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聚美股票市值

聚美股票市值

发布时间: 2022-11-22 10:08:18

『壹』 缩水300亿,现在的聚美优品如何了

“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几年前陈欧体广告词大火,另一方面也将当时发展相当快的聚美优品又向上推了一把。其前身团美网正式全面启用聚美优品新品牌,并且启用全新顶级域名。聚美优品的宗旨为“聚集美丽,成人之美”,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优质专业的服务,让变美更简单。聚美优品在纽交所上市,31岁的陈欧打破了纽交所历史上最年轻CEO的记录。聚美优品上市后,当天开盘价是27.25美元,市值达到56.5亿美元,陈欧的身价跨越13亿元,跻身亚洲十大年轻富豪之列。

然而应验了“站得高,摔得惨”这句话,从今年开始,聚美在网络上不间断地遭受着冷嘲热讽,而相对于昔日风光,今天的聚美优品股价屡创新低!陈欧概略做梦也想不到,仅仅三年往后,聚美优品遭遇重重的坚苦和危机,股价跌至2.32美元。

这是一家首创“化妆品团购”模式的垂直电商,截止目前,聚美优品股价为当年的十分之一左右,换句话说就是与上市之时相比,聚美缩水得只剩一成。发展到如今聚美几乎刷新了证券交易的各项记录,下落速度堪称可以与陈欧的“网红事业”上升速度持平,无论其微博粉丝数量还是单条微博转发评论,数字都巨大,曾有业内人士称,聚美此前的成绩一大半靠的是陈欧的“网红经济”。

逆境挣扎,陈欧能否再度登顶?

面对这些所谓正常的“人才流动”和股价的颓势,聚美不断调进行业务调整,在过去三年内已有五次,除两次在电商领域资外,其余均为跨界行为,如影视文化业、空气净化器、共享充电宝等。对于聚美优品的投资行为,业内人士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迎合市场发展趋势的投资,会有新的突破;而另一种声音则认为聚美优品的频繁调整正是在向外界传达一种示警信号,影响股民信心。

『贰』 聚美优品快被陈欧玩没了是怎么回事

2017年7月7日,聚美优品股价2.10美元,总市值3.05亿美元。
对普通人如你我,这资产已足够庞大,但对聚美和陈欧而言,如今尘埃落定的,是苦涩的败局。

要知道聚美优品刚上市的时候,开盘价是27.25美元,总市值38.695亿美元,十成资产如今已然是去了九成。
多元发展的策略,并不是错误的。但良药不对症,再熬百剂也是徒劳。
陈欧他们失败的华点,主要还是那一场“聚美售假”事件,对聚美自身品牌信誉的重大打击。京东遇到同样的惨剧,它挺过来了,但根基不厚实的聚美没有。


曾经只把吸引眼球和营销当成工具的聚美,因为出乎意料的奇迹般效果,如今已沉迷营销,走上了强灌鸡汤、四处搞事的网红歪路。

却忘了任你宣传得再好,没有干货也是枉然。

『叁』 聚美优品退市后何去何从

坊间有观点认为,聚美退市后可能会冲击A股或港股。

企业在国内上市需要突出主业,目前聚美能拿出手的业务除了电商就是共享充电宝。一方面,聚美的电商业务体量偏小,且随着近两年电商新模式、新平台的不断崛起,外部竞争变得尤为激烈,聚美的电商业务已不足以支撑其闯关IPO;

另一方面,当前资本市场对于共享充电宝业务的热度和盈利预期都有更理性和冷静的判断,这一业务能不能经得起资本市场的推敲依然存疑,短时间内不太可能作为上市公司主业。

不过,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由于聚美优品上市后市值缩水非常厉害,目前市值仅约2.21亿美元,属于较低市值的企业,私有化所需要募集的资金难度并不算大。要判断聚美私有化以后的公司走向,重点在于其私有化资金的构成来源。

若其私有化资金主要来自于公司创始团队,那么其退市后继续保持私有化的可能性较高。若私有化资金来源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那么其退市后回国上市的目标就基本可以坐实。

(3)聚美股票市值扩展阅读:

截至2020年9月根据聚美优品最新发布的公告,该公司已接受以公司创始人陈欧为首的买方团提出的私有化方案。根据协议,买家将立即开始要约收购聚美优品所有非买方拥有的已发行A类普通股,价格为每股2美元或每股ADS 20美元的现金。

聚美优品表示,预计该交易在今年二季度完成,之后该公司将成为陈欧直接全资拥有的私有公司,从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退市。不过据媒体报道,与聚美优品四年前首次提出私有化时的境遇类似的是,部分中小股东依然认为该公司私有化价格过低,对方案持有异议。

『肆』 聚美优品市值多少,陈欧持股多少

聚美优品目前市值7.51亿美元,陈欧持有公司约5090万股股票,所占比例为40.7%。

『伍』 曾经“为自己代言”的陈欧,短短3年败光120亿,如今过得怎样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这句话似乎从古至今都在应验。互联网的发展促成了无数新兴产业,也捧出了一大批“电商玩家”,甚至你拿起手机刷个朋友圈,朋友圈里每天都不会缺卖货的人。但在激烈的竞争下,真能在电商行业笑傲群雄的人,少之又少。

陈欧已经丢掉在美妆电商领域的优势,把注押到共享充电宝这一领域,有人称赞他不抛弃不放弃,失败之后继续努力,也有人不看好他的选择,认为他对新方向的预估太乐观,对自己太自信。总之陈欧虽然没有了以前的风光,但目前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刻,接下来他的发展只能拭目以待了。

『陆』 陈欧聚美优品的发展怎么样了

陈欧的聚美优品已经退市。

2020年4月27日,聚美优品正式宣布从纽交所退市,完成私有化,母公司和买家将收购聚美优品所有已发行A类普通股和美国存托股份。从上市首日的34.33亿美元市值,到现如今仅剩的2.28亿美元,六年时间公司市值蒸发超过90%。

其实这并不是聚美优品第一次提出私有化,早在2016年,陈欧就曾提出要以7美元/ADS的价格进行私有化,但是却被否决。作为最早一批的垂直美妆电商,曾经风光无限的聚美优品,最终还是走下了神坛。

(6)聚美股票市值扩展阅读:

超优质青年的人设,使得陈欧最初的创业之路顺风顺水。成立聚美优品后,很快便获得资本青睐,徐小平、沈南鹏等人相继向陈欧抛出了橄榄枝。这位网红CEO一路带领着聚美优品敲响了纽交所的钟声。

曾经一度被视为垂直电商标杆的聚美优品,却上演了一场“上市即巅峰”的戏码。

驶入发展快车道没多久,聚美优品就身陷丑闻危机。首先是第三方供应商被曝售卖假货,随后供应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引得聚美优品的投资者发起集体诉讼。这一些列事件导致公司股价持续下跌,在消费者当中的口碑下滑。

无奈之下,陈欧只能开始“为自己代言”,不仅频繁涉足娱乐圈,还带领微博上4000多万粉丝与各路明星高调互动,成为企业的公关发言人。陈欧凭借一己之力挽救公司声誉的同时,也因为个人身份定位带着公司偏离了发展轨道。

2015年,聚美优品出资3.72亿元投资宝宝树;2016年,陈欧宣布进军影视文化业,成立聚美影视。同年6月,又进军空气净化器行业;2017年,花3亿人民币收购共享充电宝企业“街电”82.07%的股份,以及投资9600万元拍摄电视剧《温暖的弦》。

频繁的跨领域投资,使得聚美优品整个电商模块的营收逐年走低,到了2019年,市场份额只剩下0.1%。当淘宝、京东等各类综合型电商平台逐渐占领市场之后,陈欧的网红效应再也掩盖不住公司供应链、物流体系、产品类目等短板,最终错失发展风口,再也不能与行业巨头们相抗衡。

『柒』 陈欧2019身价多少

陈欧以11亿美元亚洲获得亚洲十大年轻富豪第六名。2017年5月,陈欧出任街电科技董事长,聚美优品向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街电)投入3亿元现金。2016年,经过综合考虑,陈欧认为分享充电宝是一条值得投资的大赛道,为了验证这一想法,2017年3月,陈欧独自从北京前往深圳,花了一个月时间视察了充电宝的所有工厂和供应链。
拓展资料:
陈欧是在2010年创立的聚美优品,在3年时间内以22.1%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美妆电商平台的第一名。 并且在2014年,聚美优品上市,市值一度超过35亿美元(约人民币225亿人民币),陈欧的身价也达到了77亿。 正是如此,在1983年出生的陈欧成为纽交所220余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这一圈圈光环荣耀加身,陈欧可能还没有意识到风险的来临。
线上美妆行业也算是聚美优品的优势所在,正如唯品会在服装特卖,当当网在图书,京东在3C电子的优势一样,但是聚美优品却在后来遇到了假货风波! 在电商平台还在激烈竞争当中的时候,本身消费者的好评以及信任度就是极为重要的,聚美的假货风波让其口碑逐渐下滑,无论是后来的公开道歉还是澄清假货传言的公告,都已经为时已晚。
聚美优品的股价开始一路下跌,在2017年,聚美优品私有化终止之后,在2020年,聚美优品终于在美股退市。
收购街电后,陈欧将共享充电宝的产能提高到100万台/月,带领街电进攻,将长期推送团队从50人增加到500人,凭借1亿元收购共享充电宝的核心专利,街电通过推动和扩大产能迅速抢占了市场份额。
事实证明,陈欧的想法是明智的。随着2019年“三电一兽”陆续公布盈利,该行业对分享充电宝的疑虑尚未消散,艾媒咨询发布《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街电以40.5%的市场份额占据共享充电宝行业首位,成为本轮共享经济浪潮中的一颗明珠。
2019年12月,陈欧充电宝在街电的业务已经覆盖了全国95%的城市,共享充电宝的用户累计超过2亿,日均订单高峰超过200万,以40.5%的用户份额领先整个行业。
2020年5月,美团第三次进入充电宝,这个一度被质疑的行业始于陈欧收购街电,以整个行业的盈利打消了它的疑虑,并以美团重返正名,历时三年,验证了陈欧2017年初分享充电宝的初步设想是正确的。

『捌』 美貌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不得不讲,人人都是看脸的lsp(哔)。

宁波小张被浴室玻璃门割伤手就能霸榜热搜,评论全是:希望玻璃门没有割到小张的脸。


想想要是上这个新闻的是我,弹幕估计就是:希望玻璃门割到馆长的大动脉。

小张的快乐,我想象不到。

还有央视主持人王冰冰,就因为长得太可爱了,不仅上了热搜,随便被搬了几个采访来B站,播放量轻轻松松几十上百万。


比我辛辛苦苦熬夜肝稿强多了,气得我用颤抖的手打开王冰冰的视频又看了七八遍,反复体会其中的新闻动向。

还有局座,年轻时那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不仅因为模样周正,被选去北大学阿语,还传言当时家境贫寒,全靠全班女生众筹粮票接济直到毕业。


真·靠脸吃饭。怪不得他能说「颜值就是战斗力」。

无论是 社会 经验,还是科学调查,确实都证明,好看的人往往可以拥有更多的便利,甚至有不少人因为颜值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围绕颜值,也诞生了很多消费产业。


01

比起小张、王冰冰,聚美优品的陈欧,才是真正把颜值用到极致,并沉迷其中不可自拔的男人。

如果人生有四季的话,陈欧,在31岁前都是春天。

16岁留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2岁打造在线 游戏 平台GG-Game,26岁获得斯坦福MBA学位,27岁创立聚美优品,31岁聚美优品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纽交所上市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身价超过11亿美元,荣登亚洲年轻富豪榜。


再加上不错的颜值,霸道总裁的模板也就这样了。


一般来讲,帅哥分两种。一种是帅但不在意的,比如平平无奇古天乐,嫌自己太小白脸,去把自己晒黑了,哪知道晒黑了还是帅,也是难为他了。


再比如统一了全世界审美标准的小李子,颜值给他带来的快乐,显然不如一把水枪。


另一种就是知道自己帅,并且随时要展现这种帅的。著名案例就是晓明哥,动不动就要露出一个「你看我帅吗」的迷之微笑。


这抹诡异的微笑就是此类人群的标志,它曾经还浮现过在陈思诚、张翰和龙王赘婿脸上。


陈欧就属于后面一种,他不仅知道自己帅,还要合理利用自己的帅。

在一家企业运营初期,并没有过多的资金用于PR和宣传,这时候把所有资源集中在创始人或者CEO上,通过本人的人气,来为公司创造价值,是互联网时代常用的炒作方式。

陈欧显然深谙这一法则,从2010年创立聚美优品以后,陈欧就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了上节目上。


尤其是2011年开始加入的天津卫视《非你莫属》,让一部分人认识了这个年轻帅气的CEO。

《非你莫属》这个节目很神奇,说起来是一档求职节目,好像是给了求职者们一个机会。事实上,这个节目更像是让企业高管们展示自己的舞台,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的企业做PR。



不然有哪个脑子正常的管理者,会认为可以在节目上找到合适的员工。

从那时起,陈欧就有意识地开始运营自己的人设了,频频抛头露面,参与各种节目、活动。



同样是卖化妆品,比起马云,年轻帅气的陈欧明显更有魅力,聚美优品成立一年,销售额就达到了1.5个亿。

真正让陈欧进入公众视野的,还是2012年底,他为聚美拍摄的广告。一句「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引爆全网,网友争相模仿陈欧体。



顺便一提,当时还有另一个很火的凡客体,挖个坑,有空讲讲凡客这类文案。


我至今也认为这是企业创始人营销的经典战役。创始人亲自上阵拍广告,不是没人想过,做过。


但是像陈欧这样,直白、生猛、毫不掩饰的方式,在当年依然让人震惊。相比老一辈创业者,陈欧这种操作,显然更容易抓取80、90后年轻人的心。

创始人营销的逻辑是,创始人与公司是两位一体的,公司是创始人意志的延伸。双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陈欧的帅气,履历中表现出的才华,以及广告中的真诚,折服了年轻的消费者们。


这给了他们一种错觉,既然老板如此,聚美优品这家公司,必然也是很有情怀的。


02

就在这样的错觉中,消费者一路把聚美送上中国第一美妆电商的宝座,又送上纽交所。

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陈欧可以为聚美带来好的声望,反过来,聚美出事,也会映射到陈欧身上。

2014年,仅仅上市几个月后,聚美就陷入假货风波。一家供应商被曝光伪造品牌授权书在各大平台售假,其中聚美优品赫然在列。

诚实地讲,卖假货这事儿,其实是国内所有电商的原罪。在电商野蛮发展的初期,几乎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当时这批名单中并不止有聚美优品,但无疑这件事对聚美的冲击是最大的。


原因很简单。刚刚上市的聚美如日中天,陈欧俨然是80后领军人物,而这样一个偶像,是不该有污点的。

聚美开始逐渐反噬陈欧了。

知道自己帅,且随时要展现这种帅,其实用一个词概括就是「自恋」。 自恋并没什么不好,但自恋并不是企业家的优良品质。自恋的人难以接受他人的责难,毕竟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出了问题,更习惯狡辩,或者做出一些过激行为,避免弄脏自己的羽毛。

纵观中国电商史,面对假货风波,都不会在一朝一夕间,通过单纯言语去做解释。 是持续服务,逐渐改变。

但陈欧不一样,陈欧不允许自己的形象受到丝毫损伤,于是一挥手就砍掉了占公司超一半成交额的第三方平台业务,开始转型做自营。


家道殷实,一路顺风顺水,长得又帅。一路走来,陈欧从来收获的,都是鲜花和掌声。


本来,消费者对平台进行质疑,更像是对所有电商的大考。而陈欧的解决方案,是把卷子给撕了。

不久后陈欧就写了一篇名为 《你永远不知道,陈欧这半年在做什么》 的文章,一再强调无法容忍自己的名字和「假货」放在一起,把这件事解释为是聚美的边缘业务,其他平台也有这种状况为什么只指责我,以及这是竞争对手们对聚美的抹黑。


陈欧的自恋在这篇文章的标题上,就特别明显。普通人会说你永远不知道我这半年在做什么,但陈欧会说你不知道陈欧这半年在做什么。

前者虽然也是甩锅辩解,好歹只有解释。 后者这个题目,就透着一股浓浓的,自我怜惜的的味道。

你好歹是一名企业家,是聚美优品的负责人。当你的公司备受质疑时,你的文章难道不该从公司层面出发,应该向公众解释「聚美优品」这半年来在干什么吗?

相比聚美优品这家公司,陈欧更爱他自己。他可以容忍聚美卖假货,不能容忍的是假货和陈欧的名字有联系。

靠着这篇文章,陈欧的网红人设算是再次发挥了一丝余热,短暂地止住了聚美股票的跌势。

但是治标不治本。陈欧的这种逃避行为,让聚美的薄弱之处暴露在公众视野中。


帅气的脸庞和光辉的履历拯救不了聚美 ,之后,聚美的股价依然一路暴跌,再也没回到过巅峰。

31岁前,陈欧是男孩子,是年轻人,是开拓者。他走的每一步,外界都愿意给予无限的宽容和追捧。



但是31岁后,进入成熟的年纪,陈欧并没有展现出男人的担当。每当碰到指责,陈欧的应对方式永远是两个: 1.对手抹黑。2.换个方向。


在砍掉第三方业务平台,转型自营后,陈欧把宝压在了跨境电商上。2016 年伊始,身着机车皮衣的陈欧,在年会中发表了「新聚美,梦无界」的主题演讲。


在这篇演讲中,陈欧将聚美的定义进行了扩展,不再局限于将其看做电商。在陈欧看来,聚美就是聚集美丽,聚美要做的是生态,要在三年内成为中国影响力最大的颜值经济公司。

上一个如此强调生态的人,叫贾跃亭。

陈欧迷恋于颜值经济也并不难理解,毕竟他自己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不是因为他长相帅气,那句「我为自己代言」就不会那么成功。

但是自恋的人太喜欢从个人感受出发了。

所谓颜值经济,指的是围绕颜值而发展起来的消费产业,譬如美妆就是典型。至于如何把这些东西,做成一种生态,就没人摸得清了。

在陈欧的逻辑中,只要颜值足够,就能吸引眼球。有眼球就会有影响力,有影响力就有流量,就有钱。但他似乎从没提过颜值以外的东西。

一个16岁就去新加坡留学的学霸,一个纽交所史上最年轻的CEO,一个被各种成功光环打造的80后领袖,在公司经历磨难后,唯一得出的结论,居然是颜值造就成功。

不可谓不诡异。

随后,因为408 跨境税改新政颁布,陈欧雄心勃勃的跨境电商计划胎死腹中,这对聚美无疑是雪上加霜。


之后又提出退市私有化,遭来「没有担当,没有责任」的恶评,直到退市失败,聚美高层纷纷出走,只留下陈欧一人独木难支。

2014年聚美优品上市时,最高市值曾达到56.5亿美元。而到了今年1月,已经跌到2.2亿美元。短短几年时间,聚美缩水了三百多亿人民币,陈欧堪称把好牌打烂的能手。



聚美曾经尝试过两次私有化,第一次的价格是每股7美元。

这一私有化方案受到了强烈反对,因为聚美上市发行价格是22美元。陈欧这种开着联合收割机割韭菜的行为,自然无法通过。投资人朱啸虎还送他一个外号:陈七块。

今年一月,聚美优品偷偷地完成了并股,将ADS与A类普通股之间的比率,由原来的1:1调整为1:10,用来抬高股价。4月,聚美宣布收购所有公开发行股票,每ADS为20美元。

看起来比第一次高了不少,但算每一股,就只值2美元了,缩水近九成。

纽交所也没有挽留的意思,聚美优品的退市私有化宣告完成。

我愿称他为美股韭神陈两块。


03

这几年,陈欧也不是没做过正确的决策。

2018年聚美影视投拍的电视剧《温暖的弦》开播,腾讯视频和湖南卫视双双购入版权,评分虽然不高,成为当时的话题热剧。只不过豆瓣4.9的分数实在略惨淡,顺便还给聚美赢得了「不务正业」的骂名。


在投资方面,聚美投资的母婴品牌宝宝树,也在2018年成功上市。这几年圈内吐槽,现在的聚美,就是靠卖宝宝树的股份养活自己。

陈欧这几年在商业上最成功的项目,可能是共享充电宝。


2017年5月,聚美斥资3亿元人民币,一次性收购了共享充电宝品牌街电60%股份。为了街电,陈欧还和王思聪在微博上打起了嘴仗。


王思聪放话「能成我吃翔」。



陈欧回怼「做不成可以做公益」,借王思聪的流量,高调宣传街电。


如今,街电已经实现了盈利,王思聪确确实实被打脸了。但在陈欧的带领下,原本在共享充电宝市场先发制人的街电,现在只能和怪兽、小电、来电四分天下,最近美团又高调宣布入局。陈欧的充电宝生意,如今看来也是危机四伏。


现在聚美的烂摊子,恐怕已经不是陈欧刷刷脸就能解决的了。

有时,我觉得聚美优品很像罗永浩老师的锤子 科技 。

1、创始人比公司更出名

2、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创始人的名气

3、创始人都很自信

对于这类创业者,比起(假装)认认真真经营企业,不如直接拿自己的颜值、流量和话题性来变现。

你看罗老师,以为自己有成为中国乔布斯的潜质,于是做手机欠债6个亿。发掘一下自己的 娱乐 性和话题度,做了几个月带货网红,上上综艺,你看这不已经还了4个亿吗?


陈欧说不定也是如此,明明是靠脸起家,却总以为自己是商业天才。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偏偏要靠实力败掉全部路人缘。

毕竟经营公司不是当明星做网红,踏入商业世界,没有什么是必须围着你转的。对资本来说,一张漂亮的脸蛋可太好找了。

人,最难的果然是认清自己啊。

热点内容
马斯克股票为什么涨停 发布:2025-02-13 21:04:41 浏览:70
期货股票代表什么 发布:2025-02-13 20:58:12 浏览:615
温氏集团股票历史行情 发布:2025-02-13 20:54:56 浏览:961
滴滴金融可分多少期 发布:2025-02-13 20:52:35 浏览:33
小孩社保卡金融账户激活需要什么 发布:2025-02-13 20:46:55 浏览:875
股市交易怎么换银行卡 发布:2025-02-13 20:46:44 浏览:807
历史上超50个连续涨停的股票 发布:2025-02-13 20:46:38 浏览:137
复旦市值多少亿 发布:2025-02-13 20:43:14 浏览:712
基金提现收多少手续费 发布:2025-02-13 20:23:45 浏览:309
多国进入数字货币会怎么样 发布:2025-02-13 20:12:21 浏览: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