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股票市场
① 有效市场假说的形式有哪些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在法律健全、功能良好、透明度高、竞争充分的股票市场,一切有价值的信息已经及时、准确、充分地反映在股价走势当中,其中包括企业当前和未来的价值,除非存在市场操纵,否则投资者不可能通过分析以往价格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利润。
在市场上的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纪人,金融市场上每只股票所代表的各家公司都处于这些理性人的严格监视之下,他们每天都在进行基本分析,以公司未来的获利性来评价公司的股票价格,把未来价值折算成今天的现值,并谨慎地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相关信息
一、弱式有效市场假说(Weak-Form Market Efficiency)
该假说认为在弱式有效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已充分反映出所有过去历史的证券价格信息,包括股票的成交价、成交量,卖空金额、融资金额等。如果弱式有效市场假说成立,则股票价格的技术分析失去作用,基本分析还可能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利润。
二、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Semi-Strong-Form Market Efficiency)
该假说认为价格已充分反映出所有已公开的有关公司营运前景的信息。这些信息有成交价、成交量、盈利资料、盈利预测值、公司管理状况及其它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等。假如投资者能迅速获得这些信息,股价应迅速作出反应。
② 有效市场中股票的价格可不可以预测
有效市场中股票的价格不可以预测。
补充资料:
1、从我的观点来看,精确的价格预测几乎是不存在的,就如索罗斯所言,根据均衡理论计算的理论价格在现实世界根本不存在。目前基于统计学的金融工程学,对于价格可以提供科学的、有依据的、有操作性的“统计学预测”,即预测其概率分布。这种预测方法无论从方法还是数据而言,目前只有机构投资者才能掌握。
2、而对于分析师的方法而言,基本面分析就是弱化版的回归模型,优秀的分析师理论上有可能找到准确的参数来进行“预测”,但是什么样的人是“优秀的分析师”,他们能不能持续稳定地准确“预测”则是很难保证的。因此基本面分析方法具有“预测”价格的可能,但是对于“预测”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辨别性。
3、技术分析作为一个整体而言永远自相矛盾,并且结论也模棱两可,个人不认可其对价格预测的能力。但是不排除未来对于整个体系去伪存真,进行整合之后,可能会出现有效的方法,毕竟每个技术分析方法本质上都是可以讲出其或显性或隐性的理论基础的。
(2)有效股票市场扩展阅读:
1、 上世纪50年代,奥斯本提出了随机漫步理论,认为资本市场价格是随机波动的,股票价格的变化类似于“布朗运动”,具有随机漫步的特点,其变动路径没有任何规律可循。为了证实这一点,他还曾通过抛硬币的方式画了一幅k线图,形态特征与一般股票价格走势并无二致。同时,他认为市场交易者都同等聪明,市场证券价格完全是成千上万个精明人交易得出的一个围绕其内在价值波动的合理价格,之所以波动是受政治、经济事件、各类社会消息影响。因此,股价早已反应一切,无人能够战胜市场。
2、在此基础上,后来尤金法玛进一步提到了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参与者是由大量理性、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组成,市场信息是被充分披露,每个参与者都能同等获得市场信息;在这个有效市场中,股票的市场价格已经完全反映了已经发生的、尚未发生但市场预期会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人可以获得超额的经济利润。
3、无论是随机漫步理论还是有效市场假说,都认为无法通过分析企业基本面或者通过过往历史价格来预测未来价格,一切波动都是随机的,投资者的收益只能来自企业自身价值的增长。
③ 沪深股市是有效市场吗
不是。
沪深300和恒指大部分是金融地产基建(还处于传统行业)有效性很差,而且更新指数都不行。
沪深股市,是指上海、深圳的主要从事股票交易的证券交易所。我国内地仅有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市场,深圳交易所为中小板和创投板块,上海证券市场为中国内地首屈一指的市场,上市公司数、上市股票数、市价总值、流通市值、证券成交总额、股票成交金额和国债成交金额等各项指标均居首位。
④ 沪深股市是有效市场吗
是的。
在潜意识里面,我们可能还是会被市场教育的认为,市场是有效的。
但是,巴菲特、索罗斯都告诉我们是无效的,巴菲特还说,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他会被饿死。
⑤ 有效市场假说三种形式
①弱型有效市场: 在弱型有效市场上, 证券的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过去的价格 和交易信息, 包括股票的成交价、 成交量、 卖空金额、 融资金额等。
②半强型有效市场: 在半强型有效市场上, 证券的价格已充分反映出所有已公 开的有关公司营运前景的信息, 这些信息有成交价、 成交量、 盈利资料、 盈利预测值、 公司管理状况及其它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等。 假如投资者能迅速获 得这些信息, 股价应该迅速作出反应。
③强型有效市场: 在强型有效市场上, 价格已充分反映了所有关于公司营运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已公开的或内部未公开的信息。
拓展资料:
市场有效性假设是以一个完美的市场(Perfect Market)为前提的:
(1)整个市场没有摩擦,即不存在交易成本和税收;所有资产完全可分割,可交易;没有限制性规定。
(2)整个市场充分竞争,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3)信息成本为零。
(4)所有市场参与者同时接受信息,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的,并且追求效用最大化。
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假设条件是很难成立的。投资者进行投资都必须考虑以下成本:
(1)交易成本。投资者每做一次交易,都要付给经纪人一定费用。
(2)税收。投资者必须按每次交易的金额或收入,以一定比例纳税。
(3)投资者为了挖掘各种信息,也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
(4)机会成本,包括时间、精力等。
市场摩擦的存在表明不可能存在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对市场效率的检验大多基于市场有效的程度,即市场归于何种强度的效率。一个直观的判断方法是根据信息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的速度来划分,这种方法是由Elton和Gruber(1987)提出的。
假设某股份公司在时刻t声明下年公司净利润将是原先预期收益的3倍(称之为盈余惊喜Earning Surprise),并且确定该利润水平是持久性的。如果投资者都相信这个声明,显然该公司会被投资者认为更值得投资,其股票价格也将上升。
有效市场假设并不否认在这一信息下股价会上涨,有些人会获得超额利润。有效市场假设所关注的是投资者在什么时候能获取超额利润。
首先,设该公司证券价格在该公司声明t时刻后一周t+Δt内逐渐上升,并且持续一周才充分反映了声明的信息,则任一投资者在公司证券价格开始上升一天或两天后即购买该公司证券就能获得超额收益,投资者在消息公布后一周购买该公司证券就不能获得超额收益。这种情形下证券市场是弱式有效市场。
信息公布Δt时间后被证券价格反映,当投资者从对t时间到t+Δt期间价格变化分析中开始觉察到公司的实质性变化时,实质性变化已完成。由于证券价格已经完全反映了这一实质性变化,当投资者再买入该证券就不能获得超额收益。
第二种情形是消息公布以后,价格呈现出随机波动特征。对这种情形又可以细分如下:
(1)声明公布以后股价开盘时并不上升,呈现随机游走模式,声明公布前股价已经出现了大幅上升。
(2)声明公布前股价已经出现了大幅上升,声明公布后在无涨停限制下股价大幅高开,在涨停限制下股价可能出现一个或若干个涨停交易日,随后呈现出随机游走。
在情形(1)中无人获得超额利润,在情形(2)的价格上升过程中由于无成交量,因此无人能因这一公开信息公布后买入股票获利。
对于那些消息发布前就买入股票的人尽管获得了超额利润,但他们不是由于公开消息而是由于内幕消息获利,这两种情形下的市场反应都是半强式有效市场。在半强式有效市场中新的公开信息能被证券价格马上反映出来,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设的检验主要是通过利好消息公布后买入股票能否获得超额收益来判断。
最后一种情形是股价在利好公布前后均呈现随机游走现象,这种市场是强式有效市场。在强式有效市场假设下,即使内幕信息掌握者,包括公司大股东、高级管理者和基金经理人等,都不能获取超额利润。
⑥ 中国股市属于哪种有效市场
有效市场(EMH,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的概念,最初是由Fama在1970年提出的。Fama认为,当证券价格能够充分地反映投资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时,证券市场就是有效市场,即在有效市场中,无论随机选择何种证券,投资者都只能获得与投资风险相当的正常收益率。
强式有效市场假说(Strong Form of Efficiency Market Hypothesis,Strong-Form EMH)认为证券价格完全地反映一切公开的和非公开的信息。投资者即使掌握内幕信息也无法获得额外盈利。任何专业投资者的边际市场价值为零。
半强式有效市场:所有公开的可用信息假定都被反映在证券价格中,不仅包括证券价格序列信息,还包括公司财务报告信息,经济状况的通告资料和其他公开可用的有关公司价值得信息,公布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方面的信息。这样的市场称为半强式有效市场。如果市场是半强势有效的,那么仅仅以公开资料为基础的分析将不能提供任何帮助,因此针对当前已公开的资料信息,目前的价格是合适的,未来的价格变化依赖于新的公开信息。再这样的市场中,只有那些利用内幕信息者才能获得非正常的超额回报。
在弱势有效市场上,证券的价格反映了过去的价格和交易信息。如果市场是弱有效的,即存在信息高度不对称,提前掌握大量消息或内部消息的投资人就可以比别人更准确地识别证券的价值,并在价格与价值有较大偏离的程度下通过买或卖的交易,获取超常利润。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设法得到第一手的正确信息,确定价格被高估或者低估的证券,就显得十分重要。
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判断中国股市属于哪种有效市场。(就是弱势有效市场)
定性分析的话,目前中国股市依然信息高度不对称,依然有内幕消息,可以辅助判断属于弱势有效市场。
⑦ 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吗
当然是有效的。中国证券市场是否有效或处于何种有效状态,学者们作了大量的研究.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股市有效性的检验主要集中在是否具有弱式有效,国内学者评价有效市场假说的弱式有效的方法有两类:一是检验证券价格的变动模型;二是设计一个投资策略,将其所获收益和"简单的购买--持有"策略所获收益相比较.在这两类方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为"随机游走模型"和"过滤检验".无论是采用随机游走模型或过滤检验,都是要证明证券价格的时间序列是否存在显著的系统变化规律,从而证明市场是否达到弱式有效市场.
一、股票市场的资本性与人民性中国股票市场的走势一直低迷不振,上证指数至今还在3600点左右徘徊,并看不到兴起的迹象。这是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完全不相符合的,明显地暴露出存在一定的深层问题。首先是长期以来在管理层面上对于股票市场具有资本性缺失准确认识。资本性是股票市场的最基本特性,即股票市场是运作资本的市场。任何无视股票市场资本性的认识都必然会阻碍这一市场高质量发展。对于股票市场的货币资本最终需要转化为生产资本而言,绝对不能将股票市场作为赌博市场或投机市场来看待和引导,不能将股票市场搞成单纯是为货币资本服务的市场。只有在管理上坚定地维护股票市场的资本性,才能有效地推动股票市场高质量发展。再有需要明确股票市场是具有人民性的资本市场,即需要人民投资的市场。现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距离人民性要求相差甚远,因为大部分中国人还是将钱都存在银行里,造成中国是世界上企业间接融资比重最高的国家。所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需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要让人民的钱更多地进入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就是最主要的直接融资市场,应保证人民的投资进入股票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股票市场不可缺少人民性。
二、的钱聚集起来用于企业的生产或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功能。重要的是,高质量发展的股票市场融资功能体现为连续融资功能。通过这一功能可使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持续地融资。在国外,不少的企业都是这样地依靠股票市场的融资做起来的,尤其是那些高科技企业都是通过连续融资,最后将企业做强做大的,企业的市值可以高达万亿美元。由于中国的股票市场自建立以来基本上一直缺少连续融资功能,所以从来没有出现过市值万亿美元的企业。这是中国的股票市场发展缺乏高质量的集中体现。股票市场具有连续融资功能,需要做到两点:第一,对于要再融资企业的股票没有过度的炒作。第二,不能使要再融资企业的股票市值过于低迷。因此,在做不到这两点的情况下,长期以来中国的股票市场不具有连续融资功能。而改变这种状态,中国的股票市场必须向国外的股票市场学习,依靠制度的创新重塑市场环境,实现股价基本合理的市场秩序。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股票市场切实地具有连续融资功能,高质量地发展。
三、股票市场的投资保值功股票市场的保值功能就是指对于股民的投资能够起到一定的资金保值作用。若没有保值功能,那就会直接损害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更会使股票市场难以具有连续融资功能。所以,成熟的规范的股票市场必定是具有保值功能的,不是没有风险,而是应该没有太大的风险。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更需要使中国的股票市场具有良好的保值功能。由于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前造成了许多的商品价格不合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必须不断地进行价格调整,而价格调整只能是向上调高价格,因此必然造成普遍的价格上涨即货币贬值。在这种情况下,股票市场的保值功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人民的钱放在具有保值功能的股票市场是可以不贬值的。人民购买了股票,就是购买了股票所代表的企业资产。在货币贬值时期,企业的资产不贬值,而且还要在账面上升值。所以,股票是人民最好的保值工具。如何才能具有良好的保值功能是股票市场建设的重要问题。对此,一是要向国外股票市场的管理制度学习,再是要具备市场化调控的资金实力和运作机制。但最关键的是认识问题,是必须认识到股票市场保值功能存在的重要性。
⑧ 有效市场理论对证券投资的启示
启示就是该理论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价值的叙述。所谓的“启蒙”其实就是对理论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价值的描述(应该是讨论,但是从你提出的问题来看,此时你可能会觉得很难讨论,所以你可以直接描述 旁白可以直接套用别人的观点,比较简单)。 在应用价值方面,可以先推动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毕竟,证监会现在更加注重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 然后说说理论,为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在证券投资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可行性证明。
拓展资料:
1、 有效市场假说(EMH)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尤金·法玛于1970年提出并深化。“有效市场假说”起源于20世纪初。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在一个规律健全、功能良好、透明度高、竞争充分的股票市场中,所有有价值的信息都被及时、准确、充分地反映在股价走势中,包括企业的当前和未来价值,除非 存在操纵市场,否则投资者不可能通过分析过往价格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利润。
2、 人类对股市波动规律的认知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世界级问题。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理论和方法能够令人信服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2000年,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在他的《非理性繁荣》一书中指出:“我们应该牢记,股市定价还没有形成一门完美的科学” ; 201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将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有效市场假说的权威专家尤金·法玛、行为金融学教授罗伯特·席勒等人时指出,几乎没有方法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几天或几周股票和债券市场的走势,但通过研究可能可以预测三年以上的价格。目前关于金融资产定价和股市波动逻辑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凯恩斯选美理论、随机游走理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有效市场假说(EMH)、行为金融学(BF)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