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的名字
㈠ 中国股神排名前十名
一、葛卫东
葛卫东,江湖人称“葛老大”,2000年做期货,数次爆仓,一度轻生。2004年阅读大量巴菲特书籍,使其领悟投资真谛,操盘能力迅速提升,近六年年均收益率120%,华尔街称之“东条英机”。如今坐拥150亿资产,荣登胡润财富榜第216名。
二、王亚伟
王亚伟,曾经的“公募一哥”,率华夏基金在5年内产出748.90%的总回报,成为业界神话。他为人低调,操作极其犀利,被誉为“中国最牛的基金经理”。然而,由于他操作风格过于果敢,2016年旗下基金表现令人唏嘘,王亚伟掉下神坛,但如今他涅槃重生,携240亿规模基金卷土重来,年化收益超70%,重回巅峰。
三、傅海棠
傅海棠,农民,养过六年猪,种过棉花、大蒜等。2000年做期货投资,2009年到2010年,18个月从5万炒到1.2亿,是国内期货界的“第一散户”。独创“天道”思想分析市场、把握节奏,不做任何技术分析,有“农民哲学家”的称谓。
四、蒋菲
蒋菲,史上“最牛散户”,25岁就通过炒股赚到4亿,一夜成名。她背景神秘,为人低调,所以其财富来源颇具争议,然而,从她对白云山的操作手法中,我们能看出她是一个典型的“浙江派”短线游资,出手及其果断,资产管理非常严格,交易体系自成一派。
五、赵丹阳
赵丹阳,人称“私募教父”,1994年出国,从事投资和贸易,1996年回归国内市场。2007年、2014年两度狙击A股,震惊股票圈。他擅长研究基本面,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能做出精准的判断,李大霄曾将他的交易逻辑与巴菲特、索罗斯相提并论。
六、林广袤
“浓汤野人”林广袤,2010年600万元多棉持仓3万手赚220倍到13亿,2011年1亿元空棉1万手赚7亿,被称为棉花奇人。2012年再入市场,亏损7亿,此后,暂退出期货,在华山修行。
㈡ 中国股市的著名游资有哪些
东吴证券杭州湖墅南路--已经移杭州文晖路
江湖排名:NO.1
历史战绩:一年成交700亿元,手握资金20亿,这就是名动江湖的东吴证券杭州湖墅南路营业部的历史战绩,该营业部也经常出现在众多股票交易排行中,而且经常参与蓝筹股的交易,最近一个月仅仅在中信证券上的交易总额就高达33亿元。
手握兵力:20亿元
必杀技:经常选择在新股、强势股上反复操作,而且见好就收。跟其他营业部不同的是,除了炒作热点题材股外,经常交易一些大盘蓝筹股,而且数量巨大,少则几千万元,多则上亿元。仅在4月25日一天就买入中信证券8.5亿元。
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
江湖排名:NO.2
历史战绩:国信证券被称为是敢死队的集中营,而最近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交易情况,却大大超过国信证券旗下的另外几大老牌敢死队,已经成为国信系的强势代表,有市场人士将他称为超级游资。
手握兵力:10亿元
必杀技:从最近这段时间该股的交易情况来看,快进快出仍然是其典型的风格,持股时间相对较长,虽然经常出现在龙虎榜中,不过手法很低调,很少出现在买入第一位。比如买入中铁二局,持股时间较长,采取的是边拉边出的办法,同样获得了超额收益。
中信证券深圳新闻路
江湖排名:NO.3
历史战绩:中信证券旗下的重要私募阵地,资金十分活跃,而且该营业部近期异军突起,成为游资集团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虽然势力还不如老牌营业部,但是攻势却仍然凌厉,频繁进出一些热点股票,近段时间收益也较高,是涨停板敢死队的新生代。
手握兵力:8亿元
必杀技:该席位经常出现在各个热点股票的龙虎榜中,其对大盘蓝筹股的判断十分准确,但操作成功率还与老牌营业部有些差距,在单独“作业”时也有亏损的情况。比如5月14日该营业部一共买入安源股份1119万元,但随后该股连续下跌,在20日、21日两天内又大规模卖出总额935万元,亏损近200万元。
光大证券宁波解放南路
江湖排名:NO.4
历史战绩:该营业部被称为短线涨停王最正宗的接班人,曾经以常常“吃”庄家而闻名,是江浙游资的典型代表。
手握兵力:6亿元
必杀技:在 “宁波涨停板博客”的显著位置有这样一句话:“崇尚价值投资,擅长超级短线”,这也正是该营业部操作最精辟的点评。比如该营业部在4月23日买进中国国航855万元,两天后又全数卖出,卖出总额为991万元,短期内取得了15%的收益。
东方证券上海宝庆路
江湖排名:NO.5
历史战绩:该营业部素有短炒专家的称号,而且有消息显示该营业部的触角不仅仅是股票,还热衷于炒作权证。
手握兵力:3亿元
必杀技:该营业部异常高调,要么不参与,要么就投入重兵,几乎都排在龙虎榜的买卖前三位中,而且参与的股票经常在盘中突然被强行拉起,有的甚至是直接拉到涨停,手法强悍。5月21日中石化罕见的出现涨停,“功劳”最大的就是该营业部,敢“玩”中石化,足见其实力非同一般。
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
江湖排名:NO.6
历史战绩:多年以来雄踞上交所成交量排名前几位,而且该营业部被称为 “制造亿万富豪的基地”,坊间传闻该营业部的总资产超过400亿元。
手握兵力:3亿元
必杀技:该营业部的操作手法同其他敢死队营业部区别不大,时不时都能够在龙虎榜中见到该营业部。
比如4月25日该营业部买入金钼股份,随后该股进入上升期,股价从当时的24元最高上涨到27.47元,该营业部也在接近高位处卖出,盈利超千万元。
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
江湖排名:NO.7
历史战绩:涨停板敢死队的鼻祖,全国投资者皆知,在多年的股市牛熊变幻中,无数的牛股在这里诞生,有市场评论称该营业部是“号令股海,莫敢不从”。
手握兵力:2亿元
必杀计:老牌敢死队最重要的财富就是操盘经验,因此该营业部最大特点就是对市场感觉极好,对行情的判断极为准确,选择进出的时间恰到好处,每次“下手”基本都能成功。比如紫金矿业,虽然该营业部在上市首日买入1.1亿元后遭遇连续大跌,接下来的几次操作就足见其功力深厚。
银河证券宁波和义路
江湖排名:NO.8
历史战绩:该营业部是龙虎榜上的常客,上榜次数高居前几位,而且经常能够看到它出现在营业部交易量排行中。有很多投资者一听到该营业部的名字,就非常敏感,因为它代表的不是涨停,就是跌停。
手握兵力:2亿元
必杀技:该营业部擅长操作千万级别的资金量,是典型的敢死队营业部,在涨停板的很多股票的龙虎榜中经常能够见到它的身影,而且该营业部的成功率也颇高,比如4月23日该席位买进了4095万元的上实发展,在4月24日又以涨停价卖出,总额为4475万元,盈利幅
㈢ 中国有几个股市各有什么特点国外比较有名的股市有几个
1。中国现有包括香港交易所在内一共有5个交易市场,3个股市。
2。分可:上海A股市场,上海B股场(必须用美元交易)。深圳A股市场,深圳B股市场(必须用港币交易),香港交易所。
3。特点:B股都是必须用外币来作为保证金,不接受人民币业务。A股都是以人民币为保证金的。香港交易所是以港币为保证金的。
4。国外还有:美国的纳斯达克,道琼斯,法国的法兰克富,新加坡的海峡时报,东京交易所,台湾的台湾加权,英国敦伦交易所,印度交易所。
㈣ 目前中国证券市场所有股票名称
这个现在的股票软件上都有哈,并且这个名单随时都在更新哈,这里由于篇幅限制也无法给你全部列出来哈。具体的建议在网上下一个炒股软件并安装在你的电脑上,打开炒股软件,选择做下放的沪深A股这一栏哈,这样你就可以看到现在我国股票市场上的所有股票的名称了哈。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望采纳,谢谢。
㈤ 股票的名称
股票不同国库券,国库券是国家财政当局为弥补国库收支不平衡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因国库券的债务人是国家,其还款保证是国家财政收入,所以它几乎不存在信用违约风险,是金融市场风险最小的信用工具。国库券是国库直接发行的用以解决短期财政收支失衡的一种债券,由于期限短、流动性强、安全性高,被视为零风险债券或"金边债券"(Gilt edged Bond)。
我国国库券的期限最短的为一年,而西方国家国库券品种较多,一般可分为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期四种,其面额起点各国不一。国库券采用不记名形式,无须经过背书就可以转让流通。发行国库券的主要目的在于筹措短期资金,解决财政困难。当中央政府的年度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发生赤字时,国库券筹资是一种经常性的弥补手段,
国库券的发行方式,通常实行招标制,即每次发行前,财政部根据近期短期资金的需要量、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的需要等因素,确定国库券的发行规模,然后向社会公告。各投标人在规定的发行规模的约束下,分别报出自己拟购买的价格和数量。在众多参与价格投标的投标人当中,出价最高者首先中标,之后按出价顺序,由高到低依次配售,直至售完为止。这就是所谓的“竞争性投标”。也有一些小规模的金融机构,无力或不愿意参与竞争性投标,便按照投标最高价和最低价的平均数购买,这是“非竞争性投标”。
一千元国库券
国库券因期限较短,故其发行价格一般采用贴现价格,即以低于票面金额的价格发行,到期时按票面金额偿还。票面金额与发行价格的差,即是投资者的利息。国库券发行价格的计算公式如下:
发行价格=面值[1一贴现率×(发行期限/360)]
在国库券的流通市场上,市场的参与者有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证券交易商、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国库券行市的变动,要受景气动向、国库券供求关系、市场利率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美国,证券交易商在进行国库券交易时,通常采用双向式挂牌报价,即在报出一交易单位买入价的同时,也报出一交易单位的卖出价,两者的差额即为交易商的收益,交易商不再附加佣金,在英国,票据贴现就是国库券二级市场上最为活跃的市场主体。持有国库券的机构和个人如需转让,可向贴现所申请贴现。英格兰银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也以贴现所为中介,先向贴现所买进或卖出国库券,然后贴现所再对商业银行进行买卖。
国库券是国家债券的主体部分和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国债。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发行国债是在1898年发行的“昭信股票”。北洋政府时期,从1912年到1936年共发行国债27种。在抗日前国民党政府时期,从1927年到1936年共发行国债45亿元。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共发行国债90亿元。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为了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各革命根据地人民政权发行过几十种国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行国债分为两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为一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一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由国家统一发行的国债共有六次。第一次是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发行的目的是为了平衡财政收支,制止通货膨胀,稳定市场物价。从1954年起,为了筹集国民经济建设资金,连续5年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1968年本息还清后,一直到1981年国家没有发行国内公债。 1981年以后,我国每年发行国债。1994年财政部第一次发行半年期、一年期和二年期国债,实现了国债期限品种的多样化。短期国债的出现促进了货币市场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奠定了基础。
[编辑本段]基本特征
作为债权债务证书,国库券的债权人是投资者,债务人是国家,其本息偿还保证是国家后续的财政收入。所以,国库券几乎不存在信用违约风险,是证券市场上风险最小的一种债券。国库券的偿还期限,各国规定不一。西方国家的国库券,分为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期4种,是一种短期政府债券。我国的国库券有3年、5年和10年的,是一种中长期政府债券。
由于国库券期限短、风险小、流动性强,因此国库券利率比较低。美国国库券利率仅仅高于通知放款利率。西方有些国家国库券发行频繁,具有连续性,如美国每周均有国库券发行,每周亦有到期的,便于投资者根据投资需要选择。国库券发行通常采用贴现方式,即发行价格低于国库券券面值,票面不记明利率,国库券到期时,由财政按票面值偿还。发行价格采用招标方法,由投标者公开竞争而定,故国库券利率代表了合理的市场利率,灵敏地反映出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状况。
[编辑本段]特点
◆其利率是市场利率变动情况的集中反映。国库券利率与商业票据、存款证等有密切的关系,国库券期货可为其它凭证在收益波动时提供套期保值。
◆流动性强。国库券有广大的二级市场,易手方便,随时可以变现。
◆信誉高。国库券是政府的直接债务,对投资者来讲是风险最低的投资,众多投资者都把它作为最好的投资对象。
◆收益高。国库券的利率一般虽低于银行存款或其他债券,但由于国库券的利息可免交所得税,故投资国库券可获得较高收益。
[编辑本段]历史
国库券是1877年由英国的经济学家和作家沃尔特·巴佐特发明,并首次在英国发行。沃尔特认为,政府短期资金的筹措应采用与金融界早已熟悉的商业票据相似的工具。后来许多国家都依照英国的做法,以发行国库券的方式来满足政府对短期资金的需要。在美国,国库券已成为货市市场上最重要的信用工具。
㈥ 中国第一支股票是什么名字和什么时候发行的
1984年发行中国第一支股票飞乐音响
“老八股”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1984年11月“飞乐音响”公开发行股票50万元,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只股票,犹如建立新中国证券市场的一支嚆矢。次年,“延中实业”和“爱使电子”分别发行股票500万元和40万元; 1987 年,“真空电子”和“飞乐股份”分别发行1000万元和210万元; “豫园商场”于 1988年发行129.1万元,“申华实业”(当时名申华电工联合公司)发行46 万元。 1992年2月,“真空电子”又发行首只B股。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时,上述八家公司成为上交所首批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因而获得了“老八股”的雅号。面对投资者旺盛的投资热情,有限的几只股票供不应求,“老八股”着实热闹了一番,成为第一批老股中的宠儿。
㈦ 为什么叫A股
你好,中国股票称为A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在股市成立之初,硬性规定的一个代码,用A股来表示人民币普通股票。具体的来说A股指那些由中国境内注册公司发行,在境内上市,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从2013年4月1日起,境内、港、澳、台居民可开立A股账户)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而这些A股涵盖了我国股票市场上绝大部分个股,所以就用来代称中国股票了。
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其他品种的股票数量也会逐渐多起来,到时候可能就不能光用A股来代指中国股票了。而随着证券市场的完善,进行中国股票投资的人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国内投资者。
㈧ 中国股市中有哪些股票名称
按我理解,楼主是想问,国内股市,股票的各种分类名称吧。
我来简单的说下,不清楚的请其他朋友补充。
按照对投资者不同分为,A股,B股,H股
A股指对国内(大陆)投资者设立股票市场上所有股票的统称。
相对的,B股是国内公司对国外投资者发行的股票的统称,交易单位是美元。
H股市香港联交所交易的所有股票的统称,单位是港币(香港当然是中国的)
按照上市公司总股本(总资产)大小,分为大盘股、中小盘股票,这个没有标准的概念,个人认为总资产超过5亿就可以不计入小盘股的范围了。
如果按资产质量的术语划分,有蓝筹、红筹、垃圾股的分类。
所谓蓝筹,即蓝色筹码(在赌场中蓝色筹码一般都是面额比较大的),指股票价格较高,资产质量优秀的股票,一般都是具有行业垄断性企业发行的,如可口可乐、吉列等等,国内真正意义上的蓝筹股很少,概念多数情况下是被滥用的。
红筹,在香港的投资者套用蓝筹的概念,定义那些在香港上市,具有国企重组概念的股票。(红色是天朝的象征)
垃圾股,在美国指那些公司质量差,股价低,风险巨大但如果押中宝收益也巨大的股票被叫做垃圾股,这种票国内有很多(尤其ST股),价格却一点也不低,国情如此也没办法。
在A股市场里还有很多种分类。如板块分类,有上海版块(沪市)、深圳版块(深市)、中小板块、创业板。它们在代码前三位上有区别,按顺序600或601,000,002,300。
按地域分版块,就是按发行公司所在地的省或地区分类,如新疆版块、东北板块等。
按行业分,就是各种行业板块,如房地产板块,钢铁板块。
按概念分,股市不同时期会出现许多不同概念题材的炒作,一般都是国家红头问题明确扶持的相关产业概念或者近期获得超额利润的产业。如前些年的网络游戏概念、联创概念,现在还在炒作的物联网概念、低碳概念、三网融合概念等等,这个不分行业,沾边就算。
还有N多种分类,不问具体点确实很难说。
㈨ 中国股市
一、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形成。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二、1992年,新中国首次向境外投资者发行股票。1992年2月,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B股股票,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三、1992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统一监管全国证券市场,同时将发行股票的试点由上海、深圳等少数地方推广到 全国。
四、1992年年底,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这是深化改革,完善证券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决策。
五、1993年9月,中国大陆发生首起通过二级股票市场进行控股的“宝延风波”,延中实业股票突然停牌,深圳宝安上海公司声明持有延中实业发行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
六、1995年5月,中国证监会经国务院同意,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
七、1996年12月,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实行涨跌幅不超过前日收市价10%的限制。
-----------------------
第一轮暴涨暴跌:100点——1429点——400点。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29%。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第二轮暴涨暴跌:400点——1536点——333点。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涨幅达284%。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第三轮暴涨暴跌:333点——1053点——512点。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第四轮暴涨暴跌:512点——1510点——1047点。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1997年5月12日达1510点。不到半年时间,大盘暴涨1000点,上证指数上涨接近300%。自1997年下半年股市开始了长达两年的“调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点。
第五轮暴涨暴跌:1047点——1756点——1361点。1999年“519”行情井喷,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股指上涨将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上攻至1756点。它第一次将历史的“箱顶”(1500点)狠狠地踩在了股民的脚下。随后股市大幅回调。2000年1月4日,上证指数直抵1361点。
第六轮暴涨暴跌:1361点——2245点——1000点。由于继续受欧美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国股市最后奋力一搏,终于冲上了本轮行情的“至高点”。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国本轮大牛市的真正终结。
2001年10月22日,上证指数快速跌至1515点这一敏感点位。1500点究竟是中国股市的“箱底”,还是“箱顶”?历史似乎跟我们股民开了一个大玩笑。原来1500点仍是中国股市的“箱顶”,曾经的“箱底”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不是吗?就在中国股市在1500点的上方稍作停留后,她依然还是回到了她熟悉的1500点的历史“箱顶”下方,这样的指数点位似乎让人感觉更真实、更安全、更踏实可靠。
2002年1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1339.2点;2004年9月13日,上证指数跌至1259.43点;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去1247点,这与此前专家预言“推倒重来”的1000点预测是十分巧合的。这便是一种技术性的报复,更是上一轮疯狂的大牛市自制的“苦果”。
第七轮暴涨暴跌:1000点——3300点——1500点?2005年6月,上证综指破1000点,2006年1月从1200点启动,截止2007年9月9日收于5277点之上,过去的历史高点已被远抛脑后,这一轮行情的上涨应该算是历史上最为猛烈的。60倍的市盈率还能伴随这一波行情走多远?我们将拭目以待。当然,这一轮大的行情结束后,将回调至何处,我们仍将拭目以待。我认为目前5800是阶段性高点
------------
1984年11月,第一家公开发行股票企业
飞乐音响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全流通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86年9月26日,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
1987年9月27日, 第一家证券公司 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90年12月19日,上海举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典礼。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在浦江饭店敲响上证所开业的第一声锣。上市交易的仅有30种国库券、债券和被称为“老八股”(延中、电真空,大、小飞乐,爱使,申华,豫园,兴业)的股票。
同日 申银证券公司开设了上海第一个大户室出现了中国第一代个人证券投资大户/股票大户。
1991年7月1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股票帐户,逐渐取代股东名卡。
1991年7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向社会公布上海股市8种股票的价格变动指数。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试”开业。
1991年8月1日 第一只发行可转换企业债券公司 琼能源
1991年10月31日,中国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招股,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B股。
1992年元月,一种叫“股票认购证”的票证出现在上海街头,产生大批认购证广义上讲也是一种权证。该权证价格30元,后被炒至几百元,
1992年1月13日,兴业房产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是上证所开业后第一家新上市的股票,也是全国唯一上市交易的不动产股票。
1992年2月2日,发行联合纺织我国第一张中外合资企业股票。
1992年2月2月21日 第一家B股上市公司 电真空首次向境外投资者发行股票。
1992年3月2日,进行1992股票认购证首次摇号仪式。
1992年5月21日沪市突然全面放开股价,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在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沪指当天从616点蹿至1265点,仅仅3天,又登顶1420点股票价格就一飞冲天,暴涨570%!其中,5只新股市价面值竟狂升2500%至3000%!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
1992年8月5日,深圳市邮局收到一个17.5公斤重的包裹,其中居然是2800张身份证
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售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发生震惊全国的“8.10风波”。
“8.10”之后3天,上海股市也受影响猛跌22.2%。上证指数暴跌400余点与5月25日的1420点相比,净跌640点,两个半月内跌幅达到45%。
1992年10月1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 中国证监会成立。
1992年11月,沪市创出393点新低。仅5个月,沪指就跌去千点。
1992年11月深宝安 第一家境内发行转债上市公司中国首家发行权证的上市企业
1992年后股票价格暴涨。糊里糊涂地开始炒股,莫名其妙地发了大财
1993年2月到1996年3月被称是中国股市的第一次大熊市,主要是国家宏观紧缩遏制经济过热所致
1993年4月22日 《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颁布实施。
1993年5月3日上证所分类股价指数公首日布分为工业商业地产业公用事业及综合共五大类
1993年6月1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编制的“中华股价指数”
1993年6月29日 青岛啤酒 第一家H股上市公司 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
1993年7月7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发布《证券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
1993年8月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股均采用集合竞价。
1993年8月20日 第一只上市投资基金 淄博基金
1993年10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向社会公众开放国债期货交易。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实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国债市场出现 史称“327风波”。
1995年7月1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加入证监会国际组织。
1996年5月29日,道·琼斯推出中国股票指数,分别为道·琼斯中国指数、上海指数和深圳指数。
1996年9月24日,上交所决定,从10月3日起分别下调股票、基金交易佣金和经手费标准;同时对证券交易方式作出重大调整,即由原来的有形席位交易方式改为有形无形相结合,并以无形为主的交易方式。自10月份起全面推广场外无形席位报盘交易方式。
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证监会坐不住了,团团冷风朝股市吹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第三任证监会主席周正庆组织人撰写]“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则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从而引发市场暴跌。
1996年12月16日,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实行涨跌幅不超过前日收市价10%的限制。
199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颁布实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1997年5月到1999年5月的下跌,是中国股市非常值得玩味的第二次大熊市。
1998年3月23日,金泰、开元、兴华、裕阳、安信等五大证券投资基金和南化转债、丝绸转债两个可转换债券相继登场。专家理财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工具扩大的一种标志。
1998年4月22日,深沪两市的交易所实行ST制度。
1998年4月28日 辽物资A 第一家ST公司
1998年6月12日,国家宣布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从单边交易千分之五降低到千分之四
1999年开始,一批批困难企业开始纷纷上市“脱困”,弄虚作假的企业越来越多,后来暴露出来的很多违规造假的企业都是那时上市的,将股市弄得“不伦不类”‘老鼠仓'。上市公司第一年绩优,第二年绩平,第三年绩差,第四年亏损,第五年资产重组。这是折旧规律。
1996年 绿野上市一年不到,就从一个绩忧股变成了一个垃圾股。股票充满着阳谋和阴谋的游戏工具
1999年5月7日周末北约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
1999年5月10日周一,沪深股市跳空而下,“导弹缺口”炸在每个股民心中。
1999年5·19行情 一开盘网络股启动领头的是东方明珠、广电股份、中信国安等沪市上涨51点,深市上涨129点。
5月19日后,大盘依然一片大红
6月1日,国务院宣布降低B股印花税
6月10日,央行宣布第7次降息。
1999年6月12日 棱光股份 第一家遭交易所公开谴责的公司
6月14日,证监会官员发表讲话指出股市上升是恢复性的。
6月15日,《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重复股市是恢复性上涨,
6月25日,两市成交量竟达830亿元,创历史纪录。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正式实施,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沪深股市以大幅下挫的方式来迎接中国证券业的第一部大法。1998年12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1999年10月,国务院批准实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条例》。
1999年后,股市就迎来以网络为首的高科技风暴。上市公司触网忙,无论真假,只要名字沾上数码或者网络两字,股价就会扶摇直上。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01年。
2001年1月初,经济学家吴敬琏抛出“赌场论”,怒斥股市黑庄接着又引发中国股市“推倒重来”的观点。旋即招来经济学家厉以宁、董辅、肖灼基等的反击,要像对待婴儿一样爱护股市国内掀起股市大讨论:“学费论”
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当即表示:“国有股减持是一个利好因素。”,后来股民们认识到,减持就是变相摊派和扩容,而按照新股发行价格减持是杀富济贫。沪指创下此前11年来新高2245点
直到7月13日,股市仍在高位盘整。
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
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1500点“铁底”岌岌可危
10月22日晚9时,中央电视台宣布,国有股减持办法暂停。由五部委联合调研,由财政部主持的国有股减持办法,实行了3个月就被证监会一家宣布暂停了。
10月23日,证监会宣布首发增发停止国有股出售。
2001年中国股市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股权分置也逐渐成了一个筐,什么问题都可以往里装。”“海归派”官员又陆续推出了“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其中大多“水土不服”,在强力推行中,又在股权分置的框架下被扭曲。
从2001年到2005年,各种政策救市的老办法悉数用尽之后,股市仍一蹶不振。此前的“国九条”也不敌颓势,温总理讲话也被视为利空。被套股民比比皆是。“远离毒品远离股市”的呼声成为交响。
2001年后中国股市开始过度扩容,尽管股市一直走跌,但融资额却达到了近15年来融资额的40%左右。
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决定境内居民可投资B股市场。
2002年6·24行情
2002年12月,中国证监会颁布并施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这标志着我国QFII制度正式启动。
股市仍义无反顾地走上漫漫“熊”途
———“5·19”这一生于政策、长于政策的大牛行情,终于还是死于政策失灵的陷坑里延续多年的政策市终于走到末路:不仅政策的边际效益递减,且管理层信用被严重透支。
2003年7月 QFII 第一单
2004年1月31日出台了“国九条”《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4年6月1日 证券投资基金法施行 2003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04年,上证 180指数样本股的成交额超过全部股票成交额的一半以上,上证 50指数样本股成交额又占到了上证 180指数的近
60%,资金正毫不犹豫地向蓝筹股集中;
2004年有两个“死亡”标志将被记入历史:一个是,南方、汉唐、闽发、大鹏等靠“坐庄”为生的券商,资金链断裂后难以为继,或被接管或被清盘;另一个是,多年来威风八面擎“庄股”大旗的德隆系轰然倒下。
2005年 2月以来,上证指数绝地翻身,一度重返 1300点之上
4月29日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启动解决股权分置
5月9日,证监会迅速圈定了4家上市公司进入股权分置改革首批试点程序。上证指数重挫28点收于1130.84点,再创6年新低。
2006年6月19日深交所 IPO第一股中工国际 中小企业板的第51只股票
2006年7月5日中国银行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 全球最大IPO在沪港两地同日开盘
㈩ A股市场中股票名字中带牛的股票有哪些
A股市场中股票名字中带牛的股票有新股黑牛食品,罗牛山。
海口市农工贸(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是于1993年3月经海南省证券委员会琼证字19932号文批准,由海口市农工贸企业总公司牵头,与海 南兴华农业财务公司,海南省国营桂林洋农场,海口天星实业公司共同发起,在对原海口市农工贸企业总公司进行股份制规范化改组的基础上采 取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2月,经海南省证券管理办公室琼证办199717号文批准,公 司向社会公开发行4500万股社会公众股。 本次发行以后,公司注册资本将增至14500万元,并将由定向募集公 司转变为社会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
黑牛食品,原名黑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广东黑牛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黑牛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总部坐落在广东省汕头市。经过十年的精心耕耘,现已发展成为全国大型的豆奶粉生产企业之一和国内最具核心竞争力的营养麦片生产企业之一,并在食品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旗下的子公司包括揭东县黑牛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辽宁黑牛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安徽省黑牛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陕西黑牛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公司现拥有含博士、硕士在内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及国内先进的全自动生产设施。其中位于广东揭东县的揭东县黑牛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近100亩,是早期国内大型的豆奶粉生产基地;坐落于辽宁省沈阳东陵区的辽宁黑牛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近200亩,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先进的豆奶粉生产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