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成长的股票市值
Ⅰ 股票市值是多少以上为大市值股票
10亿以上。
1、大市值股票也就是大资金股票,就是股票资金实力强,股本比较雄厚的股票。这些股票在总市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比如像中国石化等等,都是属于大市值的股票。
2、一般大市值股票的波动会影响整个大盘的变化,目前沪深两地总市值超过百亿的品种一共有1000多只,这些股票都是大资金看好的。就中长线来说,机会主要在大市值的股票里。
Ⅱ 2015哪些股票被低估
蓝筹风潮正盛,一个最可成为注脚的例子是,由于重仓蓝筹,福建滚雪球这匹黑马或将逆袭成为今年私募冠军。而2015年券商热推的21只金股榜单中,蓝筹也占大多数席位。
坚守成长股的机构,这个冬天却分外难过。不过,2015年,他们仍相信,资金大潮退去之后,真正代表未来趋势的行业和股票才值得长期持有。
2015年,风也许仍无定向,但找到有价值的猪,风,总会来的。 据记者 卢远香 深圳报道
年末蓝筹股的暴涨行情,让坚守成长股的基金经理在最近半个月陷入了“冰窟”般的煎熬状态。
自12月16日至30日,创业板综指在11个交易日下跌229.30点,跌幅达到12.77%。同期,中小板综指下跌734.74点,跌幅达8.78%。对重仓成长股的基金而言,这段时间不是“满仓踏空”,而是“满仓亏钱”。
面对蓝筹暴涨、成长杀跌的结构性行情,一批坚定看好的成长股基金经理仍在年末积极调整持仓,布局2015年成长股的机会。
据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机构布局成长股分两条主线:一条是寻找基本面优良、估值便宜的大市值白马成长股,如消费、医药;另外一条是循着经济转型的主线,投资行业空间更大、高估值的小市值成长股,如移动互联网、自动化装备、环保等。
潜伏“经典成长”
同样是看好成长股,但不同风格的机构选股偏好有明显差异,其中一类机构在当前位置布局的是代表着“经典成长”的大市值白马股。
“传统行业的一批白马龙头公司,如蓝色光标(300058)、海康威视(002415)、杰瑞股份(002353)、大华股份(002236)等,它们是今年市场表现最熊的一批股票。”一位管理着60亿规模基金的成长风格基金经理陈林(化名)透露,其近期正加仓这类白马成长股。
蓝色光标、大华股份、海康威视等标的是创业板和中小板中的大市值成长股,亦是2013年表现最好的一批股票。四川航宇汇金,专业股票配资。但自2014年年初开始,市场偏好转向“小而美”,各路资金纷纷抛弃百亿市值的白马成长,转而追逐市值50亿以下的中小成长股。
“年初大家抛弃白马成长股,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市值已经到100亿甚至是200亿,股价上涨的弹性不足。”陈林表示,但这批股票基本面并不差,只是略低于市场乐观时的预期。
从盘面上看,国防军工、计算机、传媒、医药等板块涨幅居前,房地产、石油、有色金属、券商等板块跌幅居前。
分析人士指出,周期股资金流向出现明显差异,显示当前市场热点仍然以周期股为主,只不过资金更加青睐前期涨幅不大品种的潜在补涨机会。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基本面低迷的煤炭、钢铁股纷纷大幅补涨的时候,其实也意味着本轮周期股热情达到了较高水平,随着周期板块轮动基本完毕,后市调整分化预计很难避免。分析人士建议投资者适度将仓位向消费类股票转移。
Ⅲ 2020年成长股业绩股票排名有哪些
1、亨通光电
2015年净利润5.7282亿,增长66.44%;2020年净利润13.1639亿,增长129.81%;2020年半年报净利润7.6742亿,增长100.67%。
根据过去2年下半年业绩占全年的比例70%推算,全年利润25.5亿,增长94%。根据机构盈利预测2020年净利润22.8亿,2020年净利润30亿,增长26.6%。2020年市值419亿,对应动态市盈率14倍。
2、长信科技
2015年净利润2.37亿,增长43.46%;2020年净利润3.47亿,增长46.01%;2020年半年报净利润2.99亿,增长119.42%。
根据过去2年下半年业绩占全年的比例58%推算,全年净利润7亿左右,增长134%。根据盈利预测2020年净利润9.8亿,增长40%。2020年市值207亿,对应动态市盈率21倍。
3、世联行
2015年净利5.09亿,增长29.17%;2020年净利7.47亿,增长40.49%,2020年中期净利2.85亿。
根据前2年中报占全年30%左右计算,2020年全年净利应达9.5亿。根据2020年-2020年股权激励计算2020年净利应在13.2亿左右,2020年市值252亿,对应的动态市盈率为19倍。
4、鹏辉能源
2015年净利润8728万,增长44.89%;2020年净利润1.39亿,增长59%;2020年半年报净利润9621万,增长120%。
根据过去2年下半年业绩占全年的比例66%推算,全年净利润2.8亿,增长102%。根据盈利预测2020年净利润4.6亿,增长64%。2020年市值92亿,对应动态市盈率20倍。
5、中顺洁柔
2015年净利润8819万,增长30.65%;2020年净利润2.60亿,增长195%;2020年半年报净利润1.56亿,增长47.81%。
根据盈利预测全年净利润3.6亿,增长38%。根据盈利预测2020年净利润4.7亿,增长31%。2020年市值100亿,对应动态市盈率21倍。
Ⅳ 中国市值最大的前30支股票
截止2009年5月26日,沪深总股本在前30名的股票:
1/中国石油
2/工商银行
3/建设银行
4/中国银行
5/中国石化
6/中国人寿
7/中国神化
8/交通银行
9/中国平安
10/招商银行
11/中信银行
12/中信证券
13/中煤能源
14/浦发银行
15/兴业银行
16/上海电气
17/长江电力
18/紫金矿业
19/中国远洋
20/中国中铁
21/XD民生银(民生银行:当天除权,以后总股本会
有变动.)
22/上港集团
23/海通证券
24/中国铁建
25/贵州茅台
26/宝钢股份
27/上海汽车
28/华能国际
29/大唐发电
30/江西铜业
Ⅳ 怎么找上市公司以前年度的股票市值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要澄清几个概念,一是公司的账面价值,简单地说是指净资产除以发行的总股份,一般情况下股票的市值会高于其账面价值,而账面价值也是公司可以分发给股东的最大的资产,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分发,因为公司还要经营。二是公司的价值,投资者所认为的公司的价值,不仅包括公司当前的价值即账面价值。还包括对于公司未来成长的预期,说的理论一点是指对于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股票价格的涨跌理论上讲是应该围绕公司价值涨跌,从长期来看所有的市场都会如此。但从短期来看,波动的幅度各个国家的市场不一样,中国的市场没有做空机制,因此缺乏一种稳定市场的均衡机制,这样会使股票的涨跌幅度,被无限放大,甚至会极度脱离公司价值。
Ⅵ 现在中国股票市值排名
公司名称 市值(亿)
中国石油 23170
工商银行 16133
建设银行 12946
中国银行 10458
中国石化 9658
中国人寿 7758
中国神华 5596
交通银行 3944
中国平安 3350
招商银行 2846
其市值计算皆以2010年3月15日收盘为准。
Ⅶ 有没有这样的股票:1高成长 2市盈率低于60, 3市值不超过50亿
绝对有,但这并不能保证你一定买了就赚钱。买股票是一门学问,你说的这些真是太简单的指标了。
Ⅷ 小市值,大题材,低市盈率,高成长的股票有哪些
从消息面看,证金公司负责人介绍,证金公司连夜回应称未卖出任何上市公司股票,管理层呵护股指意图明显。在证金公司回应了减持传闻之后,A股近期利空可谓一一破除。在国家队资金仍维稳、管理层呵护市场下,大盘继续向上冲高是大概率事件。而在大盘强势冲关下,具有中报高送转主力积极运作类成长股,成为冲关新龙头可能性最大,从而成为投资者扭亏、调仓的最佳投资品种。
Ⅸ 现在所有股票的总市值有多大2005年以后上市的股票市值有多大拜托了各位 谢谢
现在的市场信心很脆弱,股民的信心很难恢复,不是一个简单的利好就可以企稳的,信心需要时间恢复,建议起稳再买入为好,个人认为市场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时间解决。 9.16号再度低开破位大跌,的确,市场比我们想像中还差,作为从业多年的笔者,经历过中国股市几乎所有的动荡,见过熊的、却真的没见过这么熊的。上期报告我们预期在宏观数据相对理想、在面临2100点、2000点两大整数关口的支撑,至少会短线横一下,给市场投资者一个喘息思考的时间,很可惜,我们又错了,我们不禁要问:中国股市到底怎么了?在跌幅超过66%、现在面临两大整数关口支撑的情况下,连横都横不住!这样的市场显然已经失去了理性分析的意义。 面对上述市况,我们无言以对!要知道这是已经打了股价两三折以后的再度暴跌,中石油从48元到现在的10元,中国平安从149元到现在的39元,我们还能讲什么价值!我们只能说在中国股市,博弈才是最本质的东西,蓝筹指标股已经仅仅具有交易价值了,可能已经沦为砸盘的工具,这对市场的长远伤害是极其巨大的。我们曾经说过由于股改彻底失败,政策面又不肯纠错,这使得市场出现严重倒退,这样的判断正在逐步实现,尽管笔者并不想看到这一幕。 很多蓝筹指标股都在今天破位了,照这种跌法,2000点根本没任何招架之力,1800点能否守住还是个未知数?究竟是谁利用指标股来砸盘的呢?有人判断是境外力量,有人说是大小非,有人说是基金保险等国内机构,我们认为探讨这些都没有用,关键是找导致这种局面的成因,根本就在于政策面的软弱!连救市都不敢提、明知股改政策需要调整却不作为,这让国内投资者怎会有信心?怎能不让砸盘者胆大妄为! 现在中国股市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股灾,市场本身的规律和功能已经遭到严重破坏,想扭转这个局面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必须所有市场参与者共同努力才行,政策面应及时纠正股改政策,启动紧急救市方案,才有可能化险为夷,否则,只有看着市场自由落体吧,等着大小非都不想抛了才能找到真正的大底,这个底是残酷的!因为它意味着中国股市再度推到重来。 今年以来市场呈崩盘式下跌走势大大出乎市场的意料,进入八月份市场跌跌不休,股指越走越弱,盘中始终难有像样的反弹出现,应了那句老话,弱势不言底,本轮跌势非常恐怖,目前股指累计跌幅已66%,股指已快接近10年均线区域,已达到投资者10年的投资成本线,有部分个股已屡创历史新低,大多数股票被打了三折,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广大散户都伤痕累累,市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如此巨大的跌幅这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是很罕见,除了制度上的原因,大小非成为市场下跌的罪魁祸首,而以银行股为首的权重股则充当了市场的领跌品种,投资者信心严重缺失,市场在投资人气无气大伤后,要想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希望能引起管理层的密切关注,目前市场处于最难熬的时候。 反弹时只能轻仓参与,历史上每一个重要的整数关口,都有较强的支撑。而2000点是一个重要的支撑关口,可以预见,在向下跌破2000点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些护盘资金会死守该点位,特别是跌破2000点之后,大盘有可能出现一波反弹。 不过,较高的估值,决定了2000点将无法阻挡大盘下跌的趋势。目前,市场对于上市公司业绩见顶的预期已经是空前的一致,虽然静态的市盈率已经在16倍左右,但是动态市盈率反而会在20倍甚至更高,更重要的是,目前平均市净率水平仍超过2倍,而大盘位于998点时,这一数据仅仅在1.5倍左右。 当前市场我们认为,在市场真正找到大底之前,市场可能会出现一波反弹,但是力度不会太大,极限将可能在2245点附近,甚至还难以达到2200点之上。因此,投资者可参与的空间并不大。如果要参与,仓位一定不能重,而且一定要设好止损点,一旦市场重新走弱,就应尽快出局。 技术上分析,2100点经过短暂的震荡争夺后,周三盘中很快被轻松击穿,股指回归2000时代,目前10年均线在2040点区域,后市仍有继续调整压力。现在来预测底部在何处已无任何意义,尽管股指已严重超跌,但因为左右市场运行格局的系统风险仍在不断释放当中,而管理层也迟迟难有实质性的重磅利好组合拳来救股指于危难之中,新低之后还有新低,导致市场人气异常低迷,市场最终能否走强还要看管理层的决策。 两大因素或削弱利好效应 对于这一组合性货币政策,业内人士认为有两点需要引起关注。一是货币政策的改变是针对证券市场还是针对实体经济领域的。在证券论坛中,不少网民们对这一组合性政策予以积极评价,认为这是极大的救市政策,似乎表明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与下调贷款利率是直接针对证券市场的。殊不知,这一组合性政策是针对实体经济,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间接的,是需要通过上市公司环节来发挥效用的。也就是说,这一组合性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首先得看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然后再看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之后才能谈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从而使得这一“利好”效应有了一定的折扣。 二是这一组合货币政策是否可以扭转市场一度存在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放缓趋势。就此点来说,似乎并不乐观,一方面是因为此组合性货币政策本身存在着对冲的特征,比如说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对中小市值商业银行股或将带来积极的影响,因为其意味着这些银行股的贷款规模或将增加,从而带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趋势。但也存在着利淡的信息,因为贷款利率的单方面下调,意味着银行股的存贷差或将收敛,这明显不利于银行股在2009年的业绩增长预期。值得指出的是,不少研究机构本来就对银行股在2009年的业绩增长持不乐观的预期,所以,此次贷款单方面下移将更强化这一不乐观预期。所以,银行股在今日的走势将难有积极的预期,尤其是存款准备金率并不下调的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股更是如此。如此就可能削弱这一组合性货币政策对股市盘面的正面引导作用。 谨慎看待中期拐点论 当然,由于这一组合性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部分乐观者仍将带来积极乐观的预期。一是因为这一政策的出台就意味着从紧货币政策有所松动。而众所周知的是,在去年10月份,A股市场见顶回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持续出台的从紧货币政策措施,所以,时隔一年之后,从紧货币政策的积极松动信号或将带来A股市场的中期拐点。二是因为这一组合性货币政策或将改变A股市场的资金面以及改善市场参与者对A股市场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放缓的预期,这也有利于凝聚市场人气,从而产生一轮行情的拐点。 不过值得指出的是,市场中期拐点论仍需要两个因素的配合:一是成交量是否迅速放大,因为成交量一旦持续放大,则意味着市场参与者对组合性货币政策的诠释结论是相对积极的,更多的资金将涌入市场,从而推动着A股市场的逞强;二是组合性货币政策能否改善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比如说房地产价格能否企稳弹升、汽车销售量能否回升,再比如说出口形势能否企稳弹升等等,这些信号的出现方才能够确立中期拐点论。 所以笔者认为,如果这些信息未出现的话,建议投资者谨慎看待中期拐点论,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时,市场由寒冬转为春天,也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聚集春的能量。更何况,当前A股市场所存在的大小非减持、新老划断后的限售股在解禁后的减持等信息也将弱化这一组合性货币政策的做多效应。也就是说,后续走势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预期。 市场短线有望企稳 当然,就短线走势来说,仍存在着企稳的预期。一是组合性货币政策的出台的确意味着从紧货币政策出现拐点的趋势,这对证券市场的利好效应是长久的,从而将极大地改善基金等机构资金对未来货币政策的担忧。二是组合性货币政策对地产股等周期性股票也有积极的刺激作用,从而推动着A股市场的短线走势相对活跃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