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的股票市值
1. 恒瑞医药股价市值,600276股价市值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医药行业成为了市场的重点,就在这20年来医药行业都有着爆发式的增长趋势,目前情况下疫情的反复,就让医药行业再次成为市场热点,学姐这就跟大家科普一下医药行业的创新药械龙头--恒瑞医药。
在开始分析恒瑞医药前,推荐给大家我整理好的医药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直接领取:宝藏资料:医药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恒瑞医药主营业务涵盖了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不光是国内最大的抗肿瘤药,而且还是手术用药和造影剂的研究和生产基地之一。公司产品涵盖了抗肿瘤药、手术麻醉类用药、特色输液、造影剂、心血管药等众多领域,产品布局已经很好了,在抗肿瘤、手术麻醉、造影剂等领域,市场份额在行业里都是首屈一指的。
接下来说说这个公司的优势~
优势一:产品结构优化,推动业绩增长
公司收入结构更加先进了,某些程度上被创新药业业绩的上涨补偿了仿制药业务收入的降低。创新药业务领域,创新药的销售情况稳定向好,对公司的业绩增长有好处,加强完善了公司的收入结构。公司对研发投入和海外研发布局愈加重视,投入力度逐渐增加。
优势二:研发力度加大,巩固公司龙头地位
公司在研发费用上的投入越来越大,公司报告期内研发费用258,050.8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48%,占公司销售收入比重 19.41%。公司目前 16 个重要产品研究进展中,已有 8 个项目进行临床Ⅲ期试验。报告期内,公司获得产品注册批件 14个,包括 5 个创新药批件及 9 个仿制药批件;获得临床批件 41 个;获得一致性评价批件 10 个。公司未来创新产品管线的丰富程度将会增加,稳固自我创新龙头地位,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
优势三:国际化布局持续推进
公司首个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癌国际多中心Ⅲ期研究已完成海外入组,并启动了美国 FDA BLA/NDA 递交前的准备工作。随着公司国际化战略不断推进,公司研发团队与国内团队沟通合作更进一步加深起来,公司海外业务进一步得到突破,同时也很有希望更进一步扩充自身研发长处,进一步完善自身创新产品,让公司业绩得以增厚,未来公司将逐步从"中国新"走向"全球新",发展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制药大平台将不再是奢望。
考虑到篇幅的问题,更多关于恒瑞医药的详情,我放在了这篇研报里,大家可以看看:【深度研报】恒瑞医药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行业基本面良好,人口老龄化与消费升级产生了大量的刚性消费需求,长久来看的话比较看好:
(1)政策方面:政策密集出台,带量采购常态化不断地加速行业分化,逆向促使企业向创新转型;己建立医保目录的相关动态调整,政策上要大力将行业的研发创新向前推进,医药创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步入国际化之路;
(2)消费升级: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不停提高,整个医药产业迎来了消费需求升级的机遇,据有自我消费属性且规避医保控费政策的疫苗等药品细分领域依旧较为景气。
三、总结
总的来说,我认为恒瑞医药公司作为医药行业中的创新药的龙头企业,此次行业变革将是发展水平快速提升的机遇。发表文章并不能保证其中讯息的时效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恒瑞医药未来行情,不妨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下面来看一下恒瑞医药目前这个行情是否是买入或是卖出的一个好机:【免费】测一测恒瑞医药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09-0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2. 恒瑞医药2021上半年估值多少
2021年上半年,研发成果取得成效,创新药实现销售收入52.07亿元,同比增长43.80%,占整体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9.15%,创新成果的逐步收获对公司业绩增长起到了拉动作用。虽然集采对仿制药的销售收入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创新药的发力可以让投资者对未来公司业绩向好持乐观态度。截至2021年8月底,公司市值约3000亿元。从公司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市值仍有上涨空间。
3. 恒瑞医药至暗时刻,高瓴重回十大股东之列
文 | 安富建
六年来首度跌停!8月20日,恒瑞医药 (600276.SH) 迎来“至暗时刻”。
股价腰斩、公司裁员、基金出逃......曾经的“大白马”和“医药一哥”,已屈居迈瑞医疗 (300760.SZ) 和药明康德 (603259.SH) 之后。
19日晚间,恒瑞医药披露2021年半年报,报告期内累计研发投入25.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48%,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高达19.41%,但 净利润却近乎零增长,增速创下18年来新低。
8月20日开盘后,恒瑞医药股价多次触及跌停,至上午11时,已被逾2.5万手卖单封死跌停,收盘报48.46元/股,总市值3100亿元。相比今年一度6000亿的市值,已然腰斩。与此同时,网传的安徽省临床检验试剂采集会议纪要,令“器械茅”迈瑞医疗大跌17%。
受“药茅”和“器械茅”影响,南微医学 (688029.SH) 、万孚生物 (300482.SZ) 、金域医学 (603882.SH) 、通策医疗 (600763.SH) 等医药龙头股纷纷跌超10%。
上市21年来,整体向上的恒瑞股价虽有起伏,但 这大半年来下行曲线之陡峭,前所未有, “药茅”何以至此?最近两年,恒瑞接连失误,利润空间不断缩窄,一如《财健道》半个月前所指出的:恒瑞医药无以容错。半年报的风吹草动,即刻就在资本市场上引起一波巨浪。
仿制药后路已断,创新药和国际化的前景仍然不明朗。日前,63岁的孙飘扬重回董事长之位,被认为是挽救恒瑞医药的一线曙光。
01
集采不利
医保谈判失策
恒瑞医药之所以出现流年不利的局面,主要有两个原因:
据公司半年报显示,受国家和地方带量采购的影响,公司传统仿制药销售下滑。2020年11月开始执行的第三批集采涉及的6个药品,报告期内销售收入环比下滑57%。另一方面,主要产品卡瑞利珠单抗自2021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医保谈判价格,降幅达85%,加上产品进院难、各地医保执行时间不一等诸多问题,造成卡瑞利珠单抗销售收入环比负增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年6月开展的第五批集采中,因恒瑞报价策略不当而酿成大错,重磅产品碘克沙醇注射液和格隆溴铵注射液大意丢标,二者占公司营收合计达7.1%;其他中标产品的价格,与竞争对手相比差距悬殊而缺乏优势,比如,中标量最大的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报价158元,远高于其他两家 (241.8元和343.8元) 。
集采和医保的重要性,对于制药企业而言不言而喻。若稍有不慎,前期付出便可能功亏一篑。
卡瑞利珠单抗PD-1医保谈判已经失策,因此即将到来的医保谈判便尤为关键。
7月30日,271个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名单对外公布,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各有3款新药进入,系数量最多,且其中2款面临直接竞争。恒瑞医药新药包括PD-1单抗、PARP抑制剂。还有一款重磅新药是化药1类创新药TPO-R激动剂海曲泊帕乙醇胺片。根据国盛证券测算,若能进入医保快速放量,预计该药品峰值销售有望超过10亿元。这轮的医保谈判,对于恒瑞医药而言,是必须抓住的救命稻草。
02
被推倒的多米诺“股”牌
自2000年上市以来,恒瑞曾跑出了百倍长牛的行情,甚至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最能抗跌的大蓝筹之一——当时全年的股价跌幅也不过18.79%。2021年二季度,恒瑞单季度扣非净利润下滑,而上一次单季度利润同比下滑,是在11年前的2010年第四季度。
但这一切早有预示。
恒瑞医药持仓基金上半年即已陆续出逃。截至6月30日,共有326只基金披露持有恒瑞医药,合计持有2.36亿股,环比上季度减少29.38%。相较一季度,北上资金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二季度减持股份约0.19亿股,持股7.66亿股,持股比例由12.26%降至11.97%,仍为恒瑞医药第3大股东;而 奥本海默基金公司-中国基金因减持,甚至已经退出前十大股东之列。
机构退场,散户接盘,但不断进场“抄底”的散户已然被套牢。 据统计,恒瑞医药的股东数量大幅增长,尤其二季度增速超过60%。2020年末,恒瑞医药股东数量为28.18万户,至3月末,增长为36.76万户,增幅约30%。二季度末,恒瑞医药股东数量激增至61.01万户,较三月末增幅高达65.97%。
值得注意的是,高瓴资本被动新晋成为恒瑞医药十大股东, 这或许是一个信号:资本市场仍然有大机构在看好恒瑞医药。高瓴资本自2015年12月左右开仓进场恒瑞医药,一年内曾两次加仓。从恒瑞医药公开的十大流通股东数据来看,2016年三季度增持到2193万股,去年2020年退出十大股东。时至今日,高瓴资本持股4046.19万股,持股比例0.63%。
与之同时,亦有牛散告诉《财健道》,下个交易日即入场抄底。
03
裁员风波不断
恒瑞何以绝地反击?
8月20日,关于“恒瑞医药大幅度裁员”的信息在网上疯传,该甚至登上“东方财富”导读栏。 此次裁员主要涉及仿制药的医药代表,同时会增加创新药的研发人员。有消息称,恒瑞医药大刀阔斧的裁员,要将人数从3万减到2万。针对此事,恒瑞医药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应称,公司在半年报中对这件事情做了说明,“公司要集中资源做创新和对国际化进行运营改革”。早先,有恒瑞医药内部人士接受媒体采访称,“实际上,组织结构进化从今年6月份已经开始”。
新业务调整、大幅裁员,这些新招频出的背后,站着恒瑞医药“大家长”、头号灵魂人物孙飘扬。8月4日,孙飘扬正式重新出任董事长。它能否成为恒瑞的一剂强心针?仍然尚未可知。
财报数据显示,恒瑞已在美国、欧洲等地建立了136人的海外研发团队,主要成员均是来自罗氏、诺华、辉瑞、默克等知名药企的中高层人才;23项国际临床试验正在推进开展,其中国际多中心Ⅲ期项目7项,并有10余项研究处于准备阶段,共启动86家海外中心。
值得关注的是,主力产品卡瑞利珠单抗,则为恒瑞带来首个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癌国际多中心Ⅲ期研究已完成海外入组,并启动了美国FDA BLA/ NDA递交前的准备工作;另外还有多款产品实现全球同步开发。
这些海外项目能否尽快破局?这正在考验孙飘扬的速度。
为突出恒瑞的持续创新能力, 本次半年报还披露了恒瑞创新药收入和管线,创新药实现销售收入52.07亿元,同比增长43.80%,占整体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9.15%。和高研发投入一样,恒瑞押注创新药的本色未有丝毫改变。 虽然竞争愈发激烈,但研发、国际化、运营优化,以及孙飘扬的王者归来,依旧是恒瑞的护城河。
1990年,32岁的孙飘扬临危受命担任厂长,挽救了一家账面资金只有8万元的小厂“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后来,他一手将其扶至“白马股”医药龙头的地位。 电影《至暗时刻》结尾,丘吉尔说: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最重要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
(尹莉娜对本文亦有贡献)
4. 恒瑞医药的市值大概有多少
据业内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1月6日,医药股中至少有12只跻身千亿市值俱乐部直逼千亿元大关,其中就包括了恒瑞医药。恒瑞医药在2020年6月,市场突破5000亿元大关,截至今年1月5日收盘,市值达6089亿元。恒瑞的市值已经超过了部分知名跨国药企,也因此被业内称为“药中茅台”。
5. 天士力PK恒瑞医药,谁更强势,谁更可持续
都评:两家龙头企业之所以能够平稳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单个产品放量增长贡献收入,另一方面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断对药品的梯度建设进行资金投入,从上市以来两家公司不断投入资金开发购买新的产品。 天士力和恒瑞医药分别是中西医药领域领先的公司,但是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来看,恒瑞医药好象稍胜一筹。特别是在财务安全性和增长的内生性方面,恒瑞医药的优势是突出的! 天士力(600535)PK 恒瑞医药(600276):中西药谁更强势?作者:中能兴业投资咨询 天士力(600535)是国内现代中药的龙头企业,是国内最大的滴丸生产企业,已形成了心脑血管系列药物为主,抗肿瘤与免疫系统用药、胃肠肝胆系统用药、抗病毒与感冒用药为辅的产品体系。目前,天士力的市值为191亿元,PE(ttm)为35倍。 恒瑞医药(600276)是国内化学制药的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是化学仿制药的生产和销售,包括抗肿瘤药、抗感染药、手术用药(麻醉镇痛药)等,其中抗肿瘤药是公司的核心业务。目前,恒瑞医药的市值为293亿元,PE(ttm)为29倍。从两家公司的股价走势也不难看出投资者对他们的追捧:图:股价标准化后对比 以下是对两家龙头企业做简单对比(为了具有可比性,天士力为母公司数据):图:营业收入及增长率对比 从上边的收入规模看,恒瑞医药的收入规模是天士力收入规模的两倍,这主要是因为恒瑞医药收入过亿的产品就有八种之多,而天士力仅有三种,虽然复方丹参滴丸收入过10亿,仍然是寡不敌众。而且从增长率看恒瑞医药收入增长率相对天士力要高,这说明恒瑞医药的多品种优势起到了很大的驱动作用。 图:毛利率对比 从毛利率来看,恒瑞医药的毛利率已经基本趋于稳定,近三年都在83%左右,而天士力的毛利率近三年一直在70%左右,2010年的毛利率为71.4%。虽然说恒瑞医药的毛利率要比天士力高一截,天士力的毛利率也是在稳步提升中,这与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改进还是有很大关系的。两家公司毛利率有这么大的差别与西药和中药的制作所需的原料和工艺不同有着很大的关系。表:对收入贡献最大的产品简单对比 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1993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生产批文,1994年正式投产上市,已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甲类药物目录。2002年至2010年的收入规模从7.7亿增长到了12.6亿,2010年为公司贡献了近70%的医药工业收入。2010年复方丹参滴丸通过美国FDAII期临床验证,现在已经开始筹备FDAIII期认证工作。 恒瑞医药的多西他赛商品名为艾素,2002年上市销售,为紫杉醇类抗肿瘤二线用药,为国家医保目录乙类抗肿瘤药物,国家医保使用范围限二线用药。2010年的销售额达到了7.78亿元,占抗肿瘤类药物收入的38.33%。 虽然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已过10亿,但恒瑞的多个品种收入均衡增长,总体上看还是恒瑞略胜一筹。恒瑞收入超过5亿的有多西他赛(8亿)、奥沙利铂(5亿),达到2亿左右的产品也有六种:伊立替康、来曲唑、克拉霉素、七氟烷、顺阿曲库胺、厄贝沙坦,其中伊立替康已经通过美国FDA认证,已经在美国上市,未来可能会是恒瑞的一个增长点。而天士力虽然有复方丹参滴丸收入过10亿,但其他过亿的却只有两种:养血清脑颗粒(3亿)、水林佳(1亿),相对恒瑞过亿产品数量来说天士力显得有点单薄。 两家龙头企业之所以能够平稳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单个产品放量增长贡献收入,另一方面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断对药品的梯度建设进行资金投入,从上市以来两家公司不断投入资金开发购买新的产品。天士力最近新上市产品有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第三代亚单位流感疫苗。恒瑞医药最近新上市的有艾瑞昔布、阿帕替尼、瑞格列汀。 杜邦分析图:杜邦分析对比 由以上可以看出来,恒瑞医药ROE比天士力低十几个百分点,再详细分析可以看出在二者总资产收益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ROE相差这么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天士力权益乘数比恒瑞医药高近一倍。天士力总资产负债率达到了54%,其中贷款占到总负债的78.6%,高负债率使得权益乘数很大,虽然说这会给天士力带来很多杠杆利益,但是其承担的风险也很大,而恒瑞医药几乎没有什么负债。从总资产收益率来看,恒瑞医药的总资产周转率要高一些,但是营业利润率却比天士力低。恒瑞营业利润率低主要是因为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相对比较高。 图:销售费用率对比 图:应收账款周转率对比 恒瑞医药的销售费用率明显比天士力的要高很多,主要是因为恒瑞与天士力的销售方式不同有很大关系。应收账款周转率两家公司相差不大,天士力在2009年有一个跳变,对公司业绩影响并不大。 图:营业收入占经营性现金流比及变化 图:融资对比 天士力目前研发和市场投入还是比较大,所以要通过融资来弥补自己的资金需求。而恒瑞医药几乎没有融资,他依靠的是内生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恒瑞的多种重磅产品都相应贡献可观的收入,这些收入已经可以满足恒瑞的资金需求。而天士力有可观收入贡献的产品相对比较单一,好多新产品都都处在培育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6. A大笔记—医药指数
A股熊市中常有“喝酒吃药”的说法,足以看到消费、医药的江湖地位。
全指消费是囊括大部分必需消费股票,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食品饮料、白酒,白酒占全指消费30%左右的份额。
从2005年到2019年,全指医药14年间收益率1084%,10.8倍,真正的14年赚11倍。而此时,医药处于低估区间,如果按照正常估值进行计算,收益还会更高。
与之对比的是,沪深300收益率仅有352%。
首先说明我下面对医药的看法有浓厚的个人色彩,也就是客观数据少,主观想法多,仅供参考。同必需消费一样,我对医药行业是长期看好的。
我坚信, 人可以不喝酒,但生病时不可以不吃药。所以长期来看,医药行业的需求应该是和必需消费一样是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而与经济形势无关 。
人们常说熊市“喝酒吃药”,即熊市购买消费、医药相关的股票/指数,正是因为消费、医药的需求稳定的特性,才会在熊市中走出一番和别的股票/指数不一样的状况。但是,由于医药的特殊性,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并且非常重要,因此它经常受到政策性影响。这些政策是一直强有力的手,清除医药行业中的违规违法现象,帮助该行业变得更好。
因此, 短期看,医药受政策影响大。如果来股市投机赚钱,那或许医药行业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短期并不稳定。但如果是来长期投资的,那医药行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短期受到政策影响,进入低估区间,我们买入,长期持有,高估卖出,一个典型的高抛低吸操作 。
医药指数有很多,我关注的指数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市值加权指数,另一类是策略加权指数。市值加权医药指数包含300医药、中证医药、全指医药;策略加权医药指数包含医药100。我们今天介绍市值加权的医药指数三兄弟。
市值加权指数的计算方法,即
指数 = 成分股总市值/除数
公司权重是该司市值占总市值的比重
我们现在来看看300医药指数的定义: 将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中的医药卫生行业股票,构成300医药。 这里我们以300医药为例,再次解释一下市值加权指数的权重。根据市值加权公司权重(约)为公司市值占总市值比重,我们可以知道公司权重的比值等于公司市值的比值。
如恒瑞医药市值2919亿,长春高新575亿,两者比值为5,可以得到市值加权后两家公司权重比值也应在5左右,我们计算两个公司的实际权重比值为4.4(26.08%: 5.87%)。可以发现,两者接近,些许差异是由于指数编制的细则造成,如流通市值,分级靠档等。恒瑞医药是A股医药行业中市值最大的一家,所以在市值加权指数中所占的权重也最大,在300医药中占比高达26%。
300医药、中证医药和全指医药定义几乎一样,区别在于选择医药成分股的股票池。如300医药是从沪深300中选择出医药股,中证医药从中证800中(沪深300+中证500),全指医药从中证全指中。那么从定义中可以知道,全指医药(244支股票)包含中证医药,中证医药(78支股票)包含300医药(29支股票)。由于300医药包含的股票最少,总市值最小,所以根据定义,各股票权重应该是最高的,中证医药次之,全指医药最低。如长春高新在300医药、中证医药、全指医药中权重分别为5.87%、4.24%、2.64%。恒瑞医药例外的原因是中证医药、全指医药指数权重10%上限的设置。
根据前面定义,可以知道300医药是大盘医药指数,中证医药是大中盘医药指数,全指医药是大中盘医药与小盘医药指数集合。
从05年到15年,全指医药、中证医药走势更强,原因是市场当时中小盘行情,而这两个指数均包含不小比例的中小盘医药股。而自16年初以来的走势,此时市场为大盘行情。可以发现,近4年行情是300医药领涨。同时,中证医药大盘股比例比全指医药更高,所以中证医药这段时间也好于全指医药。
我们把300医药与沪深300对比,300医药是沪深300中的医药股,这两者对比可以帮我们理解医药指数相比于市场的超额收益(相比于全指医药与沪深300的对比更有意义)。
指数,代表着某一市场的股票涨跌的平均行为。指数涨了,则整体看多数股票上涨;指数跌了,则整体看多数股票下跌。基于这一个目的,一般指数的编制是市值加权的,即大市值公司在指数中权重更大。如沪深300中,权重最大的三家公司为中国平安、贵州茅台与招商银行,而这三家企业也是流通市值最大的三家。我们也可以知道,这三家公司是我们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代表着中国的龙头企业,这样的指数编制也是非常合理的。
一般来说,投资市值加权指数就够了,足够帮我们获得不错的收益。但人们常常不满足于此,在投资组合管理领域,有了一种新的指数,叫做smart beta,即策略加权指数。关于策略加权指数,目前没有一个统一定义,我简单说一下我个人的理解。
A. 与市值加权指数一样,通过简单透明的策略被动选择股票
B. 策略可以是价值、基本面、红利,也可以向市值较小倾斜
C. 风险beta不高于市值加权指数
策略加权指数会使用一些简单的策略来试图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
如 价值策略 ,倾向于投资低估的股票,即选择低市盈率PE、低市净率PB、低市现率与高股息率。典型代表如300价值。
又如 红利策略 ,倾向于投资高股息率或者高分红额的股票。前者的代表如中证红利,后者的代表如深证红利。
还有一种策略叫做 等市值策略 ,倾向于投资小市值公司。这种策略的内在逻辑是从长期看,小型公司的股票,往往产生更大的收益。这一理论的数据支撑来源于《漫步华尔街》提到的美国小型公司股票的收益率比大型公司股票高2个百分点,我 个人理解为小公司的成长性 。在A股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由于A股是以散户为主导的市场,所以我个人理解为小市值股票容易被炒起来,而大市值股票盘子大,散户很难炒作。
对于市值加权指数,公司权重正比于公司市值。以沪深300为例,通过市值加权,流通市值最大的中国平安权重为7.6%,而权重最小的公司为安迪苏,权重仅为0.03%。如果使用等权重(市值)策略,即沪深300包含的各股票权重相同,均为0.33%,那么对于中国平安来说,是不是权重变小了?而对于安迪苏来说,权重是不是变大了(变为原来的10倍)?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对于小权重公司的多投资!
医药100指数便是一个典型的使用等市值策略的策略加权指数。
先看看其定义:
中证医药100指数从沪深A股中选取日均总市值较高的100只医药主题公司股票组成样本股,同时单个股票权重相等。
尽管定义里面提到了总市值较高,医药100仅有29支股票来源于沪深300,即大盘股,根据等权重策略,医药100的大盘股占比约为29%。以此类推,中盘股占比约为38%,小盘股占比33%。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医药100是中小盘医药指数代表 ,中小盘占比高达71%。所以我们可以大胆想象,对于15年的中小盘行情,医药100会一飞冲天,远超过它的三个市值加权兄弟。事实证明,至15年的走势确实如此,医药100指数从05年到15年的收益为1980%,而大盘医药代表300医药仅为880%。
致此,我们介绍完了我关注的所有医药指数,三个市值加权医药指数和一个策略加权指数:
A. 大盘:300医药
B. 大盘+中盘:中证医药
C. 大盘+中小盘:全指医药
D. 偏向中小盘:医药100
关于选择,这个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喜好。比如,我不希望配置过高比例的中小盘,所以我目前不会选择医药100,尽管历史上有很高的超额收益。
又如,如果你相信医药行业强者逾强,认为恒瑞医药会继续做大,那么医药100也不适合你,因为由于等权重策略,恒瑞医药的权重也仅为1%(300医药为仅30%)。或者,你觉得医药行业会重新洗牌,但你不确定是大盘股继续保持优势还是小盘股会崛起,那医药100的等权重策略或许是你的好选择。
7. 恒瑞医药股票最低价多少
恒瑞医药的股价创下两年半以来的新低,最低价达到40.88元。如果将之前的高点97.23元(前复权价格)做比较,恒瑞医药下跌的幅度达到57.96%。
【拓展资料】
最低价:指在汇市、股市、期货市场、或其他金融衍生市场,某一金融产品在指定时间区间内的最低成交价格,如:人民币汇率最低价、某股票历史最低价、黄金期货当日最低价。
如果在该指定时间区间内该种金融产品的价格未发生变化,则最低价等于该时间区间内任意时间点的价格;若在该指定时间区间内该种金融产品停牌或未发生交易,则最低价等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
股票面价值,亦称面值,是在果正面所载明的股票的价值,是确立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所有权的大小、核算股票溢价率发行、登记股东帐户的依据。另外,面值为公司确立了最低资本额账面价值,公司资产总额减去负债,即为公司股票的账面价值,再减去优先股价值,为昔通股份值市场价值,即股票在股票市场上买奔的价格,又称“股票行市”,有时也简称“股价”。
对于投资者来说,股价是“生命线”,它可以使投资者破产,也可以使投资者发财。股价表示为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市场价等形式,其中收盘价最重要,它是人们分析行情和制作股市行情表时采用的基本数据清算价值,指公司终止时其资产的实际价值和其账面价值会发生偏离,有时是有很大的偏离。股票交易成交价格是由影响票价格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股票的市场价格同票在脱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股票市场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因而,股票的市场价格也就有发行价格和通价格的区分股发行价格款是发行公司与证券承销商议定的价格。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有三种情况:
一、股票的发行价格就是股界的票面价值;
二、股票的发行价格以股票在流通市场上的价格为基准来确定;
三、股票的发行价格在股票面值与市场流通价格之间,通常是对原有股东有偿配股时采用这种价格。
8. 恒瑞医药现在的市值是多少
数据显示,恒瑞医药上市17年来,营业收入从2000年的4.8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10亿元,净利润则从6527万元增至25.88亿元。作为我国医药行业首家市值过千亿元的上市公司,如今恒瑞医药的市值已超1400亿元,比上市首日增长超38倍,继续保持A股医药“市值一哥”的领先优势。
9. 华东医药和复星医药和恒瑞医药营收都差不多,为什么市值差那么多
其实,相差还是蛮大的!
从总资产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 总资产净利润率(%)等多项指标来看,恒瑞医药都是要比复星医药、华东医药要强很多的 !
并且,恒瑞医药主要是以抗肿瘤、麻醉、造影、其他等收入为主的。
其中抗肿瘤药:胃癌、乳腺癌、胰腺癌、肺癌。
中国前五大癌症: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肝癌。
等等。
可以说是世界医药的核心!
而且从研发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
恒瑞医药的研发投入远远比其他药企要高得多。
市场也会随之更大。
更重要的是!
从地位来看,恒瑞医药的身上诞生过很多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史上的第一:
第一家将注射剂卖到美国和欧盟的中国医药企业;
第一家对外转让创新生物药品的企业;
抗肿瘤药和手术用药国内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位。
最后,再从ROE的技术指标角度去看:
恒瑞医药常年保持在20%以上的ROE指标;
而复星医药的年化ROE只有12%;
所以,综合来看的话,差距自然不小,况且人家已经走出了主升浪,受到了资金的抱团。而华东医药和复星医药的走势则相对弱很多,主升浪走势并不强!
公司市值的高低,有两个因素来决定。
根据市值=净利润*估值的公式,影响企业市值只和净利润和估值有关。
我们先来看看三者之间的净利润情况。恒瑞2019年营收232.89亿,净利润53.28亿。
复星医药2019年营收285亿,净利润33亿。
华东医药2019年营收354亿,净利润28亿。
在营收规模差不多的情况下,恒瑞的净利润是最多的,几乎是华东和复兴净利润的总和。
在影响市值的第一个因素净利润这块,华东和复兴就已经败下阵来。
再看影响市值的第二个因素——市盈率市盈率的高低反映了市场的情绪。一般情况下,对于有发展潜力,成长空间大,研发投入高的公司,市场会给予高估值。我们来看看近五年来,三家公司的研发投入规模和占营收的比例。
从图表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研发费用上恒瑞几乎是对华东和复兴进行碾压的。
能够大比例的,大规模的投入研发,才能保证企业的竞争力,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动力所在。
只有如此,市场才会给到高估值。
截止到2020年三季度,恒瑞的静态市盈率为90倍,华东为16倍,复兴为45倍。
最后,影响企业市值的因素只和净利润和估值有关,不能单单看营收的规模。
这个其实不能看营收的 ,股票市值的高低应该看的是利润和估值, 从盈利角度上来看是市场给予该股票的未来的盈利预期,利润和营收都属于滞后指标,股票市场交易的其实是市场对于股票未来盈利的预期。 最后,就是估值,估值影响因素较多,市场整体流动性、市场的风险偏好等等因素。
首先,从净资产收益率(ROE)的角度来分析,恒瑞医药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6%,复星医药的净资产收益率为7.52%,华东医药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7.61%。再看负债率华东医药的负债率为39%,复兴医药负债率为50%,恒瑞医药的负债率仅有12%。 简单的来看,恒瑞医药的高净资产收益率靠的是自身经营,而华东医药和复兴医药净资产收益率有很一部分是杠杆的功劳。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就算市场给与复星医药、恒瑞医药、华东医药同样的估值( 当然这个肯定不可能 )。那么市值=利润*估值, 我们来看最近3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恒瑞医药的利润分别为32亿、40亿、53亿,复兴医药23亿、20亿、22亿,华东医药17亿、22亿、25亿。因此,就算给与恒瑞医药、华东医药、复星医药同样的估值,恒瑞医药依然是最大。,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 市场不可能给与三者同样的估值, 一则是三者未来的想象空间不一样,再则就是从 历史 业绩来看恒瑞的成长性也是更高,三则从国外的医药行业成长路径来看,未来生产创新药的企业未来市值成长空间也是最大。因此市场会给未来想象空间更大,成长性更高,已经有成熟的市场经验的创新药更高的估值。 目前,三者的动态PE估值也支撑这个观点,截至到2021年2月20日,恒瑞医药的动态PE为98倍,复兴医药的动态PE为37倍,华东医药的动态PE为17倍。 从医药行业的相对估值来看,肯定是华东医药低估,但是看股票不能从绝对的PE估值看,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么银行、地产、保险的估值更低。
从主营业务来看,恒瑞医药的主营业务为抗肿瘤药物、麻醉、造影剂等,且产品的毛利都在75%以上, 且主营收抗癌药品的毛利率高达93%。 复兴医药的产品相对较杂,占其主要营收的非高毛利的抗癌药,而是抗感染和消化相关的药物产品,其中还有原材料药品,其毛利率只有27%,产品相对较多且毛利率高低不等,会拉低整体毛利率。最后是华东医药占营收比例最大既然是商业,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医药公司既然不做药确做商业,商业的毛利率既然只有7.58%, 就算其他医药和医美的毛利在高,其整体毛利率肯定也是三者其中最低的。
最后,国家政策和相关产业的红利,带量采购影响很多医药、医疗器械公司。但是, 国家对于创新药确是不遗余力的鼓励和支持。在加上国产替代的概念提出和未来人口老龄化,创新药的研发迎来需求和政策的双重刺激, 作为中国创新药的研发实力最强的龙头企业,恒瑞医药尤其特有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而华东医药主要产品糖尿病口服药本身面临很多替代产品的竞争,布局医美对与该公司未来或许有一定带动,但是目前市场面临着龙头华熙生物、爱美客的竞争。
最后, 从利润角度来看,恒瑞的利润是最高。从估值角度来看,恒瑞具有高增长、可持续、确定性强的特点 ,在叠加人口老龄化和国产替代化政策的双重刺激,市场更愿意给其更高的估值。从行业竞争的角度来看,恒瑞作为国内创新药研发的龙头,多款产品研发已经进入临床实验,后续产品量丰富。抗癌药本来技术壁垒就相对较高,决定其具有较高的毛利率,且产品一旦批准上市,可实现迅速放量。 在盈利相对较高,且市场给予比其他两家公司更高的估值情况下,市值比其他两家高是一个很正常和合理的情况。
重仓华东医药,估值低,利润年年增长。
营收差不多不代表利润会差不多,利润差不多不代表利润构成差不多。
市值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市场对上市公司未来的预期,是一种心理的期望值。所以才会有某些公司市盈率特别高,某些公司市盈率只有一位数了。所以,在同样情况下,一个公司的市场预期越高,市值自然就越大。
那什么会影响市场预期呢?那就是未来的空间。这个未来可以从利润构成上看出来,先说下复星医药吧:
复星医药的营收构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医药商业。其持有国药控股50%股权,财务上自然会并表,因此复兴的营收上,占很大比例的就是国药控股那些不挣钱的医药商业。医药商业虽然营收很大,但毛利率太低,竞争也比较激烈,成长性也很弱,自然不会给予太高的估值。
华东医药也差不了多少,医药商业在其营收中占的比重太高。毛利率却连8%都不到。并且华东医药生产的药品中,仿制药占很大比重。随着医保改革的深入,仿制药利润会逐渐降低,几乎完全变成了医药工业品了。中国的医药公司躺在仿制药红利上太舒服了,根本没有心思做创新药,仿制药利润比原研药还要高。并且华东医药的神操作,简直可以用傲慢来形容。 在集采中,作为阿卡波糖的原研药厂家,报出的价格是0.18元/片;绿叶报出了0.32元/片。而作为仿制药的华东医药,竟然报出了0.47元/片,高出德国拜耳161%!!! 最后自然不可能入围。华东医药在自己的核心产品中被扫地出局,所以股价开始了跌跌补休。但其核心,还在于长期享受仿制药红利,对原研药重视不够。当仿制药红利不再时,营收利润自然会遭到暴击。
与之不同的是恒瑞医药,恒瑞医药虽然也有很多仿制药,但其营收更加合理。其三大主要产品抗肿瘤药、麻醉剂和造影剂,抗肿瘤药和造影剂虽然也有很大比例的仿制药,但原研药也很多,麻醉剂属于我国1类管制类药品,目前不参与集中采购。并且恒瑞医药在研发上特别舍得投入,仅仅上半年研发投入就高达18亿,而同期,华东医药的研发费用是4.79亿,几乎只是恒瑞医药研发费用的四分之一。在如此巨大差距之下,新药的上市速度自然差距更大,投资者自然更不看好华东。
总结一下,股票投资投资的是未来。华东医药和复星医药无论是从毛利率还是成长性,和恒瑞医药都有很大的差距。即使其营收相差不大,但因为营收构成不同,利润自然也相差较多,最后导致其市值有很大差距。
因为集采,仿制药没前途,华东医药转型之路晚了。
以上研发营收我们可以发现复星这几年营收一直遥遥领先恒瑞,华东。为什么总营收这么高纯利润却没得恒瑞多?复星用在广告推广最多的,每年用在打广告上55亿!复星医药一直在创新医药推广上布局,为抢站市场!未来收益扩大化努力中,超越恒瑞成为创新药龙头不是梦。未来可期!而复星则相对依赖并购,并购可短期增加业绩,但旗下五十多家控股或参股公司也导致商誉一路飙升,万达的转型复兴应该借鉴!不管怎么分析,努力改变上进的公司都是我们值得投资的,我们都希望自己买的股票大涨,但是还是要看市场认可不!唯一强势让市场认可就是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华东医药营收高,但大部分是医药商业。小部分是医药研发制造。大部分营收来自低毛利的倒药,估值当然上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