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选大市值股票
① 巴菲特:选择上市公司的五大要素
大师们的思想有着极为相似的共同之处,事实上每一个证券成功人士背后的故事总是惊人的相似,因为真理往往是简单而唯一的。从总体而言,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是:寻找自己真正了解的企业,该企业具有长期令人满意的发展前景,由既诚实由有能力的人来管理。要在有吸引力的价位上买入该公司股票。
一、寻找自己真正了解的企业
巴菲特并不从市场理论、宏观经济理论或者局部趋势等方面思考问题。相反,他的投资行为是与一家企业如何运营密切相关的,因此他集中精力尽可能了解企业的深层次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业务简明易懂,经营历史始终如一,长期前景令人满意。他之所以能够对自己从事的投资有较高程度的了解,在于他把自己的投资限制在自己理解的范围内。“一定要在自己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投资。能力有多强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正确了解和评价自己的能力”。超乎寻常的投资成就,往往只是通过普通的事情来获得的。关键是如何把这些普通的事情处理得异乎寻常的出色。
二、该企业具有长期令人满意的发展前景
巴菲特拒绝向下面公司进行投资:(1)正在解决某些难题;(2)由于以前计划不成功而改变经营方向。巴菲特认为,剧烈的变革与丰厚的投资回报通常是不相容的。绝大多数的投资者不同意这一观点。他们争相购买重组公司股票。而巴菲特认为,由于不可解释的原因,这些投资者对这类公司寄予厚望,却忽视了这类公司的现状和问题。他认为,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优秀公司的股票比以便宜的价格购买有问题的公司股票更能增加收益。巴菲特把经济划分为有特许经营权的小团体和普通企业组成的大团体。特许经营被定义为:(1)有市场需求甚至是强烈的需求;(2)没有比较接近的替代产品;(3)没有政府的管制。由于上述特征,公司有很大的定价的灵活性,它可以给投资者带来超乎寻常的回报。特许经营的另一个明显的特征是由于拥有大量的商誉,可以有效地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
而普通商品企业通常是低回报的企业,价格上的竞争严重削弱了经营利润。
三、由既诚实又有能力的人来管理
当然,特许经营也会导致价值降低,原因是成功会导致新的进入者和替代产品的产生。这时管理者的价值就会凸现出来。
最重要的管理行为是公司的资金分配。对资金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公司管理者的理性程度。如果公司盈余的再投资收益率超过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那么应该把盈余的全部资金进再投资。如果再投资收益率低于资本成本,那么把盈余资金用于再投资就是不理性的。如果一家公司产生了净现金流量,而继续在本公司业务上投资只能获得平均水平甚至更低的收益率,那么公司的管理者有下面三种选择:(1)再投资于公司现有业务上,(2)购买成长型企业,(3)分配给股东。
巴菲特一直敬重那些全面真实披露公司财务状况的管理者,特别敬重那些不利用公认会计准则来隐瞒、包装企业业绩的管理者。巴菲特强调,不管是否遵照公认会计准则,需要披露的信息应该回答具有财务知识的读者三个问题:(1)公司大约价值是多少?(2)公司将来偿还债务的可能性有多大?(3)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如何?是否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巴菲特认为,大多数公司的年度报告是虚假的,只是程度不一。大多数管理者在报告业绩时乐观有余,而坦诚不足。
四、财务数据的要求
巴菲特并不关心某一年的经营业绩,而是看重4-5年的平均数字。他强调下面的准则:
1、集中于资本收益率,而不是每股收益。由于大多数公司都用上一年度盈利的一部分来增加权益资本,因此没有理由对每股收益感兴趣。如果一家公司在每股收益增长10%的同时,也将权益资本增加了10%,那就没有任何意义。最重要的指标是已投入的权益资本的收益状况,而不是每股收益。但要作些调整。首先有价证券应该用投资成本而不用市场价格来估价。也就是分母是股东的投入成本,而不是用市场价格计算的股东权益。其次,排除所有资本性的收入和损失以及其他增减利润的特殊项目。集中考虑经营利润。公司应该在没有负债或者极少负债的情况下,用权益资本获得收益。提高财务杠杆会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但高负债的公司在经济增长放慢或出现经济衰退时,是极其脆弱的。
2、计算股东收益。股东收益是巴菲特自己创立的指标。是公司利润+折旧+摊销-资本性支出-其他需要增加的应运资本。尽管不能为价值分析提供精确值,但他引用凯恩斯的话来说:“宁可接受模糊的真理,也不要精确的错误”。股东权益对于分析公司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是有用的。
3、寻找经营利润高的公司股票。该指标主要是反映公司获利的能力。而削减成本是提高获利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巴菲特自己的BerkshireHathaway公司的费用开支仅为经营利润的1%。而同样获利能力的公司的该比率为10%左右。
4、对每一元的留存收益,确认公司已经产生出至少1元的市场价值巴菲特的快速测试中,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即公司股票市值增量应该至少不低于留存收益的数额。
五、要在有吸引力的价位上买入该公司股票
巴菲特认为理性的投资有两个要点:确定公司的内在价值,并且能够以比较大的折扣买到这家公司的股票。
1、确定公司内在价值评价公司股票的价值的三种方法:清算价值法、继续经营法、市场法。用继续经营法来确定公司的价值,要知道公司的现金流和折现率。而这两个变量非常难以确定。巴菲特认为,如果他不能确信公司到底会产生多大的现金流,他就不会去估价这家公司。他认为微软公司他难以估算现金流,因此他不买微软公司的股票。巴菲特用长期国债的收益率作为折现率。因为他不购买有较高债务水平的公司股票,这明显地减少了与之关联的财务风险。而他又集中考虑利润稳定并且可以预计的公司,这样经营风险即使不能完全排除,也是非常低的。
2、在有吸引力的价位上买入。
1988年6月,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价格为10美元。这之后的10个月内,巴菲特购买了8340万股,总共花了10.23亿美元。平均每股价格10.96美元。到1989年底,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占贝克夏.哈斯维公司普通股中的35%。实际上,自从,戈伊苏埃塔任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后,公司股价就已经上升了。但巴菲特认为他无法以有利的价格买入。而这次,大多数人都不看好可口可乐公司时,巴菲特却慧眼识金。1988和1989年,巴菲特购买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时,该公司的市场价值平均为151亿美元。但据巴菲特的估计,公司的内在价值至少应该是207亿美元,有可能达到324亿美元,也有可能达到483亿美元。因此,巴菲特认为安全收益差额至少为27%,多则70%。而其他内在价值分析者们认为,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市盈率、股价与帐面价值比率、股价与现金流的比率相对较高,因此他们认为,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处于高估状态。
巴菲特充分满足了格雷汉姆的安全空间法则。格雷汉姆的安全投资法则使巴菲特在两个方面获益。首先,避免价格下跌的风险,其次,带来获取额外回报的可能。
靠近企业的投资方式是理性的、明智的。巴菲特说:“市场就象上帝,只帮助那些努力的人;但与上帝不同,市场不会宽恕那些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的人。”
② 巴菲特选股的技巧是什么有哪些标准
巴菲特选股的技巧和标准有这些:
1.投资的上市公司基本面必须非常好,处于垄断地位,市场占有率很高;
2.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比较单一,专注某个行业的龙头企业;
3.选股的标准是通过市盈率进行估值,估值如果被低估,分批买入并长线持有。
巴菲特作为股神,它的投资方式早已经公布给世界,但真正能够拥有巴菲特这样投资格局的人,基本上没有,这也是巴菲特投资成功的真正原因。巴菲特选股的方法其实并不复杂,选垄断企业的龙头公司,财务报告简单易懂,能够持续盈利的企业,如果被市场低估就开始分批买入并长线持有。
三、低位大量买入长线耐心持股
巴菲特最厉害的就是长线持股,大家应该知道巴菲特买入股票之后,基本上就不会怎么关注股票的走势,坚定的长线持有,股价达到他心中的理想价位之后才可能卖出,而且这种持股时间长达很多年,这是很多投资者都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这种持股耐心是巴菲特获得的关键。
③ 巴菲特选股最重要的三个标准
第一个标准:
公司具备合适的决策层。公司的好坏等都在公司顶部开始反映,巴菲特认为找到合适的公司和优秀的领导人至关重要,看看这家公司的薪酬,债务,还有过往的决策,看看是不是能够降低投资的风险。
第二标准:
公司的长期前景。下一个重要的事情是公司能否保持足够长的时间让他们的产品有市场。巴菲特提出一个问题,“互联网将改变我们使用产品的方式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这意味着产品未来的方向和我们投资的方向不一致。当你选择了投资口香糖,仅仅是因为我们在相当长时间都习惯去咀嚼它。
第三个标准:
投资稳定的股票,第三个规则是,这家公司应该是稳定的,可以理解的,”巴菲特会看中公司过去十年的财务指标,,以确保其收益是连贯的,而且有着正确的趋势。
第四个标准:
投资那些有内在吸引力的股票。最后,巴菲特预测公司的内在价值在未来是值得投资的。如果股票价格比公司内在价值低很多,他会考虑投资,今天的一美元在明天并不等于一美元。
拓展资料:
一、什么是股票
1、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2、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
3、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④ 通过聪明贝塔因子,复制出巴菲特的选股逻辑
一、在被动指数投资基础上,加点主动投资的逻辑
投资宽基指数一种简单的投资方式,投资者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就能获取市场的平均 收益 ,这种收益甚至有可能超越绝大多数投资专家。
如果投资者不满足于追求市场平均业绩,则需要基金经理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做一些主动操作。在控制组合风险的前提下,获得进一步的超额收益。这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买入指数增强基金,一种是买入聪明贝塔这样的策略指数基金。
指数增强策略是指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以主动投资方式来实现“增强”,也就是在控制对指数跟踪误差的基础上超配或低配部分个股,实现超额收益,其实属于主动投资范畴,依赖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
聪明贝塔(SmartBeta)策略则是按照其公布的方法论,严格执行既定的选股策略或另类加权方式,以期达到获取超额收益或降低风险的目的,属于被动投资范畴。
相比指数增强策略来说,聪明贝塔策略透明度高,风格稳定一致, 费率 一般更低,更加关注中长期投资期限和回报。
二、质量价值指数
Smart Beta策略采用了在某个因子上增加其曝光度进而量化超额收益的方法,这些因子包括成长、价值、动量、波动率、红利等等。
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下,总有一些因子会发挥作用,虽然各个因子的投资逻辑与作用周期不尽相同,但如果将因子合理组合,超额收益的可能性也将不断增强。
华宝基金目前正在发行的华宝质量价值基金(501069),就是一只“质量+价值”双因子的Smart Beta指数基金。
该基金跟踪的是标普中国A股质量价值指数,所谓质量价值就是在盈利质量好的公司中选取低估值的公司。
具体来说,就是会首先从备选集中筛选出A股质量打分最高的200只股票,然后从这200只股票中筛选出价值打分最高的100只股票,组成指数成份股。
通过结合质量因子和价值因子来被动复制巴菲特的选股思路,避免了择股难、择时难的问题。
1、价值因子
价值因子是与股票估值相关的因子,着眼于交易价格低于公允价值的股票,价值因子在投资界是受到广泛认可的。
投资大师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体系中,估值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巴菲特强调购买具有“安全边际”的股票,“安全边际”的量化指标即为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销率PS等主要价值类因子。
以市盈率、市净率为例,简单验证单个价值因子的选股收益表现。在近19年的时间区间内,低市盈率指数、低市净率指数相比于高市盈率、高市净率指数的历史表现。
可以发现,低市盈率、低市净率指数的累积历史回报远超高市盈率、高市净率指数。
19年间,低市盈率指数的年化收益为9.59%、低市净率指数为9.01%;高市盈率指数为-2.68,高市净率指数为-0.46%,可以看出价值因子选股策略在中长期的表现十分优越。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时间区间:2000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2、质量因子
质量因子包含三个核心盈利能力指标,它们就是ROE(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应计率、金融杠杆率。
巴菲特说过,如果非要用一个指标进行选股,那么他会选择ROE。可见,ROE指标可以当做质量因子的代表。
我们用申万绩优股指数来检验一下高ROE股票的表现情况,申万绩优股指数选取排名ROE排名前100只股票作为绩优股指数成份股,每年进行两次调整成份股。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时间区间:2000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由上图可以看到,申万绩优股指数长期跑赢沪深300指数和上证指数,在2018年1月达到历史最高点7585点。这也证明了在A股进行价值投资的可行性。
3、“质量+价值”双轮驱动
在绩优股指数高收益的背后,我们也能看到单纯靠ROE指标选股的指数波动性也比较大,尤其是在2018年回撤明显,这也暴露出单因子选股的不足。
因为高ROE的股票通常伴随着高估值,而如果只关注低市净率的股票,会发现低市净率的 上市公司 有很多业绩都差强人意。
所以,标普质量价值指数其实是在选股时遵循了质优价廉的原则,在高质量公司中,进一步筛选其中估值低的股票。
另一方面,ROE是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杜邦分析法将其分为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杠杆系数。
对于一些行业来说财务杠杆高,意味着企业的经营风险大,一方面会增加债务费用支出,另一方面会限制企业未来的融资能力,进而抑制企业发展。
因此质量因子考虑全面的地方,就在于它挑选ROE较高的股票的同时,通过资产负债应计率、财务杠杆两项指标将风险较高的股票剔除出去。
如果公司主要是靠自己的话,那么它对外界的风险就具有更好的一个免疫力。
4、风险收益特征
标普中国A股质量价值指数从2007年至今已经大幅跑赢了沪深300指数了。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8年12月31日,质量价值指数10年的年 化收益率 达到13.48%,高于上证50(8.22%)和沪深300(8.47%),同期质量价值指数的最大回撤也低于上述主流宽基指数。
(截止日期:2018年12月31日)
三、聪明贝塔三剑客对比
至此,华宝基金的聪明贝塔三剑客已经集齐,它们分别是华宝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指数基金(因子:股息率)、华宝港深中国增强基金(因子:价值)和华宝标普中国A股质量价值指数基金(因子:质量+价值)。
这三只基金兼备主动投资和被动管理的优势,三种因子更关注成分股的基本面情况,因此是以中长期超额收益为目标的,这也与A股市场逐渐走向中长期配置的趋势是一致的,能够满足投资人对策略性投资工具的需求。
笔者对三只指数基金的市值分布、行业分布、分年度收益情况做了整理,方便大家对比查询。
1、市值分布
从成分股权重对比来看,质量价值指数和沪港深中国增强价值指数都对前10大成分股给予了40%以上的权重,使得指数整体偏向于大盘蓝筹;
红利指数的前10大成分股占比仅为18.9%,因此尽管其平均总市值并不低,但由于权重分散,整体呈现出中盘风格。
具体来看,质量价值指数成分股500亿市值以上占比41.74%,200到 500亿的市值占比接近20%;100亿到 200亿的市值占比是18%,市100亿以下的股票占比只有20%左右。
红利指数的成分股市值在500亿以上的股票,仅仅只占到21%左右, 200亿到500亿市值的股票占比为 25%,100亿到200亿市值的股票占比位18%,100亿市值以下的占比达到30%左右。
从这个市值分布上来看质量价值指数更偏向于大盘风格,其所属沪深300成分股占比54.58%,所属中证500指数成分股占比20.77%;
相比而言,红利指数是大中小市值都比较均衡的一个指数。
2、行业分布
标普中国A股质量价值指数设置了40%的行业上限,保证了指数覆盖行业的多样性。前五大行业分布为:建筑材料、工业、可选消费、能源、医药生物。
该指数坚持在高ROE行业中选择低估值个股,可以看到格力电器、双汇发展、东阿阿胶等低估值绩优股都出现在前十大成分股中。
标普沪港深中国增强价值指数同样设置了行业权重上限(40%),目前行业占比较高的有金融、工业、房地产、能源等周期性行业。前十大成分股中银行股居多,符合该指数专注挖掘沪港深三地低估值股票的特征。
红利指数采用股息率加权,且每只股票的权重不得超过3%,单个行业权重不超过33%。前三大行业分别为工业、可选消费和房地产。可以看出,传统行业比重较大,这些行业过了高速发展期,成分股公司发展稳定,有能力进行分红派息。
3、分年度收益
从近10年年化收益来看,红利指数为19.73%、价值指数为16.21%,质量价值指数为13.21%,三大剑客均跑赢了上证50指数(11.19%)和沪深300指数(10.28%)。
分年度来看,红利指数有9年跑赢沪深300指数,价值指数有8年跑赢沪深300指数,质量价值指数有6年跑赢沪深300指数。
(数据来源:Wind;截止日期:2018年12月31日)
数据显示,在一个长周期内,三只聪明贝塔指数能够跑赢主流指数,但是在个别年份会出现策略失效,导致跑输市场。也就是说,不同的因子有其适合的市场环境。
标普红利指数在2009年、2014年、2015年的时候都有很亮眼的表现,爆发力很强。这是因为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小市值公司相对同类型的大市值公司具有超额收益。盈亏同源,在以大为美的2017年则出现跑输现象。
标普沪港深指数价值指数其实就是挖掘低估值股票,进行逆向投资。在投资界遵循低估值投资策略的代表是格雷厄姆,购买价格低于价值的标的。
事实上,该指数也是近10年和近3年回撤最小的指数,防御性十分突出,缺点是牛市容易跑输。不过拉长周期看,它的收益也很明显,其近10年的年化收益仅次于标普红利指数。
标普质量价值指数其实是结合质量因子和价值因子来被动复制巴菲特的选股思路。早期的巴菲特特别奉行“捡烟蒂”投资法,后来受芒格的影响,转而追求价格合理的优质企业。
因此质量价值指数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企业盈利增长和一部分估值回归。熊市中,好股票被错杀是大概率事件。在经历了2018年的回撤之后,目前的估值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综上,不同的Smart Beta因子在牛熊市中有不用的表现,但在长周期内有望跑赢主流指数。
一般来说,当经济增长比较强的时候,价值,动能和市值因子表现会很好。
在经济增长比较弱的时候,高分红率,高质量,低波动率会表现比较好。
了解这些特征后,我们才能在不同市场中更好做出选择。
⑤ 巴菲特选股最重要的三个标准
毛利率、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巴菲特还给这三个指标,设定了标准,也就是毛利率要高于40%,净利率要高于5%,净资产收益率要高于15%,这三个指标都达标的结果就是这家公司,很赚钱、产品很好销售,而且销售成本也不高,投下去的钱利用效率也很高。
巴菲特觉得,好的公司怎么毛利率也得超过40%,当然越高越好。比如A股上有家公司,毛利率竟然达到92%,这就是贵州茅台,一瓶1000块钱的茅台酒,他能赚920元,所有有人不客气的说,随便换什么人过去当老板,茅台一样很赚钱。
(5)巴菲特选大市值股票扩展阅读
巴菲特直言:中国很有多机会,我想除了中国,你可能不会有再到别的国家找到投资的想法。中国市场是年轻而庞大的市场,市场的年龄和有效率的成长是成正比的。巴菲特更是透露其搭档查理·芒格已经在中国找到了一些可以猎取的猎物,且芒格已经有很多中国的股票。芒格还称,很多美国投资人错过了中国的机会,他们应该把他们的观点再移向中国。
一般来讲,股票投资的长期报酬率在10%,如果某公司ROE长期低于10%,那么大多数这种公司的盈利能力是不合格的,当然具体分析时可能会出现有的公司因行业处于低谷或增发等原因造成ROE降低,这种公司不一定不值得关注。只是在一般情况下,ROE长期低于10%的公司小散们还是应当尽量回避。
⑥ 市值高的股票是不是比市值低的好
股市投资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有巴菲特、也有索罗斯,还有彼得林奇、欧奈尔等各种不同的类型,他们都是成功者,这说明股票投资只要适合自己的性格,能够驾驭并持续稳定盈利,就是好的投资逻辑。
那么,对于买大市值还是小市值,天檀觉得不可一概而论,巴菲特就是买大市值的典型,这是由他的理念和资金性质决定的,很大的资金小市值股票也无法承载啊。
但是,既然是大市值股票,可能走势就比较平稳,没有太大的波澜,也没有太快涨幅,而对于资金少的朋友,要想较为快速的盈利,小市值股票是非常合适的方向。
但小市值品种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波动很大,也就是俗称的高弹性,那么理论上风险也就相对放大了,所以做这类票要有更强的风险意识。
⑦ 巴菲特的选股标准是什么我们该怎么做
如何选股可能是每位投资者面对的首要难题,其实股神的选股标准早在1982年的致股东信中就公告天下了,他当时还呼吁如果有发现符合标准的可以送上门来,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股神还是只有那个股神,这是为什么?股神的标准依然适用吗?为什么股神后面买的股票与这个标准有出入?A股符合股神标准的股票有哪些?我们该如何选择?1. 要有一定规模,每年税后利润不低于500万美元;
2. 持续稳定地盈利能力,我们对题材或困境类公司没有兴趣;
3. 高股东报酬率,并少举债;
4. 可靠的管理层;
5. 简单易懂的业务;
6. 合理的价格。
这里面有两个是比较明确的标准,一是净利润不低于500万,但这是当年的标准,放到今天来说已经过时;二是高股东报酬率,也就是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2%,最好是高于15%,这个标准如今被市场用得最多。
二、A股符合标准的股票
以净资产收益率为例,长期高于20%的股票并不多,而负债又低,业务简单易懂的就更少了。而且这些股票近年来都涨得出奇地好,个个都是长牛行情,青一色的大白马,那问题就来了,站在现在这个节点,他们的价格都不低了,甚至很高了,我们该如何选择?
市场就是这样,每个股票如同赛马一样,它都综合了赔率和胜率。白马赔率低但胜率高,但市场价格奇高不下,黑马赔率高但胜率低,因此价格低廉,甚至无人问津,具体方法参考如下:
选择一个白马组合,你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择时,就是根据行情的变化适时调整仓位比例,也可以不择时,就是对符合标准的股票无脑买入,与市场上的基金一样。
等待一个合适时机,不管什么股票或行业,都会有低迷的时期,比如茅台,在2012年限酒令和塑化剂的双重打压下,整个行业陷入低迷,当时唱空茅台的大有人在,说什么白酒没人喝了等等,那个时候是买入白酒的最佳时机,因此等待白马落难的时机。
选择有白马潜质的黑马,这个难度就大多了,这是市场普遍的做法,也是投资人挑战自我的方式,但巴菲特不会这么做,在他看来,选择一尺栅栏去跳是他保守的行事风格,一鸟在手胜过十鸟在林。
那为什么巴菲特后期买的A股如中国石油、比亚迪等并不完全满足以上指标呢?别忘了巴菲特是八成格雷厄姆,两成费雪,中国石油是符合烟蒂的标准的,而比亚迪完全出自他的搭档芒格之手。
⑧ 巴菲特买了哪些中国a股
有两支如下:
1. 中国石油
巴菲特于2003年4月开始分批吸纳中石油股份,累计买入23.84亿股,金融危机前成功出逃。巴菲特于2004年买入中石油23.39亿股,斥资约38亿港元。
巴菲特说,“当年入股中石油的价格为20美元,出售价介于160至200美元,总共获利35.5亿美元(约277亿港元),相当可观。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去年金融风暴发生前出脱中石油股票,报酬率高达700%。
2. 比亚迪
2008年9月,巴菲特斥资18亿港元认购了2.25亿股比亚迪股份。一年间账面获利13亿美元,成为他投资中国的第二个代表作。
比亚迪首次进入巴菲特持股前十大名单,是因为2020年比亚迪股价暴涨带来极高回报,比亚迪买入成本2.32亿美元,2020年底市值58.97亿美元,回报率高达24.4倍。
巴菲特能成为股神就是因为他的投资理念,他有自己的选股逻辑、方法和经验,投资者想在股市赚钱要有合理投资经验和投资方法,不要盲目的跟风,不然很难成功。
拓展资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股票是股份制企业(上市和非上市)所有者(即股东)拥有公司资产和权益的凭证。上市的股票称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级市场)自由买卖。非上市的股票没有进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买卖,称非上市流通股。
这种所有权为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标准、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但也要共同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股票是股份证书的简称,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是资金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