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阿里股票市值
㈠ 减持阿里股票,套现1500亿暴赚3千倍,孙正义为了救软银怎么这么拼
因为软银是他的核心事业,如果说软银出现了重大问题,那么孙正义自己也就自身难保了,本身就是自己的事业中心,所以为了挽救自己的人家事业,做出任何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㈡ 淘宝是孙正义持股多还是马云
首先明确的是,孙正义并非是以个人股东身份持股的。他在软银集团持股比例为21%,而软银集团目前是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
马云个人持股比例为7%,是阿里巴巴集团最大的个人股东。
同时,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第三大股东,而,孙正义所代表的日本软银集团持股797,742,980股,占比34.4%,是阿里巴巴最大股东。
(2)孙正义阿里股票市值扩展阅读:
阿里巴巴集团周二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招股书,招股书中披露了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以机构持股来看,日本软银集团持股797,742,980股,持股比例为34.4%;雅虎持股523,565,416股,持股比例为22.6%。
以个人的持股来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持有206,100,673股,持股比例为8.9%;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持有83,499,896股,持股比例为3.6%;此外,阿里巴巴CEO陆兆禧、COO张勇等高管持股比例均未超过1%。
㈢ 阿里的最大股东是谁
问题一:腾讯,阿里巴巴,网络这三个公司的最大股东是谁 30分 中国目前最成功的两大互联网公司,腾讯与阿里巴巴,都不是中国企业。腾讯是由国际传媒大鳄MIH(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南非的传媒集团Naspers全资子公司米拉德控股集团公司占腾讯50%股权。马化腾仅拥有10%股份。
阿里巴巴:日本软银集团持股797,742,980股,占比34.4%;雅虎持股523,565,416股,占比22.6%;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持有206,100,673股,占比8.9%;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持有83,499,896股,占比3.6%。
网络:作为网络最大的股东,持有上市公司25.8%股权的美国风险投资商- 德丰杰“e星”投资公司 - 无疑是此次网络在美上市的最大赢家。该公司作为网络最大的投资者,虽然在网络初创阶段(2000年9月)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和现在的市值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我们以网络公司提供的2004年合并财务报告来说吧,截至2004年底,该公司的总资产仅约3100万美元,股东权益当然只能更少。而以上市当天的市值计,DFJePlanet拥有的股权价值则超过了10亿美元,真可谓是点石成金。并且,其作为第一大股东,还成功的完成了对网络公司最高权力机构 C 董事会 C 的控制。除去五名董事中的两位独立董事丁健(亚信)和Greg Penner(格雷格.潘纳,Peninsula Capital[半岛资本],网络第三大机构股东)外,剩下的三名董事中,有两名都来自DFJ ePlanet: Asad Jamal(阿沙德.贾马尔,德丰杰e星创始人、主席兼常务董事。其亲自出马,可见对网络的重视程度。)、Jixun Foo(德丰杰e星董事)。
2。 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和徐勇
在分别套现约25万股(以开盘价计,达1650万美元)和约16万股(以开盘价计,也有近千万美元)后,二者依然将各持有网络公司22.9%和7%的股权。也就是说,他俩都将成为新的亿万富翁,步入华人科技新贵行列。
3。 承销商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和高盛(Goldman Sachs)
这两家公司不但要收取高额的服务费(7位数以上),而且有可能获得部分股票的优先认购权(这几乎是上市服务商公认的特权)。两项收入相加,必然使二者收获颇丰。
4。 其它机构股东
伴随着股票的疯涨,包括Integrity Partners(诚实合伙投资公司,持股9.7%),Peninsula Capital(半岛资本,持股8.5%)、IDG Technology Venture Investment(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持股4.2%)、Google(上市前持股2.6%)等在内的机构投资者也将有机会获得很好的回报。
5。 网络公司高管其部分员工
公司高层管理团队成员大都有约1%的股权,其中:CTO刘建国0.9%、CFO王湛生1%、COO朱洪波1%、副总裁梁冬0.4%。而其它员工的持股量估计在几千至几万股之间,总的来说,都有不错的回报。
问题二:阿里巴巴的股东是谁 马云只是CEO,雅虎持有阿里巴巴集团40%的股份,但没有完全投票权!
最大的是杨致远,其次是孙正义,马云的股份只有10%左右。但是阿里员工的集体股份很大。马云是靠他的个人魅力和影响力来运作资本的。
马云认为,影响一个企业的不是资本的多少,川是胆略,勇气,智慧,和实力。 即:资本听命于人
问题三:阿里巴巴最大股东是谁 阿里巴巴集团当前最大股东是日本的软银总裁孙正义,总计持有阿里巴巴集团7.977亿股股票,市值约749亿美元 阿里巴巴不是日企,是赚中国人的钱给日本人和美国人的中国企业!
问题四:农村淘宝的最大股东是谁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编辑 马云[1] ,(1964年9月10日――),浙江省杭州市[2] 人,祖籍浙江 嵊州(原嵊县)谷来镇。 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 2013年5月10日,马云卸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但兼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菜鸟网络董事长等职务,[3] 是中国IT企业的代表性人物。[4] 2014年10月27日,在福布斯中文网发布的2014中国富豪榜中,阿里巴巴马云以195亿美元身家名列第一。[5] 胡润研究院2014年10月28日发布的《2014胡润慈善榜》显示,中国首富――阿里巴巴的马云以145亿元捐赠额刷新中国慈善记录,成为新一届“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6] ”,同时成为“2014大中华区最慷慨的慈善家”,也超越最近一年的美国首善Facebook的马克 扎克伯格(70亿元捐赠额
问题五:为什么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是日本人? 看问题要看透彻一点,当年马云找融资的时候,没有一个愿意投资,只有这个孙正义愿意!在这马云发明的合伙人制度,现阶段,并不是谁是大股东谁就可以控制公司!控制权还在马云和高管手里!在者,如果发生战争 损失怕是跟淘宝网民没有什么关系吧,日本人投资最多钱,只能说他损失最大!
问题六: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是谁 阿里提交的招股文件显示,日本软银持股占比34.4%,为最大股东,马云持股占比达8.9%,为最大个人股东。
招股书详细批露:日本软银集团持股797,742,980股,占比34.4%;雅虎持股523,565,416股,占比22.6%;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持有206,100,673股,占比8.9%;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持有83,499,896股,占比3.6%。
问题七:阿里巴巴谁是最大股东 当然是软银!融资时找了他,我们金融都学习欧美,起步很晚,还是玩儿不过日本(在金融方面),所以诸多中国知名的品牌都大股东是日本或者每美国人,比如南孚电池、顶津康师傅,所以阿里巴巴最大股东要算软银的总裁孙正义。孙正义是1957年出生于日本,国际知名投资人。软件银行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问题八:阿里最大股东? 不是的,马云只占7%左右,第一大股东是日本软银,第二大是美国雅虎
问题九:阿里巴巴最大股东是谁 马云
问题十:马云不是阿里巴巴最大股东 背后的大老板究竟是谁 听说股份最多的还是日本人吧
㈣ 孙正义现在占阿里巴巴多少股份
截止2019年6月,孙正义(软银)占阿里巴巴26%的股份。
日本软银集团2019年6月4日发布消息称,因出售所持阿里巴巴集团2.8%的股份,其2019财年第一季度(2019年4月至6月)合并将计入约1.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68亿元)利润。此番交易后,软银仍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东。
(4)孙正义阿里股票市值扩展阅读:
2016年软银通过衍生品交易出售部分阿里巴巴股份,为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筹集资金。同年10月,软银宣布和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设立资产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的科技基金“愿景基金”。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软银集团日前发布的2018财年(截至2019年3月)财报显示,净利润同比增长36%,达到1.41万亿日元。软银尚未公布2019财年的盈利预期。软银会长兼社长孙正义宣布,将于近期成立“愿景基金”的第2号基金。愿景基金在成立约2年的时间里已对全球82家独角兽企业进行出资。
㈤ 阿里巴巴公司的最大受益者是谁
阿里巴巴让一部分资本投机者暴富,然而坑害的是中国底层老百姓。
阿里巴巴成立至今已经有20年的时间,从1999年到2019年,阿里巴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从一个不知名的企业成为了中国最耀眼的明星企业之一,在这一个过程当中,阿里巴巴成全了很多人,也让很多人从中获取了巨额的财富。
如果从财富的角度去看,阿里巴巴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孙正义的软银
阿里巴巴一路高歌猛进,目前市值超过4500亿美元,从2014年成功在美国上市之后就塑造了一大批千万富豪亿万富豪,而在这些投资人和机构当中,最大的受益者当属软银。
软银的孙正义在2000年的时候跟马云谈了几分钟,就决定给马云投资4000万美元,最后马云只要了其中的2000美元,也正因为有了这一笔投资,让阿里巴巴顺利度过了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泡沫,而到了2004年,软银又向阿里巴巴追加了6000万美元的投资,累计投资金额达到8000万美元,总共获得阿里巴巴34%的股权。
虽然后来软银减持了阿里巴巴的部分股份,但截止目前软银仍然持有阿里巴巴25.9%的股份,如果按照当前阿里巴巴4600亿美元市值计算,软银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市值达到1177亿美元,如果把软银之前套现的价值计算在内,投资阿里巴巴累计给软银创造的价值至少达到1500亿美元以上。
也正因为如此,投资阿里巴巴也成为了软银 历史 上最成功的一个投资案例,光一个阿里巴巴给软银创造的价值,就超过软银所有其他投资项目创造的价值。 所以从财富投资的角度来看,阿里巴巴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软银和孙正义。
如果从价值的角度去看,围绕阿里巴巴这个生态而存在的个人和企业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阿里巴巴从一个小企业成长为今天一个大型国际企业,阿里巴巴成就了很多人,很多人也成就了阿里巴巴,所以从价值的角度去看,我认为围绕阿里巴巴这个生态而存在的个人企业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类人:
第一、阿里巴巴的创始团队。
阿里巴巴成立的时候有十八罗汉,这十八罗汉目前已经退居幕后,但是他们通过阿里巴巴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财富自由。
目前他们每个人的身价基本上都达到数亿元以上,尤其是马云和蔡崇信更是其中的最大受益者。
第二、阿里巴巴的员工。
大家都知道,目前阿里巴巴的员工福利待遇是非常高的,普普通通一个员工月薪都可能达到几万块钱,如果没有阿里巴巴这个平台,我觉得这部分人在其他地方或许会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岗位,但未必会见得有阿里巴巴现在这样的高福利和高工资。
所以在阿里巴巴的发展过程当中,阿里巴巴的员工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第三、阿里巴巴平台的商户。
阿里巴巴的诞生改变了我国做生意的逻辑,以前很多人都是通过线下来卖东西,但是阿里巴巴出来之后,尤其是淘宝天猫等平台的诞生,让大家做生意变得更加简单,很多人也通过阿里巴巴旗下的多个平台实现了业务的增长,依赖于阿里巴巴这个平台,有都不少店铺都做到了上市企业。
第四、普通大众
阿里巴巴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这么简单,而是成为了一个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企业。
目前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商户非常多,他们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就超过3000万个,每年产生的税收达到上千亿元。
阿里巴巴平台的作用除了创造就业机会以及税收之外,更关键的是我觉得阿里巴巴在推动我国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电商的发展,移动支付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购物的方式以及支付的方式,让 社会 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快捷,所以我个人认为,普通大众也是阿里巴巴发展过程当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谢谢您问题。阿里巴巴最大收益者这个概念比较抽象,我按照自己理解从以下角度说。
股权体现经济受益。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日本软银持有阿里巴巴25.9%股权,为第一大股东。第二到第四名分别是雅虎基金持股9.4%、马云持股6.2%,蔡崇信持股2.2%。从利润分配权、股份处置角度来说, 日本软银是最受益的 ,但是,阿里巴巴不是谁持股多、谁说了算的,软银与雅虎对于董事会、管理者的安排,完全任何话语权,张勇上位不是软银定的。谁对阿里巴巴管理说了算呢?是合伙人。
合伙人名单体现权力受益 。根据最新的阿里巴巴合伙人名单,总共有38人,里面体现三层权力受益。 第一,阿里系统治阿里巴巴。 合伙人均有权提名阿里的多数董事席位。阿里巴巴目前11个董事,有5个独立董事、不参与经营决策;有5个独立董事,分别是马云、蔡崇信、张勇、J. Michael Evans和井贤栋,都是合伙人提出的;有1个非执行董事孙正义,由软银提名。所以,阿里合伙人选择阿里人为主的董事,掌管阿里巴巴,阿里系是权力最大受益者。 第二,蒋凡是新的最大受益者。 蒋凡是阿里巴巴合伙人的新面孔,对于其个人在阿里的地位和影响力来说,他是合伙人团队中最大受益者。 第三,80后是最大受益团体。 阿里巴巴合伙人有5个80后,蒋凡(1985年)、蒋江伟(1982年)、胡喜(1981年)、王磊(1980年)、 吴泽明(1980年),阿里巴巴权力层实现了年轻化,80后“五虎上将”从发展前景看,是最大的权力受益群体。
合伙人体现长久受益。第一,马云是最持久的受益者。 阿里合伙人制度在我以前的文章中分析过,这里不展开了,总之,马云是按照阿里巴巴合伙人委员会中的连续性委员(永久合伙人)、合伙人委员会、合伙人、董事会、职业经理人等高层管理者的顺序,实现对阿里巴巴持久控制与影响,所以马云退休只是控制链末端的退位,不是与阿里“断舍离”,没那么煽情。 第二,马云的退位是为了张勇的上位。 马云不仅自己退位,还在股权上对张勇松绑,比如马云就和蔡崇信抛售股票做慈善, 软银与雅虎减持股份,很深层的原因就是减少股东对张勇的影响,为张勇大手笔对阿里巴巴改革创造条件。 第三,马云和阿里是最长久的受益者。 马云已经为阿里提出的“五新战略”,张勇将其具体化为阿里新经济体,驱动阿里巴巴巨轮远行。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㈥ 欠软银47亿美元,孙正义跑了,连阿里巴巴都不管了吗
现在他已经退出了这个公司的董事会,也已经退出了这个公司的管理层。也抛售了阿里的股票,387亿美元又和人民币2,700亿人民币。所以他并不是说不管了,而是现在的他已经和这个公司没有了任何的关系。为了能够弥补他在投资方面的失败,所以只能够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填补自己亏欠的资金。
温馨小提示
现在他和这个公司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所以他也没有任何的权利去管这个公司的事情。已经退出了这个公司的董事会也退出了这个公司的管理层。他跟这个公司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关系,所以双方之间已经不再有任何的责任了。
因为他已经把公司的股票全部都卖出去了,获得了2,700亿人民币,但是这并不能够填补他的巨额债务。所以他并不是说不管这个公司了,而是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资格。
㈦ 市值超5000亿电商巨头崛起!阿里之后,孙正义又押宝成功
电商市场已经不局限在国内的,放眼全球有非常多的电商巨头,包括美国的亚马逊,中国的阿里巴巴和韩国的乐天集团等等。
这些巨头的成功都证明在电商行业是有巨大市场前景的,这也使得很多初创公司趋之若鹜。只不过想要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够崛起并上市的更是少之又少。
像国内的拼多多已经是行业内少有的例子,拼多多走出了自己的独特路线,其成功的经验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复制的。但是国外又一电商巨头崛起,市值超5000亿人民币。这家电商巨头公司就是来自韩国的Coupang。
据公开资料显示,Coupang是韩国的电商集团,总部位于韩国首尔。创建于2010年,虽然成立的时间较早,但Coupang上市崛起的时间其实是在今年3月份。
在上市之前,Coupang的IPO融资就达到了30亿美元,市场估值为490亿美元。然而在3月11日纽交所上市之后市值一度大涨,成功突破千亿美元。股价暴涨四倍,让Coupang跻身电商界千亿美元俱乐部。
不过当资本市场趋于缓和之后,Coupang的市值停留在了800亿美元左右,约等于5000亿人民币。一个刚上市不久的公司能取得这般市值,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但最成功的或许并不是Coupang,而是其背后的投资人——孙正义。
孙正义与马云交谈了几分钟,就决定投资给他2000万美元,此后又继续追加6000万美元的投资。一共8000万美元的投资让孙正义换来了阿里近30%的股份。
当阿里上市时,这些股份价值翻了2900倍。从而奠定了孙正义日本首富的地位,所以阿里被号称是孙正义最成功的一笔投资。
而如今押宝Coupang同样再次证明了孙正义的眼光。据悉,软银是在2015年投资的Coupang,拿下其20%的股份。如今上市这些股份大约价值300亿美元,翻了10倍。
而且作为Coupang的大股东,未来随着公司市值进一步上涨,其持股的价值还会更高。
软银是全球知名的投资企业,在房地产、金融、电商等行业都有软银投资的身影。超600家企业获得了软银的投资,当然也有失败的。但如果能压中像阿里,Coupang这样的企业,也能抵上不少失败的投资。
回到Coupang本身,对国人来说这家公司可能是比较陌生的。从成立至今也有十年以上 历史 了,但早期的反响一直很平淡。为什么后来能崛起呢?
实际上Coupang的崛起有不少模仿的成分,从哈佛毕业的金范硕在2010年创建了Coupang公司。并参考了美国的Groupon的一些购物模式,试图打造韩国版的亚马逊。后来似乎又模仿了各大企业的次日达服务,自建仓库,自营物流等等。
而去年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爆发,为Coupang的电商业务带来不小的增长。并随着不断融资,顺利启动IPO实现上市崛起。
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上崛起,说明Coupang也是有一定实力的。除中国之外,全球各大电商巨头都有庞大体量。所以在对方实现崛起的同时,中国电商行业也应该有更全面的 探索 ,扩大市场优势,让中国电商走向世界。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㈧ 孙正义套完千亿后,郭台铭接着套,阿里究竟成了谁的提款机
在最近一段时间,阿里的市值已经突破了8000亿美元,这是张勇在接手阿里一年多的时间里取得成果。
曾几何时我们以为马云的退出会对阿里巴巴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这个创造出“双十一”的男人从马云手中接过阿里的指挥棒,将阿里巴巴带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随着阿里巴巴市值的不断上涨,套现的股东却越来越多了,孙正义便是其中之一。
孙正义可谓是马云的伯乐,在马云创业之初,孙正义便慧眼识金以2000万美元成功入股阿里,这笔钱对于当时的马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当然在马云的带领下,阿里巴巴也没有孙正义失望,这些年孙正义从阿里的股票中获得了巨额的回报。
不过今年孙正义的软银集团境况似乎不是那么地好。
本来孙正义正在筹备着自己的退休计划,为此不惜重金从谷歌挖来高管,但是这位高管在执掌软银之后,因为自己的错误投资使得软银集团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这时候孙正义只好选择抛售阿里巴巴的100亿美元股票,在之后的几年,孙正义又陆续出售了一些阿里巴巴的股票,力求弥补软银集团的亏损。
不过最近又有一位商业大佬急着出售自己手中的阿里股票,那便是富士康的郭台铭。
据 财经 数据10月9日的消息显示,鸿海精密的子公司Foxconn Ventures曾在10月8日卖出63万股阿里巴巴的股票,套现达到12.5亿元。
而鸿海精密的老板正是郭台铭,也就是说一天的时间里从阿里套现了12.5亿元,而这郭台铭持有阿里股票的一半。
郭台铭与阿里巴巴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07年,当时的阿里巴巴在香港才成功上市,郭台铭凭借着自己商人的敏锐嗅觉以2.716亿港元认购了阿里巴巴2.9%的股份。
甚至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郭台铭依然选择相信阿里,不过他认购的这些阿里股票也为他带来了超过60亿的收益。
不过这次郭台铭的套现阿里股票也可以理解,毕竟阿里股票如今处于一个高价的位置,商人具有趋利避害的本性,高价抛出不过是一个正常现象。
当然大家也不用对阿里的前景太过担心,因为此前孙正义套现百亿美元都没有对阿里产生冲击,何况是郭台铭的十几亿元呢?
㈨ 2022年孙正义占阿里巴巴多少股份
54% 。软银董事长孙正义或许正在用一种非常少见的方式出售阿里巴巴股票。根据 8 月 8 日软银新发布的财报,孙正义已经抵押手里 54% 的阿里巴巴持股。截至 2022 年 6 月底,软银持有阿里巴巴股票市值约 9.84 万亿日元(约合 4921 亿元人民币)。软银抵押了价值 5.36 万亿日元的阿里巴巴股票(约合 2680 亿元人民币)。软银曾在阿里股价超过 300 美元的时候抵押了部分股票。
㈩ 3个月,从巨亏946亿,到盈利826亿!孙正义“秃燃”翻盘
“3个月,从巨亏946亿,到盈利826亿!”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作者 | 刘晓月
在这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一度上演大败局的孙正义,再度上演了大反转。
软银巨亏1.4万多亿日元、创下日本企业有史以来最大单季亏损的消息刷遍全网,然而仅仅三个月,软银集团的财报就已经从巨亏946亿到盈利826亿,让质疑者目瞪口呆。
2020年8月11日,软银集团发布4月~6月(2020财年第一季度)合并财报,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净利润为1.255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9%。这个数字也是软银成立以来最好的季度业绩。而上一季度则亏损了1万多亿日元。
与此同时,孙正义本人身家也迅速暴增。 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在三个月内身价激增了近120亿美元,缓解了2020年一连串投资损失给他的个人财政造成的压力。这也是自2013年1月彭博亿万富翁指数开始跟踪孙正义以来,孙正义的个人财富首次突破200亿美元。
巧合的是,软银公布财报这天恰是孙正义的63岁生日。这对于“感觉连睡觉都是在浪费时间”的孙正义,绝对是最好的生日礼物了。
一
孙正义,19、20年最惨的大佬
孙正义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溃败。 2019年整个财年,软银集团经营亏损1.365万亿日元(约127亿美元),略多于4月份业绩预告的1.35万亿日元,创成立以来亏损最高纪录。其中大部分亏损都来自于愿景基金,2019财年愿景基金的投资亏损为1.8万亿日元。
2020年,疫情冲击之下,愿景基金更是变得一团糟。 5月软银发布财报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软银集团净亏损1.438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56亿元),这一水平刷新了日本企业的季度业绩纪录,超越了东京电力集团在东日本大地震时创下的季度(2011年1月~3月)亏损1.3872万亿日元纪录。
软银股价也是接连暴跌。 以2月21日—3月18日为例,20几天内软银股价暴跌42.69%,几乎腰斩,一举创下20年来最大跌幅。
在经历了Wework、Wirecard等公司的大坑之后,更多公司的悲剧还在路上。 就连孙正义本人也承认,随着该公司收紧财务支出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经济的撼动,愿景基金投资的88家公司中至少有15家将会破产。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一个个“情比金坚”的盟友,都背他而去。
曾经对他青眼有加、45分钟就能给他450亿美元的投资人,如今对他也是冷眼相待。 据媒体报道,愿景基金一期的大部分金主早已表示不再为二期注资。今年孙正义在利雅得参加最新的“未来投资倡议”峰会(也被称为“沙漠中的达沃斯”)时,在他的小组讨论中,孙正义所在的房间几乎空无一人。
曾经并肩战斗20年的盟友,也终于弃他而去。 2001年,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应邀任软银的外部董事,选择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卸任软银的外部董事,和孙正义分道扬镳,理由是“想专注于本业”。显然,实业出身的柳井正,自然看不惯孙正义这种赚估值膨胀、靠鼓吹泡沫的钱。
曾经被众人追捧为投资风向标,如今却是遭遇各界的冷嘲热讽。 一位对冲基金投资者表示,愿景基金的支持可以看作“立即出售的先兆”。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Scott Galloway干脆预言,愿景基金将在12个月内关闭。
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孙正义,不得不低头认错。 4月,在接受《福布斯》的采访中,孙正义表示:“投资战术上,我已经开始后悔”。
二
孙正义如何实现“逆风翻盘”?
但是面对咄咄逼人的投资者和媒体,这事不是孙正义低个头认个错就能了结的,他太需要干出点成绩,来挽救愿景基金的未来,来挽回自己的“投资教父”人设了。
那么孙正义要如何实现“逆风翻盘”呢?
首先,是迅速地把投资项目推上市。
近日,软银投资的在线家庭保险提供商Lemonade在纽交所上市,上市首日股价暴涨了139%。虽然这家公司的IPO规模并不大,但受益于在疫情催化作用下,人们的 健康 保险意识大大提升,它的成绩还不错,开盘两天便顺利的让市值翻了1.5倍,还成为了美股今年本土表现最好的IPO,不得不说孙正义在连续的投资失利后,总算是有所收获了。
除此之外,孙正义还拿出了压箱底的宝贝, 打算将出售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或者在2023年或更早之前让Arm上市。Arm是一家软银在2016年收购的公司,这是该公司最大,最具战略意义的投资之一。
彼时,软银斥资320亿美元,成就了软银 历史 上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对孙正义的意义堪比阿里。 Arm的表现也不负众望,ARM在1990年创立时只是一家很不起眼的小公司,但到了发展2015年ARM处理器的出货量达到了150亿个, 历史 出货总量超过了1000亿个,如今全球95%以上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的ARM架构。
此外,孙正义还在加速变卖家产。 3月23日,软银披露了4.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近3000亿元)的筹资计划。其中2万亿日元将用于回购股票,其余资金用于偿还债务、购买公司债券和增加存款,预计将在未来4个季度内完成。
在这个计划中,首先就是疯狂抛售占据了孙正义整个投资生涯盈利80%的阿里股票。 十多年来,靠着投资阿里1000多倍的回报,软银至少获利超1000亿美元。但此前,孙正义仍然多次强调不会出售阿里股票。不过终于是形势比人强,今年以来,孙正义接连出售阿里巴巴股票期权,套现约1.6万亿日元。
除了阿里之外,孙正义还通过出售部分T-Mobile股份获得2.4万亿日元资金,出售旗下电信子公司获得3千亿日元。
但根据孙正义以往的投资风格,如此高频率的卖出显然不是其本意。 此前,孙正义的玩法是通过巨额投资,让这些公司能用资本的钱跑马圈地,然后熬到垄断那一刻,愿景基金再大赚特赚。
但面对投资者的质疑,与软银股价下挫的事实,一点点剥离可以换取的短期回报,不得不成为软银的权宜之计。
所以,看似漂亮的业绩反转,却未必真的意味着真正的翻盘。 孙正义也在发布会上承认,“鉴于疫情仍然充满不确定性,所以我不能保证未来能够持续盈利。”
三
孙正义能否再造阿里神话?
孙正义折戟的背后,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阿里巴巴前CEO卫哲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将孙正义称为“10倍先生” :“每次我解释任何商业计划或模型时,孙正义的第一反应就是说,‘大卫(卫哲英文名),可以扩大十倍吗?’……在我设法回答的情况下,他会接着问,‘再十倍呢?’”
孙正义的投资风格是大开大合、极为激进。 他最擅长的玩法是不惜重金,对目标公司大手笔砸钱,迅速推高创业公司估值、扩大市场规模。每一个被投的企业都是巨大的估值,每一个都是概念炫酷的“独角兽”,但每一个都需要大笔烧钱,但能否赚钱却仍然是未知之数。
但这种打法带来的业绩虽然亮眼,其实却只是“纸面财富”而已。这些漂亮的业绩数字都是都是浮盈撑起来的,所投企业估值上升带动软银业绩增长。但一级市场的估值一向是个玄学,只要股权没有变现,这些业绩就都只是账面利润,不能转换为企业的现金流。
尤其是当时代转变,这种打法的弊端就会开始空前凸显。
一是由于大环境的遇冷,市场信心严重不足,投资人越发珍惜自己钱袋子里的钱,比起赚估值膨胀的钱,他们更重视“真金白银”的收入;二是因为互联网红利的式微,那种“烧钱”换“流量”的传统套路正在失效;三是uber这样的明星独角兽,运营数年仍然深陷亏损泥潭,越发地让投资人觉得,孙正义给他们带来的只是一个“大饼”。
正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正在反思自己投资模式的孙正义,能否再缔造新的阿里神话?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