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医药板块股票市场分析
A. 2018年医美概念股票有哪些
目前A股市场上的医美概念股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以美容器械和耗材为主,如获得利百健装置的新华锦、玻尿酸概念股华东医药、和双鹭药业、提供乳房组织补片的冠昊生物,以及港股华熙生物科技、昊海生物科技;
另一类是整形医院及诊所,如持有韩国整形机构股权的朗姿股份、正在扩建美容医院的合金投资、持有以色列医美器械公司的复星医药,以及新三板公司华韩整形、丽都整形、利美康等等。
B. 迈瑞医疗股份股票分析
医药医疗板块最近一段时间的走势处于低迷的状态,然而此时对于发掘投资标的来说正是好机会。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分析国内医疗器械的龙头公司--迈瑞医疗。
解析迈瑞医疗之前,我已经将医疗器械龙头股名单都整理好了,这就分享给大家,直接点击就可以得到:宝藏资料:医疗器械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是迈瑞医疗主营业务,主要产品覆盖了三大领域: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以及医学影像,多条产线市占率都是我国的靠前排名,是国内医疗器械龙头和收入体量最大的医疗器械上市公司。
简明地介绍了有关迈瑞医疗的公司相关的情况以后,现在我们来看看,迈瑞医疗公司身上有哪些闪光点,是否适合投资?
亮点一:稳固的市场地位和突出的竞争优势
目前该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及解决方案方面的供应商,在客户量方面也是相当巨大的,而且知名度很高,市场份额也不低。纵观整个领域,迈瑞医疗在公司规模方面是国内顶尖了,商业化能力更是业内的领头羊,此外,在研发、销售渠道等方面也是业内做的比较好的。而且他们所具有的销售能力也相当出色,拥有稳固且巨大的渠道网络能力。
亮点二:技术创新力量雄厚,成长性十足
公司在医学影像、微创外科、体外诊断、生命信息与支持等方面以及产品研发能力等处于行业前沿,体系化的研发创新能力是比较卓越的了,质量管理体系也符合高标准的条件,并且能够做到的是不断吸引优质人才、收购和引进国内外技术以及加强研究队伍建设。
篇幅受到限制,与迈瑞医疗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有关的内容,都整理进了这篇文章里,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迈瑞医疗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医疗器械行业属于高端新经济制造行业,国家在重点扶持这一行业的发展,已经符合产业进行升级的趋势。有着政策支持,顺着分级诊疗和支持进口替代的大势,医疗器械适合长期投资。现在,在国内也开始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医疗器械企业,技术更新更快,同时加上中国庞大人口基数红利,中国医疗器械的需求仍然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最近这几年的时间里,国内的医学装备市场一直都保持着高增长的趋势,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因为老龄化进程越来越快以及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以及身处打破进口医疗器械设备对高等医院的垄断、提升国内产品的市场份额以实现国产替代的时代背景中,迈瑞医疗的发展方向很广,整个行业也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三、总结
由上可知,对于迈瑞医疗公司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前景,我表示非常期待。这是属于国内医疗器械的龙头公司,迈瑞医疗很可能将是医疗器械国产化程度提高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同时国外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也有望不断的上升。
可是文章是有一定的滞后性的,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迈瑞医疗未来行情,戳下方链接就可以了,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一下迈瑞医疗现在的行情是否适合买入或卖出:【免费】测一测迈瑞医疗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09-2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C. 华东医药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华东医药大数据分析股票华东医药股票手机牛叉诊股
现在随之医保的控费跟支付方式的改革重新落实后,以及仿制药集中采购政策的进一步推行,部分医药行业的利润被打压,一些人也因为这点而"谈医色变",但有这样一个细分行业,不会受到政策调控影响,行业处于发展早期,从长远角度看后劲又非常足。这实际上就是消费的升级版的意味,而华东医药身为国内医美龙头企业的一员,下面我们就深刻剖析一下~
在开始分析华东医药前,我帮整理了医美龙头股名单,现在呈现给大家,点击了就可以获得这份名单:宝藏资料!医美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绍:
公司其实有三块主要的业务,也就是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和医美产业,经历了长远的发展,以下的两点就是公司的核心看点,一个是公司的医药工业,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贡献占比高达80%以上,这块决定了公司的下限;第二个就是公司马上迎来的第二增长曲线,叫做医美业务,哪怕现在所占的比例比较低,不过未来还是会很好的,这也就决定了公司的上限。
研究过了公司的基本情况,我们根据公司的两大核心业务具体聊聊公司的投资价值。
亮点一: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推进制药业务创新转型
公司的医药工业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这块业务避免不了要受到医药采集等影响,对于公司的业绩来说,也有不小的压力,但公司未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应对,在研发方面要持续的投入,渐渐地发展制药业务的创新,公司研发支出相比过去翻了三倍有余,公司在推进制药这一方面的决心很大。
同时还能够通过自主研发、合作研发、产品授权引进等的方式去相结合,在深耕自身优势领域糖尿病治疗药品领域的同一时间里,朝着肿瘤、自身免疫等一些领域努力发展,跟国际知名药企的合作也达成了,快速丰富创新药管线了。
亮点二:医美产品布局最齐全,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旗下医美产品组合覆盖面部填充剂、身体塑形、埋线等非手术类主流医美领域,已形成差异化透明质酸钠全产品组合、A型肉毒素、埋植线、能量源设备等的综合化产品集群,逐步实现无创+微创的医美产业链全布局。
与此同时,公司突破创,新聚焦美学领域,旨在提供完善、科学的美学产品。同时,公司的研发部门是独立的,包括全资子公司Sinclair、HighTech以及参股公司美国R2、Kylane四个研发中心,在全球拥有的五个生产基地主要有下面这几个:荷兰、法国、美国、瑞士和保加利亚,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款核心产品也上市了。
公司目前是国内医美产品布局最齐全的公司,它还是少数具备国际化实力的公司,非常看好公司未来在医美行业的腾飞。
当然,公司还有许多在投资方面吸睛的地方,篇幅是有一定限制的,更加全面周详的关于华东医药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已经提前整合到这篇研报里了,快点来看看吧:【深度研报】华东医药点评,建议收藏!
二、行业角度
每个人都可以追求美丽,相关统计数据表明 ,2014年从中国到韩国做整形手术的人数接近5.6万人,仅仅过去五年,增加了20倍。根据新氧2018年大数据显示,中国对医美持正面态度的群体达到了66%,其中37%的部分可以接受微整,24%对医美很欣赏,对手术类项目调整持接受态度的占了近5%,从这点我们可以知道,医美消费逐渐被人们认知和接受。随着未来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颜值经济"的崛起,医美行业必将迎来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三、总结
综合来看,华东医药不光有自身强大的医药工业,把工作重心放在发现医美行业上,相信在医美行业的迅速崛起下,公司将得到很大的发展前景。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若是有朋友想更准确地知道华东医药未来行情,就点击这个链接吧,专业投顾帮你诊股,看看针对华东医药的估值有没有偏差:【免费】测一测华东医药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0-2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D. 为什么医药板块的基金表现一般都不太好
吃不起药将成为历史,政府集中采购导致药费暴跌
“医保局动真格了,这一次真的要砍掉企业的销售费用了。”一家中标的药企人士向记者感叹,还有一位药企人士向记者表示:“中标难受,不中标更难受。”
前几天,国家首次“4 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的投标谈判在上海举行,集中采购的结果是药价暴跌,正大天晴药企的恩替卡韦降幅超90%。恩替卡韦被誉为乙肝用药霸主;阿斯利康公司旗下的肺癌靶向药吉非替尼降价75%。
这次参与集中采购试点的共有31种药品,7个品种降价幅度超70%,降幅在40%-70%之间的有12个,降幅0-40%之间的有8个。平均降幅高达52%,远远超过市场预期。
这次的试点大获成功,4 7总共11个城市的31种药品采购价直接被腰斩了,而采购价的降低,必然导致药品销售价的降低,而试点的开门红也会导致国家迅速大范围推进采购药品的范围,换句话说,困扰中国人很多年的高药价问题,有望得到彻底的根除。
中国药价有多虚
中国的药价不仅高,而且很虚,虚到令人目瞪口呆的程度。多家上市公司药企,列支的营销费用,居然占到营收的60%,远远超过国际药企10%的标准。
换句话说,药厂卖出去100亿的药,销售成本就占了60亿,而国际通用标准大概是10亿左右,与此同时,中国药企的研发费用却是出了名的低,远远低于国际标准。重营销轻研发导致中国医药界回扣横行,而新药研发能力极低。
仅仅被央视公开报道点名的医药回扣乱象,包括但不限于:
2010年,药价虚高1300%的“芦笋片事件”,湖南湘雅医院医生回扣占到中标价43.5%;
2011年,虚高达2000%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丑闻,北京公立医院医生回扣占到中标价40%;
2013年,漳州医疗腐败案,全市公立医疗机构100%涉案,药价的50%用于回扣;
2013年,“葛兰素史克行贿门”,其副总裁梁宏在供述中称,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为打开销路投入的行贿费用占到药价的30%,每年的总金额高达数亿元人民币;
2016年平安夜曝光上海、湖南两地药价虚高近10倍,医生回扣占到药价40%
这动不动就10~20倍的利润,意味着成本价只有零售价的10%,甚至只有5%,中间的巨额利润,都被层层剥削了,最后让患者来买单,导致中国的药价高企,但是药厂实际利润并不高,研发能力薄弱且极其重视营销,不给回扣而重视研发的药厂根本活不下去,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
集中采购曾让药价暴涨
实际上,中国药价高是个老大难问题了,如何解决高药价问题成了政府的心头病,提出的解决方案千千万,通过政府集合公立医院的需求进行集中采购、集中招标,通过巨大的采购量来压低价格,让患者得到实惠。
听起来似乎没问题,政府手底下有那么多公立医院,全部听政府号令,而公立医院就诊患者的数量占到总就诊量的90%,换句话说消耗的药品,也是90%,把这些需求全部集中起来和药厂谈判,不可能拿不到好价格。而政府出面带量集中采购来降低价格,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所以,早在2000年左右,有关部门就开始推行以量换价”,让药物进行集中采购,带量招标,试图取得价格上的优惠,降低药价。在外国,这一手段可以降低10~15%价格,虽然不多,但是考虑到外国市场竞争激烈,药价透明,本来就很低,在这个基础上还能降低实属难得。引入中国后,一定能大幅度降低药价。
中国医药部门不仅实行了集中采购,以量换价,还对医院药价进行行政限制,不允许医院以药养医,曾经只允许加价15%,后来干脆实行零差率,一分钱都不允许加价,什么价格采购的,就什么价格出售,最大程度让利给患者。
政府把所有采购量集中起来进行招标获得最低价格,然后不加价卖给患者,药价一定很便宜了吧,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是实际上,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实行集中采购和零差率二个政策后,药品的采购价年年增高,高药价问题越演越烈。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震惊了,这怎么可能,这套方案怎么看都没问题啊,降低药费利国利民十拿九稳,怎么最后居然导致药费连年增高,这不科学啊。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为什么外国行之有效的带量集中采购降低药价的办法,到了中国不仅无效,反而导致药价升高。
原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套方案里有一个最大的漏洞,就是招标是由政府集中组织的,但是采购量是由各大医院自行决定的,用哪个药,用多少,是由每个医院自己定,或者说,是由每个开处方的医生来决定。
所以这些药厂们想出了一个新点子,高中标价高回扣,把中标采购价定的高高的,分出大量的利润空间做成回扣给开处方的医生,以及整个医药管理链条上的一系列人,瞬间打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销量大增,所有的医生都在疯狂的开这家药厂的药。
而那些低价中标的药品则陷入了一个很窘迫的情况,医生不愿意开这个药,没有销量,下场和没中标是一样的。
同一款药品,有人出低价,高价怎么可能中标,当然不可能啦,竞标的规则就是价低者得。要规避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不是同一款药品就可以了,同样的药灌装到另外一个包装里,取另外一个名字,上报给药监局拿一个批号,当新药卖,既然是刚“研发”出来的“新药”,那自然拥有自主定价权,你报多高,也没有竞争者,因为这款药全国只有你这一家有。
例如,传统的青霉素,价格极低,不过你们已经基本看不到了,因为按照集中采购制度,根本赚不到钱,取而代之的是各大药厂自行“研发”的XX霉素,号称改良版的青霉素,实质上还是青霉素,不过中标价立刻暴涨十倍甚至几十倍,然后就有利润空间给回扣了。
所以,新药的审批权立刻火了,医生的处方权也立刻火了,带来的问题是药监局这些年被国家查处了一大批贪官,基本都是有审批权的那些人,而基层的医生吃医药代表的回扣,已经从密布新闻,变成不算什么新闻了。
所以,在央视曝光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丑闻丑闻中,药价虚高2000%,出厂价0.6元,北京市中标价高达11元,医生的回扣为每支4.4元,而山东一个街头小诊所,进货价为0.64元,卖给患者为2元。所谓的集中采购降低药价,完全形同虚设,整个北京的需求集中在一起进行采购,不仅没有压低价格,反而疯狂攀升20倍。
新集中采购导致药价大降
看完了中国药价的历史,只能感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既然这样,那为什么这次的新集中采购导致中标价暴跌这么厉害呢,他们双方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肯定是有的,否则中标价依然丝毫不会变,这次的新规最大的改变在于收回了公立医院自定采购量的权利。
现行的集中采购制度,缺乏明确的用量要求,中标未必代表有销量,医院仍然具有极大的自主选择权,因为药企需要对医院进行二次公关,医院则进行二次议价,导致中标结果形同虚设。
为了堵住这个漏洞,新的采购制度实行招采统一,什么意思呢,就是招标会上要明确采购量,由这些城市下属的公立医院,提前确认未来一段时间的某药品的需求量,汇总给医保局之后,由医保局统一采购,然后下发给公立医院,实现真正的带量采购。
这个创新之举,等于没收了医生的处方权,因为医院失去了采购权,院里就这么多存货,你开完了就没有了,如果你真的需要这么多,也可以,你提前报备,医保局帮你买,你还是吃不到回扣。一家大型公立医院,没有特殊的疾病大爆发,对各项药品的需求是非常稳定的,不会有大的波动。
福建省医疗保障局长詹积富在公开场合表示,医保局的主要任务是让医务人员不能再有拿回扣的机会,让医务人员不敢再去拿回扣。通过这个制度,他们完全有希望做到这一点,废除高药价存在的基础。
正是因为废除了中间的回扣环节,让回扣高低不再左右销量,所以各药企报出的中标价格立刻断崖式下滑,中标平均价直接来了个腰斩,这就是好制度的威力。
药企迎来长期利好
这次集中招标,让药企的中标价大幅度下降,导致医药股大幅暴跌,没中标的几个甚至跌停,市场看到价格降了,就解读为利空。
按正常的思维来看,价格降这么多,不是利空是什么,但是如果深究这件事可以发现,价格下降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省了回扣的那部分钱,对药企本身的利润没有太大的影响。
几十年来,中国医药市场一直重回扣,轻研发,是否能研发出新药不重要,砸钱送回扣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回扣给的到位,哪怕就一直老药换新瓶,也能躺着赚大钱。
这种风气是典型劣币驱逐良币,缺乏研发能力会直接断掉中国医药进步的根基,广大基层患者还饱受其害,苦不堪言。
药企喜欢给回扣吗?不喜欢,但是如果别人都给自己不给,自己就被市场消灭了,有关部门从制度上杜绝给回扣的空间,不仅仅是对患者好,也是对药企好,这样才能让药企脚踏实地,把心思都放在研发上,消除市场竞争乱象,正本清源,我认为对药企来说,是构成长期利好。
2018年11月15日,国家医保局下发《4 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按照这11个城市所有公立医院2017年同品种采购量以60-70%核算,承诺用量进行集中采购,在12月6日进行了首批公开采购,导致了中标价格腰斩式暴跌。
目前只有11个城市作为试点,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进行采购的,也仅仅只有31种药品。
但是鉴于首次试点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新办法会迅速推广到全国所有城市,而且会覆盖到所有的药品,那个时候,全国所有的患者会看到一个奇观,所有药品的平均价格暴跌一半以上,吃不起药将成为历史。
这一天不会太久,高价药将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我们的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受益人,很快你们就会看到这一天的。
望采纳
E. 华东医药股票市场分析
随着医保控费和支付方式改革的落实,仿制药集中采购政策也在大力推行,部分医药行业的利润减少了很多,一些小伙伴也转变成"谈医色变",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细分行业,不受政策调控影响,行业处于发展早期,长期看又有无限潜力。这实际上就是医美对于消费的升级版,而华东医药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医美龙头企业,下面我们就从多方面剖析下~
在从更深层面剖析华东医药前,我拿了之前整理的医美龙头股名单送给朋友们,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医美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绍:
这家公司有三块业务是比较主要的,分别为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和医美产业,经历了多年的进步,以下的两点就是公司的核心看点,那第一个也就是公司的医药工业来,这是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贡献所占的比例为80%以上,其实这个业务也就决定了公司的下限;那么第二个就是这家公司即将迎来的第二增长曲线,是医美业务,哪怕现在所占的比例比较低,不过未来还是会很好的,决定了公司的上限。
说完了公司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们从公司的两大核心业务这方面着手,具体聊聊公司的投资价值。
亮点一: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推进制药业务创新转型
公司的医药工业在国内的地位绝对算是领先的,但是医药采集等政策难免不会影响到这块业务,对公司业绩这一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压力,但公司未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应对,加大研发进行投入的力度,逐步将业务推进创新的发展,公司研发支出这一块,要比之前多花了有三倍多,这就可以看见公司推进制药转型这方面下的决心。
与此同时也能够通过一个自主研发、合作研发、产品授权引进等方式相结合,在深耕着自身优势领域糖尿病治疗药品领域的同时间里,朝着肿瘤、自身免疫等一些领域努力发展,而且予国际知名药企的合作也达成了,这样的情况下也是非常快速地丰富了创新药管线。
亮点二:医美产品布局最齐全,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旗下医美产品组合覆盖面部填充剂、身体塑形、埋线等非手术类主流医美领域,已形成差异化透明质酸钠全产品组合、A型肉毒素、埋植线、能量源设备等的综合化产品集群,形成了无创+微创的医美产业链全布局。
同时,公司聚焦美学领域的锐意创新,一直致力给大众提供全面、科学的美学产品。公司还成立了独立的研发部门,包括全资子公司Sinclair、HighTech以及参股公司美国R2、Kylane四个研发中心,且在全球拥有五个生产基地,那就是荷兰、法国、美国、瑞士和保加利亚,几款核心产品都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了。
目前国内医美产品布局最齐全的公司就是这家公司了,并且还属于少数具备国际化实力的公司,对于它未来在医美行业的腾飞还是特别看好的。
当然,公司还有众多投资亮点,字数有限,关于华东医药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的更多消息,学姐已经整理到这篇研报里了,赶紧研究一下吧:【深度研报】华东医药点评,建议收藏!
二、行业角度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从中国到韩国做整形手术的人数居然达到了5.6万人,与过去5年相比,增加了20倍。从新氧2018年的大数据来看,中国对医美持积极态度的人群高达66%,其中37%的部分可以接受微整,24%持欣赏态度,能够接受手术类项目调整的人占到了将近5%,可以看到,医美消费的认知接受度正在逐步提升。随着未来居民能够支配的收入增加和"颜值经济"的崛起,医美行业必将迎来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三、总结
综合看下来,华东医药除了拥有自身强大的医药工业以外,大力进军医美行业,相信在医美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下,公司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文章会有一点滞后,倘若想深入了解华东医药未来行情,点击下方链接就好了,当你进行购买股票的时候会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在华东医药估值方面是否高了或是低了:【免费】测一测华东医药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09-0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F. 请问医药行业板块股票行情分析~!
大盘目前有短线反弹的机会,如果做短线可以去把握,快进快出。稳健投资者观望为主。大盘整体趋势向下,注意控制仓位就可以了。现在是做超跌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