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股票对冲套利策略市值匹配

股票对冲套利策略市值匹配

发布时间: 2022-12-20 07:40:23

⑴ 量化对冲策略有哪些 量化对冲策略解读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先关产品的衍生产品不断涌现,身为行业从业人员就需要懂得这些产品的策略,那量化对冲策略有哪些?具体内容是什么?
1.什么是量化对冲策略?
是指利用量化的手段对冲风险,以期独立于股票市场走势获取超额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在我国对冲基金市场中,常见的量化对冲策略有股票多/空、市场中性、套利及管理期货等子策略。
2.股票多/空策略
就是既做多股票,也做空股票的策略。为了获取确定性的超额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多空策略一般采取配对交易的方式来进行。配对交易就是根据股票之间的历史相关系数将股票配 对,一旦配对组中的股票价格发生波动导致相关系数偏离一定的范围,就可以通过买入低价股票,卖空高价股票的价格获利。采用股票多空策略需要利用数理统计技 术对股票的大量历史数据建模,并利用模型实时监测配对股票间的相关关系。
3.市场中性策略
就是构建投资组合,使得组合与市场之间相关系数为0,也就是投资组合不随市场的波动而波动。
中性策略根据实现手段可分为市值中性,行业中性和贝塔中性。贝塔中性是指投资组合的贝塔值为0。市值中性是指组合中多头部位中大、中、小盘股票的配比与空头 部位指数的配比一致,做到市值中性不一定能实现贝塔中性,例如多头选一篮子创业板股票,空头用同市值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对冲,显然空头头寸无法覆盖多头 头寸全部的风险敞口。行业中性是指多头头寸与空头头寸行业板块配置一致,没有偏配。一般做到市值中性与行业中性的组合可以近似认为达到贝塔中性。
4.套利策略
是指利用同一资产标的在不同市场或不同时间的双重定价,低买高卖获取差价的投资策略。可以用来套利的标的资产包括金融指数、商品、基金、期权和外汇等。套利策略常见的子策略有期现套利、跨期套利、分级基金套利和ETF基金套利等。
期现套利是交易期货和现货价差获取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策略。常用的是对股指期货的套利。因为期货价格在交割日会强制收敛于现货价格,所以一旦出现可交易的价差,开仓即可获得确定性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
跨期套利是利用同一期货品种不同月份合约价格之间价差的波动套利的行为。理论上,远月合约与近月合约之间的价差应为远月减去近月之间的持有成本。一旦价差超出合理的范围,即出现套利机会。
分级基金套利和ETF套利都是利用基金套利。分级基金套利是利用母基金净值与A、B级交易价格之间的价差获利的策略。ETF基金套利是利用ETF基金净值即成分股一篮子股票价格与其场内交易价格之间价差获利的策略。
因为套利机会的本质是市场失效导致的,这样的机会转瞬即逝。所以通常需要利用程序化交易来实时监测全市场的套利机会并以最快的时间开仓交易。
策略
即管理期货策略,也可分为非量化和量化交易。非量化的管理期货策略就是凭借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主观做多或做空期货标的。
量化CTA策略主要是趋势跟踪策略。与股票多因子模型类似,趋势跟踪策略也是利用量化模型对期货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趋势性指标判断标的资产的趋势。一旦发现趋势性信号,立即开仓交易。CTA策略一般也是采用程序化交易的。

⑵ 股票的套利类型有哪些

关于股票的五种套利策略

一、市场中性策略

市场中性策略投资理念是利用不同证券之间alpha的差异,通过相反操作即多空部位 相互冲销,来获取与市场风险无关的绝对收益,也被称为相对价值策略。由于不需承担市场风险,因此无法获得市场风险回报,适用于熊市情况下以及风险厌恶程度 较高的投资者。

风险提示

市场中性套利一方面取决于Alpha的绝对差值的大小,如果两只股票或 股票组合的Alpha的差值过小,收益会被手续费和融资融券的费率所抵消。

同时要关注Beta的稳定性,Beta的波动会导致系统性风险不能为完全消除,特别是短期内Beta不匹配会使套利的承担很大的风险,导 致套利失败。

二、与股指期货组合套利策略

进行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在股指期货与股票指数现货出现一方高估、 另一方低估的情况下,通过买入低估者卖出高估者的方式获得套利机会。股指期货的理论价格可以由无套利模型决定,一旦市场价格偏离了这个理论价格的某个价格 区间,投资者就能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上通过低买高卖获取利润,这就是股指期货的期现套利。其中,股指期货的理论价格模型为:

Ft是股指期货的理论价格,St是指数现货价格,rf是无风险利率,d是指数分红率,T-t则是股指期货的存续时间。

风险提示

由于目前卖空股票种类较少,要靠少量几种可卖空股票模拟股指期货的 标的指数(例如沪深300指数)可能会存在一定偏差,导致股指期货反向套利的难度更大。此外,期货的波动较大,有可能出现追加保证金等情况,会影响套利资金的使用效率。

套利

三、与基金组合套利策略

基金的组合套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套取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另一种是 套取LOF的alpha。

1、封闭式 基金的折价套利

目前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相对较高,可以借助融资融券交易实现套利收 益:选取折价封闭式基金构建组合,计算出其相对标的指数的beta值,选取与该基金(beta间)关系稳定的可融券标的股票构建另一个组合,使其beta值等于基金组合beta值。买进所构造基金组合,同时融券 卖出构造的股票组合,持有封闭式基金至到期日或转开放,或者等到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幅度下降时,赎回或卖出基金,买券平仓,即有可能获取封闭式基金的折价。 由于该策略要求融券组合与基金beta值关系稳定,所以在周转率较低的封基上(融券组合采用其重仓股)应用效果要好一些。

风险提示

由于融券的最长期限不能超过6个月,因此选择持有至封闭式基金到期实现收 益只能选择距离到期日在6个月左右的封闭式基金来运作,现在市场上暂无满足条件的封基。

如果选择等到封闭式基金折价幅度下降时实现收益,可能会面临封闭式 基金的折价率未如预期下降,反而变得更高,会导致套利失败的风险。

2、LOF的alpha套利

对于LOF基金,可以进行alpha套利。对于拥有较大正alpha的基金,如果其正alpha稳定,买入该基金并卖空其组合股票,即可获得其alpha收益。

风险提示

由于LOF的alpha通常较小,因此不稳定的alpha(某些时点为负值)有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出现亏损。此外,LOF的alpha套利实际是获得基金经理选股能力相 对于基准指标的超额收益,与基金经理个人的关系较大,投资者应注意基金经理任职发生变化的情况。

四、与权证组合套利策略

针对看涨权证,当权证出现折价时,融券卖空可以与之组合操作进行套 利。具体操作如下:在权证折价时,即正股价格大于行权获得每股股票的对应权证价格与行权价之和时,融券卖出正股(若正股不可卖空,可选用相关性很高的其他 融券标的股票),同时买入权证,持有该组合直至权证到期,然后行权买入正股归还证券。该策略获得的套利收益为正股价格与通过权证行权获得股票成本之差。如 果权证的折价水平在套利期间降低,回归0甚至出现溢价水平,则可以卖出权证、同时买入股票归还融券负债,可以提前实现套利收益。

风险提示

通常出现折价的权证为欧式权证,当投资者持有期间出现折价率水平上 升情况时,由于无法提前行权买入平仓,该组合会面临亏损。由于当前融券最长期限为6个月,若要该套利策略做到完全无风险,必须等待该权证进入存续期的最后半年时间内构建套利组合,才 可以保证在权证到期时通过权证行权,以买券还券方式了结获利。

五、 与可转债组合套利策略

利用融资融券,投资者还可以与可转 债配合进行套利。对于未进入可转换期的转债,当可转债价格较其转换价值出现较大幅度折价时,投资者可以买入可转债,并融券卖出转债对应正股(若正股不可卖 空,选取高相关性融券标的股票),等到可转债进入转股期货,将可转债转换成股票用于归还所借股票,获得收益,该过程与权证套利类似。

目前市场上可转债在发行半年后即进 入转股期,理论上讲可转债若在转股期内处于折价状态随时可以行权套利。并且可转债的价格底线是其债券价值,投资者拥有的转债价格通常不会低于其债券价值。

风险提示

国内的可转债通常还附加有赎回、回 售和转股价格调整条款,其中赎回条款使得发行公司在正股价格高企时,可以通过行使该权利迫使可转债投资者提前转股;回售条款和转股价格调整条款则使得投资 者在正股价格持续走低时有权利要求回售,或者使得可转债发行者通过调低转股价格增加可转债的转股价值。这些转股权外的内嵌期权条款使得可转债成为一种比简 单的债券+买入期权更为复杂的衍生证券,对于其风险收益特性的差别在进行可转债套利时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投资者 不可忽略。

⑶ 股指期货如何对冲股市,具体如何操作

股指期货的应用策略主要包括对冲性操作和趋势操作。特别是对冲操作,更成为机构投资者应用研究的重点。本文就对冲操作效果和效率的关联关系、关联系数方面的研究作一探讨。
一、对冲的概念
对冲作为股指期货应用的一种策略,分为防御性对冲、主动性对冲和综合性对冲。防御性对冲又叫被动性对冲,是把对冲操作作为一种避险措施来使用,目的是保护现货利益,规避系统风险。主要包括完全套期保值和留有敞口风险的不完全套期保值。主动性对冲,是把收益最大化或效率最大化作为目标的对冲策略。主要包括套利策略和系统性投机策略。综合性对冲又称混合性对冲,是上述策略的综合运用,比如把股指期货的综合功用融合进股票组合中,形成包含股指期货的组合投资策略,把股指期货策略当作风险控制器和效率放大器,从而使得夏普比率最大化,来实现不同时期、不同市场背景下的综合效果。
二、关联和系数
研究对冲基本策略,首先要着重研判关联。股票组合,标的指数,期货指数客观上形成一个三维关联关系。在这个三维体系中,研究方向是两组关联关系。即单品种(包括股票组合)和标的指数的关联,现货指数和期货指数的关联。研究重点是标的指数,因为其“一肩挑两头”。
(一)股票组合(包括单品种)和标的指数的关联
股指期货标的物有别于商品期货标的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不可完全复制性。商品现货可以完全复制标准仓单,只要按照标准仓单的要求去生成,二者不仅可以消灭质量离差而且可以消灭价格离差。股票组合与股指之间的离差是永远存在的,即使某指数基金严格按照沪深300指数的构成比例去组建这个组合,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复制”,因为沪深300指数以分级靠档派许加权法计算的权重比例,每个撮合节都在变,是个序列变量。所以只能做到“逼近”,比如跟踪指数的ETF基金。机构投资组合的品种中通常包括沪深300成分股之外的股票,收益率离差就更难以避免了。这个特征可以派生出两个概念:第一,商品期货对冲操作的目标是价格风险,而股指期货对冲的目标是价格风险中的系统性风险;第二,由于股指期货的现货价格形成于证券市场,是集中交易的结果,具有权威性、准确性、动态性和唯一性,因此更方便于建立数学模型来研判他们之间的关联系数。而关联系数就是对冲纽带中的第一个环节。股票组合和标的指数的关联可以用三个指标做定量化研究:撬动系数、贝塔系数、样本误差系数。
1.撬动系数。
单品种和指数的关联研究一般有两个实现途径:一是动因分析,二是常态(现象)分析。动因分析主要着眼于股指的波动构成因素和反作用,常态分析主要着眼于通常状态下的关联程度的概念。动因分析是主动性对冲的关键,常态分析是防卫性对冲的要点。撬动系数是动因分析的一个基本指标。
沪深300指数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分股的总调整市值/基期×1000,其中,总调整市值=∑(市价×样本股调整股本数)。可见影响指数波动的直接动因是成分个股波动。我们把这种对造成指数波动的直接影响力进行解析称为动因分析。根据沪深300指数的形成机制,可以逆运算撬动系数,表达式为:撬动系数=(市价×样本股调整股本数)×指数市价/∑(市价×样本股调整股本数)。
撬动系数是一个构成沪深300指数成分的重要性程度对比指标,是该品种或者股票组合收益率占指数收益率的百分比,静态意义是在某一时间尺度,我们对其他品种做静止替代,该品种或组合收益率波动1%对沪深300指数撬动多少个点,也可以表达为撬动幅度,即该品种或组合收益率波动1%对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撬动的百分比。此系数可以用来分析指数的历史波动,也可以通过因素解析研判和预测指数未来的波动

⑷ 打新股对冲市值波动风险的两大技巧

新股申购中签之后,投资者心里最没底的是这只新股的风险系数。打新股面临的最基本问题就是如何对冲市值波动风险。
打新股技巧一:通过承担融资融券成本来对冲市值波动风险
假设某个人投资者自有资金150万元,每个交易日深市发行2只股票,每只新股网上申购上限为25万元,需要配置的市值为25万元。在不利用融资融券的情况下,需要承担市值波动风险。向信用账户转入150万元,融资25万买入深市A股,25万融券卖出同一股票并偿还融资,维担比为700%,余150万元,可以按25万元/只上限,每天两只,连续三天打新,资金可以滚动。
打新股技巧二:ETF+股指期货组合对冲市值波动风险
沪深300ETF市值分布中,约1/4为深交所A股,3/4为上交所A股。投资者买入ETF,然后通过一级市场赎回,换取一篮子股票。再卖出沪深300股指期货。
一个沪深300合约在70万元左右;3手股指期货货合约为210万元;按12%的保证金率则需资金44万元。约260万元基本能对冲市值波动风险。另外,由于基差的原因,会有一定的套利预期年化预期收益。

⑸ 在股市里什么是对冲

对冲机制是针对双边市场来说的。
再指数期货正式上市后,我国的A股市场也将成为双边市场。即涨跌都能赚钱同时也会亏钱。比如:再股市上你看涨,你买入了沪深300的标的物;同时,你担心出现政策性利空而导致下跌,为了规避风险,此时你可以在同一时刻卖空指数期货。此后,无论指数涨跌,你的盈亏相加是0,这也就是说为什么资本市场是零和游戏了!
同理,在期货和现货市场上为规避亏损,资源性企业往往都会进行对冲

⑹ 对冲的对冲策略

1、套利策略:最传统的对冲策略
套利策略包括转债套利、股指期货期现套利、跨期套利、ETF套利等,是最传统的对冲策略。其本质是金融产品定价“一价原理”的运用,即当同一产品的不同表现形式之间的定价出现差异时,买入相对低估的品种、卖出相对高估的品种来获取中间的价差收益。因此,套利策略所承受的风险是最小的,更有部分策略被称为“无风险套利”。
2、指数增强组合+指数期货空头滚动年Alpha分布
基于90只融资融券标的组合统计套利表现
3、Alpha策略:变相对收益为绝对收益
4、中性策略:从消除Beta的维度出发
市场中性策略可以简单划分为统计套利和基本面中性两种,尝试在构造避免风险暴露的多空组合的同时追求绝对回报。多头头寸和空头头寸的建立不再是孤立的,甚至是同步的。多头头寸和空头头寸严格匹配,构造出市场中性组合,因此其收益都源于选股,而与市场方向无关——即追求绝对收益(Alpha),而不承受市场风险(Beta)。

⑺ 股票中的对冲策略是什么意思

对冲策略是同时买入一种合约同时卖出另一种合约的交易方式。
例如:买入沪深300ETF,同时卖出股指期货IF合约。

⑻ 对冲基金的分类及投资策略

对冲基金(hedge fund),也称避险基金或套利基金,是指由金融期货(financial futures)和金融期权(financial option)等金融衍生工具(financial derivatives)与金融组织结合后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它是投资基金的一种形式,属于免责市场(exempt market)产品。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对冲基金名为基金,实际与互惠基金安全、预期年化收益、增值的投资理念有本质区别。
对冲交易模式总结为4大类型,分别为:股指期货对冲、商品期货对冲、统计和期权套利。
股指期货对冲
股指期货对冲是指利用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的不合理价格,同时参与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交易,或者同时进行不同期限、不同(但相近)类别股票指数合约交易,以赚取差价的行为。股指期货套利分为期现对冲、跨期对冲、跨市对冲和跨品种对冲商品期货对冲
与股指期货对冲类似,商品期货同样存在对冲策略,在买入或卖出某种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或买入相关的另一种合约,并在某个时间同时将两种合约平仓。在交易形式上它与套期保值有些相似,但套期保值是在现货市场买入(或卖出)实货、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入)期货合约;而套利却只在期货市场上买卖合约,并不涉及现货交易。 商品期货套利主要有期现对冲、跨期对冲利、跨市场套利和跨品种套利4种。
统计对冲
有别于无风险对冲,统计对冲是利用证券价格的历史统计规律进行套利的,是一种风险套利,其风险在于这种历史统计规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否继续存在。 统计对冲的主要思路是先找出相关性最好的若干对投资品种(股票或者期货等),再找出每一对投资品种的长期均衡关系(协整关系),当某一对品种的价差(协整方程的残差)偏离到一定程度时开始建仓--买进被相对低估的品种、卖空被相对高估的品种,等到价差回归均衡时获利了结即可。 统计对冲的主要内容包括股票配对交易、股指对冲、融券对冲和外汇对冲交易。
期权对冲
期权(Option)又称选择权,是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衍生性金融工具。从其本质上讲,期权实质上是在金融领域将权利和义务分开进行定价,使得权利的受让人在规定时间内对于是否进行交易行使其权利,而义务方必须履行。在期权的交易时,购买期权的一方称为买方,而出售期权的一方则称为卖方;买方即权利的受让人,而卖方则是必须履行买方行使权利的义务人。
期权的优点在于预期年化收益无限的同时风险损失有限,因此在很多时候,利用期权来取代期货进行做空、对冲利交易,会比单纯利用期货套利具有更小的风险和更高的预期年化收益率。
总体而言,对冲基金投资策略的思想分为以下几大类:多/空策略、套利策略、事件驱动策略以及走势策略。分别介绍如下:
(一)多/空策略
多/空策略来源于对冲基金创始人Alfred Winslow Jones。尽管它年代久远,却还是今天应用最广泛的对冲基金投资策略之一。而且,它还可衍生出更为专业化的对冲基金投资策略,例如它是套利策略的基础。
多/空策略的基本思想是将基金部分资产买入股票,部分资产卖空股票。买入股票的多头资产金额经其b系数(衡量股票与市场相关度的系数)调整后形成多头头寸,卖空股票的空头资产金额经其b系数调整后形成空头头寸,多头头寸与空头头寸的差形成全体基金资产的市场头寸。该市场头寸可为多头、空头或是零,从而调节基金面临的市场风险。当市场头寸为零时,多/空策略成为市场中立策略,此时基金的预期年化收益与市场波动完全无关。通过调整市场头寸,或进一步调整组合中股票的种类,可以调节组合所面临的风险程度以及风险种类。
需要注意,简单的资产对冲并不能消除市场风险。例如,如果我们买多房地产股票并卖空同样资金的医药股票,该组合的市场头寸并非为零,其预期年化收益率将同时受房地产板块和医药坂块的影响,由于这两个板块与市场的相关度不一样,其对冲结果将不能使组合消除市场风险。在计算组合的市场头寸时,一定要注意资产与市场的关系即b系数。只有当组合的综合b系数为零时,组合才是市场中立。此外,由于股票的b系数是不断变化的,要维持组合的b系数不变需要不断监测市场并对组合进行动态调整。
对冲是一把双刃剑。当基金面临的市场风险减小时,基金所能享受的股票市场长期向上趋势所带来的增值潜力也减小了。除了对冲掉市场风险,我们还可以将基金的其他风险对冲掉,例如基金面临的汇率风险、预期年化利率风险、某一行业风险等。每当一种风险被对冲掉时,基金经理利用该风险因素来为基金增值的可能性也没有了。理论上讲,一个完全对冲的基金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应该是无风险预期年化收益率减去交易成本。因此,在实践中,基金经理不会把基金的所有风险因素都对冲掉,而只是将自己不能把握的风险因素对冲掉,而留下自己有把握的风险因素,在这些风险因素上进行投资决策以获取超额预期年化收益。例如,多/空策略就是将基金经理认为自己不能把握的市场时机风险对冲掉,而只留下基金经理有把握的股票筛选风险来为基金增值。经典的“pair trading”,即在同一市场、同一行业中选择两支产品、管理、股本结构等各方面都非常近似的股票,在买多一支股票的同时卖空另一支股票,这样的组合将市场风险、行业风险都对冲掉,只留下两支股票的个股风险。
在交易方面,多/空策略的交易头寸比单纯的买多、卖空策略要大,因而会带来更大的交易费用。尤其是,多/空头寸会随着其股价涨跌而不断变化,多/空头寸的b系数也不断变化,从而需要不断动态调整以维持基金的市场头寸,这会带来持续不断的交易成本,而且在市场剧变时还有可能因为交易无法及时进行而使基金的市场头寸与预期产生较大的偏差,从而带来额外的损失。
(二)套利策略
在对冲基金中,“套利”指对两类相关资产同时进行买入、卖出的反向交易以获取价差,在交易中一些风险因素被对冲掉,留下的风险因素则是基金超额预期年化收益的来源。如果看错了这些风险因素的走向,就可能给基金带来损失。一些常用的对冲基金套利策略简介如下:
可转债套利。可转债,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换为普通股的债券,其内含价值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其债券价值,一部分是其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买入期权价值。当一张可转债发行时,其票面值、票面预期年化利率、债券到期期限、转换率都已确定,影响可转债价值的不确定因素只有其可转换股票的股价、股价波动率及无风险预期年化利率这三个因素,而其中对可转债价值影响最大的是其可转换股票的股价。
当可转债价格被市场低估时,由于影响其价值最大的因素是其可转换股票的股价,对冲基金采用“买多可转债/卖空其对应股票”的策略可获得风险很低的与股价变动无关的稳定回报。该策略的关键是找出可转债与股票二者价格的相关系数,该系数Delta可表示为“可转债价格变动/(股价变动*转换率)”,即股价每变动1元,可转债价格相应变动。例如,如果Delta为0.8,转换率为10,则股价每增加或减少1元,则每张可转债的价格将随之增加或减少8元。此时,一个“买多1张可转债/卖空8股股票”的对冲组合的价值将保持一个恒定数,不因股价变化而变化。
这样的对冲组合将提供以下预期年化收益:(1)低估的可转债到期时,其价值必然回归到其理论价值,为投资组合带来升值;(2)可转债作为债券,在到期前有稳定的债券利息支付;(3)卖空股票所带来的现金头寸也有稳定的利息收入。
此外,股价的大幅波动还会为对冲组合带来额外的收入。由于债券的凸性,Delta在股价升高时会变大,而在股价降低时会变小,因此当股价大幅升高时,可转债的价值会升得更快,而当股价大幅下跌时,可转债的价值却会跌得更慢,从而使投资组合的整体价值最后得到了提升。
当然,这样的对冲组合并非零风险,因为它没有对冲掉预期年化利率风险、债券的信用风险、提前偿还风险、突发事件风险等。
封闭式基金套利。封闭式基金交易价与其单位净值间有溢价或折价。当基金交易价格低于基金单位净值时,通过“买多封闭式基金/卖空基金持有的资产组合”即可获得风险很低的套利。当基金交易价格高于基金单位净值时,同理反向操作即可。该策略曾为某些投资者通过在香港市场卖空中国股票而在内地买多封闭式基金的方式应用于我国证券市场,并预期年化收益良好。
封闭式基金套利策略需要随着封闭式基金的投资组合的变化不断更新对冲组合,但由于封闭式基金的组合信息只是定期公布,这给套利组合的动态平衡带来很大的困难,从而也加大了对冲套利的风险。
股票指数套利。股票指数套利基金通过对股票指数期货及其对应的一篮子证券进行对冲而获利。在指数宣布修改其成份股时,也会出现套利机会。经典的套利操作是买多将被加入指数的股票同时卖空指数以对冲掉市场风险,这是因为很多指数基金为了跟踪指数,在宣布修改指数成份股时并不能买入将被加入的股票,而要等到指数修改生效的那个交易日才一致买入被加入的股票,这样会使被加入的股票在被加入指数的当天股价被高估。
同样,通过卖空被剔除的股票并买多指数也可以套利。这些套利都需要精确计算股票与指数间的相关系数并动态平衡对冲组合,同时还要承受其他未被对冲掉的个股风险,如果最终股票的高估或低估程度并不大,套利预期年化收益可能会低于交易成本。
统计套利基金。统计套利基金又称数量化套利基金、相对价值套利基金,它们利用数学模型来搜索股票、债券、期权、期货等各种证券之间系统的或偶然的价格不均衡并从中对冲交易以获利。它们的投资策略都是市场中立的,即基金预期年化收益不受市场波动影响。由于数学模型检测到的价格不均衡的绝对值都会比较小,即对冲交易盈利值较小,为了加大基金的预期年化收益,统计套利基金普遍使用杠杆交易。
统计套利基金的数学模型都会利用历史数据进行检测并被证明在历史上是可行并可获利的,同时,在使用中还会根据市场情况定期对模型进行修正以保持模型的有效性。有时,市场急剧变化会使得过去成功的模型在新的市场情况下失效,从而导致基金投资损失。长期资本基金(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破产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长期资本基金利用模型检测全球各个固定预期年化收益证券市场的价格不均衡,一旦发现不均衡程度大于模型预测的限度,基金进行对冲交易以获利。在初建的几年,模型非常成功,基金净资产由1994年建立时的13亿美元增长到1998年的70多亿美元,期间从来没有发生过亏损。在1998年8月,在俄罗斯政府宣布卢布贬值并延期偿付其135亿美元的政府债券时,引发了全球固定预期年化收益证券市场的流动性问题。由于长期资本基金的模型没有考虑到市场的流动性问题,此时的市场流动性问题加上投资组合的过度杠杆交易给长期资本基金带来了巨额亏损并导致其破产。
因此,统计套利基金的风险控制非常关键,尤其是模型风险控制。

热点内容
股市没有开盘日子怎么办 发布:2025-02-11 09:15:43 浏览:947
全富科技股票行情 发布:2025-02-11 08:58:14 浏览:859
在股票交易中如何解读分时成交 发布:2025-02-11 08:56:45 浏览:612
盟升电子和振芯科技股票 发布:2025-02-11 08:55:59 浏览:595
新用户如何参与货币网交易 发布:2025-02-11 08:31:41 浏览:516
期货如何分析数据 发布:2025-02-11 08:26:34 浏览:676
鸿星尔克2021市值多少 发布:2025-02-11 08:21:46 浏览:612
期货交易所开户保证金是多少 发布:2025-02-11 08:20:56 浏览:58
上海联发科技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发布:2025-02-11 08:00:54 浏览:870
股票可以买涨停的吗 发布:2025-02-11 07:54:32 浏览: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