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年底豫园商城股票股价
A. 看到90年代时有三千多块钱一股的股票,现在几块钱.怎么会那样的.
早期上市公司未规范 面值不一定 每手交易股数也不一定
一、华源制药(600656.SH)原名浙江凤凰的华源制药,於90年底挂牌,股价
由260元大涨至92年5月25日的3,700元天价,前后历时18个月,累计涨幅
1,323%!真是削爆了!!
二、豫园商城(600655.SH)豫园挂牌时面值100元,总市值5,800万元人民币,
股价从800多元/股上涨至10,500元/股(未规范时的股王)
三、亿安科技(00008.SZ) 原名深锦兴的亿安科技於00年2月15日成为股份
拆细后首家股价超过100元大关的上市公司,至2月17日创下126.31元的
天价。落入ST的亿安科技后已改名为宝利来
四、ST海虹(000503.SZ)ST股每日涨幅限制在5%,00年ST海虹用了33个交易
日,拉了32个涨停板,来到了83.18元天价。ST股耶!
五、基金裕元(500016)原名基金湘证。99年10月28日,基金湘证上市,当
日净资产只有1.09元的它以2.45元开盘,盘中最高来到十元,当日收盘
6.20元,涨幅高达500%。
六、中工国际(002051.SZ)『新老划断』后第一股,挂牌当日最高涨幅达
575.67%,收盘涨幅332.0%,换手率94.05%,成交金额8.28亿元
七、*ST达尔曼(600788.SH) 中国证券史上第一家跌破净资产的股票,且在
2004年12月30日跌破了1元的面值,成为中国A股市场成立至今首只「仙
股」。后落入ST股族群,今已停牌。
八、西南药业(600666.SH ) 94年4月5日,西南药业开盘价为23.50,收盘价
为13.10,一天之内整整跌去了44%!当日买入者,至今仍未解套!
九、ST重实(000736.SZ)04年创下每股收益-14.08元纪录
十、*ST科健(000035.SZ) 05半年报期末每股净资产-11元
资料来源:开启中国证券市场大门 台湾联经出版
B. 历史上涨幅最大的股票是谁,涨了多少倍,最高股价是多少
历史上涨幅最大的股票如果不计送股,最大涨幅贵州茅台当之无愧自,08年以来到现在股价增长1895倍.截止2021年9月底最高股价1830元。
股票涨幅因素大致分为两种,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
宏观的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宏观经济等;微观的主要是市场因素,公司内部、行业结构、投资者的心理等。
下面就这些一般原因如何通过根本的两个法则对股市产生作用的原理一一分述之。
1、政策的利空利多 政策基本面的变化一般只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例如:如果政策出利好,则投资者信心增强,资金入场踊跃,影响供求关系的变化。如果政策出利空,则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减弱,资金就会流出股市,从而导致股市下跌。 当然,有时候政策面的变化,也会影响股票的价值。
2、大盘环境的好坏 个股组成板块,板块组成大盘。大盘是由个股和板块组成的,个股和板块的涨跌会影响大盘的涨跌。
3、主力资金的进出 主力资金对于一只股票的影响十分重要,因为主力资金的进出直接影响股票的供求关系,从而对股票产生重要的作用。
4、个股基本面的重大变化 个股基本面的好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这只股票的价值。因此,个股的基本面是通过价值法则来影响股价的。 当个股基本面出现重大的利空的时候,股价一般都会下跌。 当个股基本面出现重大的利好的时候,股价一般都会上涨。 当然,这都是一般的情况。
影响股票涨跌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政策的利空利多、大盘环境的好坏、主力资金的进出、个股基本面的重大变化,都是一般原因(间接原因),都要通过价值和供求关系这两个根本的法则来起作用。
C. 豫园商城的股价曾达到过万元一股,具体时间是哪天
1、万元一股是指复权后价格,不是指百股,而是一股,就如同万科A复权后现在价格是1000多元,但是现在只有10元左右
2、你说百股万元就是1股100元,按照现在32元算,按照现在的市盈率和现在要赢利水平,考虑物价上涨,扩大内需政策等因素,由32元到100元可能需要2年时间,因为现在的32元对于该股说的确太低了,这个行业在近几年会有爆炸式发展。
3、完全可以,不过现在该股没有复牌阿,等复牌了可以买阿。
4、转让有记名转让和非记名转让,比知道你是那种,不过每百股面值的股票证最低转让价格应该定在50元。
5、让记名股票以背书方式转让。即出让人将转让股票的意见记载于股票的背面,并签名盖章和注明日期。记名股票的受让人还必须按照法律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办理过户手续,由公司将受让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记载于股东名册。违反此项程序的股票转让,对公司没有效力
与记名股票的转让方式相比,无记名股票的转让较为简单。大多数国家的法律规定,无记名股票的转让,其方式依一般无记名有价证券转让的规则,只要股份持有人将股票交付给受付人后,该行为即发生法律效力,受让人即成为合法的股份持有人。《公司法》也作了类似规定,即无记名股票的转让必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否则应属非法交易;股票持有人交付股票后即产生法律效力,而原持有人则丧失其相应的股份和股东权,股票的受让人即成为公司股份的合法持有者。
7、不过我觉得该股的确不错,历史明细在大智慧上可以看到消息,太多没法在这里写,字数有限。
6、
D. 股市历史
上交所成立于1990年12月9日,当时在上交所上市的企业有8家,有趣的是,8家上市公司中还有两家关联企业,上海飞乐股份和上海飞乐音响,俗称“大飞乐”和“小飞乐”。“大飞乐”要比“小飞乐”大得多,仅从员工规模看,一个约2,700人,另一个只有50人。“大飞乐”的总经理也是“小飞乐”的董事长,其“父子”关系不言而喻。事实上,“小飞乐”的发起单位之一便是“大飞乐”的前身“上海飞乐电声总厂”。但从市场化或股份制的资历而言,“小飞乐”成立于1984年,是最早的股份制企业之一,而“大飞乐”建立于1987年。更为重要的是,1986年,***会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后者向***赠送了一枚纽交所徽章,凭它可以在纽交所自由进出。***回赠了一张“小飞乐”的股票,这就是“父以子贵”了。“小飞乐”1984年发售股票时,也未在媒体上刊登招股公告,只在当地市民报纸《新民晚报》上报道了一则创立大会的新闻。
“小飞乐”、爱使股份与另一家延中实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没有国家股,当时被称之为“集体企业”,俗称“街道企业”。延中实业据说是为安排失业(当时叫待业)人员而建。申华电工也没有国家股,但它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乡镇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瞿建国是当时川沙县孙桥乡副乡长和工业公司总经理。
8家上市公司中,身份最高贵最富国企意味的是真空电子,1989年,它在全国最大的100家电子企业中销售额排名第十二,利税总额则是第二。真空电子在1991年6月的市值是8.6亿多元,占上海股市总市值的60%以上。不过,真空电子就像后来许许多多的大型国企上市公司那般,很少有投资者喜欢,但又无法忽视它。真空电子最有名的事件是其首任董事长薛文海公开扬言中小股东无足轻重,他虽道出了真实状况,但其粗鲁的态度简直无法让人接受。
8家上市公司有一个共同之处——每年都分红,而且股息率很高,这在此后许多年的大部分上市公司身上再也不会出现了,投资者们不得不以追求资本利得为目标。当年的股份公司在不能交易的情况下,也只能以股息来吸引人了。当然,所谓的高股息是和当时的高通胀背景联系在一起的,这些上市公司的股息率大多都是18.75%,它正是当年一年定期储蓄存款的利息率。最高的股息率是22%,1989年由豫园商场和凤凰化工发放。
特区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在1991年7月3日正式营业,挂牌企业有深发展、深万科、深安达、深金田和深原野。深发展尽管是一家股份制银行,但考虑到姗姗来迟的中国金融改革,它能上市,在15年前是件令人惊讶的事情,所以深发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市场上的一颗明星。深万科当时还是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地产公司,只是里面有一个聪明的企业家王石,他为了尽量摆脱控股国企“婆婆”的影响,利用深圳市委急于改革的心情,直接要求市委书记支持万科成为股份制公司。还有一家公司深原野也颇具典型,因为它是中国股市最早出局的玩家。
原野是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上市公司,在1987年成立的时候,国家股占了60%,港资占20%,还有两个个人股东各占10%,其中一个叫彭建东。但过了不到两年时间,原野只剩下了两个股东,一个是占5%股份的深圳国企,另一个是香港公司,占95%股份,背后的控制人便是彭建东。原野上市后,彭建东将股价炒高,然后套现。1992年7月7日,原野停牌,直到1994年1月才改名为“世纪星源”复牌。期间究竟发生了何事,当时没有对外披露,只是法院后来以挪用公司资金罪和侵占罪的名义将澳大利亚国籍的彭建东驱逐出境。
除了原野的中小股东之外,没有多少人对此深究和愤怒,也没有多少人想到原野这类上市公司会在今后泛滥成灾。
(二)不完善、不健全的证券公司
进入上交所后,我的主要工作是担任《上海证券交易所专刊》的记者,顾名思义,这是交易所办的一份报纸。中国的许多改革的特色是“只做不说”,悄悄地干完,等大家发现,“生米已煮成熟饭”。国家对待交易所的态度也一样,不准主流媒体播报股市信息,可股市恰恰是最市场化的,没有公开的信息,这个市场一定会死掉。上交所索性自己办报,向广大投资者进行市场推广。
除了股市行情之外,可报道的信息十分有限。上市公司只有8家,而交易所的会员单位1990年时仅有26家,其中以信托投资公司为主,占了14家,证券公司仅有6家,还有就是城市信用合作社(我有两天调研完5家信用社营业部的经历)。上海的证券公司主要有3家——万国证券公司、申银证券公司和海通证券公司。申银证券背后的银行是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海通证券公司属于交通银行体系,万国证券则是一家股权较为分散的公司。万国和申银等证券公司原始资本的积累离不开对国库券的套利。当时,中国各地市场因投资者市场意识不同,国库券价格差异很大,把黑龙江的80多元国库券弄到上海,就能卖到100多元。但当时没有什么电子化交易,国库券全是实物券,面额最大的才10元,2,000多万元的国库券总得需要装十几个麻袋、十几个箱子,租一节火车皮,配上多名经济警察和枪支押运回上海吧。有意思的是,个体投资者也在做同样的事,有个叫杨百万的人就是这样发家的。中国证券公司的经营水平一直不高,行为与一个散户或暴发户没有什么两样,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另外,当时的券商充分利用不对称的信息优势乃至违法获得先机来牟取暴利。万国证券的总裁管金生在1989年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管理处串门,看到了1988年国库券准备在一个星期以后上市的内部文件,赶紧以黑市价75元买进,一上市就是104元,大有斩获。万国证券的行动引来了其他证券公司的跟风,最后皆大欢喜。
很多年来,中国股民真正有多少人,一直是个谜,原因是为了操纵股市、提高认购和配售新股中奖率等原因,个人或投资机构收集了大量的非股民身份证,然后开户,俗称为“拖拉机”,结果把中国股民弄得面目全非。但在1991年夏天的3个月中,我很幸运地见到了几乎所有的上海股民(占了当时10万中国股民的绝大部分)。上交所为了无纸化交易,也为了消灭黑市,要求投资者本人必须来浦江饭店换取新的股票账户。交易所所有员工从下午到深夜12时加班加点工作,我的岗位是最后将账户递给客户。整整3个月,拿着小喇叭喊号的我看到了无数张脸,那是很真实的事情,不似后来,市场变得越来越玄虚了。
(三)市场的狂乱与挫折(“810”事件)、中国证监会的设立(1991年下半年-1992年)
1991年6月上海浦江饭店门外站着不少投资者,他们在议论着该不该买股票和买什么股票,我记得自己站在他们中间,太阳晒得有点吃不消。到了7月,大家已经没什么可以议论的了,因为市场每天单边上场,而且都涨停在0.5%的涨停板上。由于普遍惜售,像凤凰化工从前周成交的6,280股缩小到这周成交55股。每天空涨不是个办法,上交所在9月30日开始以成交量调控股价,如果当天成交量不到其可上市交易量的0.3%,当天就不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会有人作出些“贡献”,凑足成交量,然后股价继续向上。于是,出现了世界股市上难得一见的奇观,证券公司每天聚满人群,看着行情大屏幕,像久旱盼甘霖那般等待几股或十几股的成交量,最后积累成功,延中实业2,800股,真空电子1,500股,大飞乐400股,爱使电子85股,申华电工110股,小飞乐65股,豫园商场40股,凤凰化工2,140股,股价上涨,大家欣喜若狂,一齐鼓掌。它之所以给我们印象如此深刻,是因为以后的中国股市一直被“扩容”压力所困扰,也就是说,发行的股票总是多于市场中的资金,不会出现在股市中买不到股票的现象。但是,这个奇观还是预示了以后中国股市的宿命——荒诞的政策不断地扭曲市场,市场又时不时作出离奇极端的反应,让政策制定者恼羞成怒或焦虑万分,用更离奇的政策来束缚或刺激市场,然后市场奄奄一息或亢奋异常,接着政策又……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不难理解,上交所成立一年后才出现了第一家新上市公司兴业房产。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一直不愿意让新公司上市,造成粥少僧多,供不应求。
那时的深圳市场又是另一番景象,深发展的扩股遭到股民的反对,1991年8月11日其股价曾狂跌41.6%,在证券公司前的一名妇女目睹此景当场晕倒。9月6日,深指已从全年最高点136.9点跌至最低点45.6点。当地政府一边实施2亿元资金秘密救市行动,一边采取取消涨跌停等多种市场化方法,终于使市场反转。
1992年年初,***南巡讲话,提到了上海作为改革开放龙头的重要性,也具体肯定了股票交易所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为中国股市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当然,***的肯定是辩证的和谨慎的,一方面讲要大胆试,又说搞得不好就关)。3月,原来的上海市市委书记、上交所的创建者,当时已是国务院副总理的朱基公开称赞深圳市场比上海成功的报道,深深刺激了上交所的总经理尉文渊。他越过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直接向市委领导申请全面放开上海市场的股价,让市场自己说话,终于形成了股价天天小涨、最后变暴涨的局面。例如豫园商城的股价就从800多元/股上涨至10,500元/股(10年后,一些中国股市投资者高喊要创造第一个百元股的奇迹,却未考虑到豫园商城早就是万元股了。即使将百元1股拆细至1元1股,豫园商城也是中国第一个百元股票)。
深圳临近亚洲金融重镇香港,它所在的地域广东又得改革之先机,要比当时正欲改革起飞的上海,在市场意识方面成熟得多。如果不是出了“810”事件,上海股市在几年之内是很难超越深圳的。
1992年8月7日,深圳市宣布当年发行5亿股公众股,发售500万张抽签表,中签率为10%,每张抽签表可以购1,000股。在大牛市中,新股是市场的宠儿,如何公平公正地发行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儿。由于每张身份证可花100元买一张抽签表,不仅全国各地大量的身份证寄往深圳,据说上百万外地人涌入了这个常住人口只有60万的城市,各售表机构门前提前3天就有人排队。到了8月9日早上,排队人数可能已达100万,当天晚上9时,500万张抽签表售完。未获得抽签表的人群目睹了种种不公正和fb行为后涌向市政府。午夜12时后,警察与示威者发生冲突,到处是石块、汽水瓶、催泪瓦斯、水炮、电棍,汽车、商店被烧被砸,混战持续了4个小时。事后调查,至少有10万张以上的抽签表被内部藏留私买,涉及金融系统干部职工4,000多人。
尽管事后朱基副总理认定“8.10”事件是“一次技术失控事件”,但深圳市市长郑良玉曾在公众面前泣不成声,他12月16日转任江西省副省长。随后,市委书记李灏被调回北京。
“8.10”事件触及了中央政府的底线。中国***人深知金融稳定事关政权安危,1948年旧上海金融市场的崩溃正是国民党垮台的直接原因之一。金融市场不能影响社会和政局的稳定,否则的话就必须关门。作为金融市场最活跃又最不稳定因素的股市能否做到这点,谁都没有把握。上交所开业时,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鸿儒和上海分行行长龚浩成就对尉文渊说:“半年内不出问题就是胜利。”由此可想上上下下是多么的不确定。
因为“810”事件,深圳市场是够得上“关门”条件的,尽管深圳市场没有关门,却从此元气大伤,直到1996年才打起精神再度与上海竞争。“8.10”事件也引发了上海股市的暴跌,却没有让上交所循规蹈矩,他们反而趁着上海的改革开放大肆发展,直至1995年的“327”国债期货事件,才让上交所领略了什么叫“关门”。
“8.10”事件还有一个得益者是中国证监会,地方上的混乱给了北京集权的理由,于是,证监会于当年10月26日成立。
(四)本末倒置的市场营运和1994年的大暴跌(1992-1994年)
今天最能代表中国股市的量化指标是上证指数(上证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100点),它的最初发布日是1991年7月15日,以133点报收,到了年底的12月31日,已是292点。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全面放开股价,上证指数从前一天的623点冲到1,334点,并在5月26日达到全年最高点1,429点。但由于这一年有30多只新股票上市,比1991年增长了3.88倍,对投资者的心理冲击和资金面压力巨大,股指一路下滑到393点,出现了上海股市的第一次“熊市”。但不久就反弹,在当年年底,上证指数收在780点上。
与上市公司激增同步的,是股票交易额的几十倍地放大,股票总成交金额247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近30倍,市价总值558.4亿元,增长了317.98倍。上交所的会员单位也达到75家,比以前增加了49家,交易所场内的席位也从最初的25个扩大到1992年年底的500多个,到1994年则扩大到了3,000多个。
在这个扩张过程中,出现过上海市场交易设施严重不足的情况,即营业部太少,投资者没有“跑道”可以买进卖出。为了获得营业部限量发放委托单,投资者开始通宵达旦地排队(让人感叹的是,十几年后的上海房市泡沫时,又让我们看到了同样的场景)。于是,上交所竟然在昔日的“跑狗场”——文化广场中搞了一个超大型的证券营业部,100多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在那儿设立临时拒台,接受股民的委托。有些紧张的是,1992年6月1日第一次开门时,没想到竟来了4万人,有关方面准备不足,只得临时关闭。6月9日,它才开始顺利运行,半年后的12月,这个违反规定开设的证券经营场所才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这座位于过去的法租界、植有法国梧桐的陕西路永嘉路口的“文化广场”,后来成了鲜花集市,最近又要挪作它用了。很少人能将它和大型股票委托展销会联系在一起,这可能也是世界股市史上的一绝,可它确实充满了早期的市场精神,是不“规范”的早期中国股市的象征。
比起文化广场股票委托点形式上的不规范,影响到中国股市长远发展或者说让中国股市受到不良“路径依赖”的,是看似规范和名曰“规范意识”的文件和规定,它们非常在意股东与国家的关系,而不是从股东的权利来界定股票类型,从而衍生出许多看来富有“创造性”,但最终却被证明不是不可行就是成为市场发展障碍的东西。比如“国家股”、“法人股”与“个人股”,就是一些当时就有点矛盾、今天更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概念,保险公司和投资公司从市场中直接买来的股票是不是法人持有的股票呢?为什么它们就不是“法人股”呢?界定概念的混乱,直接导致了中国股市的结构性缺陷,股票被人为地划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当年的不流通,缘自于对所有制意识形态的考虑,不能让民间力量“私有化”公有企业,但由于“法人股”与“不流通股”划上了等号,结果后来很多民营企业的“法人股”也不能流通了。
有趣的是,只要不被称为“法人股”或“国家股”,就可以想办法变相流通。在1992年之前是没有“法人股”这个概念的,只有所谓的“单位股”,这在上海市场的“老八股”当年的报表中出现过,后来有许多就化为流通股了,否则今天北大方正(当年的“延中实业”)和华晨集团(当年的“申华电工”)就不可能是全流通的股票了。
我还有好多,太长了,自己去网上找一下吧!
,
E. 中国股市历史上股价最高的股票
全通教育以467.57元创A股最高价
今年的资本市场格外热闹,上市公司的股价跌宕起伏的数不胜数,但最让投资者高攀不起的非全通教育莫属。
全通教育自2014年1月21日上市以来,从发行价30.31元/股一路上涨,尤其是从今年年初开始,简直是以火箭的速度,最高曾涨至467.57元/股(除权前),一度超过茅台成为股王,被成为2015年创业板的“大明星”,并成为A股有史以来的第一高价股。
F. 历史上股价最高的股票
先说一下豫园商城的历史吧,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提到了上海作为改革开放龙头的重要性,也具体肯定了股票交易所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为中国股市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当然,邓小平同志的肯定是辨证和谨慎的,一方面讲要大胆试,又说搞得不好就关).3月,原来的上海市市委书记、上交所的创建者,当时已是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同志公开称赞深圳市场比上海成功的报道,深深刺激了上交所的总经理尉文渊.他越过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直接向市委领导申请全面放开上海市场的股价,让市场自己说话,终于形成了股价天天小涨,最后变成暴涨的局面.例如豫园商城的股价就从每股800多元上涨至10500元,具体时间应该在1992的5月份(10年后,一些中国股市投资者高喊要创造第一个百元股的奇迹,却未考虑到豫园商城早就是万元股,即使将百元一股细拆成1元1股,它也是中国第一个百元股票)
来自上海财汇信息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两市最贵的是目前4.20元的申华
控股(600653),其复权后的价格高达69513.61元
杨百万主要是利用国库券的各地的差价买卖国库券来赚取第一桶金的,具体可以见他的书去
杨怀定(百万)在2002年写了本《做个百万富翁》的自述,其中有几段关于管金生的故事。杨怀定早年与管金生合作一起在上海和外地之间套利国库券,这是很多人知道的事情。可是,下面的事情知道的人就少了,1989年元旦刚过,管金生告诉杨怀定,他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管处串门,看到处长张宁桌子上压着一份文件,内容是1988年国库券准备在一个星期以后上市。如果谁知道这个消息,黑市价75元买进,一上市就是100元,暴利25元,这是个发大财的机会。于是,杨百万成了万国证券的授权代表,拿了一台万国的点钞机,在海宁路1028号自己的办公室内大张旗鼓地收购,竟买走了上海市面上一半88年国库券。而海通证券和申银证券见万国证券在大肆收购88年国库券,他们也积极跟进。
这么张扬,能不让处长张宁警觉?她突然决定推迟上市时间,并且突击检查各大证券公司。于是,各家证券公司的金库闻风大转移。万国证券的金库在地下室,转移到哪去呢?管金生想出了个绝招,把所有的国库券放到自己的办公室里,从地上一直堆到天花板。金管处的人员来检查,总不至于直闯总经理办公室,更何况,管金生可以借故外出,谁也不会砸门。这样,万国证券躲过一劫。
1989年下半年,88年国库券上市,上市后价格为104元,包括万国证券在内的券商完成了重要的原始积累。
除权、除息之后,股价随之产生了变化,往往在股价走势图上出现向下的跳空缺口,但股东的实际资产并没有变化。如:10元的股票,10送10之后除权报价为5元,但实际还是相当于10元。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部分投资者的正确判断,看似这个价位很低,但有可能是一个历史高位,在股票分析软件中还会影响到技术指标的准确性。
所谓复权就是对股价和成交量进行权息修复,按照股票的实际涨跌绘制股价走势图,并把成交量调整为相同的股本口径。例如某股票除权前日流通盘为5000万股,价格为10元,成交量为500万股,换手率为10%,10送10之后除权报价为5元,流通盘为1亿股,除权当日走出填权行情,收盘于5.5元,上涨10%,成交量为1000万股,换手率也是10%(和前一交易日相比具有同样的成交量水平)。复权处理后股价为11元,相对于前一日的10元上涨了10%,成交量为500万股,这样在股价走势图上真实反映了股价涨跌,同时成交量在除权前后也具有可比性。
向前复权,就是保持现有价位不变,将以前的价格缩减,将除权前的K线向下平移,使图形吻合,保持股价走势的连续性。
向后复权,就是保持先前的价格不变,而将以后的价格增加。上面的例子采用的就是向后复权。
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向前复权的当前周期报价和K线显示价格完全一致,而向后复权的报价大多低于K线显示价格。例如,某只股票当前价格10元,在这之前曾经每10股送10股,前者除权后的价格仍是10元,后者则为20元。
G. 豫园商城股价历史最高点
答:复权算,最高的应该是豫园商城600655,13000元.湖北卫视[60年股市回顾]为依据.可查.
按股价达到的高度看;飞乐股份600654.3550元.K线图可查.
H. 数说A股30年:股价最高、市值最高、股价振幅最大都有谁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已过“而立之年”。
30年间,A股股票数量从1990年的7只,已增加到目前的4000余只。30年征程中,A股也经历了无数风云变化。
具体来看,Wind统计显示,不复权 历史 股价数据显示,A股30年来,股价最高的是1992年的飞乐股份,最高至3550.00元/股。最能给投资者赚钱的,为2009年的顺发恒业,年涨幅高达2152.63%,也是A股30年内,唯一一只年涨幅超过2000%的个股。
此外,市值最高的股票,是2007年的中国石油,在2007年年底高达52877.24亿元,也是近30年来市值唯一超过5万亿元的上市公司,目前仍是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天花板。分红方面,“宇宙第一行”工商银行连续13年成为A股年度分红最多的上市公司。
股民最关心的股票价格涨跌方面,A股30年来,1992年的琼珠江A年度股价振幅最大,让股民坐上了最刺激的“过山车”,日波动率高达583.19%。
新股发行数量方面,虽然有反复,但总体上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1993年,新股上市数量正式突破百家。2017年,A股首发上市公司数量达438家,是30年间新股发行数量最多的年份。
股价之最:28年后贵州茅台股价再破千元
Wind数据显示,不复权的 历史 股价数据显示,30年来,股价最高的股票为飞乐股份(600654),1992年最高至3550.00元/股。27年后,贵州茅台(600519)再次成为千元股,2019年最高至1241.61元/股。
具体来看,1990年至1993年,A股历年股价最高的股票分别为真空电子(600602)、飞乐股份(600654)和G海立(600619),分别为500.10元/股、939.50元/股、3550.00元/股、330.00元/股。其中,飞乐股份(600654)在1992年和1993年,都是股价最高的股票。
进入1994年,A股股价开始进入缓慢上升期。其中,1995年,股价最高的中华企业(600675),近为35.67元/股。及至2000年,方再次出现百元股,亿安 科技 (000008)最高达126.31元/股。
不过,从2002年开始,A股连续5年未再出现百元股。2002年至2006年,A股股价最高的股票分别为2002年和2003年的用友软件(600588),2004年和2005年的苏宁电器(002024),以及2006年的贵州茅台(600519),股价分别为62.00元/股、56.81元/股、51.98元/股、70.25元/股、93.20元/股。
然而,从2003年开始,A股历年的最贵股,再没有低至百元以下。2007年,中国船舶(600150)最高达300.00元/股,2017年贵州茅台(600519)股价突破500元关口,最高至726.50元/股,2019年,贵州茅台(600519)再次成为千元股,最高至1241.61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从2009年贵州茅台(600519)再次成为年度最贵股后,往后的12年,A股年度最贵股这一称号,仅3次旁落。2001年,洋河股份(002304)最高至239.98元/股;2014年,朗玛信息(300288)最高至223.88元/股;2015年,安硕信息(300380)最高至474.00元/股。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当年的老股票股价能够突破千元,有一定 历史 原因。
彼时,国内证券交易所刚设立不久,挂牌交易的股票不多,股票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同时,各股股本较小。此外,政策方面,1992年上海股票交易市场放开了日内涨跌幅限制,大批股民涌入。加之当年市场规则总体比较宽松,曾施行T 0、无涨跌幅限制等规则。因此,上市公司的价格与价值差异较大。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上海“老八股”中还诞生过万元股。不过,因为种种因素,Wind并未收录这一 历史 数据。
公开资料显示,1992年5月,全称上海豫园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的“豫园商城”,股价突破万元,创下了中国证券交易史至今未能突破的记录。
涨幅之最:顺发恒业2009年涨幅超2000%,2015年至2017年个股涨幅连续超1000%
30年来,历年最能给投资者赚钱的股票,分别有哪些呢?
Wind数据显示,年涨幅最高的股票,为2009年的顺发恒业(000631),年涨幅高达2152.63%,也是A股30年内,唯一一只年涨幅超过2000%的个股。
此外,除了2009年的顺发恒业(000631),2007年的ST仁和(000650)、2015年的中文在线(300364)、2016年的海天精工(601882)、2017年的寒锐钴业(300618)、2020年的万泰生物(603392),年涨幅均超1000%,分别达1611.92%、1715.37%、1068.52%、1214.95%、1245.24%。
可以注意到,年涨幅较高的个股,近年来较多。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内,A股均出现涨幅超过1000%的个股。而在A股刚发展的前17年,没有任何一支股票,年涨幅在1000%以上。
其中,1990年的真空电子(600602)、2001年的PT农商社(600837)、2002年的夏新电子(600057)、2004年的石油济柴(000617),涨幅均未超过100%,分别为30.23%、80.76%、95.65%和97.69%。
市值之最:2006年A股进入万亿市值年代,中国石油超5万亿元市值仍是天花板
随着A股的不断进化发展,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同样不断突破。
Wind数据显示,A股近30年来市值最高的公司,为2007年的中国石油(601857),市值在2007年年底高达52877.24亿元,也是近30年来市值唯一超过5万亿元的上市公司。
从1990年开始,A股上市公司市值不断增加。截至1993年底,A股出现首家百亿市值的公司,上海石化(600688)市值达204.30亿元。截至2010年底,A股出现首家千亿市值的公司,中国石化(600028)市值达3370.94亿元。截至2006年底,A股再进一步,出现首家万亿市值的公司,工商银行(601398)市值达19590.03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2007年,A股迎来上市公司市值的巅峰。截至2007年底,中国石油(601857)市值高达52877.24亿元,及至目前,仍是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天花板。
2008年后,A股市值最高的公司,市值总额徘徊在2万亿左右。其中,2009年底的中国石油(601857)、2017年和2019年底的工商银行(601398)、2020年的贵州茅台(600519),市值均超过2万亿元,分别达24109.02亿元、21279.48亿元、20518.10亿元、21530.10亿元。
分红之最:“宇宙第一行”连续13年分红第一,2013年分红突破900亿元
A股30年来,哪些上市公司最能分红呢?
绝对值来看,2019年,工商银行(601398)年度累计分红总额高达936.64亿元
亿元,是近30年来年度分红最多的股票,距千亿分红仅一步之遥。
具体来看,1993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过亿,申能股份(600642)全年分红3.60亿元。2001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突破10亿元,中国石化(600028)全年分红69.36亿元。2004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突破百亿,中国石化(600028)全年分红104.0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从2007年开始,A股分红正式进入“宇宙第一行”的时代。
从2007年至2019年,13年来,A股年分红最多的上市公司,均为工商银行(601398)。其中,2007年突破400亿元,达444.25亿元;2008年突破500亿元,达551.13亿元;2010年突破600亿元,分红642.20亿元;2011年突破700亿元,分红709.12亿元;2012年突破800亿元,分红835.65亿元;2013年突破900亿元,分红919.60亿元。
股价振幅之最:1992年琼珠江A年度股价振幅 历史 最高,年内日波动率超500%
股民最关心的,莫过于股票的价格,一涨一跌均系心间。那么,A股30年来,哪些股票最能让股民坐“过山车”呢?
Wind数据显示,年度股价振幅最大的股票,为1992年的琼珠江A(000505),年内日波动率高达583.19%,是A股30年来波动率最高的股票。
同时,1996年的武汉塑料(000665),年内日波动率同样超过500%,达550.10%。
此外,1993年的四川金顶(600678)、1995年的中国嘉陵(600877)、1998年的四川湖山(600801),年内日波动率均超过200%,分别达308.63%、279.16%、275.36%。
2018年,A股年度股价振幅最高的利通电子(603629),日波动率仅为15.97%,在30年振幅榜上排名最后。此外,2005年股价振幅最大的*ST吉纸(000718)、2017年股价振幅最大的中石 科技 (300684),年波动率均在20%以下,分别为19.59%、19.63%。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A股的不断发展,A股历年股价振幅最高的个股,日波动率不断下降。
从2010年开始,10年间,仅有2012年股价振幅最大的华数传媒(000156)、2015年股价振幅最大的协鑫集成(002506)、2020年股价振幅最大的瑞丰新村(300910),年内日波动率超过100%,分别为140.31%、101.37%、168.61%
新股之最:2017年438只新股发行量是30年最高峰,1993年突破百家
总体上,A股历年的新股发行数量,呈现出逐减增加的趋势。
1990年与1991年,新股发行数量均在在个位数,分别只有7只与4只。1992年,A股首发上市的公司,增至36家。
1993年,A股新股发行数量正式突破百只,达105只。并在此后的几年间,出现一波上市的小高峰。1996年、1997、2000年,新股发行数量均突破百只,分别达181只、190只、130只。
不过,从2001年开始的往后9年间,A股新股发行数量有8年均未突破百只。仅在2007年,实现了125只的新股发行。
进入2010年后,A股新股发行数量开始大幅增加。其中,在2010年、2011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9年和2020年这7年间,A股首发上市的公司数量,均保持在200家以上。2010年、2017年和2020年,新股发行数量更是超过300只,分别达341只、438只、342只。
其中,2017年,A股438只的新股上市数量,也是A股30年内新股发行最多的一年。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A股发行数量最少的年份,也在2010年后。2013年,由于市场低迷,全年仅有美的集团(000333)和浙能电力(600023)两家企业首发上市。
I. 1991上市的股票有哪些
上海老八股
老八股分别为:
1.上海申华电工联合公司
600653,申华控股
2.上海豫园旅游商会成股份有限公司
600655豫园商城
3.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
600654,飞乐股份
4.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600602,广电电子
5.浙江凤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600656,ST方源
6.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
600651,飞乐音响
7.上海爱使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600652.爱使股份
8.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600601,方正科技
附加
内容补充:
老八股是一种历史遗产,也是利用或依托资本市场发展来推进我国产权改革的破冰之作。它的历史意义还在于:不仅影响了中国股市早期的试点和后来的发展,而且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八股的前世今生,既翻开了当代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新页,又预示了改革本身就是一种发展。
中国股市,可以说是30年改革开放中最为抢眼的成果之一。那些存留在人们记忆的激情年代,整夜排队买股票、用麻袋装股票交易凭据、从纸质股票到今天的电子交易,从老八股到上千家企业上市,股市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
“老八股”:开启中国股市发展先河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中国股市早期发展时期的故事或事件已渐渐淡漠。中国股市发展经历了18个年头,但第一代股票——老八股的问世与前身今生的故事却依然让人感怀。从收藏品市场中传出的信息看,目前老八股的纸质股票全套价值已经上升。也许,在今天的人看来,这点财富似乎并不算什么,但“老八股”的身价增值本身却说明了这是人们对一个逝去的股市早期发展阶段的一份记忆。
老八股的问世,这是一种历史遗产。由于远去的时光,才让我们感到它们曾经存在过的价值,曾经发挥过的作用,曾经留给我们尚未开化的市场经济的朦胧记忆。这八只早期最令人关注的股票是:上海申华电工联合公司、上海豫园旅游商会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凤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爱使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这八家企业有些比较共同的特点:一是规模不大、一是多是集体性质企业、还有的地处城市郊区。譬如,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郊区的第一家发行股票企业,而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老城隍庙商场,是一家集体企业。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当时中国既没有交易所,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股市,“老八股”的出现必然带有很强的试水性质。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转向城市以后,如何搞活企业成了改革中的头等大事。据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证券交易所曾于1950年重新开张,但天津和北京的证券交易所在1952年相继关门。这表明,此后几十年中,我们的经济体在股权问题上只有两种形式存在:一是全民所有制,也就是国有企业,另一是集体企业。改革开放要搞活城市企业,第一道坎便是产权问题。10年前,笔者曾采访过证券界老人龚浩成,他回忆说,当年上海的股份制改革从小到大展开是有历史原因的。
笔者在1984年有幸目睹了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股份制改造的全过程,当时的国家体改委和北京市体改委对于天桥百货的设计方案中,争议分歧最大的就是股权的划分,是不是一定要设计国家股、企业股和职工股,这些股权又如何体现国有企业的性质。天桥百货商场比那些集体企业又进了一步,是一家全民企业。但是,也还是一家比较靠北京城边的商业企业,规模也无法与王府井相比较。如果说,北京的股份制企业为何会出现在那里,笔者只能用亲身感受的事实来说,当时那家企业的经理很有想法,千方百计想在中国经济改革中做点事情,让天桥百货商场有个大发展。
中国改革初期的社会,有两个条件具备就会在起跑时领先。一是机遇,一是能人。也就是有想法敢于和传统体制叫板的人,机遇当然是际遇了改革的大好时光。所以,北京天桥百货商场就成了我国股市的北方代表,继老八股之后到上海交易所上市的企业。
中国股市在不断试错中寻求快速发展
回顾解放后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中国是在解放之初关闭股票市场的。此后,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股市远离了我们的经济生活。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股份制改革和股票市场都是改革的产物。与其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一样,中国股市发展也带有很强的试探性。周其仁先生在北大改革30年的座谈会上说,我们很多改革都是“急就章”,是为了解决燃眉之急而不得已采取的一些方式。由于这些方式都对旧有体制和规范形成了冲击,所以改革效果在短时间里也最为明显。当然,以现在的视角看,这必然也为后来我们经济与国际接轨留下了新的挑战。
老八股连同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当时人们都很难用“规范”两个字去评价。尽管我们在操作中总是要求企业按照规范去做,但实际我们手里并不没有规范的成功范式,因若只有依靠创造性思维和发明取寻求发展基于。据上海交易所的老人强纪英撰文回忆,当时上海交易所的交易方式都是临时发动职工想办法设计出来的方案,从每日从用麻袋装交易票据,到后来的记账式交易,那个记账的表格也都是他们自己画出来的。
这就是当时对改革充满憧憬的一代人,在经济改革中依然靠着“战天斗地”的精神,创造性地发明了中国式市场经济的土产品和土规则。当时,在老八股上市不久,交易所就因为设计上存在着缺陷,无法容纳如此多的交易资金,股票数量过少导致了上海股市从1990年12月开始计点,1992年年底就上升到了780点,平均年涨幅达到179%;深圳股市从1991年4月开始计点,1992年底也涨到了241点,年均涨幅也有68.5%。
与世界上的资本市场一样,中国股市发展初期也经历了因上市股票缺乏而导致了股价的大幅波动。只是,历史给了它们数百年的成熟时间,而我们到现在为止才18年。
同样,中国股市成长也有一个特征:在议论中发展,在议论中成长。从股市的性质到股市的作用,从股市的操作流程到法规的出现,这些问题都曾引起过不同的议论与争议。可以说,中国股市是在“反复试错纠错,再试错再纠错”中成长的。如前所述,从无到有“老八股”,都表现出了当时人们对于发展中国股市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由于“老八股”都是一些集体企业或国有小企业,即便它们试点不成功,也无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所以,“老八股”本身之所以能走那么远,是与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密不可分的。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企业寻求公开上市的好处比人们想象得要多,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也大有裨益。从某种程度上讲,股市所具有的巨大融资效应,在很长时间内主导并影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骤和方法。例如,“老八股”的试点,实现了通过市场融资渠道解决企业经营困境的目的,这一示范效应也推动了大批国有企业纷纷进入股市,“股市解困说”由此而起。还有,利用或依托资本市场发展推进我国的产权改革。另外,股市发展也成为发展大企业的重要支撑之一,并促使一批大型企业走向海外市场。尽管当时很多投资人对一些企业“吃完财政吃银行,吃完银行吃股市”的融资倾向表示不解,但当时却很难回避这些缺陷。因为,我们的改革一是在旧体制上破旧立新,不可推到重来。一切改革方略都必然带有历史的印痕。
老八股:为中国股市早期发展提供成功范例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会发现,早期中国股市发展过程中留下的一个遗憾是缺乏关注市场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如何建立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却因股市改革的一些具体目标而被长期推迟。直到2005年以后,市场各方才开始关注到投资者在中国股市发展中的重要性。
可以说,中国股市是在试错中不断发展的,包括各种针对股市发展的言论与争论。例如,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有关股市如果“搞不好可以关掉”的说法下,才基本解决了涉及意识形态方面争议的一些股市问题。在1995年3月,发展证券市场又第一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都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关注股市成长的那些人们。
值得庆幸的事情是,老八股的早期实验,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除了上述所言对我国体制改革有试水效果外,还有一个方面值得一提。根据上海财汇信息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上证指数多次调整,在沪深两市千余只股票中,复权后达到千元的股票共有16只(包括送配、转增、增发股及各期分红)。其中,复权后股价超过万元的4只股票均出自“老八股”,尤其是申华控股,更是达到了6.95万元。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经历了10多年发展的中国股市对财富积累的积极效应。
目前,“老八股”中除一家即将谢幕以外,大多数能够存活到今天这一事实,即是改革成功的见证。例如,方正科技前身是延中实业,方正科技是借壳上市企业。其实,壳资源本身就是中国改革与市场经济原则相互妥协的产物。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上市公司经营不善亏损只有一条路下课退市,而在中国改革中既要向前冲,也要兼顾企业员工的利益和投资人的利益,最终中国智慧创造了一种壳资源。因此,壳资源很有中国特色,也有时代特征。眼下,公司退市必然会成为一种趋势。
尽管“老八股”已成为一种历史或收藏品,但却预示着中国证券市场已翻开了新的一页;它们的前世今生,也暗示了改革本身就是一种发展观。
J. 中国股市哪只股票发行价最高哪只股票最高价最高是多少我只知600655豫园商城发行价80,最高价325。
当初老八股股价都非常高,豫园商城曾到过一万元一股、真空电子曾到过六千元一股,杨百万就是在真空电子上大赚了一笔,他就是在六千多元一股时全部卖出的。后来全面下跌,有的人又成了穷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