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美股票股价
1. 弹弹弹,丸美股份弹走彩妆产品线
本文首发公众号 -众研会-, 关注后回复“1”,可获取各板块精选个股!作者丨等来暖气的小晗。
“它这不就是画了一个大饼,一年多了没和面结果还把面粉拿去干别的事了。”——来自如如的神级吐槽。
我是真的很想说一句,太精辟了,丸美股份的这波操作有点随意。
11月13日和16日,丸美股份分别发布公告称将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原先的彩妆产品生产建设项目变更为化妆品智能制造工厂建设项目。
按照丸美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计划,原彩妆产品生产建设项目将花费两年建设期,主要生产用于美化和改善皮肤功能的丸美彩妆产品,主要包括脸部、眼部和唇部彩妆三大类,细分为卸妆膏、卸妆液/乳、口红和粉饼四大品类。
该项目早在2017年便已完成备案,彼时丸美刚刚推出子品牌恋火,还不具备独立生产彩妆品的能力,产品均是由韩国代工厂生产。
丸美基于当时的化妆品市场状况及自身的生产研发技术,将彩妆品定位成公司未来发展的重大方向。同时也是为了缓解公司发展的瓶颈,做出了彩妆产品扩产的决定。
不得不说,近年来国货彩妆发展势头一路向好,消费者对于国货的观念也从粗制滥造逐步向大牌的平价替代转变,到如今成为国货之光。制作精美、性价比高、产品使用感好等形容词也慢慢地冠到了很多国产彩妆品牌的前面。
完美日记、花西子、小奥汀等国产彩妆品牌也逐渐出现在很多年轻姑娘的购买清单里,再加上与头部KOL合作在全平台推广、出联名。当初我也去抢了完美日记和李佳琦合作出的小狗眼影盘,不过用没用就另说了。
当然,在资本市场里美妆也是打得火热。爱美客自九月底上市以来股价上涨超60%,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赴美上市,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冲击IPO。
根据CIC的数据,2019-2025年彩妆品CAGR预计为14.2%,护肤品的为8.8%,彩妆依然是发展更快的品类。那么在国货盛行的当下,丸美为何放弃彩妆扩产转而回到护肤品了呢?
我们来看看恋火的表现如何,自2017年四季度上市以来,恋火的营收贡献逐年下降,从2018年的2667.25万元降到今年前三季度仅829.55万元。彩妆品类的发展显然非常不好,与当初项目计划里的5.6亿相差甚远。
这哪是画了个饼,根本就是吹了个泡,现在丸美自己把它戳破了。看丸美是怎么说的:
“经过几年的发展,恋火彩妆品牌的经营情况并未达到公司对彩妆品类拓展预期。由于彩妆品类产品多、色号多、流行趋势变化快,其运营模式和护肤品有着一定的差异,倘若没有能够及时并准确把握最新流行趋势,容易形成滞销库存,影响资金周转及盈利能力。公司综合考虑后适时调整了对彩妆品类的发展策略,未来公司业务将仍以擅长的护肤品品类为主,彩妆品类将作为辅助品类发展。”
看完这段认怂的独白,我内心只有一个想法,彩妆品类色号多、变化快不是一直都是这样子吗?这也不是什么行业特性没显现出来的新兴行业,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不合适了?早先在做项目的时候没有充分评估风险吗?
其实无论是在当初的文章里还是在文末的福利中我都提到过,特别是在今年十月份的时候丸美募投项目半数进度为0,现在便出现了这样的一个转换。
此次调整后,项目原先1200吨的彩妆产能目前仅保留200吨,其余仍是生产护肤品。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在节假日或促销期间因产能不足需要委托第三方加工生产的情况。
虽然看似是悬崖勒马及时止损的动作,但这背后依然暴露了丸美存在的问题。丸美目前的产品结构依然十分单一,对于大单品的依赖仍旧很重,丸美品牌营收占比依然占据了超过90%的份额。眼霜仍是业绩支撑品类,除原有的弹力蛋白眼精华之外,今年表现尚好的产品小红笔眼霜仍未能摆脱这一品类。
就像之前说的,丸美这样的业务结构可以说它牢固也可以说它脆弱。牢固在于作为国产品牌的眼霜绝对龙头,维持固有市场便可生存。同样地,单一品类对于风险的抵抗能力则会大打折扣,一旦出现爆款商品,丸美如何抵消冲击才更值得思考。
2. 丸美保质期查询
丸美雪绒花纯净保湿洁面乳的保质期是36个月。
丸美雪绒花纯净保湿洁面乳净含量为120g,适合敏感性肤质。含有香精:1种(香精)含有防腐剂:4种(羟苯甲酯、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甲基异噻唑啉酮、苯甲醇)含有风险成分:2种(香精、甲基异噻唑啉酮)含有孕妇慎用:0种。
MARUBI丸美,中国领先的护肤品企业丸美旗下品牌,以卓越的眼部护理著称化妆品界,拥有专业的眼部肌肤研究中心。在中国拥有超1000个百货公司专柜,超15000个精品加盟店,商业版图遍布全国,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企业、中国最有价值品牌500强、全球100大美容品企业。丸美公司旗下拥有“丸美、“春纪“恋火和“美丽法则四个品牌。2019年7月25日,丸美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A股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603983
3. 老板玻璃瓶丸美水乳还生产吗
停产了,在2014年下半年就已经停产了,替代它的是丸美巧克力青春丝滑系列,推荐使用这里七折
丸美不再“完美”!
说到“丸美”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不是都是那句洗脑的广告词“弹弹弹,弹走鱼尾纹”。
凭借这句广告词“丸美”不仅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美妆品牌,还收获了一个“眼妆第一股”的称号。
2019年7月25日,顶着“眼霜第一股”的名号,“丸美”成功在上交所完成了上市,并在短短2个月之内再一次展现了A股的造富神话!
上市后的“丸美”股价一路狂蹦,仅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市值就达到了230多亿成功超越曾今的A股第一日化股“上海家化(600315.SH)”,成为了A股日化的新晋之王!
但谁也想不到的是,狂奔后的“丸美”却不再“完美”了。当整个美妆行业业绩都在高速增长时,“丸美”这只曾经的“领头羊”却逐渐的掉队了,再一次诠释了什么叫“上市即巅峰”。
前几日,“丸美”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可谓糟糕透顶,让人无法相信今天的“丸美”和两年前上市狂奔的“丸美”是同一家公司!
根据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丸美”遭遇了营收、利润的双重下滑,其中单季度收益仅有2.64亿,同比下滑了23.19%;净利润为-4714.57万,同比下滑167.51%。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上市后“丸美”交出最差的一份成绩单,第一次出现了单季度的业绩亏损。
这也不禁让人想问,曾经那个“A股日化的新晋之王”如今是怎么了?
壹
“丸美”一家自创立就充满了谎言的公司。
和现在很多商品喜欢打上“伪日货”的标签一样,“丸美”自诞生之日起就打起打出了日系的标签。
“丸美”是由孙怀庆在2002年左右创立的。当时国内的美妆市场上可谓日货横行,年轻人纷纷都被日韩风所吸引,以资生堂为首的众多日本品牌抢占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致使国产化妆品寸步难行。
看中了这一点的孙怀庆便编织了一个弥天大谎,一直对外声称“丸美”也是来自日本的品牌。不仅如此,“丸美”自昭和54年就诞生了,与资生堂这一类日本的老字号属于同一级的品牌。
为了让这个“谎言”显得更加真实,孙怀庆还给自己取了一个日本名字叫“小林庆夫”,并在所有对外活动中都以这个日本名字出席,生怕别人不知道“丸美”是“来自日本”。
打着“日系”的招牌,“丸美”也果然在美妆这条赛道上杀出了一条血路,越做越好。但作为“伪日货”的“丸美”此时已经无法收场,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编织谎言。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职业打假人王海还曾揭发了“丸美”的谎言,但面对王海的揭发,孙怀庆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咬死不承认。到最后实在撑不住了,孙怀庆又编了一个谎称“丸美”是一家“中日合资企业”。因为,孙怀庆深知一旦承认“丸美”和日本没关系,那么公司就完了。
但人算不如天算,孙怀庆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2012年国内发生了“抵制日货”的事件,这件事情使得一直号称自己是日系的“丸美”受到了重创。
面对这种情况,孙怀庆再次话锋一转,自己戳破了自己编织多年的谎言,向消费者彻底摊牌称,“丸美”一直都是一家中国企业。
这事一出,就彻底将“丸美”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成为了“丸美”创立以来最大的污点。但凭借孙怀庆多年在营销上的运作,此事后来也逐渐被洗白。
早在2014年“丸美”就正式向IPO发起了冲击,但最终“丸美”的这次尝试还是以失败告终。
2017年,“丸美”二次向IPO发起冲击,最终再次失败。
而前两次IPO的失败,大致都归结于“丸美”在质量上存在的问题。据悉,2016年-2017年“丸美”旗下产品多次被检验出不合格。但面对这些产品问题,“丸美”都将“锅”甩给了第三方假冒发行人。
直到2019年,“丸美”三次冲击IPO才最终过会,完成上市!
可以说,“丸美”一路走来靠的最大的能力就是孙怀庆的营销和公关能力,无论是当初假冒日货,还是后面为“丸美”洗白。
也是因此,也有人说“丸美”是一家靠营销推起来的公司。确实,在“丸美”的营销上孙怀庆丝从来不手软,从2000年成立以来,“丸美股份”先后邀请了梁朝伟、周迅、陈鲁豫、杨子姗、彭于晏、周冬雨在内的一线明星成为其形象代言人,并通过电视台、时尚杂志、互联网等媒介大量投放广告。
据招股书显示,2016-2108年,丸美用于广告宣传类的费用支出分别为3.38亿元、2.90亿元和3.90亿元,占公司销售费用的比例分别为71.58%、62.12%和72.87%。
贰
是泡沫早晚都会破裂!
今年的双十一成为了各大主播的秀场,在带货直播的风口下,美妆行业保持着高增速的增长。仅李佳琦和薇娅就在双十一中拿下了189亿的销售额,由此可见美妆市场的风靡。
但面对整个行业的狂欢,“丸美”却显得很特立独行。就是今年11月1日双十一活动一开始那天,“丸美”在资本市场就遭遇“跌停”的惨状,股价更是创下了今年的新低。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上市时最巅峰的370亿市值,此时的“丸美”市值已经跌去了240亿!
除此之外,在几天后的“丸美”第三季度的财报上,“丸美”也收获了第一次单季度的营收、利润双下滑的成绩单。
作为曾经的“眼妆第一股”,“丸美”之所以走到今天这步田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线上销售的薄弱导致的。
虽然,孙怀庆作为一名营销大师在“丸美”的营销费用上还不手软,但不得不说,这一次孙怀庆还是押错了宝。
一直以来,“丸美”都将大部分的销售渠道放在了线下。有一组数据显示,上市前“丸美”在全国有将近200个经销商和1.5万多个零售网店,这些渠道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90%以上。
但“丸美”可能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疫情之下,美妆市场的格局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疫情对于美妆行业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但与此同时催生的电商直播风口却重新点燃了美妆赛道。
而碍于对线上渠道的不重视,也让“丸美”几乎错过了直播带货的整个红利期。
据悉,为了补救线上渠道的差异,从今年起“丸美”也在大力发展线上渠道,不仅把之前第三方代运营的天猫旗舰店改为自营模式,还同时大力布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
为了迅速打开线上渠道,“丸美”还不惜大幅度降低了自己的利润,最大幅度的打折优惠力度,吸引顾客。根据“丸美”的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丸美”的线上营收占比才刚刚超过一半,达到59.22%。
可见,虽然“丸美”亡羊补牢略有成效,但依旧不够理想。对此,就连“丸美”自己都表示,“公司的业务转型未如预期般顺利。”
所以,当前摆在“丸美”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丸美”不能加速线上转型,那么亏损将会变为常态。
值得一提的是,“丸美”在公告中显示,最近12个月内,“丸美”母公司已经连续19次购买理财产品,累计金额高达21.66亿,目前的实际收益为1583.17万,还有1.9亿本金尚未赎回。
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增加企业收益是无可厚非,但对于“丸美”来说目前如果无法重振主营业务的话,那么买再多的理财产品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凤毛麟角。
所以,还是那句话,如果不加速完成转型,那么再厉害的营销手段也无法拯救“丸美”。
长此以往,未来在竞争激烈的美妆市场中“丸美”也势必面临着被淘汰的可能。
4. 丸美股份值得长期持有吗
丸美股份值得长期持有吗
~~~~~~~~~~~~~~~~~~~~~
又是一个值不值得长期持有!!!你听听他的名字丸美股份!(就不怎么样!)
请看图!
5. 双十一主要利好哪些股票
双十一概念股龙头有哪些?掘金智能物流概念股一览
2015年,天猫双十一预售将于10月13日正式开启,双十一全球狂欢节的序幕也即将拉开。数据显示,2014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成交额总量达571.12亿元,远远超越2013年350亿元的纪录,同比增长57.7%。根据菜鸟物流平台的数据显示,2014年天猫“双11”一共产生了2.78亿个包裹,增长率高达63.5%;其中无线端共成交243亿元,占总成交额的42.6%,是2013年移动交易额的4.54倍。
点评:“双十一”前夕,随着传统企业大规模进入电商行业,三四线城市的网购潜力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加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移动网购日益便捷,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整体还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电商的继续快速增长,将进一步释放巨量的物流需求。物流价值愈发凸显。
利好板块:物流概念。
利好个股:传化股份(002010)、中储股份(600787)、铁龙物流(600125)
6. 丸美是个什么样的品牌
丸美是中国领先的护肤品企业丸美旗下品牌,以卓越的眼部护理著称化妆品界,拥有专业的眼部肌肤研究中心。丸美公司旗下拥有“丸美”、“春纪”、“恋火”和“美丽法则”四个品牌。
在中国拥有超1000个百货公司专柜,超15000个精品加盟店,商业版图遍布全国,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企业、中国最有价值品牌500强、全球100大美容品企业。2019年7月25日,丸美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A股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603983。
品牌发展:
丸美还在巴黎发布了其王牌产品——第四代弹力蛋白凝时紧致眼精华,这一款产品,集合了全球9国先进原料,更添加了7项专利成分。十数年如一日专注眼部护理的丸美,执着于“用世界最好,做中国最好”的理念,推出了众多令人尖叫的产品。
早在2002年创立之初,丸美就开始专注“眼部肌肤护理”领域。上世纪末的中国护肤市场还处于萌芽状态,但当时的丸美已透过跨国合作,在技术研究和开发上不断创新,屡创佳绩。
从最初的多达4款“细胞活性肌晶系列”的眼部产品,到次年凭借眼部多元细胞修复素的技术优势获得多项美容大奖,再到2004年推出眼部防晒乳,成为中国市场第一支获得特殊用途化妆品许可的产品,丸美在眼部护理领域的技术实力一再凸显,奠定了其行业的领衔地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丸美
7. 国产美妆“大逃杀”
文/钟微
编辑/叶丽丽
2020年9月28日,国产美妆品牌完美日记的线下门店已达200家。
自第1家门店在广州正佳广场开出,到第200家店落成,完美日记仅用了20个月。另一个惊人的速度是,在成立的第4年,完美日记将要赴美IPO。
据报道,完美日记近期完成了新一轮1.4亿美元融资,如果以40亿美元(约为268.4亿人民币)的投后估值比照,完美日记的市值已经超过丸美、接近珀莱雅。
后两者是如今国产美妆行业的双巨头,截止发稿前,珀莱雅市值居A股美妆行业第一,为291.08亿元人民币,丸美为262.21亿元。
从2018年开始,完美日记、UNNY、橘朵等国产美妆品牌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他们身上有着同样的特点:抓住了小红书、KOL等新渠道带来的流量红利,擅长营销玩法,从线上起家。
扎根线上的中国美妆品牌们渐渐成为很多人眼中的“野蛮人”。
韩国化妆品上市公司科丝美诗有着近30年 历史 ,并于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其总经理助理申英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中国线上渠道和平价品牌的崛起改变了供应链的整体逻辑, 线上模式导致了行业里充斥着“门口的野蛮人” 。
以完美日记为代表的、走线上模式的品牌们改变了供应链的整体逻辑,影响了整个美妆市场,而对于传统美妆品牌而言,这些变化也许是致命的。
中国美妆行业发展至今,经历了几个阶段,挑战无处不在。
国产品牌也曾经历过“畅销时代”,产品不愁销量,随着欧美美妆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加剧了竞争,不同品牌的产品功能、价位等变得更细分。
从2010年左右开始的线上渠道变革,更是给美妆行业增添了不少新玩家,这也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来临。
一边是诞生于淘宝的美妆淘品牌,当时雅诗兰黛等欧美品牌大多定位高端,迟迟不入驻淘宝,给了国产美妆淘品牌崛起的空间。另一边则是传统国产美妆品牌,扎根线下的它们,对线上渠道的尝试也显得过慢。
当传统美妆品牌反应过来,布局线上,将淘品牌作为不能忽视的对手时,前面又有新的伏兵在等着它们——完美日记、花西子等新锐品牌,通过互联网化营销带来的流量红利,掌握了线上市场的话语权。
中国美妆市场的各方势力,如今已经进入了史无前例的混战局面。
回溯以往,每一场变革中,必定有许多企业在走下坡路,但其中也必定有新兴强者与存活者。
在这场国产美妆“大逃杀”中,谁活了下来,谁又最终消失了?
曾经A股化妆品市值第一的上海家化,已经先后被丸美、珀莱雅超越,截止目前仍未翻盘。
今年年初,前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发送了一条微博,他写道:“今天珀莱雅的股票市值206.6亿,超过上海家化206.4亿。”末尾还附上了三个流泪的表情。
很难相信,这个打造了美加净、佰草集、六神等知名品牌的化妆品公司,打过不少胜仗,经历了数个阶段的变革,但最终掉队了。
许多国产美妆品牌有着类似遭遇: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普兰娜”,在2010年因为原料等问题被经销商举报后,逐渐消失在消费者视野中;曾是中国本草护肤第一品牌、KA渠道第一的相宜本草,因为品牌老化,业绩下滑严重。
上海家化的掉队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美妆行业兴起,大量创业者涌入,通过生产技术、营销、线下等多个环节的学习与调整,让国产美妆品牌得以遍布中国,美加净、大宝、欧珀莱、雅芳等品牌,都曾是无人不知的国产美妆品牌。
这一时期被称为“畅销时代”,怕的不是卖不掉,怕的是生产不出来。很多国产品牌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登顶。
随着全球美妆巨头加速开拓中国市场,国产美妆品牌的地位被冲击,它们的产品定位被挤压在中低端市场,许多品牌还需要通过中外合资才能存活。
人们发现,像上海家化这样的企业,尽管创造了不少成功的品牌和产品,但销售体系、营销能力、企业现金流等方面都与欧美巨头有着很难赶超的差距。
来自欧美巨头的刀剑已经架在了国产品牌的脖子上,后者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2009年前后,欧美巨头几乎占领了这个行业,丁家宜被科蒂集团收购,大宝被强生收购,小护士和羽西被欧莱雅收购。收购不断发生,不少“国货”渐渐变成了“洋货”。
同时,当时美妆行业的市场虽然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来自欧美或本土的头部企业,已经垄断了市场,市场上略有名气的品牌,实际上都被抓在少部分企业手上。小型初创公司想要开辟出一条成功的道路,无疑是艰难的。
但依然有一大批国产美妆公司成立并孵化新的国货产品。
上海家化成立于1989年,但2000年之后,才是国产美妆的爆发期。丸美、韩束成立于2002年,珀莱雅诞生于2006年,卡姿兰则成立于2009年。
中国美妆品牌的成长和活跃变得更剧烈,丸美“弹弹弹,弹走鱼尾纹”、自然堂“你本来就很美”及韩束“释放你的美”等广告被投放在卫视等渠道。
上海家化已经随着佰草集跌出头部品牌阵营,而走上了下坡路。珀莱雅和丸美成为如今国产美妆行业的双巨头。
年轻的女性消费者,大多走入过它们的线下专卖店,专柜售卖模式一度是它们主要销售渠道。它们的营收,100%来自化妆品自有品牌运营的核心业务,这一因素让它们更被投资者看好,市值也在不断升高。
20年间,行业起伏,玩家更迭,有人刚刚坐稳位置,便又有新的黑马以不可阻挡的势头打破格局。
在新的阶段,竞争加剧了。
此时的美妆行业,欧美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依然强劲,它们不再犹豫、加速融入电商平台。传统国产美妆品牌也一样,线上渠道甚至成为了主要营收来源。
新的玩家也开始跃跃欲试,完美日记、花西子等新锐品牌,带着不同的模式走来,掌握了市场的话语权。
格局早有变化的征兆。在 科技 领域,技术的更迭背后往往孕育着机遇,而在消费领域,渠道的变革也是同理,这一轮变革围绕着线上。
2010年以前,美妆品牌大多是经销商模式,每年的美博会是企业招揽代理商、提升销量的重要方式,但美妆行业的销售渠道一直在变化。
关于中国美妆品牌的销售渠道变革,伽蓝集团执行总裁刘玉亮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27年前,中国化妆品产品的销售渠道大多是在百货商场柜台销售。
后来超市大卖场大举进入中国,紧跟超市大卖场的化妆品品牌快速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再之后便是CS渠道——由化妆品店、日化店、精品店系统所构成的销售终端网络系统开始盛行。
如今又到了电商渠道崛起的时代。随着2010年淘宝商城美容馆正式上线,美妆类淘品牌成为行业里的新生力量,其中诞生了御泥坊、膜法世家、阿芙、芳草集等知名国产美妆品牌,它们都是抓住渠道变革的先行者。
之后佰草集、自然堂等扎根线下的国产美妆品牌涌入电商,展开了一场传统品牌与淘品牌的激烈竞争。
新的搅局者又开始出现。2017年,黄景峰经历了数份工作,他曾在宝洁工作,又加入御泥坊担任副总裁,最后离开御泥坊,成立了完美日记的母公司逸仙电商。
逸仙电商是一个区别于宝洁、御泥坊的美妆公司,完美日记的模式也不同于很多传统品牌和淘品牌。
2017年,完美日记正式推出,并开设天猫旗舰店,它并不像淘品牌一般依赖阿里的流量扶持。 完美日记有了更广泛的营销阵地——小红书、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备受追捧,消费者往往通过这些平台先“种草”再买单。同年8月,完美日记开设了小红书店。
据艾瑞咨询统计,90后、00后了解新品牌的方式主要通过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以及电商平台。
而美妆的三大社交媒体是微博、小红书和微信。其中小红书已经与淘宝在内容上已成功打通,商家在编辑某个商品介绍时,可选择引用小红书相关“笔记”。
黄景峰曾提到,完美日记起初的销量并不好,直到开设了小红书店,天猫的销售业绩也有了明显的增长。
除了完美日记、花西子,新锐国产美妆品牌的名单上还有玛丽黛佳、HFP、橘朵等。
随着这份名单变长,竞争也逐渐激烈,行业变得拥挤,有投资人为错过完美日记们而懊悔,也有新的创业者不断加入这一行业。
中国美妆行业的热度似乎不会降温,传统美妆品牌、新锐玩家、亦或是国外巨头都站在了这一分界点上。
进入2020年,美妆行业的变革还在持续。
实际上,在疫情驱使企业强化线上渠道之前,这场变革早已发生。
2019年到来的直播电商风口,“口红一哥”李佳琪用五分钟卖掉了1.5万支YSL口红, “直播+网红带货”的模式带动了不少美妆品牌的销售业绩。
这一年,国潮概念也开始风靡,食品、服装等各个领域的品牌开始主打中国元素,中国风、古风等风格的国货打动了年轻消费者,美妆品牌也借此实现了转型或崛起。
同时,品牌在挖掘线上流量之时,也不忘线下渠道依然有其价值。
传统美妆品牌大多依靠线下渠道起家。珀莱雅近年来大力发展线上渠道,但线下渠道依然贡献了大量营收。据珀莱雅财报,2019年,线下渠道营收14.62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46.91%。
扎根线上的新锐美妆品牌,也在重金布局线下。2019年1月,完美日记在广州开设首家体验店,截止今年9月底,完美日记已经有200家门店,并声称要在2022年开出600家门店。
完美日记突出重围的这些年,美妆已经成为中国零售行业增速最快的品类之一。
过去,中国风靡的化妆品品牌中,大部分来自美国、韩国等国家,即使在珀莱雅、丸美崛起的时代,也没有打破被国外品牌统治的格局。
但如今,这一格局正在被改写。2020年,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了最新的美妆市场趋势报告,在护肤品类中,百雀羚、大宝、巴黎欧莱雅、Olay、妮维雅排名前五,虽仅有百雀羚是国产品牌,但位列第一。
而在彩妆品类中,唯一的国产选手完美日记也夺下了第一,美宝莲纽约、魅可、迪奥、卡姿兰排在其后。
放到线上,趋势则更加明显,国产品牌在美妆品牌榜单的席位越来越多。 2019年双十一,自然堂、百雀羚、完美日记、薇诺娜跻身榜单前十。
新锐品牌中,首次参加双十一的花西子1小时实现销量破亿,完美日记13分钟破亿,是首个登上天猫榜首的国货彩妆品牌。
不过,国产新锐美妆品牌低毛利、高营销的模式正在面临争议。
目前新锐美妆品牌的产品定位依然在中低端,产品价格大多在20到200元之间,是在压缩毛利率的背景下提升了销量。
与之对应的是品牌的营销费用高企。据时代周报今年5月报道,完美日记公关部人士表示公司毛利目前低于行业水平,更有报道称完美日记的营销费用就占到收入的40%-50%。
玩家最终走向的结局必将是提升定价,让投入产出比为正,何况目前完美日记们还在布局线下,这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负担。要到扭亏为盈,完美日记们才能迎来真正的胜利。
新锐美妆品牌尚有脆弱之处,老玩家亦在补齐短板。竞争远未到终局,而产品、营销、渠道都将成为这场战争的变量。
8. 丸美精致套装怎么样
很好。
丸美精致套装配方温和不刺激。用起来很温和舒服,用完后皮肤很水润。
丸美,A股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3983),定位中高端的护肤品企业,以卓越的眼部护理著称化妆品界,被誉为“眼部护理专家”。
9. 丸美股份为什么被踢出沪股通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业务实施办法》,沪股通股票的范围包括上证180指数成份股等上交所上市A股。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每年会按照指数管理基本规则对上证指数成份股进行审核并调整指数样本。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及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于2020年11月27日发布的《关于调整上证50、上证180、上证380等指数样本的公告》显示,公司于2020年12月14日被调出上证180指数样本名单。公司目前经营正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公司将坚持秉持“用世界最好,做中国最好”理念,坚持“长期主义战略”,持续致力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改进经营质量,以良好的经营业绩回报各位股东
10. 丸美护肤品包装里面有的脏是正品吗
丸美护肤品包装里面有的脏不代表就是假货
丸美真假辨别方法:
外包装上的不同从正面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一共有两点不同,正品丸美巧克力眼霜的包装盒颜色是稍微带点巧克力棕色感觉的深红色,而假冒丸美眼霜的包装盒是亮丽的红色。此外,包装盒中间部位的文字在假货上也是没有看到的。
包装盒的背面上的字体不同也很明显,只见它们的字体、文字大小和排列方式全部都不一样。包装盒有一侧的条形码位置,正品的条形码是位于居中位置的,而仿冒丸美品的条形码位置偏下方,在条形码上方还有成分标注,正品就没有标注这个位置上。
正品丸美说明书印刷清晰,纸质较好,折叠规范。下方丸美仿冒品的说明书纸质较差,非常薄,发皱发黄,而且上面字体印刷较为模糊,排列不够规范,边缘还翘起一角,看上去就感觉到做工很差。
丸美眼霜包装瓶上同样可以看出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正品的颜色同外包装盒一致,显示为深红色,而仿冒品的玻璃瓶也是跟仿冒的外包装盒一样,显示为非常鲜艳的红色。此外,玻璃瓶上的字体正品偏小一点,仿冒品的字体显得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