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股票市场化进程

股票市场化进程

发布时间: 2021-11-20 10:26:41

Ⅰ 中国股票市场从开始到现在的发展过程及重要事件

、1984年- 提出建立资本市场构想

2、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发行1万股

3、1986年-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诞生

4、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5、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试开业

6、股市设计者点评:
股市最初的建立就是如此,“历史在为未来奋斗的时候总是高尚和纯洁的,当年设计者所构想的证券市场只有一个榜样——欧美,欧美股市是完全市场化的结果,是最精明的商人之间的活动,而中国的历史现实却决定了中国的股市一开始就带着太多的政府色彩。”一位最初设计者对本刊评论说。这为后来的政策市以及国企圈钱埋下了伏笔。

三、○ 混乱90年代初:股市徘徊在保与压之间

1、1991年8月- 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1-08-28 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
2、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

3、1992年8月10日-“810”事件

4、1992年10月12日-证监会正式成立

5、1992年8月-1994年8月-股市变冷

6、1994年7月30日-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发大涨

7、1996年12月-政策扼住股市涨势

四、○ 牛市1999:功利性透支

1、1999年5月19日-5.19行情爆发

2、1999年6月-多重利好促股市大涨

3、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实施

五、○ 打开潘多拉魔盒:从国有股减持到股权分置改革

1、2001年6月-国有股减持拉开序幕

2、2001年7月-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

3、2001年10月-证监会一家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

4、2001年7月-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5、2002年6月-国务院决定停止减持国有股

6、2002年12月-QFII制度正式实施

7、2005年4月30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

8、2005年6月-利好齐发,股改行情启动

9、2006年9月-股权分置改革已近收官

10、就是从06年下半年到现在的大牛市,正在持续中。

Ⅱ 股票发行市场化改革

发行市场改革,最主要是控制新股发行数量,发行价格,能够使企业与市场共赢。

Ⅲ 什么是市场化退出机制

论我国股市退出机制建设的几个重要问题
我国股市的封闭型特征严重制约了证券市场的规范成熟,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已成为股市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PT水仙已开退市先河,但这并不能说明退市机制就此启动,首家退市企业更多的是出于市场义愤。人们常常认为企业退市的困难在于股市本身不规范,法规不健全,证监部门难下决心等等,其实,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要真正建立股市的退出机制,还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深层次的重要问题。

一、建立股市退出机制必须解决企业退市的成本机制问题

我国股市退出机制建设的第一个重要问题是建立企业退市的成本。成本是指个人或组织为获得所需要的资源而付出的代价,它相对于收益而定义。上市企业的退市不是无代价的,正是这种代价的大小及其与收益的关系决定了股市能否形成有效的退出机制。如果企业、股市和社会为一个企业的退市所付出的代价远远超出了它们为之所获得的收益,退市就会中止;反之,则得到施行。确切地说,上市企业退市与否,取决于退市成本与退市收益的比例,用公式表示:TI》TC或TC≤TI,式中,TI表示退市收益,TC表示退市成本。这一关系式表达了企业退市成本机制的核心。正是这一机制从根本上制约了股市退出机制的建立。

(一)退市成本与收益因素考察

企业退市会对企业、股市和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

从成本方面考察,主要有以下因素:第一,退市企业的会计成本。这是会计师在帐薄上记录下来的成本,它反映使用资源的实际货币支出。企业退市,首先碰到的是从会计帐目上要支付多少代价的问题。如果一个企业因退市而破产,那么清偿过程中偿债额便是退市的企业会计成本。第二,退市企业的机会成本。企业退市,失去上市特权和融资资格,等于企业放弃了在股市低廉筹措资本的机会,构成了退市的机会成本。第三,企业退市的社会相关成本。相关成本是作出决策过程中使用和发生的费用支付。它的核心在于与决策紧密相关,不发生决策就可能是隐含的。一个企业退市,在股市买卖该企业股票的投资者因不能再有机会在市场交易该股票,可能造成持有股票的价格缩水。这种股票的缩水部分属于社会付费,因为交易市场的活动与企业自身的运行是分离的,股市的责任由社会承担。可见,社会相关成本是由退市决策引发的。第四,企业退市的社会增量成本。增量成本是因作出某一特定决策而引起的全部成本的变化,与相关成本具有同一属性,但它发生于特定决策的情况下。第五,企业退市的社会软成本。这主要包括企业退市乃至破产需要社会各方为之付出的各种难以直接用货币衡量的费用。如社会的稳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政府出台有关退市的优惠政策、社会的责任等等。

从收益方面考察,主要有以下因素:第一,会计收益。企业退市破产如发生会计成本,则社会就产生会计收益,两者均为清偿额。第二,机会收益。它等同于退市的企业机会成本。因为一个企业退市付出的机会成本也同时为另一个企业的上市提供了机会,使其产生机会收益。第三,社会收益。这主要是企业退市给股市和社会经济运行的规范发展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它属于一种软件收益,很难进行量化。但它又是退市收益的真正价值所在。

(二)现行体制下的退市成本机制考察

在退市成本的构成要素中,企业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可以概括为私人成本,属于企业本身的付费;社会相关成本和增量成本及软成本可以概括为社会成本,属于社会的付费。这两大成本的大小及其相互关系从根本上决定着退市成本机制的形成和运行。在现行体制下,它们呈现出量增价高的扩张态势。第一,私人成本畸高。一是股市的长期封闭运行,积淀了一批劣质企业,资不抵债成为这类企业的共性,如令其退市,破产便成为唯一选择,由此产生了债务清偿中的会计成本,过度负债又使得企业清偿后一无所有。譬如ST郑百文2000年中报每股净资产-9.31元,负债率216.95%。有效资产6亿元,其退市破产,企业的会计成本为6亿元。二是股市的高度行政垄断和股市容量的狭小造成了上市公司壳资源价值与价格的严重背离,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退市的机会成本。在郑百文重组案中,三联公司为什么要花5.5亿元的巨资重组郑百文?其中隐含的主要因素就是郑百文退市的机会成本。因为政府控制的股市为上市企业创造了特殊权利,退市则失去了这种权利。第二,社会成本庞大。一是企业对国有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和国有银行商业化程度不高造成了企业退市的相关成本庞大。其来源是企业退市破产时。资不抵债形成大量的贷款悬空,最终不得不由国家承担相应的损失。如ST郑百文退市破产造成19亿元银行贷款悬空。二是国有资本的绝对控股使上市公司未能获得根本的制度变革,国家依然扮演着无限责任股东的角色,造成了企业退市的大量增量成本。主要是企业退市破产时,政府不得大包大揽,包括安置职工,承担亏损等等。如果郑百文退市破产,其20亿元的累计亏损和2000名职工的安置将成为社会责任。三是国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使上市公司这一最现代的企业组织形式失去了本来意义,阻碍了企业通过股权流动进行自我更新的机制,国家和政府作为企业老板形象被固化,进一步肯定了国家承担社会增量成本包括软件费用的责任。四是通过退市企业股票缩水体现出来的社会相关成本不可轻视,其数额可通过股市市值的减少计算出来。从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退市的成本不仅是巨大的,而且其中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存在着悬殊差距:社会成本远远超过了私人成本。面对如此庞大的退市成本,企业和社会是否获得与之匹配的退市收益呢?显然,企业的私人成本可以等额转换成社会收益,但社会成本却并不能完成这种转换,于是有:TI<TC或TC,TI,退市成本机制难以启动运行。如果启动这一机制,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巨大差距将使企业退市产生严重的外部性问题,社会因此而遭受巨大损失。这一原理正好说明了:一旦某上市公司涉及退市会遭到社会特别是企业从属的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强大干预。

(三)推动退市成本机制启动运行的途径

股市退出机制的确立有待于退市成本机制发挥作用;成本机制的形成必须满足退市收益大于退市成本的条件;启动这一机制的关键是寻求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第一,建立企业质量评估制下的及时退市制度,消除退市即破产的现象。前面已提及我国股市的封闭运行造成了大量劣质企业的囤积,令其退市便是宣告破产,因此,企业和社会都不得不为之大量付出。股市应在法规建设上坚决避免产生这种现象,建立一套上市企业的质量评估,体系,让不符合相应条件与标准的企业及时退出,使其退市后仍能正常存续营运。这样,退市引起的成本被限制于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因为,一个企业的正常退市不必为之进行清偿,原有的债权债务、亏损和职工等都可以在企业续存,社会不必为此承担更多的责任。第二,改造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结构,变国有资本绝对控股为相对控股,推动企业实现有限责任制度,使国有股东为企业承担有限责任,降低企业退市的间接社会成本。在目前股市存在大量财务状况恶化企业的条件下,退市即破产的现象不可避免。为了将退市成本降低到最低程度,必须落实企业的有限责任制度。在国有股东占据企业股权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国有控股公司蜕变为事实国企,国家因此成为企业的无限责任股东,承担起企业退市破产的全部社会成本。如果国有股在企业进行相对控股(控股比例可在25%左右),多元产权同时在企业发挥作用,可从机制上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确立,各种股权所有者便可按有限责任获得上市收益和承担退市成本,这无疑会大大降低退市的社会成本,减少政府对建立退市机制的顾虑。第三,彻底解决国有股、法人股流通问题,消除企业退市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巨大差距所引起的外部性。企业退市困难症结在于企业退市的私人成本大大低于其社会成本,政府只好采取封闭股市的措施。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除了国有资本的绝对控股之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在产生作用,即国有股的不能流通使持股人凝固,阻碍了股权机制的功能,使企业的实体运动受到终极主体的永恒性控制。这样,即使国有股只相对控股,也同样不能使其他产权发挥应有的功能,国有股仍难逃避承担无限责任的命运。要降低企业退市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距,必须实现国有股、法人股的全额流通。理由是:第一,国有股流通可规范企业的产权机制,这将从根本上降低退市的社会成本。如果国有股流通,则要求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须委托若干国有股持有机构作为国有股的实际委托人,这些机构在持有或买卖国有股的过程中实现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分离,并以股权控制为核心?惺苟怨

Ⅳ 中国股市资本市场的发展史

(1984年 上海)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部分国有企业开始以股票形式筹资,并公开向社会发行,新中国的第一支股票飞乐音响悄然诞生。不过,跟那时蛤蟆镜、喇叭裤一夜之间就风靡全国相比,A股的开场显得非常落寞。
周正庆:“我们股市搞了以后有相当长的时期,曾经认为买股票并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
周道炯:“当时谁不敢买股票,是党号召买股票的,我不带头买,人家不买。”
但是也有少数人凭着敏锐的财富嗅觉,成为中国股市的第一批弄潮儿。1986年9月,飞乐音响经过两年试水之后正式上市,100股股票不到一个半小时就被抢购一空。
黄大耀:“我就专门管钱,当时那个钱还不敢背着,抱着,背着肩膀抱着它,不敢离身,怕人家抢。”
1986年12月,国务院正式放开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试点。年底,邓小平在接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凡尔霖时,特地把一张飞乐音响股票,当作礼物送给了他。这个举动,无疑是给交易市场外面徘徊的人群,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
黄大耀:“一早3点钟排队去买,在外边等着。”
记者:“三点钟,天还没亮了。”
黄大耀:“有些零点都有啊。
(1990年12月19日)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声开市锣响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资本市场。
周正庆:“我到黄浦江畔宣布了上交所的成立,开记者招待会的时候,好多记者提出好多资本市场好多问题,朱镕基就指我,他是专家,你有事你问他,当时我也很尴尬,因为我确实有些东西不了解。”
那一天,已经有两年股龄的股民黄大耀,幸运地领到了上交所一号股民证。
黄大耀:“当时一开门,排十几行,那我那一排,那个小姐手脚快,一下就给我办,所以办了个1号,
上交所开业之初仅有8只上市股票,人称“老八股”,199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上市股票也仅有6只。屈指可数的十四只股票,在火热的投资热情推动下,价格一路高涨。
黄大耀“一买就涨,那是火热的时候,就跟现在牛市一样,东北电那一年不就是大涨,我卖早了,半个小时,一下一个桑塔纳就没了。”
为了控制股价疯长的局面,有关部门出台措施,要求必须拿身份证购买认购证才能买卖股票,这个措施引发了当时借身份证炒股的火爆局面。
周道炯:“有的人要买到农村就把身份证,你身份证给我用一下子,我给你几毛钱,一块钱。”
谢贤清“一个身份证买一张,而且要排队,排三天三夜都拿不到,好多都没买到,我都拿了60、70张身份证,只买了30多张,我还买了新高价5000块一张的。”
此时的证券市场,交易所,证券商和过户公司,三足鼎立,没有相互的制约和监管,股市黑幕渐渐浮现。
深交所第一任所长王健:“证券商在那儿独立运作,虽然在交易所报盘,他随时自己改盘,改什么的,改啊,改写啊,他把那个,他亲戚朋友或者他的,自己的股票,如果上午买的,下午股票掉下去了,他把下午和上午改过来,把那些老百姓的那个改高了。”
早期的中国证券市场,还没有一部可以执行的法规,如何处罚舞弊行为,当时的监管层非常挠头。
王健:“我只好给它停牌,我就让你别在我这儿上班了,你立刻滚出去,结果,所有的人都来求情,包括我们市里的,那个有些市长,然后我们人民的行长,还各行的行长都来求情,我说你求什么情,不行,我说让停业,就让停业,我在这个位置上,我就这么干了。”
面对当时的混乱局面,1991年5月,深圳市政府发布了一则声明,却无意间扭转了股市的走向。
王健:“意思就是说这股市这样做的不行的,而且市盈率太高了,风险太大了,这么连续发了几个文章,这一下把股市就砸,一砸就是熊市好多年。”
股价一落千丈,股民齐聚市政府抗议。
王建:“有一天居然一股没交易,这是,这别说中国证券史,世界证券史都没有说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后,居然有一天是没有交易的,已经到了这份上了。”
到底是出手救市还是任其自由发展,监管层形成了两派完全不同的意见。
王健:“我会上就急了,拍了桌子,一拍桌子,突然一下就不行了,心梗发作了,市里就决定给两个亿,给两个亿救市。”当股市起起伏伏的同时,也一直为姓资姓社的争论所困扰,1992年,大踏步前进的中国A股失去了方向。
周道炯:“谁能谈股票,股票能谈吗?都是资本主义尾巴。”
周正庆:“有一段正式规定,公务员处长以上不准买股票,买股票就是犯错误。”

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为在十字路口徘徊的中国资本市场指明了方向。
周正庆:“小平出来说话了,别争论了,股票证券这些东西,我们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允许看但坚决试,邓小平同志非常英明,给我们开辟了道路,我们理直气壮,小平同志说了要坚决试。”
中国证券市场合法地位的确立,让随后的沪深股市走出了一轮气势磅礴的牛市行情,股市涨幅超过2倍,股票供不应求。为增加供给,1992年8月,深圳市宣布发行5亿股公众股,发售500万张抽签表,每张抽签表可以购1000股股票。消息发布后,数百万之多的投资者涌向了深圳,抢购新股认购表。
谢贤清:“这就是当年我在深圳认股证我还保留到现在,当时认购一天就卖了,很多地方抢啊跑啊,内部都买不到的,我们七人排队,拍了三天,才买到30多张。”
但是由于内部人员营私舞弊,暗中套购认购表,导致多数投资人空手而回,8月10日,愤怒的人群冲到到市政府示威,引发了震惊全国的“8·10事件”。
周道炯:“多少万人,乖乖,确实是惊心动魄,8月份又热,那个排队,几公里长,在里面闹,挤、打,最后那个场面不得了,汽车炸掉的也还有,公安的汽车,汽车起火的也有。”
810事件导致沪深股市深幅狂泻,上海市场三天之内暴跌400余点。没有监管的股票市场爆发出惊人的破坏力,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随后应运而生。但是监管体制的统一并未给中国股市带来长期利好。在当时大干快上的指导思想下,全国大搞工地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巨增,通胀率急速上升,到1993年,已达到23%。朱镕基主政国务院金融工作后,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进行宏观调控,1993年5月银行利率从7.56%提到9.18%,两个月后又提到10.98%。在此背景下,沪指飞流直下三千尺,从1558一气跌至777点,A股进入了长达三年的漫漫熊市。
谢贤清:“完了,当时的老谢就傻眼了,就在大户室里面走过来走过去,走过来走过去,脑袋都蒙了,过了年第三天去,我500万一分都没有了,最后证券公司都倒闭了。”
打破中国证券市场三年沉寂的是1995年的327国债事件。这起事件的主角,是19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库券,该券到期兑付利率是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贴补率。随着对财政部是否实行保值贴补的猜测和分歧,以万国证券公司为代表的空方主力坚决做空,在遭遇多方抵抗后,空方大量透支交易,以价值1400亿元的巨量空单打压价格,导致“327”合约暴跌3.8元,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事发当日晚上,有关各方紧急磋商,最终权衡利弊,确认空方恶意违规,宣布最后8分钟的327国债交易无效。
周道炯:“朱镕基总理办公室都下班了告诉我,就是国务院领导研究决定了,从明年起,国债期货暂停。”
刚刚上任证监会主席的周道炯,人送外号救火队长。由327事件起始,他先后查处了长虹事件、华天事件、琼民源事件等重大违法违规案件,为当时监管并不完善的证券市场解了一次次燃眉之急。
周道炯:“我们去查的工作组在旅馆的电话都被监听了,电话都监听了,厉害啊,要杀我的也有,还有要炸证监会的。”
资本市场上危险的虚火被渐渐平息,1996年,中国股市在持续低迷三年之后终于火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5月到12月,上证指数从年初的632点上扬至1258点,翻了整整一倍。这个流传着形形色色财富神话的市场,带来的不只是赚钱的喜悦,在1996年股市最火爆的时候,周道炯收到了一封来四川的求救信。
周道炯:“亲爱的周爷爷,我父亲母亲都是工人,父亲下岗了,我爸爸炒股,炒股,股票跌了赔得一塌糊涂,恳求,周爷爷你赶紧下个命令,把某某某股票给我提起来,然后就救救我。”
重拾信心的股市犹如一只脱缰之牛,在非理性投资的驱动下夺路狂奔。为了绊住疯狂的牛蹄,从10月起,最高管理层连发了后来被称做“十二道金牌”的十二条限令。
周道炯:“一个就是实行涨停板制度,过去没这个意识,你涨到20%,、30%、50%你也照样卖,从那时候起,从12月开始起,涨停板,就是涨了10%就停了。”

从A股诞生的那一天起,它似乎一直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市场,A股既没有实力去影响国际市场,而国际资本市场的起起落落对A股的影响也微乎其微。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香港恒生指数从1997年8月的高点16820点,最低跌到了1998年8月的6544点,跌幅为61%;而同期上证指数从1191点开始横盘整理,到最低点1143点,跌幅仅为4%。
周正庆:“说中国的股票影响,实际上我们的股市它跟外国的股市没有必然的联系,第一他不来我们这儿股票这是我们不准的,你未经我批准,你买了股票赚钱也走不了,我有外汇管制,而且我们现在实践证明,对外开放股市的对外开放要十分慎重我们不具备条件,这是我们从亚洲金融危机时候就得出教训。”
当时,向美国对冲基金开放股市的泰国,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无一例外深陷金融风暴的中心,那次危机,打消了了中国对外打开资本市场的念头。
“WTO谈判,我是证券组组长,美国人上来就叫做全部开放,我可以随便到你境内买股票,否则你不准进入WTO,当时我就抓住一条,亚洲金融危机刚刚过去,凡是开放的你们进去以后把人给搞得乱七八糟,我现在的条件还不如泰国和韩国呢?我怎么能开放,这一句就把他问住了,开始气势汹汹,没告诉你最后还有个笑话呢?把他原稿改了以后,他英文稿他不改就让我们签字,结果我们签字人很机敏看出来了,说你这怎么没改,又改回来了。”
1998年,周正庆到证监会走马上任之时,正值中国股票交易市场混乱的时期,当时按照国务院规定,任何地方建设股票交易所必须经国务院批准,可是当时除了上海和深圳,还有18个省市未经批准私自建设了股票交易所,涉及上市公司540家,市值达到300亿元。
周正庆:“就跟咱们农贸市场一样,摆摊,你这一摊他这一摊你要买股票,到我这买,给你现金我给你股票,就这么交易。”
谢贤清:“这里边最热闹,前面买了,中间来卖就能赚钱,在那头买了拿到这里来卖也能赚钱,所以当时的钱,摊里边就摆起人民币,一个小桌里面就摆了很多,所以说相当热闹。”
对于股票市场的混乱局面,这位资本市场的老兵上任之初便发起整顿风暴,关闭了18个非法股票交易所,整顿了88家违规挪用客户保证金的证券公司。
周正庆:“证券公司88间,审计署一审计全部都挪用保障金没有一个不违规的,镕基当时就发火了,你们证券公司没有一个好东西,要把他们都撤销。”
在结束对证券市场长达半年之久的深入调查后,一系列规范市场的做法被上报到了国务院,时任国条院总理的朱镕基亲手批阅了规范股市的“六条主要政策”。
周正庆:“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路透社知道了,本来这个东西是不能权威发表的,只能作为内部掌握的,通过路透社把这东西全文发表,这个广大投资者一看这6条政策,看到了国务院这个决心,是这么支持股市,看到了证监会的决定,所以大家这个,原来失去的信心迅速地恢复。”
来自高层的声音唤醒了投资者尘封已久的信心。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上证综指从1100点之下开始,最高见到1700点之上,涨幅超过50%,由此引发了著名的“519行情”。
周道炯:“老百姓看股票能赚钱,把牛、牲口都卖了,炒股票去了。”
周正庆:“被套住的投资者基本上都解套了,当时这个上海市长给我打电话,说周正庆同志,你这个市场好转以后我的饭馆全部满了。”
不过,股市的火爆,引发了经济界诸多担心,反对证监会干预股市的谏言信被直接送到了朱镕基手中。
周正庆:“说中国的股市上升的不正常,出现了井喷行情,而且认为国务院批准证监会这6项政策是政府支持主管部门干预市场,认为这种干预是不好的,后果也是不好的。”
周正庆认为,当时的GDP以9%的速度增长,但是股市却出现了持续低迷,股市背离经济的主要原因,是不确定的政策性因素,而这依靠市场本身难以调节,必须进行政府干预。
周正庆:“原来我一直认为,欧洲这些国家大概是市场自由化程度比较高,他们肯定对股市不会干预不会管,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德国就说了我每两年要制订一个推动股市发展的政策,我有十条计划,十个方面的政策推动股市,瑞士更厉害31条措施推动股市的发展,在发展资本市场要给予支持啊是一样的比我们还细。”
建议对市场进行政策引导的调研报告,同样被直接送给了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周正庆:“镕基觉得证监会这报告写得不错很有说服力,就批示送《人民日报》发表。”
这是中国股市第一次关于政策市的高层讨论,最终,反对者的声音被股市火热的行情所淹没,等待股民的是持续了整整两年的大牛市。2001年,一场关于主场推倒论的大讨论改变了股市进程。当时有经济学家提出,A股,H股,B股,同股不同价,其中A股价格最贵,导致中国股市的市盈率一直运行在高位区间,股市急需参考美国标准推倒重来。在这种推到论的影响下,2001年7月份,股市重新掉头向下,陷入了四年之久的持续低迷。
周正庆:“这四年的低迷是怎么来的呢?从2000年底到2001年初就这种主场推倒论出来以后,2001年6月,中央出台了国有股减持的意见,这个文件一出台它是个导火索,大伙一瞧,一说股场,这股市还不如赌场,中央呢,国有股又要都有减持把这钱拿走。”
后来因写作股市歌曲《死了都不卖》而出名的龚凯杰恰恰是在这次大跌之前迈进的股市。
龚凯杰:“买了一个西宁特钢,然后它已经横盘了半年,没想到我一下子冲进去的时候,它一下子给我跳了30个跌停板,亏了我50%,然后就出现了这个灵感,回家以后就把它写出来,找一个最好的,实在的,放心的人来帮我解套。”这一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证券异常艰难却又避之不去的曲折道路。
周道炯:“股改我觉得是中国特色,有股权,什么流通股不流通股,这是在当时那个条件之下这是不可避免的。”
股改不仅是中国股市市场化的开始,也让中国股市走向了国际化。从2007年开始,国际热钱开始成规模地涌入A股市场。或借道地下钱庄,或隐藏于虚假贸易中,国际热钱渐渐成了投机A股的一只重要力量。
“一瞧有钱可赚,你的股票便宜或者你的短期债券便宜他就大批的买,一到你经济发生点变化,他看到情况不妙语你这个债券的价格或者股票价格有点波动,他抛完就跑,这当时已经清清楚楚看到。”
由于国际热钱直接和国际资本市场相通,所以从这一年起许多A股投资者开始明显感受到纽约、伦敦、香港等地股市对于中国股市的影响,不少国内的投资者开始习惯在深夜或者第二天清晨打听纽约股市和欧洲股市的收盘情况,他们也习惯了在国际资本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A股所出现的震荡。国际热钱对A股的看好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股改让中国股市在阵痛之后涅磐重生,加上此前所出台的种种利好刺激,中国股民终于迎来了07年的火爆牛年。
龚凯杰:“07年春节上来以后一直在涨,涨到不管是谁,闭着眼睛就能赚钱。”
周正庆:“国九条是全面的总结了我们前一段的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这九条非常好,包括要进行股权分制的改革,包括政策要支持,包括各有关部门要配合,包括你任何部门出台重要政策,要看,要考虑到资本市场的股票市场的敏感性、复杂性和特殊性。”
2007年被称作全民投资意识觉醒的一年,两市的开户数突破1个亿,沪深股票市场的总市值一度突破8万亿元大关,成为全球第一大股市。这一年,老百姓手头的资金大量变成了资本,这一年,龚凯杰炒股歌曲《死了都不卖》红极一时。
许多人正是在死了都不卖的期待中,看着沪综指从2700点飙到了6124点,股市上甚至出现了价格涨了数十倍的股票。然而急涨之后往往伴随急跌,2007年10月份,沪指从最高处的6124点,飞流直下一路跌回了1664点,成为当时全球下跌幅度最大的股票市场。无数投资者的资产,在这过山车般的行情中灰飞烟灭。
2009年,在全球仍未摆脱经济危机困扰的时候,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再加上中国政府所出台的规模庞大的刺激计划以及央行释放出的充裕的货币,A股一度从1664点回到3651点的高位,涨幅居全球资本市场之首。2009年,深陷危机的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引擎中国的刺激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在关注着中国经济的复苏情况,A股像人民币一样,成为一个影响全球经济越来越重要的坐标。
周正庆:“现在我们的国际地位,不是我们股市的国际地位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地位,谁能率先走出危机,谁能带领现在的世界能走出金融危机——中国。”
十九年间,中国的上市公司从1990年的13家发展到1638家;增长了120倍,股票投资者开户数约1.35亿户,是1992年的63倍。股市市值从1990年的103亿元发展到现在的18.7万亿元,扩张了1800倍;中国股市从无到有,逐渐彰显它强大的力量。但是前路漫漫,股市的未来依然避不开成长的烦恼。
周正庆:“为什么美国金融危机这么严重?这么些年它的股市涨落不像我们经常出现大起大落他比较稳定,我们现在很值得回过头来研究研究,半夜鸡叫,怎么回事,就是他决定政策往往是比较仓促的,不是把股市进行了有计划的,充分的调研的基础上,要有点有水平的调研,咱们现在没有,第二要改进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要建立健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和发展的机制。”
尽管A股还有很多急需完善的方面,但一个成立还不到20年的股市,一度成为全球市值之冠,这不能不说是全球资本市场的奇迹。但还有一个中国符号,它创造奇迹只花了十几年,它的历史比A股还短,它就是中国的互联网。目前中国互联网的规模已稳居全球第一,明天的同一时间我们就为您介绍这个影响世界的中国符号“.CN”。

Ⅳ 股票到中国多少年了

“坚决地试”中国股市发轫之端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
——摘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综述

1990年12月19日,位于上海浦江饭店的远东最大玻璃天棚舞厅经过4个月的装修,变更为证券交易大厅,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此开张。

从1990年市值几十亿到今年3月突破5万亿,从几十家上市公司发展到今年7月的1367家,中国证券市场迅速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证券市场之一。

中国资本市场能迎来今日的姹紫嫣红,其发轫始于小平同志南巡时一场中国股市可“坚决地试”的讲话。那种“不争论,大胆试”的务实态度让处于争议旋涡中心的中国新生证券市场起死回生。

在中国证券发展历程的关键时刻,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建构了中国股市基本的发展框架,中国的资本市场全面启动,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随之诞生。

在“坚决地试”的鼓舞下,中国的资本市场也迎来了雨后春笋般的大发展。

由于中国的资本市场很年轻,又处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中,在快速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包装上市、内幕交易、虚假信息、做庄操纵等有损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屡禁不止。

在这种情势下,2001年,有人提出了将资本市场“推倒重来”、“另起炉灶”等论调。改革的关键时刻,邓小平理论中的改革创新,依法治市指导思想仍在发挥着其重要作用。国务院今年2月发布了各证券媒体、专家学者、机构和普通投资者都给予高度评价的《九条意见》,正本清源,再一次统一了资本市场各方的思想认识,中国的资本市场必将实现再一次跨越。

近日业间传出消息,在现有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某外资投行有望“提前”进入中国证券市场。酝酿近三年而操作一年有余的精巧运筹,终于导出一个引入外资市场化处置证券公司风险的创举,中国证券业的一次重大突破也即将来临。

“大胆地闯、坚决地试”,邓小平理论中的精髓部分在中国证券市场今后的发展中仍将熠熠生辉。

见证

浦江饭店上海证交所“摇篮”

浦江饭店位于上海市黄浦路,原名理查饭店,由英国人于1846年创建,目前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12月19日至1997年12月18日,这里曾是上海证券交易所驻地,见证了上海证券市场从出生到发展的过程。

8月4日,记者来到浦江饭店,烈日曝晒下的这座石头建筑显得古老安静,只有不多的人进出。

朱镕基带队选中“浦江”

浦江饭店营业部副经理蔡冬弟曾参与了证交所选址、装修和开张后的种种事务。

蔡冬弟回忆,最初上海的证券交易试点是在西康路101号营业部。

1990年上半年,上海市长朱镕基带队考察选择证交所地址,看了好几个地方,最终选中了浦江饭店,原因一个是这幢古老的建筑有一定象征性,二是饭店有一个可容纳500多人同时用餐的孔雀厅(曾是远东最大的玻璃天棚舞厅),可用作交易大厅。

“当时餐厅的生意不好,政府看中,双方很快成交”。上交所共租用浦江饭店3300平方米面积,租用期7年。由于时间很紧张,经过四个月的装修,上交所正式开业。

蔡冬弟带记者参观了曾经的交易大厅,现在这里上了锁,正在等待改造,黑暗的大厅里空荡荡的,只有一块大电子显示屏在提示这里的过去。

查阅资料得知,该交易厅面积为477平方米,这块显示屏长4.7米,宽2.7米。记者看到,饭店走廊里的几张放大照片,向人们显示当时的交易盛况。由于当时扩印技术不过关,记者看到这些照片显得相当模糊。

曾经飞涨的“上海老八股”

蔡冬弟回忆,证交所开张之前,股票经历过跌价,开张之初,股票价格猛涨,由于股票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没有解决,证交所业务保守,只发行“上海老八股”,包括飞乐音响、兴业房产、延中实业、豫园商城等,每天成交量很小,在股价上涨方面控制很严格。

蔡冬弟说,比如豫园商城,证券交易所为控制股票上涨,限定一天只能涨1元,后放宽为一天涨7元,成交量需在5手以上才能涨价。但当时的成交量每天只有一手,没有人愿意卖。证券公司只好采用“对倒”方式,造成虚假的成交量,以使股票获准涨价。

虽然这样,股票仍然涨得很猛,如豫园商城原始股为100元一股,后来涨到一万多元一股。

当时交易方式也很原始,必须由身穿红马甲的交易员进场报单,最初有40多个“红马甲”。

后来股票多了,证券公司也多了,黄浦到青浦一条街上都是穿着红马甲的交易小姐、先生,共有1000多人。

小平南巡后“场地不够了”

小平南巡后,股票全面放开,证交所场地不够了,就把浦江饭店一层全部吃下,作为第二交易大厅,交易席位由100多发展到400多。后又租用了东海舰队的一个办公楼和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的仓库等地,总共搞了11个交易厅。

浦东开发之后,上海证交所迁往陆家嘴,浦江饭店此后有几家证券公司入驻,又相继退出。

浦江饭店的管理者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准备全面装修,恢复饭店的豪华气派,证交所在这里的七年,成了浦江饭店一段值得纪念的历史。

访谈

九二年后证券业“起死回生”

新京报:在小平同志提出“坚决地试”理论前,中国证券市场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周道炯(曾任第二届证监会主席,并在1992年担任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是苏联计划经济模式,随即关闭了证券市场及交易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自留地都要作为资本主义尾巴来割,根本谈不上股份制和股票,正所谓“谈股色变”。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证券市场开始创试。

“生死攸关之际”小平发话

新京报:“争议”产生于何时?

周道炯:当时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先是通过股份制改革,试点发行内部职工股在“柜台”、“店头”交易,甚至在集市设摊交易。

1990年,上海、深圳两地证券交易所建立,当时也只是将两地的小企业上市,如上海的“老八股”。

证券市场的创试和兴起在党内外、社会各界引起了不同的反响,所谓是“搞资本主义一套”,认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等等,各种声音蜂拥而起。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针对中国证券市场当时的状况,提出“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新京报:这在当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周道炯:“坚决地试”这几个字掷地有声,在中国新生的证券市场生死攸关之际,可以说起到了起死回生的作用。

“摸着石头过河”的现实意义

新京报:“摸着石头过河”使中国的证券市场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周道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一二百年的历史相比,中国的证券市场仍是一个新生的“婴儿”,也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或者叫新兴的市场。

我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可以用“五句话”和“一个特点”来概括,即“时间短、发展快、成绩大、问题多、前景好”,其特点是两个90%,即90%以上的上市公司是国有企业,90%以上的证券公司是国有或者公有。

新京报:中国证券市场在前进的过程中要解决很多的问题,这个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周道炯: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中国证券市场有了快速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我看首先要归功于小平同志和他的一系列指导思想。

如何认识和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进一步规范证券市场,我看还是要遵循小平同志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改革创新,依法治市。

“我在火山口坐了两年多”

新京报:您对现在的证券市场有什么期望?

周道炯:中国证券市场的基石是上市公司的质量。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诚信建设,维护投资者的合理收益是当前重中之重。

1997年6月,在我与周正庆同志(第三任证监会主席)的交接会上,我曾戏称在火山口上坐了两年多,现在非常庆幸,安全着陆了。现在该由你来坐和起飞了,相信你一定比我飞得更好更安全。

又过了不到三年,周正庆同志与周小川同志(第四任证监会主席)的交接会上也重复了这句话。

我期望后任者,以后不再重复这句话,中国证券市场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绝不是“火山”了。

故事1

杨百万:我孙子乳名“涨停板”

“让你在底价时买进,你不听,现在后悔了吧?”

2004年8月5日,杨百万坐在上海闸北区广中西路777弄12号楼204房间自己公司里打电话,指导一个“学生”如何买股。

这间公司以他的真名取名为杨怀定软件公司。杨的桌上摆着三台笔记本电脑,电脑屏幕上正在接收股票实时信息和运用杨氏股票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分析。

“没有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我今天就不会坐在这里,坐在自己的公司里,这些学生也不可能喊我杨老师。”杨百万说。

杨百万,原名杨怀新,1950年6月生于上海,上海铁合金厂工人。1988年开始买卖国库券,此后改名杨怀定,即怀着坚定的信心改变贫穷。(以下是杨百万的自述)

我们这些人是邓小平养大的。我出生在1950年,进入债券市场之前,我活了多少年,就穷了多少年。在小平主政后,我们才摆脱贫穷,摆脱了思想观念的束缚。

我的思路:不争论大胆地赚

以前搞两个凡是,什么事要问个姓社姓资。小平给了我们一种思路:不争论,大胆地试。我进入债券和股票市场,就是受到这种思路的影响:不争论,大胆地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如果没有这种品质,社会上的是非议论早就把我打垮了。

用一句革命歌曲的词说:新社会给了我的身,邓小平给了我思想。1988年我开始买国库券,后来买股票,一直到小平南巡,日子不好过。因为我已经出名,是有争议的人物,经常受到责难。

小平南巡后我们身份才确定

有人就说我在经济上成功后,在政治上猖狂进攻。确实,当时上海证券交易所还没开张,股票姓资姓社的问题还没解决。小平南巡了,股票不姓资了,股市放开了,我们的身份才确定了,官方邀请我参加各种会议、论坛,上海证交所跟我很熟。

比如你采访,他们不接受。因为你不是名记,名记能采访到。我打个招呼,带你去,就能进去。社会,周围的人,看我这种人的眼光变了。

以前人家怎么看我?怕我,又怀疑我,不跟我交往。以后就开始喜欢我,找我请教。最开始是狗屎臭,但就像上海臭豆腐,臭是臭,吃着有味。现在变成了千里香馄饨、辣子鸡。你们记者也一样。以前有个记者不敢采访报道我,说我是个敏感人物。现在他自己也到证券公司当副总了,跟我是好朋友。

我的太太是“原始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第一天,成交1000股,我抢了500股。第一笔交易也是我抢的。我在好几个营业部同时并列第一,我弄了好多身份证第一个办委托,提前半个月办。我买的500股真空电子,每股价值由300多元涨到2万多元。股市暴涨持续了两年。买国库券的时候,我就被人叫杨百万,其实真正的百万是在炒股之后。上海第一个大户室就是证券公司为我建的。

我一直没离开证券市场,这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不做股票,宁可去死。我现在的吃、用、花都是股票提供的。

我的家人是我公司的员工,我给孙子起的乳名叫“涨停板”,我的太太是“原始股”,儿子是“成长股”,股市是“情人”。我死了以后,骨灰不能像伟人那样撒在大海里,就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大门口吧。

他们是上层建筑我是社会基础

我只有初中文化。如果我不是只有这个文化水平,那我现在就更不得了。如果我是博士,今天就不会坐在这里了。如果我是大学毕业,我的公司就会开得大一点。现在这公司不需要很多资本,注册资本也就50万。

家庭生活没什么变化,比以前过得好一点。我住在闸北区顶级楼盘,小富人区。我只能算小有成功,比较成功。最大的变化是在心理状态上。

我到底在股市上赚了多少?这不能告诉你,个人隐私。我叫杨百万,也就是赚了100万吧。我一直是100万,现在我在股市上的投资也是保持在100万。前一段投了200万进去,一波行情过后,还是投100万。

我曾经在证券发展论坛上讲:由于高瞻远瞩的小平,开拓了这个证券市场。他们是上层建筑,我是改革开放的社会基础,我这个社会基础是不自觉地顺应了上层建筑的需要。

我个人应该算是中国股市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参与者、实践者。我特别要感谢邓小平他老人家,他逝世时候我特别悲痛。纪念他100周年诞辰也特别有意义,所以不管谁来采访,我特别欢迎,所以也给你一小时。

我现在很忙。我请你吃根冰糕。好了,一小时到了,差不多了。

故事2

飞乐股东“飞越重洋”

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所发行的股票。

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份有位洋“原始股东”范尔林先生,属于他的那张飞乐股票也已永久陈列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橱窗内。

1986年11月14日,时任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董事长约翰·范尔林访华,向邓小平赠送了一枚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

邓小平对他特意提到新中国也发行了股票,决定赠送给他一张新中国股票。为了股票真实、可靠,这张飞乐股票当时填上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周芝石的名字。这也说明当时大多数人不懂股票所有权这一基本属性。这位股票专家立即看出破绽,我是范尔林啊!“我的股票就要用我的名字,我亲自去上海更名过户。”

11月24日下午1点,范尔林走进了新中国首家证券交易部———上海静安证券营业部。营业部免收了1元过户费。范先生连声道谢,同时又幽默地说:“中国好,不像我们美国人光认钱。”在场者轰然大笑。

■中国股市大事记

●开业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三大政策“救市”

1994年7月3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三项“救市”措施:1、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2、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3、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这就是著名的“三大政策”。

●国债期货事件

1995年2月23日,“3·27国债期货事件”爆发,5月17日国债期货市场关闭,5月18日股市井喷,5月19日“3·27”事件始作俑者管金生被捕。

●东南亚金融危机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7月2日泰国发生金融危机,随后长达两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全面爆发。

●5·19行情启动

1999年5月9日发生美军“误炸”事件,上证股指跳空下行逼近千点,十天后5·19行情启动;6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5·19行情进入高潮;7月1日《证券法》实施,指数冲高回落。

●退市制度推出

2001年12月4日,退市制度正式推出,短线反弹结束。

●6·24井喷

2002年6月23日,停止国有股减持,引发6·24井喷,股指随后见顶回落。

●非典袭股

2003年4月,“非典”流行,行情回落。

●“国九条”出台

2004年2月2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出台,股指越过2003年高点1650点继续上行。

●中小企业板登场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业板块正式登场、首批八只股票上市,这是落实“国九条”的首项具体措施。

Ⅵ 介绍一下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

中国证券市场从1870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三个时期:1870年至1949年的香港、上海、天津、北平的证券市场,1950年至1980年的天津、北京、香港、台湾证券市场,1981年至今的上海、深圳、香港、台湾证券市场,形成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

1.1870—1949年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股票是洋人发行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商开始在中国兴办工商企业并开始发行股票。最早在中国设立股份银行的是英国汇丰银行,1865年3月3日在香港设立总行,4月在上海设立分行,1870年前后中国出现了买卖外商股票的的经纪人。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由于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放松了对中国市场的控制,中国民族工商业迅速发展,股份公司日益增多,股票大量发行,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期。

1914年上海股票商业公会成立,同年12月北洋政府颁布了我国第一部证券交易条例,证券交易有了初步的法规。当时的上海股票商业公会设在上海二马路一带(今九江路)。最初有会员12家,后增至15家,会员缴纳12两白银作为公会资本,每月还要交会费2两。交易品种包括政府公债、铁路债券、公司股票及外汇等等。交易方式是现货交易,交易时间为上午9——11时,手续费按1%—5%收取。这标志着中国人自己经营的第一家现代证券交易所诞生了。

1920年孙中山先生与虞洽卿联名向北洋政府申请成立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集资500万元,于同年7月1日开业,经营品种除证券之外还有金银、皮毛、花纱布、粮油等等。与此同时,上海股票商业公会也根据北洋政府颁布的《证券所交易法》改组为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集资300万元,经纪人有55名,主要经营北洋政府发行的公债。这两个交易所业务兴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业半年就赚了100多万,引起了各方面投资者的注意,各种证券物品交易所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仅在上海就有200多家。随后全国一些大城市陆续建立了证券交易所。

1918年北京股票交易所成立,1921年天津证券物品交易所成立。当时的天津证券物品交易所资本200多万元,分为10万多股,由天津和上海两地筹资,理事长为曹锟之弟曹均,沪方代表由孙棣三担任,监督人为天津一位巨绅。当年10月1日在天津东马路开业,先是买卖公债,然后增加了股票交易,也曾兴盛一时。

1921年秋,风云突变,当时上海先后兴起的150家交易所,有的发行股票成立了信托公司,因股票价格大幅下跌而倒闭,引起了连锁反应,上海有近百家证券物品交易所倒闭,只剩下包括上海货商交易所在内的十几家。天津的证券物品交易所也因上海股价暴跌、交易所倒闭之风的影响,于1922年停止了营业。后来人们把1921年的交易所和信托公司的倒闭风潮称为信交风潮,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一次暴跌。

1949年以前中国有香港、上海、天津、北平四个证券市场。香港是开业最早的证券市场,1891年香港股票经纪协会成立,1914年易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1921年建立了第二个证券交易所。1941年香港被日军占领,这两个交易所停止活动。1947年两个交易所合并,成立了香港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实际上,香港从1866年开始股票买卖到1947年香港香港证券交易所成立这一阶段,市场规模很小。

2.1950—1980年

1949年6月华东军事管制委员会为了稳定上海金融秩序封闭了上海证券交易所。1949年1月天津解放,天津军管会接收和清理了原国民党时期的证券交易所,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天津证券交易所,该所于1949年6月正式营业,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1950年2月1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这两家交易所在解放初期对融通社会资金,恢复生产起了积极作用。1950年以后金融和物价趋于稳定,证券交易减少。1952年天津证券交易所并入天津投资公司,北京交易所也停业。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大陆的有价证券是国家发行的公债,但只能还本会息不能买卖和转让。80年代中国大陆又兴起国债、企业债券和股票的交易。

香港证券市场是1949年以后一部分内地资金的转入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但市场狭小,银行信贷是各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到1962年也只有65家上市公司。1965年平均月营业额410万美元(约3200万港元),1967年8月31日恒生指数曾降至58.61点,香港证券交易所曾两次停市10天。 1968年香港经济增长,使证券市场成为地方实业重要的资金来源,1969年平均月营业额2720万美元(约2.12亿港元),上市公司72家,同年12 月17日远东证券交易所开张。

1971年9月15日金银证券交易所开业,1972年九龙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开业,在如此狭小的地区拥有四个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罕见的。但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香港发展为东南亚的金融中心,港英当局和中外财团的投资迅速增长。1972年香港四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190种,当年上市的就有98种,成交额达到43.397亿港元,是1969年的70多倍。1983年成交额达到482.17亿港元,比1968年增长了53倍,总市值达到了1734.5亿港元。在这期间香港股市也经历了1973年和1982年的两次暴跌。

1980年7月7日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组成,1981年3月31日正式注册。1978年以后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香港的进出口和转口贸易,香港房地产兴旺,恒生指数又恢复到1972年的水平,1980年10月1日达到1810点,成交额达到957亿港元。1982年香港股市因佳宁事件和撒切尔夫人访华引发的所谓“信心危机”发生第二次暴跌,1983年初恒生指数跌至750点。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公布,人心稳定,恒生指数又上升到1200点。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949年国民党当局逃到台湾以后,通过发行所谓“爱国债券”促进证券交易,但是真正的证券市场是从1953年开始的。台湾当局为了把地主的土地转换给农民,对地主实行赎买政策,以七成稻谷实物债券和三成的公营事业股票(主要是台湾水泥、台湾纸业、台湾工矿、台湾农林四大公司)换取地主的土地。当时地主所得的债券和股票,连同台湾当局发行的爱国公债共22亿新台币,地主对其所拥有的股票不感兴趣而大量开价出售,场外交易的商行应运而生,最繁荣时达到二三百家。

3.1980—1997年

1981年10月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选举了第一批成员,经过三年,原来的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证券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证券交易所停止营业,1986年4月2日联交所正式开业,并亨有在香港建立、经营和维护证券市场的专营权,使香港证券市场进入了一个新时期。1986年9月22日香港被接纳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正式成员,开始向国际金融市场迈进。

当时香港共有上市公司258家,证券330种,其中260种是普通股票,21种是认购权证,7种是公司债券,1种是政府债券,36种是单位信托,5 种是优先股。1987年恒生指数接近4000点,但由于美国股市暴跌而引起的世界性股灾,香港股市在1987年12月7日跌到1894.94点,1990 年重新恢复到3500点。90年代香港股市虽然也受到各种外界影响,但搞风险能力较强,1992年恒生指数曾达到12000点,到1997年1月香港已有 550只股票,其中包括综合企业、航运货仓、酒店饮食、金融投资、地产建筑、零售传播、电子玩具、工业和公用事业九类,此外还有基金16只,认股权证36 只,中国H股22只,共624只。

台湾股市80年代初的加权指数在400至500点徘徊,直到1986年才上升到1039.11点,此后几乎是翻倍的的增长,1987年达到4673 点,1988年8789点,1989年10773点,1990年12495点,终于暴发了一次暴跌,从90年2月的12682点跌到10月份的2485 点,跌幅达80%,到年底又回复到4530点,当时的355家证券公司受到不同程序的损失。

80年代至9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是深圳、上海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境内形成了深圳、上海、香港、台湾四个证券市场。

1981年中国政府开始发行国库券,1984年7月北京天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这是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证券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到1989年全国发行股票的企业达到6000家,累计人民币35亿元,遍及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河北、安徽、湖北、辽宁、内蒙古等省市,其中债券化的股票占90%以上,经正式批准的比较规范的股票发行的试点企业有100多家。

除股票之外, 1986年5月8日沈阳信托投资公司率先开展了债券买卖和抵押业务,到1988年全国61个大中城市开放了国库券流通市场,1989年全国有100多个城市的400多家的交易机构开办了国库券转让业务,1990年全国累计发行各种有价证券2100多亿,累计转让交易额318亿,证券中介机构网点达到 1600多家,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告成立,12月自动报价系统(STAQ)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营业,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了启动阶段。

1986年9月上海工商银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业务部开始了股票柜台交易,主要交易飞乐音响和延中实业两家公司的股票,1988年上海又有海通、万国、振兴三家证券公司成立从而初步形成了场外证券交易市场。到1990年上海市场上有延中实业、真空电子、飞乐音响、爱使电子、申华电工、飞乐股份、豫园商场、凤凰化工等8只股票进行交易,这就是所谓的老8股。

到1991年上交所成立时除老8股之外,还有89年保值公债三种,87至91年国库券四种,工行债券六种,交行债券一种,中行债券两种,建行债券一种,还有上海石化、氯碱化工等企业债券十四种。深圳证券市场从1987年启动,到1990年已有发展、万科、金田、安达、原野等5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公开交易,证券公司12家,营业网点16 个,深圳与上海不同,大宗的交易不是债券,而是股票。

1992年5月上海和深圳相继开放股价,同时在两个交易所进行规范化的场内交易,两地综合指数分别达到1429点和312点,到11月又分别回落到 386点和164点。1992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9只,B股9只,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3只,B股9只。1993年2月沪深股市的指数又上升到1558点和369点,同时又有大批新股上市,到93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107只,B股22只,国库券5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76只,B股19 只。

1994年7月29日沪深股市在扩容的压力下分别降到325点和94点,从8月份管理层提出暂停发行新股等三项政策,两市指数在9月份又上升到 1052点和210点。到94年底,在上交所上市A股有168只,B股32只,基金10只,国债现券5种,期货10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118只,B 股18只,基金8只,国债期货15种。

1995年初由于大量资金云集国债期货市场,深沪股市分别降到524点和122点,5月18日国务院宣布停止国债期货交易并处罚违规的券商,3天之内沪深股市指数上升到927点和175点(成份指数1473点),到95年底在沪深证券市场上市的证券达到460个,全年累计成交额64097亿,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184只,B股35只,基金12只,国债现券6种,期货14种,国债回购8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127 只,B股34只,基金10只,国债现券6种,期货14种,国债回购7种。

1996年初沪深股市指数在522点和104点徘徊,但是随着宏观经济的好转和 97年香港回归以及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大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两市指数迅速上升,到12月11日和12日分别达到1258点(30指数3064点)和476 点(成份指数4522点)。96年底,沪深两市上市的证券达到667个,全年成交额41610亿,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87只,B股42只,基金15 只,国债现券9种,国债回购8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27只,B股43只,基金10只,国债现券9种,国债回购9种。

1997年5月沪深股市的指数分别达到1510点(30指数4286点)和520点(成份指数6130点)到97年10月1日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已有361只,B股48只,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336只,B股51只。中国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金融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发展股份制进行企业改革之后,证券市场将进一步发挥它的筹资和融资功能。

拓展资料: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发展。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中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高速成长的证券市场,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和结算网络覆盖了全国各地。证券市场交易技术手段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全国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也已经建立。证券市场在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中国证券市场-网络

Ⅶ 中国股票发展史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1、1990年-1991年是股市的初创阶段。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沪、深证券交易所的相继挂牌营业,股票集中交易市场正式宣布成立,中国股市由此第一次具备了资源配置的功能。这一阶段是中国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各项基本制度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资本市场大多处于自我演进发展状态,资本市场体系初步搭建,整个市场规模较小,并以分隔的区域性试点为主,股票市场的发行和交易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缺乏统一规范和集中监管。同时,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2、1992年-1997年是股市的试验阶段。
此时股市能否长期存在仍然受到所有制问题的困扰,姓资还是姓社,成为影响股市存活最重要的话题。1992年1、2月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1]此后,中国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开始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1993年,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由此中国股市也于1996年5月迎来了大牛市行情。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供求机制和市场监控机制,高速发展的股市立即出现了许多问题,股市价格暴涨暴跌,投资者尚未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投机之风盛行,黑市行为大量滋生等。打压整顿股市也因此成为接下来的宏观调控的内容之一。从证券监管的角度来看,1992-1997年是由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的过渡阶段。股市的监管机制开始形成,监管体系初具雏形,并规定了涨跌幅及交易量限制。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第一次从宪法的层次上承认“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个特殊形式”,至此,股票市场的地位正式确立。
3、1998年-2001年是股市的规范阶段。
从1998年开始,中国开始正式启用法律法规手段规范管理股票市场。1998年4月起建立了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国务院确定中国证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单位,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同时其职能得到了加强。1999年股市又一次出现牛市行情高潮,一直持续到2001年。然而,太过火爆的股市已经严重脱离了基本面的支持,市盈率奇高,大量违规行为也不断被暴露出来,银广夏、蓝田等上市公司事件的发生就是当时股市混乱的缩影。同时股市的作用被定义为“国企解困”的一个重要途径,大量国企进入股市寻找资金,其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以1999年7月《证券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股票市场步入了以“规范与发展”为主题的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也逐步走向成熟。经过几年的法制建设,中国证券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到2001年底,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法》、《证券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为补充,以部门规章为主体的系统的证券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4、2002年-2004年是股市的转轨阶段。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阶段,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矛盾的转移,对股票市场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它不仅是筹资的工具,而且股指的上涨还能带来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增长,有助于改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等。股票市场的地位被提升到改革与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中国股票市场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中央高层领导提出股票市场不仅要为国有经济改革服务,而且要为国家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但是,由于此阶段股票市场的制度安排、制度建设不尽合理,再加上盲目借用外国(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性认识不够,使得中国股票市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高层次、综合性功能的发挥仍不理想,社会各界对中国股票市场功能发挥的现状有颇多不满。新一届的中国证监会开始着手完善监管体制。然而在股权分置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的前提下,国家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改革并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这一阶段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价格甚至一度低于面值,股市不仅没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要求,甚至连最基础的筹资功能也无法实现。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南方、闽发、“德隆系”等证券公司长期积累的问题和风险集中爆发,是中国股票市场运行中不健康因素的集中反应。200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表明了政府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决心,以促使资本市场的运行更加符合市场化规律。
5、2005年至今是股市的重塑阶段。
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市重塑的一个过程。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在诸多方面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截至2007年底,沪、深两市98%的应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进入股改程序,股权分置改革在两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自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股市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正在承担分流银行资金和加快直接融资步伐的功能。尤为重要的是,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资本市场的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得以实现,中国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别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国航等超级大盘股的顺利发行,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股票市场已经完全恢复了首发融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使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蓝筹时代。此外,中国股票市场还进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改革发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经过这些改革,投资者信心得到恢复,资本市场出现转折性变化,沪、深股指纷纷创出历史新高。人民币不断升值这一重大货币、汇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国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截至2007年底,中国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总市值达32.71万亿,相当于GDP 的132.6%,位列全球资本市场第三,新兴市场第一。2007年的IPO融资4595.79亿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亿,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2]由于股票市场的改革和创新,资本市场由此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全社会开始重新认识和审视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Ⅷ 股票的市场化发行具体是指怎样的发行方式

由机构去竞标,让主力来定价,好股票,竞标的人多 ,发行价自然高
查股票,没人搭理,自然价格上不来
这是一个比较先进的发行机制

Ⅸ 什么是金融市场化改革

金融市场改革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2013年,中国金融改革悄然而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将允许投资者做空股票的试验方案的规模扩大了3倍;采取措施支持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暗示允许更多私人资本进入银行领域;将严密管制的资本账户略微放松。这些举措表明,中国的新任领导层正在努力建立更加市朝的金融系统。
1、做空机制
中国证券金融公司宣布,2013年9月18日周三起,将扩大转融券业务试点范围,试点证券公司将由原有的11家增加至30家,标的证券数量将由原有的87只股票增加至287只股票。据估算,这287只股票的总市值相当于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的2/3。业内认为,这将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和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2、民营银行
在银行业领域,官方信息暗示,中国政府将扩大私有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渠道。此外,那些非金融机构型公司进军银行业的动作,也引发了不小喧嚣。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官媒《求是》上著文称:中国将给予私有公司更多空间来建立银行。在周小川发表该文之前两天,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均提交了申办银行执照的申请。苏宁电器也表示其想设立银行。
3、市政债券
9月16日,社科院与中债资信在京签署中国地方政府评级合作框架协议,并首次公开发布了前期合作研究成果。其中,中债资信还发布了地方政府主体评级方法和模型,这将为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提供先决条件。中国地方政府尚不允许直接发行市政债券。然而实际情况是,地方政府利用融资平台或其他途径,实际已举借了大量政府性债务。
此外,中国政府还给全球对冲基金在中国融资打开了绿灯。6家被选中的对冲基金,分别被允许在中国融资5亿美元。这一规模虽然不大,但却是中国放开资本管制的重要一步。

Ⅹ 中国股市离真正市场化有多远

中国政治制度什么时候能达到普世价值观的标准,中国国内的什么潜规则、什么黑地带才会有逐渐消除的可能性。这包括中国股市。

热点内容
边炒股边上班怎么办 发布:2025-01-17 05:51:19 浏览:111
深圳超频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发布:2025-01-17 05:23:58 浏览:92
炒股下半年什么股有行情 发布:2025-01-17 05:19:03 浏览:269
金融技术总监是做什么的 发布:2025-01-17 05:11:58 浏览:28
股票封住涨停明天还会涨 发布:2025-01-17 05:10:21 浏览:82
股票退市时怎么办 发布:2025-01-17 05:04:42 浏览:800
天天基金分红怎么查 发布:2025-01-17 04:47:52 浏览:629
郑州大学国际化班金融学怎么样 发布:2025-01-17 04:25:51 浏览:668
st退市的股票怎么办 发布:2025-01-17 04:21:26 浏览:838
房市股市原材料大涨预示什么 发布:2025-01-17 04:12:13 浏览: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