再追涨,乘机高价离场。如果投资人根据定量分析发现股市过冷,就可以理性地决策选择合适的股票低价买入。
巴菲特向美国投资者推荐了一个非常简单但却非常实用的股市整体定量分析指标“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可惜的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对我国股市却不能直接使用)。
虽然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这项指标只能告诉投资人有限的信息,但它却可能是任何时候评判公司价值是否合理的最理想的单一指标。分析80年来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可以发现,这项指标在1999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这本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警告信号。如果投资人财富增加的速度比美国宏观经济增长的速度更高,那么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必须不断提高,直到无穷大,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巴菲特认为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在70%——80%之间可以买入股票,长期而言可能会让投资者有相当不错的收益,但如果这个比率达到200%,象1999年和2000年中的一段时间那样,那么购买股票简直无疑于玩火自焚。
四、股市短期波动不可预测,长期波动容易预测
巴菲特认为预测股市的短期波动是不可能的,相反,巴菲特认为股市长期波动具有非常稳定的趋势,非常容易预测。
1999年,巴菲特大胆预测未来10年甚至20年内,美国投资人股票投资预期收益率(包含股利以及预期2%的通货膨胀率)大概在7%左右,这正好与沃顿奇才杰里米.席格尔教授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的美国股市200年来长期平均实际收益率为7%左右的结论非常吻合。哈哈,果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五、启示
在过去的200年间,美国股市的年复合实际收益率为7%,并显示出惊人的稳定性。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股票实际收益率也与美国的情况相吻合。股票投资收益率的长期稳定性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
杰里米.席格尔教授认为,股票投资收益率取决于经济增长、生产力和风险的收益。但是,创造价值的能力也同样来自于卓有成效的管理、对财产权利尊重的稳定的政治体系以及在竞争的环境中象消费者提供价值的意愿。政治或经济危机可以导致股票偏离其长期发展的方向,但是市场体系的活力能让它重新返回长期的趋势。或许这就是股票收益为什么能够超越在过去两个世纪中影响全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异常变化,保持稳定性的原因。
其实没有人能够完全解释股市长期内向价值回归的根本原因。格雷厄姆曾说:这正是我们行业的一个神秘之处。对我和对其他任何人而言,它一样神奇。但我们从经验上知道最终市场会使股价达到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