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价值投资名人
1. 中国有哪些股票投资大神级别的人物
刘胜强
2. 中国炒股名人哪些
做价值投资的有:股神林园(年均复合增长98%)、但斌、赵丹阳
善于做热点、做题材、做短线的:股神落升(曾经三年翻100倍)、深圳的一位餐厅经理(在09年一年翻了24倍)、中原股神李旭东(曾经创造了一年翻100倍的记录)。
其它的有:杨百万、上海的老陶、谢贤清、邱力源等
另外,预测股市比较准的:李大霄
其实我最欣赏的还是深圳的那哥们和股神落升、李旭东,我现在的操作风格也是跟他们学的,炒热点,炒题材。套用股神落升的名言:热点,就是股市里的提款机。
3. 中国炒股名家
有着股市“常青树”美称的中国股市户散第一人杨百万最佳答案做价值投资的有:股神林园(年均复合增长98%)、但斌、赵丹阳
杨百万,真名杨杯定,人称杨百万,自称“散户工会小组长”,中国第一股民。原上海铁合金厂职工,在1988年从事被市场忽略的国库券买卖赚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随后成为上海滩第一批证券投资大户,股票市场上炽手可热风云人物,当时与其同时代的那批大户们现在只剩下杨百万一人还活跌于证券市场。杨百万具有江浙上海人特有的精明与金融意识,从而成为中国证券历史上不可不提的一个人物,后来其故事被包括美国《时代杂志》、《新闻周刊》在内的世界各地媒体广为报道。并在1998年被中内电视台评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风云人物”。
杨百万是中国第一股民,历经十多年而不倒,人称“股市不倒翁”。他给孙子取名“杨线”(扬线),小名“涨停板”。他自1988年投身于国库券交易,1990年进入股票市场,风风雨雨已十几年。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最早参与者,实践者和见证者,杨百万在证券市场拥有许多“第一”:第一个从事大宗国库券异地交易的个人,第一个到中国人民银行咨询证券的个人,第一个个人从保安公司聘请保镖,第一个主动到税务部门咨询交税政策,第一个聘请私人律师,第一个与证券公司对簿公堂,也是第一个作为个人投资者被大学聘为教授。 杨百万出身贫寒,初中毕业就在一家工厂上班,因为受到了有辱人格的不公正待遇而愤然辞职。在当时,这实在既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又是冒着大风险的无奈之举。杨百万成名之后,国外有媒体评论他进入国债市场和股票市场,是具有超前的金融意识,这话固然不错,但他却更直截了当地对记者说,不是先知先觉,不是超前意识,简单地说,就是生活所迫而已。而此事如推前十年,将是不可能的。是伟大的改革开放,给了杨百万,以及像杨百万那样的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以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可能。 杨百万是个普通人,是不平凡的时代成就了他,而他也幸运地成为这个不平凡时代的某种象征。有些人,特别是一些陷入误区的散户朋友不断追究杨百万现在究竟身价几何,是否外号应改成“杨千万”、“杨上亿”了,或者猜测他是不是在某个股票上栽了跟头,亏损严重,身价缩水。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回顾历史,关注的不是一个人之成败荣辱。重要的是,“杨百万”三个字已经成为一个历史转折时代的象征与缩影。而这一时代转折对于国家民族之未来、对于十几亿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和希望,意义重大。 除了时代赋予的机遇之外,杨百万取得成功并保持不败,也有其个人素质方面的因素,他极其勤奋,努力学习,特别是始终保持着清醒和理性。名满天下而不失平常心,这是他的难能可贵之处。他经历市场近二十年,从不参与坐庄,始终保持一个散户的本色。虽然近年来他行事低调,不再频繁地在报刊上写文章指点江山,也很少接受记者采访,但在这两年股市大起大落中,他总是选择在一些重要的转折点上向散户发出提醒和警告。他现在的工作之一就是为散户站岗放哨,这是他回馈市场的一种方式。他愿意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市场上宣传、培养成熟理性的投资理念,为支持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略尽绵薄之力。经过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之后,他已经完成了从一个投机者到理性的投资者的蜕变。 杨百万的经历,值得投资者们揣摩。他现在的“杨怀定软件公司”里,坐着不少慕名来学炒股的人,其中有大学生,有硕士,甚至有博士。不白教,学期三个月,学费五千。这样的学生,他已经教了一百来个,仅学费收入就是五十多万。他教学生,只教方法,不包输赢,因为,输赢是教不出来的。他给北大、复旦、中山大学等学校的学生开过讲座,还曾在网上写了多年的股评,指点散户趋利避害、高抛低纳。2004年开始,杨百万突然封笔了,因为行情不好,写股评难免有误导别人的时候,年纪大了,想积点德。善于做热点、做题材、做短线的:股神落升(曾经三年翻100倍)、深圳的一位餐厅经理(在09年一年翻了24倍)、中原股神李旭东(曾经创造了一年翻100倍的记录)。其它的有:杨百万、上海的老陶、谢贤清、邱力源等另外,预测股市比较准的:李大霄
4. 中国炒股散户牛人排名
1、何雪平
2、张克强
3、李松强
4、周军
5、周博士
6、周军
7、王晓安
8、周宇光
9、夏重阳
10、葛卫东
拓展资料:
1、何雪平公开持有的股票资产约为11.7亿。从2008年开始,何雪萍开始在A股市场展现自己的优势。牛三和学平偏好中长期持有,小盘股占多数。她非常善于把握重组。
2、广东华美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692位。张克强持有保利地产流通股3650.7万股,市值4.51亿元。张克强持股再次增至4745.94万股,市值超过6亿元。
3、宝安在中国的第三大股东。牛三的位置很微妙。值得注意的是,一年多前,李松强与在中国宝安演唱会的姐姐李松琴举起了一张名片。
4、公开持有股票资产5.45亿,偏爱中短线激进玩家,关注操作。投资者应具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周军经营股票主板和中小板,占比接近一半。可见,投资范围广,变幻莫测。
5、组里赢。从仓位风格看,科技龙头股一直是周博士的最爱。云计算龙头用友网络、芯片龙头赵毅创新等个股持续加仓,可谓是满盆。
6、宝石巨头周军擅长从中小板和宝石中寻找黑马。上市公司的长期财务投资者青睐固定增长。在他熟悉的领域,他的表现优于大多数投资机构和私募股权基金。
7、公开持有的股票资产约为12.44亿。在有色金属大牛市中,广盛有色发射百倍牛股。王晓安持有的股票大部分为科技股。牛三和王晓安都是科技股的忠实粉丝。
8、周宇光的持股方式与周双相似。周宇光喜欢小盘股,总股本及流通量不足1亿股,多年业绩不佳。其中不少股票是重组概念股,部分上市公司重组成功后更名。
9、牛人榜单第三是张素芬的搭档。夏重阳和张素芬的股票收益处于同一水平,利润不到张素芬的一半。七年来,夏重阳夫妇在A股市场赚了200-4亿,主要来自于他们的精准退出和退出。
10、现任上海混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混沌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系毕业四川大学经济学博士。从事金融、证券、商品投资13年,拥有多领域投资经验。
5. 炒股破产的名人
炒股破产的名人有:1、股神巴菲特的老师,也是价值投资的开创人格雷厄姆。2、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雪。3、投机天才利弗莫尔。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建议关注华泰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公众号或华泰证券的一站式财富管理平台-“涨乐财富通”学习股票基础知识。华泰证券,贴心管家,您想要的都在这里,快点击下方图片加入我们
6. 炒股是件难事,看各种名人的炒股破产事迹
先说说2位其它领域大人物的炒股经历
第一位 ,我们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 就是物理书上发现牛顿三大定律那个。
1720年,牛顿任英国皇家铸币厂厂长,他开始买入南海公司的股票,在资金翻了一倍时,他就急忙卖出。在他卖出后,南海公司的股票还在不停地上涨,不久股价就又翻了一番。
这时,按捺不住的牛顿开始加大资金,跑步进场,在他买入不到一个月,南海公司的股价就像山崩一样,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内就从800英镑暴跌到了200英镑。几个月后,南海公司的股票成了一张废纸,无人问津。
最终牛顿亏损了2万英镑,相当于他当铸币厂厂长十年的薪水
亏损后他说:“我能预测天体的运行,却预测不了人类的疯狂。”
我也是醉了。
第二位,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当过英国的财政大臣。
在1937年年末,丘吉尔被美国股市复苏所蒙骗,将自己的所有积蓄都投入美国股市。
到了1938年3月,随着纽约股市暴跌,丘吉尔不但赔了个精光,还欠了证券公司18000英镑,在当时,这是一笔天文数字。
弄得丘吉尔想辞职,又想卖房卖地的地步。
好了,说了其它领域的2位大人物的炒股经历。
现在说说金融领域的3位大师。
第一位,股神巴菲特的老师,也是价值投资的开创人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在1929年股市泡沫破灭后,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
1930年损失了20%以后,格雷厄姆以为股票市场没事了,急于翻本的他又贷款抄底股市。
然后的事情,用格雷厄姆的话就是“所谓的底部一再被跌破,那次大危机的唯一特点是一个噩耗接着一个噩耗,糟的越来越糟”。
1932年,联合账户跌掉了70%之多,格雷厄姆实质上已经破产了。
第二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雪。
他预见了1929年的股市泡沫破灭,但他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一贫如洗。
第三位,投机天才利弗莫尔
利弗莫尔说,离开威廉森的公司之后,股市最佳的赚钱时光一去不复返,这让我难以释怀。
从1911年到1914年整整四年的时间,股市持续横盘,人们无钱可赚。那几年我一直亏,不是我不会做股票了,问题是,在这不幸的四年里,根本没有赚钱的机会。我却还在不停地交易,总想赚一笔本钱,结果只是让自已的债台越筑越高。
这是利弗莫尔人生中的第二次破产。
总结上面,@Mini小巢评:
一、新手,对股票交易认识不深。
二、在震荡的市场中频繁操作
三、死于抄底。
7. 中国实力派股市投资专家有哪些
这个要找实力派的专家,有实战能力,而不是找只会讲理论的,要实战派的才行,可以百 度一下弘度财经分析师
8. 价值投资之父是谁
考察任何一名伟大的价值投资者都要从本杰明·格雷厄姆开始,他通常被称为“价值投资之父”。尽管这个称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实际上,这个绰号低估了格雷厄姆对投资界的贡献。或许,他被称为“职业金融分析的创始人”更为恰当。格雷厄姆把科学方法和定量研究应用到投资分析过程中,这导致了一个新领域,我们现在称之为“金融分析”的产生。在格雷厄姆这一贡献之前,人们认为股票市场的参与者是投机者,而不是投资者。持有债券在当时被认为是真正的投资,而股票市场的活动则视为投机。
几十年来,格雷厄姆为格雷厄姆-纽曼合伙企业管理投资基金。他投资的方法就是总去寻找相对于内在价值有较大折扣出售的公司。他在1929年的经济危机中幸存下来,在管理基金的几十年里,他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由于计算的时间周期以及所使用的计算方法不同,对格雷厄姆投资报告分析也各不相同。约翰·特雷恩在他的《金钱的主人》这部著作中称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在超过20年的时间里每年赚取21%的利润。除了管理基金外,格雷厄姆还在他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多年教授投资这门课。
格雷厄姆对于一般投资,尤其是价值投资的贡献,怎样评价都不过分。他的思想和著作影响了许多一流的价值投资者,包括比尔·鲁安、约翰·博格尔、约翰·内夫、塞思·卡拉曼、沃利·韦茨,当然,还有最有名的沃伦·巴菲特。事实上,巴菲特、鲁安和沃尔特·施洛斯都曾在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为格雷厄姆工作。格雷厄姆在他一直最受欢迎的两本投资书,《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中描述了他的投资哲学。《证券分析》经常被称为“投资者的圣经”。巴菲特称《聪明的投资者》是“有史以来,关于投资的最佳著作”。这两本书以及它们所描述的投资原则,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证券分析》的第一版出版于1934年股市崩盘后不久,已经被多次更新,最近一次是在2008年,增加了包括塞思·卡拉曼在内的一些知名的价值投资者的评论以及沃伦·巴菲特撰写的序言。
格雷厄姆强烈主张投资组合要包括很大仓位的普通股,他这一主张基于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他认为普通股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些保护,以防止通货膨胀造成的美元贬值;第二,结合普通股票的股息收益率和市场价值的增加,格雷厄姆认为,从长远来看,普通股提供的收益通常比债券要高。
格雷厄姆提出了“安全边际”概念,并围绕这个简单的概念建立了一个投资理念。事实上,他表示理性投资的秘诀就是大安全边际。简单地说,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概念是指资产的价格与其内在价值之间的差额。如果你因内在价值的大幅折扣购买一个资产,那么你有了一个安全边际,可以用它来消化误判或糟糕的运气所带来的影响。格雷厄姆认为,要使一个投资成为真正的投资,就必须有一个真正的安全边际。
格雷厄姆把科学的方法应用于投资分析,为保守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所包含的普通股的选择列举了七个定性和定量标准(严格来说,它们都是定量的)。格雷厄姆把保守型投资者定义为一个“……把重点放在避免严重错误或损失上”的人。
七个标准是:
适当的企业规模:格雷厄姆表示,以1973年的美元计,一个工业企业年销售额不低于1亿美元,一个公用事业企业总资产不低于5000万美元是必要的。
足够强劲的财务状况:对于工业企业而言,流动比率(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应该至少为2,同时,长期债务不应超过当前的净资产(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对于公共事业而言,负债不应该超过股东权益的两倍。
利润的稳定性:过去10年中,普通股每年都有一定的利润。
股利纪录:至少有20年连续支付股利的纪录。
利润增长:过去10年内,每股利润的增长至少要达到1/3,在开始和结束时使用三年平均数。
适度的市盈率:目前的股价不应该在过去3年平均利润的15倍以上。
适度的股价资产比:目前的股价不应该超过最后一次报告账面价值的1.5倍。格雷厄姆通过声明“市盈率低于15时,资产倍数更高一些也是合理的”对此进行了修正。他提出了一个经验法则:市盈率与市账率的乘积不应该超过22.5。
9. 大家能不能介绍一些股市上的风云人物给我,我想看看他们的传记,谢谢!!
格雷厄姆:巴菲特的师傅
唐万里 唐万年 唐万新
刘芳
《赢》(杰克·韦尔奇著)。巴菲特的话"有了《赢》,再也不需要其他管理著作了
10. 上海最早的债市股市传奇人物杨百万去世,他的一生有多传奇
中国股市之王“杨百万”的一生到底有多了不起。他的名字叫杨百万,在中国证券史上,他被人们称为杨百万。
在1988年,杨怀定在38岁就辞掉上海铁合金厂的工作,在当时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他有一个固定工作为什么还要下海,他把自己全部的积蓄2万元投资到证券当中成为一名普通的证券投资者。在那时的中国股票市场刚刚兴起,那时的人们对股票并不了解。
我国的股票市场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而他更是见证了中国股民成功的历史,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的幸福。非常可惜的是杨怀定于6月13日的凌晨去世,他在临终时说过他的一生轰轰烈烈非常的精彩,他不想在自己离开的时候还打扰大家。人们对他的传奇人生也是非常好奇的,不过现在的股市与以前的股票市场并不相同,现在的股民需要一直学习,只有不断地进步,才能够让自己在股票市场上占有一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