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三湘集团股票市值

三湘集团股票市值

发布时间: 2023-01-31 15:43:05

① 总市值133亿的股票有哪些,目前价位14元左右

600057象屿股份 现价:12.51元 总市值:130亿
600325华发股份 现价:15.96元 总市值:130亿
601126四方股份 现价:16.05元 总市值:131亿
002093国脉科技 现价:15.21元 总市值:132亿
600803新奥股份 现价:13.40元 总市值:132亿
600825新华传媒 现价:12.68元 总市值:132亿
000863三湘股份 现价:13.90元 总市值:133亿
300090盛运环保 现价:12.64元 总市值:134亿
601890亚星锚链 现价:13.96元 总市值:134亿
600965福成五丰 现价:16.44元 总市值:135亿
600426华鲁恒升 现价:14.31元 总市值:136亿
002067景兴纸业 现价:12.62元 总市值:138亿
000607华媒控股 现价:13.59元 总市值:138亿
000029深深房A 现价:13.70元 总市值:139亿

② 何享健:传奇人生的关键时刻


在2019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来自广东顺德的何享健家族以1640亿元排名第六。

何享健先生是美的集团的创始人,1942年出生,今年78岁。

创业50年,他甚少露面,经常以自己普通话讲不好为由婉拒媒体来访。

一名在美的工作8年的外籍员工,离职时的唯一愿望,就是“想近距离看一眼boss”。

低调的何享健先生有几个关键时刻。

1968年,街道干部何享健召集了23个村民成立了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主要用来生产生产药用玻璃瓶和塑料盖。

这个生产组共耗资5000元,何享健任组长。

1975年,生产组5000元的投入已经变成了10万元。有钱之后的生产组也改名叫顺德县北滘公社塑料金属制品厂,何享健也成了厂长。

2、作坊爆发:1979年

当1979年珠三角的民营企业刚刚萌芽的时候,何享健已经大踏步进军电风扇行业了。

不过没技术,怎么能搞得出高质量的电风扇?

“借技术!”

何享健跑到广州,请到“星期天工程师”解决技术问题,“美的”风扇就此进入批量生产的快车道。

改革开放之初年正是短缺经济的巅峰,“只要能生产,销售根本不用发愁。”

1980年,工厂更名为“顺德县美的风扇厂”。

美的电风扇一上市立刻销售火爆,当年销售额就突破300万,第二年突破700万。何享健在随后的85年、86年的风扇大战中赢得先机,坐稳了电风扇行业的龙头位置。

1990年,“改革是姓社还是姓资”在全国引发热议,乡镇企业的产权问题成为争议焦点。

当时顺德的家电厂都是乡镇企业,归属集体所有,这一“身份模糊”在当时和日后导致了很多纠纷。

何享健的美的也不例外。

1992年,邓公南巡,年底国务院决定选择少数优质股份公司上市,公开发行股票。

广东有六个指标,就规模而言,当时的美的是顺德5大乡镇企业中最小的一家,并不是改革试验的首选目标。

但是何享健主动请缨、上下求索,将美的作为股份制产权改革的“试验田”,他一开始并不懂股份制改革,但是“有关注、有研究、有听专家的,超前进行了产权改革”。

1993年,美的成为中国第一家由乡镇企业改组而成的上市公司。

这次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上市成功募得12亿资金。


上市初期,美的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1996年,美的空调的销售排名在业内下滑到了第七位,业绩也从25亿退步到了20亿。

业绩下滑,管理难度加大。有传言称,当时顺德政府为了组建家电航母,有意让科龙兼并美的。

何享健希望就此作出改革,但却有心无力。因为上面还有“婆婆”:顺德市北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美的电器的第一大股东。

他曾希望通过待遇来激发团队的工作热情,但是将方案报上去,镇领导一看说:

你一个保安队长的工资,比我们公安分局的局长工资还高,这怎么行?

在“被兼并”的传言中,何享健从日本松下学习了事业部的新方案:

1997年,他将企业按照空调、压缩机、电机、厨具等核心产品划分为5个相对独立的事业部门,由部门经理具体负责日常经营,他只管经理。

总部对事业部的考核只有绩效,何享健的放权非常彻底,有部门经理请示千万级别的投资意见时,他只说一句:你自己拿主意。

改革立竿见影。

1998年,美的年营收蹿升一倍至50亿元,1999年又升至80亿元。

改革不仅打破了企业内部格局,更改变了政府股东对于美的影响力。无法适应新环境的创业元老们陆续被劝退,其中包括何享健的夫人。

伴随着内部大批职业经理人的崛起,何享健积极推动实施管理层回购(MBO)计划。

2001年,美的管理层收购了代表政府的第一大股东:顺德市北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股权。

2005年中期的股改为何享健实现个人财富与公司市值挂钩提供了契机。

股改前,何享健家族无法获得上市公司美的电器合法且稳定的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何享健采取的策略是:

美的集团通过关联交易强化对上市公司美的电器的控制。

同时,利用上市公司的资金来带动其他集团其他产业的发展。

2002年,美的电器与何享健之子何剑锋掌控的企业发生关联交易,2002年美的集团电饭煲毛利率从31.91%骤降至8.94%,输血明显。

数据显示,美的电器的市盈率一直较格力、海尔低20%左右。

2006年3月10日,美的电器股改方案获高票通过,实现了全流通。

股改之后,何享健家族控制的美的集团在2006年3月至5月期间,分五次增持美的电器的股权,最终以10.8亿元把持股比例从过去的22%提升为50.17%,实现对美的电器的绝对控股。

期间,何享健明确表示,美的电器是美的集团最主要的产业平台和资本平台,白色大家电将全部整合到美的电器,美的电器的市值增长是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取向。

此后,何享健不断将集团掌握的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平台,显而易见,何享健想要把上市公司做大做强。

这时的美的集团也迎来MBO改制之后的第一个高峰年,经营收入从2003年的175亿元一下子冲到了330亿元人民币。

持续的股权与管理改革,成了美的如今强势地位的牢固根基。

在2004年国退民进的时代,何享健曾经考察过很多项目。

很多项目都PASS了,留下了两个伏笔:

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 汽车 。

2004年,美的地产发展集团成立,在2010年之前集中在佛山顺德发展;2010年之后开始全国化布局。

2018年,美的置业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五年十倍、千亿销售,它是地产界的一匹大黑马。

此外,就是新能源 汽车 。

2004年,在何享健的推动下,美的集团通过收购“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州 汽车 有限公司”和“湖南省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进军 汽车 产业,成立美的三湘客车公司,并计划投资35亿元进行研发和生产。后来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美的集团宣布暂停客车制造项目。

蛰伏十几年后,美的集团以两个大手笔宣布再次进入新能源 汽车 领域:

2020年3月25日,上市公司合康新能发布公告,美的集团成为合康新能的实控人。合康新能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和新能源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

2020年6月6日,宝能 汽车 与美的集团在佛山潭州国际会展中心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高端“智”造、大数据、物流和新零售模式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和资源共享。

当然,何享健家族的资本版图远不止家电、地产和新能源 汽车 。


2019年10月17日,界面新闻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优秀职业经理人”榜单,这是中国第一份评价职业经理人的榜单,共评选出了50位优秀的上市公司职业经理人。

在这份50人的榜单中,美的系占据了4席。

分别是:

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排名第5);

盈峰环境董事长兼总裁马刚(排名第27,系原美的生活电器营销总经理,盈峰环境系美的创始人家族之企业);

美的置业董事长兼总裁赫恒乐(排名第41);

顾家家居总裁李东来(排名第48,系原美的制冷家电集团高管)。

何氏家族两大产业:美的集团、美的置业现在都是由职业经理人团队管理。

除了由何氏家族的代表何剑锋在两个董事会中出任非执行董事外,清一色由职业经理人组成,方洪波、赫恒乐是有名有实有权的最高决策者。

两家公司的规模分别是3000亿、1000亿。

除了与职业经理人分享之外,何先生也乐善好施。

2014年2月,何先生发起成立何享健慈善基金会,宣布捐赠4亿元作为首批项目运作基金,将慈善作为人生下半场的目标。发言中,72岁的何享健在谈及母亲时突然哽咽失语,悲伤难掩。

2018年5月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8胡润慈善榜》,共有100名中国大陆最慷慨的慈善家上榜。

何享健先生以74.6亿元捐赠额成为中国首善。

1、《21世纪商业评论》,从田间农民到千亿级企业,何享健怎么做到40年基业长青的?

2、《环球老虎 财经 》,美的集团何享健家族的资本版图.

3、《华商韬略》,做到千亿规模后,他将企业交给了“外人”.

4、谭开强,《美的传奇》.

③ a股现在5亿下盘的股票有哪些

第三,小盘股的压力小,企业内部也会因其本身不具备太大的投资而选择一些比较稳健的方法,不会大肆地进行一些高盈利的风险投资,投资者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可以获得一个稳健的投资环境,使自己的亏损几率降到最小,并且这些小盘股大多都有一些龙头企业带头,同时还有一些更为优秀的企业作为榜样和标兵,这样发展的阻力也就更小了。

1、福石控股
现价3.89,总市值35.88亿

公司是最早一批深耕整合营销传播业务的企业之一,其业务覆盖了营销传播服务所有产业链,根据丰富的管理体系,服务过程,充沛资源与人才的良好服务得到了众多客户认可,并多次取得行业嘉奖。

2、青海华鼎
现价4.75,总市值20.85亿

公司长期从事数控机床产品、食品机器以及照明装备等的研制与销售,关键性产品涵盖铣床类别、节能装备与专用机器装备等,能够规模化运用在工程机械、航空航天与汽车等领域当中。

3、日上集团
现价4.21,总市值33.84亿

公司不仅作为我国先进的汽车钢轮企业,同时还是我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始终聚焦汽车车轮的开发、制作与营销,掌握世界顶尖的工厂以及钢构加工装备。

4、三湘印象
现价4.00,总市值48.17亿

公司目前房地产板块重点将环保建筑研发运营作为发展目标,顺利创造了最具影响力的“花城类别”、“海尚类别”以及“印象类别”等规范化产品体系,一步步从环保科技建筑技术集成商发展成为绿色智慧生活服务商。

5、万润科技
现价4.71,总市值40.28亿

公司现如今已发展成为我国中高档LED产品的领导企业之一,致力于LED光源器件封装以及LED照明应用业务,并不断推进多元化发展。

④ 美的电器这支股票怎么样呀,我是三十三元进的,不会被套牢吧,什么时候能逃出来呀

到2010年,美的要把市值做到1000亿,长期走牛。送你一篇分析美的文章,仔细读,看完你就不会被33买的而急着逃了,波段操作吧。。

何享健操盘美的白电市值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 15:36 《新财富》
作者: 孔鹏
美的电器( 30.40,-0.32,-1.04%)的转变,反映出中国家族控股企业的创富模式已经发生根本变化。股改前,由于制度原因,何享健家族无法获得对上市公司合法而稳定的控制权,因此,选择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强化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并且利用上市公司的资金优势帮助美的集团发展其他产业,淡化上市公司在集团内的地位。
2005年中期开始的股改为何享健家族取得对上市公司的合法控制地位提供了契机,从而使其财富与上市公司的业绩、市值紧密挂钩,并进而推动了美的电器市值管理策略的实施。数据显示,自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一年多的时间,按复权价格计算,美的电器的股价上涨了768%,而同为白电行业龙头公司的格力电器( 34.90,0.00,0.00%)和青岛海尔( 16.00,0.15,0.95%)同期涨幅分别为393.74%和307.22%。2005年末,美的的市盈率仅为10.17倍,比青岛海尔的13.28倍和格力电器的13.23倍远为逊色;到2007年第一季度末,其市盈率迅速攀升到46.49倍,远远超过格力的33.54倍。
研究发现,由于短期市值管理目标不尽合理,可能会给美的电器的长期发展留下隐患。在管理层主要为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丰厚的情况下,为了实现较高的短期市值目标,管理层很可能会实施风险性较高、可持续性不强的营销策略,不利于美的电器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升级。不仅如此,美的电器还增加了对上游供应商的资金占用,在白电市场竞争激烈、其产品并不强势的背景下,这一做法并不明智。
我们认为,美的电器市值管理战略不应追求成长溢价而应追求品牌溢价,不宜制定过细的短期市值管理目标。国际研究和实证经验说明,美的电器可以按线性关系设计业绩目标与管理层薪酬,从而促成企业长短期利益的一致。 本刊主笔 孔鹏/文
如果一个投资者在1993年11月12日,也就是美的电器(000527)上市的首日以收盘价19.85元买入该股股票,并一直持有到2005年底,则该股的复权收盘价为36.48元,市值在12年间仅仅增长45.6%,而同期上证综指从865.97点上涨到1161.06点,涨幅为34.08%,该投资者只不过略微跑赢大盘。但是,如果该投资者从2006年初以收盘价买入美的电器并持有到2007年4月30日,则市值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增长768%,而同期上证综指的涨幅仅为231%(图1)。两个时期投资收益率巨大差异的背后,是美的电器实际控制人何享健家族“市值管理”战略的实施。

美的电器在集团内部
地位从“活雷锋”变“白电旗舰”
股改完成后,何享健对美的电器在整个集团中的地位和定位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股改前,美的电器更大程度上是“反哺”美的集团其他业务的融资平台;股改后,何享健大幅增持美的电器达到绝对控股,又将合肥荣事达洗衣机、冰箱、营销公司等资产注入,做大做强上市公司的意愿非常明显。
股改前:
利用关联交易加强控制上市公司,反哺美的集团
2002年4月17日,美的电器分别与顺德市现代实业及顺德市金科电器签订了《OEM框架协议》,委托两公司生产加工“美的”品牌电饭煲、厨具和电风扇等家用电器产品。同时美的电器还与东泽电器签署协议,公司部分终端产品通过东泽电器经销,而上述3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皆为何享健之子何剑锋。
在实施上述关联交易之后,2002年美的电器电饭煲产品毛利率迅速从2001年时的31.91%降为8.94%,公司控股的广东美的电饭煲制造有限公司的净利润也迅速从2662万元下降至150.5万元。
2003年9月,美的电器斥资6500万元,整合金科电器下面的风扇业务,并把美的风扇业务迁至中山;2004年6月,“美的电器”又以1788.75万元收购现代实业,整合其电饭煲业务;2004年10月,美的电器再次出资5200万元“收编”了金科电器,将之融入美的厨具公司。数据显示,当美的电器与上述3家公司关联交易额大幅减少之后,在产品降价、原材料全面涨价的情况下,美的电器的电饭煲产品毛利率又回升至21.57%。
在小家电业务逐渐培养成熟之后,2005年5月20日,美的电器将主营小家电业务的下属子公司日电集团85%的股权以24886.92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美的集团,该项转让的价格公允性曾受到市场广泛质疑(表1)。

与此同时,美的集团实施多元化扩张,淡化上市公司地位。2004年,美的集团先后并购了荣事达和华凌集团(00382. HK);2004年5月,美的集团通过收购股权成为国内最大的通风机制造商上风高科(000967)的第二大股东;2005年8月,由何享健的女婿张建和、女儿何倩兴控股的新的集团收购了主营电真空器件、高低压成套配电装置的旭光股份( 6.89,-0.77,-10.05%)(600353)。华凌集团主营空调、冰箱,跟美的电器存在同业竞争,而荣事达主营的冰箱、洗衣机业务也同属白电行业,因此,美的集团的做法使美的电器在集团的地位日趋边缘化。
此外,美的集团四面出击,投资1亿多元在长沙、昆明发展客车产业,单在三湘客车上就计划投资15亿元;成立了房地产事业部,进军房地产行业。不过,这些投资并有收到满意的效果。2005年后期,何享健又重申要坚持家电主业,集团多元化将围绕制冷和日用电器等产业展开。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何氏家族对创富模式选择的困惑。
股改后:
增持以达绝对控股,并注入相关资产
2005年4月3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拉开了股权分置改革序幕。由于美的集团对美的电器的实际控制比例只有30%,如果按照10股送3股的常规对价比例进行股改,全流通后何氏家族有可能丧失控股地位。经过精心设计,2006年2月美的电器宣布了股改方案:第一,每10股流通股获送1股以及5元现金;第二,如果美的电器2006年度相对于2004年度的净利润增长率低于30%,或者美的电器2007年度相对于2006年度的净利润增长率低于10%,美的集团将放弃当年的分红,归除开联实业(何氏家族控股企业)以外的其他股东所有;第三,美的集团承诺在对价支付完成后的6个月内,增持不少于2亿元美的电器股份。而在此之前,美的集团已分别与顺德市有利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上海钱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宁波银盛投资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计划受让该四家公司所持有的美的电器非流通股股份合计2174.64万股。
2006年3月10日至2006年5月19日间,美的集团通过二级市场,总计使用资金10.8亿元,共增持了美的电器148660970股,占总股本的23.58%,平均买入成本为每股7.26元。何氏家族持股比例由2005年末的合计30.8%增加到50.99%。
与此同时,2006年4月25日,美的电器董事、监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其中设置了包括“金色降落伞”在内的一系列反收购条款,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
从全流通后H股和A股对家电股票的估值比较来说,华菱集团等港股对美的集团的吸引力在下降,美的集团有动力将资产注入A股上市公司享受流通溢价。2006年11月底,美的电器完成合肥荣事达洗衣机、合肥荣事达冰箱、合肥荣事达美的电器营销公司的资产注入,达到50%控股比例,确立了上市公司作为白电业务平台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美的电器也改变了分配风格。财报资料显示,股改后美的电器主要财务指标有了明显改善(表2)。根据股改承诺,美的电器自2006年起把每年盈利的40%现金分红,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估值预期。更重要的是,2007年3月,美的电器董事会一改多年来派息多而送股和转增公积金少的分配风格,决议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10股,并派息3.5元。这样,连同计划中向高盛和管理层激励定向增发的股份,美的电器总股本将扩至14.12亿股,股票流动性显著增强,有利于估值水平优化。

何氏家族财富与
上市公司市值高度相关
股改完成后,何氏家族所持股份获得法律上的确认,意味着其利益与上市公司的业绩乃至市值密切相关。因此提升股价、增加个人财富,成为美的电器实施市值管理策略的根本动因。
美的电器“红帽子”的身份是长期困扰何氏家族最大的“隐忧”。1968年,何享健带领23位顺德北镇人集资5000元创办一家生产塑料瓶盖的小厂,这就是美的前身。上世纪80年代美的进入家电业,1992年实行股份制改造,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由乡镇企业改制而成的上市公司。由于当时上市法规的限制,股份公司的发起人和第一大股东由国有背景的北镇经济发展总公司担任,持股52.5%,而何享健等创业者只持有22.5%的内部职工股。
从1999年开始,美的管理层逐步从北滘镇政府手中收购美的电器股权,并开创了国内上市公司实施MBO的先河。1999年6月,何享健间接持股60%、以何享健之子何剑峰为法人代表的顺德开联实业从北镇经济发展总公司手中收购了3432万股法人股,成为美的电器第二大股东,占股7.98%(目前为4.13%);2000年4月,公司管理层和工会共同出资组建了壳公司—顺德市美托投资有限公司(美的集团前身),由法定代表人何享健间接持股55%,该公司分两次协议收购北镇政府下属公司持有的美的电器法人股,占总股本22.19%,成为第一大股东。
但是,美的电器的MBO一直面临着法律风险。首先,在其实施MBO之时,国务院、国资委、证监会等主管部门尚未对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转让工作进行规范,而2000年中期国务院紧急叫停国有企业MBO以后,对已实施MBO的企业法律界定不明。比如美的集团第一次受让股权价格为每股2.95元,第二次受让股权价格为每股3元,均低于美的电器每股净资产4.07元,不符合此后出台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规定。其次,实施MBO时,何享健等管理层的资金并不充裕,因此采取了变通的实施方法:股权收购款的10%以现金方式缴纳首期,其余90%通过分期付款方式解决;在股权收购协议签署后,美的集团立即将该股权全部质押给当地信用社,获得贷款3.2亿元,用于支付其余股权款。也就是说,美的电器大部分MBO收购资金是通过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获得的,而根据《贷款通则》等规定,借款人不得将贷款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据媒体报道,2004年审计署还专门针对美的MBO过程进行了审计。因此,何氏家族获得的股权在某种程度上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MBO后美的电器的业绩不但没有出现明显增长,反而出现了下滑。数据显示,2001年美的电器净利润同比下降11.68%,净资产收益率也从2000年的14.7%下降到2001年的12.01%。不仅如此,美的电器自1999年起连续4年采取派现的分配方式。显然,派现而非送股的方式无法提高股票的流动性,也无法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但是为大股东解决资金问题提供了便利。
在股权控制并不稳定的情况下,何氏家族通过上述关联交易方式强化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并利用上市公司的资金优势帮助美的集团发展其他产业,也就顺理成章了。但这些做法降低了美的电器的利润率和市场价值。数据表明,美的电器的市盈率水平一直较格力、海尔低20%左右。
因此,对何氏家族来说,股改不仅使所持股份获得流通权,更重要的是,通过支付对价,其所持股份在法律上获得明确认可。进而,其作为股东的利益、财富与上市公司的业绩、市值前所未有地一致,这种一致性成为何氏家族推进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最大推动力。在2007年2月5日美的电器组织的首次分析师见面会上,何享健针对资本运作的总体规划明确表态:美的电器将是美的集团最主要的产业平台和资本平台,白色大家电将全部整合到美的电器,美的电器市值增长是大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取向。
激进推行市值管理战略
为了提升公司业绩、做大公司市值,除了注入相关的白电资产外,何氏家族还采取了管理层激励、优化资产结构、引入高盛、积极改善投资者关系等一系列措施。数据表明,美的电器市值管理战略取得了明显效果,自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30日,按复权价格计算,美的电器股价涨幅达768%,是格力电器同期涨幅的约2倍、青岛海尔的2.5倍;而何氏家族的财富更暴涨至66.23亿元,较其在2006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中18亿元的财富值增加了368%。
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
2006年11月14日,美的电器公布股权激励草案,授予高管5000万份股票期权,占总股本7.93%,行权价10.8元。行权条件和方法是:如果美的电器2006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不小于15%,而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小于12%,则授权日第二年也就是2008年初行权20%,授权日第三年也就是2009年初行权40%;授权日第四年也就是2010年初行权40%。股权激励的对象完全是职业经理人,并不包括何氏家族成员。
利用资产重组优化业务结构,
令盈利与估值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06年11月底,美的集团向美的电器注入合肥荣事达洗衣机、合肥荣事达冰箱、合肥荣事达美的电器营销公司的股权资产,提升了美的电器的盈利水平。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由于消费升级带动需求增长,冰箱和洗衣机行业正处于恢复性增长的景气高峰期。荣事达拥有年产120万台冰箱、60万台全自动洗衣机和70万台双桶洗衣机的产能,而且开始发展高端的美的品牌冰洗产品,加上同处顺德的科龙电器前两年失势让出部分冰箱市场,美的电器的冰洗业务有良好的市场机会。美的集团将处于良好上升通道的冰洗业务注入上市公司,拓展了美的电器的盈利空间。财务数据表明,所注入资产2006年1-7月的利润率为2.75%,高于美的电器2006年中期的2.6%;净资产收益率为19.91%,远高于美的电器的9.78%(表3)。

引入高盛作为战略投资者
2006年11月21日,美的电器宣布已与高盛全资子公司GS Capital Partners Aurum Holdings签署《定向发行协议》,拟对其按9.48元每股现金定向增发7560万股,锁定期三年。
从公司财务状况分析,美的电器负债率一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且新购的荣事达冰洗业务负债率也高达86%,造成公司整体负债水平攀升。引入高盛后,美的电器获得募集资金7.166亿元,如果以所募资金的27.9%偿还短期借款,可降低负债率1.8个百分点,并减少利息支出1223万元;如果以所募资金的72.1%完全偿还有息票据负债,可减少利息支出3163万元,并降低负债率4.6个百分点,可大大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
更明显的后果是,高盛的入股提升了机构投资者对美的电器投资价值的认可度。在高盛宣布入股后,QFII对美的电器大举增仓。统计表明,截至2007年第一季度末,美的电器已成为QFII第一重仓股,在其前十大非限售股股东中,6家QFII持股市值合计20.09亿元。除瑞士信贷和摩根士丹利外,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耶鲁大学、高盛公司、富通银行等均出现在公司前十大股东中。
改善投资者关系
2006年之前,美的电器一直难以进入机构投资者视线,这跟管理层与流通股东沟通不够顺畅不无关系。自2005年起,何享健一改以往的低调风格,多次宣扬美的集团的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尤其是2010年将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的宏伟蓝图,传递出十分明显的希望得到各界认可的信号。
2007年2月5日,美的电器组织了首次分析师见面会。董事局主席何享健、董事局副主席美的电器总裁方洪波、副总裁压缩机事业部总经理蔡其武、董事中央空调事业部总经理张权、家用空调事业部总经理李东来、董事栗建伟、董事黄晓明以及财务总监赵军悉数到齐。2007年3月,美的电器还公布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和自查报告。
分析结果显示,美的电器市值管理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自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按复权价格计算,美的电器的股价上涨了768%,而同为白电行业龙头公司的格力电器和青岛海尔的同期涨幅分别为393.74%和307.22%。2005年末,美的电器的市盈率仅为10.17倍,比海尔的13.28倍和格力的13.23倍远为逊色;而2006年末格力的市盈率已经达到19.57倍,已超过了格力的18.76倍,到2007年第一季度末,美的的市盈率迅速攀升到46.49倍,远远超过格力的33.54倍,而与具有整体上市概念的青岛海尔的57.1倍接近(图2)。

2007年5月16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宣布成分指数调整,美的电器自2007年5月28日起被调入成本股样本,这是美的电器自2001年被剔除出成分股后的重新回归,也使其成为第一家被剔除后又被重新纳入成分股的公司。根据《新财富》500富人榜,截至2006年底,何享健家族以财富18亿元排名第199位,而截至2007年4月30日,何氏家族的持股市值已暴涨至66.23亿元,可列500富人榜第31位。
短期市值管理目标过高,
难符长期发展利益
何氏家族对美的电器的市值目标有短期化迹象,而制定的短期净利润目标高于其他行业龙头企业,可能会对其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首先,美的集团增持美的电器过程中,从开始买入当日的开盘价6元上涨到买入结束日的收盘价9.3元,共耗资10.8亿元。据有关报道,这大大超出了何享健原计划的5亿元。因此,美的电器的股价快速上涨将有助于美的集团尽快摆脱成本区。其次,白色家电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升,注册企业数量与市场活跃品牌持续减少,强势企业并购整合弱势企业的趋势日益明显。何享健曾表示,美的电器作为集团的资本平台,今后不但将陆续整合集团业务,还将加强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的运作。无疑尽快做大市值,有利于美的电器低成本并购和扩张。最重要的是,从市值管理战略的具体目标—管理层激励计划所制定的业绩指标来看,美的电器针对资本市场最关注的两项指标—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作出了远超过竞争对手格力电器和青岛海尔的限定:2006、2007年净利润增长达到15%以上,而格力电器和青岛海尔的目标仅为10%;2006、2007年净资产收益率必须达到12%以上,青岛海尔的目标仅为8%,格力电器并未作出限定(表4)。

管理层实现短期目标的愿望较强
美的电器股权激励的对象共有19人,全部为何氏家族之外的职业经理人。总裁方洪波1992年加入美的电器,2005年8月起担任美的电器董事局副主席和总裁职务;其余激励对象也大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加盟美的。从美的电器所宣扬的企业文化来看,其最看重的是“开放和多元”,这有利于促进家族企业内部的协调运营,灵活地把握商机,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稳健性偏弱、管理层职业经理人心态较重的缺陷。
2006年报显示,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报酬总额仅为626万元,金额最高的前三名董事的报酬总额为200万元,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总额为350万元。另一方面,根据股权激励计划,美的电器三年内将授出5000万股期权,按照2007年4月30日美的收盘价37.28元计算,总价值18.64亿元。在行权价格仅为10.80元的情况下,确保完成目标净利润增长率对管理层的意义不言而喻。
短期净利润目标压力较重,实施策略隐含风险
美的电器制定的短期净利润目标高于其他行业龙头企业,这可能会对其长期发展战略产生不利影响。首先,美的电器的产品竞争力一直略显不足,过高的短期净利润目标可能会进一步拉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从产品结构分析,其主要产品包括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家用空调压缩机业务,2006年底又注入了荣事达的冰箱和洗衣机50%的股权,其中,家用空调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70%以上,占销售利润的65%以上,是最核心的业务。但是,无论在销售收入还是单台利润率方面,其家用空调业务都逊于格力而居行业第二位。根据公司公告及中华商务网统计,在2006年家用空调市场,美的电器实现销售收入106.81亿元,占内销市场份额约20.4%,而格力实现178.56亿元,占25.2%;美的电器2006年空调销售平均单台价格为1679元,而格力为2201元,比其高出30%以上。
更重要的是,格力电器拥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有雄厚的技术积累。而美的电器主要通过合资的方式购买核心技术,虽然注重产品开发,但缺乏深厚的技术积累,在提高品质和降低成本方面的技术投入相对较少,比如虽然美的电器和东芝合作在压缩机领域获得不错的盈利,但是商标协议、专利协议等限制了美的电器对研发的投入和人才的积累。短期过高的市值管理目标很有可能会削弱管理层对产品品质方面的关注,在技术方面的投入和积累力度不足,美的电器管理费用率较低并不断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美的电器近年来一直采用以增加投入和产能带动盈利增长的业务发展战略,可持续性较差。公司的家用空调业务已在国内顺德、芜湖、武汉三地四厂形成了1300万台的产能布局,2006年新增了林港工业园100万台OEM的空调产能,商用空调已形成30亿元的年产值,压缩机合资公司具备约1200万台的产能。假设美的电器2006年仅为2.5%的销售净利润率在2007年、2008年保持不变,要想满足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5%的股权激励条件,就必须使2007年和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不低于231.6亿元和266.3亿元。根据年报,2007年度,公司计划用于家用空调的新增产能资金投入为2-3亿元,用于冰洗业务的资金投入为3-4亿元。但是,中国白色家电市场的技术与资金壁垒较低,产能增长过速,空调、冰箱、冷柜及洗衣机等产品均供给过剩,生产与经销环节库存积压持续高位。中华商务网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空调总产量5479万台,同比增长3.4%;总销量5334万台,同比微增1.9%,但年末行业库存1082万台,创历史新高。在核心技术缺失、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美的电器试图通过扩大产能,利用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做法,将会进一步加剧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与此相应,市场监测机构公布的销售量数据与公司财报显示,美的电器的空调业务产品毛利率一直呈明显的下滑态势,趋于向行业平均水平接近(表5)。

最后,美的电器尚难摆脱家电行业普遍的降价盈利模式,美的管理层要实现销售收入增长从而完成利润目标,仍然不得不采取价格战的方法争取市场份额。2007年第一季度,美的电器空调销量同比增长53%,但均价下降19%;压缩机销量同比减少11%,均价亦有11%的降幅。相比而言,格力电器基于技术、质量管理为基础的竞争能力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较高的品质得到用户认同,愿意为此支付较高的价格,从而能保持较高的产品盈利能力。格力电器2007年第一季度空调销量同比增长53%,而均价也提升了4%。
我们认为,竞争激烈的中国白色家电行业正处在产业升级的前期,美的电器要想成为真正的行业龙头,不应在利润率水平不断下滑的情况下追求利润总额增长,只有改善产品结构、增加高端产品比重、从而提升价格水平才是提高利润的正确途径,而美的电器过高的短期盈利目标与之背道而驰。
高净资产收益率目标或将伤及产业链
在制定股权激励方案前的2005年和2004年,美的电器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为12.48%和12.24%,而在方案制定的2006年达到了14.51%。美的电器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通过对格力电器和美的电器财务报表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美的电器的做法带有一定风险性。
杜邦分析法表明,格力电器的净资产收益率一直比美的电器高出5个百分点左右。在二者总资产收益率相近的情况下(2006年分别为3.93%和4.06%),格力电器的权益乘数为5,而美的电器为2.78,这是格力电器净资产收益率高于美的电器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权益乘数较高的企业,其支付能力和现金流量状况相对较低,但是详细分析格力电器和美的电器的资产债务结构就可以发现,格力电器的支付能力和现金流量状况强于美的电器。
首先,格力电器的现金占总资产的比例比格力电器略低,但应收票据占总资产的比例远高于美的电器。由于应收票据都是银行承兑汇票,具有很强的支付能力,因此格力电器的支付能力实际上远强于美的电器。其次,格力电器从上游获得的商业信用(包括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为52.78%,而美的电器为48.60%,格力电器从下游获得的商业信用(预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0.07%,而美的电器为2.67%。二者合计格力电器获得的商业信用为72.85%,而美的电器为51.27%。格力电器获得的商业信用构成其非常重要的现金来源。不仅如此,格力电器净营运资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0.40%,而美的电器为1.26%,说明格力电器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不需要自己增加运营现金投入,甚至还能产生现金。由于美的电器的营业利润率只有3.24%,如不改变现有的资产运营效率,增加收入产生的利润将被运营资金增加所吞噬,而且还必须增加现金投入才能维持收入的增长(表6)。

我们发现,从2006年起,美的电器也有效仿格力,增加占用产业链资金的迹象。《新财富》曾用(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销售收入、(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流动资产这两个指标来分析家电零售商对资金占用的能力(参见本刊2005年9月号《国美苏宁类金融生存》)。因为家电生产企业还存在着大量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也就是说,它们在占用其他企业资金的同时也在被供应商和经销商占用资金,因此,有研究者认为综合衡量家电生产企业占用资金能力的指标用〔(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销售收入更为科学。数据表明,2005年,美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销售收入仅为21.96%,而2006年上升到31.68%,即使用后者计算,(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销售收入也从13.63%提升到19.11%。
但是,格力电器之所以能够占用上下游资金,主要是倚仗产品的强势地位、坚持内销业务先收全额货款再发货的结算方式,而美的电器对下游经销商的控制力不如格力,因此预收账款比例并不高,2006年比2005年还有大幅下

⑤ 截止12月24日上市公司股票获利在5%以下的股票有哪些

1、美亚光电
现在行情火热,有些人嫌弃它涨得慢,但熊市的时候,美亚光电却是那种让我能安心入睡的股票。
不仅是股价涨得稳,每年的业绩也很稳。
主要在20日均线以上慢慢上涨。
如果跌破20日均线,可能意味着会转入震荡。
但对于美亚光电,不到那种疯狂的大牛市后期,不要轻易卖出。
2、宁德时代
在整体新能源行业出现下滑趋势的时候,宁德时代凭借产品技术、客户资源、产能规模等多方面优势实现逆市上涨,2019年动力电池出货量达32.32GWh,同比增加37.4%;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50%,同比增加10.5个百分点。
3、中国平安
综合个各项业务,平安极端的营运利润保持稳定增长,且分红逐步与营运利润挂钩,未来的价值增长将带来稳定持续分红,有利于估值提升。
4、贵州茅台
此次疫情虽然对短期白酒公司的财务报表有冲击,但是中期来看优质的白酒股龙头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仍然不失为中长期战略配置的重点,尤其是白酒龙头:茅台、五粮液。
5、信维通信
这个股票是作为5G股票池中的一个重点个股。
信维通信的业务重点布局在天线、无线充电、射频前端等业务,在5G时代有很大发展空间。
该公司的2条技术路径:传统天线技术将受益MIMO技术带来的市场增量;而LCP天线技术有望受益于毫米波天线模组的规模化应用。
此外,无线电充电业务,切入大客户供应链,将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并且随着手机配备无线充电发射端的趋势的明确,这项业务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022年必涨低价股
1.山西路桥000755,现价3.90元,市值53.2亿,净资产2.71.
2国机重装601399,现价3.28元,市值294亿,净资产1.75,亮点:储能+一带一路+风能。
3.东旭蓝天000040,现价3.05元,市值61亿,净资产8.05,亮点:光伏建筑一体+天然气+-PPP模式
4.亿利洁能600277,现价5.29元,市值148亿,净资产4.50,亮点:氢能源+充电桩+节能环保
5.宁波能源600982,现价5.17元,市值46.7亿,净资产3.11,亮点:抽水蓄能+工业气体+太阳能
6.通裕重工300185,现价2.91元,市值163亿,净资产1.65,亮点:核污染防治+军民融合+风能
7.先锋新材300163,现价3.24元,市值19.9亿,净资产1.28,亮点:互联金融+新材料
8.圣济堂600227,现价3.11元,市值71.1亿,净资产1.95,亮点:阿兹海默+医疗器械+化工原料。
9.景兴纸业002067,现价3.77元,市值50亿,净资产:4.32,亮点:快递概念+智能机器+创投。
10.东方电热300217,现价5.62元,市值55.4亿,净资产1.62,亮点:大飞机+5G概念+锂电池。
5元以下低价股票一览表
1 华映科技(000536)
现价:2.41 每股净资产:1.85
核心题材:玻璃+OLED
主营业务:显示模组业务、盖板玻璃业务、面板业务。
2 胜利精密(002426)
现价:2.94 每股净资产:1.31
核心题材:消费电子+一体化压铸+苹果+机器人
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厂商提供精密结构模组
3 中化岩土(002542)
现价:3.06 每股净资产1.93
核心题材:基建+新型城镇化+芯片
主营业务:工程服务和通用航空。
4 金山股份(600396)
现价:3.18 每股净资产-0.18
核心题材:光伏+风电+电力
主营业务:主营火力、风力发电、供暖及供热,引进目前世界一流的风力发电机组
5 天桥起重(002523)
现价:3.38 每股净资产1.67
核心题材:军工+风电+机器人
主营业务:南方地区最大的桥、门式起重设备和钢铁行业专用起重设备提供商
6 保税科技(600794)
现价:3.87 每股净资产1.89
核心题材:物流仓储+乙二醇
主营业务:码头仓储业务、智慧物流电商平台和供应链金融服务
7 巨轮智能(002031)
现价:4.16 每股净资产1.1
核心题材:机器人+人工智能+工业母机+减速器
主营业务:国内汽车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龙头企业
8远大智能(002689)
现价:4.25 每股净资产1.22
核心题材:机器人+风电+机器视觉
主营业务:客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及配套件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整机产品的安装和维保业务。
9 亿利洁能(600277)
现价:5.2 每股净资产4.64
核心题材:光伏+储能+风电+氢能源
主营业务:国内最大的硫化钠系列产品生产企业
10东旭蓝天(000040)
现价:5.2 8每股净资产7.75
核心题材:光伏+TOPCON电池+机器人
主营业务:光伏电站投资、建设、运营,房地产开发与销售、物业管理等。
2022年最有潜力的低价龙头股
兰石重装
营业总收入: 20.52亿,市净率:3.38,总市值:103.59亿
公司亮点:主营高端装备制造及工程总承包,率先实现连续重整技术国产化
公司目前是国内压力容器制造龙头企业之一,现如今已拥有着完整的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结合自身的优势,公司对国内能源装备领域带来了百余项关键技术。除此之外,公司还是第一家生产供应民用核级板式换热器的企业,拥有着丰富的经验以及庞大的产业规模,在快速锻造液压机组市场占有优势份额。
中百集团
营业总收入: 34.46亿,市净率:1.08,总市值:33.30亿
公司亮点:武汉市大型商业集团,营业网点达到1255家,区域规模优势十分显著
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商业零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大卖场、社区超市、便利店、电器卖场和百货以及小型购物中心。公司是目前华中地区物流体系最为完善的商业企业,是国家指定的湖北物流配送应急保障动员中心。
恒星科技
营业总收入: 23.44亿,市净率:2.59,总市值:94.04亿
公司亮点:高等级子午轮胎用钢帘线、镀锌钢丝、钢绞线领域国内先进技术水平
河南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镀锌钢丝、镀锌钢绞线、钢帘线、胶管钢丝、预应力钢绞线、金刚线等金属制品和有机硅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三湘印象
营业总收入: 1.45亿,市净率:1.09,总市值:48.54亿
公司亮点:中国旅游文化演艺产业的先行者和龙头企业
三湘印象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文化旅游演艺类业务。主要产品为商品住宅,适当开发写字楼、商业、酒店式公寓等产品。
永泰能源
营业总收入: 165.86亿,市净率:0.93,总市值:399.92亿
公司亮点:国内煤电能源产业领先者
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电力业务和煤炭业务。公司目前主要产品或业务为电力、煤炭、石化贸易等。
中国最好的股票
没有绝对的好股票,但是还是有一些价值投资的股票,你可以看看!中国远洋:601919.中国最大,世界第二的海洋干散货运输公司,业绩优良,尚有油轮和造船业资产没有注入。
工商银行:601398.世界市值最大的银行,中国银行龙头,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小
中国石化:600028.完整的产油炼油结构链条,大盘蓝筹,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中国铝业:601600.中国有色行业龙头,在如今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该公司已经在世界各地购买储存了大批的有色资源,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平安:601318.中国保险业龙头,业绩优良,成长性优秀。
并且正在逐步向海外市场扩张
万科A:000002.地产龙头,业绩优良,超跌严重。
中国船舶:600150.造船行业巨无霸,业绩优良,基本面良好,具有极好的成长性,业务订单已经到了2011年,预计未来3-5年业绩依旧保持高速增长。
招商银行:600036.商业银行龙头,行业扩张迅速,业绩连续增幅。
购买股票注意事项 1、投资者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热门股票。
所谓热门股票,是指交易量大、流动性强、价格变动幅度大的股票。
这是为了便于出售和转让,而且能够使投资者获取更多的收益。
2、选择前景光明,股息丰厚公司的股票。
这些股票将会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值,投资者也能够因此赢取较多的盈利。
3、切勿过分贪图收益。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的时候切不可认为股票会—涨再涨,否则一旦股价下跌,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无法挽回。
财库股票网提醒投资者切勿过贪,期望在最高点将所持股票卖出,股市瞬息万变,现在还在迅猛上涨,下一秒可能立刻就跌入谷底,所以投资者应该看清楚走势,适时卖出。
4、要注意季节因素的影响。
有些股票有时冷有时热,从时间上看呈季节性有规律的变动,抓住这个特点,必然会从中获利。

⑥ 分红最多的哪些股票

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注册资本2749亿元人民币,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公司对其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参股企业的有关国有资产行使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的权力对国有资产依法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并相应承担保值增值责任。





2、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中国唯一一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同时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连续多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

3、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长安汽车是中国汽车四大集团阵营企业,2014年长安品牌汽车产销累计突破1000万辆,2016年长安汽车年销量突破300万辆,2017年入选央视“国家品牌计划”,成为中国汽车品牌行业领跑者。

4、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4年6月30日,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大型发电厂,截至2007年6月30日拥有权益发电装机容量31747兆瓦,可控装机容量为36024兆瓦,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发电公司之一。

5、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4年11月29日,简称上汽集团,前身是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1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00104。2006年经过重组,上海汽车成为中国A股市场最大的整车上市公司。截至2013年底,上汽集团总股本已达到110亿股;同年,上汽集团整车销量达到510.6万辆,同比增长13.7%,继续保持国内汽车市场领先优势。

热点内容
股票涨停卖单被谁买了 发布:2025-02-06 01:54:02 浏览:116
股市5000点是什么时候 发布:2025-02-06 01:48:10 浏览:42
华北制药股票历史行情搜狐 发布:2025-02-06 01:48:03 浏览:87
振华公司现在市值多少 发布:2025-02-06 01:43:30 浏览:575
怎么给两癌基金捐款 发布:2025-02-06 01:41:17 浏览:611
基金里面怎么看里面有哪些股票 发布:2025-02-06 01:41:15 浏览:378
健帆生物都有哪些基金买入 发布:2025-02-06 01:38:18 浏览:909
不可替代的科技类股票 发布:2025-02-06 01:38:08 浏览:642
期货基本面的改变什么意思 发布:2025-02-06 01:34:22 浏览:450
股票基金是如何涨跌的 发布:2025-02-06 01:34:22 浏览: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