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安川电机股票市值
❶ 日本安川机电是全球500强企业吗
不是,只是一个比较好的电机制造企业
❷ 美的斩获库卡85%股权,但是据约定不能获得技术这个收购有何意义
美的斩获库卡85%股权
2016年7月20日晚间,美的集团如约披露要约收购德国库卡集团结果。按照安排,本次要约收购期在德国时间7月15日24时截止,在此期间内,接受本次要约收购的库卡集团股份数量合计为2871万股,占库卡集团总股本的72.18%。本次要约收购前,美的集团已持有库卡集团13.51%股权,据此计算,公司持有库卡股份比例已达到85.69%。美的要约收购库卡的价格为115欧元/股,库卡100%股权估值约为45.74亿欧元,约合338亿元人民币。现在骗子很多的,要小心谨慎,投资还是要到一些正规的平台,像腾讯众创空间。
收购还有几道关
按照这一结果,美的集团要约收购库卡最少30%股份的计划已经超额完成。但按照收购交割要求,公司仍需满足三项条件:第一,通过欧盟、德国、美国、中国、俄罗斯、巴西、墨西哥的反垄断审查;第二,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对本次收购无反对意见;第三,通过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和国防贸易管制理事会(DDTC)审查。上述条件最迟需在2017年3月31日之前完成。
针对反垄断调查对收购进程的影响,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反垄断调查将不会对此次收购造成较大阻碍,德国方面虽然有考虑到美的收购库卡后企业机密技术外流,甚至对国家产生安全利益的影响,但是政界无法阻止这个交易的进行。自由经济国家都是由企业股东来决定的,所以企业的抉择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此次反垄断调查将不会形成较大阻碍。”
与此同时,为了尽可能减少并购库卡可能对德国政府带来的担忧,美的也在要约收购的同时作出了多项“妥协”,例如,美的承诺不会主动寻求库卡申请退市,尽力维持库卡上市地位,同时承诺全力保持库卡的独立性。
针对德国政府对于企业机密技术外流的担心,美的和库卡6月28日签订的《投资协议》,内容共5条,都没有涉及技术转让,反而强调尊重库卡品牌和知识产权,例如“准备订立隔离防范协议,对库卡集团的商业机密和客户数据保密,以维持库卡与其客户、供应商的稳定关系。
然而,作为两家在产品种类、客户群体、市场区域、品牌形象、销售渠道等方面差异巨大的企业,即便收购圆满完成,后续的整合也将极大考验着美的的管理能力。从过往历史来看,中国企业大量的海外并购案例中,最多的问题都出在并购后的整合上。
不过,郭凡礼对此次并购却充满信心,他认为,美的除了强调将致力保持库卡的独立性外,还明确表示不会促使现有全球员工人数改变、关闭基地或任何搬迁行为的发生,库卡的独立性缓解了两大企业整合的难度。
“最纯粹”机器人企业
从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的情况来看,库卡并不算是其中最优秀的企业。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机器人市场占有率中,发那科占17%,ABB占11%,安川电机与库卡均占9%。在净利润上,库卡在四大家族中排名最后,尚不及排名第一的发那科的1/15(2015年数据)。
不过,以美的本次要约收购库卡的价格计算,收购PE高达48倍。而ABB、发那科、安川电机目前的PE均在20倍以下。
从市值看,目前机器人四大家族的市值如下:ABB超过440亿美元、发那科超过320亿美元、库卡超过37亿美元、安川电机约为34亿美元。站在市值角度,选择收购市值偏小的库卡的难度和成本显然较低。
除了市值小以外,在机器人四大家族中,库卡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纯粹”。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包含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以及物流运输三大板块,全部与机器人高度相关。相比之下,ABB还有庞大的电力系统相关业务,发那科亦有相当比例的收入来自于数控装置、机床等领域,而安川电机在机器人业务之外,也还涉及了变频器、传动产品等。
作为一家纯粹的机器人企业,库卡在技术与专利方面的价值不可小觑。超凡网专家凌赵华指出,库卡拥有全球领先的工艺技能和前沿的机器人技术,截至2016年6月8日,库卡在全球共公开了3907件专利和专利申请,申请的技术内容几乎均与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相关。值得一提的是,库卡拥有141件五局专利数(五局专利数指的是一个专利权人在中、美、欧、日、韩五个专利局同时拥有专利权的专利数量)。一般而言,一个专利权人的五局专利数越多,说明其核心技术和重要专利越多,其在全球主要市场上的产业地位也越高。相比之下,美的的五局专利数仅有8件,和库卡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
“中国制造2025其实就是德国工业4.0的翻版。而恰好,库卡是德国工业4.0的代表。”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认为,美的收购库卡之所以被称之为“逆袭”,源于库卡本身是一家卓越的科技型企业,意味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正在从“捡漏”心态转向对优质企业的强攻。
剑指中国机器人市场
在美的要约收购库卡的报告书中,一句并不起眼的话透露出并购后的发展重点:“美的可凭借库卡在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领域的技术优势,提升公司生产效率,推动公司制造升级。”
事实上,在要约收购库卡前,美的早已显露出对机器人的“偏爱”。2010年,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就已在各个车间广泛应用各类三轴、四轴机器人。当2011年美的空调达到500亿元营收规模时,工人数量在5万人以上。到了2014年,公司空调业务总营收接近700亿元,工人数量已缩减至2.6万人。
自2012年以来,美的累计投入使用近千台机器人,自动化改造预计投入约50亿元,大幅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率。不难看出,机器人已经在卓有成效地改变着这家电器巨头,美的非常清楚机器人对自身未来的重要性。2015年,美的新成立了机器人业务部门,在机器人产业拓展上全面布局。
反观库卡,要约收购报告书透露,2015年库卡在中国境内的营业收入已经超过4亿元,这一水平在机器人四大家族中排名垫底。
ABB中国高级副总裁蒋海波此前曾透露,ABB公司2015年在华销售额超过330亿元。发那科与安川电机虽然没有公布在华业绩,但一位从事机器人代理销售企业高层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两者在国内的销售额“都远远超过十亿元的规模”。此外有媒体曾报道称,安川电机中国的销售额在2014年已经达到1000亿日元(约合63亿元人民币)。
中国市场是库卡的短板,同时也是美的的长处。且不论中国机器人市场整体市场空间,仅仅只看美的自身的机器人采购需求,对库卡而言都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OFweek高级分析师潘伟指出,按照美的的设想,如果成功入主库卡,共同开发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被列为第一要务,美的家电工厂有提高机器人密度及自动化生产效率的需求。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则认为,库卡将使美的快速取得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领域的技术优势,同时有助于在中国迅速扩展业务。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韩国和日本一般工业机器人渗透率分别为365台/万人和211台/万人,相比之下,中国的机器人渗透率却很低,每万名工人仅有17台机器人。
同时,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机器人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美的总部所在的广东省,这种现象更为突出。2015年,美的在产品和劳动力方面的现金支出占据销售额的59%,2008年的这一比率仅为47%。
根据美的确定的战略计划,库卡有可能将在2020年之前超额完成其设定的40亿至45亿欧元收入目标,其中10亿欧元预计将来自中国市场。业内观察人士普遍认为,一旦美的收购库卡成行,库卡在中国地区的收入有望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
48倍PE是否划算?
自从美的要约收购库卡的方案出炉以来,其48倍PE的高估值在市场引发不小的争论。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若以全球市场的平均估值来看,本次收购确有高估,但从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来看,则又是另一番景象。
以A股机器人行业龙头机器人(300024)为例,目前其总市值约为400亿元。而以美的要约收购库卡的价格115欧元/股计算,对库卡100%股权估值约为45.74亿欧元,约合338亿元人民币,收购库卡的总估值尚不足A股公司机器人的市值。
然而,无论是规模、技术还是品牌,机器人与库卡的差距却非常明显。库卡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市场份额在全球和欧洲都是第一;在一般工业领域机器人的市场份额欧洲前三名;在系统解决方案的市场份额美国排名第一,欧洲排名第二,其产品定位为最高端的应用领域。
“本次收购相当于美的以约300亿元的价格置入远远优于机器人的资产,一旦收购成行,不仅会明显提升美的的估值,同时美的有望接替机器人成为A股机器人行业新龙头。”一位券商研究员向记者分析。
❸ 日本安川、台湾台安、台湾东元,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
日本安川台湾东元合资後成立的台湾安台公司
台湾几家电器电机公司都是50-60年代和日本合作技术生产,然後有自己的技术
开始回销到日本或是大陆及东南亚地区
东元电机成立於1956年,初名「东元电机厂」,起初在台北县三重市设立工厂制造马达,後来迁至台北县新庄市设厂。1966年,东元电机设立东洋培林公司,与日本东洋株式会社合作制造各种精密轴承。1966年,东元电机设立台安电机,生产各种开关、配电盤、VS控制盤等。
1972年,东元电机在台北县淡水镇设厂开始生产电子计算机、电视机、冷气机,淡水厂後迁至桃园县观音乡,而马达生产也迁至桃园县中坜市。1973年11月5日,东元电机在台湾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1975年,东元电机开始生产高吨位箱型冷气机与分离式双胞胎冷气机,另成立东捷商业机器。1980年,东元电机成立东讯公司,跨入通讯设备市场。1982年,东元电机成立联昌电子。1991年1月中旬,东元电机、台湾日光灯与日本东芝合资成立台湾东芝精密,生产压缩机[1]。
1990年代起,东元电机多角化经营,跨入电控、资讯、建设、餐饮等领域。1991年,东元电机成立乐雅乐食品,跨入餐饮业。1993年,东元电机成立东元科技文教基金会。1994年,东元科技文教基金会设立「东元科技奖」。1996年8月,东元电机、东讯、中国钢铁公司与德国电信合资成立东信电讯(已於2004年6月11日被台湾大哥大购并,2008年9月2日消灭),跨入电信业。1997年,东元电机成为台湾高铁公司五大创始股东之一,另成立东友科技。1998年,东元电机成立东慧国际谘询顾问公司。1998年6月,东元电机成立菱光科技。1999年,东元电机成立东捷资讯服务公司,跨入资讯服务业。
2000年,东元电机总部从台北市松江路「东元大楼」迁入台北市南港区南港软体工业园区,另成立台湾宅配通。2001年,东元电机成立东元激光科技,生产电致发光显示器(ELD)。2002年,东元电机发表新版企业识别系统(CIS),启用第二代商标;东元集团整合为六大事业群。2003年,东元电机正式合并台安电机,「无锡东元电机」正式启用投产。2004年,东元电机成立「江西东元电机有限公司」。
##2005年,东元电机与日本安川电机合资於北九州市成立东元安川马达。2005年5月17日,菱光科技股票上市。2006年,东元电机取得伊莱克斯滚筒洗衣机台湾总代理权,东元电机成立「安台创新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江西东元厂区落成启用。2007年,东元电机成功研发2MW风力发电机,另成立「福建东元精工有限公司」与「青岛东元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东元电机目前是台湾最大的重电厂商,目前营收为重电与家电各半,同时为台湾高铁公司、远通电收的发起股东之一。东元电机前任董事长黄茂雄在林长城治丧礼拜仪式说:「林长城过去在东元担任厂长时,虽然被东元员工称为『阎罗王』;不过林长城过去以来,对员工所树立『品质第一、交期第二、价格与获利第三』的要求,才会造就东元今日『马达王国』的地位。」
❹ 全球协作机器人前十名是哪些
协作机器人作为朝阳行业,被广泛看好,几年内在全球范围内涌现出不少的协作机器人品牌,从目前和长远来看,从技术性、实用性、安全性和市场覆盖率等综合来看,根据权威数据,全球协作机器人前十名有:
1、大族机器人。大族机器人是大族激光旗下品牌,率先突破了更多更先进的关键技术,是国内唯一一家在核心部件完全自主研发的品牌,不仅是国货之光,更是目前协作机器人领域全球的领导者,产品通过全球多国认证,远销海内外,不少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比如防护性、响应速度、抗干扰能力等,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 家。
2、优傲机器人。是跨国企业投资的品牌,Universal Robots公司(优傲机器人)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具有广泛可用性的机器人技术的公司,可以在很多工业生产领域实现自动化和合理化。
3、KUKA机器人。KUKA是一家创建于德国的自动化集团公司,公司总部位于德国奥格斯堡。
4、FANUC(发那科机器人)。FANUC 是日本一家专门研究数控系统的公司,成立于1956年。1974年,FANUC首台机器人问世,FANUC机器人产品系列多达240种,负重从0.5公斤到1.35吨。
5、安川机器人。安川机器人来自日本安川电机(Yaskawa)。于2015年12月的推出了第一款协作机器人MOTOMAN-HC10。安川的协作机器人产品除了HC10,还包括小型6轴机器人MotoMINI。
6、博世机器人。博世(Bosch)是德国的工业企业之一,在2014年10月,博世推出了其首个协作机器人解决方案APAS。
7、Rethink。Robotics。Rethink Robotics公司成立于2008年,原名为Heartland Robotics,于2012年更名并推出了第一款协作机器人Baxter
8、Bionic。Robotics Bionic Robotics是一家德国公司,其推出了轻量级单臂机器人BioRob。BioRob自重6kg,可搬运重量为500g。
9、遨博机器人。创立于 2015 年,是一家专注于协作机器人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 家企业。作为协作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遨博开发了许多款式的协作机器人产品,产品有一定的竞争力。
10、节卡机器人。2014年由一群工程师与机器人学者联合创立,他们希望所从事的机器人事业能够“节节胜利”,也深知前进的征途中需要“上下求索”,所以取名“节卡”。
❺ 机器人公司有哪些比较出名的公司,机器人公司简介一览
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越来越成熟,已成为标准设备并广泛应用于工业,从而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著名工业机器人公司。那么,机器人公司有哪些比较出名的公司,机器人公司简介一览?下面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机器人公司有哪些比较出名的公司,机器人公司简介一览?
主要分为日本和欧美日本公司主要包括FANUC、安川,松下,不二越,川崎,爱普生等公司;
1.发那科
FANUC公司,又名发那科公司,成立于1956年。是全球数控系统科研、设计、制造和销售实力雄厚的企业,是全球最大的专业生产数控设备、机器人和智能设备的著名制造商。是日本,一家专门从事数控系统的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数控系统专业制造商。
1974年,FANUC的第一部机器人问世;2008年,法努克机器人装机容量超过20万台,居世界第一;2011年,FANUC的全球机器人超过25万台,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2.库卡(KUKA)
库卡(KUKA),位于奥格斯堡, 巴伐利亚州, 德国,是世界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之一,而库卡的客户主要分布在 汽车 行业。作为世界领先的工业机器人供应商之一,位于机器人, 库卡机器人的先锋 科技 公司被誉为业内“创新发电机”。
3.川崎
日本著名企业川崎重工在世界范围内销售了5万多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川崎在物流生产线上,并提供各种机器人产品,这些产品在饮料、食品、肥料、太阳能和瓷砖制造等各个领域都有可观的销售额。
4.安川电机
目前,安川 汽车 主要包括驱动控制、运动控制、系统控制和机器人安川电机四个事业部,在世界机器人“四大家族”中名列前茅,已成为日本先进制造业名副其实的代表。
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是日本安川电机有限公司投资的外资独资企业,已有近百年的 历史 。它于1999年4月在上海注册成立。
随着业务范围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除在上海,设立总部外,还在广州,北京,成都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并在中国各地区设立了代理商和经销商
5.柯马
柯马成立于1976年,总部设在意大利都灵,早在1978年,柯马就率先在研发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命名为极地液压机器人。
柯马是菲亚特集团旗下的全球性企业。
柯马业务范围主要包括:车身焊接、动力总成、工程设计、机器人及维修服务。柯马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29家分公司,员工超过11,000人。
6.那智不二越
纳奇不二越公司成立于1928年,其主要工厂位于日本,是机器人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最初是日本丰田 汽车 、生产线机器人独家生产厂家,专业大规模搬运机器人, 点焊、机器人, 弧焊,涂胶机器人,洁净室运输带LCD玻璃板的机器人,运输半导体晶圆的机器人,高温、机器人等恶劣环境使用的专用机器人,精密机械配套的机械臂等。
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机械技术和机械制造的发展。
总厂位于日本富山,生产基地在北美、欧美和亚洲,在世界各地设有常驻代表机构和销售网点。
7.爱普生
机器人爱普生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方面,爱普生机器人可见于3C电子(计算机、通信、医疗、食品、太阳能,工业制造等行业。如装配、加工、检验、包装、阵列、配送、螺丝锁紧、焊接、贴标、层压等工艺。
史陶比尔
瑞士史陶比尔集团成立于1892年,总部设在菲肯是一家世界知名企业,在纺织机械、工业快速接头和工业机器人制造三大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生产精密机械和电子产品:纺织机械、工业接头和工业机器人,拥有4000多名员工,年营业额超过10亿瑞士法郎。
新松机器人成立于2000年,其机器人产品线涵盖五大系列:工业机器人,清洁(真空)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殊机器人和智能服务机器人
公司拥有近150亿市值,已成为沈阳最大的企业,世界上最完整的机器人生产线制造商之一,也是中国产业机器人的龙头企业。
以上就是关于机器人公司有哪些比较出名的公司,机器人公司简介一览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感谢您的鼓励和支持。
❻ 安川的历史
1915~创业期
1915 年 合资公司安川电机制作所成立
1917 年 股份公司安川电机制作所成立
1930~电动机和控制器
1949年 公司股票在东京、大阪、福冈证券市场上市
1950~电动机及应用
1954年 与德国BBC公司 (Brown.Boueri & Co., Ltd)进行直流机器的相关技术的合作
1957年 行桥工厂成立
1958年 发明DC伺服电机和Minertia电机
公司股票在名古屋证券市场上市
1960~工业用电气
1961年 与法国SEA公司进行印刷电机的相关技术
小仓工厂成立
1964年 东京工厂成立
1968年 开发硬线NC
1969年 开发了SF6气体开关装置的旋转弧方式
申请登记[机电一体化]商标
中间工厂成立
东京工厂
1974年 软盘驱动器国产化
开发了内藏微机的微型NCYASNAC
1977年 制造垂直多关节工业机器人MOTOMAN-L10
参加通产省大型工程计划[超高性能激光应用复合生产系统]
1978年 矢量控制变频器产品化
1979年 制定公司规章
1980~FA机电一体化
1983年 参加通产省大型工程计划[极限作业机器人的开发]
“AC伺服驱动”的产品化
1988年 开发真空机器人
东京机电一体化中心成立
1988年 变频器工厂改造竣工
1989年 配电设备工厂成立
1990~FA机电一体化
1990年 开发带电作业机器人
MOTOMAN(机器人)中心成立
1991年 公司名称改为[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筑波研究所成立
开发AC伺服[Σ系列]
1992年 参加通产省大型工程计划[微型机械的研究开发]
1993年 在英国开始生产变频器
聚四氟乙烯/三氯乙烷完全废除
1994年 设立上海事务所·北京服务中心
1995年 设立北京事务所
开始在美国和瑞士生产MOTOMAN
开发了并列处理计算机PIM
开始销售矢量控制通用变频器[VS-616G5]
1996年 成立工业用机器人合资公司(北京)
成立通用变频器合资公司(上海·马来西亚)
成立教育用机器人合资公司(以色列)
1997年 超节能可变速驱动VS-686SS5产品化
VS-686SS5作为[优秀节能装置]荣获通产省大臣奖
机器人标准部件的系列化[电弧焊接用,食品搬运用]
高清洁度场所用机器人
MOTOMAN-CR系列]产品化
英国安川电机增设通用变频器工厂
制定与环境相关的[环境中期规划]
1998年 MOTOMAN 生产达到5万台
开发超节能型电机ISM系列
东京工厂取得ISO14001认证
成立[节能支持中心]
1999年 AC伺服生产200万台
行桥工厂取得ISO14001认证
承接TOKIKO公司涂装机器人的业务
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工业用驱动系统合资开始
2000~运动控制和机器人自动化
2000年日本电气株式会社和通用中、小形电机事业的合作
从安川商事株式会社处转让国内机器人销售事业
收购Hand-air公司(美国)半导体系统事业部门
与西门子公司(德国)合并,从事工作机械系统事业
2001年 收购公司(美国)的驱动部门
与安川设备安装使用工程有限公司合并
2002年 开设问题解决中心
AC伺服累计生产了300万台
2003年 MOTONMAN累计生产了10万台
八幡东事务所成立
2004年 AC伺服累计生产了400万台
2005年 新一代工业用机器人(双臂机器人·单臂机器人)产品化
2006年 开设机器人工作站
AC伺服累计生产达500万台
MOTOMAN累计出厂达15万台
开始销售小型通用变频器「V1000」
2007年 开始销售AC伺服驱动「Σ-V系列」
变频器累计出厂达1000万台
开设驱动中心
2008年 MOTOMAN累计出厂达20万台
2009年 开发混合动力汽车用马达驱动系统
2010年 大型风力发电用系统电机[Enewin]产品化
在中国沈阳开始生产伺服马达
安川电机(印度)有限公司成立
2011年 车载电池用极速充电器[Enewell-ECV]产品化
利用SiC开发出电动汽车用高效率伺服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