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加强股票市场防范的必要性有哪些

加强股票市场防范的必要性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10-29 18:14:30

A. 如何防范股票风险

投资股票的风险是很多的,下面将由投看看整理了一些防范股票风险的方法:
1.分散系统风险
股市操作有句谚语:“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话道出了分散风险的哲理。办法之一是“分散投资资金单位”。如果你手中有一笔暂时不用的、金额又不算大的现金,你又能承受其投资可能带来得损失,那你可选择那些会又高收益的股票进行投资;如果你掌握的是一大笔损失不得的巨额现金,那你最好采取分散投资的方法来降低风险,即使有不测风云,也会“东方不亮西方亮”,不至于“全军覆没”。办法之二是“行业选择分散”。证券投资、尤其是股票投资不仅要对不同的公司分散投资,而且这些不同的公司也不宜都是同行业的或相邻行业的,最好是有一部分或都是不同行业的,因为共同的经济环境会对同行业的企业和相邻行业的企业带来相同的影响,如果投资选择的是同行业或相邻行业的不同企业,也达不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只有不同行业、不相关的企业才有可能次损彼益,从而能有效地分散风险。办法之三是“时间分散”。就股票而言,一般临近发息前夕,股市得知公司得派息数后,相应得股票价格会有明显得变动。短期投资宜在发息日之前大批购入该股票,在获得股息和其他好处后,再将所持股票转手;而长期投资者则不宜在这期间购买该股票。因而,证券投资者应根据投资得不同目的而分散自己得投资时间,以将风险分散在不同阶段上。办法之四是“季节分散”。股票的价格,在股市的淡旺季会有较大的差异。由于股市淡季股价会下跌,将造成股票卖出者的额外损失;同样,如果是在股市旺季与淡季交替期贸然一次性买入某股票,由于股市价格将由高位转向低位,也会造成购买者的成本损失。因此,在不能预测股票淡旺程度的情况下,应把投资或收回投资的时间拉长,不急于向股市注入资本或抽回资金,用数月或更长的时间来完成此项购入或卖出计划,以降低风险程度。
2.回避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来自各种因素,需要综合运用回避方法。一是要掌握趋势。对每种股票价位变动的历史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从中了解其循环变动的规律,了解收益的持续增长能力。二是搭配周期股。有的企业受其自身的经营限制,一年里总有那么一段时间停工停产,其股价在这段时间里大多会下跌,为了避免因股价下跌而造成的损失,可策略性低地购入另一些开工、停工刚好相反的股票进行组合,互相弥补股价可能下跌所造成的损失。三是选择买卖时机。以股价变化的历史数据为基础,算出标准误差,并以此为选则买卖时机的一般标准,当股价低于标准误差下限时,可以购进股票,当股价高于标准误差上限时,最好把手头的股票卖掉。四是注意投资期。企业的经营状况往往呈一定的周期性,经济气候好时,股市交易活跃;经济气候不好时,股市交易必然凋零。要注意不要把股市淡季作为大宗股票投资期。
3.防范经营风险
在购买股票前,要认真分析有关投资对象,即某企业或公司的财务报告,研究它现在的经营情况以及在竞争中的地位和以往的盈利情况趋势。如果能保持收益持续增长、发展计划切实可行的企业当作股票投资对象,而和那些经营状况不良的企业或公司保持一定的投资距离,就能较好地防范经营风险。如果能深入分析有关企业或公司的经营材料,并不为表面现象所动,看出它的破绽和隐患,并作出冷静的判断,则可完全回避经营风险。
4.避开购买力风险
在通货膨胀期内,应留意市场上价格上涨幅度高的商品,从生产该类商品的企业中挑选出获利水平和能力高的企业来。当通货膨胀率异常高时,应把保值作为首要因素,如果能购买到保值产品的股票(如黄金开采公司、金银器制造公司等股票),则可避开通货膨胀带来的购买力风险。
5.避免利率风险
尽量了解企业营运资金中自有成份的比例,利率升高时,会给借款较多的企业或公司造成较大困难,从而殃及股票价格,而利率的升降对那些借款较少、自有资金较多的企业获公司影响不大。因而,利率趋高时,一般要少买或不买借款较多的企业股票,利率波动变化难以捉摸时,应优先购买那些自有资金较多企业的股票,这样就可基本上避免利率风险。

B. 请教:如何提高股票的技术分析能力

多看,多练,多背,培养专业化条件反射能力。

C. 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时,需要防范的股市风险都有什么

股票市场上,政策既能带来巨大的收益,也能带来巨大的损失。例如,禁止使用塑料袋的政策对相关上市公司来说是一场灾难,股价也将大幅下跌。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虽然国内股市已经足够成熟和独立,但国际坏消息仍将严重影响国内股市,引发个股下跌。

利率是反映货币资金变动的重要指标,又称货币资金价格。利率、货币和股票是这样一种关系:当利率上升时,人们在银行的利息收入就会增加。当利率上升时,企业的利息支出会增加,从而降低企业的利润。利润的减少必然会减少向股东支付的股息。

D. 证券市场监管的必要性有哪些

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保障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需要; 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维护市场良好秩序的需要

E. 股票市场风险预警有什么作用

股票市场上证监会发布的风险预警作用是告诫股民不要盲目跟风,做足功课、理性投资、注意股市的变化情况,做好预防股票下跌措施。

有很大一部分股民对于风险预警是不太在意,更多是只关注自己的股票状况,建议是要关注股市风险预警,将其作为自己股市下一部投资的参考部分。

F. 炒股都会面临哪些风险如何规避

我们在进行炒股的时候,总是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我们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达不到我们的预期目标,或者是遭受各种各样的损失。有一些股票产品的变动情况也是非常不稳定的,如果我们没有进行合理的投资的话,那么将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损失。我们想要更好的规避这些风险的话,我们就需要从股票当中挑选出优质的产品,并且按照市场的局势来进行投资,选择恰当的时机买入,才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好的收入。

我们在进入股票市场当中的时候,也需要对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了解,当股票市场波动情况比较严重的时候,我们就要减少我们的交易次数。还有就是股票市场处于下跌的局势的时候,我们就最好要减少我们的交易,尽量停止我们的交易。我们想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者的话,我们一定要学会顺势而为,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买入。

G. 投资者需要防范哪些股市风险

一、系统性风险
系统风险又称市场风险,也称不可分散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和变化,导致股市上所有股票价格的下跌,从而给股票持有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系统性风险主要是由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等宏观因素造成,投资人无法通过多样化的投资组合来化解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政策风险

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措施可能会造成股票收益的损失,这在新兴股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财税政治策的变化,可以影响到公司的利润,股市的交易 策变化,也可以直接影响到股票的价格。此外还有一些看似无关的策,如房改 策,也可能会影响到股票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
2、利率风险

在股票市场上,股票的交易价格是按市场价格进行,而不是按其票面价值进行交易的。市场价格的变化也随时受市场利率水平的影响。当利率向上调整时,股票的相对投资价值将会下降,从而导致整个股价下滑。

3、购买力风险

由物价的变化导致资金实际购买力的不确定性,称为购买力风险,或通货膨胀风险。一般理论认为,轻微通货膨胀会刺激投资需求的增长,从而带动股市的活跃;当通货膨胀超过一定比例时,由于未来的投资回报将大幅贬值,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也就是投资的实际收益下降,将给投资人带来损失的可能。

4、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股票投资活动中最普通、最常见的风险,是由股票价格的涨落直接引起的。尤其在新兴市场上,造成股市波动的因素更为复杂,价格波动大,市场风险也大。

H. 股市风险的探析

股市风险探析
观察中国股市风险,需要从结构上来把握,对风险的实际分布状态进行有效度量。可惜的是在本轮大跌之前,特别是当上证综指上摸4000点之后,各种恐高的声音再次响起。其中担忧风险激增,要求政府出面干预的人有两大理由:一是股指涨得太快、太高;二是新股民太多、太盲目、太冲动,甚至有媒体把民工入市也当作股市过热的证据来调侃。这难道是判断风险的依据?股市风险固然可以从指数上看出一二,但那只是表象,在这表象后面更为重要的是市场各利益相关方的信息风险,是信息不对称、信息缺损与信息操纵风险。

中国股市本轮近20%的暴跌,经过十来天的反弹整理,似乎就这么过去了。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我们现在还只是看到数百家公司股票连续跌停、市值损失上万亿元,如果我们还简单地认为,这是股票交易印花税惹的祸,或者真假“洋鬼子”忽悠出来的毛病,甚至还在暗自庆幸这是对新股民的一次很好的风险教育,而不作系统、深入、贴近实际的思考,那就有点不知教训,甚至白付学费了。从各类市场参与者在这场风波前后的表现,以及管理层与媒体的作为看,潜藏在中国股市中的内在与外在缺陷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那么这个市场的中长期风险就要比眼前的短期风险更大,更危险,也更有害了。

首先看内在风险。从结构上看,除了系统性风险外,在资本市场上最直接的风险是来自投资品自身的信息风险,也就是由投资品的信息残缺、延宕、非对称传布,或信息虚假、欺诈、操弄等造成的风险。以股票为例,股票作为投资品,其风险主要有公司治理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而所有这些风险都表现为公司信息及信息披露风险。尤其是那些与经营情况和盈利预期直接相关的信息,以违规或违法的方式在市场上做选择性传播,更是导致市场异动与投资者行为异常的直接原因。比如,近期杭萧钢构(19.59,-0.45,-2.25%)股价异动就典型地反映了这种信息非对称传播的危害。

除此之外,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股权分置问题虽然在短期内在股权制度上有了重大变革,并由此引发了市场由熊转牛的突变,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公司治理方面的行为偏好,尤其是只注重自己那部分利益的习性,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彻底改变。大股东无视全体股东的长远利益与公司前途,在充分享有股权分置改革以前的那些特殊股权利益之后,又得到了本次股改带来的利益变现机会,这种一次性制度红利很可能扭曲大股东的行为,造成普遍的公司治理短期化恶果,比如大股东会尽可能地把短期业绩做好,或者制造利好题材,以配合大小非高价减持等等,若是这样一种结局,那么这样的股权分置改革将是可悲的,而中国股市的中长期风险也就可想而知了。

从市场层面看,相对于其他风险,市场操作风险也许是最容易被投资者所感受的。因为随着股指的涨跌,股价的波动,操作风险也跟着起伏。如果我们撇开其他因素,单就市场操作来讲,通常有三大风险会直接呈现在所有投资人面前:一是估值风险,二是资金流量与流向信息风险,三是投资者博弈风险。从实际操作尤其是短线操作看,由于市场是凭实力说话的,因此拥有资金话语权的主力机构永远是市场的主导者,而中小散户多半都是群羊效应中的尾随者,根本无法与主力抗衡,因而市场操作风险主要取决于主力机构。

比如,前两年上证综指只有1000多点,主力对当时的市场不认可,股市照样走熊。而现在的中国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股市却已判若两人。可见对市场的估值,主要取决于主力的赢利预期。在基本面不变的情况下,对股市打压越低,吸筹越多,日后赢利才越高。而市场的这种估值风险,不仅表现在大盘上,更直接地表现为主力对个股与板块的操控上。这是其一。其二,对市场操作影响更大的是有关资金流量与流向的信息也受控于主力。因为主力资金不仅会影响股价,而且能隐蔽地把握与操弄资金流量与流向。这便构成了资金信息的不对称风险。另外,再从博弈关系看,市场上尽管散户很多,但能够动用各种交易手段来影响股价的,主要还是主力。所以只有主力机构才是市场的麻烦制造者,才是市场风险的策源地。而主力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关系着市场的中短期交易风险。

除了这两种内在风险之外,还有一种比较隐晦的风险,那就是中介与资讯服务风险。这是由券商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残缺与隐晦的不公正而造成的投资风险。这种风险通常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对服务对象实施差别化服务。比如,对主力资金提供各种买卖便利,而对中小散户则缺乏包括理财指导与风险提示等在内的起码的市场服务;还有一种是对资讯产品实施差别化供给。比如,一些中介机构将其调研报告分不同时间和详略文本,向不同对象发布,造成信息不对称,进而为不同对象的买卖时点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这种非对称性信息服务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散户的影响与伤害往往更大、更直接,并由此构成了对股市的短期扰动。

股市的内在风险还有很多,表现形式也五花八门,但不管其表现形式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作为市场参与者,由于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同,在博弈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所处的位置也不尽一致,因此对市场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而由此触发的市场风险也有很大差别。从主导性看,首先是上市公司,其次是各类机构,最后才是散户。而散户由于其投资偏好千差万别,不可能形成一股影响市场的合力,因此拿散户说事,其实是一种误导。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博弈结果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以强凌弱,用竭泽而渔的方式进行财富掠夺,最后造成市场生态整体恶化,酿成巨大风险;还有一种是共生共荣,形成有合理投资预期的市场生态。就目前而言,特别要警惕的是前一种结果,那是一种危险的游戏,需要从制度上加以制止。

除了内在风险,在观察股市风险构成时,还有两个外在因素,也会对股市造成局部系统性伤害,一个是舆论误导风险,还有一个是监管不当风险。

舆论误导风险主要是由媒体或其他机构的信息传播方式不当而引发的市场风险。这种风险有些可能是由于不懂市场经济规律或不能公正地对待不同市场主体而造成的;有些却有可能是出于商业利益而故意操弄的。比如,将财经报道娱乐化,为吸引“眼球”,故意将极小概率事件极力放大、甚至不惜歪曲事实真相,以博取耸人听闻的效果;又如,有些传媒热衷于煽情,追“名人”、“洋人”,放“狠话”、“怪话”,操弄话语权,以谋求卖点;再如,有些证券机构及其代言人出于商业考虑,在不同时点对股市作诱导性评价,等等。

凡此种种,舆论误导风险,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占有舆论优势的利益相关方,为了一己的利益而影响舆论导向,在财经信息传播的系统、完整、对称、均衡性上有违“三公”原则,由此误导公众,并酿成人为的市场风险。其结果一是造成市场短期波动加大、效率降低,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减弱;二对投资者来说,则意味着投资成本上升、投资判断力降低,操作失误增加。在以信息为主导的虚拟市场中,这是一种容易酿成局部性系统风险的人为隐患。

至于监管风险,也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监管不到位风险,比如对影响市场的主导性力量,如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对各类机构合法合规经营的监管是否到位,将直接影响市场的基础和整体质量,对券商等中介机构在对散户服务特别是风险提示方面的督导是否到位,也直接影响市场心态直至社会舆论;还有一个是监管不当风险,包括政策措施内容不当和出台时机不当的风险,也将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

观察中国股市风险,需要从结构上来把握,对风险的实际分布状态进行有效度量。可惜的是在本轮大跌之前,特别是当上证综指上摸4000点之后,各种恐高的声音再次响起。其中担忧风险激增,要求政府出面干预的人有两大理由:一是股指涨得太快、太高;二是新股民太多、太盲目、太冲动,甚至有媒体把民工入市也当作股市过热的证据来调侃。这难道是我们判断风险的依据?

更为奇怪的是,发出这种声音的居然有不少是吃过洋面包的专业人士与财经媒体,比如有媒体称,中国股民正在抢乘泰坦尼克号这艘冰海沉船,等等。这种用极具煽情色彩的语言不做量化分析的报道出自专业媒体,实在匪夷所思。

如果说股指背离基本面,涨得太快太过,有价值回归的要求、有市场调整的风险,这好理解;如果有些新股民缺乏必要的投资理财知识与风险防范意识,需要时时加以提醒和告知,这也好理解。但是如果我们仅凭指数高低或股民开户多少来判断股市风险,那也太简单、太教条、太离谱了。

股市风险固然可以从指数上看出一二,但那只是表象,在这表象后面更为重要的是市场各利益相关方的信息风险,是信息不对称、信息缺损与信息操纵风险。而对于股市风险信息的误导,本身又是一大可笑又可悲的人为风险。

从宏观基本面和上市公司与证券市场的各项近期指标看,短期内都有喜人的业绩,也就是说短期内并没有哪些重大因素能够改变股指持续向上的牛市格局,令人担心的则是上述中长期缺陷如果得不到治理,有可能酿成市场未来风险。这是中国股市目前的基本状况。因此,唯股指是论,仅凭指数高低来评论股市风险大小,是非常粗糙的做法。

但愿本轮大跌付出的代价能够让我们看到这一点。在对股市风险的评价中,能够拿出有充分说服力的事实与量化指标来,而不是一叶障目,或者为了别有用心的商业目的,在那里忽悠人。

I. 炒股如何防范风险与陷阱

炒股防范风险与陷阱要注意的是:股民要关心政治;选股不如选时;选择好的股票进行投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选择股票首要的是选择好的上市公司;会买入股票,更要擅长卖出股票;分散投资,并且手中留有足够的现金;投资者不要采取单一的投资方式,一定要长线、中线和短线多种投资方式相结合。

1、股民要关心政治

培养自己对国家大事和国际时事的热情,对宏观政治经济变动给经济形势可能带来的影响有敏锐的嗅觉和判断。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国内国际的政治变动都可能会对我国股市造成影响。关心时事,对自己制定相关投资策略有很大帮助。

2、选股不如选时

每一个投资者都盼望选择能够给自己曾经带来丰厚收益的股票作为主要的投资品种,但是千万不可忽略一点,即股票市场的系统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影响面非常广,所以选择正确的投资时机也是非常必要的。选择好的投资时机,可以使自己选择的股票出现下跌的可能性大幅度减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规避系统风险的目的。

3、选择好的股票进行投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选择股票首要的是选择好的上市公司

巴菲特说过:“投资者应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不是股票市场的短期前景。”投资者在选择股票之前,一定要对该上市公司的企业形象、信誉、经营业绩等各方面进行了解,不要轻易把自己有限的资金投在一些不稳定的上市公司股票上,以避免过大的风险。

4、会买入股票,更要擅长卖出股票

要知道“善买不如善卖”, 买入股票只是投资过程的开始,只有学会选择最佳时机及时卖出自己的股票,才能获得收益。学会卖出股票要切忌贪婪,不要总是幻想等到最高点出现的时候再卖出。

随着股票价格的不断上涨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的上涨,股票的投资价值随之下降,因为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也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及时卖出已经有不小上涨幅度的股票,保住已有的成本和利润,是回避风险的最好办法之一。

5、分散投资,并且手中留有足够的现金

股市毕竟是一个高风险的地方,即使采取再多的技巧、学习再先进的理论,也不可避免地会遭遇风险,所以在没有遭遇风险的时候就要未雨绸缪,做好遭遇风险的准备。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危险是如果不小心把篮子打翻结果会血本无归,所以我们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

在股市波动的时候,现金为王,一定要留有必要的后备资金,这也是应付可能到来的风险的方法。一般说来,在股票价格上涨初期风险相对较小,投资者持股的数量可以大一些,大部分资金都可以买入股票;随着股票价格的上涨,市场风险则会随之增大,投资者应该果断地卖掉一些股票,回笼部分资金。

在股票价格高涨的时候,尤其要控制股票的数量,手中最好以资金为主,目的在于避免股票市场短期或者长期股价的下跌。

6、投资者不要采取单一的投资方式,一定要长线、中线和短线多种投资方式相结合

不同的股票适合不同的投资方式,不同的投资方式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多样化的投资方式也可以达到分散风险和最大限度地盈利的目的。长线投资方式主要是着眼于未来,投资者买入之后要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而不应该计较暂时的股价波动。

既然是着眼于未来,长线投资就一定要选择一些有长远发展前景的上市公司,这不仅需要投资者有很好的市场洞察能力和战略性的投资眼光,还需要投资者有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短线投资相对来说更加关注股票在短期内的涨跌,而股价短期内的波动有时候跟该公司的经营业绩并没有多大关系,所以短线投资也就没有必要关注该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问题。

短线投资的关键在于快进快出,见好就收,以谋取短期内的差价作为主要收益目标。中线投资介于长线和短线两者之间,适合中线投资的股票相对来说可以持有较长时间,但主要还是在于对该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分析和判断,在适当的时候要果断地抛售。

J. 如何防范炒股风险是资金量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强吗

关于“如何防范炒股风险?是资金量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强吗?”的问题,在这我来表达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在股市中,如何防范炒股风险?在股市中如果想要规避炒股时的一些风险,那么我们在选择股票上面是很重要的,比如说要选择一些股票公司业绩好的股票,如果是公司业绩不好的股票或者连续业绩亏损的股票,那么该股票的风险是非常高的。资金量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强吗?其实抗风险能力和资金量的大小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股票都是按照百分比的盈亏比来计算的。1,000万亏损50%和100万亏损50%其根本意义是一样的。为了防范炒股风险,我们最好是在市场情绪好的时候出手,市场情绪好的时候股票更容易上涨。

一.炒股风险

在股市炒股中,我们应该如何去防范炒股的风险呢?我们为了防范炒股的风险,一般有几种方法,第1种就是分仓操作,假如100万元买了5只股票,那么每只股票的持股资金为总资金的20%,那么如果其中一只股票有风险,我们受到的亏损也会低于20%以内。第2种则是避开公司业绩不好的股票,能做到这两点,基本上可以规避掉股市中的大部分风险。

看完的小伙伴们希望可以给我点个赞,点个关注哦~

热点内容
数学对炒股有什么好处 发布:2025-04-16 17:07:31 浏览:788
广发钱贷子货币如何转入余额宝 发布:2025-04-16 16:45:10 浏览:893
炒股买了什么时候有收益 发布:2025-04-16 16:40:00 浏览:625
到什么地方开户买基金呢 发布:2025-04-16 16:31:33 浏览:667
布朗怎么应对金融危机 发布:2025-04-16 16:29:41 浏览:373
国内股票交易所有哪些 发布:2025-04-16 16:24:30 浏览:335
韵达总市值是多少 发布:2025-04-16 16:18:36 浏览:689
天天基金网怎么赚钱 发布:2025-04-16 16:09:18 浏览:521
为什么新股民炒股亏钱 发布:2025-04-16 15:44:13 浏览:365
金融类经济师可以做什么工作 发布:2025-04-16 15:40:48 浏览: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