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公司股票实时市值
『壹』 蔚来市值逼近5000亿,超越戴姆勒成全球车企第五
美国东部时间11月23日,新能源汽车股集体走高。其中蔚来涨12.45%,报收43.64美元,市值达到754.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47.3亿元),超越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全球车企市值排名第5。
截至美东时间11月23日,中概股造车新势力“三剑客”当日涨幅均超过10%,再创新高,市值合计增加了超260亿美元。
其中,蔚来的市值达到754.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47.3亿元),超越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全球车企市值排名第5。与市值约为5025亿人民币的比亚迪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
小鹏汽车的市值也首度突破500亿美元大关,达到519.7亿美元,超越本田跻身全球车企市值排名前十。小鹏汽车的估值,也已经超越上汽集团,排名中国车企市值第三。
理想则以365亿美元的市值,超越福特汽车位居全球车企市值排名第14,中国车企第5。
以下为截至北京时间11月24日19时最新市值数据,小鹏汽车市值已超法拉利跻身全球车企市值排行第9。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贰』 我想知道目前戴姆勒和奔驰是什么关系
公司介绍
[编辑本段]
1998年5月7日,戴姆勒·奔驰公司总裁于尔根·施伦佩和克莱斯勒首席执行官罗伯特·伊同在伦敦宣布两家汽车生产商合并,组建了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公司,由此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商、世界第五大汽车公司。
戴姆勒-克莱斯勒是无与伦比的汽车公司,产品涵盖小排量汽车、跑车、豪华轿车、轻型商用车、重型载重车以及舒适型长途客车。 戴姆勒-克莱斯勒的轿车品牌包括迈巴赫、梅赛德斯-奔驰、克莱斯勒、Jeep® 、道奇和smart;商用车品牌包括梅赛德斯-奔驰、福莱纳、Sterling、西星和Setra。 戴姆勒-克莱斯勒旗下的戴姆勒-克莱斯勒服务集团提供汽车金融以及其他的汽车服务。
戴姆勒-克莱斯勒的战略基于四大支柱:全球布局,强势品牌,丰富产品,领先技术。 戴姆勒-克莱斯勒拥有全球化人力资源,以及遍及世界各地的股东。2006年,在360,385名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戴姆勒•克莱斯勒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516亿欧元。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八。
2007年7月3日, 欧盟正式批准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以74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克莱斯勒公司出售给美国瑟伯勒斯(Cerberus)资本管理公司。
根据2007年75月双方达成的协议,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将把自己在克莱斯勒公司中80.1%的股份出售给瑟伯勒斯资本管理公司。
瑟伯勒斯资本管理公司为此将向经营困难的克莱斯勒公司及其金融服务业务注资60.5亿美元,并将余下的13.5亿美元支付给戴-克公司。
此项交易意味着戴姆勒与克莱斯勒之间长达9年的“联姻”行将结束。 10月4日,戴姆勒-克莱斯勒正式完成分拆程序,在通过股东大会投票表决通过后,其正式更名为戴姆勒股份公司,并继续拥有克莱斯勒公司余下19.9%的股份。
通过与克莱斯勒公司脱钩,戴姆勒公司旨在集中精力发展旗下利润相对可观的梅塞德斯-奔驰品牌和重型卡车业务。
公司概况
[编辑本段]
公司所有权:
戴姆勒•克莱斯勒的股东遍及欧洲、美国和其他地区;戴姆勒•克莱斯勒的流通股份约为10亿股(2006年12月31日)。
股票市场:
戴姆勒•克莱斯勒的股票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德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和斯图加特证券交易所(德国)挂牌交易。
董事长:蔡澈博士
董事会: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包括董事长以及运营和职能分部的主管。
监事会:监事会由10名股东代表和10名员工代表组成,监事会任命董事会并审批企业重大决策。
市值: 约476亿欧元(2006年12月29日)
营业收入:1,516亿欧元 (2006年)
投资:在2006-2008年规划期间,戴姆勒•克莱斯勒预计在固定资产方面投资175亿欧元,在研发方面投资162亿欧元。
汽车销量: 3906500辆轿车和842000辆商用车(2006财政年度)
员工: 360,385人(2006年末)
制造厂所在地:17个国家
产品销售地: 200多个国家
旗下品牌:
梅赛德斯-奔驰,smart,迈巴赫,克莱斯勒,Jeep® ,道奇,福莱纳,Sterling,西星,Setra,三菱扶桑,Thomas Built Buses,Orion等
戴姆勒股份公司
戴姆勒拥有百余年的悠久传统,并以开创性汽车工程成就而闻名全球。如今,戴姆勒是领先的高档轿车供应商,也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戴姆勒几乎涉足全球所有国家,拥有强大的品牌,并提供从紧凑型轿车到重型载重车的全方位汽车产品系列以及汽车价值链中的定制服务。
概况
公司所有权
戴姆勒的股东遍及欧洲、美国和其他地区;戴姆勒的流通股份约为10亿股(2007年6月30日)。
股票市场 戴姆勒的股票在法兰克福、纽约和斯图加特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董事长
蔡澈博士
董事会 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包括董事长以及运营和职能分部的主管。
监事会
监事会由10名股东代表和10名员工代表组成,监事会任命董事会并审批企业重大决策。
市值 约674亿欧元(2007年12月31日)
营业收入
994亿欧元(2007财政年)
汽车销量
2100000辆(2007财政年)
员工 272,382人(2007年12月31日)
品牌 梅赛德斯-奔驰、smart、迈巴赫、AMG、福莱纳、Sterling、西星、三菱扶桑、Setra、Detroit Diesel、Thomas Built Buses、Orion
产品销售地 戴姆勒以强大的品牌和全方位的汽车产品系列,几乎涉足全球所有国家。
官方语言
英语
财务报告 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从2007年起),发布季度收益报告。
以上资料分别来自网络“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词条及戴姆勒东北亚投资公司网站公司简介。
戴姆勒公司是原戴姆勒-奔驰于98年和克莱斯勒合组戴姆勒-克莱斯勒,再于2007年分拆后的产物。奔驰是其拥有的品牌之一。
『叁』 全球车企市值前十丨特斯拉超越大众跃升至第二
上述研究认为,特斯拉受益于其在电动车和车联网领域上的创新,得到了投资者和股市的信心,而戴姆勒和宝马恰恰相反。“绝大多数知名汽车制造商市值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及时向未来变革转型。他们的未来将取决于五到十年内是否能够及时转型,以及转型是否够好。”汽车管理中心负责人斯蒂芬·布拉泽尔(StefanBratzel)表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肆』 特斯拉市值行业最高,戴姆勒和丰田身为股东却卖早了股票
2020年以来,特斯拉似乎进入了一个爆发期,最能反映其价值的特斯拉股票更是不断创出新高。
到了2014年,戴姆勒卖出这些股份时,经过增资稀释持股比例降到4%,戴姆勒的500万股卖了7.8亿美元,5年赚了近15倍。在当时看,已经是一笔获利非常丰厚的投资。
有趣的是,2014年丰田也开始陆续减持特斯拉股票,直至2016年底全部出清,并且终止跟特斯拉的合作。丰田从这次投资中,获利颇丰,只是很难预料到,特斯拉的股价在今天为什么会这么劲爆。
跟丰田一样,戴姆勒没有想到,时间又过了6年,这些股份的价值竟然又增长了好几倍,现在已经价值73亿美元。特斯拉的市值更是一举超过了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
反观戴姆勒自己的股票,其市值只有400亿欧元,大约为特斯拉市值的1/6。今年上半年,奔驰全球销量也下滑了20%,戴姆勒股价的波动,跟销量下滑不无关系。
投资特斯拉,虽然大赚一把,也不算投资失败,但看看现在特斯拉的股价,戴姆勒多少会有遗憾。
这个遗憾或许还会待续,如果戴姆勒把现在股价以及汽车销量双双走低,再跟特斯拉以及其销量双双走高相比,一低一高,戴姆勒可能哭都没有眼泪。
丰田投资特斯拉因“早退”造成的损失,其悔意相信跟戴姆勒不相上下,他们或许在深夜里曾这样拷问过自己:如果现在抛售特斯拉股票,是不是就成了第二个巴菲特(股神)呢?
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伍』 戴姆勒公司
是阿,而且排名非常靠前呢!
『陆』 从first到only,旧王能否成为新王
奔驰试水电动化15年
作者 | 马 赫
编辑 | Jane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2021年7月22日,戴姆勒集团宣布,梅赛德斯-奔驰战略更新,从“电动为先”向“全面电动”转型。
作为一家成立135年的 汽车 公司,奔驰很早就意识到向电动化转型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奔驰在新能源技术开发上采用多路线同时 探索 的策略,包括纯电动、插电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生物燃料等技术路线轮番登场。这样的 探索 方式投入不菲,但相比之下更稳妥,即使某种路线不成功,还可以立即进行战略重心转移。
量产纯电动 汽车 试水从smart品牌开始。电池容量的限制、不够完善的充电网络、长时间的充电,这些都使得为城市出行而设计的smart,成为电动化尝试的首选。
马斯克和比亚迪
2006年,第一代smart fortwo纯电版车型发布,这可以看作是奔驰在电动车量产化道路上的真正尝试。彼时,电动smart使用钠镍电池,NEDC续航里程只有115公里,大部分作为企业、政府机构公务车辆使用。以今天的眼光看来,第一代电动smart fortwo或许有些简陋,但15年前的电动化尝试,则体现出奔驰的勇气与决心。
对电动车技术的重视,促使戴姆勒集团开始与其他电动 汽车 制造商合作。
2007年,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前往斯图加特,与戴姆勒集团管理层进行接触。几个月后,他向戴姆勒集团展示了由特斯拉改装的纯电动版smart。2009年,特斯拉成为戴姆勒集团供应商之一,为新一代纯电动smart提供动力电池和电驱系统。这笔价值4000万美元的供应合同,对当时处境艰难的特斯拉堪称雪中送炭。
同年5月,戴姆勒集团以5000万美元收购特斯拉9.1%股权,获得特斯拉董事会一个席位。在2009年7月的联合战略项目中,这笔投资中的40%被转让给阿布扎比投资机构Aabar。随着特斯拉于2010年6月上市,戴姆勒集团对该公司持股比例稀释至3.9%。
在电动车技术方面,戴姆勒集团与特斯拉持续着合作关系。戴姆勒集团向特斯拉提供 汽车 生产技术支持和零部件供应,特斯拉则为奔驰B级电动版提供电池与电驱系统。
2014年6月,由戴姆勒集团和特斯拉合作开发的电动版奔驰B级上市销售。同年10月,戴姆勒集团卖出其持有的全部特斯拉股票,市值7.8亿美元,但对外宣布,双方仍保持合作关系。根据戴姆勒集团的判断,未来几年,奔驰品牌发展重点将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
2018年12月,特斯拉市值达到632亿美元,戴姆勒集团为629亿美元,这是特斯拉市值首次超过戴姆勒集团。接下来几年,特斯拉股价一路飙升,至2021年8月,特斯拉市值为6921亿美元,而戴姆勒集团市值为956亿美元。
2014年,戴姆勒与比亚迪合作的首款车型腾势300
2019年,基于比亚迪唐EV的腾势X
另一家与戴姆勒集团在电动车领域合作的 汽车 制造商是比亚迪。
2010年,戴姆勒集团与比亚迪合资,创立电动车品牌腾势DENZA。其创建初衷是,利用戴姆勒集团造车经验和比亚迪的电动技术优势。
2014年,基于奔驰B级平台的首款量产车型腾势300上市,但销量表现一直不愠不火。2018年,奔驰将腾势车型纳入自己的销售渠道。2019年,融入更多戴姆勒风格的腾势X发布,该车基于比亚迪唐EV打造,有纯电和插电混合动力两个版本。腾势X的出现,未能在销量上做出突破。目前,在戴姆勒和比亚迪重点发力自有电动品牌的背景下,腾势地位显得有些尴尬。
2010戴姆勒TecDay展示的电动化车型
除与电动 汽车 制造商合作外,戴姆勒集团对电动车开发也在同步进行。2010年,奔驰举办TecDay技术展示日活动,向世界展示新smart fortwo电动版、A级E-CELL电动版、B级F-CELL燃料电池版、Vito E-CELL电动轻型货车和SLS AMG E-CELL电动跑车。
TecDay的另一个重点是E-Drive模块化系统,不同车型可以使用相同的电池与电驱系统,可缩短电动车型开发时间并节约成本。比如,A级E-CELL纯电动车与B级F-CELL燃料电池车型使用了相同的电机。
戴姆勒集团宣布,已经为电池动力车型申请600多项专利,其中,230多项涉及锂离子技术。除此之外,戴姆勒集团还与其他 汽车 制造商和能源供应商合作,推进充电设施接口标准化。
2016戴姆勒TecDay展示的电动化车型
2016年6月,戴姆勒集团再次举办TecDay技术展示日,这次展示了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在内的多款电动化车型。虽然技术路线各不相同,但全都围绕电动化概念展开。
根据戴姆勒集团计划,2017-2018年期间,拟在新能源技术开发上投资超过70亿欧元, 将smart打造成全系车型电动化制造商。戴姆勒集团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为纯电动 汽车 开发专用模块化架构,纯电动平台首款目标的第一个模型将在十年结束前投放市场。
戴姆勒集团强调,由于各款车型的客户需求不同,会据此为特定车型指定适合的动力技术方案。亦因此,在动力系统方面,戴姆勒集团选择多种技术共存,包括48V轻混系统辅助的汽油及柴油机、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或氢燃料电池。
研发负责人韦伯(Thomas Weber)表示:“我们将逐步实现所有奔驰乘用车车型系列的电气化。“
对于此时的戴姆勒集团而言,多种技术并存确实是这家大型 汽车 制造商向电动化转型过程的必经之路。毕竟在一段时间内,戴姆勒集团仍需要燃油车型丰厚的销售收入,以维持公司发展,承担高昂的研发费用,并为电动化起步时期的市场亏损埋单。
EQS的转折
2016年9月,巴黎车展上,梅赛德斯-奔驰推出全新电动子品牌EQ。EQ是“Electric Intelligence”的缩写,灵感源于梅赛德斯-奔驰“Emotion and Intelligence”的品牌价值观。
新品牌标志设计体现了定位——电源插头造型的字母E,电源开关符号造型的字母Q,时刻提醒着外界,这是个电动品牌。
EQ品牌涵盖产品和服务,包括电动车辆、充电桩设施、充电服务、家用光伏和能源存储单元等方面。
2016年9月,Generation EQ于巴黎车展进行全球首发
随着新品牌发布,第一款被冠以EQ之名的纯电动概念车Generation EQ,在巴黎车展完成全球首发。其量产版本EQC于2019年上市销售。
“电力驱动就是未来趋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正在大规模投资电动车和电池技术——包括家用和工业级能源存储。有了EQ,我们又前进了一步。通过这个品牌,我们将梅赛德斯-奔驰和智能电动出行技术紧密相连。”时任梅赛德斯-奔驰 汽车 销售负责人的康林松(Ola Källenius)说。
除EQ品牌和Generation EQ概念车外,戴姆勒集团同时发布CASE全新战略。戴姆勒集团将重点发力智能互联(Connected)、自动驾驶(Autonomous)、共享出行(Shared & Services)和电动化(Electric)。
2018年9月4日,量产版梅赛德斯-奔驰EQC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发布。相比之前已有车型的纯电动版,EQC是奔驰首款独立车系的纯电动车。2019年11月,国产EQC上市销售,EQC 400 4MATIC售价为57.98万元。半年后,奔驰推出价格门槛更低的3504MATIC,售价49.98万元。
EQC是传统 汽车 制造商向电动化转型过程中的典型产品,它保留了燃油车的一些特性。EQC首先是一辆奔驰,然后才是一辆电动车。
通过EQC,奔驰也在 探索 市场反映,得到的答案是,他们可以再大胆些。对电动车,消费者有种购买新潮电子产品的 探索 感,这个市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明显高于燃油车市场。只要技术够前卫,产品本身有瑕疵也显得不那么重要。
继首款纯电动车EQC外,此后发布的EQA、EQV和EQB,都基于燃油车平台开发。但这并不意味着奔驰坚持要沿用燃油车平台,因为真正电动化转型产品还在后面。纯电动平台EVA的出现,证明了奔驰向电动化全面转型的决心,即将上市的EQS和即将发布的EQE都源自于此。
梅赛德斯-奔驰电动旗舰车型EQS
从一开发,EQS的定位就非常明确——它不是S级的电动版,而是一辆完全从零开发的大型电动豪华车。由于其纯电动车的身份,开发理念有了根本变化。
纯电动架构为EQS造型带来颠覆性变化。对于一辆车长超过5.2米的大型豪华车,弓形线条使它看起来非常前卫,而且紧凑有力。尽量减少的接缝和无缝过渡设计,为EQS创造了平滑舒缓的表面。
通过大量的空气动力学优化,EQS风阻系数Cd达到0.20,创造量产车新低。极低风阻使EQS更节能外,行驶中的风噪水平也进一步降低
内饰方面,奔驰首次推出MBUX Hyperscreen贯穿式屏幕,驾驶者前方是一块完整的曲面玻璃,三块显示屏内嵌在其中,呈现出强烈的科幻感
WLTP工况下,EQS最大续航里程达到770km。在400V直流快充条件下,仅需31分钟,便可从10%电量充至80%。
掌握关键技术控制权
在电动化研发上,戴姆勒集团坚持要掌握对电动车关键技术的控制权。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电池。
2009年3月,戴姆勒集团与德国著名化工与能源公司Evonik Instries共同出资,成立Deutsche ACCUMOTIVE。2014年,戴姆勒集团加大投入,将Deutsche ACCUMOTIVE收为全资子公司。在大型传统 汽车 制造商中,戴姆勒集团第一个拥有了自主电池生产能力。
戴姆勒位于德国卡门茨的电池工厂
2016年3月,戴姆勒集团投资5亿欧元,在德国卡门茨(Kamenz)建设一座电池工厂。7个月后,戴姆勒集团再次投入5亿欧元,地点还是在卡门茨,建设第二座电池工厂。戴姆勒集团对电池产能的渴望可见一斑。位于卡门茨的这两座电池工厂,由Deutsche ACCUMOTIVE管理,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建成投产。
2017年2月,戴姆勒集团开始对位于斯图加特的温特图海姆(Untertürkheim)工厂进行电动化改造。一直以来,这里是梅赛德斯-奔驰最主要发动机工厂之一。经过改造,温特图海姆工厂具备生产电池包、电机和电驱系统的能力。
2018年,位于德国卡门茨的电池PACK第二工厂投入运营。该工厂生产的电池用于奔驰和smart两个品牌。
2019年4月,戴姆勒集团收购美国电池材料专业公司Sila Nano部分股权。戴姆勒集团看中的是,Sila Nano所掌握的使用硅基复合材料取代石墨电极的技术。这项技术一旦成熟,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将得到显著提升。
目前,戴姆勒集团在欧洲、亚洲、北美洲均进行了电池生产布局。生产基地包括北京、德国卡门茨、德国斯图加特、美国塔斯卡卢萨(Tuscaloosa)、泰国曼谷和波兰亚沃尔(Jawor)。
戴姆勒集团并不生产电芯,而是从LG、宁德时代和孚能等供应商处采购,再组装成电池模组和电池包。戴姆勒集团也曾 探索 过自产电芯,2014年通过收购Li-Tec公司,拥有电芯制造能力。但经过市场状况与成本评估,于2015年停止自产电芯计划,后Li-Tec业务为电芯技术研究。
在电芯供应商选择上,戴姆勒集团强调本土化,这有利于保障稳定供应。为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与中国本土电池制造商进行合作成为必要一步。
梅赛德斯-奔驰首席运营官马库斯·谢弗(Markus Schäfer)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
2018年5月,戴姆勒集团与宁德时代签约,为在中国动生产的电动车型提供电芯。宁德时代与宝马集团合作关系紧密,在动力电池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受到戴姆勒集团青睐并不令人意外。
当年12月,戴姆勒集团与孚能 科技 签订电芯供货协议,供货期为2021年-2027年。期间,孚能将向戴姆勒集团提供总容量140GWh的电芯。
2020年7月,戴姆勒集团宣布与孚能 科技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收购其3%的股份。来自戴姆勒集团的电芯订单,为孚能的产能扩张计划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满足梅赛德斯-奔驰德国工厂需求,孚能正在德国中东部小城比特费尔德-沃尔芬(Bitterfeld-Wolfen)建设电池工厂。此举可创造超过2000个新工作岗位。这里曾是德国光伏产业中心,2018年随着德国光伏产业没落而沉寂,如今又将因戴姆勒集团与孚能在锂电池领域的合作而再次热闹起来。
此外,为向奔驰位于美国的电池工厂供货,孚能将在美国建设新工厂。作为戴姆勒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孚能会在早期阶段参与新一代奔驰EQ车型项目。
2021年7月,孚能宣布增选梅赛德斯-奔驰首席运营官马库斯·谢弗(Markus Schäfer) 为监事,这也是一年前,戴姆勒集团收购其股份时获得的相应权益。
从first到only
2021年7月22日,梅赛德斯-奔驰宣布新战略,自“电动为先electric-first”升级为“全面电动electric-only”。从first到only,虽只一字之差,却代表着这个 汽车 发明者的颠覆性转型。
奔驰的新目标是——在条件允许的市场,2030年前实现全面纯电动化,加速推进零排放及软件驱动。2022年,梅赛德斯-奔驰将向所有细分市场提供纯电车型。2025年起,所有新发布车型架构均为纯电平台,所有奔驰品牌车型都将提供纯电版。
为推动这一战略转型,梅赛德斯-奔驰在技术、生产、人力及成本这四个方面做出详细计划。其中,技术计划包括纯电平台、内部整合、电池和充电网络。
2025年,奔驰将发布3个纯电车型架构平台,分别是——用于中大型乘用车,强调可扩展模块化系统的MB.EA。性能电动车专属的AMG.EA。应用于MPV及轻型商务车的VAN.EA。
重组动力总成业务。将目前分属不同部门的规划、研发、采购和生产整合为一个业务部门。戴姆勒集团将自主研发电机技术,并为此收购了英国电机公司YASA。YASA除掌握轴向磁通电机技术外,在开发高性能电机方面经验丰富,包括法拉利、迈凯伦、科尼赛克等超级跑车制造商都选择使用其产品。此外,奔驰将在电动车技术方面与中国企业进一步合作。
为满足未来更大电池需求,除目前投产及规划中的9座电池工厂外,奔驰计划与全球合作伙伴再建8座电芯工厂。标准化电池设计有利于适配更多车型。在电池阳极材料、固态电池技术上的投入,有望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缩短充电时间,并提升安全性。
充电网络布局方面,除提升充电便利性和过程体验外,奔驰将继续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其目标是,到2025年,在中国、欧洲和北美拥有超过3万个充电桩,包括超过1万个高功率充电桩。
Vision EQXX概念车预告图
奔驰新技术路线改革成果,将在明年发布的Vision EQXX概念车上集中体现。实际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每百公里电耗低于10千瓦时。现在,包括梅赛德斯-奔驰F1动力系统(HPP)专家在内的团队正为此努力,这些技术成果或将应用于全新电动架构平台。
生产网络方面,由于柔性生产的早期投入和MO360数字化生产体系的构建,戴姆勒集团现已具备纯电动车型量产能力。明年,将共有8款梅赛德斯-奔驰电动车型在位于3大洲的7座工厂生产。
人力方面,内燃机向电动化转型已启动。具体方案包括——再培训计划、提前退休、离职买断等。2020年,约有2万名在德员工接受了电动化培训。除人员削减和转型外,戴姆勒集团还将为推动MB.OS操作系统开发,新增约3000名软件工程师。
财务目标方面,虽然电动化脚步需要更加提前,但戴姆勒集团仍坚持原有利润目标。为抵消电动化带来的财务影响,戴姆勒集团将提升迈巴赫、AMG等高端电动车型比例,以增加单车净收入。此外,数字化服务收入增长也将做出贡献。
新平台和电池技术的突破,将提升标准化水平,并降低成本。2026年,用于内燃机及插电混动技术的投资,将较2019年下降80%。
戴姆勒董事会主席康林松(Ola Källenius)说:“电动化转型正在加速,特别是梅赛德斯-奔驰所在的豪华车市场。行业拐点正在临近,随着全球在2030年前实现纯电动转型,我们也将做好准备。”
从2006年的电动smart fortwo,到2021年的电动旗舰EQS,15年间,戴姆勒集团的电动化战略不断更新,2021年开始聚焦全面电动。显然,目前在电动化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不能让戴姆勒集团感到满意。2022年-2030年,戴姆勒集团在纯电动车型方面的投资将超过400亿欧元。
2021年,梅赛德斯-奔驰品牌诞生135周年之际, 汽车 发明者决心再次发明电动车。
『柒』 吉利拿下奔驰母公司多少股份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以约90亿美元价格收购了戴姆勒(Daimler)9.69%股份,成为奔驰母公司戴姆勒的最大股东。
有媒体评价称,吉利成为戴姆勒股东,标志着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进一步进军欧洲,吉利还希望在明年借助其全电动汽车品牌Lynk & Co自主打开欧洲市场。据两名了解吉利思路的人士表示,吉利热切希望与戴姆勒就共享电池技术达成协议。
在纯电动汽车技术研发方面,戴姆勒被认为是汽车行业中遥遥领先的领军者之一。
戴姆勒表示:“我们欢迎企业家李书福成为定位长期的股东。”
吉利对此拒绝置评。两名知晓双方讨论内情的人士透露,吉利在去年10月与戴姆勒接洽,希望后者发行新股,以便吉利成为股东,但遭到戴姆勒拒绝。
『捌』 特斯拉市值突破2000亿美元
截至当地时间6月30日美股收盘,特斯拉的股价报收于1079.81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使其市值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
2010年6月29日,特斯拉在一片质疑声中上市,发行价为17美元,上市当天收盘价为23.89美元。
2020年6月30日,特斯拉刚刚迎来上市十周年纪念日,资本市场立刻用一场狂欢展示着对马斯克的追捧,当天特斯拉股票上涨6.98%,股价达到1079.81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1079.81美元的收盘价,意味着十年时间,相比于上市时的17美元的股价,股价上涨幅度超过60倍。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累计上涨了159%。
6月30日当天,在美股市场,丰田汽车市值1738亿美元,本田汽车市值441亿美元,通用汽车市值362亿美元,福特汽车市值241亿美元。与此同时,大众汽车市值715亿欧元左右,戴姆勒市值383亿欧元左右,宝马汽车市值372亿欧元。
从市值超越丰田到站上2000亿美元,特斯拉仅花费20天时间。而此时,特斯拉的年销量还不到百万辆,丰田的年销量已经超过千万辆,销售额约为2,340亿美元。
特斯拉在这段时间的股价上涨,与近期强势科技股狂涨的大环境有关。各国政府为了经济复苏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刺激政策,美联储大规模放水,大量资金涌向市场,成长性良好的优质科技股成为这些资金的重仓目标。苹果,亚马逊,特斯拉等股票大幅上涨。
除了资本市场的大环境,特斯拉特有的季末大冲刺也是刺激股价上涨的原因之一。本周一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一封内部电子邮件中呼吁员工努力工作,称公司可能在第二季度实现收支平衡。去年特斯拉扭亏为盈时,马斯克表示,他相信特斯拉能够在任何重大经济下滑的情况下,每个季度都能实现利润甚至收支平衡。
与此同时,销量的捷报也在频频传来。
瑞信分析师丹·利维(DanLevy)在一份给投资者的报告中表示:“最近的报告显示,特斯拉6月份的销量非常强劲,该公司第二季度的交付量可能在9万至10万辆之间。”
DanLevy预计,在这9-10万辆的交付量中,将有3.1万辆左右来自中国,不到3.5万辆来自弗里蒙特,还有大约2.5万辆来自全球其他地区的销量。
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强劲表现,使特斯拉在疫情肆虐期间依然保持了同比正增长。自国产长续航版Model3发布后,订单处于爆满状态,预计在一段时间内,特斯拉上海工厂将会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此外,美国本土弗里蒙特工厂已经开始交付ModelY,正处在产能爬坡期,目前,马斯克正忙于处理特斯拉ModelY的交付问题。而期货Cybertruck的订单据传已经超过65万张。
在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的销量为88400辆,总营收59.8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5.41亿美元增长32%,营业利润达到2.83亿美元,净利润达到1600万美元。这是特斯拉历史上第一次在Q1季度取得盈利。
比销量和财务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其他主要汽车制造商,包括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都在试图效仿马斯克的“电动汽车第一”战略。
马斯克让人们相信,特斯拉可以颠覆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庞大行业。
爆满的订单,强劲的市场表现,远高于传统车企的毛利率,扭亏为盈的财务表现,强大的市场认知度,甚至是来自竞争对手的认可和吹捧,特斯拉证明了智能电动汽车才是汽车产业的未来,彻底赢得资本市场的欢心,股价一飞冲天。
未来几天,特斯拉将正式公布其第二季度交付量等关键指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