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4日股票市场分析
1. 股票K线图分析~~~~~急
1、上证综合指数13年10月——2014年4月走势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并给出自己的结论。
(1)走势分析研判:2013年10月上证综指在2200点上下震荡,形成阶段性高点,10月底进入下跌行情。11月初受到优先股即将发行的政策刺激,在银行股(金融股)上涨的带领下,走出一波反弹行情,至12月中旬,银行股偃旗息鼓,导致上证综指再度陷入低迷,出现一轮暴跌行情。至14年1月下旬下跌至2013年低点1990点附近止跌反弹,2月20日反弹至2177点遇阻回落,当下跌至前期低点1990点附近时,于2014年3月中旬再次止跌反弹,4月10日见到高点2146点后,市场无力上攻,至今连续下跌调整了8个交易日。
2013年10月至今,上证综指没有很好的表现,基本围绕2100点上下拉锯,高点位于2270点,低点基本位于2000点,上下最大幅度仅为18%。在这样一个狭窄的区间,上证综指不可能有令人惊艳的表演。后市若资金面没有彻底的改观,有关主管部门没有重大举措推出,上证综指仍将延续这一低迷的格局。
2、世纪星源综合分析:该股2013年10月15日见到反弹高点2.93元后,进入一轮中线下跌行情,至14年1月14日,跌至2.28元止跌反弹,2月中下旬见到反弹高点2.50元后再次回落,3月11日再次跌至前期低点2.28元止跌,近期表现为弱势反弹。
该股历史业绩一直很差,基本处于微利或亏损的边缘游走,属于典型的鸡肋式股票。如果公司基本面没有大幅改善,该股恐怕永远是一只股市的鸡肋。
K线组合:该股自2012年开始,K线图形就形成了一个明显的下降通道,截至目前没有任何改变。
趋势线:由于今年该股出现两次反弹,中期下跌趋势已经改观,进入上下震荡的格局。目前涨跌趋势不是很明显。
均线分析:由于今年该股出现两次反弹,长期均线下降趋势有所修复;但短期均线呈现空头排列。
MACD:KDJ:其他分析工具自选:这些东西无法将每次的情况详细说明,抱歉!
2. 大盘指数历史最高点和最底点是多少什么时候
上证指数的历史最低点是1990年12月19日所形成的95.79,历史最高点是2007年10月16日所形成的6124.04点,所以历史上的上证指数也是经历了诸多变化,而现在的上证指数也是在这个最高点与最低点之前持续波动。
股市指数的意思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指数是各个股票市场涨跌的重要指标,通过观察指数,我们可以对当前整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有直观的认识。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其实还是比较难懂的,那学姐就不在这里细讲了,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根据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性质来进行分类,股票指数可以被划分为这五种: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在这五个当中,最经常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规模指数,譬如大家都知道的“沪深300”指数,说明了交易比较活跃的300家大型企业的股票在沪深市场上都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和流动性一个整体状况。
再者,“上证50 ”指数也是规模指数的一种,也就是说其意味着上海证券市场代表性好、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其实就是对于某一个行业的整体情况的一个整体表现。比方说“沪深300医药”代表的就是行业指数,代表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中的17个医药卫生行业股票整体状况,这也对该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作出了一个小小的反映。
主题指数代表的是某一主题的整体情况,例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等,相关指数“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根据上述的文章内容可以知道,指数在选取市场中的股票都是有代表性的,因此,指数能够帮助我们比较快速的了解到市场的整体涨跌情况,从而对市场的整体热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甚至对于未来的走势也可以预测一二。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2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3. 请教迄今为止中国股市行情的几个大转折点的分析
■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后,挂牌股票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难怪有人说,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涨更爽,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这种行情在现在看来,足以让投资者羡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都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全面暴涨,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对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股市政策市"的说法也被投资界普遍接受。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深发展、四川长虹、深科技、湖北兴化等龙头股均为业绩极佳的绩优成长股,在这些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这些股票创造的"投资神化"也对当时的普通投资者进行了一场鲜活的投资教育。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多数的投资者都记忆犹新,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2000点以上,并创出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伴随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的问题。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
■第七次大牛市:2005年6月7日至2007年10月16日
2005.4月底,证监会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05.6.6上证综指破1000点心理底限后,市场开始一轮基于价值回归的反转行情,至2007.10.16上证综指最高升至6124点。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今
中石油A股上市拉开了本轮熊市的帷幕,大小非,国内经济放缓,美国金融危机等等问题,伴随着A股从6124点跌到最低1664点。
4. 2022年,3月14号和15号股票大跌和疫情厉害有关吗
股票大跌是多种因素合在一起导致的结果,和疫情没有什么关系。
股票下跌原因:
(1)市场内部因素它主要是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即资金面和筹码面的相对比例,如一定阶段的股市扩容节奏将成为该因素重要部分。
(2)基本面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和公司内部因素,宏观经济因素主要是能影响市场中股票价格的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经济景气循环,利率,财政收支,货币供应量,物价,国际收支等,公司内部因素主要指公司的财务状况。
(3)政策因素是指足以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国内外重大活动以及政府的政策,措施,法令等重大事件,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政策的变化,新颁布法令和管理条例等均会影响到股价的变动。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5. 在上海股票市场的投资者,1990年投入1000元,2014年3月14日将获得多少收益
我统计过这个数据。如果您1990年有笔钱,假设您当时随意买进1只或几只股票,或者靠抛硬币买一篮子股票,假如您一直拿到现在,年均复利投资收益率为10%左右。当然,这些股票里有亏损的,有退市的,也有涨的很夸张的长期大牛股,10%只是整体上的比率。最高点不好说,最高盈利点应该在1992年的时候。当时两年时间就涨了十几倍,复利收益率更高的惊人了。
6. 2012年 3月14日 股票为何暴跌
总理关于房地产的价格还未达到合理水平的言论导致房地产板块的带头下跌,从而引起恐慌性抛盘。这只是一个引子,根本原因还在于今年经济形式可能下滑和短期内这轮行情涨幅比较高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在期货市场非常适合做空,因此前期准备做空的庄家有了合适的理由。 相反在前期温总理同样提到过关于房地产的问题但股市却没多少反映,所以温总理的言论并不能作为今天下跌的重要理由,前几天的好行情明显就是在拉高出货。
7. 美国股市为何在疫情下经历了最惨的下跌后迎来暴涨
美股自疫情来,自高点跌了36%,目前反弹了25%,确实跌的够多,而近期的反弹,相对A股,反弹是比较多的。美股目前的反弹并非是疫情好转或者经济好转,而是来自货币宽松和经济刺激。
东哥此前说了美股的下跌,疫情只是导火索,本质原因是美股牛市运行了11年之久,市场担心牛市终结。从估值来看,标普500指数以及道琼斯工业指数估值已经进入过去15年间的高位,达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的估值水平。同时,美债收益率的现象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预示着美国经济存在进一步衰退的可能。
而疫情使美国经济进一步承压,倒逼美联储加快降息的步伐,但是,降息只能缓解熊市的步伐,延续牛市的难度非常大。 最近一次可以与这次全球股市暴跌比较的是2008年,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这一次是否会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当下还很难判断。
当前美股反弹并非是疫情好转或者经济好转,而是来自货币宽松和经济刺激。美联储持续放大招,承诺无限制地购买资产,几乎堵上了所有的筹码,当然还有最后一个大招就是一项2万亿美元刺激计划协议!很快要来了,之前要求通过14万亿经济计划。后来美联储承诺无限制地购买资产,每天都将购买750亿美元国债和500亿美元机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此计算规模总计6250亿 美元),扩大货币市场流动性便利规模。
晚间美联储又祭出2.3万亿美元贷款,包括大众企业贷款、市政流动性便利,垃圾债、连垃圾债都买上了。所以,放水和刺激的力度是非常大的。
但美国这样无限制发债,利息还得起么?咱们弄个4万亿,很多年都没消化完。最近全球股市反攻,是用钱砸出来的,无限制的印钞票,但美股能再转牛吗?可能并不乐观,因为水放多了,慢慢也不奏效了,降息只能缓解熊市的步伐,延续牛市的难度非常大。要见市场底,得经济+疫情的双重反转。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下文散人阐述一下美股暴跌暴涨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利好(空)!
自3月份新冠肺炎袭击美国后,美股就如同“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整个3月狂涨狂跌,24日前狂泻30%;24-26日连涨三天,暴涨20%。其中,3月26日道琼斯指数收涨1351.62点(6.38%)至22552.17点;而3月27日,三大股指均跌超3%,其中,道琼斯指数下跌了915.39点,跌4.06%,至21636.78点。至此,美股已经创下了多项记录,比如:两周内经历4次熔断,这样的场面就连久经沙场的巴菲特都表示,在他89岁的生命中从没有一次见过这样的场景。说到这里,散人认为美股熔断尚未结束,还会再来。
美股“过山车”,也导致欧洲、日本和韩国等多个市场跟着“起舞”,狂泻反弹,就连差一点站稳3000点的上证指数也受到牵连,上周五(3月27日)收涨至2772.20点。
为什么单单一个美国股市的暴跌暴涨会带来这么大的冲击呢?而美股乃至全球的这次暴跌狂涨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下A股的情况。外资作为一个神秘的存在,一直被各大媒体誉为价值投资的典范,也被A股的投资者看作是A股市场的一个风向标,被誉为“聪明的资金”。这类资金,一旦流出就会被投资者们视为市场将要下跌甚至大跌,而一旦流入就会被视为市场将要上涨乃至大涨。这样的心理效应,在众多外资所喜欢的价值投资类股票(如中国平安、贵州茅台等)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将中国平安和贵州茅台等股票的走势与道琼斯指数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它们的走势非常相似,乃至如出一辙。
自从我国因高杠杆而导致2015年“杠杆牛”破碎后,大量的外资蜂拥般地冲到国内市场,大肆购买A股股票,从而开启了一波长达3年的上涨。然而,2018年美股由于恐慌情绪四下蔓延,道琼斯指数一路大跌,作为价值投资典范的中国平安等外资持有重仓的股票也不幸遭殃,高位“跳水”。
当这样的情况再一次发生在2020年的时候,不禁让人怀疑其中的原因。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全球的央行开启了一波快速的量化宽松政策。由于有大量的资金流入市场,叠加上全球化的便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大量流入全球的资本市场,从而推高了全世界资产的价格。自2011年开始,我国允许境外机构投资者,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由于起步较晚,外资在A股市场上的体量不大,所以,上证指数整体上一直没有被推高。直到2018年6月,众多持股限制被取消后,外资才真正地成为A股的主力军之一。根据国金证劵研究所的统计数据,2019年,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达到1.76万亿元人民币,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的3.96%,并且,持股多在上证50里。
近期,美国流动性的缺乏导致资本的快速流失,使得本应属于避险资产的各类资产,被争相恐后地进行抛售,以便保留现金。这也波及我国,截止3月25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出836亿元人民币,大量资金流出的股票为中国平安、贵州茅台和招商银行等白马股。不光是A股和港股,世界上所有新兴市场都出现外资的疯狂抛售。全球化使得世界相连相依,却也使得世界经济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随时可能造成连锁反应。
作为这次全球金融暴跌的“始作俑者”,美股可谓聚焦了全世界投资者的目光,美股的暴跌突涨何时才是个头儿,一直是全球投资者最急切关注的问题。毕竟,股市稳定才有利于市场 健康 发展。
再让我们从投行预测、数据显示和高管购股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吧!
作为在美国投行占有重要一席的高盛,于3月13日公布了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它对美国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作出了预测:如果在2020年,假设企业利润降低50%却相对好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表现,那么,标准普尔500指数也将在2100点企稳,这代表了今年38%的总下跌。而高盛给出的今年表现最差的模型反映,如果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所引发后续的金融或经济危机,参考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的次贷危机,分别下降49%和57%,那么,标准普尔500指数就会在1700点左右,也就是距2020年2月14日高点3393.52点下降50%。虽然看似悲观,但是,高盛却乐观地认为,本次事件是突发性事件,并不具有任何的可持续性。同时,高盛的分析师Kostin大胆预测,到2020年年底,标准普尔500指数回升至3200点。3月27日,标准普尔500指数,跌88.60点,或3.37%,至2541.47点。
席勒市盈率是考察股市走向的另一个指标。所谓席勒市盈率(Shillers PE),是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自己创造的一种市盈率(本益比)指数。这种指数,以通货膨胀调整利润的10年平均数,来计算调整后的市盈率,从而克服了在利润出现泡沫时市盈率失真而误导投资人的情况。在席勒市盈率方面,美股的正常市盈率一般在15倍左右。可是,在这次美股股灾之前,美股平均市盈率却高达32倍,这个数字也是基本持平于前几次互联网泡沫、金融危机时的平均市盈率。在经过了这次股灾的调整之后,该平均市盈率已经下降到了22倍。如果重回到正常的15倍,那么,美股的正常位置正好在标准普尔500指数接近1700点的位置。
虽然目前的市场看似深不见底,但是,根据CNBC的报道,美国一些公司的高管却已经开始大量地购入本公司的股票来稳定市场。Verdence Capital的投资人评论道:“当内部人士开始购买股票时,就说明他们认为自己的公司的价值被低估了”,正所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华盛顿服务公司(Washington Service)的数据显示,在2001年和2008年的两次经济危机中,在市场下跌到一定程度后,就有一些公司的高管们开始增持自己公司的股票,当他们开始进行第二次增持时,通常意味着市场底部即将出现。
一阵秋雨一阵凉,枝吐绿芽报春归。综上所述,判断美股何时稳定,总有众多迹象提前预示。就美股来说,投行买入的预测、平均收益率的降低、企业高管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等等,都是市场企稳重要信号;
就A股而言,随着美股的企稳,外资也将再次流入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等白马股股票之时,就是A股稳定上升的重大吉兆。
此外,作为全球化的结果之一,以及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力,美国股市的稳定,才是全球股市稳定的重要因素!
回答不易,感谢观阅!
跌久必涨,涨久必跌,这是市场规律的使然,俗话都说反弹只是为了更好的下跌。
道琼斯指数已经暴跌10000多点了,短期反弹暴涨也是必然的。目前美国疫情还这么严重,停工,停产,停止进出口,这些都停止了目前用什么来支撑着股市,支持经济?单纯的货币政策,完全无法解决根本的问题,这种暴涨是没有可持续性,所以美国根本问题,还是控制疫情,然后恢复生产,提高就业!这样经济才能逐步恢复,股市才能真正的好转!
嗯,对于美股来说,做多做空都能挣钱,这或许正是其魅力所在,毕竟美元独大,在洪流中,或者在潮汐间隙捕捞,以供日常食用,这也是靠水吃水的正常行为,记得笔者年轻时对日本文学里的赶海精神及经验就甚感敬仰,作品名虽然一时记不起来了,但其中描述的日本人在恶浪频繁时期,渔人为了求生而日夜侯待恶浪过后的捕捞机会,有时是满载而归,有时数日连虾影都难见,还得与恶浪抗争,躲避海浪无情的吞噬,其情其景不得不让人佩服其渔人坚韧不拔的坚强韧性,笔者讲述的看似与问题无关,不过在我看来,美股近期的反复走势确实与我当时欣赏日本文学时的情景感触极其相似,而当今美之疫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不会亚于恶浪,相信其中赶海者中也有不少熟悉海上生存的捕捞者,懂得选择性的耐心等待,侯待反复无常的巨浪后,才会重拾生活,恢复正常风平浪静快乐生活吧
8. 3月14日为什么股票大跳水
温总理讲话,称房价远远没有调整到位,还将继续调控房地产。不过尽管今天市场大跌跳水,但是不必过于恐慌,大跌为系统性风险的释放,是上涨趋势中的一次洗盘,也是激进投资的一次逢低参与的机会。
9. 汪氏父女内幕交易被罚史上最大罚单,上一次记录是谁
6月24日,中国证监会披露了一起内幕交易案,罚款36亿元,引起轩然大波,震惊市场。根据该决定,当事人汪耀远、汪铮铮父女在2015年4月3日宣布第二大股东宏信行减持和转让健康元股份的内幕消息之前,曾与相关内幕信息的知情人欧亚平进行了接触。自2015年3月16日以来,他们通过21个账户购买了健康元的股票,短期利润超过9亿元。最终,中国证监会没收了汪氏父女违法所得9.06亿元,并处罚款27.19亿元,共计36.25亿元。
据中国证监会调查人员介绍,由于次新股普遍具有市盈率低、概念新、发行量小的特点,很容易成为市场投机、投机和短期操作的集中区域,积累市场风险和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