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日月光股票市值
『壹』 台湾的经济相当于大陆哪个省
湖北省。
台湾省,简称“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台北,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濒东海,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台湾省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与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组成。纵跨温带与热带。人口约2341万,超过70%集中在西部5大都会区,其中台北都会区最大。
中国台湾地区,是指台湾当局控制下的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与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以及福建省的金门、马祖、乌丘等岛屿,陆地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
台湾地区行政区划包括:台北、新北、桃园、台中、台南、高雄6个台湾当局“直辖市”,基隆、新竹、嘉义3个市,新竹、苗栗、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屏东、台东、花莲、宜兰、澎湖、金门、连江(马祖)13个县。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三国、隋朝时期,中国政府先后派万余人去台。明末清初以来大量福建南部和广东东部居民移垦台湾,最终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社会。主要少数民族高山族与华南壮侗语人群同源;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行使管辖权。
『贰』 台湾有哪些世界500强企业
一、鸿海精密集团
在2019台湾500强企业名单中鸿海精密集团成立于1974年,排名24,自创办后创始人以前瞻性的眼光让企业在电子代工服务领域的很有影响力,每年公司相关单品的销量都是持续增长的。
二、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和硕联合科技始建于2008年,排名285,是一家主要经营主机板、个人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企业,发展到如今公司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发展经验,不仅在国内排名靠前,在世界相关榜单中也有很不错的成绩。
七、纬创资通有限公司
纬创科技,排名432,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拥有着雄厚实力的ODM专业代工公司,尤其是在设计和售后上都是极其不错的,所以每年都会有一笔不菲的盈利收入。
八、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中油成立于1946年,排名436,有着比较久的历史,主要经营石油和天然气,成立后公司也凭借着主要业务涉及到了不少的单个领域,而且竞争实力非常强,所以是家综合实力很强的公司。
九、富邦金融控股公司
在2019台湾500强企业名单中富邦金融控股公司成立于2001年,排名479,专注于人寿保险、产物保险、综合证券等业务,服务上公司注重满足客户的需求,致力于给客户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叁』 台湾著名企业有那些
台湾著名的企业有很多的,例如:台积电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鸿海精密集团(富士康)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代工企业,华硕是全球最大的主板制造企业,广达电脑全球第一大笔记本电脑代工企业。
拓展资料:
台湾省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它与韩国、新加坡和香港地区并称为“亚洲四小龙”。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省就已经发展成为亚洲地区最富裕和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2017年台湾省的经济总量达到579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22位,人均GDP也达到了2.46万美元。
台湾的经济实力无论是放在全国,还是放在全球都表现不俗。虽然台湾省的面积不大,人口也不算很多,但由于台湾省经济发展起步较早(比大陆地区早了20年左右时间),因此,台湾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非常高了,台湾人的收入水平也进入了世界高收入行列。
『肆』 隐藏在A股年报里的“隐形冠军”
文:天风宏观宋雪涛
什么是隐形冠军?
“隐形冠军”通常是某一个缝隙市场的领袖 。一方面,这些企业在某些细分领域是绝对的领先者,有的全球市场份额甚至超过50%,所以称之为“冠军”;但另一方面, 相比巨头而言, 它们的规模不大,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它们是默默无闻的中小企业,产品往往隐藏在价值链的后方 ,无法从最终产品中辨认出它们的存在 ,所以称之为“隐形”。
相比像华为这样既在终端大放光彩,又有强大技术保障的“月亮”,“隐形冠军”就像是隐藏在夜空里的“星星”。然而 这些像纽带一样的企业,构成了完备的产业链,在今天产业升级和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成为稳定全产业链优势的中流砥柱 。
如何从年报中选出隐形冠军?
我们首先确定了与“隐形冠军”定义相关的十五个关键词,如“全球市占率”、“全球最具竞争力”、“全球第一”等,然后根据 关键词搜索 A股上市公司2018年年报 ,找出相关企业,最终筛选出位于产业链中上游(剔除下游的工业制成品和消费品企业)、市值不超过600亿的21家制造业企业。
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材料、机械、化工等领域 ,市值集中在100-300亿,民企和混合所有制占七成 ,国企占三成。它们不仅全球市场份额处于领先行列,而且在各自的行业领域也形成了一定的技术门槛。
当然, 这21家企业仅代表了中游制造隐形冠军中的一部分 ,类似企业在各行各业还有很多,有些是公开资料较少的非上市公司,也有低调的中游巨头,比如:全球最大的 汽车 玻璃厂商福耀玻璃、全球最大单晶硅产销的隆基股份、全球光纤光缆份额前三的长飞光纤和亨通光电、全球最大PTA单体产能的恒力股份、全球最大MDI产能的万华化学等。
下面我们将按照行业分类逐一介绍这二十一家“隐形冠军”。
一、电子
1.鹏鼎控股(002938): PCB市占率全球第一
作为承载电子元器件并连接电路的桥梁,印制电路板(PCB)是绝大多数电子产品的必需元件,被称为“电子产品之母”。PCB的技术壁垒低,定制化属性强,行业集中度分散。根据Prismark对全球PCB企业营收的预估,全球PCB的主要产能集中在中国大陆(43%)、韩国(16%)和中国台湾(14%)等。
根据鹏鼎控股2018年年报,公司是全球第一大PCB生产企业,占全球市场份额6.3%。2018年总营收258.6亿元。
2.长电 科技 (600584):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市占率全球第三
集成电路的封装测试是半导体制造的最后阶段,也是关键一环。封装是保护芯片免受外部环境损伤,增强芯片的散热性能,以确保电路正常工作;测试是将有缺陷以及性能不符合要求的产品筛选出来。封测行业受技术驱动,中国厂商已成为重要力量。
根据芯思想研究《全球前十大封测公司榜单》,以全球市场份额排名,2018年全球前三大封测巨头依次为中国台湾的日月光矽品(29.34%)、美国的安靠(15.4%)以及中国大陆的长电 科技 (13%)。根据长电 科技 2018年年报,公司在全球集成电路封测市场份额排名第三。2018年总营收为238.6亿元。
3.汇顶 科技 (603160):屏下光学指纹芯片出货量全球第一
随着全面屏成为智能手机的趋势,屏下指纹识别技术迎来高速成长期。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分为光学、超声波和电容三条技术路径。光学屏下指纹识别由于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目前是商用量产的主流。其原理是指纹识别芯片照射指纹后反馈给识别模组,形成指纹图像通来进行识别。因此指纹识别芯片是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构成要件。
汇顶 科技 主要从事指纹识别芯片的设计,根据汇顶 科技 2018年年报,其光学指纹方案在OLED软、硬屏均已实现规模商用,是全球商用机型最多、累计出货量最大的屏下光学指纹方案。2018年总营收37.2亿元。
4.光迅 科技 (002281): 光电子器件全球市占率第四
光电效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而神奇的现象。光电子器件是利用光电效应制成的各种功能器件,广泛应用于光通信领域。光电子器件处于光通信产业链的上游,下游主要是通信系统设备行业。根据行业龙头菲尼萨2018年年报,2018年全球市场份额前三的光电子器件供应商都是美国公司:菲尼萨、安华高、捷迪讯。
根据光迅 科技 2018年年报,光迅 科技 是全球第四、中国第一的光通信器件供应商,2018年光电子器件全球市占率为7.1%。2018年总营收为49.3亿元。
5.激智 科技 (300566): 光学扩散膜全球市占率领先
光学膜是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重要零部件。光学膜由于技术壁垒较高,生产技术和市场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根据激智 科技 2018年年报,光学膜市场长期以来被国外企业所垄断,美国3M以及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在光学薄膜中,扩散膜的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其核心在于精密涂布技术。目前全球扩散膜的产能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经过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快速上升。根据激智 科技 2018年年报,其扩散膜产品全球市占率领先。2018年总营收为9.1亿元。
6.纳思达(002 180 ): 打印机业务细分行业全球领先
一般而言,打印机分为整机和耗材两部分:整机属于耐用品,耗材属于易耗品。耗材主要包括用于激光打印机的硒鼓及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等。“低价打印机+高价耗材”的商业模式是教科书式的经典,因此耗材一直是打印机行业的核心利润来源。根据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打印机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随着商务办公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全球打印设备需求呈下降趋势,打印耗材市场增速低迷,未来五年全球打印耗材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将在0.3%左右。
打印机虽然是很常见的办公设备,但是技术壁垒很高,是最前沿的光学、影像学、材料学、电子、精密机械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产物。全球领先的打印机品牌基本被日本(佳能、爱普生、施乐、兄弟)、美国(惠普)和韩国(三星)所垄断,日本占有绝对技术优势。中国在这些技术领域与美日有很大差距,所以一直没有出现过像样的中国品牌。
根据纳思达2018年年报,公司在打印机业务细分行业——耗材芯片、打印机主控芯片以及打印机兼容耗材等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2016年,纳思达并购了著名的激光打印机品牌“利盟(Lexmark)”,在全球中高端激光打印机市场也获得了领先地位。
7.通威股份(600438): 太阳能电池片出货量全球第一,多晶硅料产能全球前三
多晶硅料是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硅片、电池片、光伏组件等下游产品。海外硅料的主要生产厂商包括德国Wacker、韩国OCI、美国Hemlock、挪威REC。由于国内低成本产能的扩产,近年来硅料处于国产替代的过程。全球电池片市场集中度较分散,在光伏产业链中集中度最低。
根据通威股份2018年报,公司在光伏产业链的布局集中于多晶硅料及电池片环节。2018年,子公司通威太阳能的电池片出货量全球第一,子公司永祥股份的高纯晶硅产能全球前三。
8. 艾华集团(603989): 节能照明用铝电解电容器产销量全球第一
铝电解电容器主要应用于照明产品,分为高、中、低三档。高档用于高端节能照明产品、太阳能、 汽车 电子;中档用于电视、显示器、普通照明产品;低档用于玩具、音响等。目前全球铝电解电容器的主要产能来自于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全球高端铝电解电容器主要被日系厂商所主导,中国厂商主要生产中低档电容器产品。
根据立鼎产业研究中心的报告,2015年全球铝电解电容器市场份额前十大企业中,日本厂商占据前四,中国大陆的艾华集团和南通江海排名第六和第八。根据艾华集团2018年年报,公司在节能照明用铝电解电容器产销量全球市占率第一。
二、材料
9.恩捷股份(002812): 锂电池湿法隔膜市占率全球第一
锂电池的四大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其中,隔膜的技术壁垒最高。隔膜负责隔绝电子,保障锂离子自由通过,对锂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有重要影响。隔膜的生产工艺包括湿法工艺和干法工艺,其中高端电池以湿法隔膜为主,中低端电池以干法隔膜为主。
隔膜市场的竞争格局目前为中日韩三国鼎立,日本的隔膜生产企业主要为旭化成(收购美国Celgard)、东燃、宇部和住友化学,韩国的隔膜生产企业主要为SK创新和W-scope。
根据恩捷股份2018年年报,公司是全球锂电池湿法隔膜出货量、产能以及市场份额最大的供应商,占全球隔膜市场14%的份额,占中国湿法隔膜市场45%的市场份额,2018年总营收为24.6亿元。
10.光电股份(600 184 ): 高端光学材料全球市占率13%
光学材料是指传输光线的介质材料,包括光学玻璃、光学晶体和光学塑料等。其中,光学玻璃是指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并能够改变紫外、可见或红外光的相对光谱分布的玻璃。光学玻璃可用于制造光学仪器中的透镜、棱镜、反射镜及窗口等,是光学仪器的关键元器件。随着智能手机、安防监控等行业快速发展,光学玻璃下游需求持续增长。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2023年中国光学玻璃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全球光学玻璃主要产能集中在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经过多年的产业转移,中国光学玻璃行业规模迅速扩张,成为全球光学玻璃主要生产地。2018年,中国光学玻璃市场规模约为31亿元,在全球总规模中的占比达到60%以上,然而中国光学玻璃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除少数企业外,大部分企业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集中在中低端领域。
光电股份是湖北新华光的母公司,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前身是有着60年发展历程的“西安北方光电有限公司”。根据光电股份2018年年报,公司高端光学材料全球市占率达13%,国内第二,全球前四,产品应用于显微镜、枪瞄镜、照相机等传统光学产品和光电显示器、光通讯等新兴领域。
11.诚志股份(000990): 低端TN、STN液晶材料全球市占率第一
液晶材料是液晶显示屏的关键组成,直接影响屏幕的显示效果及寿命等性能。液晶材料属于液晶面板产业链的上游材料元器件。根据液晶显示器的分类,液晶显示材料可分为低端的TN、中端的STN以及高端的TFT。
TN液晶材料主要应用于计算器、电子表、家电等,STN材料应用于电子词典、PDA等,TFT液晶材料应用于手机、电视、电脑等。国内液晶材料生产厂商尽管近年来数量不断增加,但多以生产低端的TN和STN材料为主。高端TFT液晶材料的技术壁垒高,生产技术仍被日本和德国的厂商所垄断。
诚志股份是清华大学控股的上市公司,根据公司2018年年报,其子公司石家庄诚志永华生产的TN和STN液晶材料全球市占率分别在70%和40%以上。
12.万润股份(002 64 3): 高端TFT液晶单体原料全球市占率超15%
TFT材料属于液晶材料中的高端产品,具有响应速度快、灰度级高、彩显能力强、功耗小、显示尺寸可调等特点,生产难度大,技术壁垒高。高端TFT混合液晶材料主要被德国公司(Merck)和日本公司(Chisso、DIC)垄断。国内TFT液晶材料厂商以生产液晶单体和中间体原料为主,成为Merck、Chisso、DIC的液晶原料供应商。
根据万润股份2018年年报,公司是国内唯 一一 家同时向全球前三大液晶厂商供应液晶单体材料的供应商,其高端TFT液晶单体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15%以上,是全球主要的高端TFT液晶单体材料生产商之一,2018年总营收为26.3亿元。
13.强力新材(300429): 全球光刻胶化学专用品主要供应商
光刻胶是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制造的核心材料,对芯片制程起决定性作用,光刻工艺的成本约占整个芯片制造工艺的35%。光刻胶也是电子化学品中技术壁垒最高的材料,对光敏感,由光引发剂、树脂以及各类添加剂等化学专用品组成。
光刻胶行业由于化学结构特殊、生产工艺复杂、投资大、技术壁垒高,行业集中度非常高。目前光刻胶的上游化学专用品由日本TOK、美国Shipley、瑞士Clariant以及日本JSR这四家公司垄断,下游生产由台湾长兴化学、日本旭化成、日本日立化成等企业垄断,行业上下游的依赖程度非常高。
根据强力新材2018年年报,公司是全球PCB光刻胶化学专用品的主要供应商,掌控了光刻胶的关键原材料的生产技术,2018年公司总营收为7.4亿。
14.国瓷材料(300285): 氧化锆陶瓷材料全球市占率10%
陶瓷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硬度高、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以及质量轻、导热性能好等优点。
根据国瓷材料2018年年报,公司生产的纳米级复合氧化锆粉体,目前已成为市场绝大多数智能可穿戴产品陶瓷粉料的主供应商;高端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的产能已经达到1万吨/年以上;义齿用氧化锆修复材料全球市占率约10%。
15.福莱特(60 186 5): 光伏玻璃产能位列全球第二
光伏玻璃主要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具有透光率高、吸收反射率低、耐高温腐蚀和抗冲击等特点,其性能决定了光伏组件的寿命和发电效率。光伏玻璃行业壁垒高,新进入者少。
根据福莱特2018年年报,中国光伏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玻璃、电池片、组件等主要原材料的供给已经占据了全球的80%-90%。信义光能和福莱特是国内光伏玻璃的两大寡头,其他主要厂商包括南玻、中航三鑫、安彩高科、台玻等。福莱特的光伏玻璃产能位列全球第二,占比接近20%,仅次于信义光能。2018年总营收30.6亿元。
16.太钢不锈(000825): 全球不锈钢行业的领军企业
不锈钢广泛应用于机械、 汽车 、石化、家电、建筑、环保等领域。2006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世界不锈钢产量最大的国家,一举改变了日本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统治全球不锈钢产业的状况。然而日本不锈钢行业后期饱受产能过剩等结构性问题的困扰,如今也出现在中国不锈钢行业身上。不锈钢总量产能过剩和特种不锈钢产量不足是当前不锈钢行业的现状,问题的突破需要持续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
根据太钢不锈2018年年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企业,具备年产450万吨不锈钢的能力,研发能力突出,2018年研制出0.02毫米厚度的中国最薄不锈钢。2018年总营收为729亿元。
三、机械
17.卓郎智能(600545): 中高端梳棉机市场全球市占率13.6%
梳棉机属于纺织机械,用于加工棉纤维和化学纤维。纺纱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梳棉是其中一道重要工序。
根据卓郎智能2018年年报,2018年公司在全球中高端梳棉机市场份额占到13.6%,占国内中高端梳棉机市场份额31.5%。2018年总营收为92亿元。
18.长虹华意(00040 4):冰箱压缩机全球市占率第一
压缩机是冰箱制冷系统最核心的部件。目前,全球冰箱压缩机的产能主要来自中国。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产品价格竞争激烈。
根据长虹华意2018年年报,公司市场份额为全球冰箱压缩机行业第一,全球市场份额超20%。2018年总营收为89.1亿元。
19.金风 科技 (002202): 风电新增装机量全球第二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风电生产国。2018年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约593GW,中国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09GW,占比35%。2018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量约54GW,中国新增装机量达到26GW,占比48%。
风电设备位于风力发电产业链的上游。2018年,全球排名前15的风力发电机制造商中,超过一半来自中国,这15家制造商占全球风机供货量的93.2%。行业前三为维斯塔斯(丹麦)、金风 科技 (中国)和西门子歌美飒(西班牙)。
根据金风 科技 2018年年报,公司2018年国内新增装机超过6.7GW(含海上400MW),市场占有率32%,全球新增装机排名第二。2018年总营收为287亿元。
四、农用化工
20.和邦生物(603077): 双甘膦产量全球第一
根据智研咨询网《2018-2024年中国草甘膦产业运营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2016年全球农药销售额499亿美元,除草剂销售额占比42%,草甘膦销售额达57亿美元。目前为止,草甘膦仍是世界上用量最多的除草剂。双甘膦是草甘膦的中间体,是合成草甘膦过程的主要原料之一。
根据和邦生物2018年年报,公司为全球最大的双甘膦供应商,2018年全球市占率达60%,双甘膦营业收入19.2亿元,占总营收1/3。
21.安道麦A(000553): 全球非专利农药巨头,销售额全球第一
全球农化企业分为创新型和仿制型,创新型企业以研发专利产品为基础,准入门槛高,盈利能力也高,如行业巨头拜耳、巴斯夫、孟山都、陶氏杜邦等。仿制型企业主要从事非专利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制造能力和销售网络取胜。
根据安道麦2018年年报,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非专利农药生产企业,2018年总营收为256亿元,其龙头产品精胺全球市占率超60%,乙酰甲胺磷全球市占率超40%。2011年,中国化工集团收购了安道麦超过60%的股份。
*实习生杨雨婷对本文亦有贡献
风险提示
团队介绍
宋雪涛 | 宏观团队负责人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特邀项目研究员,著有多篇学术论文、人民银行工作论文、CF40系列丛书等。
向静姝
伦敦商学院硕士,主要负责海外宏观和大类资产配置研究。曾任Man Group AHL(伦敦)量化分析师。
赵宏鹤
中央 财经 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要负责国内实体、经济政策和金融市场研究。
『伍』 生意谈判必备什么
.长实主席李嘉诚(香港)
李嘉诚的公司为消费者提供各方面的生活需要,业务遍及手机以至电力市场,资产净值有197亿美元(约1,529亿港元)。
2. 郭炳湘、郭炳江及郭炳联兄弟(香港)
-121亿美元(约945亿港元),郭氏兄弟自1990年父亲逝世后,接管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其后并进军数码通流动电话网络通讯,旗下物业包括四季酒店。
3. 李兆基(香港)
-115亿美元(约897亿港元),78岁,恒基兆业集团执行董事,其它投资股权达70亿美元(约546亿港元)。
4. 何鸿燊(澳门)
-65亿美元(约507亿港元)
-84岁,17子女
-有“澳门赌王”之称,拥有多间赌场,并经营博彩业。
5. 蔡宏图(台湾)
-59亿美元(约460亿港元)
-为霖园集团第二代领导人,现为集团主席。
6. 王永庆(台湾)
-53亿美元(约413亿港元)
-89岁,9子女
-生于茶农家庭,为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7. 郑裕彤(香港)
-51亿美元(约398亿港元)
-80岁,2子女
-新世界集团执行董事,旗下公司包括新世界信息科技公司。
8. 郭台铭(台湾)
-44亿美元(约343亿港元)
-55岁,2子女
-鸿海科技集团创立者,主要生产手机、液晶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等产品。
9. 龚如心(香港)
-42亿美元(约328亿港元)
-华懋集团主席。
10. 米高.嘉道理(香港)
-38亿美元(约296亿港元)
-64岁 3子女
-为中电控股有限公司、香港大上海酒店有限公司及香港半岛酒店集团董事。
11. 霍英东(香港)
-37亿美元(约287亿港元),82岁,已婚,曾协助何鸿燊在澳门筹组资金,现仍是何氏公司的大股东。
12. 蔡万才(台湾)
-31亿美元(约241亿港元),76岁,已婚,4名子女,台湾富邦金控创办人。
13. 冯国经及冯国纶(香港)
-30亿美元(约233亿港元),分别为61岁及58岁,利丰集团领导人。
14 邢李火原(香港)
-28亿美元(约217亿港元),56岁,已婚,香港思捷有限公司创办人。
15 陈廷骅(香港)
-26亿美元(约202亿港元),83岁,南丰纺织集团董事长。
16 吴光正(香港)
-23亿港元(约178亿港元),60岁,会德丰有限公司主席。
17 王雪红和陈文琦(台湾)
-22亿美元(176.6亿港元),48岁和50岁,已婚,育有两名子女,王雪红为台湾富商王永庆之女,将热爱小玩意转为财富,与丈夫陈文琦控制的宏达国际电子的市场占有率在过去12月增加5倍,两人还经营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8 汪穗中(香港)
-21亿美元(163.8亿港元),55岁,已婚,育有4名子女,所掌管的德昌电机是全球最大的微型马达和引擎冷却风扇制造厂之一。
19 吴东进(台湾)
-19亿美元(148.2亿港元),60岁,已婚,育有3名子女,管理家族两家最大的金融公司之一——新光金融控股公司。
20 魏应州(台湾)
-17亿美元(132.2亿港元),52岁,已婚,育有3名子女
由于康师傅品牌成功,与三名兄弟在中国大陆的即食面市场致富,他们的饮料产品亦发展迅速,家族还投资超级市场和快餐业。
21 林泰生(台湾)
-16亿美元(124.8亿港元),56岁,已婚,育有两名子女
虽然林泰生的广达计算机有限公司不是家传户晓的名字,但却是全球第一大笔记计算机制造厂。
22 董建成(香港)
-15.7亿美元(122.4亿港元),62岁,为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之主席兼行政总裁,自1996年起掌管集团。
23 吕志和(香港)
-15.1亿美元(117.8亿港元),76岁,已婚,育有5名子女
在2005年将赌场业务加入在香港上市的建设公司中,现为银河娱乐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
24 刘銮雄(香港)
-15亿美元(117亿港元),54岁,离婚,育有3名子女
-刘銮雄拥有华人置业集团有限公司61%股份,随着房地产市场兴旺股票上升,其弟刘銮鸿拥有10%华人置业股份,两人拥有利福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股份。
25 罗康瑞(香港)
-14.5亿美元(113.1亿港元),57岁,已婚,育有两名子女,其上海购物中心新天地的销量兴旺,并支持中国版本的真人骚节目《飞黄腾达》。
26 许文龙(台湾)
-13亿美元(101.4亿港元),78岁,已婚,台湾南部最佳的美艺博物馆之一,以塑料工业起家,最大投资为奇美电子。
27 陈启宗和陈乐宗(香港)
-12.5亿美元(97.5亿港元),56岁;54岁,承继恒隆集团大部分股份,在上海大展拳脚,并拥有晨兴集团。
28 蔡其瑞(台湾)
-12亿美元(93.6亿港元),65岁,已婚,与三名弟弟在家中做鞋起家,其裕元工业为全球最大波鞋制造厂。
29 李泽楷(香港)
-11.5亿美元(89.7亿港元),39岁,未婚,香港超级富豪李嘉诚的次子,现为盈科拓展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
30 利定昌(香港)
-11亿美元(85.8亿港元),51岁,已婚,与利子厚管理希慎兴业有限公司。
31 罗鹰石(香港)
-10.5亿美元(81.9亿港元),92岁,罗康瑞之父,鹰君集团董事。
32 伍步高(香港)
-9.9亿美元(77.2亿港元),69岁,永隆银行主席。
33 郭山辉及刘宜美(台湾)
-9.4亿美元(73.32亿港元),已婚,将顺诚控股有限公司变成亚洲最大家具出口商之一。
34 张虔生(台湾)
-8.8亿美元(68.6亿港元),61岁,已婚,育有3名子女,在90年代致富,但其日月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一间工厂本年曾发生火警。
35 李运强(香港)
-8.25亿美元(64.5亿港元),62岁,已婚,育有5名子女, 经营理文造纸有限公司。
36 张荣发(台湾)
-8亿美元(62.4亿港元),78岁,拥有长荣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和长荣航空。
37 蔡衍明(台湾)
-7.8亿美元(60.84亿港元),49岁,拥有旺旺控股。
38 王守业(香港)
-6.9亿美元(53.82亿港元),64岁,已婚,育有3名子女,掌管大新金融集团有限公司。
39 陈清治(台湾)
-6.4亿美元(49.92亿港元),75岁,育有4名子女,和家族拥有一半万海航运。
40 Allen Horng(台湾)
-6.3亿美元(49.14亿港元),47岁,育有4名子女,可成科技主席。 -《福布斯》
10大上市公司排名
名次 市值
01. 鸿海集团 270亿美元(约2,100亿港元)
02. 长实集团 240亿美元(约1,862亿港元)
03. 新鸿基地产有限公司 240亿美元(约1,862亿港元)
04. 国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70亿美元(约1,319亿港元)
05. 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160亿美元(约1,242港元)
06. 中电控股有限公司 140亿美元(约1,086港元)
07. 香港思捷有限公司 100亿美元(约776亿港元)
08. 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 90亿美元(约698亿港元)
09. 香港利丰集团 60亿美元(约466亿港元)
10. 德昌电机控股有限公司 40亿美元(约310亿港元)
『陆』 长电科技值得持有么长电科技2021半年报预计长电科技的市值到底是多少钱
近期半导体板块持续低迷,这不很快就三季报了,半导体板块还能够抄底吗?长电科技也在不断调整,这支股票是不是有投资价值呢,下面给大家解析一下。在开始分析长电科技前,我整理好的半导体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半导体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制造和技术服务提供商,提供全方位的芯片成品制造一站式服务,包括集成电路的系统集成、晶圆中测、晶圆级中道封装测试、系统级封装测试等。据芯思想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全球封测十强榜单,长电科技以预估255.63亿元营收在全球前十大OSAT厂商中排名第三,中国大陆第一。
简单介绍长电科技后,下面通过亮点分析长电科技值不值得投资。
亮点一:封测龙头,实力雄厚
长电科技是全球最优秀的半导体微系统集成和封测服务供应商,业务面广至全品类,拥有带给客户从设计仿真到中后道封测、系统级封测全部流程技术解决方案的实力,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和全球第三大封测企业。长电科技可提供高端定制化的封测解决方案和量产支持,订单需求强劲。除此之外,各产区一直不断地加大成本以及营运费用管控,使该公司业绩得到较为快速的增长。

亮点二:资源整合,强化互补优势
长电科技封测产能布局范围比较广,规模方面很强大,产区之间好可以很好的互补,各自体现了自己的技术特色和竞争优势。此外,长电科技还持续优化公司治理,持续推进产线资源整合、重点客户长期合作还有先进封测研发。同时,该公司在5G通信类、高性能计算、消费类等重要领域拥有行业领先的先进封装技术,具备技术优势和生产规模优势,市场份额位于本土封测市场第一梯队。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长电科技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长电科技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因为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安防以及网络通信市场需求高速增长,我国封测市场规模也不断的扩大。按照产业链位置,封装测试位于半导体器件生产制造的最后一环,成品完成封装测试后便可应用到半导体应用市场中。
目前我国那些比较主要的封测厂家已经熟练的掌握了先进封装的主要技术,可以和日月光、矽品和安靠科技等国际封测企业争夺市场。随着我国半导体行业不断扩容,国内封装测试行业市场空间也在不停地扩大。
综上所述,由于半导体行业的不断发展,封测行业将有不小的收获,长电科技作为封测龙头发展空间较广阔。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长电科技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长电科技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长电科技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1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柒』 在美股成功上市的中国企业有哪些
中芯国际、新东方、中国铝业、中海油、玉柴国际、广深铁路、中移动、中国人寿、中国电信、中石化、上石化、东方航空、华能电力、南方航空、正保教育、永新视博、英利、中国联通、日月光半、中华电信、搜房网、诺亚财富、易车网、、晶科能源、大全新能、JF中国基、中国脐带、中国绿色、博润、人人公司、网秦、凤凰新媒、唯品会、西斯班、金马国际、58同城、汽车之家、AMC院线、乐居、猎豹移动、聚美优品、阿里巴巴、一嗨租车、钜派、宜人贷、无忧英语、中通、信而富、百世、红黄蓝、搜狗、拍拍贷、趣店、简普科技、网络、华米 等等....
阿里巴巴集团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集团)是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18人于1999年在浙江杭州创立。
阿里巴巴集团经营多项业务,另外也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取得经营商业生态系统上的支援。业务和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BABA”,创始人和董事局主席为马云。
2018年7月19日,全球同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阿里巴巴集团排名300位。
网络
网络(纳斯达克:BIDU),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1999年底,身在美国硅谷的李彦宏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务的巨大发展潜力,抱着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他毅然辞掉硅谷的高薪工作,携搜索引擎专利技术,于 2000年1月1日在中关村创建了网络公司。
“网络”二字,来自于八百年前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句词:众里寻他千网络。这句话描述了词人对理 想的执着追求。
网络拥有数万名研发工程师,这是中国乃至全球最为优秀的技术团队。这支队伍掌握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使网络成为中国掌握世界尖端科学核心技术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也使中国成为美国、俄罗斯、和韩国之外,全球仅有的4个拥有搜索引擎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
人人公司
人人公司向美国证交会递交的F-1上市申请文件显示,该公司股票代码为RENN,计划在纽交所出售5300万份ADS(美股存托凭证),预计发行价区间为9到11美元,按此发行价区间中间价计算,此次IPO募集资金约5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在IPO完成后,千橡集团创始人陈一舟将持有约2.7亿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22.8%,成为第一大个人股东,陈一舟还持有约55.9%的投票权,拥有绝对控制权。此外,SB PanPacificCorporation将持有4.05亿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34.2%,成为第一大机构股东。根据投行的消息,人人公司已正式启动上市流程。据推算,人人公司将于5月中旬左右挂牌交易,将有包括摩根士丹利等7家投行担任此次IPO的承销商。
由于在上市缄默期内,人人公司未对上市内容做任何回应。
2012年6月人人网邀请比亚迪王传福接替黎瑞刚出任独立董事。
(7)台湾日月光股票市值扩展阅读
美股,即美国股市。开盘时间:美国从每年4月到11月初采用夏令时,这段时间其交易时间为北京时间晚21:30-次日凌晨4:00。而在11月初到4月初,采用冬令时,则交易时间为北京时间晚22:30-次日凌晨5:00。
『捌』 台湾八大封装上市公司分别是
日月光 矽品 京元电 力成 超丰 颀邦 东华 矽格 等八家,依股本排行。希望有帮到你。
『玖』 汇成股份上市前景
一、公司介绍:(总股本834,853,281 股) (一)公司是集成电路高端先进封装测试服务商,目前聚焦于显示驱动芯片领域,具有领先的行业地位。公司主营业务以前段金凸块制造(Gold Bumping)为核心,并综合晶圆测试(CP)及后段玻璃覆晶封装(COG)和薄膜覆晶封装(COF)环节,形成显示驱动芯片全制程封装测试综合服务能力。公司的封装测试服务主 要应用于 LCD、AMOLED 等各类主流面板的显示驱动芯片,所封装测试的芯片 系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智能穿戴、高清电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各类终 端产品得以实现画面显示的核心部件。公司是中国境内最早具备金凸块制造能力,及最早导入 12 _晶圆金凸块产线并实现量产的显示驱动芯片先进封测企业之一,具备 8 _及 12 _晶圆全制程 封装测试能力。2020 年度,公司显示驱动芯片封装出货量在全球显示驱动芯片 封测领域排名第三,在中国境内排名第一,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在显示驱动芯片封装测试领域深耕多年,凭借先进的封测技术、稳定的 产品良率与优质的服务能力,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公司服务的客户包括联咏 科技、天钰科技、瑞鼎科技、奇景光电等全球知名显示驱动芯片设计企业,所封 测芯片已主要应用于京东方、友达光电等知名厂商的面板。2020 年度全球排名 前五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公司中三家系公司主要客户,2020 年度中国排名前十显 示驱动芯片设计公司中九家系公司主要客户。 (二)公司目前主要所封装测试的产品应用于显示驱动领域,以提供全制程封装测 试为目标,涉及的封装测试服务按照具体工艺制程包括金凸块制造(Gold Bumping)、晶圆测试(CP)、玻璃覆晶封装(COG)和薄膜覆晶封装(COF)。 (三)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如下: 二、行业和竞争: (一)集成电路制造产业链主要包括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三个子行业,封装测试行业位于产业链的中下游,该业务实质上包括了封装和测试两个环节,但由于测试环节一般也主要由封装厂商完成,因而一般统称为封装测试业。封装是将芯片在基板上布局、固定及连接,并用绝缘介质封装形成电子产品 的过程,目的是保护芯片免受损伤,保证芯片的散热性能,以及实现电信号的传 输。经过封装的芯片可以在更高的温度环境下工作,抵御物理损害与化学腐蚀,带来更佳的性能表现与耐用度,同时也更便于运输和安装。测试则包括进入封装 前的晶圆测试以及封装完成后的成品测试,晶圆测试主要检验的是每个晶粒的电性,成品测试主要检验的是产品电性和功能,目的是在于将有结构缺陷以及功能、性能不符合要求的芯片筛选出来,是节约成本、验证设计、监控生产、保证质量、分析失效以及指导应用的重要手段。封装测试业是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中发展最为成熟的细分行业,在世界上拥有 较强竞争力,全球的封装测试产业正在向中国大陆转移。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 会统计数据,目前国内的集成电路产业结构中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的 销售规模大约呈 4:3:3 的比例,产业结构的均衡有利于形成集成电路行业的内 循环,随着上游芯片设计产业的加快发展,也能够推进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封装测 试行业的发展。 集成电路产业早期从欧美地区发展,随着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资源要素的全球 配置,封装测试环节的产能已逐渐由欧美地区转至中国台湾、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洲新兴市场区域,目前全球封装测试行业已形成了中国台湾、中国 大陆、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9 年中国封装测试 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有率高达 64.00%,其中中国台湾企业占 43.90%,中国大 陆企业占 20.10%,均高于美国的 14.60%。 受益于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下游应用领域的需求带动,境内封装测试市 场跟随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了高速发展。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2016 年至 2020 年,中国大陆封测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12.54%,远高于全球封测市场 3.89% 的增长速度。从封测业务收入结构上来看,中国大陆封测市场依然主要以传统封 装业务为主,但随着国内领先厂商不断通过海内外并购及研发投入,中国大陆先 进封装业务有望快速发展。近些年,高通、华为海思、联发科、联咏科技等知名芯片设计公司逐步将封 装测试订单转向中国大陆企业,同时国内芯片设计企业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以 及全球晶圆制造龙头企业也陆续在大陆建厂扩产,在此背景下,国内封装测试企 业将会步入更为快速的发展阶段。同时,未来先进封装将为集成电路产业创造更 多的价值,随着智能汽车、5G 手机等的先进封装需求增加,产能紧张,将会带 动封测价格提升,国内提前布局先进封装业务的厂商将会受益。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未来五年中国大陆封测市场预计将保持 7.50%的 年均复合增长率,在 2025 年达到 3,551.90 亿元的市场规模,占全球封测市场比 重约为 75.61%,其中先进封装将以 29.91%年复合增长率持续高速发展,在 2025 年占中国大陆封测市场比重将达到 32.00%。 全球显示驱动芯片的产业格局中,韩国厂商和中国台湾厂商占据主导地位,包括三星、联咏科技、奇景光电、瑞鼎科技等。近些年,随着中颖电子、格科微、明微电子等厂商的崛起,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有所提升。未来随着我国芯片设计 的人才资源逐步丰富、晶圆制造业的产能供给提升、封装测试技术的集成度进一 步提高以及显示面板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大陆的显示驱动芯片市场份额将持续增加。 受益于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量的增长,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也快速增长。根 据 Frost & Sullivan 统计,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从 2016 年的 123.91 亿颗增长 至 2020 年的 165.40 亿颗,年复合增长率为 7.49%。预计未来将持续增长,到 2025 年出货量增至 233.20 亿颗。LCD 面板出货量稳步增长,带动 LCD 驱动芯片出货量逐步提升。2020 年,全球 LCD 驱动芯片出货量为 151.40 亿颗,预计未来将继续稳定在高出货量水平,到 2025 年增至 208.70 亿颗。得益于 OLED 屏幕的高速增长,OLED 驱动芯片出 货量亦快速增长,预计到 2025 年将增至 24.50 亿颗,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达 13.24%。 受下游显示面板市场增长的驱动,叠加国家政策利好及大量资本投入,中国 大陆显示驱动芯片以高于全球平均速度增长。据统计,2016 年中国大陆显示驱 动芯片出货量仅为 23.50 亿颗,但 2020 年已增至 52.70 亿颗,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22.37%。其中,LCD 驱动芯片出货量从 2016 年的 22.70 亿颗增长至 2020 年的 50.00 亿颗,年复合增长率为 21.82%;OLED 驱动芯片从 2016 年的 0.80 亿颗增 至 2020 年的 2.70 亿颗,年复合增长率为 35.54%。预计 2025 年中国大陆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将达到 86.90 亿颗,其中 LCD 驱 动芯片产量将增至 79.10 亿颗,OLED 驱动芯片产量将增至 7.80 亿颗。 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封测服务的产业格局中,中国台湾厂商占据主导地位,包 括颀邦科技、南茂科技等。近些年,随着汇成股份等大陆厂商的崛起,中国大陆 的市场份额有所提升。未来随着我国芯片设计的人才资源逐步丰富、晶圆制造业 的产能供给提升、封装测试技术的集成度进一步提高,预计 2025 年中国大陆的显示驱动芯片封测服务销售份额将进一步提升。,据统计,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封测市场规模于 2020 年达到 36.00 亿美元,较 2019 年增长 20.00%。未来从需求端来看,依然将有新增的面板产能释放,对于显示驱动芯片的需 求持续走高。从供应端来看,晶圆代工厂虽然一直有新建产能投产,但多数都还 未能实现量产,预计 2023 年晶圆产能才有望达到供需平衡。显示驱动芯片的产 量不足,将持续推高销售价格,因此显示驱动芯片封测市场规模将也随之上涨,预计在 2025 年达到 56.10 亿美元。 未来随着国内芯片设计厂商的发展以及晶圆产能紧缺短期内难以改变的局 面,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的需求将快速增长。预计中国整体显示驱动封测 市场规模将从 2021 年的 184.30 亿元增长至 2025 年的 280.80 亿元,年均复合增 长率约为 11.10%,2025 年中国显示驱动封测市场占全球市场比重将提升至 77.01%。 (二)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集中度较高,头部效应明显,除部分专门提供对 内显示驱动封测服务的厂商集中在韩国外,行业龙头企业均集中在中国台湾及大陆地区。中国台湾在经过行业整合后,中小型封测厂纷纷被大厂并购,目前仅剩 颀邦科技、南茂科技两家全球领先的显示驱动芯片封测厂商。中国大陆起步相对 较晚,且由于缺乏成熟的芯片设计厂商,市场需求不足,因此中国大陆地区的封 测企业规模相对中国台湾地区的封测企业规模较小。随着中国大陆近年来对芯片 设计企业的不断扶持和企业技术的不断成熟,急剧上升的显示驱动芯片封测需求 将会推动现有显示驱动芯片封测厂商的持续扩产,并吸引更多领先的封测厂商进 入行业。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统计,2020 年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中,独 立对外提供服务且市场份额占比较高的企业包括颀邦科技、南茂科技、汇成股份、颀中科技与通富微电。其中,颀邦科技和南茂科技均为中国台湾上市公司;颀中科技原为颀邦科技境内子公司,后被境内其他股东收购;通富微电为中国 A 股上市公司。随着技术的创新发展,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行业日益精细化,衍生出众多细分 领域,公司目前聚焦于显示驱动芯片封测领域。在整个集成电路封测行业,主要 公司有日月光、Amkor、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晶方科技、利扬芯片 与气派科技等,其中,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产品线横跨封测行业多个 细分领域,晶方科技专注于 CMOS 图像传感器的封装和测试,利扬芯片专注于 集成电路测试领域,气派科技系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内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 之一。在细分行业显示驱动芯片封测领域,主要的公司有颀邦科技、南茂科技、汇成股份及颀中科技等,其中,颀邦科技和南茂科技均为中国台湾上市公司。 三、特别风险: 1.本次公开发行前,实际控制人郑瑞俊、杨会夫妇合计共同控制发行人 38.78% 的表决权,本次公开发行后控制比例将进一步下降。公司所处行业为资金密集型 行业,固定资产投入规模较大,公司实际控制人郑瑞俊为支持公司发展、为员工 持股平台支付增资款以吸引优秀人才和维持团队稳定,以及受让股东持有的部分 股权,资金需求较大,存在以个人名义对外借款的情形。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 日,公司实际控制人郑瑞俊存在多项未到期的大额负债,借款本金超过 3 亿元,负债到期时间为 2025 年 1 月至 2026 年 9 月不等。自发行人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之日起三年后或大额负债到期后,如 实际控制人不能按期偿还借款,则届时实际控制人持有的公司股份可能被债权人 要求冻结、处置,存在对公司实际控制人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 2.截至 2021 年末,公司经审计的累计未弥补亏损为-22,400.72 万元,累计未弥补亏损的情形尚未消除,主要系所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及技 术密集型行业,要形成规模化生产,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及研发投入。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后,若公司短期内无法弥补累计亏损,将导 致缺乏向股东现金分红的能力。 四、募投项目: 五、财务情况: 1.报告期内: 2.2022 年 1-6 月,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 44,935.58~48,226.58 万元,相较 2021 年同期增长 25.25%~34.43%;净利润预计为 8,095.95~10,034.23 万元,相较 2021 年同期增长37.64%~70.6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为6,058.14~7,576.42万元,相较 2021 年同期增长 95.02%~143.90%。2022 年 1-6 月,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较上年 同期大幅提升。一方面,合肥生产基地不断导入优质客户以及高端产品,营收规 模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合肥生产基地持续扩充产能,凭借先进的封测技术、稳定的产品良率与优质的服务能力,客户订单保持增长使得产能充分释放。 六、无风个人的估值和申购建议总结: 汇成股份主营业务以前段金凸块制造(Gold Bumping)为核心,并综合晶圆测试(CP)及后段玻璃覆晶封装(COG)和薄膜覆晶封装(COF)环节,形成显示驱动芯片全制程封装测试综合服务能力。2020年度公司显示驱动芯片封装出货量在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封测领域排名第三,在中国境内排名第一,细分行业巨头冠军,作为消费电子上游封装企业,受益于21年疫情红利,下游电视、PC销量大增,同时公司成功扭亏,未来增速肯定放缓,短炒关注,长线受压,开盘给予发行人公司140亿市值,建议保持关注,建议积极申购 作者:无风说次新股 链接:https://xueqiu.com/1071411538/227270743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拾』 半导体龙头股票有哪些2021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值的基本影响是社会融资利率会上升,反之亦然。东西卖不出去的时候,需要降价促销。同样,当购买债券的人少了,发行人只能折价出售债券。比如100元面值现在卖98元,相当于收益率,增加2%也就是收益率债券的增加在中,各类债券中,美国10年期国债信用评级最高,被认为是无风险利率(政府有权力通过增税印钱来还债)。
在收益率,当有人可以购买国债之前需要提高国债时,其他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必须提高利率才能出售。这样一来,社会上所有的借贷利率都会随之上升(贷方的心理活动:借钱给你只付3%的利息,所以我还不如买3.7%的国债)。因此,收益率10年期国债是社会融资利率的基准。收益率10年期国债的上涨意味着资金收紧银根,而下跌意味着当国债的收益率升值时,资金国债投资者就更少了。
半导体板块龙头股有:闻泰科技:半导体龙头股等。
1、士兰微电子通过寻求员工、股东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利益均衡,协调好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ROE为9.74%,净利24.15亿、同比增长92.68%。
2、卓胜微:半导体龙头股。从事集成电路、分立器件的封装与测试以及分立器件的芯片设计、制造;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二大股东芯电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2020年ROE为49.37%,净利10.73亿、同比增长115.78%,截至2021年08月15日市值为1377.91亿。
3、圣邦股份:半导体龙头股。三安光电主要从事全色系超高亮度LED外延片、芯片、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微波通讯集成电路与功率器件、光通讯元器件等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性能指标居国际先进水平。2020年ROE为22.73%,净利2.89亿、同比增长64.03%。
拓展资料:
2021世界半导体大会将于6月9日—11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汇集了台积电、新思科技、中芯国际、澜起科技、日月光、长电科技、士兰微、中微半导体、天水华天、北联国芯、泉州三安、广联达等一众行业龙头企业在内的300余家全产业链企业参加。
随着国家对科技兴国战略定位,其中会针对功率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5G物联网等热点,进行前瞻性探索和研究。目前全国现有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企业500多家,2020年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收入超500亿元,同比增长63%以上。
据报告,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激增,中国大陆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销售额增长39%,达到187.2亿美元。全球半导体供应短缺,国产替代进程加快,本土芯片产品有望快速抢占全球市场,需求旺盛,有望长期维持高景气度。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 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