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股票市场的羊群行为的论文

股票市场的羊群行为的论文

发布时间: 2022-01-09 23:00:03

① 羊群行为的行为对立

股市的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凯恩斯早就指出:“从事股票投资好比参加选美竞赛,谁的选择结果与全体评选者平均爱好最接近,谁就能得奖;因此每个参加者都不选他自己认为最美者,而是运用智力,推测一般人认为最美者。”可见,羊群行为是出于归属感、安全感、和信息成本的考虑,小投资者会采取追随大众和追随领导者的方针,直接模仿大众和领导者的交易决策。就个体而言,这一行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经济学家们还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比较极端的理性主义者如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加里·S·贝克尔认为:“人类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理性的,经济学家们之所以不能解释是因为他们情不自禁地用非理性行为、粗心大意、愚蠢行为、价值的特别改变等臆断说明他们解释不了的现象以掩盖他们知识上的缺乏,而这些臆断恰恰暴露了他们所掩饰的失败。”贝克尔的观点虽然比较极端,但却可以让人们相信只要人们不要臆断地分析,个体股市参与者的“羊群行为”多少是有几份理性的。
如社会心理学可控实验证实:当观察现实很模糊时,大众就成为信息源,或者说大众的行为提供了一个应如何行动的信息。在股市上,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个体无法从有限的股价信息中做出合理的决定,从众就是其理性行为,虽然这种理性含有不得已的意味。所以我认为,股市的羊群行为经常是以个体的理性开端的,通过其放大效应和传染效应,跟风者们渐渐表现出非理性的倾向,进而达到整体的非理性。当股市炒作过度时,就出现了“非理性繁荣”。这就如同一片肥沃的草原上只有几只羊,应该说它们会吃的很饱。但是某天吸引来了一大群羊,这时候草原就要被啃食成荒漠了。同时羊群越来越吃不饱了,有一些倒下了,有一些迁徙了,但是如果是只聪明的羊,那它就不应该跟着大部队,应该留在这里,这样等草长出来了就会变成肥羊了。所以有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某件事是怎样的时候,其实事实可能正好相反。

② 羊群行为的效应影响

(1)由于“羊群行为”者往往抛弃自己的私人信息追随别人,这会导致市场信息传递链的中断。但这一情况有两面的影响:第一,“羊群行为”由于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从而削弱了市场基本面因素对未来价格走势的作用。当投资基金存在“羊群行为”时,许多基金将在同一时间买卖相同股票,买卖压力将超过市场所能提供的流动性,股票的超额需求对股价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当基金净卖出股票时,将使这些股票的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跃;当基金净买入股票时,则使这些股票在当季度出现大幅上涨。从而导致股价的不连续性和大幅变动,破坏了市场的稳定运行。第二,如果“羊群行为”是因为投资者对相同的基础信息作出了迅速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加快了股价对信息的吸收速度,促使市场更为有效。
(2)如果“羊群行为”超过某一限度,将诱发另一个重要的市场现象一一过度反应的出现。在上升的市场中(如牛市),盲目的追涨越过价值的限度,只能是制造泡沫;在下降的市场中(如熊市),盲目的杀跌,只能是危机的加深。投资者的“羊群行为”造成了股价的较大波动,使证券市场的稳定性下降。
(3)所有“羊群行为”的发生基础都是信息的不完全性。因此,一旦市场的信息状态发生变化,如新信息的到来,“羊群行为”就会瓦解。这时由“羊群行为”造成的股价过度上涨或过度下跌,就会停止,甚至还会向相反的方向过度回归。这意味着“羊群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这一点也直接导致了金融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③ 羊群行为的影响

羊群行为的影响
(1)由于“羊群行为”者往往抛弃自己的私人信息追随别人,这会导致市场信息传递链的中断。但这一情况有两面的影响:第一,“羊群行为”由于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从而削弱了市场基本面因素对未来价格走势的作用。当投资基金存在“羊群行为”时,许多基金将在同一时间买卖相同股票,买卖压力将超过市场所能提供的流动性,股票的超额需求对股价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当基金净卖出股票时,将使这些股票的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跃;当基金净买入股票时,则使这些股票在当季度出现大幅上涨。从而导致股价的不连续性和大幅变动,破坏了市场的稳定运行。第二,如果“羊群行为”是因为投资者对相同的基础信息作出了迅速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加快了股价对信息的吸收速度,促使市场更为有效。
(2)如果“羊群行为”超过某一限度,将诱发另一个重要的市场现象一一过度反应的出现。在上升的市场中(如牛市),盲目的追涨越过价值的限度,只能是制造泡沫;在下降的市场中(如熊市),盲目的杀跌,只能是危机的加深。投资者的“羊群行为”造成了股价的较大波动,使证券市场的稳定性下降。
(3)所有“羊群行为”的发生基础都是信息的不完全性。因此,一旦市场的信息状态发生变化,如新信息的到来,“羊群行为”就会瓦解。这时由 “羊群行为”造成的股价过度上涨或过度下跌,就会停止,甚至还会向相反的方向过度回归。这意味着“羊群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这一点也直接导致了金融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④ 羊群行为对我国IPO热发行的表现及影响

羊群行为指动物(牛、羊等畜类)成群移动、觅食。在股票市场中他指的是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即市场中的压倒多数的观念),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
【巴菲特致股东信2012年版本里边有段话我觉得挺好,看完之后或许会对你理解羊群效应有些许作用:“一个最初合理的投资观念,再加上广泛宣传而人人皆知的价格上涨现象,结合在一起,就能造就非同寻常的过度市场泡沫。在这些市场泡沫中,很多最初持怀疑态度的投资者后来也不得不在市场给出的价格上涨“证据”面前低下了头,买方群体迅速大幅扩张,在一段时间内,本身大量增加的买入资金就足以维持泡沫继续膨胀。但泡沫膨胀扩大到一定程度,就会不可避免地破裂。到那个时候,就会再次验证那句老话:“最早先去做的是聪明人,最后跟着做的是大傻瓜。” 】

IPO热我觉得你可以从:1、各级政府推出奖励政策鼓励上市;2、PE、VC的发展;3、新老划断后的IPO企业数量,IPO企业发行市盈率变化等方面展开。
影响而言我更好企业IPO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当然还有消极的影响。

⑤ 羊群效应的羊群行为

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它是指投资者过度依赖于舆论(即市场中的压倒多数的观念),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有很大影响,也和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羊群行为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
羊群行为指动物(牛、羊等畜类)成群移动、觅食。后来这个概念被引申来描述人类社会现象,指与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与大多数人在一起,与大多数人操持一致。以后,这个概念被金融学家借用来描述金融市场中的一种非理性行为,指投资者趋向于忽略自己的有价值的私有信息,而跟从市场中大多数人的决策方式。羊群行为表现为在某个时期,大量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或者对于特定的资产产生相同的偏好。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曾被传统的金融学认为是非理性的、不科学的羊群行为(HerdBehavior)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羊群行为也可以称为群体心理、社会压力、传染等,随着人们对于金融市场本质不断深入的认识,加上频频爆发的金融危机引发的对于投资者行为的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对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的研究成为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现实意义的方向。
Asch是最早研究群体行为的心理学家,他于1952年在以美国的大学生中为被试对象进行实验发现了一种非理性的从众行为。他将这种行为称为同类压力现象。他让真正的被试进入一个新的班级,而让该班级的其它人先回答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两条线段长度比较),这些人被告知故意给出错误的答案,被试最后回答。结果,有1/3的被试受到错误答案的影响。而在独立回答问题的情况下,回答错误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来自金融市场中的大量证据显示,参与羊群行为对于主体不利,积极参与羊群行为的投资个体在市场中获得的收益率比较低。同时,羊群行为程度和股票价格波动 之间形成一种正反馈机制,这使得许多学者认为羊群行为是导致市场价格波动过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对于东南亚爆发的金融危机的研究中,发现外国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对金融危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羊群行为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
因此,无论对于个体还是对整个市场而言,非理性的羊群行为的存在都是不利的。为了控制这种非理性的行为,有必要研究羊群行为形成的原因。只有对于羊群行为的成因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之后,才可能对症下药,找到相应的控制方法。 羊群行为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其形成有许多原因,其中包括人类的从众本能、人群间沟通产生的传染、信息不确 定、信息成本过大、对报酬、声誉的需要、对集体的忠诚、社会中存在禁止偏离群体共同行为的机制(如社会准则、法律和宗教)、组内成员面对同一公共信息集合 (如经纪交易所、受欢迎的投资专家的推荐)、羊群中的人具有同一偏好等。下面将对其中几个典型观点进行分析。
从众的本能
从众心理(Conformity)指人们具有的与他人保持一致、和他人做相同事情的本能。研究发现,这种心理特征并不是人类所独有的。在自然界中,动物们也具有明显的从众行为。例如,动物之间在居住地域选择、交配,觅食等方面存在模仿的行为。自然界动物群体这种一致行动的趋向性是长期进化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人类的这种心理特征也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与生俱来的。在人类社会中,群体行为确实具有一定的优点,集体狩猎成功的概率大于单独狩猎的概率,和别人做相同的事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人们同时也观察在某种条件下出现的羊群行为却存在着局限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Asch实验中的被试,他们因为从众的心理而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通过人群中的沟通
羊群效应是经常接触、 经常交流的人群中的现象。人类学家认为,群体内信息的传递机制包括谈话分析(TalkingAnalysis)和社会认识(Socio-- Cognition)两种方式。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形成了以集体为单元共同行动,共享信息的机制,这种机制也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不恰当之处,最主要的方面是它限制了自由思想的交流、对某种话题的限制。人们在谈话时有情绪的反映,并试图保持礼貌。羊群行为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沟通方式对人的思考能力和对回忆的限制,使得群体行为发生收敛。
利用医学疾病传染模型和心理学家关于谣言流行的模式,Shiller(1990)建立了兴趣传染模型来理解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对某一特定资产产生兴趣的原因。设感染者(指信息接受者或者感兴趣的人)人数为It,感染率为b,愈合率(忘记或者失去记忆)为g,可能受到感染的人群为St,Ut为误差项,It的变化率
dItdt=(b-g)It+Ut
对该模型的讨论有:
1、如b<g,Ut为瞬时项,则对某股票的总兴趣It服从指数衰减方程;
2、如果总需求对It存在一个按照某种形式分布的时滞,即投资者在产生初始兴趣后要考虑一段时间后再作决策,则总兴趣It也服从指数衰减方程;
3、如果h比b稍小,Ut是与时间无关的白噪声,总兴趣It服从随机游走过程,这可能是股票价格的“随机游走”基础;
4、如果b大于g,总兴趣It服从指数增长方程,表示某种行为在人群中得以扩散、蔓延和传染。
1、2、3种情况下都不产生羊群行为。如果第(4)种情况成立,感染率b大于愈合率g,羊群行为在人群中发生。Shiller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得到了计算b和g的数据,计算结果表明在金融市场中,感染率占确实大于愈合率g。
在人群中沟通产生羊群行为的假设基础上,Bikhchandani等(1992)建立了十分著名的信息流模型。不过他们模型中的沟通并不是采取对话等交 流方式,而是采取了“观察”这种单向沟通方式,所有的参与者可以观察到在他之前的投资者的决策行为。这个假设和金融市场中的实际情况比较吻合,因为虽然不排除市场参与者之间有对话,但是市场参与者太多了,不可能形成完全的透明的双向沟通机制。
对报酬、声誉的需要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某种行为,最直接的原因是获得某种报酬。羊群行为的产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报酬(Pay off)或者声誉 (Reputation)模型。由于提高声誉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提高报酬。因此,其实可以将两者理解为同一原因。这种羊群行为的根源是代理关系的存在,即决 策者自己并不是拥有投资资产的所有权,他们趋向于使得自己的利益(代理人)最大化而不是使得被代理人的收益最大化。典型的例子是金融市场中的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管理者所管理的资产的所有权并不属于自己,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很容易导致下面涉及的声誉羊群行为。
“共同承担责备效应”(BlameSharingEffect)的存在导致了羊群行为。如果某决策者逆流而动,一旦他失败了,这一行为通常被视为是其能力不够的表现, 并因此而受到责备;但是如果他的行为与大多数人一致,即使失败了,他会因看到其他许多人与他有相同的命运而不那么难过,而他的上级(委托人)也会考虑到其他的人也同样失败了而不过分责备他。这样,决策者具有与别人趋同的愿望,以推卸自己承担决策错误的责任。
决策者模仿他人的选择,而忽略自己的私人信息。虽然这种行为从社会角度看是无效率的(这里的无效率表因羊群行为的存在,信息和决策之间的联系而被削弱),但从关心个人职业声誉的决策者的角度来看却是理性的(这里的理性是指决策者的行为符合自己的最大利益)。
Scharfstein和Stein(1990)建立了声誉羊群行为模型,该模型中有A,B两个决策者,依次作出决策。他们可能是聪明的(Smart),也可能是鲁笨的(Dumb)。聪明的决策者接受到关于资产价格的信息,而鲁笨的决策者只能接受到噪音。委托人,包括决策者本身并不知道A,B的类型,但在A,B做出决策后,委托人可以根据结果和决策修改。是外界估计决策者具有较高能力的概率,是外界在观察到决策者的决策结果后,对决策者具有较高能力的概率的再估计,并由此决定他将来的工资。
A先根据自己的信息作出决策;B也拥有自己的私有信息(SG-高收益信息或 SB-低收益信息),在观察到A的决策后,作出决策。然后结果出来,收益率高的结果XB。以概率。出现,收益率低的结果XL以概率1-α出现。如果B是聪 明的(出现的概率为θ),则出现高收益的结果时而他的私有信息为利好的概率大于出现低收益时而他的私有信息为利空的概率,即:
Pr(SGXH,smart)=P,Pr(SGXL,Smart)=q<p
如果B是鲁笨的(出现的概率为(1—θ)),他收到的信息为噪声,上述两种情况下的概率相等
Pr(SGXH,mb)=Pr(SGXL,mb)=z
决策者以maxθ为决策目标,而不是以当期的利润期望值最大化为决策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得到的平衡状态为:A接受信息,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决策;B则是模仿A的行为,而不管他作出的决策是否与自己的信息吻合。
对于这种现象的直观的理解是:如果B作出与A一致的选择,至少从表面上看来,他很可能获得了信息,从而更可能是聪明的;如果他采取与A相反的策略,他很可能被认为没有受到任何信息,因而更可能是鲁笨的。
对于多个决策者,该结论可以扩展。第三个人面临与B相同的情况。
信息不确定或者信息成本太高
信息不确定能够导致羊群行为。投资者如果能掌握市场中的所有信息,那么他是不必通过观察他人的决策来决定自己的决策的。但是由于金融市场是完全开放的, 而且不断有信息流入市场中,信息变化速度很快,信息变得十分不确定。此时投资者容易产生跟风行为,而且市场条件变化越快,羊群行为越容易产生。
信息成本过高也将导致羊群行为。在理想的市场中,信息是无成本的,人们可以获得任意想获得的信息。但是在实际市场中,信息却是必须付出成本才能得到的, 有时,这种成本太大,以至于投资者虽然认为该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该价值并不一定超过必须支付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采取一种他们认为的“简捷”方式,从他人的交易行为中获取信息,这样很容易导致羊群行为。
对羊群行为控制对策
以上的研究指出,人类的从众本能,人群间的沟通传染、出于对于声誉和薪金的需求,信息的不确定性、信息成本过高都可能导致了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的产生。这些理论对于人们掌握和控制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因而对于中国的证券市场的规范和投资者的理性投资理念的建立具有积极的意义。
对于投资者而言,由于羊群行为与从众、缺乏创新思想联系在一起,参与羊群行为的人 一般都持有一种保本不亏就可以的态度,他们最多只能获得不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率。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要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收益率,必须在“人云亦云”的格局中(如市场大涨或者大跌)保持一种独立和创新的精神。要维持独立和创新,需要充分了解所投资的资产,不要轻信道听途说的传闻,在市场极端不稳定,信息极端不确定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考虑到各种潜在的风险。
从监管部门来看,羊群行为对于市场稳定具有消极的作用,全市场范围的羊群行为还将引发深层次的金融动荡。因此,要减少这种非理性的行为产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投资者的理性投资理念,开展理性投资教育;
2、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增加信息的透明度,降低信息的不确定性;
3、降低各种信息成本、交易成本以及组织方面的限制;
4、修正高层管理人员的报酬结构,在衡量业绩时还要衡量多方面的能力,如考虑创新性、设置工资水平下限、对赢利者设置额外奖赏。这种方法对于基于声誉产生的羊群行为将十分有效,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由于对于基金管理人员的报酬标准单一化,导致了各种基金投资风格的趋同性,使得大部分基金在大市上涨时,都采取了增长型的投资策略,平衡型的投资策略在市场中没有立足之地。如果一旦市场反转,这种策略相同的投资基金将陷入极大的风险之中。如果适当地修正报酬结构,将鼓励基金投资风格的多元化,降低基金整体的风险。 1、由于“羊群行为”者往往抛弃自己的私人信息追随别人,这会导致市场信息传递链的中断。但这一情况有两面的影响:
第一,“羊群行为”由于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从而削弱了市场基本面因素对未来价格走势的作用。当投资基金存在“羊群行为”时,许多基金将在同一时间买卖相同股票,买卖压力将超过市场所能提供的流动性,股票的超额需求对股价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当基金净卖出股票时,将使这些股票的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跃;当基金净买入股票时,则使这些股票在当季度出现大幅上涨。从而导致股价的不连续性和大幅变动,破坏了市场的稳定运行。
第二,如果“羊群行为”是因为投资者对相同的基础信息作出了迅速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加快了股价对信息的吸收速度,促使市场更为有效。
2、如果“羊群行为”超过某一限度,将诱发另一个重要的市场现象一一过度反应的出现。在上升的市场中(如牛市),盲目的追涨越过价值的限度,只能是制造泡沫;在下降的市场中(如熊市),盲目的杀跌,只能是危机的加深。投资者的“羊群行为”造成了股价的较大波动,使证券市场的稳定性下降。
3、所有“羊群行为”的发生基础都是信息的不完全性。因此,一旦市场的信息状态发生变化,如新信息的到来,“羊群行为”就会瓦解。这时由 “羊群行为”造成的股价过度上涨或过度下跌,就会停止,甚至还会向相反的方向过度回归。这意味着“羊群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这一点也直接导致了金融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⑥ 羊群行为的一般特征

人们认为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羊群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A.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呈现出非常显著的羊群行为,并且卖方羊群行为强于买方羊群行为,时间因素对投资者羊群行为没有显著影响,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源于其内在的心理因素。
B.不同市场态势下,投资者都表现出显著的羊群效应,也就是无论投资者是风险偏好还是风险厌恶,都表现出显著的羊群效应。
C.股票收益率是影响投资者羊群行为的重要因素。交易当天股票上涨时,投资者表现出更强的羊群行为。投资者买方羊群行为在交易当天股票下跌时大于上涨时,而卖方羊群行为则相反。总体上卖方羊群行为大于买方羊群行为。
D.股票规模是影响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另一重要因素。随着股票流通股本规模的减小,投资者羊群行为逐步增强,这与国外学者的研究具有相同的结论。

⑦ 求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论文

证券投资者行为的行为金融学研究述评

摘 要:自从2002年行为金融学家Kahneman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后,国内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不断涌现。就当前我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的行为金融学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作了展望。

热点内容
股权和控制权有什么区别 发布:2025-01-27 12:20:15 浏览:88
如何区分债券货币基金 发布:2025-01-27 12:14:21 浏览:757
低风险理财投资多少 发布:2025-01-27 12:14:11 浏览:197
美国腾讯市值多少 发布:2025-01-27 12:10:50 浏览:974
广东东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发布:2025-01-27 12:05:59 浏览:924
基金买卖用哪个app 发布:2025-01-27 12:05:52 浏览:939
官方手机股票交易下载 发布:2025-01-27 12:02:41 浏览:171
基金交易如何用佣金 发布:2025-01-27 11:51:27 浏览:608
股票涨停的可转债 发布:2025-01-27 11:50:00 浏览:418
农村的股权证明是什么 发布:2025-01-27 11:38:18 浏览: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