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地产股票市值
1. 股市以后行情如何
美国经济的衰退肯定会对中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但是不是致命的,因为中国政府前期和法国,英国签署了一系列大订单和经济合作协议,就有共同努力扩大彼此的经济联系,减少对美国经济依赖程度,减少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程度,而决定中国股市未来前途的真正因素是中国经济,只要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中国股市的牛市就不会就此结束。而经济层面的变化又会带来政治层面的变化,美国的衰退为中国创造了个加速超越美国的机会。百年难遇呀。 那天大盘暴涨量能有所放大,国家关于开放两支基金近120亿份股的消息成为那天大涨的引线,吸引了前段时间一直在场外观望的资金的“部分”介入,形成了的大红盘,而观望资金很多是游资,游资的特点是快进快出,这对后市行情来说是不稳定因素,上海如果能突破4619点的压制才有看高5130点的机会,如果连5130点都能突破才能确认是真正的反转,那时候才会有更多的资金被吸引入市,来推动股市冲击5500点这个套牢较重的区域。突破了5500点这个区域大行情才有可能真正的出现。建议布局重点放在业绩好的股上,这波行情有可能是以业绩浪为主(以前都有类似的情况)。由于现在场外资金只是部分介入,当场外资金大规模介入的时候,08年的行情就顺其自然的出现了。而深圳的情况要好于上海股市,深圳突破16615点的压制,如果后市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升势,走高请留意17810这个点位附近,如果能突破将进入上升通道,一举扭转近期的颓势。如果大盘无法突破压力点位,请注意回避短线风险。而美国次贷危机对投资者的心理层面的负面影响可能还会继续蔓延,美股周五尾盘全面下滑,道指跌幅过百。对经济成长前景的担心情绪重返市场,抵销了亚马逊宣布回购股票计划的利好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担心次贷问题正在蔓延到抵押贷款证券、汽车贷款等其他形式的信贷市场上,而且信用卡违约案例也正在增多,其实心理层面的看空是最不乐观的,如果在节后开盘前几个交易日美国股市继续保持低迷,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波及中国股市,使中国股市产生震荡,存在短线风险请谨慎操作(当然美国股市涨是大多数人都愿意看到的最理想的情况,这会使中国股市的外围情况更乐观,对节后股市的上扬是利好)。 之前出现暴跌收盘,大多数股再遭重创,之后机构再次抛出了导致股市暴跌的五大原因分析!
1、外部因素遭成暴跌:机构认为外围股市大跌导致港股大跌再牵连A股中同时拥有AH股的股票大跌,形成了对中国股市的间接联动。这个原因对中国股市造成负面影响是肯定了,因为AH股的股票在中国基本上都是权重股,权重股下跌股市不可能独善其身,首先,受次贷危机影响最重的是银行板块,以中国银行为例,该公司在次贷危机中直接损失高达70亿人民币,而由此引发的国家调低该公司贷款额度200亿人民币是后续影响,而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0.5个百分点,根据专家估算这会直接造成银行的业绩缩水15%以上,而银行业受此重创,机构分析专家却对外宣称这不会影响银行业的后市看好预期,既然不影响金融板块的盈利预期,那为什么在机构大力稳定散户继续持有金融股的同时,最新的基金报表却显示基金在大量出货金融类股,很多金融类股的主力在这段散户犹豫的时间内基本上大多数筹码抛售完毕,仅剩少量的筹码了。他们的目的很明显了,散户抢着和他们出货,基金怎么可能这么顺利的就全身而退,而次级债负面受影响第二位的是地产板块,近期部分地区的房价快速下挫,负面影响后市还会继续扩大,和房地产相关的板块都会直接或间接的陆续受到负面影响,而相关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将大打折扣,所以近期房地产的很多股也成为主力资金陆续撤离的迹象,该板块后市总体来说也是不很乐观.其次是出口占主要盈利渠道的公司将直接受到美国经济衰退的负面影响,而钢铁板块,有色板块,电力板块等受国家负面政策的影响的板块,近期也有部分股已经出现主力阶段性出货的迹象,和前期的预期一样,这几个板块将出现严重的分化,二、三线股可能成为主力资金抛售的对像,因为他们的盈利能力不佳,在长期的宏观政策下可能一蹶不振,主力也有所察觉开始提前撤离。 所以说外围股市大跌只是表面的诱因,(其实根本不能对中国股市造成致命影响,都是机构顺势而为换股造成的)机构不停的强调这个原因是为了掩护他们的资金出局换股的真正意图。
2、获利回吐:最新的调查显示07年介入的散户亏损的高达94%,钱到哪里去了,机构包里去了,获利回吐也是机构获利回吐(换股)这个原因说到底就是和1一样的。
3、大小非解禁、新股发行、再融资:这个问题是可以直接影响到中国股市的运行的,大小非解禁现在虽然对资金面造成了压力但是还没到最严重的时候,不足以对股市造成致命的影响,而真正要注意安全的是7月和12月,7月解禁将达到145.07亿股,12月将达到134.75亿股!而新股IPO发行确实会对资金面造成压力,但是后期的新股发行可能散户要注意回避中国石油这类的超级大盘股,如果上市前机构唱得太好听了说要重仓配置,那就想想中国石油吧。要防止机构再次故技重施!而平安的巨额再融资暂时只是平安单方面的一相情愿,从机构的态度来说就比较明显了,机构大量清仓了结平安和人寿就是对该巨额融资的回应,后市就算该融资金通过了国家的允许,可能不会是1600亿之巨,会少很多。
4、云掌财经创业板块:客观来说创业板基本都是些小市值的股票,不会对股市资金造成太大的抽血作用,就算影响也只是心理层面的影响。
5、紧缩政策:前面就已经谈到过,紧缩政策会对股市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具有指向性,部分金融、地产、有色、钢铁、石化等政策长期负面影响的股确实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从基金撤退后进入的板块(中小板、化工、医药等板块)来看,他们并没有放弃中国股市,只是换股而已,由于撤退的这些板块只要你稍微留意下就能知道主力撤退后大盘会受到什么严重的打压,主力撤退的这几个板块几乎全是权重股,这就是真正导致大盘暴跌的原因,而高位接筹码的散户风险巨大,没有主力资金推动的大盘股靠散户是很难推动走得很远的。 稳健的投资者应半仓介入被误杀的业绩优良具有成长性的股了。 只要你手中的股不是这次大跌主力在大量出货的部分金融,地产,钢铁,有色,石化和部分炒作过度的奥运,农业,糖碱涨价股和垃圾股,就是安全的,暂时不要慌。 一二月份主要是蓄势震荡期,主力忙着换股调仓,还不会发动大行情。主要以清洗散户为主,大跌也是主力资金人为造成的。昨天更是变本加厉,散户已经出现恐慌性的抛盘,主力资金的目的也达到了,只要主力筹码没吃够,换股没完成,散户没出局,大行情就不会产生,而部分主力持续减持的个股请散户在该股冲高时止损,一般主力出局后该股就很难有什么作为了! 可以说这次大跌就是主力的阴谋而已,借各种不利的消息,顺势杀跌,打低股价顺便调仓,一举两得,如果没有利空消息,主力资金就没有借口随意大幅度打压大盘,他们也怕惹怒政府要求股市稳定的夙愿,而现在正好,全球股市大跌,存款准备金上调,平安扩容,股制期货和创头板块可能提前上市等传闻就成了主流资金名正言顺的打压大盘和股票的借口,反正股市大跌的责任,就落不到主力的头上了,自然有很多事情顺便背黑锅,而真正的黑手和意图就被掩盖起来的。 由于支撑股市继续上扬的众多原因仍然在,所以,现在的波动是主力资金的短期行为而已,08年大行情8000点不是梦!但是要上10000点我认为可能性不大!今年下半年大盘到达8000后请注意风险,建议改为半仓操作,规避风险!二、三月份应该是很多业绩预期良好的股业绩浪的最好的阶段。而真正要谈风险较大的月份,四月份的风险应该才是最大的,业绩浪差不多到那个时候有褪潮的趋势了,个股的分化将迅速加大。股市长期的记录也显示四月才是应该留意的一个月,在该月要把部分业绩提前透支的股票换掉!奥运会可能会成为股市的分水岭但是不是股市的结束! 其实不存在牛市是否结束的担忧,股市有涨就有跌这是规律,如果08年最高冲到8000了,那奥运后经过调整跌到5500左右,经过一定时间的沉寂后,中国股市还会去挑战新的高点,只要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没有停步,中国的股市也不会止步,当很多年后中国股市站在20000点高位的时候,可能我们才会发现原来8000点只是中国股市征途上的一个歇脚点。 而人们应该最关注的行业主要还是,奥运、消费类、军工、3G、医药、化工和受国家政策长期利好的环保以及农业、新能源、,而钢铁、纺织、有色、地产、电力、石化....等由于受国家政策的长期利空,将受到很大的打压。请紧跟投资的主流,这样才能收益最大化! 人们应该最关注的板块最新态势补充!2008年2月11日 中国大型客机公司有望在两会前成立的预期,可能会诱发游资对相关利好公司的炒作,既然是游资参与的炒作都是比较短的行情,请注意风险。 基本上每年2月到4月之间都能产生比较好的业绩浪持续时间也比较久是大盘的主浪的驱动能量这和上面谈到的纯粹游资推动的题材行情差别很大!现在基本上要把选股重心从前期的爆炒农业、奥运、化肥、军工、糖、碱、钾肥涨价的短线题材炒作,逐渐提前转移到业绩优异的股中,为随时可能爆发的业绩浪提前布局了,这样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而电力板块由于国家最近宣布将对电价进行长期的限价措施,这对该板块是利空消息,调低对该板块的盈利预期! 由于尚福林公布争取上半年将把创业板块推上市而引发的游资对创投板块的狙击行情是否具有持续性还有待观察,请散户朋友谨慎追高!
2. 楼市调控再升级,地产、物业股市值一日蒸发超千亿
进入7月,楼市调控突然越发严厉了,从中央到地方,新一轮的问责、打补丁已经开始,限购、限贷、监管统统升级。
叠加三道红线、两集中等调控政策,有地产界人士表示,房地产正在迎来过去几年最严厉的调控,影响不可小觑。
让开发商和市场早就感受到了政策面的凉意,而地产股更是首当其冲,先“跌”为敬,年初至今已跌去了16%;而现在,调控风暴更延伸到了开发商的后花园——物业板块。
上周末对教育板块的整治,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周末后的第一个交易日(7月26日),“地惨”板块再度创下年内新低,板块指数直逼2018年股灾。而物业股也因在楼市整顿范围之内,迎来罕见大跌,世茂服务跌了20%,碧桂园服务也下挫16%。
调控瞄向大地产
与过往调控仅在楼市不同的是,这一次调控更加全方位了,瞄准的是“大地产产业链”。
7月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因城施策,重点整治房地产开发、房屋买卖、住房租赁、物业服务四方面问题。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建立“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机制,就需要建立覆盖开发、销售、租赁、物业等全链条的监管覆盖范围,直至在房地产市场秩序领域,建立长效机制,打断投资炒作、钻空子的念想。
地方调控也毫不放松。上海又打出一套组合拳,提高房贷利率、规范二手房交易等等,继续为楼市打补丁。
在7月23日上海出台调控政策的同日,绍兴、杭州等城市也应声加码,给楼市戴上紧箍咒,调控之势只增未减。
不过这样的调控显然超出市场的预料,经过周末的发酵,不仅“地惨”板块在周一继续遭到投资者的遗弃,就连火了两年的物管板块也遭遇罕见的暴跌。
房地产(中信一级)指数在7月26日这天下跌了4.21%。连万科A都跌了7.57%,告别了22走向21,保利地产也跌了6.64%,收于10.41元/股。
从年初到现在,该指数共下跌了16.2%,与2018年金融危机时的低点仅一步之遥。也难怪“地惨”板块今年以来就一直遭受投资者的遗弃。
物业股则是通知出台后才大幅下跌的。截至7月26日收盘,碧桂园服务跌幅16.60%、融创服务跌幅13.87%、世茂服务跌幅19.55%、时代邻里跌幅11.11%、旭辉永升服务跌幅17.47%、金科服务跌幅18.15%、华润万象生活跌幅14.07%、中海物业跌幅14.07%。
从上面这组数据也可以看到,基本上各家都蒸发掉了10%-20%的市值,无论行业内大哥还是小弟都没能幸免。很快摩根士丹利对于这场突发的股灾做出了判断,对内地物管股行业的看法,从原来的“吸引”降至“符合预期”。
美银证券对此也打出问号,随着内地物管股即将公布中期业绩,市场将持续作价值重估,但预期在众多潜在负面因素下,中期业绩将是“惊多于喜”。
也有分析人士表示,物业股近期低迷,是受到近期中小物管企业上市的影响,投资者对已上市的公司价值存在疑虑,而通知让这种疑虑被进一步放大,认为行业将遭受政策打击。
行业分化将持续
房地产行业已经变天了,投资者对此已有共识。
“地惨”板块的持续下跌、物业板块在经历两年热潮后的踟蹰,乃至房地产的上下游产业链的下跌,大地产产业链最近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已不尽人意。
要知道,地产板块在2016年后也是经历过一年半的大牛市,不少投资者从碧桂园、融创身上都赚到过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收益。这些投资者对房企都曾有过信仰,认为股价会随着规模、利润的扩大永远涨,但到如今,这些投资者却在撤离。
投资者看到的是,房企正在不断地暴雷,从华夏幸福到泰禾,再到最近的蓝光发展、协信等等,整个行业正在不断出清。
而像恒大等过去草莽增长的房企,也在“三条红线”之下现了原形,以至于整个行业都出现了信心危机。阳光城举报债券做空,融创接连出手回购,为的都是稳住投资者的信心。
分析人士认为,经过本轮调整之后,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担心已经过度了,这次不是像2008年一样是全局性、系统性的风险,整个行业在分化。本轮地产的信用风险可以通过快速销售回款解决。
天风证券陈天诚指出,随着“因城施策”常态化,政策稳定性提高,行业风险溢价率将下降,行业融资端的再收紧,或进一步催化企业间的分化。
陈天诚认为,三道红线将在未来三年深刻改变房企经营行为,过去以高预期毛利率为主的强投资公司的表现,将弱于低毛利率投资预期的强运营公司。
假以时日,甚至到今年底,房地产十强、30强、50强的公司,座次将重排。
这样的变化也正发生在物业股之上。碧桂园服务收购蓝光嘉宝服务控制权、融创服务收购彰泰服务80%股权等,据克而瑞不完全统计,在今年上半年里,物管行业的收并购总额接近133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的100亿元。整个行业也从“大鱼吃小鱼”转向“大鱼吃大鱼”。
也有一些房企希望赶着上市的最后窗口,将自身物业拆分上市。但最后虽然成功上市了,估值却不再有前两年上市的物管企业享受的高估值。从市场表现看,已上市的物业股中,头部的企业的估值能在40倍PE往上,而今年上市的企业则普遍在10倍PE左右。
有地产分析师指出,产生这样的分化,主要是因为认为这些中小物业最后逃不开被并购的命运,或者说和头部物管企业相比,不具备竞争力,因此估值也就处于非上市公司估值的水平。
中金则认为,调控涉及物业的政策,为行业监管政策的一贯延续,目的是持续引导行业规范化、市场化发展,有利于合法合规经营、具有市场化竞争力的头部企业进一步扩大份额。
如中信证券所说,中国市场异常庞大,空间具有不可移动的特征,围绕特定区域开展高密度布局,甚至参与制定智慧城市的标准,确实有可能诞生独特的,有竞争力的头部公司。
3. 在什么地方可以查看,金融、地产、消费、农业等板块所占证券市值的比例
可以在,交易所的公告栏里查到
同时,可以通过交易软件,自己计算。
数据导出到EXCEL然后,求和汇总计算。
4. 沪深300指数基金有那些
沪深300指数基金目前共有以下17只:
1、嘉实沪深300LOF
2、博时沪深300
3、鹏华沪深300LOF
4、工银瑞信沪深300
5、国泰沪深300
6、华夏沪深300
7、建信沪深300LOF
8、大成沪深300
9、南方沪深300
10、国投瑞银瑞和300LOF
11、富国沪深300
12、广发沪深300
13、易方达沪深300
14、银华沪深300LOF
15、国海富兰克林沪深300
16、银河沪深300价值
17、申万巴黎沪深300
(4)金融地产股票市值扩展阅读:
沪深300指数,是由沪深证券交易所于2005年4月8日联合发布的反映沪深300指数编制目标和运行状况的金融指标,并能够作为投资业绩的评价标准,为指数化投资和指数衍生产品创新提供基础条件。
沪深300指数的编制目标是反映中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变动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并能够作为投资业绩的评价标准,为指数化投资及指数衍生产品创新提供基础条件。
指数成份股的选样空间:上市交易时间超过一个季度,除非该股票上市以来日均A股总市值在全部沪深A股中排在前30位。
5. 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榜公布,前五强是
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榜公布,从总体的城市排名上看,北深沪杭广仍然稳居全国前五强。
据悉,近日,证券时报发布的《中国内地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榜(2020)》统筹了全部A股,以及主营业务在内地的港股和美股数据,发现中国内地上市公司总市值在2020年底成绩喜人,一举冲到116万亿,相比2019年底增长了约29万亿,增速达33%。
从地域分布上看,前十榜单中北方城市只有北京天津入围,比重仍然逊色于南方。同时,中国内地GDP前三也恰好是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最高,拥有最多家千亿市值公司的三座城市——北深沪。不难看出明星企业对城市成长的强大推动力,互联网产业的分布更是引擎之一。
(5)金融地产股票市值扩展阅读:
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前三的城市
北京以27.18万亿打头,拥有49家千亿市值公司,不仅有很大比重的央企,还有全国最精华的高等教育资源,使得北京成为了坐拥美团、京东、小米、网络等“吸金”大厂的互联网之都。
排名第二的深圳分布着456家上市企业,总市值16.36万亿,其中25间市值过千亿。除了QQ音乐及腾讯音乐两家大厂之外,金融地产、电子通信领域也发展蓬勃。如果剔除央企的数据,但看民营企业,深圳则以15.22万亿的上市公司总市值继续高居全国榜首。
上海12.42万亿坐稳第三位,不仅拥有哔哩哔哩、东方财富、陆金所、哔哩哔哩、携程网等互联网企业,芯片产业也正在浮现良好势头。在前五名之中,上海的上市公司在去年表现也最为突出,增值金额排名第一。
6. 请问中国散户资金占中国股市份额多少
散户资金:股市用语。进行零星小额买卖的投资者的资金,一般指小额投资者,或个人投资者资金。
看大盘就可以,来自中国证监会25日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沪深股市上市公司共有1628家,总市值达23.57万亿元,流通市值11.67万亿元,市值位列全球第三位。
7. 股票前五大板块是什么 比如 金融,地产,还有什么
五大板块分别为:
金融、地产、有色、煤炭、钢铁
权重股(weighted stock)就是总股本巨大的上市公司股票,它的股票总数占股票市场股票总数的比重很大,权重就很大,权重股的涨跌对股票指数的影响很大。
权重只在计算股指时有意义,股指是用加权法计算的,谁的股价乘总股本最大谁占的权重就最大 ,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总市值位列前两位,其涨跌对指数影响较大,小市值公司一个涨停也许对指数只带来0.01点的影响,工商银行涨停,指数上涨60点。这就是权重股
8. 股市中的五大权重板块是哪些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股票市场投资,但是很多的新手对于股市并不是十分的了解,小编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股市的一些基本知识,今天我们先讲解下股市的五大权重板块有哪些?
三.股市投资需谨慎
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稳定,所以股市也是收益不错,许多的新手都开始投身于股市当中,但是小编想提醒大家的是,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要谨慎,但进入股市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对于一些基础的知识还要多些了解,在进入股市之后应当先以学习为主,不要盲目的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9. 在股票中,大蓝筹股票是哪些
大盘蓝筹主要是指总市值和流通市值比较大的,至于具体是多少,其实这个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这些股票通常集中分布在一些特定的板块中,比如金融地产、白酒等,我做了一些整理,具体如下:
一、金融地产
4. 家电家居
格力电器:注于空调领域,空调市占率常年位居全国前列,产业链覆盖上下游,是空调领域的绝对龙头,也是空调业务最强的一家企业。2019年净利润247亿元,市值3520亿,ROE在30%左右,毛利率32% ,净利润增长16%-45%,大量的机构抱团。
美的集团:综合白电龙头,也是家电行业综合性龙头企业,产品涵盖空调、冰箱、洗衣机、小家电等诸多领域,各类产品市占率靠前,多元化效应显著。2019年净利润242亿元,市值4340亿,净资产收益率连续四年保持26%左右,毛利率25%左右,净利润增长15-20%,外资抢筹,大量的机构抱团。
苏泊尔:国内厨房小家电龙头之一,产品涵盖电饭煲、电磁炉、压力锅等,市占率长期居国内前列,ROE 在21-28%之间。毛利率30% ,净利润增长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