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股票市场分析
『壹』 我国股票市场的现状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已形成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道路,规模不断扩大,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投资者积极性不断提高,制度性建设日趋完善。但股票市场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性仍较为明显。 2007 年股票市场看似迎来了发展契机,股权分置改革初具效力,但 2008 年随后进入蛰伏期,股市发展陷入困境。一、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一)股市功能导向存在误差,股市和宏观经济之间缺乏联系1 、投资能力较弱,存在投机行为过度现象目前股票市场参与者在进行投资时,往往不会考虑长期价值投资,市场上短线投资行为较普遍,主要体现在股票换手率较高,与西方国家相比, 2004 — 2007 年我国股票换手率普遍高出 5 — 10 倍。投机行为盛行往往是股市出现动荡的直接原因之一,沪深股指从 2003 年开始反复涨停,上证指数在 2007 年创下了历史最高的 6124.04 点,随即开始下行,一度跌至近期最低点 1664.93 点。至 2008 年 12 月,上证指数较长时期在 2000 点左右徘徊。股市参与者对股市的预期和上市公司是否盈利不存在直接关系,而是主要看参与者在消息市中的信息捕捉能力。2 、融资者融资能力不强,融资手段不多相比而言,国内股市融资能力普遍不强。据统计,仅 2005 年我国 69 家境外上市公司筹资额就达 206.5 亿美元,为沪深两市 2003 年、 2004 年首发募资总额 800 多亿元人民币的约 2 倍。 2007 年 11 月以来,国内上市公司融资水平更是急剧下降。从 2008 年新股发行情况来看,新股从价格到数量都没有达到预期筹资的目的,甚至从 2008 年下半年起,新股发行变得较为困难。而且,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手段不多,除了从银行贷款和直接获取发行资格而获得直接融资以外,没有更多其他的融资手段,这进一步加剧了融资能力的弱化。3 、资源配置功能低效,股市和宏观经济缺乏必要的联系由于股权结构形式单一并缺乏流动性、上市公司产业分布不尽合理等因素,导致股市资源配置功能低效。同时,二级市场交易量和规模起伏过大,突出表现在一些 ST 股票虽然经营业绩不尽如人意,但市盈率却非常高,甚至达到 60 — 100 倍。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我国股市宏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却未能充分体现,股票市场的资源被各种人为和非人为的因素消耗殆尽,股市和宏观实体经济出现了脱节现象。4 、股市功能缺乏财富效应,居民财产转移渠道存在风险虽然2007 年我国股市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但也未能解决股市总体回报率较低的趋势。 2008 年以来,股票市场持续低迷更是造成居民财富较大幅度缩水。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这固然鼓励了居民积极参与股市的发展,但目前股市缺乏使居民财富增值的持久能力。(二)股市结构存在缺陷,股市持续发展缺乏必要的支持1、“政策市”阻碍了股市发展的有效性目前股市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股市的发展目标需要随政府的发展思路而不断变化。这种反复波动的状况不仅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还会打击股市参与者的积极性,往往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股市发展出现过度繁荣,进而产生大量的股市泡沫,一旦这种泡沫被挤压,股市便会迅速萎缩;二是股市发展持续低迷时,股市价值被低估,对投资者吸引力降低,股市将在很长的时期内难以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2、“企业圈钱”行为未得到有效控制,私利行为妨害了股市的公正性上市公司通过包装、公关实现上市,是目前股市结构中存在的最大痼疾。由于地方政府的利益,上市公司成为一方政府获得税收利益的主要保证,这一点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尤为重要。以这种标准上市的公司普遍存在质量不高等问题,上市不以盈利多少为准绳,而是以利益为出发点,企业圈钱行为严重,各种虚假行为、不诚信行为成为股票市场的主要公害,而且我国没有对这些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近年来,企业圈钱行为被屡屡曝光,从上世纪 90 年代的银广夏、琼民源事件到最近的国美事件,企业利用上市之便谋取私利的行为一直未得到有效遏制。3 、机构投资者坐庄行为加剧了股市的混乱局面国外经验表明,对机构投资者进行有效管理会减少股市的震荡。而我国由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漏洞,机构投资者常常利用资金优势对股市进行操纵。以基金公司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迅速培育和壮大,股市投资资金已转变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机构的投资动向直接引导着市场走势。由于我国目前价值欠缺的基本模式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机构投资者奉行的以(本栏目策划、编辑:曹敏)价值来定盈利的思想难以行得通。因此,机构投资者往往会采取操纵信息、操纵交易等手段来获取高额回报,更有甚者,还会与企业相互串通,通过获得内幕消息共同汲取散户的经济利益。(三)股市内部环境恶化,制度缺失现象严重我国股票市场内部环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建设目标导向存在误区,造成股票市场环境恶化。追溯到股市初期的建立过程,可以发现我国成立股票市场是为解决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一种权宜之计,这种定位造成股市发展要服务于国有企业改革。因此,那些质量不高的上市公司成为了股市主体,为了扶持这些国有企业,股市的投资功能和融资功能均受到了严重损害。二是股权分置造成股市参与者利益严重不均衡,股市长期偏离正常价值。由于存在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股市参与者的风险和收益存在严重不对等的局面,集中表现在同股不同利现象。同时由于流通股所占比例过大,影响股票价格的真实性。虽然 2005 年已经开始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但目前来看,大小非的减持力度和价值定位都未能达到预想的结果,同时,减持过程中也存在着损害公众投资者利益的现象。三是退市制度不健全,风险制度欠缺,股市环境难于净化。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实现退市有利于净化股票市场的环境,但我国目前还难以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相应的退市制度作为企业可以退市的依据。从我国退市制度的现状来看,退市标准和程序在《公司法》、《证券法》、退市办法、上市规则中都有所规定,但存在不科学、不统一、相互矛盾等问题。同时,我国股市风险制度不完善,缺乏应有的风险防范措施。从我国股市设计的总体思路来看,风险制度被忽视是其中的主要问题,体现在风险防范措施较为缺乏、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不足等方面。(四)外部环境治理效率低下,股市持续健康发展难以得到保障我国股市外部环境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制度体系建设滞后,执行力度有待提高。即使我国一直以来大力改革了很多的法律制度来保护股票市场发展,但总体来看,实施的时机仍较为滞后,而且没有实施配套措施,效果并不明显。二是信用制度尚未健全,参与者利益受侵害现象严重。近两年中小股东的利益一再被提及,主要是中小股东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大股东总是利用自身的资金和信息优势来谋取暴利。由于我国没有建立真正有效的企业信用等级和监管实施办法,因此,为大股东利用自身优势来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提供了可乘之机。三是行政干预过多,股市难以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机制。股市建立以来,我国政府反复救市、不停托市,都为股票市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调节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政府这种行为一方面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另一方面使市场丧失了优胜劣汰的自我发展、自我调节功能。二、改善我国股票市场现状的相关建议(一)进一步完善股市投融资功能,强化收入分配功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完善投融资功能应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优先安排有优质资源的企业上市。为使市场回归到应有的稳定状态,应适当召回部分在海外运作较为出色的公司,带动投资者长期投资的信心,减少市场投机行为。同时,阶段性的改进配额制,对那些确属需要国家扶持的行业和地区仍保持适当的配额制,而对于纯属地方政府希望通过上市来谋取利益的地区应予以取消配额。强化收入分配功能,首先要发展多层次的市场体系,通过市场的多样性来降低居民收入风险;其次要建立公正、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减少居民在信息不对称过程中做出的不理智行为,并有效防止操纵市场行为。市场的核心功能还是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应建立和规范股票定价制度和发行制度,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二)优化股票市场结构,加强监管,杜绝市场上违法行为的发生首先,摒弃当前政府的托市行为,尽量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适当界定政策与市场的边界,消除政府越位、错位、缺位现象。市场的问题交由市场解决,但当市场失灵时,政府应果断采取措施应对。其次,加大对违规公司和机构投资者的惩戒力度,增加其违规成本。对多次违规的上市公司,除给予一定罚金外还应按情节严重程度诉诸于司法处理。最后,强化政府监管的独立性,减少政府因为利益重叠而削弱其公正性的根源,使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处于超然独立的位置。为实现独立性,应建立相应的法律措施,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三)完善市场目标,推进市场改革首先,改进股市建设目标。真正使原有为国有企业解困的目标转变为为优质企业服务、为国家宏观经济服务的目标上来。其次,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平稳运行。从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看,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实现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使大股东更加关注公司业绩,中小股东也可以采用间接方式来实现自身权利。同时必须根据股市发展态势来决定是否提高股市的对价水平,以确保投资者和国家利益不受损失。第三,建立完善的退市制度。退市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保障上市公司质量,减少那些效益较差、盈利能力较差的公司占用股票市场资源。同时,加强股市应对风险的能力,建立行业风险评估制度、金融工具风险评估制度等。(四)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保证外部环境良好运行首先,进一步建立健全股票市场相关法律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因为好的法律制度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相关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社会中介机构相关制度和政府监管等制度。其次,建立有效的信用评价机制。主要是市场参与者信用评级制度、信用档案制度等。最后,进一步规范政府职能,将政府的主要职能限定在宏观层面上,主要负责法规、法律的建设和股市建立的总体思路和方针。
『贰』 三安光电股票市场分析
半导体概念想来大伙都有一定的了解,有很多机构的投资者都特别看好这个项目,特别是蔡经理。在半导体概念中,三安光电作为国内光电领域龙头也被很多人关注,下面我来具体研究一下这只股票是否值得投资。
在开始分析三安光电前,我把这份光学光电子行业龙头股名单给大家看看,只要动动手指点一下就行了:宝藏资料!光学光电子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专门进行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以砷化镓、氮化镓、碳化硅、磷化铟、氮化铝、蓝宝石等半导体新材料所涉及的外延片、芯片为核心主业。公司作为国家人事部认定的博士后工作站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公司已经成为国家科技部及信息产业部认定的"半导体照明工程龙头企业"。公司现拥有MOCVD设备产能规模居国内首位。简单把三安光电介绍给大家后,下面我们从三安光电的优势开始分析,看看它还值不值得投资。
亮点一:LED芯片龙头,加速布局化合物半导体
三安光电被称之为全球LED芯片龙头企业,在多年的发展之后形成了完整的全品类布局。公司在LED行业有着压倒性优势,在2020年营收就达到84.54亿元,同比增长13.32%,和第二名晶元光电相比多出了一倍以上。
2014年公司加入以第三代半导体为主的化合物半导体领域的队伍中,最近完成了对氮化镓、砷化镓、氮化硅、等多种化合物半导体的布局。2017年至2020年,化合物半导体平台-三安集成营收已达到了9.74亿元。在公司产业布局持续加快的大环境下,化合物半导体的发展将有可能促使公司业绩进一步提升。
亮点二:Mini LED需求增加,公司持续受益
三星、LG、TCL、小米等企业相继推出Mini LED背光电视,苹果推出搭载 Mini-LED 背光屏 iPad Pro 产品,Mini LED或迎来大规模应用。在Mini LED方面,公司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已成为三星首要供应商并实现批量供货。另外,湖北三安 Mini/Micro显示芯片产业化项目部分产能也已投产运行,随着产能释放的进一步加大,公司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将会持续改善。
因为篇幅有限制,还有很多关于三安光电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在这篇研报当中我已经整理好了,点击就可以马上查看:【深度研报】三安光电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十四五规划提到要对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项目进行扶持,这个对公司来说比较利好。近年来,美国不断联合其他国家对中国进行高科技封锁,严格对中国的技术、设备出口进行限制,因此国内市场对于半导体技术国产化的需求不断扩大,也从另一方面促进了国内半导体全产业链的发展。另外,自打2020年以来,行业的需求与日俱增,行业正在度过低谷翻开景气周期的新篇章,同时,Mini LED加速渗透,未来几年行业将迎来高峰期,三安光电作为LED芯片的第一梯队,发展迅速。
总之,三安光电公司的实力不容小觑,叠加行业的快速发展,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但文章表述的不一定全面,如果想更清楚地知道三安光电未来的状态,想进一步了解诊投,直接点击链接,让我们来估一估三安光电的预值:【免费】测一测三安光电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09-2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叁』 如何从当前的股票市场分析到私募基金的八大策略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渐完善与私募行业的快速发展,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也越来越多样化,并逐渐朝着海外对冲基金的方向发展。基于对私募行业的跟踪以及对管理人投资策略的研究,我们将目前私募行业各类型投资策略进行了大体的梳理,大致分为股票策略、债券策略、市场中性、事件驱动、宏观期货、量化套利、组合基金以及复合策略等八大类。
股票策略:
股票策略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标的,是目前国内阳光私募行业最主流的投资策略,约有八成以上的私募基金采用该策略,内含股票多头、股票多空两种子策略。由于资本市场发展的缘故,国内的私募基金运作最多的投资策略即为股票策略,持续披露净值的产品数量超过3200只,规模占全市场比重的85%左右。
纯股票多头是指基金经理基于对某些股票看好从而在低价买进股票,待股票上涨至某一价位时卖出以获取差额收益。该策略的投资盈利主要通过持有股票来实现,所持有股票组合的涨跌幅决定了基金的业绩。按选择股票的角度划分,主要分为价值投资、成长投资、趋势投资、行业投资。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与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金融工具的推出,国内阳光私募基金正逐步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在投资组合中加入对冲工具成为越来越多基金经理的选择,股票多空策略也应运而生。
代表机构:朱雀投资、民森投资
债券策略:
债券策略的私募基金主要以债券为投资对象,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由于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基金经理需对债券组合的风险暴露进行调整,随着国债期货的推出,投资组合可结合国债期货来减少净值波动。固定收益基金通常收益空间较小,一般会配合结构化产品来扩大收益区间。
2012年的债券牛市行情中,债券型基金大行其道,也推动了债券策略私募基金的萌芽。由于在投资范围和杠杆使用上的限制,许多债券型私募通过有限合伙和基金专户来发行产品,更多的是成立结构化产品,以传统的管理型产品来运作的数量并不多。
代表机构:乐瑞资产、鹏扬投资
市场中性策略:
市场中性策略是指同时构建多头和空头头寸以对冲市场风险,在市场不论上涨或者下跌的环境下均能获得稳定收益的一种投资策略。市场中性策略主要依据统计套利的量化分析,市场中性策略又分为阿尔法套利和贝塔套利。阿尔法套利:做多具有阿尔法值的证券产品,做空指数期货,实现回避系统性风险下的超越市场指数的阿尔法收益;贝塔套利:在期指市场上做空,在股票市场上构建拟合300指数的成分股,赚取其中的价差。
国内的私募管理人一般在选股方面具有较多心得,但在市场系统性下跌中也会不得不遭遇净值的大幅调整,允许信托账户做空之后,越来越多的传统私募基金开始尝试转型,朱雀、翼虎、鼎峰、重阳等私募就是其中的代表。当然,也有一些管理人从一开始就立足于市场中性策略,如宁聚、盈融达、尊嘉等私募。
在2014年11月、12月金融股独涨的极端行情中,以往通过做多中小市值、做空沪深300期货来获得双向收益的市场中性策略私募遭遇“黑天鹅”事件,尊嘉、宁聚等一批私募机构甚至出现20%以上的回撤幅度,此前构造的稳健收益特征遭受空前打击。随着中证500股指期货放开,大部分市场中性策略私募都纷纷将对冲标的转向中证500,对冲效果也更为理想。
代表机构:富善投资、盈融达
事件驱动策略:
事件驱动型的投资策略就是通过分析重大事件发生前后对投资标的影响不同而进行的套利。基金经理一般需要估算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对标的资产价格的影响,并提前介入等待事件的发生,然后择机退出。该策略在我国目前有效性偏弱的A股市场中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事件驱动型策略主要分为定向增发、并购重组、参与新股、热点题材与特殊事件。
事件驱动策略私募产品普遍有1.5年-3年的封闭运行期,相比一般私募产品流动性更差。另外,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股票一般会通过证券公司来承销,因而近年来券商资管产品中参与定增投资的数量占据主导。今年以来,随着新三板市场火爆起来,越来越多的私募也开始关注和参与这一市场,数十只新三板私募基金应运而生。
代表机构:泽熙投资、永安基金
宏观期货策略:
宏观期货策略包含宏观对冲和管理期货两类细分策略。
宏观对冲策略主要是通过对国内以及全球宏观经济情况进行研究,当发现一国的宏观经济变量偏离均衡值,基金经理便集中资金对相关品种的预判趋势进行操作。宏观对冲策略是所有策略中涉及到投资品种最多的策略之一,包括股票、债券、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商品期货、利率衍生品等。操作上为多空仓结合,并在确定的时机使用一定的杠杆增强收益。目前受制于国内外汇管制以及利率市场尚不完善,宏观对冲基金参与外汇品种的较少,但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完善,宏观对冲策略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
管理期货被称之为最“分散”的策略,由于基于管理期货基金本身的特性,其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投资机会,从商品,黄金,到货币和股票指数等。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管理期货基金的决策一般对计算机程序较为倚重,可以实现与传统的投资品种保持较低的相关性,来达到充分分散整体投资组合风险的目标。
代表机构:凯丰投资、泓湖投资
量化套利策略:
量化套利策略的核心是利用证券资产的错误定价,即买入相对低估的品种、卖出相对高估的品种来获取无风险的收益。套利策略一般也会结合多空手段来实现市场中性,优点是净值波动小,不过当市场品种出现较大波动时套利基金容易亏损。套利策略主要有期现套利、跨市场套利、跨品种套利、ETF套利等。
由于这种投资策略需要计算机技术和金融工具紧密结合,而且在模型的前期开发、构建直到实战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国内从事这一投资策略的机构大多有在海外从事量化投资的经验,可追溯业绩的时间也不够长。
代表机构:礼一投资、申毅投资
组合基金策略:
组合基金分为FOF(Fund of Funds)、MOM(Manager of Manager)两种形式。FOF即基金中的基金,通常由专业机构筛选私募基金,构造合理的基金组合,从而实现基金间的配置。MOM是在FOF的基础上发展衍生出的新型组合基金投资策略,FOF是直接投向现有的基金产品,MOM则可以理解成把资金交给几位优秀的基金经理分仓管理,更具灵活性。
从运作模式上看,MOM与直接认购其他基金的FOF(产品较为类似,但是FOF产品存在三个劣势,一是两款产品的架构上存在双重收费;二是底层的配置资产并不透明,投资者难以了解;三是当资本市场出现大的下跌时,容易发生流动性风险,难以赎回母基金的份额。MOM则可以避免这些缺点。
随着海外组合基金理念的引入,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到组合基金的运作中来,尤其是去年开始的牛市行情以来,部分商业银行和券商陆续有MOM产品推出。其中,万博兄弟资产无疑是国内组合基金策略私募中的佼佼者,他们从宏观经济研究以及宏观的资产配置入手,再是依靠准确齐全的数据库以及科学有效的评价体,遴选出最具投资价值的私募基金团队,之后还具备良好的风控能力,以控制产品净值的回撤。
代表机构:万博兄弟、平安罗素
复合策略:
随着期货品种的加入及对冲策略普遍应用,很多阳光私募机构将多种投资策略结合使用,以期增加获利空间。如将定向增发、商品期货同时吸纳,在两个相关性极低的领域进行复合投资。具体而言,可以采用多策略管理人模式,将基金资产分配给不同管理人打理,例如同安投资自行负责选择定向增发项目投资,并运用期指期货对冲系统性风险;另外选择多家期货公司,以其自营团队进行商品期货套利操作,获取稳定收益;再另选基金经理进行现金管理。与组合基金不同的是,同安投资并非独立的第三方,而是在资产配置的同时,还负责部分资产的直接投资。
『肆』 股票市场分析有几种
所谓技术分析,是通过股票分析技术对股市行情进行研判,如k线形态分析,技术指标分析(均线系统、布林线、kdj、布林线、macd、移动指数平均数等),有k线理论、各种指标理论、波浪理论等著名股票分析理论。是从证券市场研究的角度进行分析研判的。 再说基本面分析。就是通过上市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报表、主营业务的市场前景发展情况等分析的。常关注企业的行业成长性、企业的资产负债报告情况,企业的当前盈利状况,经营状况等。 另外,还有消息面分析。通过得到的消息信息来判断未来企业的发展。这里的消息,一方面是来自政府的政策,一般叫政策面。例如,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技术。那就一定会对新能源技术企业的股票形成利好,从而推动股价的上涨。还有来自市场内部的,也包括内幕信息。如,企业重组消息。企业盈利消息。企业重大亏损消息。
『伍』 论述股票市场技术分析的有效性(投资学原理)
技术分析比较敏锐,当基本因素的统计报告等资料公布之前,市场已提前发生作用,所有的一切已被市场消化吸收了。而运用技术分析,则可以提前看到这一切,当市场的价格运动出现改变,且与大众的看法不相一致时,技术分析者常能提前基本分析者采取行动。
技术分析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虽然它最早应用于股票市场,但随着其他衍生金融品种的不断产生和发展,技术分析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例如商品期货、外汇、各种有价证券、甚至现货交易等等,技术分析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仅如此,技术分析也具有非常强的灵活性,就同一市场来说,它可以追随市场的变化,并追逐市场变换的主流热点。市场时而沉迷,时而明朗,时而黯淡。技术分析往往抓住趋势明朗而且活跃的阶段,回避平淡和迷离的走势。同时,运用技术分析可以同时跟踪不同的市场,如债市和股市,及A、B股市场,发现它们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交易决策提供更多的线索和参照。
交易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投资决策及其实施。即必须先分析市场的趋势,然后选择买卖的时机,这两点都离不开技术分析。虽然通过基本分析也能揭示市场大的未来走向,但在选择入市时机上,只能靠技术分析。只要找到目前市场运行的支撑与阻力位置,就可明确地知道入市与出市的参考价格,而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习惯和需要,借助日线图,周线图和月线图进行不同角度和不同范围的分析,这样不管中长线的投资者,还是中线的投资者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买卖时机。
『陆』 股票市场的分析方法
股票市场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基本分析法,技术分析法、演化分析法,其中基本分析主要应用于投资标的物的选择上,技术分析和演化分析则主要应用于具体投资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判断上,作为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有益补充。
(1)基本分析:基本分析法是以传统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企业价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决定企业内在价值和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企业经营状况等进行详尽分析,以大概测算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和安全边际,并与当前的股票价格进行比较,形成相应的投资建议。基本分析认为股价波动不可能被准确预测,而只能在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情况下买入股票并长期持有。主要教材:《证券分析》等。
(2)技术分析:技术分析法是以传统证券学理论为基础,以股票价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预测股价波动趋势为主要目的,从股价变化的历史图表入手,对股票市场波动规律进行分析的方法总和。技术分析认为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股价波动可以定量分析和预测,如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等。主要教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等。
(3)演化分析:演化分析法是以演化证券学理论为基础,将股市波动的生命运动特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股市的代谢性、趋利性、适应性、可塑性、应激性、变异性和节律性等方面入手,对市场波动方向与空间进行动态跟踪研究,为股票交易决策提供机会和风险评估的方法总和。演化分析认为股价波动无法准确预测,因此它属于模糊分析范畴,并不试图为股价波动轨迹提供定量描述和预测,而是着重为投资人建立一种科学观察和理解股市波动逻辑的全新的分析框架。主要教材:《股市真面目》等。
『柒』 我国股票市场近期动向以及其原因(宏观)
股票市场近期动向和原因分析近期消息面上,有国务院已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并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此前,深圳特区扩关申请、重庆“两江新区”总体规划方案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等相继获批。多个区域政策密集出台,另区域板块有了炒作题材。还有上周六,央行宣布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从长远看人民币升值将是大势所趋,但短期出现实质性升值的概率有限,以目前国内经济现状来看,如果此时启动人民币升值,将对正在调控的楼市再度形成支撑,这或许又将引发国内继续紧缩的预期,此次央行的表态对市场构成中性偏好的消息,只能说给市场增加了一些做多的砝码。从本周一的技术分析,沪指尽管成功突破了5日、10日均线,但是在20日均线附近的观望情绪依旧浓重,在还末有效突破20日均线的情况下还难现继续上涨势头,须谨慎看待,特别关注上涨时的成交量能否放大配合,多看少动等待趋势的明朗。
A股市场中期上涨或下跌的拐点,往往与偏股型基金仓位的高点呈现反向相关。即基金股票平均持仓创历史新高、或逼近历史新高,A股结束中期上涨行情进入调整;当基金股票平均持仓大幅下降,特别是跌破70%时,A股将结束调整进入中期上涨。支持大盘进入筑底阶段的重要的判断依据就是基金仓位的变化。截至上周统计,基金的股票仓位基本全部有所降低,目前在2500点区域基金仓位已经回落到75.4%,这可作为一个参考。
『捌』 结合目前股票市场实际写一篇分析我国现阶段(2012年或2012第三季度)宏观经济政策或产业政策的论文
今天由我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在这里就我们研究所宏观团队的研究成果向大家进行汇报。我们汇报的主题是多重目标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定位与选择。
报告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当前经济困境。第二部分:多重经济目标间的冲突与抉择。第三部分:多重目标下宏观经济政策的重新定位。第四部分: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报告始终围绕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调结构、稳定经济增长展开,强调政府的重要作用。市场的中心地位,调结构以保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核心目标,论证了多重目标下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如何进行重新定位与选择这一重大课题。
第二部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当前经济困境。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主要特征,这样我们分四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特征一,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不仅源于技术进步、生产要素、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更加得益于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制度改革的红利。
近年来,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红利正在面临耗尽局面。中国经济面临刘易斯拐点到来的压力。此外由于制度红利和全球化红利日益耗尽,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滑,造成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面临下行压力。
我们分这样几方面来看,一,经过增长日益依赖资本投入,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下滑。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在2006年后出现持续下滑的趋势,导致中国经济增长不得不更多依赖资本投入。
二、中国社会加速老龄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据联合国(微博)测算,我国总抚养比将由2010年的38.2%下降到2014年的37.4%,之后则将由过去的不断下降逆转为不断上升,并在2020年上升到40.3%。我们的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严重问题,从这个图中也可以看出来。
第三,制度红利即将耗尽,市场化改革亟待深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市场改革提供的一些制度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然而,近年来来自改革的制度红利出现了明显衰减。据测算,中国市场化指数自1981年到1999年的平均增速是13.7%,进入21世纪以后增幅则普遍降至5%以下,而且基本保持递减状态,在未来也难以改观。全球化红利也在耗尽,旧的全球分工模式不可持续。我们加入WTO以来,一直是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流入地。
第二个特征,输入分配进一步恶化,短期难见逆转。国内的要素收入分配格局近年来出现了明显恶化趋势,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在1992年至2008年间下降了12个百分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支配收入和消费占GDP的比重都一直在下滑。
特征3,城镇化统计数据虚高,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不足。2020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提高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但上述结果是基于农民工进城居住63以上即为常住人口的统计剖经得到的,而这些被统计的城市人口的常驻农民工没有获得城市户籍和市民身份。
特征4,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进程速度与质量不匹配,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内部供需结构不匹配。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增长乏力现象表面上看是总需求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主导的投资模式加剧了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结构性不匹配,导致结构严重失衡。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轨迹,我国工业比重一只较高,很多时候都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通过拉动第二产业来调动整个经济增长,虽然在短期内解决的结构性需求不足,刺激了经济,但是长期内却再一次扩大了第二产业的产能,为随后的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需求不足留下了更大的隐患。
由下图可以看出,在2008年之前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正逐步赶超第二产业,然而随着2008年刺激方案的逐步实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比重关系又出现严重的恶化。
第二个方面是工业化速度与质量不匹配,工业化后期结构和中期的技术特征并。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从1978年至今走过了30年的历史。我们从重工业化,从1991年至今也走过了20年。所以当前中国这种粗放式的工业化进程很可能已经走到了后期,进一步提升的潜力的受限。然而在向高度工业化阶段转变过程中,我国的装备工业和高技术工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和发展,一般加工工业的比重很高,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的比重较低,这种工业结构特征所反应的是导致工业化只处于中期工业化结果。
第二方面的大问题,当前宏观经济困境的主要表现及其成瘾。当前宏观经济主要表现是国内短期增长形势恶化,但是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总产出增速持续回落,先行指标不容乐观。我们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GDP回落速度幅度有所加大,8月份规模以上增加值同比增长8.9%,比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宏观经济指标看出来有进一步下滑的可能性。第二,固定投资增速回落,房地产首当其冲,固定投产投资的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都出现了连续回落。2012年1到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8个百分点,投资增速下降的原因是由于政府主导的投资较快撤出, 市场主导的投资动力又增长不足。尤其是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作用下,房地产投资增长低迷,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回暖。1至8月份全国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累计下降11.1%。第三方面,消费者信心下降,消费增长难有热点。2012年1至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4.1%,较上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2012年我国农村与城市人均收入都在上升,消费却在下降。2012年7月消费信心指数仅为98.2%,大大低于,而且处于下滑的趋势。第四,进出口长期压力依然显著,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我国的出口和进口都出现了回落。2012年1月我国出口与进口同比出现了-0.5%和-15.3%的负增长,整个行业的形势不太乐观。8月份我国进口的同比增长仅为0.2%。其他海关数据也显示了这个状况。第五,物价增速持续回落,但通货膨胀依然存在。尽管从今年大家都知道我们的CPI一直出现了一个回落的态势,PPI也出现了下滑,而且在最近创下了34个月的新低。但是在原油(85.95,-0.12,-0.14%)价格不稳定和全球极端天气的影响下,物价水平短期内仍有不确定因素,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存在。未来如果政府投资刺激型的稳增长政策出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通货膨胀反弹。
造成短期这些问题,经济回落的一个原因,我们的成瘾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个原因潜在增长下滑与短期经济回调重合,经济增速回落呈现长期性。第一个,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中国经济进入潜在增长放缓期。从这个表就可以看出来,就是中国潜在增长率进入放缓期。第二,发达国家潜在增长放缓,外需不足将呈现长期趋势。实际上此次危机是IT革命后,创新进展缓慢。从而利润率下降的后果。西方国家要彻底走出这次危机需要新一轮的技术变革,通过新的技术变革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利润率,促进长期增长,这意味着此次危机后的复苏将是一个缓慢进程。对于中国而言,一方面欧债危机的恶化拖累欧美国家经济复苏,导致中国出口市场萎缩。第三,西方的紧缩措施和贸易保护,对全球经济形成了进一步的下行压力。从整体来看,亚洲的进出口的同比增长率持续下降,特别是出口方面,由于欧美、欧洲市场疲软,因此亚洲的进出口增长率进一步下滑。对于中国而言,因为美国和欧盟等国家的贸易保护情绪抬头,其不断挥舞“贸易大棒”,将中国作为贸易战假想敌。
第二方原因,运用传统宏观调控思路来调节经济增长的效果正在日益削弱。第一方面,传统刺激性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逐步减弱。总需求政策是否有效取决于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否是向上倾斜的。就政策效果而言,在总供给取现上,产出对价格的弹性越大,需求扩张政策的效果越显著。下图计算了国内吸收产品和出口产品供给的自价格弹性。对于出口而言,出口产品的价格弹性在1990年有正转负,2003连之后绝对值基本保持在0.3左右。虽然说明通过降低价格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出口量,但对出口收入帮助不大,进一步降低出口价格反而导致绝对下降。
第二,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原有保就业政策可能难以发挥理想的效果。劳动需求对内需品产出的弹性和劳动需求对出口的弹性的这两个指标分别反映了内徐和出口部门增长对就业的吸收能力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内需何处口部门对就业的吸收能力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并且内需部门对就业的吸收能力超过出口部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自2008年以来,无论内需部门还是出口部门的对就业弹性均出现下降的趋势。这表明这两个部门对劳动的吸收能力呈现下降现象,以往通过经济增长来保就业的政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
以投资为主的刺激政策将进一步恶化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不利于消费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近年来我国扩张性宏观政策主要是以刺激投资为主,投资增长对拉动内需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容易增城投资品的相对价格和通货膨胀上升。与消费品相比,投资品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
我们可以看到从1981年至2010年间发现资本价格对内续聘价格的弹性均值在1.05,而劳动价格对内需品价格的弹性仅为0.88,当内需品价格上涨或者通货膨胀丧生时,资本品价格上涨快于劳动价格上涨,此时收入分配愈发向资本倾斜。
第二部分,多重经济目标间的冲突与抉择。当前乃至未来较场的一个时期,中国政府的经济目标都将主要聚焦与稳增长、调结构末、控通胀三者之间的博弈与平衡。第一,稳增长、调结构与控通胀的矛盾。第一,当前经济的迫切任务是通过稳投资来稳增长。就当前宏观经济而言,在这三个目标中,稳增长似乎是当前经济工作中最迫切的任务,这是与“稳增长”对为当前我国合理的就业创造、居民收入增长和地方政府财政安全这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密不可分的。但在当前的形势下,消费需求受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体系上不完善等诸多慢变量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显著提升。出口则受制于外部环境,而国际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苏,前景并不明朗。稳增长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主要从这三方面看,一个是解决就业问题。从官方PMI中的就业指数中都可以看出,从2004年以来一直出现一个下滑的态势。所以我们就业问题虽然不是非常不好,但是也已经很严重了。第二,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导致财政收入下滑,进而造成政府财务困境。之所以产生这种状况是由于中国税种构成所决定的,在现阶段我国税收中流转税占到了税收总收入的60%左右,而流转税受宏观经济非常明显。从这个图表中可以看出来。
所以目前财政支出中存在一定刚性,尤其是当前严峻的民生压力和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不容乐观的社会稳定问题,决定了我们政府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与维稳支出很难被削减。
第三,是由于我们需要较高的增速保持赫莱的居民收入增速。当前居民部门在收入分配格局中的弱势地位以及严峻的居民间收入差距短期中都难以获得明显改观,因此只有通过经济增长才能保证居民部门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合理收入增速,维持社会的基本稳定。
通过什么办法?从目前来看只有通过稳投资才能来稳定当前的增长,就是稳投资成为稳增长的必要手段,首先是出口问题。出口可以看出来,出口一直在下滑,从世贸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全球贸易增速仅为5%,较2010年13.8%增速大幅下降。2012年的状况更差,据世贸组织预测,全球贸易增速还将下降至3.7%,低于过去20年平均5.5%的全球贸易增速平均值。对于我们国家而言,我们以出为主的制造业升级正面临发达国家和比中国更欠发达国家的双重夹击。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社会保障不足,房地产价格过高的现实下,要提升消费,就必须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改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但是这些在短期内都很难看见效果。由此可见,由于出口、消费已显疲态,稳投资就成了稳增长的唯一手段。投资是个快变量,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近期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的地方版4万亿投资计划,解决基于这样的一个逻辑。
稳增长、调结构与控通胀之间的冲突,冲突一:政府投资刺激型的短期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与冲突,当前短期稳增长可能会对调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可能会对经济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稳增长的措施可能恶化需求结构,继续提高已经过高的投资需求占比。投资可以在政府的刺激政策下大幅增加,而居民消费则很难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力的提振。这是因为居民消费是由决定居民消费议员和收入的深层次因素决定的。事实上2008年与2009年政府实施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就明显恶化了需求结构,大幅增强了经济对投资需求的依赖。2008年以来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扭转了前三年的下降趋势。从2008年的16.9%上升到2009年的32.5%,上升了将近一倍,这是自1993年里最高点。2010年投资在2009恩年的高水平基础上继续快速增长,增速20%,高于2000至2008年的两个百分点。从这个图可以看出来。从投资和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可以看出四万亿投资计划对需求结构的严重恶化。总体来看,投资对消费贡献率的西历在2009年达到1.9的历史最大值,在2010年该比值虽然回落至1.47,但仍旧在高水平。
第二,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可能恶化产业结构和产生锁定效应,导致投资结构的进一步扭曲。首先,加剧了某些产业投资和产能的过剩化和泡沫化,导致了投资结构一定程度上的“僵化”以及投资的结构性扭曲。其实稳增长中的政府刺激政策投资可能恶化产业结构的另一渠道是投资进一步强化了第二产业在总产出中的地位,不吝与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
事实上从2003年开始我国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基本一直处于不断下降的过程,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则不断上升,2008恩年政府大规模投资计划则明显逆转了这一趋势,经济增长又开始更加依赖于第二产业。
第三,短期内稳增长措施可能不利于我国生产率的提高。我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计划往往主要投向基础设施领域。基础设施的完善,如交通、通信等,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但是其建设周期长,效果的显现具有滞后效应,在短期内一般会恶化生产效率。此外,如果政府的基建项目低效率运行,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可能无论是在短期还是在较长时期内都会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
我国TFP增速在2008年突然出现大幅度下滑,在2009年和2010年转为负增长,这就说明生产效率在政府主导的投资刺激下基本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我国的增量资本产出率从1992年的2.4逐渐提高到2007年的4,而在2008年之后该比率由于超常高水平的投资增速而猛增到创记录2009年7.8和2010年的7.3。此外,政府的大规模投资计划虽然也也会强调鼓励自主创新、促进技术进步,但是其效果可能难以令人满意。因为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私营企业长期的市场竞争行为,而非短期政府规划和干预,因此以政府投资项目促进生产率提高的方式可能是一种高成本、低效率的方式。
短期,短期稳增长增长可能对民营经济部门和中小企业部门造成相当程度的挤出效应,削弱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基础。从2008恩年到2009年政府实施的稳增长经济的刺激计划贷款潮中,国企占据了90%以上的资金,而私企只有5%。第五,短期稳增长的政府刺激投资计划可能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收入分配结构的恶化。一方面,我国郑国伍政府主导型的大规模刺激投资主要投向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少涉及民生部门建设。另一方面,从四万亿投资计划的事后结果来看,我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刺激投资计划主要惠及了中央企业,特别是大型央企。
第二个冲突,稳增长、调结构的过程也可能引发通货膨胀。这是因为第一稳增长对控通胀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短期稳增长就需要稳投资,而投资的快速增加就会引发通胀压力。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当货币供给由经济内省决定,即信贷需求产生了货币,那么通货膨胀就不是单纯由货币供给快速增长导致的,而是与其同时决定的。从这个过程来看,货币供给内省环境下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府赤字、贸易盈余和投资推动,而其中最有中国特色的因素就是投资。
第二,调结构对控通胀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便虽着总量上的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便虽着相对价格体系的重新调整和确定。实际上当相对价格调整一定是通过价格升得快、有的涨得慢实现的,所以也会面临上行的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判断中国经济结构未来会发生深刻的变化,那么中国价格体系也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总量上必然有价格水平的上升。
前面我们谈了多重目标冲突,那么多重目标冲突下政府或社会应该如何进行抉择呢?第一个角色,在稳增长、调结构与控通胀这三个目标之间,以市场为主导,通过调结构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增长,应该成为当前我国政策目标的首要选择。有这样几个原因。原因1,本轮经济增速下滑是由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导致的,仅仅采用政府主导刺激投资型的短期稳增长措施或许只能暂时缓解经济增速的下滑势头。
从中长期来看,在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经呈现下滑趋势的现实面前,不管是中央版四万亿,还是地方版四万亿,政府主导的短期稳增长措施并不能遏制经济增速的下滑态势。
原因2,通过调结构来稳定或提升潜在增长率,已经成为维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唯一出路。这迫切要求我们对以政府投资计划为主的短期稳增长措施进行重大变革。因为,以政府刺激投资计划为主的短期稳增长举措对潜在增长率的编辑贡献已经处于下降阶段。更为重要的是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基本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必将导致我国潜在增长率面临重要的转折点。因此从稳增长的角度来看关键在稳投资思路和手段的创新与变革。
原因3,调结构必须坚持以市场化原则的导向进行,通过全面推进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来充分释放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省动力。因为以市场为主导,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这是结构调整的根本目的,也是判断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优化的核心标准。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结构调整因此也要经常进行,不可能一劳永逸,要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政府在调结构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政策手段来发挥引导作用。
抉择2:在稳增长、调结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管理好通货膨胀与其。原因1:稳增长、调结构的措施和手段都将改变公众对未来的价格水平的与其。调结构就必然涉及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的调整与重新布局,也要面对社会收入格局、产业格局的调整与转换,这就必然导致有些产品价格和要素上涨,有些产品和要素价格下跌。而稳增长措施也可能会有由于投资的推动促使某些产品价格较快上涨,这些都将改变公众对未来价格水平的预期。
原因2,现阶段我国的通货膨胀具有非理性的特征,这是根本的,从而导致通胀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呈现放大姚莹。在高通(微博)胀时期公众的通胀预期一般比实际通胀水平低,公众往往低估通胀水平。在低通胀时期,公众的通胀预期一般比实际通胀水平更高,公众往往高估通胀水平,因此在目前通胀水平尚不太高的情况下,千万不能低估公众对通胀预期、对未来通货膨胀的影响。
第二,2006年以前,中国公众的通胀预期波动比较平缓,此后波动性逐渐增大,到现在波动性比较大,敏感性比较强。
第三,中国的通胀预期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预期和黏性预期特征,波动幅度较实际通胀水平平稳,公众通胀预期是不完全理性的预期。
抉择3:通过推进进一步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切入口和重要的实现途径。从宏观的角度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来看,调结构主要包括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的调整两个方面。而进一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将带来社会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原因1:我国当前供给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动力必须依靠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我们说明一下,我们这个报告当中所谓的新型工业化、进一步的工业化、深度工业化,都是一个意义。
现阶段这些新型工业化对产业的推对作用主要表在一方面我们的工业化进程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离全面完成现代工业化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以信息化带动工业企业,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途径。
原因2:我国当前需求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动力,必须依靠进一步全面推进结构合理的工业化。一方面,城乡居民的收入不平等是造成我国当前收入不合理进而导致我国需求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因此,积极推进结构合理的工业化可以提升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改善城乡收入差距,进而对我国需求结构产生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工业化推进过程中国民收入变化的一般趋势是,国民收入分撇向劳动者倾斜,企业所得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政府所得比重保持平稳并相对较低。
原因3,从我国当前的供给结构调整的动力角度来看,必须依靠进一步全面推进内涵发展式的城市化。一方面,城市化所带来的人口、资源和科技的集聚,能够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影响和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促使大量的要素资源集聚和多样化需求的产生,促使产业分工的西画,促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原因4:我国当前需求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动力,必须依靠进一步全面推进内涵提升与发展型的城市化。城市化不仅仅表现为城镇空间的扩展更重要的还表现为人口的集聚和城镇人口的规模扩大。大规模的人口城市化,会产生巨大的收入增长和消费转换效应。因此大量人口转为城市居民后,从买房、买家电到吃穿住行型等等消费行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带来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我们认为稳增长、调结构与控通胀三个目标当中,以市场为主导,通过调结构来稳增长是首要选择。而进一步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不仅是释放巨大需求、稳定短期增长的有效手段,更重要的是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和重要实现途径。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并把结构调整这一目标放在首位,运用恰当的政策手段处理好调结构与短期稳增长的关系,从而破解增长与调结构的两难昆剧,同时注意管理好通胀预期,也促进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增长。
第三部分,多重目标下宏观政策的重新定位。
在过去较场的一个时期,宏观调控需要面对的经济目标往往相对单一,所以,政府主要运用相
『玖』 论述股票市场技术分析的有效性(投资学原理)
投资学(原书第6版)作 者: (美)博迪(Bodie,Z.) 等著,朱宝宪 等译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内容简介《投资学》是由三名美国知名学府的著名金融学教授撰写的优秀著作,是美国最好的商学院和管理学院的首选教材,在世界各国都有很大的影响,被广泛使用。自1999年《投资学》第4版以及2002年的第5版翻译介绍进中国以后,在国内的大学里,本书同亲得到广泛运和和热烈反响。此为本书的第6版,作者在前5版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金融市场、投资环境的变化和投资理论的最新进展做了大幅度的内容更新和补充,还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为使用者提供了大量网上资料。全书共分7大部分,27章。详细讲解了投资领域中的风险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市场有效性、证券评估、衍生证券、资产组合管理等重要内容。本书观点权威,阐述详尽,结构清楚,设计独特,语言生动活泼,学生易于理解,内容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书适用于金融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MBA学生,金融领域的研究人员、从业者。作者简介滋维·博迪是波士顿大学管理学院的金融与经济学教授,他拥有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并一直在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讲授金融学。博迪教授在一流的专业期刊上发表过有关养老金财务和投资战略等大量文章。他的著作包括《快乐投资:平安实现你一生中财富目标的方法》以及《养老金财务基础》等。博迪教授是综合财务有限公司的经理人,这是一家特别的投资银行和金融工程公司。他同时还是养老金研究顾问委员会的成员。投资学:全球视角作 者: (美)弗朗西斯,伊博森 著,胡坚 等译出 版 社: 人民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由两位金融教授共同执笔完成,每学期都教授投资学导论、高级投资学、全球投资、资产投资、资产配置、证券分析、资产组合分析或者衍生产品等课程。本书适用于大这本科或者MBA的投资课程。导论性课程所需的章节可以包含在一个学期内。或者,整体书可以用一个学期的课程。将同类的章节划分为篇,使教师能够灵活地选择和排列各章的顺序,以满足自己的需要。高级课程主要集中于本书后半部分的章节。教师手册为“导论性课程”、“两学期课程”、“证卷分析课程”、“资产组合分析课程”。本书对于投资学领域中的许多实践性问题给予了较一般教科书更多的关注。例如,第6章对于全球多层次股票市场的概述,第10章对于价格指数的分析,第26章对于技术分析(又称技术性市场分析)的详述,第7篇对于衍生品和可选择的投资工具的介绍都有别于一般教科书。在传统的投资学教科书中,基本上不用大量篇幅概述股票市场的层次结构,对于股价指数的分析也很简略,至于技术性市场分析,通常被认为是主流投资学理论之外的内容而不进行阐述,对于衍生品和可选择投资工具的介绍更加注重理论而忽略实践。《投资学:全球视角》的作者对于投资学的这些实践问题的强调固然与他们的实践背景有关,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表述了一个重要的理念——投资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在当代投资学不断在理论上演进,克服传统投资学过分依赖直觉和经验的不足的同时,也必须注意不要滑向“纯理论”的误区,走向“纸上谈兵”的歧途。 本书作为一本教科书,内容丰富,结构完整,体系庞大,论述层次清晰。非常适合不同层次的学习者使用。 作者简介杰克·弗朗西斯 (Jack C.Francis) 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Indianapolis)。他在印第安纳大学(Indian University)获得学士和M.B.A学位之后便参军。在参军期间,弗朗西斯曾被委任为陆军中尉,毕业于伞兵学校,当过连长。弗朗西斯在军队中服役共两年。退役之后,他到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继续学习,取得金融学博士学位。弗朗西斯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金融学系任教五年,后来成为美国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 Reserve)的经济学家。弗朗西斯在联邦储备系统任职的两年间,主要从事货币经济学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参与货币政策的讨论,他曾在许多银行家会议上发言。目前,弗朗西斯是纽约市伯纳德.M.巴鲁克学院(Bernard M Baruch college)的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他自己的专著或者与他人的合著共20多本,已在麦克格劳-希尔出版公司(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普林迪斯-豪尔出版公司(Prentice-Hall Publishing Company), 约翰威利出版公司(John Wiley Publishing Company) 和欧文出版公司(Irwin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弗朗西斯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在于投资学和银行学,他的许多文章已经在众多的学术、商业和政府期刊上发表。弗朗西斯还在一些公司担任专家、顾问以及董事会成员。他现在居住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西南部的一个城市斯坦福德(Stamford)。最近他买了一个花房,正学习种花。投资学(第6版) 作 者: [美]William F.Sharpe 等著出 版 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投资学》(第6版)是美国同类书籍中的权威著作,是美国众多知名大学的首选教材和金融界人士参考用书。本书先后六次再版。三位作者都是美国著名大学教授或金融领域的权威。其中,William F.Sharpe是美国斯坦福大学金融系教授,曾任美国金融协会主席,并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本版中,作者以其多年对资本市场的研究和多年的实践经验系统阐述了投资理论的发展,介绍了有价证券组合分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和期权、期货等衍生工具,以及投资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既有理论分析又有生动案例。 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本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具有实用性,内容丰富,选材新颖,是基于美国资本市场,分析资本市场一般规律的论著。本书可用作大学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金融领域从业人员的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William F.Sharpe is presently the STANCO 25 Professor of Finance at Stanford University,and is also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Financial Engines,Incorporated,a firm that provides electronic investment advice for indivial retirement savings,He has published articles in a number of professional journals,including Management Science,Journal of Business,Journal of Financ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ive Analysis,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and the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Dr.Sharpe is patst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and in 1990 received the Nobe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He received his Ph.D.,M.A.,and B.A.in Economics for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所有的和投资学有关的书籍 都会涉及到投资学的历史 不用特别去找如果能读完其中一本就已经可以掌握到绝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