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股票最新市值排名
㈠ 二次上市不融资,其实是蔚来等不起了
由于目前大量的未偿债务和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蔚来在一段时间内依旧面临财务方面的挑战
文 | 顾翎羽 李彪
编辑 | 刘以秦
2022年2月28日,新能源 汽车 品牌蔚来 (9866.HK) 宣布通过港交所聆讯,以“介绍方式上市”。这是一种相对特殊的上市方式,根据港交所交易规则,蔚来此次不募集新的资金或发行新股,而是将原有部分股份拿出来交易。蔚来称,这是为了不稀释原有股东的利益。
3月10日,蔚来以惊人的速度登陆港交所,首日开盘价为160港元,收盘价158.9港元,港股市值达2652亿港元(约2143亿元人民币)。由于隔夜美股上涨,港股开盘跟涨,蔚来股价表现只能算中规中矩。
这是蔚来的二次上市,2018年,蔚来在美股上市,过去一年,蔚来美股股价跌幅达到70%。2021年2月9日,蔚来美股收盘价创下62.8美元的 历史 高位,总市值一度超过1000亿美元。截至2022年3月9日收盘,蔚来股价为20.17美元,最新市值降至321亿美元。
涨跌之间,既有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也有蔚来自身的因素。
今年,蔚来已经连续两个月跌出新能源 汽车 交付量榜前三名,频频面临变慢了的质疑。新能源 汽车 市场正由资格赛向淘汰赛转变,2021年新能源 汽车 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14.8%,而2019年这一数字是4.7%,2020年是5.8%,以此推算,在20%渗透率的市场拐点之前,保持原有的扩张速度就意味着落后。
对2022年计划推出三款车型的蔚来来说,战略必须从稳健变向扩张甚至是激进,蔚来需要更多资金以及更好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这是蔚来的当务之急,乍看起来,此次挂牌不融资,并不能缓解这些问题。
介绍上市的玄机
2018年,李斌带着头顶“中国特斯拉”光环的蔚来赴美上市,目标融资20亿美元。然而,美国投资人普遍不看好,蔚来只融到了计划一半:10亿美元,融资额不足导致蔚来一度命悬一线。2019年末,蔚来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8.6亿元,股价暴跌至1.19美元的低点。
直到赴港二次上市,外界对蔚来的认知离不开“缺钱”。
蔚来称,赴港上市是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交易地点选择和更灵活的交易时间,将有助于引入更多的投资者,且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利。
这是事实,但不是全部事实。
市场普遍认为,随着中概股退市风险加大,监管层面对数据和国家安全的审查也更加严格,赴港二次上市已经成为了企业安全的退路。蔚来的特殊,在于其采用的介绍上市方式和时机。
简单理解,介绍上市是指如果一家公司已在其他交易所或板块上市,那么这家公司可以不用再发行新股,而直接申请在香港主板上市,获得一个股份流通的资格。
德恒上海律师事务所业务合伙人朱梁律师告诉《 财经 十一人》,相比常规IPO,介绍上市优点主要在于一是流程相对简单,审核时间相对较快;二是将企业融资和上市时间分开,企业可以在之后有需要时再融资。并非所有的企业上市均为了融资,当市场环境对融资并不友好,或是企业并无过多的融资需求时,这种上市方式给予企业较高的灵活性。
这正是蔚来当前的两难。事实上,在融资方面,蔚来已经慢了。在头部新造车势力中,蔚来最早登陆美股。然而在小鹏和理想相继完成回港上市后,去年9月,蔚来被传因为用户信托问题受到监管层质疑,错失上市窗口。
当时,一位接近蔚来投资人在向《 财经 十一人》谈及此事时表达了遗憾,“之后(2022年)再上市,新能源肯定还是被看好的板块,但是还能有这么好的估值吗?”
多位投资人向《 财经 十一人》表示,受到地缘政治风险以及市场流动性等影响,现在并不是一个募资的好时机。对于有充足现金的企业,应该避开这段“萎靡期”,去寻找下一个机会。
然而蔚来等不起了。
一位从事港股上市业务的律师向《 财经 十一人》表示,港股排队上市的企业不少,而在2022年1月4日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出台后,对企业数据合规的监管在加强。
招银国际研究部分析师白毅阳告诉《 财经 十一人》,和竞争对手相比,小鹏已经进入港股通,理想上半年也有希望进入,而纳入港股通意味着能吸引更多内地资金,股票流通性更强,因此蔚来在和国内投资者的对接上已经落后了。与此同时,还有不少二线造车新势力正在港股排队上市,车企对港股资金的追逐会进一步加剧。
蔚来不可谓不着急。根据蔚来披露的数据,在2021年下半年完成了一笔20亿美元的融资后,其现金储备在600亿元人民币左右。这种现金实力已经不输于欧美大牌车企了。但是,根据招股书,蔚来至今并未实现盈利,只是最近才从某些时期的经营中产生了正现金流。
根据招股书,2018年、2019年、2020年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九个月里,蔚来分别产生净亏损人民币96.39亿元、112.96亿元、53.04亿元及18.74亿元。此外,尽管蔚来在2020年和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九个月产生了正经营现金流,但是在2018年和2019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负79.12亿元和87.22亿元,并且在2021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的经营现金流为负。
也就是说,蔚来现在不缺钱,所以并不急于现在通过正规的IPO途径上市来获得资金。 按照香港上市的规则,上市后6个月内的控股股东并不能出售股份。如果之后有募资需求,也需要等到上市6个月之后才可以增发。
但这种不缺钱仅限于现在。 因此,蔚来此举要的是先获得一张确保安全的“‘船票”,上市后,蔚来发行的美国存托凭证可以与港股进行自由兑换,稀释潜在的“中概股退市”风险,但并不是真的不在乎钱了。相反,长远来看,正是为了打通融资渠道,才让蔚来要迫不及待“‘上船”。
在赴港上市的同时,为了扩大投资者接触渠道,蔚来表示,蔚来也已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提出以介绍方式第二上市申请,具体上市日期正在审核中。但是,赴新上市这条路是不是能走通,什么时候走通,这些依旧充满了不确定性。
无论是数据合规还是宏观经济波动,由地缘政治外溢的风险正在前所未有影响中国 汽车 产业。此次赴港,也标志着蔚来正在不遗余力拥抱内地资金,这在接下来的新造车肉搏竞争中格外重要。
新造车是众所周知的“‘烧钱 游戏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蔚来在2019年—2021年共完成了9次融资,方式包括可转换票据、存托股、战略投资,按最新的美元汇率计算,总计金额至少412亿元。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多样化的融资能力正在成为新能源 汽车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2021年10月29日,蔚来完成了一笔10.3亿元的碳中和新能源 汽车 租赁ABS。而在一周前的3月3日,蔚来又刚刚发行总规模达到10.3亿元的全国首单绿色新能源 汽车 租赁ABN,所获资金将全部用于 汽车 业务投放。蔚来正在建立从交易所和银行间双市场直接融资的能力。
财务问题并非唯一大考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蔚来的未偿还长期借款总额达到了98.266亿元,同时在过去一年里,蔚来的员工人数规模几乎翻了一番。
由于目前大量的未偿债务和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可以预见的是,蔚来在一段时间内依旧面对来自财务方面的挑战,并且会借助更多渠道来获得资金。
但是,对正处于低迷的蔚来,融资显然不能解决当前所有的问题。
在蔚来的招股书长达87页的风险提示,除却中国越来越激烈的 汽车 市场竞争和蔚来自身公司经营风险,来自产能和运营方面的压力格外值得注意。
今年以来,蔚来 汽车 的交付量已连续两个月跌出前三。尤其是在同比增速上,较同行相差甚远,蔚来2月交付量同比仅增加9.9%,理想和小鹏 汽车 的同比增长率均超过250%。
这也和蔚来特性相关:作为一家早期将资金和重点都投向了用户和品牌建设的公司,蔚来选择了代工的模式生产电动车,早期并没有在自有产线和智能化方面重点投入。这一点成就了如今的蔚来,也导致了蔚来产能至今严重受制于人,智能驾驶短板也时常被诟病。
在蔚来的招股书中,也提及了与第三方合作造车会使其受到无法控制的波及风险影响。
蔚来正在试图变快,这种变快体现在产能、产品和出海多个方面。
产能 ,除了江淮蔚来先进制造中 的 产线升级改造,合肥蔚来园区第 个 产基地也在建设中,预计2022年三季度将正式开始 产。除了特斯拉上海工厂,国内几乎没有企业可以和这一建厂速度相比。
而在车型方面,蔚来今年推出三款新车型,被市场认为具有爆款相的ET7将在3月28日交付,ET5将在9月开始交付;第三款车ES7或于4月北京车展亮相。同时,蔚来也开始“降价”,相比过去50万元以上的价格,ET5的售价为32.8-38.6万元。对于一家定位中高端的车企来说,向下兼容市场似乎更被看好。中信证券预计,蔚来 汽车 2022年销量有望达到18万辆,同比增长约100%。
在出海 ,去年9 30 ,蔚来正式进军欧洲市场,开始在挪威交付。今年蔚来将会进军更多海外市场,包括与BBA正面相逢的德国。
但与此同时,在更加激烈的竞争面前,蔚来的短板将有更多暴露的风险。 随着宏观环境变化,电动车的关键材料,如铝、铜和芯 的价格上涨,蔚来的成本控制将会进一步承压。根据此前李斌在去年三季度财报会上透露,今年蔚来的 标是将整车 利率由18%提高到20%。也就意味着在产品力和供应链优化方面需要做更多努力,这并非蔚来过去所长。
带领蔚来赴港上市,是连续创业者李斌第四次经历上市。在过去,蔚来的成功首先是作为创业企业在资本运作层面的成功,而不是作为一家成熟车企的成功。
种种迹象显示,当下的新造车竞争已经驶入了深水区,竞争逻辑和对手都变得不同。没有一家新造车势力可以待在自己的舒适区。
蔚来需要体现更多在企业可持续性上的能力。从这一角度出发,多位受访的蔚来员工向《 财经 十一人》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蔚来过去经历过股价1元的低谷,也经历过60元的巅峰,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巨亏。如何在财富的得失前,在躁动的市场前,继续激发员工们的创业精神,是蔚来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这一问题并非蔚来独有。
㈡ 蔚来正式登陆港交所 市值逾2820亿港元
3月10日,蔚来-SW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股票开盘价为160港元/股。与理想汽车、小鹏汽车有所不同,蔚来选择了介绍上市的方式,不涉及新股发行及资金募集。
目前,蔚来开盘涨5.63%,报169港元/股,市值达2820.62亿港元。美股3月9日收盘蔚来报20.17美元,市值336.64亿美元。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蔚来在香港成功上市离不开用户的信任、员工的付出以及合作伙伴们的支持。当下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变革的时代,我们将不断用技术创新,持续为用户带来超越期待的产品与体验,并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回报。”
根据规划,蔚来新车ET7将在3月开始陆续交付,而ET5也将在9月正式交付。此外,全新ES7也将在今年正式发布。与蔚来在售的三款车型相比,两款新车基于蔚来NT2.0技术平台打造,软硬件上都有较大幅度升级。
㈢ 蔚来股价是多少
截止于2020年4月2日,蔚来股价只有2.050美元,是上市以来的新低。二零一八年九月十二日在美国股市上市的时候发行价为6.26美元,与如今的股价相比,可以说跌了至少一半多。
蔚来股价连续暴跌,从三月五日的最高点10.16美元跌至当前的2.050美元,近几个月以来蔚来汽车市值缩水已经超过百分之七十了。
在蔚来股价暴跌背后,更令人担忧的还有蔚来汽车的销售数据。今年六月四日,蔚来公布了上个月份销售数据。上个月蔚来共交付汽车1089辆,比起今年三月和四月份的1373辆和1124辆,交付量进一步下滑。
蔚来首款面世的量产车是蔚来ES8,一八年的总交付量为11348辆。然而,今年以来,蔚来ES8未能维持住良好的势头,销量出现大幅度下滑。
蔚来ES8上市后,曾因为续航里程等问题被用户吐槽。今年4月和5月发生的两起蔚来ES8自燃事件更是对其销量产生影响,而其自动驾驶系统功能缓慢的更新速度也使蔚来ES8在与同类车型的竞争中处于下风。
㈣ 蔚来汽车股票
蔚来(NYSE:NIO)
盘后32.43+0.09+0.28%
目前蔚来的市值接近 1000 亿美元,2020年市销率约 40 倍,而 2021 年的销售额估计约为 20 倍。按这个指标,它的估值高于特斯拉。考虑到竞争和不确定性,目前蔚来股票的下行风险大于上升潜力。
1、投资者热情高涨
特斯拉股价迅速崛起是去年许多新闻的头条,并导致投机者寻找下一特斯拉。其中全球最大电动车生产国,中国自然是重点关注的区域。蔚来在2020年初仍处在破产边缘,但随着中国政府推动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加速增长,蔚来实现了强劲的销售增长,也带动了投资者纷纷涌入。随着股价飙升,蔚来成功借此融资,虽然稀释了现有股东权益,但却成功令企业价值与股价呈现较快增长。
2、增长势头稳健
蔚来的业务虽然没有像股价本身那样快速增长,但增速也相当快。2020年蔚来的交付量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113%,而2020年的交付量是公司历来累计总交付量的近 60%,不过去年交付量仍不到4.4万辆,且不及特斯拉2020年交付量的十分一。蔚来之前在NIO DAY 上预告会陆续扩大产能,并推出一个新的豪华轿车ET7,这会是蔚来推出的第一辆轿车,并配备更大的150千瓦时电池。据蔚来指出,它的最大航程约为621公里,比特斯拉的Model S最大航程402公里,及 Lucid Motors的517公里更远。
3、市场机遇
竞争也在加剧。2021年1月特斯拉在上海工厂交付了首辆Model Y 的SUV。其他中国电动汽车公司也正以三位数的在速度增长,因此蔚来远非中国市场的领头羊。巴菲特持有的比亚迪(股票代码:0020594)在2020年售出了近13.1万辆电动汽车,总销量超过46万辆。显然,未来几年汽车销量增长空间较大,而蔚来ET7推出表明公司有计划进一步扩大业务。蔚来还通过电池交换计划进行创新,允许客户通过更快的电池交换来「充电」 。公司表示,其自动电池交换站只需三分钟即可更换充满电的电池,亦即完成「充电」。
㈤ 蔚来汽车股价收涨75%,市值达119亿美元
我们获悉,蔚来汽车上市第二天股价上涨5.00美元,涨幅75.76%,收于11.6美元。此外,蔚来汽车昨日盘中股价飙升超90%,市值达到130.1994亿美元,股价盘中高点12.69美元,创历史新高。9月12日,蔚来汽车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NIO。成为继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在美国进行IPO的大型电动汽车制造商。这也是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电动汽车公司。▲蔚来CEO,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蔚来汽车首次公开发行价格为6.26美元,发行ADS股票1.6亿股。融资金额约10亿美元,估值约64亿美元。开盘后一路走高,盘中涨幅高达92.27。按周四收盘价计算,蔚来汽车市值已达114.8亿美元。IPO后,李斌共持有蔚来汽车股份148,689,253股,占股份比例14.5%,表决权比例48.3%。根据周四的收盘价,李斌股票的市值已经超过了16.6亿美元。
㈥ 蔚来汽车规模
寒冬来了,不少车企选择裁员过冬。近日,继福特、奥迪、捷豹路虎和日产等公司宣布裁员计划后,蔚来也被曝出裁员消息。
据36氪旗下未来汽车日报消息,蔚来此次人员实际减幅在1000人左右。对此,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进行时回应称,“蔚来今年一直在做局部优化,提高运营效率,也是这个阶段我们该做的事。”
在蔚来最近的一份官方资料里,该公司的全球员工人数已经调整为近9000人。
行业人士预测,此次中国乃至全球的汽车销量低迷或持续两到三年。这意味着,属于车企的艰难时刻刚刚开始。
“优化”开始
造车团队规模从几千人到十多万人不等。国内造车新势力从最初成立时的几十人到几百人,再到最终建立起数千人的规模也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在产品研发和创新周期内,增加人员是他们的常规动作。
蔚来成立于2014年,两年后,该公司发布第一款产品电动超跑EP9时,团队人数约为700多名。伴随着第二款产品ES8和直营店、换电等事务的发展,蔚来团队的规模迅速壮大。2018年8月该公司上市时,共拥有全球员工6231名。2018年四季度,由于产品和软件开发相关团队人数增加等因素,蔚来公司人数再度攀升,至今年1月份时已经突破9500人。
如果说2018年是蔚来迅速成长的一年,2019年则开始进入瘦身阶段。
今年3月,蔚来董事长兼CEO李斌在内部信中表示,公司已经走过了组队集训阶段,进入第二阶段资格赛阶段,优先级最高的三个工作目标是:用户满意度、提升运营效率、第二代平台的开发。李斌同时表示,在今年上半年总人数将控制在9500人以内,比现状优化3%。
随后,蔚来汽车北美官方于5月份宣布将裁员70人,包括圣何塞的北美区总部办公室和研发中心的20人,旧金山的办公室50人,与此同时关闭旧金山办公室。当时,北美总部拥有640名员工。
由于蔚来员工主要在中国本土,因此“优化”工作还是会在国内展开。
另据雷锋网新智驾了解,自去年12月至今,蔚来已有两名高管离职。去年12月,蔚来北美CEO伍丝丽(Padmasree Warrior)从蔚来离职。今年6月,蔚来软件发展(中国)副总裁庄莉确认从蔚来离职。她们均曾在蔚来的软件开发中担任重要职位。
车企裁员过冬
蔚来裁员的背景是,全球车企均在艰难调整。
今年1月,路透社报道称,由于在中国面临两位数的需求下滑以及在欧洲柴油汽车销售也在减少,捷豹路虎将宣布裁员10%,主要涉及到英国员工。捷豹路虎拥有42500万名员工,这次裁员约4500人,裁员目标是管理职位。同月,特斯拉官网信息显示,由于2018年第四季度利润下降,特斯拉决定裁撤3000多个岗位以控制成本。
今年2月,德国《商报》援引奥迪首席执行官布拉姆肖特(Bram Schot)的话称,该公司计划在削减成本的过程中,裁减10%左右的管理职位。近日,日产汽车宣布,2019财年第一季度(4-6月)净利润同比下跌超九成,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25万人,并削减10%的产能和产品线。
与此同时,国内自主品牌如吉利等也下调了2019年度的汽车销售目标。中国市场汽车销量增速预计整体将低于去年。一位汽车供应商高管人士向雷锋网新智驾预计,汽车颓势或将在未来持续两到三年,即使没有缩减人员的企业也会开始控制成本。
“自特斯拉成立15年以来,从未获得年度盈利。盈利不是我们裁员主要因素,但是特斯拉必须节省成本,让自己赚钱。”马斯克表示。这或许也是一直未实现整体盈利的蔚来的“心声”。
蔚来公布的资料显示,今年6月18日,蔚来ES6开始向用户交付,首个交付月数量达到413台,高于去年ES8首月交付的381台。截至6月30日,蔚来的ES8和ES6累计总交付量达到18890辆。作为蔚来赖以造血的产品,蔚来ES6接下来的市场表现尤为关键。
㈦ 市值超宝马、通用!蔚来成全球第六大车企,马斯克发推暗讽还“嫩”
周四,蔚来的市值超过了通用 汽车 ,前者为560亿美元,而后者为530亿美元。虽然这两家公司目前的估值相似,但其基础业务的规模却相差甚远。
蔚来目前的3款电动 汽车 中,仅累计交付了63343辆,第一款于2018年上市。而仅在2019年,通用 汽车 就售出了290万辆轿车和卡车。
两家公司的估值和潜在 汽车 交付量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表明,投资者愿意为一家只专注于电动 汽车 的公司支付多少溢价。这一趋势最早是由特斯拉开创的,尽管COVID-19大流行,特斯拉还是在2020年成功地将其电动 汽车 模型生产线的产量提高到每年近50万辆,从而见证了其市值的迅速上升。
通用 汽车 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该公司最近推出了其电动 汽车 Hummer,,并正在与潜在合作伙伴Nikola进行谈判。
华尔街分析师们看好蔚来的增长潜力。花旗周四将该公司的目标价上调至46.40美元,较周四收盘价可能上涨23%。
上个月,摩根大通(JPMorgan)表示,预计蔚来“将成为中国品牌高端领域的长期赢家”,因为特斯拉在中国的成功代表了一种“水涨船高”的现象。
另外,蔚来的市值同样超过了宝马,后者的市值为448亿美元。蔚来由此成为全球第六大车企。
蔚来市值的飙升引起了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注意。他在推特上发文暗讽蔚来还“嫩”,“420是42的十倍”。这里的420是特斯拉股价,实际上截稿时已经超438美元。
【编译/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㈧ 蔚来汽车市值
蔚来汽车市值是2642亿港元。
蔚来是一个智能电动汽车品牌,于2014年11月成立,代表国产高端电动汽车参与全球竞争,旗下主要产品包括蔚来EC6、蔚来ES8、蔚来ES6、蔚来EP9、蔚来EVE等。蔚来致力于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与极致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
2014年11月,蔚来由李斌发起创立,并获得淡马锡、网络资本、红杉、厚朴、联想集团、华平、TPG、GIC、IDG、愉悦资本等数十家知名机构投资。2018年9月12日,蔚来汽车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中国总部设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宿松路3963号智能科技园F栋。2020年2月25日,蔚来中国总部项目落户合肥,合肥市人民政府并对其100亿元战略性投资。2021年4月15日,中国石化分别与奥动新能源、蔚来汽车两家新能源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资源共享,促进互利共赢。2021年11月25日,蔚来发布公告称,已与国际能源巨头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1年12月18日,蔚来汽车将发布全新车型。2022年5月20日,蔚来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正式开始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NIO”。
㈨ 蔚来的未来在科创板市值蒸发640亿“新造车”第一股的寒冬何时结束
车市下行、融资趋紧,蔚来 汽车 的未来越来越不被看好。
19日上午,一则蔚来计划回科创板的消息刷屏,消息还称,蔚来已经关闭了其硅谷办公室,并开启了新一轮裁员。
登陆纽交所近1年以来,外界对蔚来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但这只国内新造车第一股的确未被投资者看好,股价从上市之初的6美元一股跌至不足3美元,期间最大跌幅高达74.57%,市值较高峰时期缩水逾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0.41亿元)。
尽管午后蔚来作出回应,称其硅谷办公室仍有500员工,对回科创板不予置评。但科创板推进如火如荼,这则传言还是让蔚来 汽车 再次站上“圈钱”、“玩不动”等舆论风口。
传言四起
根据《晚点LatePost》报道,已经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蔚来 汽车 正计划回科创版, IDG、高瓴资本等为参与操作者。此外,蔚来新一轮裁员的消息再次“不胫而走”。
报道称,经三方独立信源交叉验证,蔚来还在继续新一轮裁员,新一轮裁员将从8000人减至5500人。一位车企供应商透露称,蔚来还将继续裁员。
报道指出,蔚来曾经在硅谷设立两个办公室,共640人。今年5月,加州就业中心文件显示,蔚来硅谷共计裁员70人,其中20人来自旧金山办公室,还有50人来自圣荷西办公室。目前,蔚来已经关闭旧金山办公室。
今日午后,蔚来官方微博就上述报道发出澄清信息,称上述媒体报道皆为不实报道,硅谷办公室是蔚来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一直处于正常运营状态,目前蔚来把体系化效率提升作为工作重点,员工优化会有序进行,近期没有回科创板的计划。
今年4月以来,蔚来 汽车 裁员的消息就传播开来,从计划裁员3%,将人数控制在9500人,到继续裁员至8000人。8月16日,蔚来创始人兼CEO李斌在“2019新能源消费论坛”上首次正式回应裁员传闻,“本次减员是为了优化、提升运营效果,更为了迎接车市寒冬储蓄资本。”李斌透露,过去蔚来员工已接近一万人。
裁员之外,蔚来或面临人事上新的挑战。日前,蔚来软件发展(中国)副总裁庄莉、蔚来创始人兼执行副总裁郑显聪等相继离职。
8月17日,36氪未来 汽车 日报发表文章《那些离开蔚来的年轻人》,展现了部分曾在蔚来 汽车 任职过的年轻员工的视角。次日,蔚来 汽车 便正式回应称,受访者“碎片下窥见的一二事并不代表全面的客观事实。”讨论蔚来商业模式是否成功,目前尚言之过早。
寒冬能否结束
国内车市下行、市场变革,蔚来 汽车 进入寒冬本身或许并不是传言,李斌也在上述裁员回应中间接承认了这一点。
6月27日,因使用的动力电池包存在安全隐患,蔚来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共计召回ES8电动 汽车 4803辆。自去年开始,蔚来ES8车型发生多起火自燃事件,公司口碑受到重创,ES8也受 汽车 召回的不良影响,销量急剧下跌,补贴退坡又给包括蔚来在内的多家新能源车企造成了新的冲击。
今年前7个月,蔚来共计交付 汽车 8379辆,仅占公司销售目标的21%左右,其中7月份交付 汽车 837辆,较同年六月份环比下滑37.5%。
随之而来的资金压力成为上述裁员潮的根源所在。有行业人士分析,在融资和车市大环境不景气之下,蔚来上市前的融资可能已被“烧完”。
李斌曾就公司销售下滑、股价暴跌回应称, “多大点事儿”,特斯拉从成立品牌到盈利用了16年,蔚来肯定比特斯拉快的多。
资本的态度
回想去年上市之初,蔚来追赶甚至超越特斯拉的目标似乎还在视线之内。1年时间不到,蔚来业绩、股价双双跌至低谷。现在讨论其商业模式成功与否,是否真的言之过早?
就在上述报道中,有车企供应商表示,“蔚来什么都自己做,研发成本跟宝马差不多,是中国其他车企的七倍。”有分析师表示,“现在对蔚来的机构持股越来越高,机构在砸盘,因为国内资本市场一般给的估值更高,可以回来套利。”
在上述针对36氪文章的回应中,蔚来 汽车 列出了几组数据,大意是公司拥有专利数千项,2018年研发支出接近特斯拉的3倍。
财务数据显示,蔚来今年一季度 汽车 销售毛利率为-7.2%,即不考虑公司整体的运营成本的情况下,卖出去的每辆ES8亏损约27600元。2018年,蔚来实现总收入49.51亿元,净亏损96.39亿元,同比增长92%。特斯拉同期数据为,营收1472.93亿元,净利润-72.93亿元。
去年9月上市以来,蔚来股价累计跌逾74%,市值较高峰时期缩水90余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0亿元,其中今年以来3月以来累计跌逾67%,同期特斯拉股价跌了26%。
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最新数据,高瓴资本翻倍增持蔚来 汽车 2061.85万股,并加仓66.83万股特斯拉。目前,蔚来的市值为31亿美元,特斯拉为396亿美元。
㈩ 蔚来汽车市值是多少,
市值483.6亿美元。
蔚来汽车是一个有中国人创立的中国汽车品牌。
2014年11月,蔚来由李斌、刘强东、李想、腾讯、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等深刻理解用户的顶尖互联网企业与企业家联合发起创立,并获得淡马锡、网络资本、红杉、厚朴、联想集团、华平、TPG、GIC、IDG、愉悦资本等数十家知名机构投资。
2015年,蔚来车队获得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锦标赛历史上首个车手总冠军。2016年,蔚来发布全球最快电动汽车之一的EP9,创造了纽博格林北环等国际知名赛道最快圈速纪录以及最快无人驾驶时速世界纪录。
旗下汽车蔚来ES8
蔚来ES8是蔚来量产车,其中“E”代表“电动”,“S”代表“SUV”,“8”代表性能等级。ES8定位于快速增长的7座SUV市场,面向一二线城市的新生代核心家庭。截至2019年12月31日,蔚来ES8累计交付20,480辆。 智能电动旗舰SUV ES8焕新登场。
全新ES8搭载160千瓦永磁电机和240千瓦感应电机智能四驱系统,提供544马力,725牛·米的强劲动力,兼顾长续航和高性能。搭载100千瓦时液冷恒温电池包后,全新ES8 NEDC续航达580公里,续航能力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