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股价低于定增价的股票
① 定增股票价格下跌,低于定增价,公司需要赔偿吗
需要。
与现金收购相比,定向增发作为并购手段能大大减轻并购后的现金流压力。同时,定向增发更有利于发挥龙头公司的估值优势,能够真正起到扶优扶强的效果,因而,这种方式对龙头公司是颇具吸引力的。以大商股份为例,2000年开始,通过承担债务,职工安置等条件,低价收购当地老百货企业,同时获得税务方面的优惠政策,然后输出其管理改善被并购企业的经营面貌,从而获得了超额利润和长期快速成长。
定向增发既可以用最快的方式融资,又可以降低风险和费用。定向增发不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批程序,也不用漫长地等待,并且可以减少发行费用,采用定向增发方式,券商承销的佣金大概是传统方式的一半左右。目前管理层对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并没有关于公司盈利等相关方面的硬性规定,对于一些过往盈利记录未能满足公开融资条件,但又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公司而言,定向增发也会是一个关键性的融资渠道。
② 定增股价一般是多少钱一股
1、定增公告发布之前,如果是大股东或者大机构积极参与,一般股价会有一个阶段的下跌,因为定增的价格不能低于发行期首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90%,而为了利益最大化,大股东肯定希望买入价格越低越好,所以对于定增前买入股票的投资者来说是不利的。如果大股东对定增的积极性不高,那肯定希望用更少的股份募集到更多的钱,此时股价一般会上升,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就是有利的。
2、定增之后,如果公司用募集到的钱投入到更好的项目或者用于扩大产能,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那么此后股价一路上涨也是理所应当的事。但如果公司将钱胡乱挥霍,不能为公司带来利益,那股价的走势就堪忧了。例如京新药业从2011年至2017年间进行了5次定增,募得的资金全部用于并购扩张,最近1次是2016年5月24日,此后股价似乎就没再超越过前高。
二,
1,定增发布预案前一段时间,可能股价会进行回调。 1.1能更好的吸引大股东参与增发,虽然定增股价可以打9折,但是大股东对公司知根知底,就算是好的公司也要买在好的价位。 1.2另外就是参与定增的除了股东,一般就是机构了,有机会9折参与定增,自然会让机构对当前价格的热情减少,减少资金流入,让股价回调。
2,大股东参与定增,复牌后,股价很大概率会上涨。 2.1这个上涨的概率就像大股东增持,通过增持的金额和比例,就能看出大股东的诚意。大股东诚意足,自然能坚定普通投资者,促进股价短期上涨。 2.1同时大股东诚意足,很大程度也是看好公司,或看好定增投入的项目,有可能让公司未来业绩的提升,这个就需要后期关注了,如果业绩提升,也是不错的买点。
3,大股东不参与定增,复牌后,股价就很大概率会持续下跌了。 3.1就如课件中所说:宁愿股权被稀释也不认购,大致是对这次募资投向的项目不太感兴趣,或者是,认为目前股价处于高位,这个时点购买不划算。
4,大股东参与定增,股价短期上涨后,又逐渐跌到比定增价还低,如果在3年的锁定期内,而公司的基本面又没变坏,那么大股东被套牢的这个股价区间,很可能让投资者追逐,导致股价反弹。
点评:这位学员分析的很好,在定增不同的时间点,股价的表现有所不同,所以找准节奏才有可能获利
三,
定增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一种手段,2017年新规之后,企业定增每次最多增发总股份的20%,定价机制,只能用发行期首日作为定价基准日。定增对股价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定增的目的,融资的钱用去哪里了比如要做新项目,去还贷,还是要去收购,引入战略投资者还是大股东想增持(认购增发股份),变相减持(不认购,等于原有股份比例被稀释);
2.通过目的看导向一个是真缺钱(要看钱的去向及未来的业绩可持续性),二是不缺钱(可以通过参与的人来从博弈的角度看有没有机会);
3.如果有大股东参与来提高自己的持股比例这时的股价往上高的机率会很高
4.如果是引入战略投资者要从商誉的角度来分析是否值得投资;
5.如果没有大股东参与,增发后原股权被稀释,那么这时股价往低走的机率会大大提高,这 时应避开。
点评:在定增之后要关注募集到的钱用于什么地方,对于不同的目的股价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四,
定向增对上市公司有明显优势:有可能通过注入优质资产、整合上下游企业等方式给上市公司带来立竿见影的业绩增长效果;也有可能引进战略投资者,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且,由于“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百分之九十”,定向增发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但定向增发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每股盈利。 如果公司为一些情景看好的项目定向增发,就能受到投资者的欢迎,这势必会带来股价的上涨。反之,如果项目前景不明朗或项目时间过长,则会受到投资者质疑,股价有可能下跌。
对于定向增发是利好还是利空这一问题,如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有股价操纵行为,则会形成短期“利好”或“利空”。比如相关公司很可能通过打压股价的方式,以便大幅度降低增发对象的持股成本,达到以低价格向关联股东定向发行股份的目的,由此构成利空。反之,如果拟定向增发公司的股价跌破增发底价,则可能出现大股东存在拉升股价的操纵,使定向增发成为短线利好
点评:这位学员分析的不错,但要注意的事定价基准日现在只能是发行期的首日
③ 定增价低于现价是利好还是利空
低于市价利好。
如果定增募资只是用来补充资本金或者流动资金,定增价格低于股价会稀释股权,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是中性偏空的。但银行股确实是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的。如果定增募资是用于收购的,就要看收购的标的质地如何了。如果收购标的估值合理,而且是热门题材,定增后一般都会大涨。
【拓展资料】
高于市价好定增的对象一般是合作公司、企业、个人、员工等,如果价格高于市价的话,这部分定增资金想要盈利必须拉高股价,不然他们肯定会亏钱,所以高于市价好。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是立即体现的,因为这种一般都是长期持股的,所以可能会在很久才会拉高,但是短时间内算是一个大利好。
“定向增发对股价的影响”: 定向增发是上市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定向增发对股价的影响也是公司在实施定向增发融资时重点考虑的一个内容。定向增发和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具有“一简三低”的特征,即审核程序简单、发行成本低、信息披露要求低、发行人资格要求低。虽然定向增发对股价的影响,但是由于其“一简三低”的特征,上市公司对定向增发融资非常欢迎。定向增发对股价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具体是利好还是利空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定向增发分两方面来看:
1.增发方式,如果是公开增发那么对二级市场的股价是有压力的,对资金的压力就更大,如果在市场不好时增发,就是利空。如果是定向增发,那么对二级市场的股价影响就小一些,而且如果参与增发的机构很有实力,表明市场对其相当认可,可以看做利多。
2.增发价格,如果是公开增发,价格如果折让较多,就会引起市场追逐,对二级市场的股价反而有提升作用。如果价格折让较少,可能会被市场抛弃。如果是定向增发,折让就不能太高,否则就会打压二级市场的股价。
一般情况下来说,定增价格低于现价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适当的折价会促使上市公司的定增更为顺利的进行。但在定增预案公布后的一段时间内,股价开始大幅上涨,远远高于定增价格,则有可能导致定增预案在过会审批时,被证监会要求重新调整定增价格,因而导致定增审批时间延长
个人建议:如果大股东通过定增注入了优质资产,其折股后的每股盈利能力明显优于公司的现有资产,增发能够带来公司每股价值大幅增值。反之,若通过定向增发,上市公司注入或置换进入了劣质资产,其成为个别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或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的主要形式,则为重大利空。
④ 定向增发低于现价代表什么
定向增发盈利的手段就是低买高卖,压低股价的做法不提,提升股价的市场动作包括不限于释放各种利好消息、迎合概念、装入优质资产等等。下面就给大家说说定向增发低于现价代表什么?
定向增发券商费用标准
一、定向增发低于现价代表什么?
股票定向增发价格低于现价是一种普遍现象,通常都会有一个折价,这也是定增获利的一个重要来源。上市公司为了扩大发展需要通过融资渠道来筹集资金,用于整合资源、并购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定增以其低成本、低要求等优势成为了上市公司的一种常见选择。
定增价格低于现价很多这种情况,往往是股价见顶的概率较高。但也不乏是阶段性回调的可能,其原因很简单:投资者都有一种“锚定心理”,他们会以定增价格作为参照物来衡量当前股价是否被高估。一旦定增实施完毕,他们心理就会想:定增参与者成本那么低,套利空间太大了,还是赶紧落袋为安吧。因此会触发大量获利抛盘。此外,在定增正式实施完毕后,上市公司已经如愿拿到钱,护盘动力就明显下降,因此股价上涨就会停顿。
二、如何判断定增价格低于现价很多的现象
1、大股东是否积极参与认购。
如果大股东只是想配合主力出货,那么他不会非常积极参与认购,因为他知道这只是阶段性的回调,之后股价的上涨就会停顿甚至下跌。
2、是否引进了战略投资人。
通过定增引进战略投资人的目的无外乎帮助上市公司做市值管理,这对公司往往是一个利好消息,当然也要看战略投资人的实力。公司股价也很可能会因此而备受市场关注,很可能因此而在短期内涨停。
此外,还有两点投资人尤其需要注意的:一是由于定增价格的确定是依照定价基准二十天的交易均价来计算的,因此就不可能会与现价同步,所以定增价格比现价高一点儿或低一点儿都是正常现象;二是确实却在一些不良定增发行对象会联手在定价前操纵股价,把定价基准二十天的股价打压的很低,以谋取高额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因此,当投资人遇到定增价格低于现价很多的情况时,切勿盲目地跟风投资。
⑤ 哪家上市公司定增补贴股价亏损
浮亏最大的是安图生物,
当时的定增价是151.16元,截至3月17日,安图生物的股价已经跌至105.71元,跌幅超30%。参与的机构如高盛一家就浮亏近4亿.
⑥ 股价低于定增价会怎样
一般定增的价格都会低于现价的,所以才会说定增就相当于买打折的股票,定增都是限售的,一般是1年,如果价格不低于现价,谁愿意去买了放一年呢。定增价太低,股价会怎样走?首先看定增来干什么,如果收购优质资产肯定上涨,如果是定增只是为了维持企业运行,肯定是下跌。其次,定增价格一般都会低于现价,否则没人来定增,因为别人要锁仓一年才能流通,这一年将会发生什么事情谁能料到,这就是时间成本。
拓展资料: 上市公司的增发,配股,发债等~~都属于再融资概念的范畴。 增发:是指上市公司为了再融资而再次发行股票的行为。 定向增发:是增发的一种形式.是指上市公司在增发股票时,其发行的对象是特定的投资者(不是有钱就能买)。 在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总是在股票价值与市场价格相当或被市场价格高估时,实施增发计划; 而在股票价值被市场价格低估时实施回购计划.这才是遵循价值规律、符合市场经济逻辑的合理增发行为。 因为在市场价格低于股票价值时实施增发,对公司原有股东无异于是一次盘剥,当然对二级市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和投资信心都是一种伤害。 所谓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是指在上市公司收购、合并及资产重组中,上市公司以新发行一定数量的股份为对价,取得特定人资产的行为。定增对股价的影响:定向增对上市公司有明显优势:有可能通过注入优质资产、整合上下游企业等方式给上市公司带来立竿见影的业绩增长效果;也有可能引进战略投资者,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由于“股票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百分之九十”,定向增发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 但定向增发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每股盈利。如果上市公司为一些情景看好的项目定向增发,就能受到投资者的欢迎,这势必会带来股价的上涨。 反之,如果项目前景不明朗或项目时间过长,则会受到投资者质疑,股价有可能下跌。对于定向增发是利好还是利空这一问题,如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有股价操纵行为,则会形成短期“利好”或“利空”。 比如相关公司很可能通过庄家打压股价的方式,以便大幅度降低增发对象的持股成本,达到以低价格向关联股东定向发行股份的目的,由此构成利空。 反之,如果拟定向增发公司的股价跌破增发底价,则可能出现大股东存在拉升股价的操纵,使定向增发成为短线利好。
⑦ 股价低于增发价会怎样
在目前的全流通的情况下,定下增发总体上来说是利好。虽然低于现在的股价,上市公司为了使自己解禁的股票在2级市场上能够卖个好价钱,往往是伴随着资产重组,资产注入等关联交易。现实情况就是,上市公司应经成为最大的庄家,会接着利好拉升股价。
拓展资料:
股票增发对股价的影响,是利好还是利空?
1、从股票增发的用途来看
整体上,那些被用来企业并购的增发,对企业增强整体实力,增长业绩是有一定帮助的,极少能低于增发价格;但是那些用于企业转型的增发募集,存在很多不确定的风险;也存在有上市公司将增发获取的资金,但投资项目不是它的主营业务,而是投于高风险的行业,会引发市场上的投资者紧张,卖出手中的股票,股价会下跌,是一种利空。
2、从股票增发的方式来看
上市公司对于股票的增发,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定向增发的形式,主要针对于大股东和投资机构,如果把战略投资者、优质资产都引进了,这种做法可以吸引一部分投资者购买,使股价上涨。一些企业想做的项目没有特色,无法做定向增发,在市场捞金会采用配股的方式。这种往往方案刚抛出来,就开始下跌,因为这是一种公开向市场抽血的行为。
三、股票增发定价的影响
人尽皆知,股票要增发,一定会有股份数量和增发定价。增发融资的股票价格便是这个增发定价。需要提防的是,为了抬高股票增发的定价,在股票增发实施以前,可能存在公司与机构串通抬高股价。
在发行价格稳定不变之后,其股价就没机会上涨了:如果是定增的话,主力买入很有可能是为了它较低的价格,会在定增之前对股价进行打压,即在定增之前,把一些筹码卖出,使股价下跌,再用较少的价钱在定增期间买进,提升股价,与此同时,股票定增的时候,市场态势不好,也或许会招致股价下跌。
要是增发的价格比现在的股价还要高,那么股价有很大的几率会涨。(情况极少,很可能增发失败)如果低于目前的股价,那想要带动股价就很不容易了。增发的价格其实就可以看作是投资者入场的成本价。短时间之内,往往股价的最低保底线是增发价,开始新一轮的持续上涨。也有某些个股,不会随之上涨,但是大部分情况来讲,股票下跌是不会低于增发价格的
⑧ 宝馨科技定增股票上市,股价是涨是跌
股市没有100%的事情,但从概率上来讲,下跌的概率更大,如果手里持股且有比较大的利润,可以高抛低吸降低成本,如果手里没有持股,那么在这个位置买入,风险和收益比已经非常不划算了,属于刀口舔血的操作,原因如下:
1,宝馨科技股价从底部上来,4个月时间已经涨了6倍,脱离基本面,严重高估,回调风险很高
2,定增价格仅为2.96元/股,远低于现在13块钱的市场价格,控股股东江苏捷登认购定增股份1.66亿股,浮盈金额已经接近18亿元,场外参与者会以增发价格作为锚定,现在买入明显不划算
⑨ 怡亚通:饼那么大,股价为什么还是这么低
周董:每一个饼都是含着泪画出来的
周董的员工及股民:周董画的饼,含着泪也要假装吃下去。
这里的周董,指的是周国辉,怡亚通的实控人、董事长、总经理和顶级推销员。
先来扒一扒怡亚通:1996年成立的公司,2007登录A股中小企业板,作为供应链服务业的带头大哥,简单概括就是年事已高,曾经辉煌,跌入神坛,一蹶不振。
说起它的股价,李宗盛《山丘》有句歌词到是很应景:越过山丘,虽然已白头,跌跌不休,时不我予的哀愁。从2015年37元的高位到现在7元,怡亚通足足跌了2年,跌幅达到超80%。
2017年11月中旬生生地被移出沪深300指数样本股。
悲者,周董也,痛者,怡亚通。
强心针不强
2017年12月7日,怡亚通发布公告:董事长周国辉号召员工积极买入公司股票。
董事长一声吼,股价抖三抖。
2017年12月7日,午后,怡亚通股价一度上涨超8%,最后以7.47元/股收盘,上涨5.81%。
兜底增持曾被视为是拯救股价的“特效药”,而周董对公司发展前景的这一信念发声,顶多算是一剂强心针,果然没多久,怡亚通又焉了(目前横盘中)。
这一针强心针之所以不强,当然是有踪迹可寻的——一、周董号召员工增持,但自2016年中期至今,周董本人却没有增持过公司股票。而在此这号召员工增持前不久,公司监事张家兄弟,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常晓艳先后两次减持公司股票共计7.5万股;
二是此次号召增持不兜底,要知道,目前股价远远低于员工持股的11元和定增价格的12元,员工持股也被深套,心疼员工10秒。现在又来搞这一波空头喊话,不知道怡亚通员工作何感想;
三是戏路太重复,观众视觉疲劳。今年宣布兜底增持的上市公司一抓一大把,已成振奋市场的固定戏码,其感动大众的效果自然要减分。说白了,投资者不吃这一套,毕竟骗子都是戏精;
四是个人英雄主义已不被追捧。在前有贾某人不让高管减持自己狂套现100亿的神操作之后,大众已被深深刺痛。
最后,当然最核心的问题,那就是此次公告暗戳戳地指明,本次倡议仅代表周国辉先生的个人建议,并非董事会决议,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看到这里,悲伤的眼泪掉下来,拿什么来拯救小怡的股价?
怡亚通模式
关于怡亚通的主营业务收入,怡亚通周董曾曰过:“不靠某一块业务挣钱,而是靠很多‘+’挣钱。”
于是,20年里,一个自带狼性文化的供应链服务企业,至少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战略转型,时间点分别在2004年、2009年和2015年。
2004年2月20日,经深圳市人民政府出具深府股20044号文批准,深圳市怡亚通商贸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
随后,怡亚通专注于为各类企业、客户、增值服务商、商店以及它们的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生态产品和服务。
不过,在2008年的时候,因为“广度供应链服务”的低门槛、低技术含量的特点,大批模仿者进入,代理费点数不断下降,怡亚通的业务量在突破200亿后增长放缓,同时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怡亚通不得不再次转型,将目光投向国内快消领域,开始启动了380平台建设(即“深度供应链服务”)。
所谓的380平台指的是计划3-5年内,入驻380个城市(覆盖1~6级城镇),设立深度供应链分销平台,推动集团业务量达1000亿元。380平台的目标,是期望提供一站式分销服务,将品牌商产品直供终端,淘汰落后的多级分销渠道,减少品牌商和终端门店之间的分销层级和渠道成本,最终实现渠道的扁平化。
看起来非常牛逼,当然, 当时的资本市场也是争相吹捧。
当时的一些研报、股吧、博文,清一色对怡亚通杀入快消,布局380,对万亿市值充满了想象空间。当时和怡亚通对标企业都是亚马逊、沃尔玛等世界巨头。
2015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线上线下资源出现整合趋势,怡亚通顺势升级“380计划”,提出了“O2O商业生态”的构想,华丽转身成一家“贸易+物流+地产+金融”的四不像企业。
如果对O2O有印象的话,2015年可以说是其顶峰,于是,一众散户被这一副奔放洋气有深度的供应链生态“帝国”图景所迷惑,高位接盘。
事实上,自2009年推出深度380平台战略之后,怡亚通前期经营并不是很顺利,2012年深度供应链业务收入仅同比增长1.66%,不过从2013年开始,该项业务收入加速增长,2013年、2014年、2015年上半年,深度供应链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达到98.47%、107.99%、55.43%。
但是,故事的背后是有原因的——怡亚通收入连年高增长是以牺牲现金流为代价的。380平台的基本业务是分销,分销的商业模式是需要垫资,且怡亚通本身无任何的造血能力,这意味着未来新增的运营资金需求,要全部来自外部融资,这已为后面惨淡慢下伏笔。
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怡亚通在全国布局了280个平台,持股比例均在60%以上,业绩量为753亿元。2017年预计会达到千亿营收。但是,这过程中出资60%形成合资公司,网点铺货,仓储网络建设,存货周转,全部需要大量资金垫付。这也是为什么怡亚通净利润高的同时,负债也更是惊人。
周董战略宣传的“三通、三合、三维、三纵”开始逐步走向现实:2009年怡亚通开始380平台建设,2013年380平台开始爆发,2017年开始了星链新流通征程,按周董的话怡亚通就是b2b的沃尔玛,然而,这也是一种风险极高的重资产模式,扼住了整个企业命运的咽喉,却没有人提示风险。
但是,我们还是要敬畏风险,高达80%负债率,且定增计划实在是进程缓慢,这让怡亚通每天都在走钢丝当中,因为怡亚通的扩张方案当中,目前只有融资这一条道路,在2018年预测融资不能继续支撑的情况下,怡亚通的营收和利润增速可能进一步减慢,加上央行加息,又削减了怡亚通微薄的利润,预测2018年将更加难熬。
一直以来,怡亚通都是如下模式:它的行情、业绩与它的融资速度息息相关,当融资顺利的时候,业绩增长的速度会远远高于股权稀释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带动股价飞速上涨,而股价飞速上涨又使融资更加容易,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但是定增方案迟迟不通过,商业模式的泡沫破裂,资金吃紧,股价跌倒谷底,分分钟爆仓的威胁,让从来不在乎市值管理的周董事长也开始焦头烂额起来,似乎大量发行发债和可转债,集团没有任何办法可想。
除了现金流这个狼之外,怡亚通的业务也迎来了更强烈的竞争对手——腾讯和阿里,从2016年开始,阿里、京东、腾讯等线上大头开始布局线下新零售,这给怡亚通这种老牌的带头大哥带来了前后夹击,市场份额进一步被压榨,且其烧钱也烧不过这些个互联网公司。
行业利润太薄,重资产的运作模式导致怡亚通一步步把自己逼到了悬崖边。
或许,怡亚通的未来还是有光的,只是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走出黑暗。
摘自雪球: 我觉得现在布局怡亚通还真是不错的一个长线选择,假设一:加紧定增实施,客服现金流问题,公司度过难关,加快发展,自然股价有所回升,如预期实现,进入快车道,那股价也会表现出来。假设二:定增推迟,靠发债维持现金流,期间股价会在次处横盘(7.6—8.5之间),跌多了危及质押股权,公司会自救,涨多了,拉高定增价格,股东成本上升,唯有待定增通过,股价可缓慢回升。假设三:定增不通过,借债无法周转,资金链彻底断裂,那周董请交出股权,阿里、腾讯随便嫁一个,那股价……真不敢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