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从gdp和m2分析股票市场

从gdp和m2分析股票市场

发布时间: 2021-12-20 04:02:27

⑴ GDP与证券市场的关系

从经济的发展角度看,GDP增长较快显示大多行业都处于健康高速发展中,而实体经济的发展势必会显示在证券市场上,那就是股市的牛市,那么可想而知,证券市场的指数也应该是同步上升的。

⑵ GDP对股市的影响如何

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GDP变动是一国经济成就的根本反映,GDP的持续上升表明国民经济良性发展,制约经济的各种矛盾趋于或达到协调,人们有理由对未来经济产生好的预期;相反,如果GDP处于不稳定的非均衡增长状态,暂时的高产出水平并不表明一个好的经济形势,不均衡的发展可能激发各种矛盾,我们必须将GDP与经济形势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不能简单地以为GDP增长,证券市场就将伴之以上升的走势,实际上有时恰恰相反。关键是看GDP的变动是否将导致各种经济因素(或经济条件)的恶化,下面对几种基本情况进行阐述。

(1)持续、稳定、高速的 GDP增长。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协调增长,经济结构逐步合理趋于平衡,经济增长来源于需求刺激并使得闲置的或利用率不高的资源得以更充分的利用,从而表明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这时证券市场将基于下述原因而呈现上升走势。
伴随总体经济成长,上市公司利润持续上升,股息和红利不断增长,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改善,产销两旺,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小,从而公司的股票和债券得到全面升值,促使价格上扬。
人们对经济形势形成了良好的预期,投资积极性得以提高,从而增加了对证券的需求,促使证券价格上涨。
随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持续增长,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都不断得到提高,收入增加也格增加证券投资的需求,从而证券价格上涨。

(2)高通胀下GDP增长。当经济处于严重失衡下的高速增长时,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给,这将表现为高的通货膨胀率,这是经济形势恶化的征兆,如不采取调控措施,必将导致未来的"滞胀"(通货膨胀与增长停滞并存)。这时经济中的矛盾会突出地表现出来,企业经营将面临困境,居民实际收入也将降低,因而失衡的经济增长必将导致证券市场下跌。

(3)宏观调控下的 GDP减速增长。当GDP呈失衡的高速增长时,政府可能采用宏观调控措施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这样必然减缓GDP的增长速度。如果调控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而GDP仍以适当的速度增长,而未导致 GDP的负增长或低增长,说明宏观调控措施十分有效,经济矛盾逐步得以缓解,为进一步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时证券市场亦将反映这种好的形势而呈平稳渐升的态势。

(4)转折性的GDP变动。如果GDP一定时期以来呈负增长,当负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并呈现向正增长转变的趋势时,表明恶化的经济环境逐步得到改善,证券市场走势也将由下跌转为上升。 当GDP由低速增长转向高速增长时,表明低速增长中,经济结构得到调整,经济的瓶颈制约得以改善,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来临,证券市场亦将伴之以快速上涨之势。

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只沿着一个方向进行,每一点都可沿着相反的方向导出相反的后果。最后我们还必须强调指出,证券市场一般提前对GDP的变动作出反应,也就是说它是反应预期的GDP变动,而GDP时实际变动被公布时,证券市场只反映实际变动与预期变动的差别,因而在证券投资中进行GDP变动分析时必须着眼于未来,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⑶ 股票与GDP的关系

  1. 一是中国的证券市场不健康,假冒伪劣严重。使得投资者难以辨别。

  2. 二是股市成了国有企业的取款机,投资者口袋空了。

  3. 三是中国没有真正意义的证券经济学家,瞎搞

  4. 中国的经济水分太大,晒干之后,就剩下一点矿。

⑷ 请根据下图分析货币供应量M1、M2同比增长率与股市(以上证指数(SSCI)为例)的关系。

一、M2与上证指数的关系
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M0)、企业活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M2不仅代表了现时的购买力,还代表了潜在的购买力。
从形态上看,2009年之前,M2同比增长与上证指数同比增长的关系并不明显,尤其是在2006、2007年股市大涨之时,M2增速则是在一个窄小的区间波动。但2009年以来,二者却显示出较强的同向变动关系。对二者做格兰杰因果(Grange Causality)检验,结果显示M2与上证指数的相互影响关系并不明显,即一者的变化并没有显著引起另一者的变化。一般认为,这与M2相对较强的外生性有关,实际信贷数额往往在货币当局设定的信贷日标附近。

二、M1与上证指数的关系
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M0)、企业活期存款等,也就是说“M1+居民储蓄存款”约等于M2。M1代表了现时的购买力,流动性较M2为高。笔者认为,M1与股价的关系较M2与股价的关系更密切。股市向好,会吸引更多的资金通过证券经纪商进入股市,也即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活期存款会增多,Ml增速加快。
图形显示,M1与上证指数同比增幅的有较明显的同向变动关系,尤其是在2004年后,二者的相关系数接近0.5,若以适当方法剔除股市2007年超出常规的大涨和2009年以来Ml的超高速增长中的趋势性和外部政策性因素,相关系数还会提高。对二者做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上证指数同比增速变化显著引起了M1同比增速的变化(p值为2.2%),而相反的关系并不成立。从以上结果看,笔者认为,在M1与上证指数的相互影响关系中,上证指数的变动作为原因引起M1的变动是占主导地位的,而M1的变动引起上证指数的变动则是次要的。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关系呢?
三、准货币与上证指数的关系

M2与M1的差额即为准货币,主要由居民储蓄存款构成。
图形显示,准货币与上证指数大体上呈现反向变动的趋势:准货币同比增速在相对低位时,上证指数同比增速则处在上升通道中;而准货币增速在相对高位时,上证指数增速则在低位徘徊。笔者认为,这说明股价的变动带动了准货币的变动,且需要一定的传导时间。对二者做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上证指数同比增幅变动显著引起准货币同比增幅的变动(p值为0.714%),而反向关系并不成立。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各个层次货币供应量同比增幅与上证指数同比增幅的相互影响关系中,上证指数对准货币的影响最为显著。同时,笔者认为,图示的形态及其对应因果分析的结果显示了在准货币和上证指数的变动关系中,上证指数的变动为原因,准货币的变动为结果,上证指数的变动向准货币传导。准货币的变动反映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准货币同比增幅扩大,说明居民储蓄存款增多;而准货币同比增幅缩小,则说明居民储蓄存款向企业活期存款转化,也即所谓的“存款搬家”。而股市的涨跌会引起准货币的变动,进而引起M1与M2的相对变动,如当股价下跌时,资金会从股市转移出去形成储蓄存款,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增速减慢而准货币增速加快,高流动性货币(M1)增速相对于若流动性货币(M2)会减慢。笔者认为,对此传导关系可做出如下结构式模型分析:股价上涨(下跌)-->准货币或储蓄存款增速减慢(加快)-->金融机构活期存款增速提高(减慢)-->银行信用货币派生能力增强(减弱)-->企业活期存款增速提高(减慢)-->M1同比增幅扩大(减小)。
股票价格变动是由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决定的,而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政府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则对投资者的预期有着巨大影响。因此,笔者认为以上所分析的传导关系可视为经济政策的传导环节的一部分,例如,政府需将货币政策收紧,则投资者预期股价会受到负面影响,进而引起股价的下跌,再通过以上所分析的传导过程最终导致货币供应的收紧。
投资者预期股价下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收紧,导致企业资金链的紧张,进而影响企业未来的利润。资产的价格是资产未来收益的折现值,投资者的预期通过一系列的传导最终使预期成为现实,这或可称为预期的自我实现过程。

⑸ 在货币政策中,M2通俗来说是什么含义和GDP的增速又有什么关联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M0=流通中的现金;
狭义货币(M1)=M0+活期存款(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应该说M2与GDP及其增速之间都没有直接关联。

⑹ 中国股市和GDP

一般而言,股价与GDP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即GDP增长较快,股市会向好;反之,GDP回落,股市会回落。但股市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在时间区间较大(以十年甚至百年为考察期)的情况下才成立的,在短期内是不成立的。股市与GDP之间的关系好像狗如主人的关系,主人带着狗走路时,主人从A地走到B地,假设走了1公里。狗跟随主人也从A地走到B地,但期间狗可能走了5公里,因为它总是不停地前后走动。

如果机械地理解股市与GDP之间的关系,则会导致荒谬的结果。比如说,2001年至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非常好,但股市是熊市;同样的,2005年至2007年,宏观经济并没有出现很大的变化,但股市却涨了5倍。

可见我国股市的短期(甚至是中期)波动其实都不能用经济基本面来解释的,

⑺ GDP变动对浦发银行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 求帮助 谢谢

GDP是生产总值,在中国,生产总值大部分因为银行大量贷款,搞工程性建设而增大的值,因此当GDP增长迅速的时候,银行股票一定是上涨的,但是这就有了弊端,这样的上涨没有后续力量的支持,所以浦发银行要根据GDP的数据呈现跟随和相反的走线。

一开始跟随,后来相反,这个也是所有股票的路线,要选择好时机。

⑻ GDP增长跟股市表现相关吗

中国的GDP增长超过百分之十而股市却大跌百分之六十并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导致股市大跌的是股市的内部问题.如果导致这次熊市的大小非问题真的如国家所暗示的让时间来解决,那解禁高峰期后的2011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根据前几次奥运会各国股市的涨跌概率统计来说,奥运会举当年上涨的概率为40%,下跌的概率为60%,所以用奥运会必须要涨来解释就不合适了.奥运后导致股市大跌的大小非解禁高峰期将到来,资金面的压力将更加明显.下跌的概率远远大于上涨.周五大盘在轻松失守2800~2820这个支撑区域后又在尾盘快速拉升勉强收回(但是仍然没有摆脱压力区域的压制),而这种走势已经在7月多次上演,每次都是大盘要破位时市场马上谣传有众多利好要马上出台,已经一个月了,还没见到一个利好出来(如果真的有,早就该出来了),如果一个股市的运行全靠谣言来支撑了,那未来可想而知,在大盘股IPO要冻结大量资金的情况下,下周如果谣言的利好没有兑现,那短线搏政策的短线资金可能再次出局,加大大盘震荡程度,一没资金,二没信心,如果再没有政策支持,那靠谣言带来的反弹的前景各位股友都心里有数我就不在赘述了.大盘后市如果在短时间内能够站稳支撑位还有希望,站不稳再次继续弱势下挫注意控制仓位不要太高,大盘下降通道再次打开,可能再次考验2500这个点位.大盘只有收复了2820后市还有看高3050这个压力区域的机会.顺势而为吧.导致大跌的大小非问题直接导致了资金面的失衡,空方长期压制多方,而在这个长期趋势中资金面被空方占据,行情自然是长期震荡走低.这就是股票为什么老跌的真正原因.而8月后是大小非的解禁高峰期,下跌的概率大于上涨.最新的资金统计显示,7月到现在为止,股评鼓吹的机构大建仓再次成为笑谈,虽然7月的减仓规模较大幅度减缓,但是基金和保险等机构仍然净减仓近250亿.而这波反弹的主力军成了游资,不过游资的特点众所周知是快进快出,既然是游资狙击的行情,在传统大资金还在继续拉高减仓的情况下,后市如果仍然没有较为实行性的利好出现,全靠利好谣言带来的这波反弹,有可能成为机构最后一次较好的减仓机会,奥运毕竟只是个题材,不对大盘的资金面带来任何的实质性改善,机构是不会放过这次拉高减仓的机会,但是反弹高度仍然要注意政策面利好消息的配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随着又有新的大盘IPO即将进行申购,大盘在资金面上将继续守到考验,短线大盘请注意2800~2820这个区间的支撑力,如果守住了,这波反弹还有借奥运会题材的支撑在游资的推动下有所表现(部分个股),但是如果这个短线的支撑区域后市如果被轻松的击穿了收不回来了,那就要注意游资的动向了,如果游资开始较大规模撤退,那在安全角度建议投资者逢高降低仓位了,传统机构长期看空后市的情况下,如果连游资都撤退了,那股市靠什么来推高?大盘现在的行情特点是市场反复靠一直无法兑现的谣言来救市,先是国家有七大救市措施出台,在没有兑现的情况下大盘破位又出了个国家平准基金已经获准入市救市,第二天平准基金的发起人就辟谣没有这事,如果一个股市的行情全靠谣言来维持震荡减缓下跌趋势,没有真正的实质性的措施出台,那这次反弹的目的就要多思考了,机构的目的是什么,频繁的制造谣言来拉高股市,最新的资金统计结果已经出来了,在这次红红火火的抄底行动中基金、保险和QDF2均是净流出,在上周行情比较被投资者看好的情况下,这些主力资金的净流出接近250亿,完全在意料之中,又是个借谣言拉高出货。而市场频繁传出利好谣言的真正目的也很清楚了。“拉高出货”。既然机构在众人期盼红七月的情况下,在半年报做业绩的情况下都保持了净流出,虽然大盘做得比较好看,但是从机构的意图看仍然没有改变的迹象,长期目标仍然是降低仓位回避大小非和宏观政策的压力。因为资金面紧张导致的现在下降趋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乐观,股市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的是什么因素都可能导致股市变化,但是简单的是资金面的长期多空趋势就决定了,大盘的长期涨跌趋势,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涨,肯定会在下跌途中出现反弹,但是反弹的规模应该视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况来判断,如果还是这些非实质性的利好消息来托大盘,那每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只有针对大小非实质性的限制措施出来后,大盘才有可能缓解资金面的压力,带来一波中级反弹甚至反转,只要这个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不解决,投资者就要以反弹看待,逢高减仓,而连续超跌投资者信心的积弱使得抄底资金非常谨慎,虽然抄底资金试图该变这种运行颓势,但是情况却并不是太乐观,现在的股市并不是政府说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资金,个人觉得在大小非的阴影下现在这两样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轻的一年,只有3万亿的解禁资金,但是已经让市场中的主力资金吃不消了(在主力开始出货前市场中的主力资金一共只有3万亿,但是大小非足够消灭它们了),虽然政府来了个基金也要讲政治的说法,不过看来实质作用不大,机构继续反弹出货的动作没有停止,不得不选择边打边撤退的策略,来降低损失,就算在奥运前政府再出所谓的利好来阻止股市的继续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针对大小非的实质性的解决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的话,那在资金的多空平衡已经打破的现在的这种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奥运期间采用横盘运行或者小幅度反弹的走势下,投资者仍然不要太过于乐观,因该谨慎对待,因为实质问题没解决,资金面就会继续紧张.如果出现政策带来的反弹时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举.不要去相信股评不考虑实际的大行情.由于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资金是近7万亿,2010年的解禁资金是近10万亿,而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今年的3万亿,所以,在这个导致这次大跌的核心问题解决前,资金面的压力是不可能解决的,任何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带来的都只是反弹而不会是反转,股市虽然很复杂但是其实也很简单,股市的规律就是卖的多余买的就跌,买的多于卖的就涨,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资金面已经体现出来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却不愿意去面对.别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长线投资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况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润高达400%以上,甚至高达1000%以上时,这种成本带来的暴利,在一个弱势行情下,你认为大小非持有者是会落袋为安还是会继续看着自己的利润缩水(大小非也是投资者,利润第一同样是他们的理念,当长期股东这种想法只有被机构教育出来的散户会去干)而一个长期趋势中因为某种原因卖的力量都处于压倒性的优势时去谈牛市什么时候回来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实质性政策带来的就是反弹不是反转.由于大盘最强的支撑区域3300~3400和股评、机构口中最强的所谓永远不会被击穿的政策铁底2990都已经在资金面失衡的现实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线在没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撑情况下,反弹就是降低仓位的机会,当然如果有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带来抄底资金抄底,带来的反弹相对规模较大当然最好,对散户来说机会难得。严格控制仓位是我现在唯一要说的,逢反弹减仓是严谨的。有资金在手里才有主动权,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在主力都迫于大小非压力减仓时,做为中小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机构减仓我们也要控制仓位。(对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荡逐渐走低是长期趋势,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弹的一个条件而已,但是当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渐淡化后,反弹就会结束了(而反弹高度取决于利好的大小程度),因为利好而被暂时改变的下跌趋势将继续下去,股市回归其自然的规律。而在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被解决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转过来,不可能产生反转。而在连续下跌的这个趋势中两千多支股中处于上涨趋势的能达到100支就不错了,也就是说在大盘下跌时买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为投资来说既然知道这么低的概率选到游资狙击的股票,那还不如不去冒这个险。而选择操作超跌反弹是在这个趋势中讲究安全系数投资者的很好的投资策略,因为在超跌后产生反弹是肯定的,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只是反弹的规模大小而已(要根据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来具体分析反弹高度),而在这个反弹过程中一般以普涨为主,在这个反弹普涨过程中处于下跌的股又处于10%以下,也就是说,你随便买支股票上涨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在下跌过程介入股票的概率,虽然股票不能够把这种概率做为抄股的标准但是作为对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资者来说,趋势投资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种投资策略。对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选择这种策略是比较安全的。但要记住,只有超跌才能够去抄一个短线,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选择观望,中间的红盘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当天一个反弹,第二天直接低开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无法把握哪里是底的情况下,最好是做趋势,降低风险(个人观点谨慎采纳)。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死多头,也不做死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在大盘没有选择方向前,严格控制仓位会让你风险降到最低的。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满意请采纳

⑼ M1 M2 M3和GDP的关系 影响和意思

M0、M1、M2、M3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

国际上大致的划分是:
货币(M0)=流通中的现金,即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狭义货币(M1)=(M0)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 ;
广义货币(M2)=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政府债券;
另外还有M3=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M0=流通中的现金;
狭义货币(M1)=M0+活期存款(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热点内容
买基金时怎么看周线 发布:2025-01-01 09:12:04 浏览:115
怎么在股市中一星期挣二百 发布:2025-01-01 09:02:16 浏览:653
一个女生特别爱好股票投资 发布:2025-01-01 08:38:02 浏览:873
2021年2月22日涨停股票 发布:2025-01-01 08:32:41 浏览:237
为什么基金在涨的时候卖掉划算 发布:2025-01-01 08:25:15 浏览:844
怎样购买连续涨停股票 发布:2025-01-01 08:24:22 浏览:681
期货交易怎么移仓 发布:2025-01-01 07:55:58 浏览:97
股市什么时候有雪 发布:2025-01-01 07:54:32 浏览:124
洛阳钼业股票涨停是多少 发布:2025-01-01 07:45:13 浏览:544
残保基金如何筹划 发布:2025-01-01 07:24:07 浏览: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