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建立的初衷
Ⅰ 股票市场的起源发展
最早的股份公司、产生于17世纪初荷兰和英国成立的海外贸易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募集股份资本而建立,具有明显的股份公司特征:具有法人地位:成立董事会: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按股分红;实行有限责任制。股份公司的成功经营和迅速发展,使更多的企业群起效仿,在荷兰和英国掀起了成立股份公司的浪潮。到1695年。英国成立了约100家新股份公司。
18世纪下半时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逐步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在这场变革中,股份制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着工业革命向其他国家扩展,股份制也传遍了资本主义世界。
19世纪中叶,美国产生了一大批靠发行股票和债券筹资的筑路公司、运输公司、采矿公司和银行,股份制逐步进入了主要经济领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制造业产值的90%由股份公司创造。19世纪后半叶,股份制传入日本和中国。日本明治维新后出现了一批股份公司。我国在洋务运动时期建立了一批官办和官商合办的股份制企业,1873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局,发行了中国自己最早的股票。
股票的出现,促使股票交易所产生。早在1611年,就有一些商人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买卖海外贸易公司的股票。形成了股票交易所的雏形,1773年,在伦敦柴思胡同的约那森咖啡馆正式成立了英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以后演变为伦敦证券交易所,1792年。24名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订立协定。形成了经纪人联盟,它就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1878年,东京股票交易所正式创立。它是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前身。1891年。香港成立了香港股票经纪协会,后发展为香港证券交易所,1914年,中国当时的北洋政府颁布证券交易所法,1917年成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
进入20世世纪之后。股票市场发展迅速,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自由放任阶段(1900~1929年)。20世纪前30年中,美英等国的股份公司迅速增加,使股票市场规模和筹资能力迅速扩大。 一方面发行市场迅速扩大,流通市场空前繁荣,交易量直线上升。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监管,股票欺诈和市场操纵时有发生,自由放任带来了严重的过度投机。当时主要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普遍被抬高到极不合理的程度,远远超过其实际价值。1929年10月29日.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各国股票市场相继出现了暴跌,投资者损失惨重。 (2〕法制建设阶段(1930~1969年),1929年经济危机之后,各国政府对股票市场开始全面加强法制和规范化建设。以美国为例,政府开始从法律上对证券市场加以严格管理,制定了《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等一系列严密可行的证券法律。美国1934年成立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直接对股票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为美国证券市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证券市场奠定了基础。 其他有关国家的证券法制建设也不断加强,股票市场逐渐规范。
(3)迅速发展阶段(自1970年以来)。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经济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东南亚和拉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蓬勃兴起。以及现代电脑、通信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股票市场步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l986年全球股票市场的市值总额为6.51万亿美元,全球上市公司总数为2.82万家,到1995年年底市值总额上升到17.79万亿美元。10年间市值增长了近3倍、上市公司增加了1万多家、达到3.89万家。 1996年,全球股票市值继续上升,达到20.29万亿美元。在主要发达国家,证券化率(股票市价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已经达到较高的程度,1995年,美国、日本和英国的证券化率分别达到95.5%、83.5%和121.7%。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成长也相当迅速。新兴市场的股票市价总值从1986年的0.24万亿美元增长到1995年的1.9万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近7倍。在股票中场规模扩大的同时,交易活动也日趋活跃,1986年,全球股票中场的交易金额为3.57万亿美元,1995年达到11.66万亿美元。
Ⅱ 股市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股市
▲注音▲ gù shì
▲股市▲
股市是股票市场的简称,也称为二级市场或次级市场,是股票发行和流通的场所,也可以说是指对已发行的股票进行买卖和转让的场所。股票的交易都是通过股票市场来实现的。一般地,股票市场可以分为一、二级,一级市场也称之为股票发行市场,二级市场也称之为股票交易市场。
股票市场是上市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大量的长期资本。而如果单靠公司自身的资本化积累,是很难满足生产发展的需求的,所以必须从外部筹集资金。公司筹集长期资本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向银行借贷;二是发行公司债券;三是发行股票。前两种方式的利息较高,并且有时间限制,这不仅增加了公司的经营成本,而且使公司的资本难以稳定,因而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利用发行股票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则无须还本付息,只需在利润中划拨一部分出来支付红利即可。把这三种筹资方式综合比较起来,发行股票的方式无疑是最符合经济原则的,对公司来说是最有利的。所以发行股票来筹集资本就成为发展大企业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而股票交易在整个证券交易中因此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股票市场的变化与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股票市场在市场经济中始终发挥着经济状况晴雨表的作用。所谓“牛市”,也称多头市场,指市场行情普遍看涨,延续时间较长的大升市。所谓“熊市”,也称空头市场,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大跌市。
股市正处于调整阶段
我国的沪深股市是从一个地方股市发展而成为全国性的股市的。在1990年12月正式营业时,上市的股票数量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只,其规模很小,且上市的股票基本上都是上海或深圳的本地股,如上海的老八股中只有一支是异地股票。在其后股市的发展中,由于缺乏战略性的考虑,造成了资金的扩容与股票的扩容不同步,特别是资金扩容,其速度远远快于股票扩容。在1991年至1996年的五年间,股票营业部从数十家扩展到现在的近3000家,入市资金从10多亿元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亿元,而上市公司却只从当年的近20家增加到现在的400多家,上市流通的股票只有300亿股。股市的供求关系极不平衡,这样就造成了股价在最初两年出现暴涨的局面。
上海股市从1990年12月开始计点,1992年年底就上升到了780点,平均年涨幅达到179%;深圳股市从1991年4月开始计点,1992年底也涨到了241点,年均涨幅也有68.5%。
由于股价在开始两年涨幅过度,伴随着股票的扩容,在1993年上半年股价达到历史性的高度以后,股价就停步不前,沪深股市就进入艰难的调整阶段。1993年沪深股市收盘指数分别为833点和238点,1994年收盘指数分别为647和140点,1995年的收盘指数分别为555点和113点。根据国外股票指数的上涨速度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股市这种调整估计还要相当时日。如国家不出现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上证综合指数若要在1000点站稳,大概还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
▲股票供不应求▲
我国股市股民多、入市的资金额度大,而上市流通的股票少,股市呈现出明显的股票供不应求局面,据初步统计,到1996年10月底,沪深股市登记在册的股民约有1800万,而同期沪深股市的流通股规模约为300亿股,平均每个股民拥有的股票只有近1700股。据初步估算,我国上市公司1995年的每股税后利润不到0.30元,平摊下来,股民人均收益最多只有500元,按人均入市资金2 元计算,股票投资的收益率(不计交易税、费)只有2.5%,只相当于活期储蓄利率。而由于股民在股市中频繁交易,其上缴的手续费及交易税之总和往往比流通股的税后利润之和还要多。
▲股市交投过旺▲
由于我国股民投机性较强,其入市的动机主要是以搏差价为主,所以许多股民以炒股票为业。股市稍有风吹草动,便买进杀出,追涨杀跌之风盛行,股市的交投极其活跃。如国外一般成熟股市股票的年均换手率不到40%,而我国股市的年均换手率却超过600%,是国外成熟股市的15倍。
股市交投过旺一方面造成股市的暴涨暴跌,如美国纽约股市从开办到现在的200年间,日涨跌幅度超过3%的只有10次,而沪深股市涨跌幅超过3%的时间却要占整个交易日的20%以上。交投过旺的第二个后果就是造成股民的交易成本上升,1996年1~10月,沪深股市的股票成交量达1.3万亿,股民上交的交易税、手续费近200亿,而今年上市公司流通股的税后利润估计只有近100亿。收入与支出相比,支出多100亿,这样就使整个股民成为亏损一族。
▲股市尚待规范▲
我国股市是由地方股市发展起来的,且中央政府对股市的监管从1992年下半年才开始,股市的运作还尚待规范。从宏观管理方面来讲,其一是对股市的规律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具体表现在相关的政策缺乏科学性和连续性,如股市扩容及上市指标的控制仍沿用额度控制的方法。其二是对股市的发展缺乏长远的规划。如国家股、法人股并轨问题,没有一个具体的实施计划。其三是对股市的监管力度明显不足,如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对制止机构大户联手操纵股市等问题力度明显不够。
从证交所方面来讲,虽然沪深股市已成为全国性的股市,但证交所仍归口地方管理,且证券交易税的一半归地方财政,证交所的地方利益倾向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两个交易所都将成交量的大小作为工作目标(成交量大就可多收交易税),所以对有利于活跃股市成交的一些不规范行为的制止明显不力。
从券商方面来讲,其一方面在自营业务中利用资金实力对股价进行操纵,以从中渔利;另外为配合新股的顺利发行,往往采用人为造市的方法,拉抬股价,引股民上钩。
上市公司方面,为了新股的发行或配股的顺利完成,在信息披露方面一般是报喜不报忧,隐瞒一些重要的不利信息,且经常高估利润指标。而一旦股票上市发行成功,则发表声明更改盈利预测或发表所谓的道歉声明来掩盖错误。
从宏观角度看,股市是调节货币流通的重要场所,是剩余资金的储水池。
Ⅲ 中国股市成立的初衷是什么
中国股市成立的初衷是什么
以前企业的融资主要是要向银行贷款,这些钱是要连本带息还的,还了再贷,贷了再还,国家财政的负担很重.股市重开以后,很多企业是在无米下锅的窘境下上市的,有了钱解了燃眉之急,救活了不少企业.在一段时间里,国家政策是鼓励公司上市融资的,以股市救企业,银行的风险降低了,风险转移到了股市.由于是以融资为主,所以对股东的利益重视不够.现在虽有所改变,公司争相上市还是要融资.
为什么中国股市在造就富人的同时却不能造富股民而只能造穷股民这首先是由中国股市的定位决定的。设立中国股市的初衷就是为国企的脱贫解困服务的,即便是发展至今,股市仍然是重融资而轻回报。因此,在中国股市里,投资者就是一个个的义务献血者。正是基于这样的股市定位,圈钱也就成了企业上市的最主要目的,相反,轻视回报成了上市公司的共性。中国股民很难从上市公司获得必要的投资回报,而只能在市场上追涨杀跌,而这种投机行为对于投资者来说无异于刀刃上添血,投资者最终注定难逃亏损的命运。
Ⅳ 为什么要建立股票市场呢,怎样的股市是健康的
在没有股票市场的时候股票没有流通性,股票的价值很低,公司可以融到的资金很少,而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一大部分还是要靠这些大小公司来带动的,只有众多公司企业能够创造更多的利润,企业员工的收入水平才会增加,国家的各项指标也会上升,而股票市场的开通就是让股票可以流通,从而提高股票的价值(股票的价值=股票本身价值+流通溢价),从而让公司可以融得更多的钱,也就可以更好的发展,公司发展了人们的收入高了也就有更多的钱去投入生活当然也可以继续买股票,从而继续推动股票的价格,这样是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下国家的经济才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至于怎样才健康的这个不好说,人也分三六九等嘛,反正股票市场本身肯定是健康的,它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晴雨表,而不是给人一个赌博投机的场所。
Ⅳ 发展股票市场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西方诸多关于股票价格运行的文献研究发现,股票价格的运行是以信息为基础的,股票市场经济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股票价格对相关信息的反应。因此,发展股票市场的关键就在于强化股票市场的信息功能。由于披露信息和反映信息的关系,我们只能从披露信息入手以求得股票价格对信息的有效反映。
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中,价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也平衡了供给和需求。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价格引导资源流向更有效率的地方。那么,是不是所有交易对象的价格形成及作用发挥过程都是一样的呢?很显然,作为虚拟资本的股票和真实商品存在本质的不同,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股票价格与真实商品的价格无论是形成还是作用的发挥都存在较大差异,股票价格的形成及作用的发挥需要强大的信息基础。
一、股票价格的特殊性
竞争的力量就在于它能使价格充分反映基础信息,进而引起资源的优化配置。但一个公司股票价格的上升并不意味着该公司倾向于选择股权融资,股票价格的波动并没有直接导致资金在实质生产部门的流动。可以看到,股价和实物商品价格存在差异:
第一,从价格的形成看,股票价格的形成与实物商品价格的形成需要的信息基础不同。作为实物商品价格,以鱼价为例,价格的基础是成本,虽然生产鱼肉的成本也需要大量信息,但这些信息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可以通过前期市场均衡价格判断得出,是预知的。在决定鱼价的信息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购买者很少关心或不需要关心鱼肉未来的价格走势,这一点对于大部分商品都是成立的,购买者对比的是当前价格和鱼肉对自己的效用,不用关心别人对鱼价的判断,鱼肉市场类似于拍卖理论中的私人价值模型(DowandGorton,1997)。能够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信息则要多得多,不仅股利分配、会计盈余及股东账面净值等微观信息能引起股价的变动,其他如工业产值增长率、通货膨胀率、长期和短期利率差额以及低级和高级债券的差别等宏观信息也是股价决定中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股票价格是一种相对价格,也就是说投资者所关心的价格是一段时间内的价格差即收益率,这就在股价的形成理论中引入了预测信息,如预期贴现率、预期资产收益率等。预测信息的引人就使投资者在投资时必须考虑其他投资者的预期和行为,类似于凯恩斯的“选美竞赛”(凯恩斯,1936),这无疑增加了股票价格的不确定性,股票市场则更接近拍卖理论中的普遍价值模型(Dowand Gorton,1997)。
第二,从价格作用的发挥看,鱼价直接引导资源的配置,其过程直接而简单。购买者根据当前价格决定购买与否和购买多少,卖者根据当前价格和买者行为决定自己的供给量,这直接决定了鱼肉市场规模的大小。相反地,股票价格的作用是间接的,而且是双向反馈的。间接是指股票价格不直接决定资金在生产领域的流动。某公司股价的上涨可导致股票二级市场资金流向该公司股票,但该公司的生产资本数量却不是由提供资金的投资者决定,而是由这些公司的经理们决定。那么股价是如何间接引导生产资本的流动以实现资源配置作用的呢?这就是股票价格的双向反馈功能:一方面,投资者根据股价判断公司经理们的经营能力,另一方面,经理们也要根据股价分析市场对其所面临的投资机会进行判断。虽然股价与投资决策不直接相关,但股价由于传送了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信息而具有间接指导投资决策的作用。
通过鱼价和股价的对比,我们能更清楚地认识股票价格和股票市场。股票市场的经济功能是靠股票价格这一信号器实现的,但股票价格实现其经济功能不仅是间接的和双向的,而且还要求有更坚实的信息基础。首先,股票价格的波动要有信息基础,一切能引起股票价格内在价值变化的信息披露都将在股价运行中反映出来,这是基础的基础,否则股价就不能成为信号器,下一步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其次,在消化吸收信息的基础上,股票市场还要求投资者和公司经理对股价这一信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要求他们在行为中正确使用股票价格这一信号器,否则股价也就和经济决策脱钩,其信息化的经济功能也就不存在了。前者的核心是信息,而后者的本质就是预期。应该讲,股票市场的作用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而这些条件完全内生于经济运行之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不可能逾越发达证券市场必经的历史发展阶段。从历史上看,有组织的股票市场往往是随着包含更多信息的那些市场——城乡交易会、商贩、零售和批发的推销等的发展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对19世纪美国的商业和生产来说,乡村银行和当铺的重要性超过了纽约股票交易所和芝加哥交易所。
二、信息与股票价格运行
股价的运行需要更多的信息是股票价格的特殊性所在,为了使股票价格能够反映其真实价值,引导资本的有效流动,就需要为股票价格提供强大的信息基础,这也是投资者形成合理预期的基础。
信息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以股票内在价值为中介,而且信息的影响又呈现一定的层次性。股票的市场价格以内在价值为基础,信息的披露首先能够改变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盈余和未来股利支付能力的估计的概率分布,进而引起市场价格的波动。这里我们有必要划分两类信息:系统信息和非系统信息。系统信息是指那些能对所有上市公司未来经营状况产生影响的信息,如政策信息、宏观政治经济形势信息等;非系统信息是指仅影响个别上市公司未来经营状况的信息,如会计盈余信息、股利分配信息等。非系统信息将直接影响上市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净资产收益率、资金成本率等因素,这些将直接影响股票的内在价值。而系统信息首先影响的是上市公司的生存环境,市场环境的改变必然影响几乎所有上市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货币政策的变动对股票的未来收益有重要的预测作用(Patelis,1997)。非系统信息对股价的影响是直接的,系统信息对股价的影响是间接的。非系统信息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是产生非系统风险的根源,系统信息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是产生系统风险的根源。由于非系统信息对股价的影响比较直接,而且对于其影响的认识比较统一,故这里我们将注意力集中于系统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Ⅵ 我国股票市场成立的原因
我国股票市场成立的原因:
通过股票市场发行股票,大量的资金流入股市,又流入了发行股票的企业,促进了资本的集中,提高了企业资本的有机构成,大大加快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股票的流通,使小额的资金汇集了起来,又加快了资本的集中与积累。
所以股票市场一方面为股票的流通转让提供了基本的场所,一方面也可以刺激人们购买股票的欲望,为一级股票市场的发行提供保证。同时由于股市的交易价格能比较客观的反映出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股市也能为一级市场股票的发行提供价格及数量等方面的参考依据。股票市场的职能反映了股票市场的性质。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股票有如下四个方面的职能:
一、积聚资本
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发行股票来为公司筹集资本。上市公司将股票委托给证券承销商,证券承销商再在股票市场上发行给投资者。而随着股票的发行,资本就从投资者手中流入上市公司。
二、转让资本
股市为股票的流通转让提供了场所,使股票的发行得以延续。如果没有股市,很难想象股票将如何流通,这是由股票的基本性质决定的。当一个投资者选择银行储蓄或购买债券时,他不必为这笔钱的流动性担心。因为无论怎么说,只要到了约定的期限,他都可以按照约定的利率收回利息并取回本金,特别是银行存款,即使提前去支取,除本金外也能得到少量利息,总之,将投资撤回、变为现金不存在任何问题。但股票就不同了,一旦购买了股票就称为了企业的股东,此后,你既不能要求发行股票的企业退股,也不能要求发行企业赎回。如果没有股票的流通与转让场所,购买股票的投资就变成了一笔死钱,即使持股人急需现金,股票也无法兑现。这样的话,人们对购买股票就会有后顾之忧,股票的发行就会出现困难。有了股票市场,股民就可以随时将持有的股票在股市上转让,按比较公平与合理的价格将股票兑现,使死钱变为活钱。
三、转化资本
股市使非资本的货币资金转化为生产资本,它在股票买卖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非资本的货币向资本的转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股市的这一职能对资本的追加、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给股票赋予价格
股票本身并无价值,虽然股票也像商品那样在市场上流通,但其价格的多少与其所代表的资本的价值无关。股票的价格只有在进入股票市场后才表现出来,股票在市场上流通的价格与其票面金额不同,票面金额只是股票持有人参与红利分配的依据,不等于其本身所代表的真实资本价值,也不是股票价格的基础。在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有可能高于其票面金额,也有可能低于其票面金额。股票在股票市场上的流通价格是由股票的预期收益、市场利息率以及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但即使这样,如果没有股票市场,无论预期收益如何,市场利率有多大的变化,也不会对股票价格造成影响。所以说,股票市场具有赋予股票价格的职能。
Ⅶ 炒股的意义何在
炒股就是从事股票的买卖活动。炒股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证券市场的买入与卖出之间的股价差额,获取利润。股价的涨跌根据市场行情的波动而变化,之所以股价的波动经常出现差异化特征,源于资金的关注情况,他们之间的关系,好比水与船的关系。水溢满则船高,(资金大量涌入则股价涨),水枯竭而船浅,(资金大量流出则股价跌)。
股票交易实行价格优先、时间优先:股票连续竞价时段,因为有许多投资者可能同时买卖同一只股票,所以交易所制定了“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如某只股票现价5.66元,如果甲投资者此时输入5.66元的买入价,而乙投资者同时输入5.67元的买入价,则乙投资者的申报优先于甲投资者的申报成交。如果大家申报的买入价格相同,则谁先输入买单谁先成交。卖出股票亦如此。某只股票如果现价是5.66元,甲输入5.66元的卖出价,而乙同时输入5.65元的卖出价,则乙的申报优先于甲的申报成交。如甲、乙输入的卖出价相同,则谁先申报谁先成交。这种情况在某只股票股价突然飚升或突然急速下探时更加突出。
Ⅷ 股市市场建立和发展的意义
对促进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Ⅸ 股票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一,股票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1,世界股史
股票至今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它伴随着股份公司的出现而出现。随着企业经营规模扩大与资本需求不足要求一种方式来让公司获得大量的资本金。于是产生了以股份公司形态出现的,股东共同出资经营的企业组织。股份公司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股票形态的融资活动;股票融资的发展产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股票的交易需求促成了股票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股票市场的发展最终又促进了股票融资活动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发展。股票最早出现于资本主义国家。
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诞生于1602年在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股份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态出现以后,很快为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利用,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伴随着股份公司的诞生和发展,以股票形式集资入股的方式也得到发展,并且产生了买卖交易转让股票的需求。这样,就带动了股票市场的出现和形成,并促使股票市场完善和发展。1611年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就进行着股票交易,并且后来有了专门的经纪人撮合交易。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最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股票已经成为大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资者投资的基本选择方式;股票市场(包括股票的发行和交易)与债券市场成为证券市场的重要基本内容。
2,中国股史
1916年,孙中山与沪商虞洽卿共同建议组织上海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拟具章程和说明书,呈请农商部核准。1920年2月1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在总商会开创立会.2月6日交易所召开理事会,选举虞洽卿为理事长。农商部终于在1920年6月批准在上海设立证券物品交易所,运作模式引用日本所,还聘请了日本顾问。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采用股份公司形式,交易标的分为有价证券、棉花等7类。这就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股票。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履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的职责,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证券交易所所的主要职能包括: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和设施;制定业务规则;审核证券上市申请、安排证券上市;组织、监督证券交易;对会员进行监管;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管理和公布市场信息;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职能。目前中国股票已有300支左右。
中国股票发行经历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间还隔有汪伪政府),新中国人民政府。使用购买股票的币种有银两、银元、法币、中储券、关金券、金元券、人民币。如今,收藏界把这百余年发行的股票进行分组:分为清代、民国、解放区、新中国、新时期、上市公司股票再加股票认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