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巴拉德动力千亿市值股票

巴拉德动力千亿市值股票

发布时间: 2021-10-15 03:49:42

⑴ 美国的军工股票排名

按市值排名,以下只是个大概,行情波动具体没查,可能有些变动,仅供参考。
1、波音 / 市值$538亿 / 代码BA
2、霍尼韦尔国际 / 市值$455亿 / 代码HON
3、通用动力 / 市值$291亿 / 代码GD
4、洛克希德马丁 / 市值$283亿 / 代码LMT
5、诺斯罗普.格鲁曼 / 市值$201亿 / 代码NOC
6、雷神 / 市值$190亿 / 代码RTN
7、古德里奇 / 市值$115亿 / 代码GR
8、ITT工业集团 / 市值$110亿 / 代码ITT
9、罗克韦尔柯林斯 / 市值$103亿 / 代码COL
10、L-3通信 / 市值$91亿 / 代码LLL

⑵ 汽车动力电池概念股有哪些

特斯拉(599.040,+0.95%)股价自去年最低点已翻2倍有余,市值也突破1万亿元。年初,特斯拉上海工厂投入使用与新车交付成功,再次带动A股特斯拉概念股一度疯涨。模塑科技与秀强股份意外“成妖”,涨幅分别达到270%和233.1%。

磷酸铁锂电池领域中,市值过千亿的有宁德时代与比亚迪(175.29,+2.00%),二者市值分别达3533.44亿元和1857.87亿元。500亿元市值以上的还有亿纬锂能、恩捷股份。根据年初至今涨跌幅看,湘潭电化涨幅100%,位列第一,涨幅超50%的个股还有德方纳米、国轩高科、天奈科技、亿纬锂能(61.16,-1.74%)、天赐材料、宁德时代。

根据招商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18-2019年国内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超过1GWh的上市公司有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亚迪和亿纬锂能,四家企业2019年出货量累计占比市场超93%,材料方面则有德方纳米、天赐材料、天奈科技、合纵科技、湘潭电化等上市公司。

宁德时代是当前国内动力电池的老大,2019年推出CTP高集成动力电池开发平台使得空间利用率提升15~20%,零部件数量减少40%,能量密度提升10~15%。近半年,有44家机构对其2019年业绩作出预测: 2019年每股收益 2.03 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23.69%, 预测2019年净利润 44.86 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32.44%

比亚迪是全球领先的二次充电电池制造商之一。早前,亚迪已推出的刀片电池也是基于对早期铁锂电池的升级,该种电池有助于大幅提高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天风证券研报称,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可以将电池包利用率提高接近10%,体积比能量密度大幅提升10~20%;铝壳物料成本降低,成本下降20~30%;具有高安全、长寿命、散热快等特性。工信部近期发布最新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中包含了比亚迪生产的比亚迪牌7009BEV1纯电动轿车,比亚迪方面向上证报证实,该款汽车正是首个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EV纯电动轿车。该车定位为中大型轿车,风阻系数仅为0.233Cd,将生产纯电动汉EV与插混车型汉DM版本,EV版续航里程最高可达600公里,比亚迪在新能源车市的再次布局,能否打动国人,成为一部佳作。而本次特斯拉电池升级改造,也让市场对比亚迪刀片电池的想象力得到更多延展。

国轩高科是国内少数率先将乘用车磷酸铁锂PACK能量密度提升至140Wh/kg的企业之一,主营业务为锂电池及材料产品,磷酸铁锂为公司主要出货电池产品。近半年来,共有 14 家机构对国轩高科的2019年度业绩作出预测:2019年每股收益 0.63 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23.53%, 预测2019年净利润 7.14 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23.1% 。

纬锂能创立于2001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锂电池的创新发展,主要业务有锂原电池业务、锂离子电池业务,主要经营模式为公司直接销售给下游生产厂家。近半年来,共有 30 家机构对亿纬锂能的2019年度业绩作出预测:2019年每股收益 1.62 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141.79%, 预测2019年净利润 15.59 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173.25% 。

⑶ “豪赌”氢能源,在资本中摇晃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能源变革从来都有着清晰的主线逻辑,不断提升能量密度的基本法则贯穿着整个产业链发展的始末。因此,随着各国对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对清洁能源的关注与研究,继电能开始立足在产业前沿后,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氢能源也在政策补贴叠加和技术进步的支持下,成为事关能源经济的新增长点。
在汽车制造领域,从通用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1970年提出“氢经济”概念,到现代、丰田将燃料电池车的规模应用提上日程,乃至主营氢燃料商用业务的美国尼古拉汽车能在上市的几天内,市值达到 340 亿美元的高位······相信在理想的情况下,氢能源在不久的未来势必能和纯电产业长期共存,但此时的我们依旧能预见,氢能源行业静水流深、暗流涌动。
而相比氢能源受客观因素所产生的困境,过于冒进的产业推动很有可能将氢能源的发展再次圈定在造车新势力过往的轨迹中。换言之,倘若在中国,当像尼古拉这样将前景建立于资本市场之上的新人,逐渐占据市场主流,氢能源发展或将重蹈纯电时代的覆辙。
“尼古拉”模式是春药,更是毒药
2018年9月,李斌带领他的蔚来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打响了中国造车新势力赴美融资的第一枪。紧接着,北汽新能源以“北汽蓝谷”之名也登陆A股市场······一时间,对于彼时渴望外部资本注入的新能源企业来说,IPO几乎成了所有人强烈期盼的夙愿。
不得不承认,当量产之路出现重重困局,IPO确是推进在资本层面无法自足的新势力造车走下去的唯一手段。但纵观那些能顺利上市的新能源车企,无论是有着全套产业构思的特斯拉和蔚来,还是仰赖集团力量的北汽新能源此类车企,至少有着能在资本市场维稳的潜在实力。
如若以此为参考,试问,当氢能源的规模化应用依旧遥遥无期时,又该如何来评判此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尼古拉汽车呢?
兴许从尼古拉疯涨的市值中,的确能透露出美国资本市场对氢能源前景极力看好的端倪,可事实上,当下的尼古拉像极了多年前以PPT为手段“让梦想窒息”的中国新势力造车们。区别不过是,全力押宝在氢能源商用化上的尼古拉,恰巧拥有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可以用来讲故事。
构建自己的加氢网络、生产自己的燃料电池、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便自行解决供应链和制造问题······虽然尼古拉的发展规划总是如此似曾相识,但正是这样一个看起来过于理想化的计划,却成了尼古拉让美国资本家眼红的潜在优势。
然而翻开这家公司的简历,六年来除了发布了重型卡车尼古拉一代(Nicola One)和二代(Nicola Two)、牵引式卡车Nikola Tre以及电动皮卡Badger四款燃料电池概念车型外,尚未对外宣布具体的量产时间。这就意味着,按尼古拉自己透露的该公司已拥有超过14000辆卡车的订单,超过100亿美元的潜在销售额,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兑现。
况且,抛开技术优劣和基建完善程度都不谈,仅仅是相比特斯拉Sami和Cybertruck,尼古拉与之对标的重卡和Badger皮卡,在售价上就毫无优势可言。尤其是在面对民用市场的皮卡车型上,尼古拉Badger高达6至9万美元的售价,远远超过了特斯拉的Cybertruck预售价的30%以上。更甚的是,尼古拉所采用的氢燃料技术平台还未经验证。
“尼古拉在做‘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但目前估值水平 ‘很荒谬’。”可以说,种种外部迹象都在表明,靠理想“圈钱”的尼古拉并非是一家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营氢动力汽车的车企。也正由此,受尼古拉成功借壳上市影响,美股氢燃料电池股票巴拉德动力系统、普拉格能源大幅反弹,也更像是因此造成的蝴蝶效应。
诚然,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尼古拉的成功上市的确为氢能源产业的未来带去生机,但以此就说,氢能源将迎来向好发展的春天其实并不妥。丰田用几十年的发展都难以构建完整的氢能源产业链宣告这条道路的艰辛,而“尼古拉”模式的出现更像是投入产业的毒药。正如目前国内的很大一批纯电动造车新势力,终究葬送在一心向“钱”的浮躁中。
政策倾斜不该是“原罪”
在中国,从“十五”开始,科技部通过“973”计划、“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三大计划,时至今日都在持续对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进行支持,并且还以此形成了以大学研究院为主,涵盖制氢、储氢、输氢、氢安全以及燃料电池技术的初步的技术研发体系。
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鉴于丰田Mirai和现代NEXO两大燃料电池车型的表现在全球市场难见起色,以及诸如戴姆勒等车企选择终止开发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计划的原因,民用市场的开拓显然不是中国氢能源产业发展的方向。
这样一来,在政策明确燃料电池车将逐步带动整个产业取得实质性进展,并预计2020年中国商用车领域将实现万辆产销规模的计划下,氢能源首先进驻商用车市场的理念似乎开始加速落地。
尤其当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在今年4月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针对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方面,采取“以奖代补“、聚焦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等,正式确定了燃料电池补贴政策落地后,氢能源商用化的进程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全国铺陈开来。
随后的两个月内,广东佛山南海区386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分批投入全区公交线路运行;广州市首批15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投入试运营;山东潍坊追加的150辆搭载潍柴氢燃料电池的公交车举行运营仪式·······
而从去年中国石化与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合作,致力于氢能技术研发以及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到以广东、山东为首的地方政府加速建设以加氢站为核心的设施体系,乃至如今的氢动力商用车大规模投入运营,不难看出,在政策的倾斜下,氢能源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热情空前高涨。
但另一方面,不得不警惕的是,在补贴诱人的大背景下,很容易出现如当下一批“投机”造车新势力哄拥而至,最终留下一地鸡毛的现象。
?
况且就在日前,出资占比达65%的丰田联合一汽、东风、广汽、北汽、亿华通五家拥有相同理念的公司签署合营合同,拟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就为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研发。
那与其说,有着丰富氢能源产业经验的丰田,将为中国尚处试错期的氢能源商用化带去更多的建设性意见,倒不如相信,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丰田,将在产业政策与政府支持的东风下,滋生出更大的野心。届时,有多达五家的本土重点企业的上下疏通,有如项庄舞剑的丰田才是幕后真正的最大受益者。
也许从目前来看,在整个能源的变迁史中,资本依旧是逐利的,“尼古拉汽车们”的逐利之路同样会是热衷资本的企业所向往的。但与此同时,中国在政策的倾斜下,核心技术完成“自主化”、彻底摆脱技术进口依赖的要求,也将在随后的产业进程中时刻鞭策着每一个局内人。那彼时,就算驶入“快车道”的氢能源产业终究逃不过市场的洗牌。至少,依旧令人快慰。
文/曹佳东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⑷ 特斯拉市值超过3家主流车企的总和,股票涨得快降得也快

前言:不得不说,从2020年以来,特斯拉的股票就像开了挂式的疯涨。

据车评社了解,在北京时间2月4日晚间(美国东部时间2月4日上午),特斯拉的股价突破900美元大关,短短一天内上涨幅度超过20%,最高时到达每股968.99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

特斯拉用事实继续证明看衰者是错的,卖空者也是如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⑸ 一只市值100亿的股票,他的总负债是8个亿请问这只股票正常吗

如果是中国的股票,没有一个正常的,因为你看到的基本都是假的,而且中国的股市不是看这些东西,完全就是有钱的几个首脑用来游戏的场所,建议离开中国股市,害你没商量。

⑹ 宁德时代:千亿市值沉浮录

2018年6月,创业板迎来首家“独角兽”——宁德时代于深交所挂牌上市,当时一举打破创业板募资的最高记录。作为动力电池行业领军企业,其登陆A股后的股价从未让人失望,上市当年和2019年股价涨幅分别为193.56%和44.45%,活生生地从IPO时不到600亿总市值快速膨胀到千亿。

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2020年2月,庚子鼠年开年之后股市一片哀嚎,而宁德时代的市值却将近翻倍超3000亿。其在2月3日更是以近乎一枝独秀逼近涨停的态势C位出道,这一波“为国护盘”的传说至今在坊间流传。

当然大家最为关心的还是宁德时代啥时候能触底反弹,究竟有没有可能市值突破4000亿,资本市场的事情真没人算得准,截至3月16日,宁德时代开盘大跌,收盘报119.06元,接近跌停。这也是宁德时代上市后首遭减持,“招银系”急流勇退,减持部分折合市值约52.6亿元,投资收益令人咋舌超325%。

综上所述,对于宁德时代而言,未来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但还需要不断创造更多的想象空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⑺ 蔚来汽车暴涨13%,市值突破1000亿美元,致其股票大涨的原因是什么

什么原因促使这一次蔚来股价大涨?下面来剖析一下



算起来,蔚来汽车在本届“NIO DAY”发布会上一共推出了4样产品(技术), 其中,第二代换电站可以让用户在换电时减少了很多排长队的烦恼;150kWh电池包这个“饼”,小雷只想说: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总是好的;NAD全栈自动驾驶让蔚来从驾驶辅助走向了自动驾驶;而ET7则可以看作是这三项技术的集大成者。

近年来蔚来汽车的技术研发方向更多的是在“解”。蔚来汽车早在2017年就通过换电技术率先完成了纯电动汽车与动力电池之间的解耦,让旗下的产品可以通过更换动力电池来实现实时升级。如今又推出了可“定制化”的NAD全栈自动驾驶技术,让消费者有了更加丰富的选择。我想,这大概就是蔚来眼中的未来吧。

蔚来市值突破千亿美元,蔚来已来。新能源汽车概念,持续活跃。

⑻ 潍柴动力:翻身千亿市值,转型驶向未知

[亿欧导读]?“忧患意识让我始终保持清醒”,谭旭光已执掌潍柴17年,千亿企业的转型正在开启,风浪之中,巨轮将驶向未知的深海中。

在此之前,潍柴已在悄然布局。

2018年底,潍柴动力以1.64亿美元入主全球氢燃料电池企业——加拿大巴拉德公司。同时,其增持了新一代低成本燃料电池技术企业——英国锡里斯,成为其重要战略股东。2019年底,通过收购新能源德企ARADEX(欧德思),潍柴成功拥有了电机控制器核心技术。

目前,潍柴已完成多款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开发。2019年,潍柴累计交付100余台燃料电池客车,累计运行超过100万公里,初步实现商业化落地。

未来,潍柴动力耗费近140亿元、建设规划面积1460亩的潍柴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也将于2025年在山东潍坊建成。

由于商用车是潍柴的重要核心,其在智能驾驶的探索上也不甘落后。

2019年9月,潍柴曾展示满足L3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无人驾驶矿车。同年底,潍柴以6.6亿元收购了清智科技55%的股权,彼时这家自动驾驶技术服务商仅成立3年。

清智科技虽年资尚浅,其核心业务是商用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特定场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与潍柴的智能化改革不谋而合。

现阶段,商用车ADAS前装普及率甚至还远低于乘用车25%的普及率。随着中国相关法规(例如《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的颁布,ADAS从后装向前装的脚步也将加快,潍柴又能从中“分一杯羹”。

但转型道路上的潍柴,仍需披荆斩棘。

目前,我国大客车的新能源电动化率比较乐观,约为50%。然而,新能源物流车的电动化率仅有5%。潍柴的一大挑战是如何改善新能源物流车现有问题,更多推广新能源产品。性能与基础建设也是物流车电动化的两大“拦路虎”。

我国重卡市场上的大部分产品都是以价格低廉,产品投资回收期短为特点。新能源车的高售价是很大一部分买家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在国家加大建设全国范围内新能源基建的同时,潍柴动力可加大研发性能更优良的新能源商用车,以顺应趋势,抓取企业增长的第二曲线。

再者,智能驾驶在商用车的应用,仍处于行业早期。潍柴若要实现集团转型,这将是一个长期性战役。

04、驶向深海

A股上市的13年间,潍柴的营收与利润起起伏伏,曾经历四次负增长。当下和未来,潍柴存在着诸多挑战。

近四年,高杠杆率加速了潍柴的扩张进程,也意味着当现金流不足时,将出现债务违约风险,最终可能危及整个企业。

潍柴动力的收购,带来了优质产业链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商誉。潍柴2019年高达238.2亿元、约占净资产34.1%的商誉总值会带来潜在压力。商誉的65%来自于智能供应链和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收购,这类企业(例如德马泰克)的减值风险尤为重要。

一旦潍柴商誉大幅减值,净利润可能由正转负。

疫情“黑天鹅”飞来,直接会冲击潍柴动力的是客车、货车销量和游艇业务的下滑。同时,在全球抗疫背景下,海外业务势必减少甚至停滞,并且外汇风险增大。

但“黑天鹅”总要飞走的。疫情影响只是短期的,重要的是看长期发展。2019年,由于国三车型的置换,重卡将存在一些潜在需求,可在疫情结束后进行释放。

如今,疫情已逐渐好转,物流车复工比例已达到去年水平。

随着中国对柴油车排放标准一再提高,新能源产业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越来越蓬勃壮大的物流业也必然是未来增长迅速的领域,因此潍柴动力要想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不被竞争对手抢占先机,攻下新能源物流车必然是关键一步。

“忧患意识让我始终保持清醒”,谭旭光已执掌潍柴17年,千亿企业的转型正在开启,风浪之中,巨轮将驶向未知的深海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热点内容
如何确保买到涨停板的股票 发布:2025-02-01 13:59:29 浏览:728
股市第二次分红怎么扣税 发布:2025-02-01 13:41:15 浏览:302
什么专业考期货 发布:2025-02-01 13:12:30 浏览:372
今日股市开盘是什么时间 发布:2025-02-01 13:12:21 浏览:745
tcl科技股票明天走势 发布:2025-02-01 13:10:51 浏览:737
期货日线根据什么定方向 发布:2025-02-01 12:55:47 浏览:470
淘宝怎么玩期货 发布:2025-02-01 12:46:43 浏览:851
期货里上影线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2-01 12:36:17 浏览:466
基金的期权收益是多少 发布:2025-02-01 12:28:13 浏览:789
塑料期货用什么软件看 发布:2025-02-01 12:15:08 浏览: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