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股价破万亿后会有什么走势
① 股市以后走势如何
【大盘进入筑底整固阶段,后市还有小幅下探寻底;探底成功还有走强机会,冬播布局来年尚好行情】周二沪深两市高开低走,早盘中国石化、中国联通等权重股积极拉抬股指,但无奈地产、有色金属继续弱势,大盘维持在3100点附近窄幅震荡。午后,煤炭、有色集体杀跌,地产板块跌幅扩大,带动大盘逐波震荡下跌,盘中出现恐慌性抛盘,成交量放大,两市最终中阴收报,至收盘,沪指报收3050.52点,跌幅-2.32%,深成指报收12647.51点,跌幅-2.79%;两市合计成交约1660.02亿元,成交量较昨日小幅放大,个股全面再次杀跌,涨停个股3家,无跌停个股。技术面来看,昨日沪深两市没能延续周一反弹股指再次放量杀跌,盘中最低下跌到了3040点左右的中期趋势线附近(144日均线),这样的情况前面已经发生了二次,分别为8月31日和9.28日,这二次下跌分别在第二天就出现了重要的低点,同时从技术指标我们可以看到KDJ都已经超卖,BOLL已经到达下轨,今日大盘下跌后有望出现反抽,短线反弹一触即发,建议短线投资者趁反弹先逢高减仓,中线投资者控制好仓位,精选个股布局来年行情。在周易中,“泰卦”的符号为天在下,地在上,这就是否极泰来的含义。大盘的大幅连日急跌,已经下探到了60日均线下方。“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大盘本周二还在破位下行,短期还有小幅的下探,目前来看,大盘走势以筑底整固为主,不排除大盘的大B浪的反弹到此结束,在为大C浪的反弹作准备。一旦重回升势,而后市的反弹高点,暂可看高到3360点。需要注意的是,大盘在触底后的即将面临真正的反弹,并不是所有的个股全都会齐刷刷地上行,而是有个先来后到的状态,并且有的个股还会有反复的。不能一概而论。有大多的个股在跟随大盘迅速走低,那些早于大盘调整的个股,目前更是深幅回调到短线底部区域,成为市场中可在低位积极关注和介入的对象。操作上,投资者可以关注回调到低位的个股,加以积极地短线介入,或者继续持有强势股待涨为主,保持一定的仓位,追高的投资者还要谨慎一些。逢高减持一些今年以来反复炒作的、升幅过高的个股。
年内大盘的中线走势,是为底部抬高的箱体震荡走高,呈现逐步推高的走势形态,因此,中线操作,不妨积极乐观一点,在操作上不妨重仓一点。展望来年,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市场仍有新的机会,明年的高点,将会高于今年。投资者大可在股指的回落之中调整自己的持仓结构,展开“冬播”耕耘,备战来年的股市行情。持有大幅回调,深幅调整个股的投资者,还可在其回调的低位进行补仓,以降低交易的成本。000002万科A;600366宁波韵升;600383金地集团,早于大盘回调走低,股价已经是回调到低位和低位的区域,后市短线走势,以筑底整固为主。建议关注,回调到位后,适时可做介入。(团队成员的个人签名:冰河古陆) LOVEMUSIC上周中期谈到大盘在周线120线的压制下已经压制近5周了。如果后市大盘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收复30日线,那再次走弱下行去日线的60日线和120日线夹角的位置3110~3095就很有可能了(而这周的结果是已经把我担心的最低点都跌破了,大盘最低都打到3039),最终行情又回到了我以前的观点,120日线的有效得失决定这次行情的中期方向了。大盘弱势失守120日线夺不回来弱势下行的情况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守住120日线还可以继续保持部分仓位看高,如果无法守住120日线继续破位下行,中期观点我是建议大幅度降低仓位,谨慎的投资者甚至需要空仓回避风险。而短期由于下跌过急,吸引了部分抄底资金来抄底,但是从今天的情况来看力度不够,大盘只是完成了一个回抽11月27日低点的动作,如果后市抄底资金还是这样持续性不够,无法收复突破该低点并收复3110,继续在120线下做弱势整理,就要注意风险了,要防止机构利用大盘股护盘继续抛售筹码。而120下的这个平台如果真的能够形成(当然我也希望能够收复120线站稳上行,那样才有较安全的行情可做),还往下大幅度跌破,各位投资者要多长个心眼了,都把历史走势翻出来看看吧,120线下的整理平台最终选择向下大幅度跌破时(我不太希望这样,可能意味着行情至少要休息3个月甚至以上),往往跌幅不小。投资先看风险,再看利润,没有保障的利润也是镜中月,水中花。而连续2周这么弱除了政府针对地产行业的政策将更加严厉使得大多数地产股破位下行,资金流出明显外,以后我们还要关注消息面提示的另外9个存在潜在压力的版块。国家“拟”出台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协调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央行等诸多部门,以严厉措施,重点完成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焦炭、造纸、皮革、印染等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任务。以后这几个版块不排除会成为下一个地产板。虽然现在还是个“拟”字,还在筹划阶段,但是一旦像地产这样上了政府的台面正式消息,这9个版块不排除会出现和地产股近期遇到的小地震一样的利空走势。所以在选择股票的时候尽量回避这9个加地产一共10个版块(机构已经提前出现出货动作的股票更是要闪远点)。选股的重点最好针对国家明年利好的消费类。其次才是环保类(环保类机构仓位太轻,持续性不够),而短线连续下跌 地产股部分出现反弹,个人更愿意相信这是短线游资做的,因为国家针对地产业的利空消息是中长期的,不是短期的,所以大资金的分析师不可能看不懂这个,个人认为地产仅仅是反弹,超短线的投资者在上行趋势无法维持时最好见好就收锁定短线利润。 而导致上周盘面这么弱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虽然8支创业板加18日的两支中小板的股票的申请不会导致资金面有致命的影响,但是资金分流是肯定的,这周一的中国北车的申购封冻的资金公告超过了万亿元。而股票规模达到了中国建筑材上市的水平,超级大盘股,上市时对股市的冲击要远远大于中小盘股,所以该股的申购到上市将决定未来股市资金面的对比了,如果再次走出中国建筑那种上市就拖累大盘见顶的走势,那该股又成为另外一颗股市毒药了。所以上周资金这么谨慎不敢大胆做多也和该股的心理压力不无关系。而疯狂的新股上市比赛吞噬着股市上涨的原动力——资金,什么时候资金支撑不住新股的冲击的时候大盘的潜在危险就要爆发了(消息面提示近3周排队等上市的股票超过25支,而未来中期的预期是近60支股还要上市)。如果资金面比较大的投资者现在可以转出一部分资金去玩政府鼓励的游戏,打新股。回避现在大盘上下都为难的尴尬震荡走势。 而能量面90天能量(红色)前期都是震荡走低,而上周第一次出现了加速下挫现象。如果后市90天能量继续走弱下挫,那就和60天能量一样了,处于前期大幅度流出后的低位盘整,那我们剩下要关注的就只剩下最后的120天能量了。该周期能量绝对不能够出现90天能量的加速流出走势,否则 大盘就要中期看空了。
首先大盘的顶部和底部是不需要预测的,那些天天预测顶部和底部的人其实很可爱。他们干了件连股神巴菲特都做不到的事,其实,顶是走出来的,底是跌出来的,而见顶和见底的时间可能是长达3个月以上,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拿上次大盘见顶时的行情为例,5000点到6100点之间虽然大盘是快速拉升的一个阶段。但是内部的资金却是主动性卖出逐渐加速的时候和股指上行正好相反,所以就算资金边拉边出也有可能让大盘继续上行(当然很多出货的股票已经提前于大盘震荡走低很久了)就以这次大盘杀跌为例子虽然走出了震荡走高的走势,但是,内部能量当时确实是出现了明显的主动性卖出。所以就算资金在持续卖出,见顶任然不可能是一时就出现的。争夺肯定是很明显的,而多空双方的实力转变也有个过程。就算股市以前从5000涨到6100的过程中拉得很红火,但是背后酝酿的转变确实真实存在的(股指走高,能量走低)。所以把握好个股是股市里的真谛,股市见顶会自己走出来不需要我们去预测那是浪费精力,也是徒劳的。当股市真的见顶后,该空仓回避风险就回避了。顺势而为,不去预测顶,抓紧时间把握好个股。没人知道顶在哪里,但是顶的形成有时候确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什么时候出现质变就是我们要随时关注的,顺势而为,选择强势股轻仓跑赢大盘就行了!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
② 某股票创新高之后放量大跌
创新高后放量下跌意味着什么
(2016-11-24 13:43:55)
很多股民在观察大盘时,会发现一些个股出现创新高后反而放量下跌的情况。那么,创新高后个股放量下跌意味着什么呢?首先,创新高后个股放量下跌的实例与原因分析。2015年股市的牛市之路走的似乎并不平坦。4月20日之后,沪市成交再次突破万亿大关,而盘中震荡则明显加剧,最大跌幅曾达2.08%,尾盘暴跌1.13%。在上证指数已经冲上4500点的背景下,突然出现高位放量下跌,让投资者提高了警惕心。据分析认为,4月份的创新高后的放量下跌主要有三种原因造成的:1、 国企股热情消退。股市大涨,中字头股票功不可没。特别是两桶油的涨停,在指数上涨方面堪称主力军。但是国资委与中石化、中石油澄清市场相关传闻,让投资者对国企股的热情消退不少。仅仅依靠银行股,显然无法抵消股市下跌。2、 投资者借机抛售。两桶油股价出现异动,往往被市场解读为市场反向指标。引起了投资者的警惕心理。为了防止重蹈覆辙,投资者会借机抛售股票进而引发股市下跌。3、 监管部门的提示。继4月16日,证监会主席在上证50、中证500期指开市仪式上提醒投资者注意市场风险之后,4月17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重提了投资风险,又一次向市场发出警告。监管层如此紧锣密鼓的发出投资警示宣言,让投资者立即打起了退堂鼓。其次,创新高放量下跌意味着什么呢?除了以上的客观原因之外,有专家分析,创新高后放量下跌有可能是主力趁机吸筹的手段。投资市场亘古不变的道理就是,市场价格随着买卖关系而走的。单靠散户投资者的力量,是无法牵动股市的起落。唯有主力庄家才有可能。一般情况下,庄家为了达到吸筹的目的,必须压低股价。而放量下跌是最好的办法。下跌,代表卖的多,而买的少;反之,上涨,是代表买的多,而卖的少。如果大盘下跌,说明他们已经认为仓位很低了,他们会开始吸筹。所以,股民在对个股进行判断时,应该先对主力的意图多加揣测。如果主力是吸筹,那么股价未来走势就是利好的态势。如果主力是出货,那么股价未来就会下跌。总之,掌握主力意图对于股民判断股价至关重要。
③ 股票突破压力位会有什么走势
股票突破压力位就必须有巨大的量能支撑,股票突破压力位一般说来,就基本上前路一马平川,只要没有大的系统性风险,股价一般都会创出新高。
④ 什么影响股票的走势
1.宏观因素。包括对股票市场价格可能产生影响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A.宏观经济因素。即宏观经济环境状况及其变动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等规律性因素和政府实施的经济政策等政策性因素。股票市场是整个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是宏观经济运行微观基础中的重要主体,因此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理所当然地会随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变动而变动,会因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而调整。例如,一般地讲,股票价格会随国民生产总值的升降而涨落。
B.政治因素。即影响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的政治事件。一国的政局是否稳定对股票市场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而言,政局稳定则股票市场稳定运行;相反,政局不稳则常常引起股票市场价格下跌。除此之外,国家的首脑更换、罢工、主要产油国的动乱等也对股票市场有重大影响。
C.法律因素。即一国的法律特别是股票市场的法律规范状况。一般来说,法律不健全的股票市场更具有投机性,震荡剧烈,涨跌无序,人为操纵成分大,不正当交易较多;反之,法律法规体系比较完善,制度和监管机制比较健全的股票市场,证券从业人员营私舞弊的机会较少,股票价格受人为操纵的情况也较少,因而表现得相对稳定和正常。总体上说,新兴的股票市场往往不够规范,而成熟的股票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则比较健全。
D.军事因素。主要是指军事冲突。军事冲突是一国国内或国与国之间、国际利益集团与
国际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不可以采取政治手段来解决的程度的结果。军事冲突小则造成一个国家内部或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动荡,大则打破正常的国际秩序。它使股票市场的正常交易遭到破坏,因而必然导致相关的股票价格的剧烈动荡。例如,海湾战之初,世界主要股市均呈下跌之势,而且随着战局的不断变化,股市均大幅振荡。
E.文化、自然因素。就文化因素而言,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储蓄和投资心理,从而影响股票市场资金流入流出的格局,进而影响股票市场价格;证券投资者的文化素质状况则从投资决策的角度影响着股票市场。一般地,文化素质较高的证券投资者在投资时相对较为理性,如果证券投资者的整体文化素质较高,则股票市场价格相对比较稳定;相反,如果证券投资者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则股票市场价格容易出现暴跌。在自然方面,如发生自然灾害,生产经营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有关股票价格下跌
;反之,如进入恢复重建阶段,由于投入大量增加,对相关物品的需求也大量增加,从而导致相关股票价格的上升。
2.产业和区域因素主要是指产业发展前景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
它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一种中观影响因素,因而它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主要是结构性的。
A.在产业方面,每一种产业都会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称为产业
的生命周期。产业的生命周期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创期、成长期、稳定期、衰退期。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在经营状况及发展前景方面有较大差异,这必然会反映在股票价格上。蒸蒸日上的产业股票价格呈上升趋势,日见衰落的产业股票价格则逐渐下落。
B.在区域方面,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区域对外交通与信息沟通的便利程度、区域内
的投资活跃程度等的不同,分属于各区域的股票价格自然也会存在差异,即便是相同产业的股票也是如此。经济发展较快、交通便利、信息化程度高的地区,投资活跃,股票投资有较好的预期;相反,经济发展迟缓、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地区,其股票价格总体上呈平淡下跌趋势。
3.公司因素。即上市公司的运营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上市公司是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的运用者,也是资金使用的投资收益的实现者,因而其经营状况的好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极大。
而其经营管理水平、科技开发能力、产业内的竞争实力与竞争地位、财务状况等无不关系着其运营状况,因而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影响着股票的市场价格。由于产权边界明确,公司因素一般只对本公司的股票市场价格产生深刻的影响,是一种典型的微观影响因素。
4.市场因素。即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各种股票市场操作。例如,看涨与看跌、买空与卖空、追涨与杀跌、获利平仓与解套或割肉等行为,不规范的股票市场中还存在诸如分仓、串谋、轮炒等违法违规操纵股票市场的操作行为。一般而言,如果股票市场的做多行为多于做空行为,则股票价格上涨;反之,如果做空行为占上风,则股票价格趋于下跌。由于各种股票市场操作行为主要是短期行为,因而市场因素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短期性质。
⑤ 怎么确定股票突破后的走势
判断突破的原则:为了避免入市的错误,技术分析专家总结了几条判断真假突破的原则:
A.发现突破后,多观察一天
如果突破后连续两天股价继续向突破后的方向发展,这样的突破就是有效的突破,是稳妥的入市时机。当然两天后才入市,股价已经有较大的变化:该买的股价高了;该抛的汇价低了,但是,即便那样,由于方向明确,大势已定,投资者仍会大有作为,比之贸然入市要好得多。
B.注意突破后两天的高低价
若某天的收市价突破下降趋向线(阻力线)向上发展,第二天,若交易价能跨越他的最高价,说明突破阻力线后有大量的买盘跟进。相反,股价在突破上升趋向线向下运动时,如果第二天的交易是在它的最低价下面进行,那么说明突破支持线后,沽盘压力很大,值得跟进沽售。
这些一般都是比较难以把握的,新手的话最好是看下《日本蜡烛图》去详细的了解下K线规率,总结下经验,很快就能明白的,实在不会的话你可以像我一样找个好的软件,(比如牛股宝)去追踪里面的高手操作,这样也要靠谱得多。愿能帮助到你,祝投资愉快!
⑥ 股价突破年线后会怎样
说明就要有一波行情了,或者市场中就要出现新的炒作题材了。
【年线】:
年线一般所指的是250日均线,250日均线是某支股票在市场上往前250天的平均收盘价格,其意义在于它反映了这支股票250天的平均成本。
实际操作中,250日均线经常被用在判别股票走势的牛熊转换。突破这种压力需要成交量和时间才可确认。带量升破250均线的压力和250均线已调头向上,是判断股票走牛的关键。此时股价即使再度跌破250均线其跌幅亦往往有限,可以认为是股票价格走牛的回档走势。
【年线形态特征】:
1、在前期走势中,股票价格跌幅较大,或下跌时间较长,250日均线长期呈下降趋势。
2、股票价格在底位震荡,以前价格的连续下降走势有改变的趋势。
3、250日均线跌势趋缓,股价放量突破250日均线的压力,已经在250日均线之上运行。
4、股价即使随后跌破250日均线,但成交量同时萎缩,显示卖压极小。
5、股价重新放量回升、站稳在250日均线之上时,表明股价已探明底部,此时可放心介入。
⑦ 在局势动荡的情况下,股市一般会有什么走向
25%很可能是北向资金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点十月股市开门红,创业板距离年内突破3000点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北向资金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净流入近136亿,创7月7日以来的净流入新高,之后连续4个交易日净流入。更重要的是:北向资金成交总额占两市成交总额的比例再度提高了,这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但是要特别提醒的是:新兴股市跨境资金的成交金额占比接近或超过25%的时候,即量变到质变,或将开启大动荡模式。
最早的股票投资理论是道琼斯指数的创立者道先生的理论,在道先生1902年辞世后,由后人(哈密顿和雷亚)总结归纳而成为“道氏定理”:
1.市场趋势有三种,短期、中期、长期。短期趋势持续数天或数周;中期趋势持续数周或数月;长期趋势持续数周或数年。投资者和投机者的差别,往往是参与的不同趋势的时间周期不同。
2.牛熊周期有长短,可以做多亦可做空。空头市场趋势向下,多头市场趋势向上。每一个牛市或熊市又可以分为不同阶段,有修正(Corrections),有反弹,也有暴涨暴跌。
3.空头市场三阶段,第一阶段股市恐慌,投资人不再追高;第二阶段经济衰退,企业盈利减少;第三阶段悲观失望,逐渐走向均衡,投资人对利空消息有了免疫力。
4.多头市场也有三阶段,平均持续时间超过两年。第一阶段信心逐渐恢复,第二阶段企业盈利提升,第三阶段投机风潮再起。
5.牛市、熊市都有拐点,但准确判断折返拐点非常困难。逾60%的拐点的回撤或回升幅度为前一波段走势的30-70%,每一次级折返都包含着股市的暴涨暴跌。
道氏定理站在股票市场的宏观层面,重点研究股票投资的趋势和波段,不同于格雷厄姆-巴菲特倡导的“微观研究+长期价值”。两种研究思路都有价值,从道氏定理看当前股市,股市研究应该像地震预测学一样,把牛熊周期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等级,这就有了一个新的投资学概念:大动荡。人们心目中的牛市和熊市其实都有一个量化的“锚定”:牛市是20%-25%年度涨跌区间;“大动荡”的标准则是:涨则翻番,跌则腰斩,叠加在牛熊周期之上。
股市“大动荡”可追溯到1987年10月19日美国的“黑色星期一”前后数年,几乎就在同一时期,还有1988-1991年的日本股市和1986-1990年的台湾地区股市等。
可以说,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初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全球股市进入了“动荡年代”。
1986年10月17日,台湾地区股市首次突破1000点后,一路飙升,至1987年10月1日达到4673点后急转直下,两个月内腰斩;再从2230点爆炸性上涨,1988年9月达到8790点后暴跌逾40%;又从5119点起跳,1990年2月狂飙至12680点,之后上演了从巅峰到瀑布的股市奇迹:1990年10月跌到2485点,最大跌幅逾80%!如果把台湾地区股市的“大动荡”删除,1986年10月突破1000点到1990年10月的2485点是一个很平和的股市上涨,然而在这两个10月之间的4年间,台湾地区股市历经三次巅峰,堪称股票市场的“通古斯大爆炸”,2008-2009年的次贷危机和今年美国股市“大动荡”都难以望其项背。
按照上述标准,中国A股2005年跌破1000点到2007年10月(也是10月)冲上6124点,之后暴跌到1664点,也是一次股市“大动荡”。和台湾地区股市不同的是:2005年到2008年的A股“大动荡”没有跨境资金流动的推波助澜。今年美国股市也经历了一次“大动荡”,2020年2月22日到3月23日,道指从29500点暴跌至18200点区间,之后半年内反弹到29000点之上,也不能“锚定”在年度涨跌幅度20%-25%的牛熊周期概念中。
在这里,我们引进一个投资行为学概念:助推(NUDGE)。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创造了一些投资行为学概念,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是禀赋效应,二是助推效应。
助推效应何来?一个有自杀倾向的人站在峭壁边缘,自杀,未必是有意识的,而是在那一瞬间的“无意识行为”。行为经济学把这个概念引入投资决策,解释了投资人群体“非理性冲动”的助推效应。
股市大动荡和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没有必然联系,如果说基本面是内在价值,环境就是外在因素。任何一个投资人群体的一致行动,相对于其他投资人群体而言就是外部“推动”,换句话说就是“助推”。从这个角度看A股市场的北向资金,作为A股市场上新的投资人群体,北向资金的资金量逐渐增大,可能“助推”的资金量更大。
由此演绎,股票市场的开放性也是一种趋势,而在股市开放的过程中,外部增量资金的流动是重要“推手”。基于新兴股市的有限数据分析,外部资金的交易量占比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观测指标。在此提示:北向资金的交易量占比提升到25%以上,有可能是A股市场再次发生大动荡的导火线。
股市大动荡和牛熊周期不同,在牛市情绪占主导的阶段,“助推”的力量可能驱动牛市的情绪性溢价翻番。反之,在熊市情绪占主导的阶段,尤其是在牛转熊的拐点之时,突发性暴跌本身会触发断崖式暴跌。这就是台湾地区股市1986-1990年大动荡的启示,也可以解释中国A股2005-2008年暴涨暴跌之谜。
⑧ 如果一个公司的股票跌破发行价,那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呢
股票跌破发行价是指上市公司二级市场的股价跌破其上市前所定的发行价,即一级市场的价格。上市公司发行价是由公司内外价值决定的,股票跌破发行价可能是由于股市所处的市场行情不好;一级市场发行价定价太高,远超其实际估值,不被投资者所认可;上市公司出现重大利空,例如公司存在违规操作被监管处罚,或者是公司业绩下降,盈利率不被市场投资者看好等。
综上所述,股价跌破发行价对公司发展和股东收益都有非常负面的影响,一方面企业后续的融资渠道受限,另一方面投资者会遭受损失,长期价格低于发行价还可能导致上市公司退市,不利于企业发展。
⑨ A股成交量连续破万亿,为何会“有量无价”呢
A股上证指数始终都是保持一个区间震荡,总体运行在200个点的空间已经折腾有一段周期了。A股成交量持续放大,连续突破万元成交,已经达到上一轮牛市的量能,但让人费解的事A股会出现万亿量来了,价起不来呢?
其实股民投资者都会懂一个道理,股市就是一个资本市场,完全都是靠资金在运转的,不管是涨是跌,背后都是由资金来推动的。而A股市场量起来了,已经连续28个交易日破万亿,就昨日周五A股沪深两市达到1.34万亿,而股市并没有波动,全天维持弱势整理,并没有赚钱效应,反而大部分个股下跌,提高亏钱效应。
随着抱团股熄火,已经严重被低估的金融股和周期股成为超大资金焦点,金融股和周期股得到超大资金的青睐。前期哪些抱团资金开始调仓换股,从抱团股逢高套现,随后把资金又低吸进入金融和周期股潜伏。
这些超大资金一卖一买,1元的量变成2元的成交量,A股总体成交量必然会出现明显的放大,这就是为何近期A股成交量持续破万亿,但股市却涨不起来的第二大因素。
综合通过上面分析得知,A股虽然连续二十几个交易日破万亿,只能说这些量是虚的,量能来自新股贡献和抱团股资金对倒贡献的,也是由于新股发行太多,以及超大资金还在吸筹等因素导致A股起不来,出现量价背离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