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克罗格的股票市值

克罗格的股票市值

发布时间: 2021-10-14 21:51:05

A. 百度为什么会在股票市值上掉队

早期的BAT,网络最被看好,现在来看阿里跟腾讯都进入全球前10市值队伍,阿里第7,腾讯第9,而网络,差点被京东超越。网络为什么会掉队?原因在于其增收已经与其他企业产生洛落差,这也是其股价被“低估”的缘故起因。网络要想站稳脚跟,最好的计策是跟住阿里巴巴,哪怕只是外貌上。

B. 1987年的股市崩溃

1987年10月17日(星期日)晨,美国贝克财长在全国电视节目中一语惊人:如果联邦德国不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扩展,美国将考虑让美元继续下跌。10月19日,星期一,华尔街立刻掀起了一场震惊西方世界的风暴:纽约股票交易所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狂泻508点,6个半小时之内,5000亿美元烟消云散!

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始疯狂了,道·琼斯指数直线下降,早市开盘半小时下跌93.18点,不到一个半小时,暴跌320.1点,降至2045.33点。中午, 道指突然又急速反弹100点,但到了下午,美国国防部长宣布美国周日击毁了一座伊朗石油钻井平台,出于对海湾战争突然升级的担心,使证交所出现更大的抛售狂潮。从2点45分开始到收盘,道·琼斯指数平均每17秒下跌一点。道指像着魔似地下跌。到收盘时,5000亿美元——一笔相当于法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股票面值化为乌有。

在10月19日的一个交易日里,道指狂跌508.32点,降至1738.81点,跌幅达22.62%,大大超过1929年10月28日华尔街狂跌的12.8%的跌幅。

顿时,恐慌瘟疫开始在股民中蔓延开来,华尔街在颤抖。伦敦、东京、苏黎世等金融市场也都在颤抖……

伦敦:《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指数一天暴跌249.6点,跌幅为10.8%,降至2032.6点,转眼损失高达500亿英镑,相当于伦敦股市总值的10%。

东京:225种日经股票下跌3836点,跌幅达14.9%创下跌市的历史记录。

巴黎:股票交易所指数下跌10%。

香港:联合交易所内的股票暴跌420.81点,交易额达4万亿港元。

法兰克福:商业银行的60种股票指数出现大幅度的下跌,跌了132.5点,降至1744.1点,跌幅达7.6%

星期二清晨, 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抢在华尔街开盘之前,发表声明,宣布了美联储将执行其中央银行的职责,保证向全国各商业银行提供充足资金的决定。这步棋同1929年中央银行在紧急关头收紧信贷的步骤刚好相反。

贝克财长的助手争分夺秒地给企业界巨擘们挨个拨电话,唯恐他们中的某位漏掉了这条消息。“定心丸”立刻奏效。两家主要商业银行随即宣布降低优惠利率。中央银行的承诺,使那些在华尔街股市挂牌的许多企业重树信心……

白宫决策性的会议正在紧锣密鼓之中。格林斯潘和两位贝克都奉劝总统尽快同意增加税收。危机到底迫在眉睫。总统终于作出让步,答应就增加税收和削减财政赤字问题尽快同国会两院领袖会晤。

此后,华尔街的道指出现明显反弹,与此同时,伦敦、东京的股市也都有所起色。

美国财政部官员称10月19日的股市大暴跌是历史上罕见的财富大毁灭毫不为过,因为西方股市仅仅在10月19日这一天,就使15000亿的美元财富化为乌有,而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毁于战争的财富价值才不过为360亿美元。

在这场财富大毁灭的灾难中,无论是腰缠万贯的富商还是手持血汗股的普通人,都在劫难逃,很多人甚至陷入绝境。

华尔街股市崩溃使消费者痛苦地重估自己的地位,股市崩溃后近6个月,恐慌情绪才稍有减轻。

C. 博茨瓦纳的最高气温

博茨瓦纳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Botswana),为非洲南部内陆国家,东接津巴布韦,西连纳米比亚,北邻赞比亚,南界南非,国土总面积58.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热带草原气候,干旱少雨,年均降雨量为457毫米。大部分地区缺水,境内无大河流。一年分旱、雨二季,10至4月为雨季(湿热季),5至9月为旱季(干冷季)。平均气温21℃,早晚温差较大。人口约170万左右。官方语言为英语,民族语言为茨瓦纳语。与北京时差6个小时。

1966年独立以来,博茨瓦纳政治稳定,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发展水平在非洲处中上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500美元,被世界银行列入中等收入国家。博境内除北部地区雨季发生疟疾外,无其它传染病。但艾滋病感染率较高,在成年人中达到30%左右。博民众性格温顺,社会治安状况总体良好。

博茨瓦纳人绝大部分为班图语系的茨瓦纳人(占总人口的95%),有八个主要部族:恩瓦托(Ngwato),昆纳(Kwena),恩瓦凯策(Ngwaketse),塔瓦纳(Tawana),卡特拉(Kgatla),莱特(Lete),罗龙(Rolong)和特罗夸(Tlokwa)。其中恩瓦托族最大,占全国人口的40%。此外还有卡兰加、伊、姆布库苏、苏比亚、卡拉哈迪、布须曼(又名丛林人,是博最早的居民)、赫雷罗(1993年初大部分返回纳米比亚)等少数民族。欧洲人和亚洲人约1万。居民多数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巴哈教,农村地区不少人信奉当地传统宗教。

13至14世纪茨瓦纳人从北方迁居于此。19世纪初,博地居住着拥有共同语言和历史但却互不隶属的8个部族,最大部族恩瓦托族虽已开始向周边扩张,欲建立统一的王国,但此进程因殖民进入而中断。1836年布尔人(南非荷兰人)入侵,1885年英国人取代布尔人,将此地划分为两部分:北部为“贝专纳保护地”,南部为英国殖民地,称“英属贝专纳”。后者1895年并入开普殖民地,1910年又并入南非联邦。1965年“贝专纳保护地”实行内部自治。1966年9月30日宣布独立,定名为博茨瓦纳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民主党总裁塞莱茨·卡马出任第一届总统。1980年卡马逝世,马西雷接任总统。1998年3月马西雷主动退休,费斯特斯·莫哈埃(Festus Gontebanye Mogae)接任总统,并在1999年和2004年大选中连任。

首都哈博罗内(Gaborone) 位于博东南部,是博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人口约20万(2004年政府估计数)。原为部落村庄, 1966年博独立后开始进行大规模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交通、水电等各项基础设施状况良好,生活物资充裕,是非洲重要地区组织—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秘书处所在地。

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宏观经济状况良好,法律制度较为完备,地理位置上地处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中心,基础设施良好,道路、电讯等网络通畅,税率较低,政府廉洁,多年保持“非洲最具竞争力经济体”称号,被认为是非洲国家发展的“典范”。但是博经济严重依赖钻石出口,地处内陆,市场狭小,加上面临邻国南非的有力竞争,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已不如从前。2003-2004年,博茨瓦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约合84.9亿美元,增长率5.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4700美元,年均通货膨胀率7%。2002年进口16.4亿美元,出口23.2亿美元,外汇储备56.8亿美元。2005年10月美元与当地货币普拉的比价为1美元约兑换5.5普拉。全国登记失业率23.8%。目前,博正在实施第9个国家发展计划(2003/04-2008/09),以建设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发展旅游业、非传统农业和商业服务业等为重点继续推进经济多元化,吸引外国投资,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增加就业,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加强人力资源培训,抗击艾滋病。

1、矿业。博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生产国,年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30%。博于1967年在奥拉帕(Orapa)发现钻石,1969年博政府与南非钻石公司德比尔斯(De Beers)合资建立博钻石公司(Debswana)。1971年该公司的第一个钻石矿在奥拉帕开始生产,后有莱特哈肯(Letlhakane)、吉瓦嫩(Jwaneng)和丹姆萨(Damtshaa)等3家钻石矿先后投产。目前博不断有新矿发现。2004年博毛坯钻石产量为3112.5万克拉,钻石出口收入约30美元。铜镍是继钻石后博重要的出口矿产品。其它矿产有苏打灰和盐。

2、工业。博工业体系以轻工业部门为主,如肉产品加工、饮料和啤酒制造、糖果业、纺织服装业、皮革加工业等,还有其它少量工业产品如汽车配件、电器和电子产品、工程产品和成品钻石等。工业规模不大,集中在哈博罗内、弗朗西斯敦和塞莱比-皮奎等地区。畜产品加工是博传统工业部门。2003年,博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3%。目前,博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多元化政策,重点之一就是扩大工业部门和规模,优先发展出口型和有助于扩大就业的制造业,重点领域包括皮革制品、纺织和服装、信息技术产品、玻璃、珠宝首饰、牛肉产品等。

3、农业。博农业主要由种植业和畜牧业组成。种植业落后,畜牧业相对较发达。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从独立时的42.7%,降为2003年的2.4%。但农业仍是农村地区大部分人口的生活来源和就业渠道。由于气候干燥、土地贫瘠,加上耕作方法落后和重牧轻农等传统,博农业产量低,农产品的近90%依靠从南非和津巴布韦进口。畜牧业占农业部门产值的80%,是博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畜牧业以养牛为主,养羊为辅。牛肉产业近年受干旱和口蹄疫等等影响,牛的存栏数及平均重量均有所下降。博享受每年向欧盟出口1.8916万吨牛肉的配额,但产量难以满足。博家禽养殖业开始于1976年,目前生产的肉鸡和鸡蛋能满足国内需求。近年博乳制品生产有所增长。驼鸟养殖和加工业也在发展之中。

4、交通运输建设。现已基本建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到2004年,全国公路总长达约18300公里,其中一半为柏油和砾石公路。全国各主要城镇、中心之间,以及博与南非、赞比亚、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之间,已基本上由柏油公路连接。干线公路等级较高,行车限速达每小时120公里。1998年,博建成全长595公里的跨卡拉哈迪沙漠的柏油公路,与纳米比亚公路相接,直达纳的沃尔维斯港。铁路总长近900公里,南北主线铁路连接南非和津巴布韦,并以此可与其它周边国家相连。博现有6个国际机场,各地还有数十个小型机场。

5、金融服务业。博国际金融服务中心(IFSC)成立于2000年,是博实施经济多元的重要举措。目前该中心的服务范围包括银行、信托、投资、保险和金融中介等方面。政府提供税收优惠以吸引国内外投资者进入,征收的企业税税率只有15%。目前已有来自美国、英国、津巴布韦和南非等20家金融服务公司开展业务。博政治稳定、宏观经济状况良好、法律制度完备、货币信用等级高、税率低以及政府廉洁以及靠近非洲金融中心约翰内斯堡等,是博建设金融服务中心的主要优势。博证券交易所建立于1989年,2003年共有上市股票32支,总市值95.9亿普拉。按资本容量计算,博证券市场在南部非洲仅次于南非和津巴布韦,位居第3。

6、对外贸易和外资。博是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是欧盟《科特努协定》和美国《非洲增长与机会法》的受益国。南部非洲是博主要的贸易对象,约占进口贸易总量的70%。欧盟是博主要出口产品钻石和牛肉的销售市场。博钻石全部销往伦敦。在《非洲增长与机会法》下,博向美国出口纺织品和服装,2003年达630万美元。因拥有稳定的钻石产量,博多年来一直保持贸易顺差。主要出口产品为:钻石、铜镍矿产品、牛肉产品、汽车及零配件、纺织品、苏打灰等。主要出口对象是: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关税同盟区国家和津巴布韦等。主要进口产品为:机械和电气设备、食品、饮料和烟,汽车和运输工具、化工和橡胶制品和金属和金属制品等。主要进口来源:南部非洲国家(主要是南非)、欧盟等。至2002年,在博外国投资总额21.8亿美元。其中矿业投资占71.3%,金融业占10.2%,批发和零售业占9.6%。其中51.4%来自欧洲,43.9%来自南非。

博旅游资源丰富,是非洲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较多的国家,大象数量2002年达12.3万头,居非洲第一。全国由17%的国土被列为国家自然公园和动物保护区,另有20%的土地是野生动物生活区。此外,博境内还生活着非洲古老人种布须曼人(Bushman), 保留着大约20000年左右的岩画。博著名的旅游景点有乔贝(Chobe)国家公园和奥卡万戈(Okvango)三角洲野生动物保护区,卓迪洛(Tsodilo)岩画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央卡拉哈迪(Central Kalagadi)动物保护区中有布须曼人村落。

乔贝国家公园位于博北部,面积10566平方公里,为博境内第二大国家公园,与纳米比亚隔赞比西河相望。该园建于1920 年,最初是贝专纳保护地殖民者的狩猎区。1967年,博政府正式将该地辟为国家公园。该园分为四大生态区:东北部乔贝河水域的草场森林区、西部湿地、西北部沼泽地和干旱腹地。园内河面宽阔,河水清澈,绿树倒映,水草丛生。无数飞禽走兽如鱼鹰、鹳、狮子、羚羊、长颈鹿、大象、猴子、野牛、河马、鳄鱼栖息、出没其间。动物种群数量居非洲前列。该园还以大象、斑马和狮子的密度居非洲之首而闻名。园区基本保持大自然的原生状态,每年5-9月是观赏动物和鸟类的最佳时期。旅游接待设施良好,美国总统克林顿1998年访博时曾到此游览。

奥卡万戈三角洲野生动物保护区位于博西北部,与纳米比亚接壤,是非洲最大的内陆三角洲。奥卡万戈河发源于安哥拉高原,当河水流入博境时,河面宽达12公里,然后源源不断注入博卡拉哈迪沙漠,形成巨大的三角洲。三角洲内有无数小岛,湖泊纵横、水道迂曲、河汊密布。岸上浓荫匝地,水中芦苇随风起伏。无数鸟类和野兽在这里繁衍生息。三角洲内一切均保持着大自然本来的面目。

D. 哈利波特是

☆★Daniel Radcliffe ★☆ 姓名: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昵称:Dan,Danny,Daniel,丹 饰演过的人物:哈利·波特(Harry Potter) 、麦迫斯(12月男孩) 生日:1989年7月23日 身高:173cm 体重:52-54 Kgs / 114. -119.05 lbs 眼睛颜色:蓝色 出生地:伦敦富勒姆 星座:狮子座 偶像:哈利·波特 音乐:Rem,U2,Stereophonics,Dido,JJ72,theSexPistols, theUndertones,theNewYorkDolls,theStranglers. 将来:打算从事音乐,写作或者体育方面的工作 生活爱好:看电影、写作、读书、跑步、运动、音乐 兴趣爱好 :最拿手项目:田径和体操 最喜欢的科目:科学,体操 最喜欢的书:《哈利波特》系列,LouisSachar's《Holes》
最喜欢的体育项目:Fulham足球(英超/英国富勒姆球队的铁杆球迷),世界摔跤,一级方程式赛车,(特别喜欢Rocks,moony注:中文译名为“岩石”, 在今年的荷里活/好莱坞的新电影“蝎子王”里充当男主角) 最喜欢的电影: The Dish(天线) 12 Angry Men(十二怒汉)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赎), Apollo13(阿波罗13/太阳神13号) Moulin Rouge(红磨坊/梦断花都/情陷红磨坊) Shakespeare in love(恋爱中的莎士比亚/莎翁情史) 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不一样的天空这是丹尼尔在奥斯卡里说过的) 最喜欢的电视剧:Simpsons(辛普森一家) 最喜欢的糖果:Marsbar(一种巧克力) 最喜欢的饮料:DietCoke(健怡可乐) 最喜欢的食物:麦当劳食品 ,巧克力 最喜欢的颜色:绿、红、金 最喜欢的数字:9 最喜欢的T恤设计:Mambo 最喜欢的小机械:随身听CD机 最不喜欢的食物:蛋糕 最不喜欢的学校科目:数学和法语
最喜欢的女演员: Julia Roberts(朱莉娅·罗伯茨),Kate Winslet(凯特·温丝莱特),Catherine Zeta-Jones(凯瑟琳·泽塔--琼斯),Kate Hudson(凯特·哈德森) Renee Zellweger(蕾妮·泽尔维格),Kirsten Dunst(克斯汀·邓斯特)Cameron Diaz (卡梅隆-迪亚兹) 最喜欢的男演员: Tom Hanks(汤姆·汉克斯),Ben Stiller(本·斯蒂勒),Jude Law(裘德·洛) 、Ed Harrie(艾德·哈里斯),Robert Deniro(罗伯特·德尼罗) Leonard Gary Oldman(加里·莱昂那德·奥德曼) 曾去过的国家:中国、西班牙、瑞典、法国、意大利、巴拿马、美国、日本 丹喜欢哈利波特的东西 最喜欢哈利的品质:忠心,支持自己,有好奇心 最喜欢的魔法工具:隐身衣 最喜欢的剧情:下巫师棋 最喜欢的角色:海格和韦斯莱一家 最喜欢的一部书:《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最喜欢的电影场景: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最后的棋盘,对抗伏地魔,魔鬼网 《哈利·波特与密室》——与马尔福的对话,决斗俱乐部
编辑本段出道经历
丹的爸爸是剧组工作人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爸爸带着他来到剧组见一个人,然后就被剧组导演哥伦布看中了。当时他们都很惊讶有这样符合的人,瘦弱,眼睛很纯净,什么都像。
后来,他们让丹和其他海选上来的人一起参加了一次又一次的试镜,最后和来自美国的连恩艾肯(Liam Aiken)角逐这个角色,但因丹是英国人,本小说又是来自英国,丹比艾肯大一岁,所以剧组选择了丹。得知被选中时,丹正在洗澡(据说是满身的泡泡),是他父母接的电话,告诉丹时他兴奋得不得了。丹的父母不赞同儿子演戏,怕影响学业,后来经过导演多次交涉后总算成功了,当然,从始至终,丹一直是很想演的。之前丹曾经有过演艺经历,出演过《巴拿马裁缝》,也算是小童星了。尽管他说自己演的东西,自己都没看过全部。他从未想过能够出演哈利波特这样的角色。 终于,11岁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击败了上万名踌躇满志的对手,赢得了这个命中注定就该他来出演的角色。正如导演克里斯-哥伦布所言:“丹尼尔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我们一下子就知道已经找到了这位哈利。” 当丹尼尔走进试镜的屋子时时,“他还没开始表演,我们就喊了起来:‘就是他!就是他!’” 1989年7月2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富勒姆(Fulham)。小学时就有过演出经历,第一次登上银幕是在1999年,在根据狄更斯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中扮演幼年的大卫,在这部由西蒙·科蒂斯执导的电视剧中,同时担任主演的还有玛吉·史密斯夫 人以及左伊·瓦纳梅克。这两人目前在《哈利·波特》中与丹尼尔再次合作,分别饰演麦格教授与霍琦夫人。 两年后,又出演了由前007布鲁斯·皮尔斯南主演的巴拿马裁缝(The Tailor of Panama)。同年被哈利波特的导演Chris Columbus选中作为第一部哈利波特的扮演者,随后又出演了第二部跟第三部一直到第七部的拍摄。
编辑本段琐事相关
喜欢搞些小恶作剧,有一次他偷偷修改了Robbie Coltrane(海格的扮演者)的移动电话 结果Robbie发现他的电话信息都变成了土耳其语.
养着两只边境牧羊犬Binka和Nugget. 8岁的时候曾试着第一次读哈利波特原著 结果没有完成 直到他成了哈利波特时才算读完. 从没完整地看过巴拿马裁缝,尽管是他出演的. 就读于一所男子私立学校. 最喜欢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第三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愿意玩PSP和听音乐,尤其喜欢U2和R.E.M和性手枪乐队,还喜欢踢足球. 红辣椒乐队的歌迷并在2004年参加了他们的演唱会. 2002年2月他获得英国Variety Club的最佳新进艺人提名并最终获得该奖项. 为了表彰他在哈利波特中的出色表现 2002年Variety Club颁给他James Carreras奖. 12 angry men(12怒汉)是他看过的第一部黑白电影也是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一部. 哈利波特电影的角色经纪人是Daniel父亲的朋友,当他为寻找哈利的扮演者而发愁的时候见到了Daniel,接下来发生的就是:试镜,拍摄,世人皆知!!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2004年2月,英国太阳报把他列为全国第三富有的年轻人(13到19岁),据说他收入达到500万英镑. 他是Gary Oldman(阿兹卡班囚徒中Sirius Black的扮演者)的影迷并且也是英超球队富勒姆队的球迷. 会弹电吉他,正在学习贝司吉他.
编辑本段平凡的丹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不需要任何hocus-pocus让他自己转变成一个平凡的年轻人。“哈利·波特”的演员简单的摘掉了那个男巫师象征性的眼镜,带了一顶棒球帽。 当他在12岁拍完的“魔法石”于2001年11月上映以来,丹曾经在他的家乡英国出演过电视版的“大卫·科波菲尔”,而且还在“The Tailor of Panama”中饰演Geoffrey Rush的儿子。 但是丹没有过分看重这些名声。这些天他已经上过很多公告,但仍然温文尔雅。他的眼睛,再那副眼镜后面的是一双醒目的碧蓝色的眸子,当他谈及自己的职业生涯,影响力和未来希望的时候,那双眼睛会格外明亮。 Daniel于1989年7月23日出生在英国伦敦富勒姆,父母都是做娱乐业的工作。母亲Marcia Gresham是犹太人。小时候的他和大多数男孩子一样,贪玩好动,不过他从5岁起就想做一名演员了。他有着灰蓝色的迷人的眼睛和金棕色的头发,英俊而又不失男孩特有的可爱与活力。所以,在他十岁的时候,他成功获得了在电视剧David Copperfield(《大卫·科波菲尔》,BBC公司摄于1999年,根据Charles Dickens同名小说改编)中幼年大卫一角。这次小小的尝试为他带来了同事们的一致赞扬。一同工作的Kate Harwood说道:“他纯真自然。摄影机喜欢他,别的孩子和他一起不会感到有威胁。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害怕和童星一起工作,但他是例外的,他不需要我们去时时刻刻地警惕他。我们欣赏他的文雅,他有一大堆这样的优点。他很率直很有魅力,也非常好动而且精力充沛。”从这时开始,这位“纯真自然”的孩子就注定会有光辉灿烂的一生。 在这次演出之后,他又在间谍片The Tailor of Panama《巴拿马裁缝》里饰演一个小角色,但即使只有几个镜头,他也用自己天真的笑容给这部影片增色不少。不过他自己还没有看过这部影片呢。 一天,Daniel和父母一起去看一部名叫《口袋里的石头》的话剧,在剧院他们遇到了父亲的熟人David Heyman,大卫·海曼,一位电影制片人。那时他正在为华纳公司的新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选演员。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是非常受读者喜爱的一部小说,要成功改编成电影,是有一定压力的,而演员能否符合书迷们的喜好更是重中之重。在此之前,David Heyman已经见过了很多前来试镜的男孩,却没有一个能符合他的想法。然而,在见到小Daniel之后,他完全被他吸引住了,“我根本没有留心地看话剧,只是一直不停地转头看坐在我后排的Daniel。”那正是他想要的形象,“充满好奇心的男孩,他真诚大方,热情而不乏理智。”就这样,对此并没有报什么希望的Daniel给制片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此,Daniel一直很谦虚,最初当朋友劝他去试镜的时候,他只是说:“有那么多男孩想演这个角色,怎么会是我呢?”他的父母也很谨慎,“他的母亲太了解电影商业了,她清楚这存在着什么弊端。她非常在乎当影片真正公映时会带给Daniel 多少不可避免的麻烦。” 但是他实在太合适了,在见过他之后,所有人都认为,“他就是哈利波特!”终于,在五次试镜之后,那个改变他命运的时刻到来了。还是让我们听听他自己怎么描述的吧:“当时我正在洗澡间里,我听见电话铃响了,我爸走下去接电话。我听见他说‘你好,大卫’,当时制作人大卫·海曼是我们认识的唯一一个叫大卫的人,所以我肯定那就是他。然后我爸上来告诉我,他说我得到这个角色了,我当时非常惊讶,傻傻地呆了不知多长时间,接着我哭了起来。那真是一条很让人兴奋的消息。”“那晚我在深夜两点钟醒来了,我去叫醒我的父母,然后问他们,“我在做梦吗?我真的能演哈利波特?” 真的,幸运之神真的降临了。他得到了这个无数孩子梦寐以求的角色——Harry Potter。导演Chris Columbus这样评价这位小演员:“Dan是一个12岁就有着35岁思想的孩子。你会发现在他的眼睛背后藏着许多深奥的东西;他是一个能切切实实生活的人。对,他很有魅力编辑本段访谈实录AP:你觉得自己是下一个青年白马王子么?
Dan:(笑,脸红)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这样的人。 那会很讨人喜欢,真得很棒,但是我不太理解。 AP:这部电影对于儿童来说太恐怖了么? Dan:这不是更恐怖一些……更多让人从心里觉得毛骨悚然的东西,那是8岁大的孩子和成年人的理解方式完全不相关的。当我和成年人一起观看的时候,家长们的恐惧反而比他们的孩子更多一些。 AP:你觉得铺天盖地的电影广告宣传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你能在毫不知觉得情况下走出家门么? Dan:你永远也不能适应它,但是实际上也绝对不是那么坏。有的时候我意识到,但是我只是戴上棒球帽子,没有其他。当然,现在已经有人在寻找一个带着棒球帽的男孩子了。 AP:哈利有一些笨拙,甚至我敢说是有点蠢。你觉得在他身上是否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呢? Dan:绝对。在学校我永远都不是最酷的,但是话说回来,我也没和什么酷的人做朋友。这不是说我不喜欢他们,只是他们对我不感兴趣。 AP:哈利在前三部电影中长大了一点,特别是这集,在他父母死亡的激烈斗争中。这些对你来说困难么? Dan:这是困难的,因为我显然从来没有经历过任何哈利的处境。我很感兴趣去演……但这很棒。若非如此,对我来说就真得没有什么挑战了。任何事情都会简单化。我做的不是很好。 AP:不只是哈利长大了,你也长大了。在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中长大是什么感觉呢? Dan:我对世界上其他人说什么并不是很留意。我从来不阅读那些在网络上面的关于我的文章。如果你全读了,只会让你变得自我感觉良好。 AP:你是否曾经回顾以前的电影呢? Dan:没有,从来都没有。我不想这么做。我也不认为我会再去看第一部。再过两年,连这部我都永远不会看了。 AP:你不想看看作为演员,你成长了多少么? Dan:我从不回头看。我更注重于眼下发生了什么。如果我有了孩子,也许有一天我会和他们一起看。 AP:对于这一部电影,你有没有做过什么特殊的准备呢? Dan:在第三部电影以前,我写了一篇关于哈利思维的文章。那很有趣,因为……这让我可以总结一下我自己是怎么看待他的。 AP:我听说你是一个电影迷。有什么特别的演员曾经影响过你么? Dan:其中一个肯定是Gary Oldman。能和他一起共事非常的令人振奋(在这部电影中)。我觉得像Tobey Maguire,Christina Ricci 和 Eliah Wood这样的人,实际上因为他们都是童星。当你说起童星,每个人会想Macaulay Culkin。Macaulay Culkin实际上已经成为回忆,但是他是最棒的。他们都是儿童演员,许多也都转变成了同龄人中令人惊讶的演员。Christina Ricci真是令人不可思议。我想我会以他们为榜样。 AP:对于这个系列以后的发展你有什么看法? Dan:让哈利·波特活到35岁……开玩笑。那时对第六本,和第七本的猜测,老天知道……关于未来,我不知道自己能做多少。我想我会等到第四部完成,然后再想一想,因为对于我来说这还很遥远。 AP:如果让你来写第六七两本,你会让他如何发展? Dan:我绝对认同阿方索(卡隆,导演)的解释,罗恩和赫敏会发生一些事情。而且我觉得哈利会死去。之所以这么想,原因就是在第四部的时候哈利和伏地魔的魔杖连在了一起……这就是说只有哈利死,伏地魔才会死。这是我的观点。我想哈利必须做出牺牲。
编辑本段参演作品
★2011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8.4) ★2010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11.19) ★2009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7.15) 《我的儿子杰克》(My Boy Jack)(11.11) ★2007 《恋马狂》(Equus)(舞台剧) 《12月的男孩》 (December Boys)(9.14)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7.20) ★2005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2004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2002 《哈利·波特与密室》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2001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巴拿马裁缝》The Tailor of Panama ★1999 《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
编辑本段个人资产
“哈利波特”丹尼尔的个人资产约3亿多人民币,超越英国威廉与哈利王子 。
丹尼尔的资产1年来增加近1倍,快速累积财富的捞金能力被媒体比喻成“就像变魔术”。 改编同名畅销书的《哈利波特》电影部部卖座,原作者罗琳与男主角丹尼尔的身价都足以与英国王室匹敌。 罗琳年收入约15亿5千万,比英女王高出8倍。2010年,21岁的丹尼尔,10年前雀屏中选演出哈利波特,当时他的父母成立一家公司,为他管理资产。 根据该公司上周向英国工商局提出的营收报表,他的银行存款约4千万人民币,股票与其他投资约值7500万;他年纪轻轻便“钱进”纽约房市,目前在英、美有3栋房产,市值逾1亿多。《哈利波特》将进入尾声,他的片酬已飚升到1亿三千多万,等这笔钱入帐,他的个人资产将再度攀升。

E. 美国有哪些金融大家族,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怪圈

戴维斯家族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家族之一,历经时间考验,这个家族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他们的投资理念更加令人敬仰。

这个投资家族厉害了,爷爷从5万美元做到9亿美元,爸爸30年投资累计回报75倍,是标普500的两倍,孙子管理450亿美元资产。这个满是大神的家族,就是美国著名的戴维斯家族。从祖父斯尔必·库洛姆·戴维斯开始,到儿子斯尔必、孙子克里斯和安德鲁,都是名耀华尔街的投资人。

斯尔必认为,大部分廉价股由于公司质地很普通,只值现有的价格,尽管公司的业绩可能会恢复,但是花费的时间也常常会超出任何人的预期。

2、不要购买高价股

股票之所以值这个高价位是因为它们是由卓越的公司所发行的,但斯尔必却不肯购买这类股票,除非股价相对于其收益而言比较合理。若在市盈率极高的价格买入,一旦增长率下滑,将面临估值下降带来的股价BAODIE。

3、购买适度成长型公司价格适中的股票

斯尔必认为选择那些收益增长速度高于股票市盈率的公司才是理想的投资。因为适度成长型公司不引人注目,价格通常比较合理,并且可以获得稳定的回报。

4、耐心等待直到股价回复合理

若斯尔必看中某家公司,但其股价过高时,他会耐心等待时机,直到股价回落。戴维斯家族尤其喜欢在长期发展前景良好的公司遇到暂时的负面新闻打击时买入,通常此时投资者的期望极低,会给出匪夷所思的低价。当然前提是,负面新闻只是暂时的,不会阻碍公司的长期发展。

5、顺流而动

斯尔必选择技术股时非常慎重,但他并不完全排除技术股,只要他能找到股价合理、有实际收益并实现全球化经营的高科技公司,斯尔必就会急切地购入该股票。按照这个标准他在20世纪80年代选择了IBM以及应用材料公司,获得了丰厚的盈利。

6、主题投资

“从下往上”型选股人投资于那些前景良好的公司,只要公司有发展前途,无论是石油钻探业还是快餐连锁业,他们都乐于投资。而“从上往下”型选股人则会首先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找出有可能兴盛起来的行业,然后再从中选择公司。斯尔必兼有这两类选股人的特征。他在投资前,会首先寻找“主题”。而很多时候,主题都是相当明显的。20世纪70年代的主题就是泛滥的通货膨胀。斯尔必的风险基金选择了石油、天然气、铝以及其他商品类公司,因为尽管物价上涨,这些公司仍能赢利。到了80年代,有迹象表明FED已成功地打击了通货膨胀。斯尔必发现了一个新的主题:物价回落、利率下降。因此他削减了硬资产,转而购买金融资产:银行、经纪行和保险公司的股票,因为利率下降使金融业从中受益。

7、让绩优股一统天下

为了减少资本利得税以及频繁交易中的非理性操作风险,戴维斯家族通常长期持有股票,因此他们通常选择盈利稳定增长的绩优股,就算股价达到了合理的区间,只要盈利稳定增长,他们会继续持有。

8、信赖卓越管理

戴维斯的投资依赖于美国国际集团的汉格林伯格之类卓越的经理人。同样,斯尔必也信赖因特尔的安迪格罗夫和太阳美国公司的艾利布洛德。如果一位优秀的格朗德领导人离开了原先的公司去了别处,那么斯尔必也会相应把资金投入该新公司,因为他信赖该经理人的才能。

9、忘记过去

斯尔必认为,历史不会完全重演。投资者常常因为记起过去市场bengkui的经历而不敢买股票,例如29年、87年的股市bengkui。事实上,股市按照周期运行,从股市bengkui中恢复后,牛市也就随之而来。

10、坚持到底

戴维斯家族坚持长期投资,他们认为,股票在短期内有价格波动的风险,但是长期来看,投资股票的收益远远大于风险。他们在给股东的信中一再重申:“我们跑马拉松!”

F. 外汇的含义解释

这里的“支付手段”是指最早的外汇形式是以对外贸易为主的,主要是国际间的

债务之类的结算。当然现在的外汇主要是投资者参与的市场了。

外币就是指外国货币,好像除人民币外的其他货币对于我们而言就是外币。

外汇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所以也就出现了它们之间的兑换比例就是汇率!

G. 哈利波特电影中,哈利波特的扮演者的名字

丹尼尔 雷得克里夫

H. 网格,及网格空间的意义

什么是网格?

网格是继传统因特网、Web之后的第三次互联网浪潮,可以称之为第三次因特网的应用。传统因特网实现了计算机硬件的连通,Web实现了网页的连通,而网格则试图实现互联网上所有资源的全面连通,其中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
简单地讲,网格是把整个因特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各种资源的全面共享。当然,网格并不一定非要这么大,也可以构造地区性的网格,如中关村科技园区网格、企事业内部网格、局域网网格,甚至家族网格和个人网格等等。网格根本的特征不是它的规模,而面是资源共享,消除资源孤岛。
最“正统”的网格研究起源于美国政府过去十年来资助的高性能计算机科研项目。这类研究的目标是将跨地域的多台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贵重科研设备(电子显微镜、雷达阵列、粒子加速器、天文望远镜等等)、通信设备、可视化设备和各种传感器等整合成一个巨大的超级计算机系统,支持科学计算和科学研究。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工作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NPACI、“国家技术网络”(NTG)、分布式万亿次级计算设施(DTF),美国能源部的ASCI Grid,以及欧盟的Data Grid等。
作为一种新技术,目前研究人员对网格研究重点和内容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有人把网格看成是未来互联网技术,称为“下一代因特网”、“Internet2”、“下一代Web”等;还有一类研究的侧重点是智能信息处理,它关注的是如何消除信息孤岛和知识孤岛,实现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智能共享,常见的名词包括语义(Semantic Web)、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知识本体(Ontology)、智能主体(Agents)、信息网格、知识网格、一体化智能信息平台等;企业界的研究大多集中尽量利用现有的Internet/Web技术,将因特网上的资源整合成一台超级服务器,有效地提供内容服务、计算服务、存储服务、交易服务、内容分发(Contents Delivery)、电子服务(e-service)、实时企业计算(Real-Time Enterprise Computing,简称RTEC)、分布式计算、Peer-to-peer Computing、万维网服务(Web Services)等名词都属于这一范畴。
企业界的网格相关研究开发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Web服务。目前,一些业界巨头已经就几个底层标准协议达成共识,包括XML、SOAP、WSDL、UDDI等。与“正统”的网格研究不同,Web服务的重点是产品开发,其相关产品可望在今明两年在市场上开始普及。

作者:(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所长李国杰院士)

分析:什么是网格 它会产生20万亿的产业吗

《计算机世界》记者 高丽华 周蓉蓉

当产业界和学术界都在为网格而痴狂的时候,国内大多数计算机用户却对“网格”为何物都“真的不知道”,不少人甚至前所未闻。摆在中国IT产业面前的一个现实是,有着“突破性创新”和巨大商业前景的网格技术,在全球范围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为此,无论用户还是厂商,都不应当满足于已经熟悉了的“网络”,还应当关注“网
络”前头的“网格”。

11月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主办、微软亚洲研究院协办的“网格主题日”研讨会上,一位用户代表上台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会前有人问我网格是怎么回事,我说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台下顿时笑声一片。

这并非个别现象。在记者就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进行采访的时候,发现相当多用户都“真的不知道”网格为何物。即或听说过这个概念的,也往往想当然地把它划进“高精尖”设备和精英业务的行列,与自己既无缘也不相干。一些媒体对网格的解释也“模模糊糊”,语焉不详,甚至说法不一。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IT专家和厂商们说起网格来却激情燃烧、如数家珍、成胸在握。他们称网格是继Internet和Web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浪潮,它的兴起将再次改写计算机应用的历史。有的还信誓旦旦,说这一变革是近在咫尺的事情,网格计算在2004~2005年就将形成气候。

如果情况真如专家们所说的那样,那么上述两支队伍——用户队伍和专家厂商队伍——就到了需要交流和碰撞的时候了,因为“网格最后是用户的,是由用户来决定的,不是由厂商来决定的”(中科院李国杰院士)。这种交流对用户队伍而言,将是一种“启蒙”和“激发”;对专家厂商队伍而言,则是实现网格产业化的必经之途。只有二者联起手来,才可能迎来中国网格发展的真正商机。

何为网格?

有趣的是,即便那些热切谈论着“上网”行将被“上网格”所取代的专家们,谈起“网格”这个问题来也缺少统一的“话语”。

接受采访的专家中,有说网格是一种技术的,有说网格是一种标准的,有说网格是一种方法(实现资源共享的方法)的,有说网格是一种中间件的,还有说网格是一种高级计算的……不一而足。专家们尚且如此,用户们对此“说不清楚”,自然更是情有可原的事情了。

推动中国国家网格(China National Grid,简称CNGrid)的“863计划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专项”组成员钱德沛教授就此认为,出现这种“混乱”并非坏事,也没什么可奇怪的。一方面,网格毕竟还是个成长中的事物,对它的认识尚需假以时日;另一方面,对于复杂的事物本来就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审视,很难说哪一种看法绝对正确或错误。

问题或许可以倒过来:不说网格“是什么”,而说网格“不是什么”,或“不只是什么”。

钱德沛认为,把网格归结为一种标准或一种方法,至少是不全面的。与网络一样,网格作为一种资源共享的工具当然离不开标准,但网格本身却不宜定义为标准。比较起来,把网格看做一种如同水厂和电网那样的基础设施更为恰当——只不过网格是一种“无形的”信息基础设施而已。

具体说来,网格计算是利用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多个计算资源,通过逻辑关系组成一台“虚拟的超级计算机”。这台机器把每一台参与其中的、包括个人电脑在内的计算机都作为自己的一个“结点”,成千上万个这样的“结点”并联起来,就组成了“一张有超级计算能力的网格”。而每一位将自己的计算机连接到网格上的用户,也就“拥有了”这架超级计算机,可以随时随地调用其中的计算和信息资源,在获得一体化信息服务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如果认可上述看法,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网格”与“网络”有何区别了。因为“网络”已经成功地实现了计算机的联结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何须再上“网格”呢?

对此,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及“863计划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专项”组成员徐志伟研究员的解释是:同是实现资源共享,“网格”与传统的“网络”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网络’实现了计算机硬件的连通,‘Web’实现了网页的连通,而‘网格’则将在应用层面上实现所有资源的全面连通,包括计算、存储、软件、数据、信息、知识,甚至还包括仪器设备和人才”。而且,“Web只能对HTML文件进行一致性的访问,网格却可以对所有资源进行柔性和高性能的访问,即时地创建强大的虚拟计算环境”。这是传统互联网无法比拟的。

举例来说,在传统互联网环境下,你要访问一个服务器或网站,必须知道路径才行。网格访问就不必顾及计算机在哪儿,也不用管是谁的计算机,你只要遵守协议,网格会把你需要的一切资源调到你面前,“就像用电,只要你的保险丝足够粗,你想用电做什么都可以”。如果你的计算机速度不够快或存储空间不够大,网格还会自动调资源,这意味着,你在网格上完全可以通过一台个人电脑终端,处理一批来自太空探索的海量数据。当然,“如果你的笔记本电脑的相关资源闲着,也有可能被别人调用”。

这种情形或许可以借用一家保险公司的广告语来描述:“平日注入一滴水,用时拥有太平洋”。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孙凝晖谈及“网格”与“网络”的区别时,还打了个形象的比方,说“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好比小电站,家家户户都有一台,杂乱无序且浪费严重,电力还难以集中使用。“网格”则好比大家共用一个电站,这个电站可以是全世界建一个,也可以是一个国家建一个,一个地区建一个或一个企业甚至个人建一个。与家家户户搞小电站的传统网络相比,网格最大的长处是集中有序,全面流通,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提供多元信息服务。

当然,在此意义上,网格也可以说是全新的互联网,或“下一代的互联网”(IBM网格计划领导人Wladawsky-Berger语)。

后技术时代的平民应用

曾经担任过美国总统信息技术顾问委员会主席的Wladawsky-Berger,把行将到来的“网格时代”称为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期”,相比之下,“网络时代”仅仅被看做是计算机技术的“公众认识期”。

不管确切与否,这种看法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被不少用户视为“高精尖”设备和“专业级”应用的网格技术,其实是一种最平民化的信息技术,而不可能是一种“塔尖上”的应用。当我们说网格可以连通每一台个人电脑的时候,意味着“高精尖”技术必须隐居后台,对用户而言的“后技术时代”也就到来了。

“网格最终应该是一种公共事业”——由网格应用服务商提供服务,这种服务与电话、电力、水、煤气并列,被称为“第五公用设施”——IBM中国研究及开发部总经理王玮博士如是说。

这个“公用设施”的第一大好处,是节省资源。

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许榕生举例说,当今世界大约有4亿台个人电脑,它们在大部分时间里是闲置的。假如能发明一种技术,自动搜索到这些电脑并将它们并联起来,由此形成的计算能力将会超过许多超级巨型机。“网格计算”就是这样一种技术。目前已有数百万台个人电脑加入到网格计算的行列,每天所形成的计算能力大约相当于数千台个人电脑满负荷地工作一年。

另有资料显示,目前我们的宽带利用率只有5%,软件也是5%,服务器是20%。一方面强调要降低成本,一方面却又是资源的巨大浪费。网格恰恰可以解决这个矛盾。

Sun(中国)公司客户经理蔡永介绍了一个网格应用的案例:福特公司要求它的IT部门既要保证高标准的计算能力,还要全面削减成本费用。可对于汽车设计中的有限元分析、流体动力学分析和试验设计仿真这类需要极高运算能力的应用环境来说,降低成本是极为困难的事情。采用了Sun ONE Grid Engine(网格引擎)软件之后,问题迎刃而解:白天让工作站中的一部分CPU用于交互作业,一部分用于计算作业,而在夜间和周末将所有的CPU都用于计算作业。福特工程师们只要通过原本熟悉的网络界面就可以把自己的计算任务提交给网格计算引擎软件,再由网格引擎软件自动把计算任务分配给空闲的计算机。只要在整个网格中还有空闲的计算资源,系统性能就不会感到明显降低。

对这种节省资源的好处,VeryE.com首席执行官张向宁描绘说,原始社会,大家都得出去打猎,打多少吃多少。社会发展以后,专门有人种粮食了,就不必每个人都去打猎了,你花钱就能买到粮食。而现在超市与便利店就在你家门口,你连粮食也不必储存了,随时可以到超市买,吃多少买多少。搞室内装修也是这个道理,你也没有必要为了装几间房子而专门养一个装修队,临时雇几个人就够了。所以对企业IT应用来说,有了网格后,实在没有必要再另建一套“自己的”IT系统,那样做既要养一批人,还得顾及系统的升级换代,“最经济的办法就是租,就是雇”。张表示他将来不会去做网格服务商,但他绝对会成为一个网格服务的用户。

第二个好处,是进行分布式计算。

网格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模式,这种模式可获得负载平衡,避免网络的拥堵和宕机,把数据分别存储,还可容错容灾,就近服务。

据IBM大中华区网格计算总监朱明介绍,美国的医疗网格设在宾夕法利亚大学,它可将X光照片等医疗文件放在网格上,供1000多家医院共享。因为涉及到海量数据,所以这些数据都是分布存储,调用起来也很方便,通常几秒种即可获得病人当前与历史的全部诊断记录,从而将网格的力量用在每一个病人身上。Butterfly.net的在线游戏也借助网格技术来增强可靠性,在游戏用户数量剧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网格实现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自动配置,游戏总也不会宕机。

第三个好处,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多元一体化服务。

王玮博士举例说,如果我对某只股票感兴趣,那么我可以告诉计算机系统并对相应操作给出条件,条件符合时就通知我。如果股票的价格达到了一定的数值,传统的计算系统只会告诉你这只股票的市值,而网格系统则可以告诉你现在持有多少股,买进价是多少,建议购买还是卖出等等。总之,这样的网格应用“能够知道你所有的相关历史信息,并给出建议”。这就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多元信息共享带给你的好处。

这一功能尤其为跨国公司所看好,因为它所创造的异地协同工作的信息环境,可以方便地把跨国公司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组织起来。

孙凝晖接受采访时还表示,网格极有可能会成为解决信息安全的一个突破口:因为现在的网络安全措施基本是一种被动的防御,你无法知道黑客在什么位置,他用的是哪台计算机。而网格是一种“主动式的按需服务”,用户必须首先确定自己的身份才能获得服务,如同我们现在用的手机和有线电视,用户的身份与位置都可以查得到。这种模式对防范黑客肯定是有效的。

徐志伟认为,网格计算的普及将把我们带入信息技术的“后技术时代”(post-technology stage),目前我们正处在从互联网(Internet与Web)时代向网格的按需计算时代演化的过程中,届时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装进网格,享受网格带来的好处。

20万亿美元的产业?

谈及网格技术的前景时,人们最津津乐道的无疑是美国《福布斯》杂志的下列预测:网格技术将在2004年至2005年出现一个高峰,推动信息产业市场的持续高速发展,在2020年将产生一个年产值为20万亿美元的大产业。

但至少在目前,“网格还不是一个已经成熟的、有定论的技术”(徐志伟)。处于幼稚期的新技术固然最能给人以希望,可要预测十几年以后的事情,毕竟有些勉为其难了,现实中虎头蛇尾的技术并非个别。

不过,在不少人心目中,网格应该是个例外。首先,网格已经有了10多年的历史。12年前的分布式计算可以说就是网格的雏形(最初的分布式计算只是把一个任务分配给不同的CPU去做而已),网格的概念在相关厂商和专家的圈子里也已热了两三年。

其次,一些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已为此投下了巨资。IBM公司2001年就宣布投资40亿美元大规模进入网格计算领域,研制每秒13.6万亿次超级网络计算机;最近又宣布投入100亿美元,启动“按需计算”计划。日本文部科学省2002年5月决定投资700亿日元开发超大型网格计算机。相关的设备和软件技术也已经接受了一定范围的市场检验。

第三,人们对信息技术变革有信心。个人电脑和网络等意想不到的迅速崛起和大行其道,已经为这种信心奠定了基础。尼葛洛庞帝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超过我们最大胆的想像”的名言,可以看做是对这种信心的激情归纳。

的确,计算机技术的几次大的变革,都近乎于传奇甚至神奇。最早的时候,你想使用计算机,必须坐到大机房的终端前;有了网络后,你可以在家里使用了;有了Java等跨平台工具,你不再需要特定的机器和系统来支持……应用模式就在这样的演变中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IBM最早的大型机不存在通信交流问题,只供一个用户使用,今天却需要通过TCP/IP协议供上百人使用。数据库也一样,早期的数据库不可以共享,有了互联网之后才出现了共享数据库。网格计算就是随着这些变化而出现和发展的。王玮博士接受采访时说,既然曾预言“全世界大概只需要5台计算机”的IBM创始人Thomas Watson、预言“人们没有理由在家里需要计算机的”的Digital总裁Ken Olson、预言“640K应该是对任何人都足够了”的微软创始人Bill Gates都成了笑料,网格今后的发展“超过我们最大胆的想像”,当然也是可以预期的事情。

第四,是人们对一台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的需要。在一个信息技术大行其道的时代,这个引擎为什么不可以是正在崛起的网格技术呢?

网格最早形成气候是在高性能计算机领域,因为高性能计算机资源最稀缺,一般的企业用户现在只是刚刚发现。Platform亚太区副总裁郑志说,今天不仅有计算网格,还有数据网格、信息网格、GIS网格、基因网格……随着应用潜力的挖掘,还会有更多的网格冒出来。

Platform公司亚太区技术总监张福波博士和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孙凝晖告诉记者,网格技术不是排它性的,涉足网格应用无须从零开始,只要把网格标准与现有的应用资源结合起来就够了。譬如网格标准与高性能计算机结合会产生高性能计算机的核心技术,与中间件结合会产生中间件的核心技术,与应用软件结合又会产生应用软件的核心技术,如此等等。“与网格结合的东西越多,可供共享的资源也越多。”

随着网格向每一个人走近,人们对它所可能承担的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也越来越看重,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不过,作为一种尚不成熟的技术,网格的发展还存在障碍。钱德沛认为主要是标准问题——虽然有了国际公认的OGSA网格标准,但还只是一个大框架,相关的产品也不够丰富,用户和厂商的理解和观念也有许多分歧。钱德沛就此认为,网格较大规模的应用起码是3年以后的事情,说2004到2005会形成气候,那是过于乐观了。

“中国的网格活了”

这是IDG一篇文章的标题。发表于10月14日的这篇文章介绍,中国将建成世界最大的教育网格。

国内对网格的研究始于2000年,与国外相差几年的时间。但总体看,网格的研发在全球仍处于起步阶段,美国的医疗网格、英国的国家网格与中国的教育网格和国家863网格性质相似,都是研究性网格。“应该说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这也正是中国的一个机会”。 王玮博士如是说。

而且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自上而下”的进展并不慢。有国内专家评论,网格计算一年前还有点遥远,现在感觉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已经能用它来做些事情了”。

2002年6月,我国政府在“863”计划中设立了网格专项:研制中国国家网格。总体目标是研制一台每秒4万亿次运算能力、面向网格的高性能计算机;建设一个具有5万至7万亿次聚合计算能力的高性能计算环境;开发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格软件;建设2至3个事关国计民生的应用网格;形成若干网格技术的国家标准,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网格研究和应用人才。

与此同时,联想和中科院计算所分别推出了深腾6800高性能计算机和曙光4000A超级服务器;地质、气象、航空、基因、森林资源与林业生态等七大行业的应用网格项目建设先后启动;建成了中科院、上海、清华大学等7个网格结点;中科院计算所围绕网格路由器、网格操作系统、工具软件包、信息网格平台、知识网格以及安全系统进行系列研发,形成了“织女星网格”品牌;联想推出了“关联应用”的网格发展战略,已有部分产品面世。

最有气候的是中国教育网格。这项“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教育网格”由12所大学联合推出,可实现全国100所重点大学资源共享。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简化和方便全国教育系统的资源配置,应用将涵盖生命科学、图像处理、远程教育等众多领域。

钱德沛和张福波认为发展网格产业从教育抓起是非常明智的一步,因为网格发展的基础是人才。“不能说目前的教育网格完全是实验性的,因为这个网格已经让师生共享到了全国校园网的资源,它还让师生在使用网格中熟悉了网格,实现了培养网格人才的目的。” IBM朱明也认为教育网格“部分地进入了实用阶段”,如清华大学的生命计算应用、北京大学的教育课件,“虽然是科研项目,但实际上已经有很多人在受益了”。

政府推动网格应用方面,走在最前面的城市是上海。11月5日在上海市政府主办的“数字城市与城市网格”论坛上,上海宣布启动“城市网格”建设以整合全市的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工作,推动全市信息化再上一个台阶。朱明评价“上海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在政府报告中将网格计算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的有远见政府”。

国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厂商和企业用户行动相对缓慢。据介绍,推动网格计算最积极的IBM非常希望与中国厂商合作,响应者却不多。国内网格软件开发力量薄弱,服务器厂商也还没有把网格当做一个主攻方向。相比较而言,应用面的研发要好一些。

Sun公司的蔡永告诉记者,国内企业用户使用网格产品的很少,目前Sun的网格引擎软件的用户大都是国外企业,国内用户则全是外企。“其实国内企业也应该有这方面的需求,只是观念上滞后,还停留在‘什么都要自己有’的阶段上”。

据徐志伟研究员分析,网格认识上的误区在国内科技界也存在着,其中最糟糕的是“只习惯于跟踪”,缺乏“我们也是网格技术创造者”的强烈使命感,这会错过最佳创新时期。他呼吁“网格的关键创新阶段会出现在2003~2005年,我们一定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

新一轮洗牌

作为继网络之后计算机技术领域又一次“最重要的突破性创新”,网格计算必定会给IT应用带来“突破性变化”,并由此引发相关产业的新一轮洗牌——中国国家网格“863”计划专家组成员钱德沛说。

他认为,从用户角度来看,网格对资源共享模式的全新开发,将推动IT应用再上一个大的台阶。在“共享、协同、服务”的网格应用模式中,应用与服务的界限甚至会模糊起来:你在网格中得到了别人的服务,你自己的应用也会加入到网格中去,成为服务的一部分,你调用别人的东西,别人也能调用你的东西。这使得应用能够动态地自我复制,并在应用与服务的互动中成为“服务模块”,从而把应用与服务都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从厂商角度来看,网格这种“用电用水”式的服务机制与传统的IT服务机制也有很大差异,需要尽快调整主动适应。不用说,任何一次大的市场调整过程,都意味着厂商之间的新一轮角逐,新一轮洗牌。好在业界普遍认同“网格服务业的兴起会给厂商带来更多机会”的看法。Platform郑志认为“洗牌”过程中的机遇大于挑战,因为网格作为公用设施是分层次的:资源层、系统层、中间件层、应用层等,没有哪个厂商能够把网格技术全部覆盖,市场空间和合作机会都增大了许多。

目前看,IBM是这一轮竞争中表现最为积极的一家,也是少有的能够实际地为网格计算提供解决方案的商家之一。Sun、惠普、甲骨文、戴尔、SGI、Cray等厂商也纷纷加入到推广网格计算的行列中来。IBM的合作伙伴Platform则把自己定位于网格基础软件与系统开发商,声称“我们希望别人踩在我们的肩膀上往前走”(Platform张福波称)。

联想等国内厂商的态度也相当积极。联想认为,在网格计算的世界标准还不成熟之前,网格对中国是一个重要的机遇,中国厂商在应用层面可做的事情很多。

众多力量中,微软的态度耐人寻味。尽管微软也是OGSA的成员之一,但微软认为自己的产品原本就可以实现网格的功能——所有基于Windows的平台都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但IBM不这么看。IBM认为网格的价值是“实现不同平台、不同专有系统的互连互通”,而不仅仅是Windows。

这无疑是一种新的声音,一种与封闭系统对抗的声音。看来,围绕网格计算,已经隐约出现了两个阵营。这是否意味着,网格的出现将在开放与封闭两大阵营的对垒中,又辟出了一块抗衡的新阵地?

I. 辐射4 小孩肖恩是不是主角的儿子

你要我说,2个都不是。
重玩几遍後发现重要的几条证据。
1.在玩家第一次遇到克洛格的时候,和他开始一串明人不说暗话的交谈後,随即开战。假如你不立刻杀了他而是解决掉周围的和成人然後打伤他,他会在一段时间後找掩体然後对你大喊:“你的儿子已经死了!你在浪费你的时间,你意识不到吗?”。之类的话。
2.在你进入克洛格记忆的时候,在避难所111解冻时,对著随便一个冷冻舱 按E 会开始克洛格的内心独白,克洛格说“为什麼要解冻所有人,我们最後只要一个而已,或许(学院)那个老头不希望事情复杂化”。再点玩家,他会说“留下一个(玩家),如果事情不顺利我们之前还有一个备胎,但是这麼做是错的,作为一个父亲,如果这个人可以击败我,学院也不是他的对手”。早先记忆我们得知克洛格有个女儿,克洛格很愧疚他说他配不上这个女儿,他无法承诺给他们一个安心安全的承诺。 把事情连起来,就是,学院的老头命令他们去避难所111取得那个婴儿,但是他们解冻了如有人,克洛格不明白为什麼,只用解冻c6(肖恩)就好。然後克洛格说,留了一个备胎(玩家)也是错误的决定,他知道留下一个目睹这一切为了儿子复仇的父亲是多大隐患。这一切是学院老头的决定。那麼这个学院老头是谁?如果不是father。

3.在最後一段回忆中,他和10岁的肖恩在钻石城混日子,像是父亲和儿子一样,他自己又独白,他不知道为什老头子希望他和10岁的肖恩在钻石城像父子一样过日子,背後的收音机内,一直在说派普关於合成人的新闻在钻石城引发了很大的恐慌,人们畏惧第三代合成人之类的,问题就来了。1.如果那个时候肖恩10岁,现在70岁,那麼为什麼派普和钻石城电台播音员崔佛,年龄没有变化。2.关於第三代合成人在钻石城造成恐慌的问题,仅仅只是在最近出现的事情。可以从尼克瓦伦坦那里得知,关於故障的合成人在钻石城拉面馆拔枪杀人最後被发现是合成人也是前不久的事。3.如果说克洛格记忆中那个10岁肖恩已经是合成人了的话,那麼farther说到,合成人儿童只是个原型机,还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学院已经有很多的合成人逃离,自我意识,造反,故障,学院为什麼要冒险把一个原型机再送到外面住几年?而且可以得知克洛格和10岁肖恩已经在钻石城住了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如果你选择其他阵营结局,你可以把合成人肖恩救出来,但是他会说他从来没有见过地面上的世界,这不符合逻辑。

最後,在farther那里得知他自己知道自己快死了,还不到一年时间。他和主角说他想见自己的父母,他想实验他战前的父母对这个新世界有什麼看法。根本就是骗主角的。因为在克洛格终端机有写到,学院认为放他这种战前的避难所居民出来根本无法在废土活下去,即使废土没有杀死他,克洛格也会杀死他的。克洛格是徒手可以干掉合成人的,但是玩家在游戏中死了n次,只要是正常游玩速度走主线,玩家在打克洛格时候等级也不是很高,也有很大几率会死。那麼问题就来了,学院做事风格是很严谨的,如果farther他快死了,临终前想知道他父母怎麼看待他怎麼看待废土世界。他没有直接把玩家传送到学院隔离谈话,而是放玩家出来不断的被搞死,最後还有学院顶级杀手克洛格和玩家打。那就像是你快死了,想看看你的父亲,但是你请了个没有驾照的司机,开著没有刹车没有安全带的车,载著你父亲一路超速赶回来看你,你觉得你有多大概率可以看到你父亲活著来看你最後一面,分享一下心里话,和路上的所见所闻。这根本就是失败的计划和毫无意义的实验。

但是学院做了一系列的准备最後让所有玩家都信服了farther就是玩家而已,而且farther劝说玩家留下来,加入学院。或者还是应验了克洛格的那句话,老头子命令他们抢走婴儿但是留下了一个想要复仇的父亲,是很危险的。如果这个父亲死在了废土,我们就少担心一件事。如果这个父亲可以干掉克洛格还能找来学院,那麼在farther死之前,他可以搞到一个强有力的人选接替他让学院未来更有效率。我觉得这个说法才是最符合逻辑,更有说服力的。

J. 2006世界500强上,为什么没有微软了啊

微软的市值并不高,微软的总裁鼻屎鸡屎(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个人资产超过550亿美金。

热点内容
股票软件查历史持仓 发布:2025-02-02 09:47:03 浏览:116
参加期货考试需要准备什么 发布:2025-02-02 09:44:40 浏览:814
会通股票历史交易数据 发布:2025-02-02 09:44:38 浏览:885
国家央行降息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发布:2025-02-02 09:39:02 浏览:427
汽车芯片基金哪个值得买 发布:2025-02-02 09:38:27 浏览:981
为什么炒股不如投资指数基金 发布:2025-02-02 09:34:10 浏览:657
股权回购和交割各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2-02 09:29:15 浏览:486
股权众筹有什么坑 发布:2025-02-02 09:29:08 浏览:593
5月3日涨停股票 发布:2025-02-02 09:24:01 浏览:412
炒股软件如何提升盈利 发布:2025-02-02 08:20:24 浏览: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