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和香港股票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比较研究
『壹』 关于证券方面的论文题目,题目要小点的,别动不动就和全国啊国际啊什么的联系上了
证券方面的论文题目
1开放式基金融资研究
2 试论二板市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3 析中国证券市场风险特征
4 论企业重组与债券融资
5 析证券经纪人制度
6试论行业生命周期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7论述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的主要区别及其各自优点与缺点
8论述投资基金与股票、债券的区别与联系
9浅论当前我国股市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10试论股票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关系
11试论供求关系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2试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3试论经济周期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4试论K线图的运用
15试论技术指标的运用
16应用K线理论分析A股市场的现状及其未来走势
17试用切线理论分析A股市场的现状及其未来走势
18使用形态理论分析A股市场的现状及其未来走势
19应用波浪理论分析A股市场的现状及其未来走势
20试用技术指标分析A股市场的现状及其未来走势
21我国证券市场热点板块流动特点探讨
22我国股票市场现状及其操作策略
23短线操作合理流程及选股方法探讨
24短线操作的主要技法
25短线操作买卖点选择方法
26短线操作如何追涨停板股票
27如何提高短线操作效率
28短线操作的操作原则探讨
29短线操作如何追涨停板股票
30短线操作应具有的心态分析
31短线操作策略及风险防范
32股票操作合理模式探讨
33投资股票怎样合理选择止损点
34我国基金市场现状及其投资策略
35我国债券市场现状及其投资策略
36股市短线技术分析及其操作策略
37股市中线(波段)技术分析及其操作策略
38股市长线技术分析及其操作策略
39权证分类及其操作方法
40外资投资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利弊及其对策
41论我国周边市场证券(股票)市场的现状及投资价值
42香港证券市场分析及其投资价值
43中国证券市场“政策市”的利弊及其政策走向
44中小投资者投资我国证券市场如何实现收益最大化
45利益冲突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投资风险及其对策
46我国证券市场走势特点及其预测
47“大小非解禁”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及对策
48试论流动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49股指期货推出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及其操作策略
50创业板推出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及其操作策略
51股票市场蝴蝶效应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市场的影响
52投资大师巴菲特投资特点及其弊端分析
53我国权证市场投资现状及其操作方法
54我国证券市场风险及规避方法 55香港证券市场特点及投资方法
56试论证券正确投资理念及其操作方法 57股票市场控盘主力操作特点及其应对策略 58试论股市套牢的特点及其解套策略 59股票市场的反弹特点及其操作方法 60股票市场补仓方法及其操作策略
61我国证券市场最有价值的个股选择及其操作方法 62我国股票投资市场热点转换规律及其操作技巧 63股票市场的短线买卖点的确定及其操作方法 64股票市场的中长线买卖点的确定及其操作方法 65证券市场底部特征及其抄底方法 66证券市场顶部特征及其逃顶方法
67私幕基金的发展及其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地位和作用 68法人股的特点及其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地位和作用 69我国证券市场主要搏奕表现及其特点 70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71 证券自营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72证券投行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73证券咨询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74融资、融券业务对证券公司的影响 75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衡量问题探索 76证券的长期投资方法探析 77证券的短期投资方法探析 78投资基金的组合投资问题研究 79投资基金的发展前景 80证券业监管新思路
81股指期货推出对证券业的影响
82股指在增股、拆股、添加新样本时的技术处理 83投资者和投机者业绩的长期比较
84简析融资炒股
85中国机构投资者的现状分析 86机构投资者的类别和投资风格 87中国股票市场的税收沿革
88浮动佣金制度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 89QFII给中国股票市场带来什么 90QDII对资本市场的意义 91询价制能合理给股票定价吗
92证券在个人理财中的地位和作用 93我国股票市场的周期研究 94波段操作的实证研究 95股市的规模效应研究 96股市的时间效应研究 97股市的信息效应研究 98股市效率研究 99股市操作方法研究 100股市税收问题综述 101投资心理研究 102股市的波动性研究
103非公开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104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的演化 105我国股票交易制度的演化 106我国股票监管制度的演化
107虚假信息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108股价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109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110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11财务分析在证券投资中的重要作用 112基础分析在证券投资中的重要作用 113技术分析在证券投资中的重要作用
『贰』 我的论文题目是"会计信息披露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怎么写啊
摘要: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投资者等经营主体的行为,最终影响股票价格的走向。企业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说明市场具有信息传递、引起股价变动的功能。根据我国证券市场的特征,分析会计信息披露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有效市场假说;会计信息披露;股票价格;超常收益
众所周知,股票的市场价格是股票内在价值的外部表现形式,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只能围绕价值进行波动。虽然股票投资的盈亏是由投资人依据其意志并通过交易体现出来的,表面上看交易行为是投资盈亏的原因,但投资人投资意志的形成不仅取决于股价的市场水平,更有赖于通过对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以体现出来的股票价值的判定。企业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表明,市场具有传递信息,引起股价变动的功能。
一、股票价格与股票价格信息的相关性
西方价格理论的基点是均衡价格。最简单的均衡价格模型只包括三个变量,即供给的商品数量、需求的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价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达到价格均衡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供求平衡。这种理论可以很好地说明各种实物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的变动,从大到汽车、住宅,小到针线、糖果之类的各种商品。
但是股票作为一种商品,却有着若干和实物商品不同的特征。股票不是一种实物商品,而是一种虚拟商品。购买股票作为一种投资行为,是投资者放弃当前的享受,而意图获取未来的收益;而作为一种投机行为,则是他根据自己的预期和判断,预测(虽然有着诸多的不确定性,虽然这种预测可能会是错误的)该证券在随后的较短时间内会发生对自己有利的变动,从而给自己带来收益。作为虚拟商品的股票本身是没有使用价值的,它只是代表着某种所有权,然而这种所有权既不能充饥,又不能御寒。由于股票的这种基本特征,它就具有了与其他商品大不相同的种种派生的特征。例如,股票供求规律和一般商品的供求规律是不一致的。按照供求法则,一种商品物价上涨,则其需求下降;而价格下降,则其需求上升。然而在股票市场上追涨杀跌却往往是常态,即股票的价格越是上涨,就越是有人去追捧它而买进;股票的价格停止涨势而下跌,却往往成为投资者抛售它的理由。股票价格的运行常常出现某种“趋势”,其实质是一种投资者的行为交互影响而形成的“自我增强机制”。但是这种自我增强机制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出现趋势的逆转。股市的崩盘,往往是由于这种趋势的逆转而产生的。
因此,股票价格比一般商品价格包含更丰富的信息。经济学家佛里德曼曾经指出,价格有三大功能:一是传递信息;二是产生激励;三是分配财富。价格之所以能够传递信息是因为在商品的价格形成中凝结了大量的信息,而且各类信息及信息的交汇在股票价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也比一般所认识到的要大得多。由于股票没有使用价值,所以它没有和其他商品类似的比较直观的可比较性。因此,股票的价格是相对而言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和投资者群体对股票价值的综合判断。
投资者对股票价值的判断需要大量的信息,如该股票目前的净资产,其未来可能的盈利状况,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投资项目的信息,行业发展变化的信息,宏观经济运行的信息等等。但这些信息都是“过去式”的信息,虽然由过去推断未来在预测中的使用是合理的,但这样的推断在股票投资中的应用往往是不成功的。特别是当企业置身于非常复杂的竞争环境中,今天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明天能够继续成功,而今天的失败也不意味着明天仍然会失败。对企业经营而言,未来是或然性的,而不是必然性的。这种对未来变动的预测信息尽管是不准确的,但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却是不得不加以考虑的。因此就有“买股票就是买未来”的说法,其实质就是在于投资者将购买股票作为投资手段,正是牺牲当前的享受以换取未来的更大报酬。在这一点上,股票的预测信息对股票价格的决定比当前和过去的信息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仅此一点就使得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比一般的商品要大得多,因此它包含着众多投资者对该股票未来的综合判断。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判断对价值型投资者是重要的,因为这类投资者是根据股票的内在价值来买卖股票,目的是获取来自上市公司的经营回报。但是市场中另有一大类投资者,他们并不在意股票是否具有内在的投资价值,也不在意能否真正获得来自上市公司的长期回报,他们关心的是股票价格的短期波动以及在短期波动中实现低买高卖来获取利润。这类人在股票市场上被称为投机者。投机者的存在使得股票市场更加活跃,也使得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更为丰富。对这类投资者而言,他们更有兴趣的是与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博弈:什么股票会是其他投资者感兴趣的股票,则在其他投资者买进之前买进;在特定的场合和时间,投资者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相互博弈的广泛性,使得股票价格中所凝结的信息更为丰富,从而也使得股票价格的波动更为频繁,其运行更加充满不确定性。
一般而言,某种商品的价格由信息决定可能是不够准确的,但在股票市场上却有其特殊的意义。例如,在新股发行之时,广大投资者作出决定的基本依据是该发行股票公司的招股说明书,这是募股时的法律文件。投资者正是根据披露出来的信息决定是否购买,同时也是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其招股价是否合理,并以此来决定投资策略———购买与否以及购买多少。这些信息本身是投资者形成投资价值判断的基础,从而决定了供求关系的格局———有多少人购买以及最终的股票发行价格如何。至于在二级市场上,信息引起股价变动的实例更是不胜枚举。一则上市公司投资于新项目的信息,可能会使股票市值在不长的时间内增加一倍甚至更多;而另一则对公司利空的消息,则却会引发股价的大幅下跌。
证券市场上价格对信息的反应速度可能会远远超过任何其他市场。假如有一条对某股票是利好的消息披露出来,那么该股票的价格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上涨,而不会留下明显能够盈利的长期机会。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证券市场对于信息利用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二、有效市场假说与会计信息披露
有效市场假说的核心是指有效市场中证券价格总能及时、准确、充分地反映所有有关信息。如果根据一组信息从事交易而无法赚取经济利润,那么资本市场便是有效的。
有效市场假说根据证券市场与企业信息的关系将市场分为三种类型:强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弱式有效市场。强式有效市场的证券价格充分且迅速地反映市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未公开的内幕信息),它真正代表公司的投资价值,从而体现证券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因此,投资者无法以任何信息获得超额利润。强式有效市场描述的是一个理想状态:即证券价格根据所有信息(公开的和内幕的)自动作出充分反应与调整。企业信息不会影响证券价格,因为它披露的企业信息已经作为有用信息反映在股票价格之中,所以,会计信息披露对强式有效市场毫无意义,利用内幕信息从事交易的人无利可图。
半强式有效市场的证券价格反映了一切公开可以得到的信息,包括与现在和过去证券价格有关的信息。企业信息的披露会引起证券价格的波动,从而引起证券交易市场资源配置的变化。一般来说,只有相当成熟的证券市场,投资者普遍具有理性,信息呈报途径畅通、覆盖面广,有大量的机构投资者,信息披露制度充分完善,并具有一批高素质的投资咨询机构,才能成为半强式有效市场。在半强式有效市场,由于可以公开获得的信息已经充分反映在证券价格中,投资者利用可以公开获得的信息进行交易,只能获得经调整后的平均投资回报率。若在企业报告信息公布之前就得到它(即内幕信息),就能在证券价格作出调整前就选定投资方向,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因此,内幕信息交易是半强式有效市场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在弱式有效的证券市场,所有历史价格或收益的信息均已体现在股票价格之中。价格充分反映了历史上一系列交易中所包含的信息。有理论认为,证券价格没有任何规律可循,所以,股票价格的波动只能是对“新”信息的反映。而新信息是不可预测的、随机的,因此股票市场上的随机波动不仅不是市场无效率的表现,相反它是对不可预测的新信息迅速、有效的反映。弱式有效市场揭示了新的信息会在发布瞬间充分地反映在证券价格中,故可以利用未公开的内幕和目前已公开的信息赚取超额利润。弱式有效市场说明证券价格充分反映了所有过去的历史信息,因而部分投资者可以凭借其信息优势地位获得超额利润,同时由于可以凭借的信息包括内幕信息和目前已经公开的信息,因而弱式有效市场存在着最大也是最多的可乘之机。
国内学者对我国证券市场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具有弱式有效市场特征,还不具有半强式有效市场特征,正处于向半强式有效市场转变的过程中。
三、会计信息披露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分析
国内有关学者就信息披露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已经进行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总结相关学者的研究,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我国股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趋于成熟。人们已经认识到什么类型的信息对投资者是利好,什么类型的信息对投资者是利空。“利好组合”可以获得正的超常收益率,“利空组合”则获得负的超常收益,这说明中国内地股市能区别对待不同性质的会计盈余信息,或者说会计盈余信息的信息传递效应确实存在,年报公布的盈利信息具有明显的信息含量。
第二,无论是“利好组合”还是“利空组合”,在公布日之后均不再有明显的超常收益率。从这个意义上讲,内地股市对信息的反应明显提高。但同时,信息的超前反应现象十分严重,在近几年更为突出。因此,可以说内地股市对盈利信息的反应经历了一个由不重视到重视,由对盈余信息滞后反应到对盈余信息超前反应的过程。在上市公司信息公布前,欲公布的信息或已逐步在股票市场上传播,或已被人估计或预测到,使证券价格在相关信息正式公布前就作出了反应,而在信息公布时调整则不会太大。
第三,如果会计信息的披露是及时、充分的,那么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就应该在信息披露前后能够比较清晰和准确地体现在股票价格的变动上,也就是说如果按照业绩增长———股价上涨(反之下跌)的思路考虑股价的变化,相关财务指标的变化幅度与股票价格的变化幅度应基本相当。但是研究结果表明,在会计信息披露前后的较短时间内,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化幅度要远远大于股票价格的变化幅度。事实上,股票价格已经提前反映了这些会计信息的变化,因此在信息披露前后较短时间内的变化幅度则相对较小,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我国证券市场存在明显的会计信息提前泄露现象。
我国证券市场基本能反映过去和现在的部分信息,这说明上市公司的企业信息已经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影响。但由于种种原因,股票价格还不能及时反映所有披露的企业信息;另一方面,由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信息真实度不高,投资者据此进行的一些投资安排存在很大的风险,尤其是利润操纵,已经使上市公司盈利性会计信息披露与股票价格的变动的相关度大打折扣。为此,从投资者对企业信息的要求出发,逐步完善现行会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证券市场效率,是真正体现“在完善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原则的惟一出路。
参考文献:
[1]阎达五。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孙强,郭树华。信息非对称条件下资本市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刘志新,贾福清。证券市场有效性理论与实证[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1.
『叁』 港股涨跌幅限制是多少
港股是没有涨跌幅限制的,如果碰上极端情况,如上市公司出现重大问题,一天跌破产也是有可能的。不过在市场平稳的情况下,香港的大蓝筹股票,一般涨幅都徘徊在3%左右,超过10%的涨跌幅很少见。
一、港股的涨跌幅
A股是有10%的涨跌幅限制的,但是港股是没有涨跌幅限制的,如果碰上极端情况,如上市公司出现重大问题,一天跌破产也是有可能的。不过在市场平稳的情况下,香港的大蓝筹股票,一般涨幅都徘徊在3%左右,超过10%的涨跌幅很少见。港股不设置涨跌幅限制,一切价格由市场决定,由于香港市场有很好的信息披露制度,港股暴涨暴跌的几率不大。但港股的权证、期权一日之内可以有十几倍涨跌幅的机会,要注意控制风险。
港股交易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五,盘前交易时间:9:00-9:30,上午交易时间:09:30-12:00,中午休息时间:12:00-13:00,下午交易时间:13:00-16:00,下午收市竞价时间:16:00-16:10。
二、港股
港股,是指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的股票市场比国内的成熟、理性,对世界的行情反映灵敏。如果国内的股票有同时在国内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据它在香港股市的情况来判断A股的走势。
香港证券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股票市场,并有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之分。截至2000年底,主板和创业板市场合计的市值达到48620亿港元,在世界主要证券交易所中排行第11位,在亚洲地区排行第二。
香港市场的衍生品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股票指数类衍生产品、股票衍生工具、外汇衍生工具产品、利率衍生工具产品、认股权证等五大类。
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基金几乎都是开放式基金,对于投资者来说,随时可以把资金拿回来,变现性好,对于海外投资者尤其具有吸引力。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划分,香港的债券市场分为港元债券市场和在香港发行及买卖的外币债券市场两大类。其中港元债券市场以外汇基金债券、债券发行计划债券,外币债券市场中以龙债券最具代表性。
依托于内地经济的高速发展,香港已经成为亚洲地区发展最快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交易所的规模迅速扩大,在全球交易所的排名不断提升。
『肆』 A股和港股有什么区别
A股和港股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定义不同。A股,指的是人民币普通股,其发行者是中国境内公司发行,认购及交易者是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港股,指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2、交易市场规模不同。A股:根据上交所及深交所相关数据,截至2016年12月09日,A股市场的A股公司总数正式突破3000家,随后IPO持续扩容,截至29日收盘达3047家,总市值超过50万亿元,全球排名第二位。港股:根据港交所数据,截至2016年10月26日,港交所一共存在1926 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25万亿港元。
3、牛熊市周期不同。A股:从1990年出现开始,A股一共度过了26年的时间,一共经历了8轮牛熊交替,其中牛市熊市的平均持续时间分别是12个月和25.5个月。也就是说,A股总体呈现出熊市周期长,牛市周期短的特点。港股:而在港股公布恒生指数的47年时间里,一共经历了7轮牛熊交替,其中牛熊市平均时间分别是48.8个月和31.7个月;也就是说,港股总体呈现出牛市时间长,熊市时间相对较短的特点。
4、交易时间不同。A股交易主要是采用T+1的形式。港股交易实行T+0。
5、结算制度不同。A股实行T+1,港股实行T+2。也就是说,在清算交割以前,港股能够更充分利用资金和股票进行反复交易。
6、涨跌停限制不同。A股最高和最低的涨跌限制为10%,港股是没有该制度限制的。
(4)内地和香港股票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比较研究扩展阅读
整体而言,A股偏爱小盘股,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流动性比较强,灵活性大。港股喜欢龙头企业。主要几个重要的原因是:
1、大盘股基本是欧美大行在研究、定价和买卖,由于欧美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投资回报率远低于香港和大陆,所以他们的投资期望也要低些,倒过来就是PE能给得更高些。小盘股欧美机构不了解,难以覆盖,也不经济;
2、中小市值公司,特别是民营企业或香港本土企业,出千、财报造假横行。港交所是个盈利机构,根本不管这事,香港证监会则说自己忙不过来,所以最多就是抓个典型杀鸡骇猴。由于普通投资者难以区别老千和造假的公司,就使得整个中小市值的非国企股估值明显被打低;
3、流动性溢价。A股正相反,小盘股享受估值溢价。一个原因,流动性好,犯错成本低。在海外,小股票流动性很差,而且没有涨跌停,一旦对公司基本面判断错误,有时候跌50%都卖不出来。相反,国内小股票流动性很好,而且有涨跌停,就算看错了,几个跌停板就能出来(有些游资和散户有霸气撬跌停的习惯...),所以在A股的犯错成本相对比较低;另一个可能也是更重要的原因,A股小票的重组预期也会带来一些溢价,有些机构甚至以押注壳股为主。
参考资料
网络:A股
网络:港股
『伍』 香港股市与内地股市有哪些区别
1.证券市场的差异
由于香港证券市场较国际化,两地的投资者会对证券估值和市场前景或会作出不同的判断,内地投资者在参与香港证券市场时宜审慎。根据香港交易所资料研究及策划部提供的研究报告,由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的12个月期间,本地投资者的交易占市场总成交额的53%,较上一年度的56%为低。外地投资者(主要为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约占42%,较上一年度的36%为高。其中美国投资者占全部外地投资者交易的比重最大(26%),英国投资者为24%,欧洲其他地区为23%,新加坡为9%,中国内地为5%,日本为3%,中国台湾地区为1%。在衍生产品市场中,由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的12个月期间,英国投资者占香港交易所市场交易总额的33%,欧洲(不包括英国)占19%,美国为18%,新加坡为11%,中国内地为6%,日本及中国台湾地区各为1%。研究发现,来自英国、美国与欧洲、日本及新加坡的外地投资者主要来自机构投资者(接近或超过90%),然而,内地投资者的交易最少有2/3来自个人投资者。同时,外地股票经纪承接投资者交易总额的73%,该比例与外地衍生产品经纪占香港交易所期货与期权市场总成交量的的比例一样,82%的股票期权庄家是外地衍生产品经纪。外地投资者在香港交易所期货及期权市场的交易主要通过外地衍生产品经纪进行(93%),在这些外地衍生产品经纪中,美资及欧洲大陆资金控制的比重最大(分别为38%及32%)。75%的英国投资者交易是通过美资及欧洲大陆资金控制的衍生产品经纪进行。新加坡是外地投资者交易的亚洲区最大来源地(11%),这其中的53%是通过英资及欧洲大陆资金控制的衍生产品经纪(53%)及中资控制的衍生产品经纪(24%)。来自中国内地的投资者交易大部分是通过香港本地衍生产品经纪(63%)进行,其次是台资经纪(14%)及中资经纪(12%)。总体来讲,香港的证券市场被美资和欧资掌控,而且这些外资交易主要来自外资机构交易(94%),可以说内地投资者面对的对手是非常强大而专业的,务必要高度谨慎。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投资自己最熟悉的公司才能相对安全。
经济学者万如海撰文提醒内地投资者要高度警惕对冲基金的投资战法,对冲基金很可能会先向上做多,推波助澜捞一把,等到涨幅足够、估值高估明显后,再反手做空。君不见,目前涨幅巨大的热门股都是有权证、个股期权、个股期货的大股票,这种利用杠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手法正是对冲基金的风格。如果内地投资者只看到了价值型外资机构减持对股价的影响有限,沉浸在“人民币全面驱逐美元”的幻境中,那么,当对冲基金将一套做空工具挥舞得令人眼花缭乱时,对此缺乏准备的内地投资者就会感到茫然失措。投资者应开始调整投资策略:①保守型内地投资者现在应该降低热门股票上使用杠杆的比率,只持有正股,不再买高杠杆的权证等衍生品,以防风险;②可以转向一些冷门、但股价仍被低估的股票。最近港股上市公司纷纷回购股票,买这些股票,起码可以保证短期内你跟这些大股东的利益是一致的,再加上物有所值,何乐不为;③假如指数继续上涨,可以买一些国企指数的认沽权证来给自己做个保险,不要按照全部现货的比例对冲,因为指数继续向上的可能显然大于向下,可以对部分现货做对冲,国企指数认沽权证的杠杆一般在3倍多,买5%~10%的仓位足够了。”在产品种类方面,香港证券市场提供不同类别的产品,包括衍生权证、期货、期权、牛熊证、交易所买卖基金、单位信托/互惠基金、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及债务证券,以供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在不同市况下有所选择。香港证券市场亦准许进行受监管的卖空交易。
2.交易安排的差异
内地市场有所谓涨跌停板制度,即涨跌波幅如超过某一百分比,有关股份即会停止交易一段指定时间;香港市场并没有此制度。无论是新上市股份还是已上市股份,每天的涨跌幅都不受限制。因此香港股市波幅剧烈,新股民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香港股市采用的是“T+0”交易方式,也就是说股民当天买入的股票当天可以卖出。这种交易方式的好处在于提高市场的交易量,当投资者发现自己犯错误时,也可以马上止损。新入市的股民往往喜欢利用这点来频繁买卖,做超短线的交易。在香港证券市场,股份上涨时,股份报价屏幕上显示的颜色为绿色,下跌时则为红色;内地则相反。
港股的交易征费、交易费与股票印花税三项费用合计为0.109%,再加上0.25%的佣金,投资者交易港股单向交费标准为交易额的0.359%,双向则为0.718%,而内地A股市场印花税为0.3%,再加上券商佣金收取比例0.2%,目前A股单向交易费用为0.5%,双向则为1%.即使考虑内地券商佣金收取大多会有所优惠,目前行业平均水平为0.16%左右,A股双向交易成本仍达0.92%,还是高于香港的0.718%。
申购港股新股时可以申请券商提供融资,这是和内地A股市场有明显差异的地方。新股认购时常出现超额认购的情况,投资者获分配之机会相对减少。在此情况下,投资者可能预计未必会完全获取其认购数量,因而认购多于自己的实际希望获分派之股份数量。通过券商提供之融资服务,便可用现有的资金认购更多的新股,从而增加获配售机会。一般在主板上市之新股信贷比率可高达90%,即您只需支付申购金额之10%现金即可申购,其余90%之申购金额将由券商以贷款形式代为支付。认购到的新股将直接进入投资者账户,上市当天即可抛出。每次收取100港元手续费,如果没有认购到,手续费也不会退还。
香港证券市场以港元为交易货币;而内地股市用作交易的是人民币。内地投资者在参与香港证券市场时宜留意以上交易方式的差异。
3.证券文化的差异
香港市场是国际市场,遵循国际惯例。经济学者周到撰文指出,“香港市场的股票买卖基本单位自50股至100000股不等,而内地市场统一规定为100股,内地股市会计年度起讫日期规定为1月1日至12月31日,股票面值约定俗成为1人民币元。而香港会计年度有12种,导致它们分散公布定期报告。香港市场既有中国香港上市公司和中国上市公司,也有澳大利亚、百慕大群岛(英)、加拿大、开曼群岛(英)、英国等海外公司前来上市。其上市股票的面值从0.1至1元不等,甚至有以0.0001至5不等港元载明面值的,有以0.00001至0.5不等美元载明面值的,有以0.2澳门元载明面值的;也有上市股票干脆无面值。发行人可以选择任一月份的最后一天作为会计年度终了日。这些与内地市场大相径庭的做法,导致人们无法对其整体业绩予以统计,并进而计算整体财务指标。香港财经类媒体看着内地蔚为大观的业绩话题,只能瞠目结舌。它们能关注的,只是某一家上市企业给出的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香港市场上市企业的会计年度有12种,导致它们分散公布定期报告。这就难以集中形成业绩浪话题。香港市场既无法按上市企业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公布排行榜,也难以评选什么百强上市企业。”
『陆』 中国ipo制度与香港,美国有何不同
今年来,一直在喊IPO注册制,在中国内地IPO一直以来采用的是审批制,审批制因为时间长、过程复杂被视为中国资本市场一切问题的根源,也经常被人拿来与美国、香港对比较。那么这三地IPO具体有何不同呢,下面为你揭晓。
美国资本市场采用注册制,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注册制?根据绿专资本了解注册制要求拟上市公司按要求进行信息披露,而监管机构只负责监督其信息披露的充分真实性,而不对其信息内容作价值判断。而在核准制中,监管机构或交易所会根据拟上市公司提交的申请文件,对其是否适宜上市做出判断,然后做出抉择:批准或拒绝上市申请。
美国证监会SEC对IPO的发行以披露为重心,只确保信息的逻辑性、完整性、客观性、相关性,其对IPO的批准并不代表对其证券的质量进行了认证。美国证券市场制定了严密详细的信息披露规则,规定的披露范围不仅包括财务信息,也包括对上市估值有重要影响的其他信息。
在美国IPO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向SEC申请上市,而第二阶段是向交易所申请登记注册,两者缺一不可。而香港与大陆的IPO过程在实际操作中都不区分这两个阶段。
在香港IPO采取的是高度市场化的核准制度,特点是程序高度透明、上市审核周期较短、以及强调信息披露。主要表现在,目前香港的上市标准中,有关于盈利、市值/收入或市值/收入/现金流量的测试,还有适合性审查。适合性审查并无特定的明确测试界线,而是会考虑每个IPO个案的事实和情况,例如董事及控股股东是否胜任、公司的规模和前景是否与上市目的匹配等等。
香港证监会进行形式审核,联交所进行实质审核。如果证监会认为申请材料不符合《证券及期货条例》及其配套规则的规定,可以否决上市申请。上市审核标准分为两部分:客观条件与上市适当性要求(如盈利能力不够、业绩下滑、关联交易比重较大等等)。第一部分由《上市规则》详细规定,而第二部分受联交所发布的常见问题和上市决策的指引。
中国内地采用审批制,时间较长,最短2-3年,长则5-7年的也有,在内地IPO流程分为受理、反馈会、见面会、初审会、发审会、封卷、核准发行等主要环节。总体来看,整个审核流程充分反应了依法行政、公开透明、集体决策、分工制衡的要求,主要的耗时集中在反馈程序。
香港、美国与中国的IPO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首先,美国IPO分为向SEC申请上市和向交易所申请登记注册两个阶段,而香港的IPO和发行审批是一体的;第二,美国不存在如香港一般的适合性审查,主要强调信息披露真实有效;第三,中国IPO的选择和推荐,由地方和主管政府机构根据额度决定的;企业发行股票的规模,按计划来确定;发行审核直接由证监会审批通过;在股票发行方式上和股票发行定价上较多行政干预。
『柒』 在香港上市和内地上市有什么区别
一、概念不同
香港上市:是境外上市,是指国内股份有限公司向境外投资者发行股票,并在境外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
内地上市:属于是境内上市,是指证券发行人将公开发行的证券在本国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方式。
二、财务审核不同
对于境外上市和境内上市,需要注意的是,两者是采用不同的财务审核机制,境内上市,审核的机制是按照中国现有的会计准则来审核。而对于境外主流资本市场,都是用国际通用会计准则来审核。
三、不同的融资规模和成本
国内股票发行的融资成本较低。同样的发行计划可以在国内产生更多的资金。海外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也相对较高。国内外IPO的融资成本包括外汇费、中介费和促销子费。在不同的市场中,融资成本与总融资的比例相差很大,从5%到20%不等。
四、上市途径不同
境内上市(内地上市),第一步就是先股份制改制,改制完了之后才能正常走流程。而境外上市(香港上市),不需要改制,因为在境外对公司是不是股份制是没有要求的。
『捌』 证监会和交易所对股票的发行制度相关的信息披露要求有哪些规定
证券发行或者发售是指证券发行人在通过证券法规定的申报登记并取得证券管理机构发行许可后,或者在获得相关的发行申报登记豁免后,自己或者通过承销商向不特定公众或者特定投资者出售证券的行为。根据这种概念划分,首先可以将证券发行信息披露制度区分为两种,即公开发行证券信息披露制度和私人募集证券信息披露制度。
(一)公开发行证券信息披露制度
1 . 发行申报材料与招股说明书
2 . 上市承诺与上市公告书
3 . 已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的信息披露
(二)私人募集证券信息披露制度
1 . 有经验的投资者规则
2 . 普遍联系规则
3 . 没有新信息规则
『玖』 香港股市与内地的区别:二者之间有哪些区别
1.证券市场的差异
由于香港证券市场较国际化,两地的投资者会对证券估值和市场前景或会作出不同的判断,内地投资者在参与香港证券市场时宜审慎。根据香港交易所资料研究及策划部提供的研究报告,由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的12个月期间,本地投资者的交易占市场总成交额的53%,较上一年度的56%为低。外地投资者(主要为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约占42%,较上一年度的36%为高。其中美国投资者占全部外地投资者交易的比重最大(26%),英国投资者为24%,欧洲其他地区为23%,新加坡为9%,中国内地为5%,日本为3%,中国台湾地区为1%。在衍生产品市场中,由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的12个月期间,英国投资者占香港交易所市场交易总额的33%,欧洲(不包括英国)占19%,美国为18%,新加坡为11%,中国内地为6%,日本及中国台湾地区各为1%。研究发现,来自英国、美国与欧洲、日本及新加坡的外地投资者主要来自机构投资者(接近或超过90%),然而,内地投资者的交易最少有2/3来自个人投资者。同时,外地股票经纪承接投资者交易总额的73%,该比例与外地衍生产品经纪占香港交易所期货与期权市场总成交量的的比例一样,82%的股票期权庄家是外地衍生产品经纪。外地投资者在香港交易所期货及期权市场的交易主要通过外地衍生产品经纪进行(93%),在这些外地衍生产品经纪中,美资及欧洲大陆资金控制的比重最大(分别为38%及32%)。75%的英国投资者交易是通过美资及欧洲大陆资金控制的衍生产品经纪进行。新加坡是外地投资者交易的亚洲区最大来源地(11%),这其中的53%是通过英资及欧洲大陆资金控制的衍生产品经纪(53%)及中资控制的衍生产品经纪(24%)。来自中国内地的投资者交易大部分是通过香港本地衍生产品经纪(63%)进行,其次是台资经纪(14%)及中资经纪(12%)。总体来讲,香港的证券市场被美资和欧资掌控,而且这些外资交易主要来自外资机构交易(94%),可以说内地投资者面对的对手是非常强大而专业的,务必要高度谨慎。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投资自己最熟悉的公司才能相对安全。
经济学者万如海撰文提醒内地投资者要高度警惕对冲基金的投资战法,对冲基金很可能会先向上做多,推波助澜捞一把,等到涨幅足够、估值高估明显后,再反手做空。君不见,目前涨幅巨大的热门股都是有权证、个股期权、个股期货的大股票,这种利用杠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手法正是对冲基金的风格。如果内地投资者只看到了价值型外资机构减持对股价的影响有限,沉浸在“人民币全面驱逐美元”的幻境中,那么,当对冲基金将一套做空工具挥舞得令人眼花缭乱时,对此缺乏准备的内地投资者就会感到茫然失措。投资者应开始调整投资策略:①保守型内地投资者现在应该降低热门股票上使用杠杆的比率,只持有正股,不再买高杠杆的权证等衍生品,以防风险;②可以转向一些冷门、但股价仍被低估的股票。最近港股上市公司纷纷回购股票,买这些股票,起码可以保证短期内你跟这些大股东的利益是一致的,再加上物有所值,何乐不为;③假如指数继续上涨,可以买一些国企指数的认沽权证来给自己做个保险,不要按照全部现货的比例对冲,因为指数继续向上的可能显然大于向下,可以对部分现货做对冲,国企指数认沽权证的杠杆一般在3倍多,买5%~10%的仓位足够了。”在产品种类方面,香港证券市场提供不同类别的产品,包括衍生权证、期货、期权、牛熊证、交易所买卖基金、单位信托/互惠基金、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及债务证券,以供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在不同市况下有所选择。香港证券市场亦准许进行受监管的卖空交易。
2.交易安排的差异
内地市场有所谓涨跌停板制度,即涨跌波幅如超过某一百分比,有关股份即会停止交易一段指定时间;香港市场并没有此制度。无论是新上市股份还是已上市股份,每天的涨跌幅都不受限制。因此香港股市波幅剧烈,新股民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香港股市采用的是“T+0”交易方式,也就是说股民当天买入的股票当天可以卖出。这种交易方式的好处在于提高市场的交易量,当投资者发现自己犯错误时,也可以马上止损。新入市的股民往往喜欢利用这点来频繁买卖,做超短线的交易。在香港证券市场,股份上涨时,股份报价屏幕上显示的颜色为绿色,下跌时则为红色;内地则相反。
港股的交易征费、交易费与股票印花税三项费用合计为0.109%,再加上0.25%的佣金,投资者交易港股单向交费标准为交易额的0.359%,双向则为0.718%,而内地A股市场印花税为0.3%,再加上券商佣金收取比例0.2%,目前A股单向交易费用为0.5%,双向则为1%.即使考虑内地券商佣金收取大多会有所优惠,目前行业平均水平为0.16%左右,A股双向交易成本仍达0.92%,还是高于香港的0.718%。
申购港股新股时可以申请券商提供融资,这是和内地A股市场有明显差异的地方。新股认购时常出现超额认购的情况,投资者获分配之机会相对减少。在此情况下,投资者可能预计未必会完全获取其认购数量,因而认购多于自己的实际希望获分派之股份数量。通过券商提供之融资服务,便可用现有的资金认购更多的新股,从而增加获配售机会。一般在主板上市之新股信贷比率可高达90%,即您只需支付申购金额之10%现金即可申购,其余90%之申购金额将由券商以贷款形式代为支付。认购到的新股将直接进入投资者账户,上市当天即可抛出。每次收取100港元手续费,如果没有认购到,手续费也不会退还。
香港证券市场以港元为交易货币;而内地股市用作交易的是人民币。内地投资者在参与香港证券市场时宜留意以上交易方式的差异。
3.证券文化的差异
香港市场是国际市场,遵循国际惯例。经济学者周到撰文指出,“香港市场的股票买卖基本单位自50股至100000股不等,而内地市场统一规定为100股,内地股市会计年度起讫日期规定为1月1日至12月31日,股票面值约定俗成为1人民币元。而香港会计年度有12种,导致它们分散公布定期报告。香港市场既有中国香港上市公司和中国上市公司,也有澳大利亚、百慕大群岛(英)、加拿大、开曼群岛(英)、英国等海外公司前来上市。其上市股票的面值从0.1至1元不等,甚至有以0.0001至5不等港元载明面值的,有以0.00001至0.5不等美元载明面值的,有以0.2澳门元载明面值的;也有上市股票干脆无面值。发行人可以选择任一月份的最后一天作为会计年度终了日。这些与内地市场大相径庭的做法,导致人们无法对其整体业绩予以统计,并进而计算整体财务指标。香港财经类媒体看着内地蔚为大观的业绩话题,只能瞠目结舌。它们能关注的,只是某一家上市企业给出的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香港市场上市企业的会计年度有12种,导致它们分散公布定期报告
『拾』 金融股票问题,求解答,谢谢! 请使用中国内地金融市场数据(如A股)和香港金融市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没有涨跌幅限制。大陆股市涨跌幅限制为10%,而港股没有限制。
2、港股实行T+0交易制度,即当天买进股票当天可以卖出;而大陆股市实行的是T+1交易,即当天买进股票必须隔一天才能卖出。
3、港股市场的股市衍生品较多,例如股指期货、衍生权证、股本权证、牛熊证及股票挂勾票据等,但大陆股市除了股指期货,其他交易品种几乎为零。差不多也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