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吗股票市值
㈠ 美团市值多少个亿
彭博社称,美团的目标是以约600亿美元的估值上市,而这一估值也将超过京东(JD)目前的580亿美元,一举跻身互联网巨头的行列。
如今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应该是人们生活中点外卖用的最多的平台了,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使得新成立的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餐饮美食平台。
如此一来,美团的市值也会随之升高。之前的时候据媒体报道,美团整体的估值超过300亿美金,而美团CEO王兴身价也因此超过百亿。
王兴在2010年创办团购网站美团网,刚开始主营的是团购,在经历过“千团大战”之后,才开始发展外卖业务。在2011年美团融到阿里5000万美金的资金,在美团进行E轮融资的时候,腾讯加入占股20%。
㈡ 大家认为美团和饿了么最终谁能胜出
美团强行给商家两个选择:在饿了么和美团中只能二选一。你想选择美团,就不可以使用饿了么,否则将配送范围定在水库,要不然就在美团中关闭店铺。
我们一直在想,马云花670亿拿下了饿了么,是不是当年王兴弃马云而去,马云的一种“反击”呢?可以说,在2011年的千团大战,马云领投的5000万美元,可以说是雪中送炭,然而王兴最终还是选择了腾讯,离马云而去。
大家都说遗憾,可是对于阿里巴巴而言,失去美团,可能得代价就是670亿买了饿了么。那么,饿了么能够超过美团吗?
根据调查,2019年度第三季度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厂商交易份额中,美团占比53%,而饿了么占比43%,足足多了10%左右。从这种优势方面,饿了么确实有些“危机”。
而且,美团上市后,它的市值达到了5000+亿港元,这种优势并非是被阿里巴巴购买的饿了么强。
但是,我对于美团确实还是有些不看好的:
当然,背靠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家的较量何尝不是腾讯和阿里巴巴的较量呢?!
还用说啊,美团和口碑线上占有率是7千万:1千万美团外卖和饿了么是7:3两项都是被碾压,去年年底,口碑的人跟我联系,我说你们口碑经理我们的店都下架一年也不管,现在找我是不是阿里巴巴又要烧钱啊,我说不用推广了,口碑没人用,他说2019年口碑已达到1千万日活,我说你知道美团多少吗,他说7千万啊,我说这不得了吗,口碑自己的人都没有信心,说我们在努力的推广……
个人认为美团将最终胜出,为何会有这样的判断呢?其实很简单,因为美团能自由行动,而饿了么只能服务于阿里的大战略,这两者的差异基本决定了饿了么十之八九得败。
1、饿了么只是阿里的一根螺丝钉
阿里收购的企业最终都将为阿里整体的战略大布局服务,因此饿了么很难有独立发展空间路,其自身发展未来会受大阿里整体的限制。也许有人认为,阿里旗下有大量APP可以给饿了么导量,能实现各个渠道的贯通。对于这种想法,我觉得想法是好的,但实际操作上其实并无任何用处。看看当年口碑网的下场就知道了,给再多的入口给再多的扶持也是白搭。
当企业核心目标定位出错后,就不可能再有明确的发展空间,对于饿了么也一样,只要其定位是服务阿里整体布局,就一定不会有更大的发展余地,上限已经被阿里给封死了。
最后,想想那么被阿里收购的企业,曾名在领域内能名列前茅的,现在还剩下几个?优酷、天天动听、万网、豌豆荚、口碑等等都消失于阿里的大家族中。
2、饿了么持续烧钱稳市场
近期易观放出了2019Q3的外卖领域市场份额,其中网络外卖+饿了么的整体份额为43.9%,而美团的比例高达53%。对于这一数据,可以饿了么在过去的半年时间中几乎没有争长,差不多一直是这个分类。
而就是这个市场份额,还是在阿里支持烧钱的基础上实现,目前阿里对饿了么每月大概有7-8亿元左右的补贴。这种持续大规模的烧钱不知道能撑到何时,或许你可以说阿里财大气粗可以持续的烧钱。
但是美团也不是小公司,上市之后资金来源也是很稳当,有足够的资金来和阿里对抗。
3、美团外卖已经盈利
就在饿了么还在大规模烧钱补贴的同时,美团终于实现了盈利,并且外卖这块也实现了盈利,而从财报上来看,美团未来能持续实现盈利,至少能保证未来一季度的盈利。
而能取得盈利,这表明美团各方面的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比如配送成本,补贴减少等,同时也意味着美团的客单价利润较高,也能获得用户的认同。
因此,整体而言美团外卖现在的优势要明显强于饿了么。
Lscssh 科技 官观点:
综合而言我觉得美团能取得最终的优势地位,另外从我整体的市场竞争角度出发,我也不希望饿了么能赢!原因很简单,因为如果饿了么拿下外卖市场,那意味着阿里又控制了一个领域,意味着阿里离垄断又进了一步。
阿里的垄断才是更加令人恐怖的事情!
美团和饿了么,大家都是外卖平台,就跟阿里跟京东,虽然现在饿了么远远落后与美团,但是我认为关键在于抽成和服务,还有提供的服务谁好。先说抽成只要饿了么把抽成降下来而且承诺商家三年不变,我相信餐饮老板会愿意跟饿了么签约的,我在杭州也开过餐饮,而且小有名气,当初我两家都没签,一个原因是抽成太高,因为开餐饮的都知道毛利一般55%-65%,大门一开,水,电,租金,员工工资,每天是固定的,如果抽成23个点,对我来说完全为人民服务了,第二个原因是餐厅生意也好,堂食也来不及。如果美团每年不断提高抽成,最后的结果就是吃到的东西越来越差,做这行都知道一般外卖的材料跟堂食有很多不一样,这么高的抽成对餐饮老板来说,要赚钱只有减量或者进冰冻的货。那消费者的体检会越来越差。餐饮的痛点就在这了,看饿了么和美团如何平衡了,一味提抽成最后必败。
美团胜出现在已经是铁板一块了,饿了么完全没有跟美团抗衡的资本了。外卖这个行业,本身规模化效应就比较明显的,外卖员越多,提供的服务越好,提供服务越好,用户越多。
现在美团外规模上已经远超饿了么,相信很多人点外卖都已经可以感受到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了。外卖员和商家也能够感受到,美团的订单量跟饿了么的巨大区别。
美团目前的市场份额达到62%,饿了么是27%,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多。
在商家日活数方面,2019年,美团平均的日活商家数量是150万,饿了么的日活商家数是50万,前者是后者的3倍。
在用户日活方面差距更大,截止2019年12月31日,美团的日活用户数是6985万,饿了么是1097万。前者几乎是后者的7倍。
在外卖营业收入方面,美团2019年2季度的收入是128亿,饿了么是61亿,前者是后者两者。
从数据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来,美团基本上是碾压饿了么。互联网有一个721定律,就是第一名会垄断70%的收入,剩下的2-3名,只会占有20%,其他的占有10%。目前美团离70%的市场份额近在咫尺。
上述数据仅仅是外面领域的,我们知道美团的业务发展,早就不仅仅是外卖了,还有在线 旅游 、电影院线业务、生鲜电商、大众点评等。实际上总体量上,饿了么跟美团根本不是级别。
实际上,最早阿里投资的是美团而不是饿了么,阿里对于王兴的想法完全错判。王兴的野心更大,希望美团可以独立发展,阿里不要干涉。
但是阿里的想法是要求美团直接融入到阿里体系中,最后从支付入口这个导火索开始,到美团收购大众点评,接受腾讯的投资。阿里彻底愤怒了,退掉了美团的股份,重新全资收购饿了么,饿了么创始团队推出,阿里开始了在外卖行业跟美团的对抗。
但是饿了么在阿里手上,并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成功,王兴的神操作一波接一波,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上市后,市值更是飙升到了6000亿,一直被诟病亏损的问题,也在2019年最后一个季度扭亏为盈,走到了了外卖行业一个新的高度。
从规律上来说,一旦美团的市场份额超过了70%,那么这个局势几乎是不可逆转了,美团将成为外卖行业毫无疑问的第一把交椅。
从内因来说,王兴的进取心要远远超过了阿里。对于王兴来说,外卖是自己的所有,而对于阿里来说,饿了么只是给自己输送养分的一个工具,这种心态也决定了美团的胜利。
#云南爆料# 这次疫情影响了很多行业,但对于很多线上平台来说无疑是个契机!就美团和饿了么两家平台来说,后者从长远来讲是有机会超过美团的!理由如下:
#餐饮#
1、现有市场占比不是恒定的,特殊时期众多企业对平台的好恶往往是和其市场占有率成反比的。随着行业洗牌的加速,两者的竞争会日益白热化,特别是随着职能部门的关注和介入,排他性的垄断性竞争一旦被规范,必然引起后者(饿了么)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2、从昆明的情况我们看到,盒马鲜生的入局对饿了么和商超的联合有极大的促进和带动性,特别是饿了么进商超后极大地延伸了其服务社区的触角,一旦这种模式成为人们的消费习惯,相信起的作用绝对是颠覆性的!
3、和大众点评对美团的作用一样,支付宝口碑对饿了么的作用在近年来也慢慢凸显!随着微信使用越来越QQ化,支付宝及其口碑等一系列品牌的整合势必加速,这对美团而言威胁极大!
4、钉钉打卡的普及对未来饿了么的布局和发展也会起到极好的带动作用!其实美团和饿了么的竞争最后还是会归结到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全面性竞争!# 美食 战疫#
这两家公司谁也不会胜出,都会被耳目一新的后来者颠覆,有两个思路足以对他们进行毁灭式打击。
一,滴滴的思路。将餐饮的核心生产要素-厨师,从雇佣制的饭店里剥离出来,由以前打造饭店的IP,直接打造厨师个人的IP,这样厨师个人的创造力及手艺将极大地释放,大幅度提高饭菜的口感和质量。
二,按需分配的思路。直接实现免费的午餐,借助午餐刚需固频的特点,以时间换取发展扩张的空间,快速完善生态链。
论实力,目前肯定是美团强,上市公司,总市值6000多亿,背后有腾讯背书。
饿了么,虽然没上市,但有阿里撑腰,也不差。
非要说谁胜出,不如直接问腾讯和阿里最后谁赢。
答案是不会有一个赢,两强相争是最后的局面,而且谁也干不死谁。
唯一的可能是两者在资本的力量下合并,但这不是一家赢了,而是全输,由于没有了竞争,造成了垄断,这家一家独大的企业很快也会丧失竞争力,而堕落。
都是盈利模式,希望卫生正规,环保,送餐费高点,保险高点!一家比一家坑,我送过餐,跑过腿!只能糊口养不了家!还要押金,投资手机,办百元套餐,买高容量电动车,我们是禁摩城市!
送餐的朋友们,请带头盔,不要贪多抢单,一定要稳,不要心急,打算干跑腿的兄弟们不要奢望太高,门槛越低,越被压榨,越没尊严,也不可能挣到钱!
两家都是依靠餐饮成长起来的的互联网公司,而且在这条塞到上的对手已经基本倒下,成为了目前两家独大的局面,这在互联网行业中的确并不多见。不过也不难理解,因为背后的大树都很强。也应证了互联网创业那句话,“成也资本,败也资本”。
抛开资本的因素,决定一家餐饮服务业公司最主要的还是用户,而它们两家的用户主要可以分为两个群体,点外卖与送外卖的。但凡是这两个群体中的那一个出了问题,公司经营都会受到影响。对于点外卖老油条而言,一般两个APP都有,反正哪家优惠多就选哪个,最终吃到的东西都一样。对于送餐的骑手同样如此,哪家单价高就送谁的。
身边就有一位既做餐又送餐的朋友,经营着一家米粉店,店铺也在外卖平台挂着,当送餐员忙不过来的时候自己也会送,他以前就是外卖出身。因此,他对美、饿两家平台都有自己的评价,根据他的说法就是饿了么对送餐员要好一些,骑手对于订单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而且单价也略高,所以作为送餐员的他更加愿意为饿了么服务。
但是,当他以一个店家身份评价的时候,说法又变了,这时的他更愿意选择美团,因为美团基本不会存在订单无人配送,而且送到客户手中的时效性也更好,好像美团属于强制派单。所以,从服务的角度看,两平台还是存在着差异性,都不完善。
之所以美团与饿了么能两足鼎立,主要还是因为二者背后都有强大的靠山,基本不会存在运营资金问题,而腾讯与阿里也愿意为这场战役做出牺牲,明知道这样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但还是要奋力一搏。当然,这对市场也是非常好的现象,对用户而言,垄断才是最糟糕的。
根据某家机构2019外卖市场份额显示,美团以53%.1%的份额大幅超越饿了么的44%,而且美团还在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不只停留在外卖业务一块。最新数据显示,在酒店 旅游 方面的营收也在不断增长,这也让背后的资本更加看好它。
饿了么曾试图用补贴的方式获得试图占有量,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补贴时间也不久,最终还是将努力方向调整至服务了。短期之内,美团仍是保持着绝对领先地位存在的。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讲,个人希望两家平台都能存在,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多的选择。不过从目前情况看,美团的发展可能要略好一些吧!
㈢ 大家认为美团和饿了么最终谁能胜出
我是一个外卖小哥,我个人希望饿了么能胜出。 但实际上美团的订单量比饿了么多多了,谁能胜出显而易见,美团的单子比饿了么要多。 但是就服务态度上来看,饿了么的服务明显比美团要人性化。
送外卖月入万元不是梦 ,就冲着这句话,我辞职了月入6000+还有五险一金的安逸工作,选择做一名外卖配送员,就是为了能挣得更多。 期间我干过美团众包,也做过蜂鸟众包和点我达。对外卖这一方面还算比较了解。
就配送费来说,美团的配送费比不上饿了么 。送过外卖的都知道,饿了么的配送费比美团高的不是一点点,但是饿了么的订单量不是很多。其中好多区域都外包给点我达,而点我达的客服真的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敷衍。(连商家出不了餐,多长时间能取消,都说是内部保密的!你被气得要死,人家只会说不好意思。)
估计是饿了么发现点我达的某些不好的方面,或者是出于某些原因,现在饿了么已经渐渐收回点我达的订单,改为饿了么自己配送。 说真的,我很期待尽早收回订单。
也不是说点我达完全不好,点我达自动派单,但是对于商家出餐慢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眼看就要送餐超时,还会不断给你派单。所以每 次接了单子以后我就下线,让点我达不再给我派单。
美团送餐超时扣50%的配送费,也就是10块钱的配送费,他要扣走5块钱 。我做的是兼职,不至于差评扣钱,据美团专送配送员说,得一个差评扣几百块的都有。所以, 我建议各位亲们,点外卖尽量不要给骑手差评,我在这先说一声谢谢。 (有可能您的一个差评,骑手一个星期白干了)
饿了么相对来说要人性化很多,例如打电话给客服,客服会把你当同事看待。这让我们骑手感到暖心。说真的,打电话给饿了么客服,基本上就能圆满的给你解决问题。而且 饿了么会帮你解决后顾之忧,例如电动车上牌,真没办法上牌的,找区域经理会给你解决。 (在郑州送外卖的应该知道,外地人上牌比登天还难,无论是新车还是旧车, 上牌需要郑州本地户口,外地人上牌需要暂住证。而暂住证是最难办的,我也不清楚为什么那么大的一个城市,办个暂住证为什么那么难。 我还是通过饿了么区域经理给的便利,成功上牌了。)
外卖价格饿了么和美团不相上下,但是我感觉饿了么要稍微贵一点儿,可能是区域不同,价格也不同吧,外卖价格都是商家定的,也不能职责某个平台怎么样,所以我就一笔带过吧。 我只希望各位外卖小哥、外卖小姐姐,能够平平安安。
综上所述,饿了么和美团各有各的优点,也有缺点。 谁胜出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给外卖配送员一个稳定的收入,能给用户一份性价比高的餐品,而且必须保证食品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谁胜出都不好,一家独大受伤的还是用户和骑手,你认为呢?
从目前外卖市场的份额上看美团已经是绝对意义上的老大,而且守住外卖这个平台,还能顺便拓展很多别的业务,已经上市得美团慢慢拓展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美团能够从千团大战中存活下来也是经历了很多资本市场的洗礼,本来美团属于阿里旗下的产品,但由于阿里风格决定只要是阿里旗下的产品都要无条件服务阿里总规划,甚至干脆全资拿下,完全由阿里内部人士接管,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方便统一管理,不好处是很多被接管的企业再也没有了初创时期的灵气,但对于阿里来讲拿下这个流量入口才是关键,初创团队也能拿到一大笔钱,从利益角度看是双赢的结果。
阿里巴巴当初全资拿下的高德,uc浏览器在当时看花了巨额的资金,但这些资金放到今天看九牛一毛,企业的发展还是要看长期的发展,美团的王兴由于不愿意受到阿里的控制,最后转投腾讯旗下,腾讯喜欢做公司的大股东,但不喜欢干扰初创团队的决议,腾讯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这也是腾讯公司投资一贯的风格,这种和美团的王兴不谋而合,阿里为了抢占外卖的流量入口,于是拿下饿了么,相当于美团和饿了么的背后其实是腾讯和阿里的较量,两家企业在很多地方较量,作为外卖这么巨大的入口当然不会放过。
从目前公司的规模以及市场占有率美团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王兴的野心也绝对不仅仅是外卖市场这么简单,现在美团的拓展业务也是慢慢开始发力,从美团的市值上就可以看出端倪,从外卖拓展但酒店以及别的业务都是顺带的事情,但能极大提升美团的市值,未来美团的市值还会继续走高,美团还涉猎了共享单车等业务都是全面发力生活平台的标记,未来的美团绝对不仅仅是外卖业务这么简单会在普通老百姓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饿了么在市场份额上还是和美团无法比,饿了么阿里还在不断输血的过程中,美团现在占据了市场的主动权之后开始下沉市场,而且也有意识拓展关键业务,这也是在市值上继续走高的主要原因,饿了么想要超越美团要有的路还是很长,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考虑,多家企业竞争更有利于促进市场的规范性。未来到底谁是市场的霸主地位还很难一槌定音,毕竟饿了么在很多地方还是有很大的优势,虽然美团的市场份额高但饿了么月活量更大,而且背后阿里流量入口都可以无缝切入,相比只是投资的腾讯优势还是比较明显。
现在两个企业的竞争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而且两者的差距并不明显,这在互联网领域的竞争还是非常罕见的,很多行业竞争老大都是远远甩开老二,现在两家的竞争算是旗鼓相当,阿里也是举全力在支持,未来谁是老大目前看无法定论,互联网的竞争瞬息万变的事情,希望能帮到你。
我是2015-2016年的饿了么员工,我支持美团,我们那一代是最拼的饿了么er,为了公司和美团打架打的头破血流,为了发展一个商家,我们充当免费外卖小哥,风里来雨里去。好不容易走上正轨,我收下有400多户商家了。还有消息说以后可以吃商家流水,就跟美团团购一样(那时候我们工资6000,美团团购业务员14000),大家都很开心,奋斗有了回报。可结果,等来的却是KPI考核加倍,美其名曰"冬季战役",结果真打实干的业绩不达标,kpi考核为0,工资只有2500。那些数据弄虚作假的,kpi又是1.2,工资8000块。连续3个月,很多人心灰意冷,就离开了饿了么。从此饿了么就失去了赢的希望。那时候还是张旭豪做老板,这人没啥能力,也不想想,为什么kpi考核提至双倍,那些人还能超额完成,原来都是藏拙?也不想想,本来开店目标30家,突然提至60家,那些老员工怎么办,还要帮着市长招商不成?
我是一名美团外卖骑手,做这行已经两年了,时间越久越对美团没信心伤心,等春天到了就不打算做美团骑手了,换个工作就算再做骑手我也是去饿了么,因为美团现在压榨骑手太狠了没有人性化,每天小心翼翼避免被线上罚款还要小心翼翼的讨好站长不然还要被线下罚款。明天早上都要开会站队喊口号,一天十二个小时的工作量周而复始还要起早去开会迟到就是二十到五十不等的罚款呵呵。
我是重庆这边的外卖商家,从我做外卖这行业开始也有1年多了,从一开始西安到重庆,我了解的就是饿了么根本没法和美团相对于比较,对我们商家而言为什么我们很多会选择做独家美团,第一,美团给我们商家带来的利润比较大,还有就是美团的客人也比饿了么多一些,饿了么明摆着不划算,不开通超级会员基本上没有单子,但是只要开通了超级会员就没有利润,做饿了么的基本上就是为了一个数据而已,还有饿了么我发现一个问题,顾客吃最便宜的还喜欢给差评,美团和饿了么同样100单的话,价钱基本上相差一半左右。饿了么说白了是直接压榨商家,美团虽然也压榨商家,但是我们至少还有利润。当然也有可能是我不会做饿了么的原因,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和看法。
无论最终谁胜出,我个人都不欣赏饿了么创始团队的嘴脸和做法!
大家请看清楚,我看不惯的不是饿了么这个APP、也不是饿了么的骑手外卖小哥,而是饿了么大创始人团队。
饿了么在对外寻求资本合作时,接到了阿里的报价,具体金额我记不清了,但是饿了么团队觉得阿里开价低了,就主动找到美团,希望美团参与竞争,美团帮饿了么抬了一手,出了一个更高价。
这是阿里团队坐不住了,因为他们一定要拿下外卖行业的数据和支付入口,从而再次抬高了报价。美团这时已经达到了饿了么要求的效果,就没有再出价。
后来面对 财经 频道采访时,王兴说的很诚恳:第一效果已经达到了,第二当时真怕阿里不跟着上。
这件事到这里也就翻篇了,没什么,同行抬一手而已。
当时看到这篇报道,我就在下面评论,真是吃相难看!
很多人都不喜欢王兴,很多人都欣赏马云。可笑的是很多人在公司里、在行业里并不是马云,而是王兴这样被头部企业打压的人。
有句话说的非常正确:人宁愿为别人的胜利喝彩,都不愿意为自己身边人的成功鼓掌。
马云不需要你们崇拜,他的成功摆在那里!
需要你们支持的,是那些敢于挑战权威和市场占有率最高企业的人,他们才是普通人的代表,他们的路才是普通人未来可能面对的路。
就跟当初谈摩拜和OFO谁会先消失一样!我当时的回答是:如果摩拜输了,是技术输给了资本,是悲哀!
如今问美团和饿了么谁会胜出,饿了么如果胜出同样也是资本+丑恶嘴脸的胜出,同样是悲哀!
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互联网经典战争!参战双方都是“久经沙场的世界级名将”任何一方都有充分弹药库。
王兴的美团手握600亿现金储备,这是无惧阿里巴巴的底气所在之一,在阿里挖来阿里巴巴067工号副总裁干嘉伟,缔造了一支美团地推铁军,这是底气之二。
饿了么由阿里巴巴后盾的36位合伙人之一王磊坐镇主场对阵,可调集资金预估5000亿,作为阿里收购来的外卖行业第二品牌,先期快速完成团队整合,还漂亮的发起了一场“冬季战役”和一场“春季战役”,说明内部团队能够打硬仗了,也说明阿里的整合能力独步天下,无人出其右。
再说美团的“无边界扩张”,战略布局越来越重,树立起来的敌人都是巨头,酒店的携程,外卖的阿里,支付的微信,电影的淘票票,都是强大对手,要想获胜,从竞争来看第一:是否有成本大幅领先优势?第二是否有聚焦优势?第三是否有差异化优势?
再讲饿了么的“高端外卖广告”打响第一炮是品牌战,先将饿了么的品牌形象提升,第二炮“星专送产品”围绕高频星巴克咖啡单点建势,可谓可圈可点,从目前看,第一是否能够扳回市场占有率50%?第二是否能够找到新的突破点?第三是否能够和阿里完美协同?
外卖市场巨大,本地生活前景无量,我预估5年之内难以看到胜负,大家都在抢占“增量市场”,也就是下层500个3-4线城市的本地生活市场,最后,美团要想赢得阿里几乎不太可能,阿里要想赢美团也很难,大幅拉开差距也不现实,最终可能维持某种均衡态势。
美团强行给商家两个选择:在饿了么和美团中只能二选一。你想选择美团,就不可以使用饿了么,否则将配送范围定在水库,要不然就在美团中关闭店铺。
我们一直在想,马云花670亿拿下了饿了么,是不是当年王兴弃马云而去,马云的一种“反击”呢?可以说,在2011年的千团大战,马云领投的5000万美元,可以说是雪中送炭,然而王兴最终还是选择了腾讯,离马云而去。
大家都说遗憾,可是对于阿里巴巴而言,失去美团,可能得代价就是670亿买了饿了么。那么,饿了么能够超过美团吗?
根据调查,2019年度第三季度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厂商交易份额中,美团占比53%,而饿了么占比43%,足足多了10%左右。从这种优势方面,饿了么确实有些“危机”。
而且,美团上市后,它的市值达到了5000+亿港元,这种优势并非是被阿里巴巴购买的饿了么强。
但是,我对于美团确实还是有些不看好的:
当然,背靠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家的较量何尝不是腾讯和阿里巴巴的较量呢?!
个人觉得饿了么会胜出,饿了么是阿里生态圈一个不可缺的环节。美团只是本地生活的一个圈。
1、从生态圈来看,阿里要比美团大的多,大的好处是资源和渠道等都有优势。
2、从资金来看,美团和阿里也没可比性。
3、从决策来看,饿了么和口碑合并阿里重点扶持,本地生活及3公里配送不可缺的环节。
4、从管理层来看、美团是腾讯的干儿子,饿了么是阿里的亲儿子,干儿子和亲儿子的区别也是胜负关键。
5、从 历史 来看,以前饿了么和美团没法比,应为张旭豪的饿了么和王兴的美团不是一个级别的(个人看法千团大战之时没有阿里的钱和技术进入,美团不可能胜出,前期的时候,别给我说管理有多重要创始人有多重要,都是扯淡,大资金和大技术的推动下其他的都是蝼蚁)饿了么只是在大城市和高校区有市场,美团的渠道及模式早已伸到四五县城市,阿里的口碑奄奄一息。
综合来看,本地生活都已经搭好架构,支好摊子,虽然饿了么份额低,慢慢的会持平和慢慢的反超,只是时间问题。(美团的资金压力要比饿了么大的多)
我是一名骑手,被美团都套路的没信心了。顶饿了赢。美团人性化太差。我也不知道商家为什么还要入住美团呢?
㈣ 美团,饿了么,还能做几年
美团饿了么离寿终或许很快或许还需要一个过程。大胆预测一下5年,快点3年吧,美团饿了么肯定完蛋。
这不是咒他们,原因如下:
先进的技术创造了新模式新体验,资本恰恰通过新模式对市场进行了垄断,进而最大化剥削商家 骑手 消费者等各方切身利益。
违背了大众利益
违背了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违背了互联网技术以及未来互联网经济模式发展的核心理念。
也就是共创共享共赢以及去中心化才是未来。
那么美团饿了么知道自己的罪孽深重吗?答案是肯定的,只是他们现在赚的正嗨,背后的资本是绝对不允许他们放弃现有即得利益。
取而代之的只有是当下承受剥削最严重的群体,餐饮行业草根创业实体。全国全行业揭竿而起的时机就在眼前,一旦出现成功模式,那便是星星之火即可燎原。
未来餐饮平台将不是第三方而真正是和餐饮实体合二为一的平台,新平台的核心价值将不是平台本身赚多少钱而是帮助实体赚多少钱,孵化出多少有生命力的新的品牌,新平台的价值更体现在不但使实体兴旺,更使人人受益,大家可以自愿加入成为平台合伙人,分享自己最喜欢餐厅以及餐品,甚至可以零成本经营一家自己的线上餐厅,从而使人人可创业餐饮,大众分享餐饮行业不断蓬勃发展的利益。
未来可期!
过激的速度崇拜,上市后的利润压力,已经让美团和饿了么的外卖业务,几乎走到了临界点。
送餐超时,可能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平台单一性对骑手罚款,把所有压力都推给毫无反抗机会的骑手。
骑手们不仅送餐中全程小跑,没时间休息,还要时时刻刻准备好承担全部责任,不管这责任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原因。
从最初抽成5%,到现在最高抽成25%,再加上时不时分摊满减、红包、配送费,本来利润就不高的商家,生意更加难做。
前几年还有专门做外卖的餐饮创业者,现在已经基本消失无踪。那些做的好的餐饮店,都非常重视堂食,外卖只是一种宣传手段。忙碌里平添了许多辛苦,对实际收入的增加,却是可有可无。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享受过大额补贴和红包的用户们,一天天面对越来越少的满减折扣,不断缩水的外卖分量,涨价的餐盒费、送餐费,心里当然不好受。
大部分人会提前订餐,其实晚到一些,没什么大不了。只是谁的日子都不好过,工作上生活上各种不开心夹在一起,需要排解。一份迟到的外卖,也许就很不幸的成为了情绪的发泄口。
以打车市场举例。 达成垄断的滴滴,为了盈利,对用户提价,对司机提高抽成,市场马上涌入了新的竞争对手,再次把滴滴打回亏损。
美团、饿了么也是一样。 达成垄断后,为了盈利,对用户减少补贴,对商家提高抽成,对骑手加倍压榨。市场上很有可能会陆续冒出新的竞争对手,把他们打回亏损。
从长远来看,一个零和效应的商业模式,永远无法取得平衡。 要么改良商业模式,提供更高的价值。要么收缩规模,保持可盈利的范围。不然,外卖这项业务,只会逐渐边缘化,慢慢沦为巨头们的一项辅助功能,聊胜于无。
美团已达6000亿港币市值,综合业务遍布食住行几大刚需行业,外卖出岔子,顶多这块业务萎缩了,不影响其他版块。饿了么背靠阿里,资源不断,仅从“给美团添堵”的角度,阿里也不会让他倒下。
跑了一周乐跑试水,这是美团乐跑规则,坑死人,经常准备出发了,给派来单子,接了超时扣3元。不接扣10元。
我还记得李彦宏说:团购这个商业模式已经过时,5年以后会一家都不剩。这是李彦宏在2015年说过的话,如今过了5年,美团的市值硬生生将网络给挤出了BAT的铁三角中,现在你可以看到美团的市值,高达6052亿港元。
美团,在千团大战中脱颖而出,可见它优势的地方。但是,李彦宏的说法,现在来看也没有错,我们知道的是,网络糯米等等团购网站早已经消失了,甚下的团购网站,也不过是美团等寥寥无几,可是你得知道的是,现在的美团重点并非是团购,而是美团外卖呢。
这里阿里巴巴很聪明,但是耗费却不小,在阿里联合蚂蚁金服,花费了95亿美元,收购饿了么之后,口碑、哈啰、高德、嘀嘀、盒马等阿里系品牌,在外卖、点评、共享单车、打车、生鲜等领域和美团进行对比。
然而,相对于美团来说,饿了么的威胁不可谓不大,艾媒咨询在2018年,一二线城市订单份额分布中,饿了么份额已经达到47.4%,可见饿了么的优势越来越强了。
背靠阿里系,饿了么有了提升,这种提升确实会让美团受到了掣肘。但是,你得知道在面对外卖行业发展越来越快之际,美团,饿了么确实会受到一些新的挑战,这种挑战我认为是新的形式需求,以及外卖骑手的压力,如果骑手的工资提升,外卖价格提升,商家还会继续卖?消费者还会继续买?
这是,美团和饿了么需要考虑的,市场,骑车,企业,以及消费者之间平衡关系。
3-5年后,可能就会有一大批骑手下岗。
1、竞争会很激烈(可以是和人竞争也可能是机器)
2、配送费会越来越低(给到配送员的)
我们看到美团外卖和饿了吗 类比的是订餐跑腿业务的聚合平台。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可以看到,行业其实已经发展到另外一层高度。对今后的发展是有很优势的。
用户习惯养成 。由于长时间的补贴,很多人已经养成了订外卖比到店吃更划算的思维,讲道理外卖包含菜品和配送,理论上价格要更高。
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从2015年行业交易规模进入高速增长,至今连续5年以来,依然维持全行业规模稳定扩大。
第一个是根据易观统计国内外卖市场交易份额,美团是53%,而饿了么+饿了么星选是43.9%。
第二个是外卖APP月活跃量,饿了么月活跃人数5584.4万,而美团是3560.5万。
第三个是外卖用户年龄分布,24岁以下的饿了么占65.27%,美团是52.59%。
个人认为在未来的几年里,发展前景还是很好的,毕竟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外卖!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近几年外卖发展趋势,2014年到2015年是外卖红利期,你上平台就可以赚钱,2016年到2017年平台补贴大战,这个时候商家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外卖成了商铺的标配,只要你平台补贴多你也能够赚到钱,2018年开始则将是精细化运营的时代,高品质的商家源源不断的进入,行业趋势必将是成就品牌类型商户。
对于平台而言,2016到2017年补贴大战平台是亏钱的,2018年,平台亏损和盈利大致达到一个均衡点,对于美团、饿了么来说,相比盈利,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形成新的消费方式会更重要,因为2019年了,场景为王,必将到来!
美团饿了么外卖在人们心中形成固有的场景化,比如你吃饭会想到打开美团和饿了么外卖,买衣服会想到上淘宝,而且人一日三餐,吃饭的时间占比是一天中的八分之一(大致按1小时来算),线上外卖平台也导致周围商圈的菜品价格透明化,打个比方,你周围有两家面馆,1家在你附近价格略贵,还有1家比较远但是价格便宜,你可能更倾向于前者,但是有了线上外卖平台后,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周围几公里的餐品价格,并进行对比,从而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下单。
很多餐饮商家可能一开始是抵触上线上平台的,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你不上线就意味着失去了更多的曝光引流,获取更多用户的机会。美团和饿了么聚集了商圈的餐饮商户,给商户提供了技术和服务的支持。
刚从美团出来不久,从业3年,从开始的补贴商家,烧钱开发市场,到现在的商家抽点高,骑手工资问题,商家出餐慢骑手杀人问题等等,骑手和商家一推怨言,两大巨头开始唯我独尊的样子,配送费八九元顾客喜欢就叫,不叫你就饿,商家为了赚钱,多个平台多个销量没办法总要生活,骑手更没办法,为了生活还是要去做,就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社会 对外卖平台舆论在大,对他们一点影响没有都没有,所以今年我就想做一个跟美团一样平台出来,就算推不倒他们,摇一下他们也好
我这两天开新店,美团业务经理说,要么上美团独家.要么你就等着排队吧,估计一年半载才能上,言外之意你不做美团独家你就上不了美团!饿了么到没这么一说,只要验证完资质合格直接就可以上,那么霸王条款!希望美团快点ps
美团、饿了么的员工的工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每单外卖其实能拿到手的就几块钱,每天都风雨无阻,还要准确及时,一旦出外卖出了问题,大部分情况,锅都会扣在骑手身上,骑手负责一切,长期下去,骑士也不好过,这是一方面。
商家这边,美团和饿了么已经成了一个两家大平台,现在的主流舆论都在喷这两家平台的高额提点,认为美团和饿了么两家都是在剥削所在平台上的商家的利润。
实际情况是美团和饿了么为了大力推广平台补贴顾客,现在都处于亏损的状态。两家在用资本的力量,推动着外卖到行业的发展,好歹是往好的方向上走。
两家平台都是处于发展期,为了积累客户,前期已经投入很多资金。这也让人们对于外卖的印象就是便宜,为了不再亏损,可以转为盈利,外卖以后肯定是越吃越贵。
照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个人大胆预测两家还能做6年。不过还是希望两家可以长久做下去,毕竟外卖真的很便利呢。
美团就不是纯粹做外卖业务的,不可能会轻易倒下。饿了么背靠阿里巴巴,扶持到位、资源不断,也难以落入“窘境”。再言“民以食为天”,只要有人群需求,外卖业务就一样还会有市场。也难以倒台之说法。
如今的外卖市场,除了美团便是饿了么。以往网络外卖虽有其一席之地,不过也难以和这两大“独角兽”一绝高低,后来也被饿了么收购了。
无论从交易额占比还是用户使用平台分布中看,两者都在强势掌控着整个外卖市场。
早些年外卖行业兴起之时,不乏各类平台。但角逐中只剩下了美团和饿了么。说到底,外卖行业始终还是一个靠庞大资金来支撑的行业。
简单说来,就如新用户补贴,这就是平台真金白银烧钱来补贴的。平台之争其实也就是用户的争夺战,谁能更好源源不断吸引新用户,就能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为了提升市场份额,外卖平台不断通过补贴的方式来持续发展用户、留存用户。
而关键的,在市场的拼杀中,美团和饿了么都绝非是“一己之力”而获得成功的。饿了么来说,有阿里的生态加持就是绝大的优势。像阿里推行88VIP之际,饿了么也顺应地和阿里生态各会员体系打通,实现数据共享。这也必然性地助推饿了么超级会员的增长,带动其业务发展。而背靠腾讯的美团其实也是如此。
就美团而言。如今我们提到美团,首先想到的已经不再是团购,而是覆盖中国所有城市的外卖业务。但也远远不仅局限于此。
以团购起家的美团,现在做了外卖、酒店、共享单车、网约车、买菜、生鲜等业务…美团外卖的生态协同更多聚焦在吃喝玩乐生活服务体系内,目前美团外卖已经拥有美团APP、美团外卖APP、大众点评APP、微信、QQ等多元化入口,可以满足用户不同场景下的点餐需求。
像日前公布的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榜单中,美团点评就挤入了前20,以5301亿的总市值位居第16位。
美团、饿了么业务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也有了各方“唱衰性”的争议。外卖平台“稳固”后,就在“收紧门槛”。继续留在美团平台的商家,只能靠减量、涨价等方式维持自己的成本?随之而出现的问题是,“贵了”、“食物劣质了”、“配送效率慢了”、“服务态度差了”…显然,这些都让消费者难以“买单”。
前段时间美团外卖小哥伤人事件,就有谁是谁非的争议性。是平台规则苛刻要背负一定的责任也好,或者业务员素养要提升也罢。但外卖小哥何尝没有怨言,兢兢业业的付出,可能很多时候也未必能得到理解?
或许事实便是,外卖行业现在也正坦露着一些弊端问题。问题的本质不想再去深究了,但这是以往现在未来都会存在的问题。不过,这始终难以颠覆外卖行业,至少不具备令其倒台的“潜力”。
新平台价格低廉的道理咱懂,但它们没有机会。当行业出现“垄断”的情况,其实多层面而谈都是不利好的。盼求的是,未来能有更好的“转化和适应”…
㈤ 饿了么市值多少个亿
饿了么市值95亿美元。
经过几年来的艰苦发展,交通大学的主要订购平台已被饿了么所覆盖。所以张旭豪等人也是赚了不少钱。后来,外卖市场逐渐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外卖市场是一个蓝海市场。
在2018年4月,张旭豪却十分意外地卖掉了饿了么。而中国电子商务创始人马云却以95亿美元(668亿)的价格买下了这家公司。谁知道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随着外卖平台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自2011年获得金沙江创业投资以来,公司一直在不断募集资金。
仅阿里就投资了22.5亿美元。融资的速度还没有跟上烧钱的速度,并且现在还处于烧钱期。饿了么现在已经接受了八轮容易,一次比一次要多,以目前100亿美元的市值,任何一个财务投资人都会思考再三,这意味着目前真正能投入资金的人并不多。
㈥ 饿了么市值是多少
但某著名风险投资公司的知情人士表示,“饿了么”对外宣称的估值为30亿美元,而其实际估值应该只有15亿美元。
9月4日“饿了么”宣布其获得了一比6.3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并宣称这是全球外卖平台金额最高的一笔融资。
阿里巴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而且随着阿里自身不断的发展与壮大,开始涉足其他各个领域,试图追求自己的全面发展。
不过在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平台这件问题上,却饱受外界的争议。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最终的成交价格是95亿美元。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进程不断加快,很多传统制造业纷纷选择与互联网厂商进行合作,外卖行业便是典型的代表之一。
㈦ 蒸发2240亿!美团连续两天暴跌,究竟发生了什么
美团最近有点烦,不仅仅股价大跌,较长时间被以来一些舆论声讨,抽佣太高,对骑手太苛刻。
㈧ 饿了么市值多少个亿
饿了么市值95亿美元。
经过几年来的艰苦发展,交通大学的主要订购平台已被饿了么所覆盖。所以张旭豪等人也是赚了不少钱。后来,外卖市场逐渐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外卖市场是一个蓝海市场。
在2018年4月,张旭豪却十分意外地卖掉了饿了么。而中国电子商务创始人马云却以95亿美元(668亿)的价格买下了这家公司。谁知道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随着外卖平台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自2011年获得金沙江创业投资以来,公司一直在不断募集资金。
仅阿里就投资了22.5亿美元。融资的速度还没有跟上烧钱的速度,并且现在还处于烧钱期。饿了么现在已经接受了八轮容易,一次比一次要多,以目前100亿美元的市值,任何一个财务投资人都会思考再三,这意味着目前真正能投入资金的人并不多。
㈨ 美团股价多少
美团股价为249.00港元。
连跌9天之后,5月11日,美团(3690.HK)开盘再度大跌,盘中最大跌幅超过8%。截至收盘,美团股价为249.00港元,市值下滑至1.51万亿。
该教程适用产品型号:HUAWEI Mate 40 系统版本:EMUI 11.0软件版本:美团11.4.403
1、事实上,自牛年开年以来,美团股价就不断下探。距离今年2月18日460港元/股的最高点,其股价已经下滑近46%,市值蒸发超1.2万亿港元,接近“腰斩”。
2、市场分析认为,美团近期股价下跌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是美团近期受到的反垄断监管压力较大;其二是美团近期正在配股,因此股价也会相应承压;此外,股价还受到骑手待遇、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舆论风波的影响。
3、被反垄断监管“紧盯” 继阿里因实施“二选一”垄断被罚180亿元后,美团成为第二个反垄断调查对象。4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根据举报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4、目前,处罚尚未落地,但交银国际此前报告指出,预计美团的行政处分区间介乎40亿-120亿元人民币,约占其2018/19年度外卖业务交易规模(GMV)的1%-3%。野村则表示,如果罚款是按上一年度综合营业额的4%,美团将可能被罚款46亿元。
5、值得注意的是,美团已多次因不正当竞争而遭遇财产损失。仅今年,美团就已经输了两场官司,还被市场监管总局下发了处罚判决书。
6、2月,浙江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查明,美团向商户推送了部分诋毁饿了么平台的信息以及要求“二选一”独家合作构成不正当竞争,判美团向饿了么赔偿100万元。之后,美团方面提起上诉。
7、3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深圳美团优选科技有限公司不正当价格行为案行政处罚决定书,依法对其涉嫌实施不正当价格行为立案调查,合并罚款150万元。
8、4月,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美团存在明显不正当竞争行为,判美团向饿了么赔偿经济损失35.2万元。
9、百亿配股增发,使股价承压 4月20日,美团在港交所公告,将通过配股和发债筹资近100亿美元,创造港交所增发历史之最。这也是美团上市以来首次大手笔再募资。
㈩ 饿了么市值是多少
“饿了么”是2008年创立的本地生活平台,主营在线外卖、新零售、即时配送和餐饮供应链等业务。2019年12月12日,《汇桔网·2019胡润品牌榜》发布,饿了么以240亿元品牌价值排名第68,上榜2019生活服务品牌价值全国排名第7,民营排名第7;“2019胡润最具价值民营品牌”第34位。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1-01-2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