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股票市场2006年
① 2005-2007年,中国股票市场暴涨暴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暴涨原因:
1、2005年中央政府与证监会联合出台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为股市的上涨腾出大幅空间,为暴涨提供了前提条件。
2、2008年的奥运会为人民提供了信息保障,减少了流动性风险。
3、由于有进入股市的前提条件,也有退出的保障,券商,老基金,保险基金第一波涌入股市,推动了股市第一步上涨。
4、人民币升值,外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可获得巨大的人民币升值的利益,大量外资涌入房市和当时只有1000点左右的股市,等待人民币升值。
5、QFII持有大量国内有价证券资产,大量境外资本涌入中国推动了股市的上涨。
6、国内基金规模的扩大,大量新基金发行,基金发行募集到的资金大量投资于股市
7、民间储蓄力量也涌入股市,推动了股市的上升。
暴跌原因:
1、 经济价值规律的作用,暴涨后股票价格严重高于股票实际价值,股市下跌是价值规律
2、 股指期货的推出,重大利空消息,因为股指期货是个看空机制
3、 2007年4月起开始显现通胀压力,政府不断调高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利率和存贷款利率,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打压股市势头过猛上涨
4、 大小非解禁,紧随其后IPO解禁开始流通,再加上新股大量发行,使市场上股票严重供大于求,扩容压力之大对股市来说难以承受
5、 5.30事件后,外资纷纷撤资,转入房市或退出中国金融市场
6、 台湾大选,外联公投等政治因素的影响
7、 受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海啸影响和拖累,造成持续下跌
(1)外资股票市场2006年扩展阅读
证券市场发展的道路不完全一样,但一般都要经历5个阶段。
休眠阶段:
此阶段了解证券市场的人并不多,股票公开上市的公司也少,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投资者发现,即便不算潜在的资本增值,获得的股利都超过其它投资形式得到的收益,于是他们就买进股票,但开始还是小心谨慎。
操纵阶段:
一些证券经纪商和交易商发现,由于股票不多,流动性有限,只要买进一小部分股票就能哄抬价格。只要价格持续高涨,就会吸引其他人购买,这时操纵者抛售股票就能获取暴利。因此,他们开始哄压市价,操纵市场,获取暴利。
投资阶段:
有些人通过买卖股票得到了大量的资本增值,不管已经实现了的或还只是帐面上的,这些暴利的示范作用都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投机行列,投机阶段就开始了,股价大大超过实际的价值,交易量扶摇直上。新发行的股票往往被超额急购,吸引了许多公司都来发行股票,原来惜售的持股者也出售股票以获利,于是扩大了上市股票的供应。
崩溃阶段:
到一定时机,用来投机的资金来源会枯竭,认购新发的股票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头脑静下来,开始认识到股票的价格被抬得太高了,与本来的价值脱节得太厉害。这时只要外界一有风吹草动,股价就会动摇,然后价格开始下降。
成熟阶段:
在股市下跌之后,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使公众对股票市场重新恢复信心。这个时间的长短视价格跌落的幅度,购买新股票的刺激,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等因素而定。跌市使有这些人亏了大本。他们只留着作长期投资,寄望于将来价格的回升,机构投资者的队伍也扩大了。
这样成熟阶段就开始了这里股票供应增加,流动性更大,投资者更有经验,交易量更稳定,虽然股价还是会波动,但不像以前那样激烈了,而是随着经济和企业的发展上下波动。
② 06年股票上涨原因
.06年我国的宏观政策以及股票上涨的动因分析:
2006年,我国的货币政策一再收紧,但是股票市场却一路上扬。股市一改政策市的面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逆政策周期运行的特征。在2006年,央行连续推出四大收紧性货币政策:
1.在4月27日,央行宣布,从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当时的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
2.在 5月17日,央行发行了1000亿元定向票据;
3.在6月16日.8月15日和11月15日,央行连续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每次提升0.5%,由原来的7.5%提高到9%。与以往股市对紧缩性政策的反映不同,股市并没有因央行连续推出收紧性货币政策而走低,而是每次在收紧性货币政策推出后,股市都是低开高走,呈现出明显的逆政策周期运行的特征。
4.在8月18日,央行宣布,从19日起,我国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上调0.27%。存款利率由2.25%提高到2.52%,贷款利率由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
我国的股票市场已经建立16年,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股市均是顺政策周期运行。从1990年底至1993年初,在大搞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宏观政策全面放松,股市走出了上升三大浪的形态。此后,由于经济过热,管理层提出了“治理整顿三年”的方针,宏观政策全面收紧,股市也连续下跌了整整三年。在1996年以后,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宏观政策不断的放松,股市在放松政策的推动下,走出了一波高于一波的大牛市行情。就是因为如此,我国股市呈现出明显的政策市特征。但是2006年我国股市出现以往少有的逆政策周期运行的特征,06年大盘突破1500点后就一直放量上攻,不给空方任何还手的机会.从当时的技术图形看大盘已经突破了下行通道,进入了上行通道.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面:
1、2006年央行连续推出收紧性货币政策的目的是调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及信贷规模,而不是调控股市。在2006年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出现不断攀升的局面。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6.6%;3月份为29.8%;4月份为29.6%;5月份为30.3%;6月份为3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不断攀升有可能导致新一轮的经济过热。与此同时我国的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也不断扩大,仅前三个月,银行就投放了1.26万亿元的贷款,超过了央行全年信贷额度2.5万亿元的一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及信贷规模的不断膨胀,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因此连续推出了收紧性的宏观调控政策。而股票市场并没有被列入宏观调控的目标。
2.2006年我国经济呈现出高增长,经济周期处于连续上升阶段。2006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率实现了10.2%,二季度猛增至11.3%,三季度实现了10.7%,预计2006年全年经济增长率可达到10.5%以上。我国2006年股市的大牛市行情就是在经济高增长的背景下出现的行情。
3.由于美圆的贬值趋势和人民币升值趋势,导致了中国股市成为国外游资的避险品种,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注意外资的进入是为了保值,不一定直接对股市构成利好,有些是间接对股市构成利好.
4.现在中国的银行利率横比世界其它国家,纵比中国利率历史都不算过高,将来的物价上涨还有很大的空间.从而会使很多公司企业的帐面业绩有所提升.
5.未来几年中国还有很多拉动中国内需的大事发生,如08年的奥运会,2010年的世博会和亚运会,都会给上市公司带来很多机遇.
6.随着新股恢复发行,给股市带来很多活力,导致大盘指数不断创出新高,从而有利于做多.
7.随着股票指数期货的推出,和现在某些股票的认购和认沽权证的发行,对大盘都有化解风险的能力,所以做多主力不用害怕出不了货,所以直接导致他们积极做多.
8.管理层为了支持股权分置改革,在股市连续推出了利好政策,比如降低印花税以及在股改的过程中高比列送股。在宏观调控政策收紧的背景下,股市的融资政策不断放松,吸引了大量资金源源不断入场,推动了股市行情持续不断的上涨。
9.随着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结束,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断的完善,会出现越来越多质地优良的成长性公司.
③ 外资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入世后各项开放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正逐步推动国内证券市场开放格局的形成,2003年国内股市对外开放的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在证券经营机构向外资开放、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外资企业的发行上市以及外资以QFII的身份介入二级市场等方面开放的力度将会加大。外资对国内证券市场的全方位介入将给国内证券市场带来深刻的变革。市场结构不断完善,价值投资理念不断强化,投资者将以国际化的角度来审视国内股市的发展,市场价值体系的结构性调整将继续深化。此种结构性调整主要表现为股票市场价格分布的调整以及理顺个股市值与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匹配关系等。同时由于中国股市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国内证券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将会经历比较复杂和较长期的过程。开放的市场格局也给各个市场主体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如何适应开放的市场格局构建新的盈利模式是投资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④ 中国股市面2006年上涨的原因
1、国有股改革:全流通的顺利推行,使股票的流动性增强,从而吸引大批国内外资金大举入市。
2、经济景气度的不断上升,使宏观经济不断向好。
3、人民币升值助涨了房地产业和银行业业绩的大幅增长,亦吸引了大批外资投资或投机于人民币增值。
4、政府做多股市的决心和信心推动股市长期走好。
5、全球股市的牛市氛围不得不让中国股市结束其五年的熊市状态而向牛市挺进。
最后再归纳一下: 人民币升值;房地产受到调控,资金大量回流;流动性过剩严重;股改最难一关已经冲过;大股东占款被严令退还。
⑤ 2000年和2006年两次股市大跌分别是从多少点跌到多少点
2000年和2006年两次股市大跌分别是从:2245点下跌到998点,从6124点下跌到1664点。
中国股市的牛市和熊市简介: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两年多,114%);
第六次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2245~998)(四年多,-55.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两年半,513%);
第七次熊市:2007年10月16日~2008年10月28日(6124~1664)(一年,-73%);
⑥ 外资2019年从股票市场挣了多少钱
万晟2019年从股市挣了多少钱?他这个股市挣的钱跟他的钱出来听的。
⑦ 06年股票飙涨的原因
那为什么股票会涨跌呢?
这个问题有很多因素影响。
1。可以因为公司的业绩很好,让人们觉得这公司的股可能会涨值。或是公司有问题了,让人们没信心而抛售它的股票。
2。可以因为有人故意炒高,让其它人感觉这股有上升的可能性,然后,跟着把它炒的更高。事先炒高者乘机抛售,从中获利。让最后持有人在没有卖主的情况下,压低价格售出,当然,低价买出就是亏损。
3。当然,还有外资等个个方面的影响。
如何抄股票其实很简单,说通俗一点你会买菜就会买股,买菜是要价还价,买股票是自己找价格便宜的股票。合谓价格便宜,这就需要你去分折,看看这只股票目前的价位,买它合适不合适?
买股票必须要知道这只股票的基本面,基本面就包括了这只股票的所有情况,一般年报就比较详细的向股民介绍这只股票的基本面。
通过基本面的了解,你就知道了这只股票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这是一家干什么的公司?它有多少总股本?流通股是多少?是不是已经进行了股改?去年每股净资产是多少?每股利润是多少?净资产收益率是多少?如何进行利润分配?还有许多应知道的,都必须要了解。
有了这些了解,你再买这只股票的时候,你心里就会有了底气。
⑧ 2006股市前景预测
中国股市2006
中国近二十年发展最快,经济连年高速增长,现在已成了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股市作为反映经济的晴雨表,你抓住了股市,就等于抓住了这次千载难逢机遇的龙头。在此前十五年由于国家处于转型阶段,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功能被扭曲了,但是作为市场化的产物股市肯定会显现它的功能。股市欠下了经济增长的一笔大帐,而“还账”的契机就是中国加入世贸过渡期五周年的时候(2006年11月)。被扭曲、压抑十五年后中国股市爆发出来的能量,可能会令许多经过五年熊市的广大股民始料不及。形象说有点象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洋的海啸一样的力度。
此前我在证券市场做过调查,有相当一部份专业人士不看好2006年的中国股市,他们认为现在这8000亿“垃圾”(目前A 股流通市值)还没倒掉,又有2万亿“垃圾”(解决股权分置后可以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要倒进来,而且还要发行超大盘的全流通新老划断的股票。市场没有这么多钱来承接。其实中国股市长期低迷主要是股票发行体制和上市公司运作机制这两大问题造成的。而这两大问题在中国加入世贸过渡期五年到期的2006年11月前是一定要解决好的,两个问题解决了,股市才能显现它的投资、融资和适度投机的健康市场的功能。市场资金才会像长江洪水一样汹涌而来。
中国的居民储蓄从1993年不到二万亿人民币,增长到现在已有十四万亿,此外,今年十一月我国政府承诺开放市场,证券市场也不会例外,国外的一个中型投资基金规模上千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可以全部买完目前我国的A股全部股票。只有对外资开放的股市才会迎来真正的大牛市,这从香港、台湾、日本、韩国这些新兴市场走过来的路可以得出证明。所以我国的股市不会缺钱,而是股票太少,应该严格按市场标准快速发行新股扩容。股市的流通市值搞到6万亿—8万亿人民币才比较适中。
2006年虽然会形成大底部,但由于是熊市转牛市的过渡阶段,其复杂性和风险性也不可低估。大致分为:
1、春季“上涨”行情
2006年1月1日对中国证券市场影响较大的两部法律《公司法》、《证券法》开始生效。证券市场的规范化从法律上得到了保证,无疑也增强了广大投资者的信心。加之股改在三月底前完成进度加快,新入市资金增多,目前已连续两周每天以小阳线报收。个股的涨幅和数量均扩大,技术形态上上升通道完好。从技术上分析这波反弹行情可持续到三月底四月份,高度在1300点至1400点之间,有些个股可能会有较大涨幅。这波行情是值得参与的。
2、二季度“调整”行情
根据资料分析三月底前股改能完成60%以上,二季度的四月份可能会发行新老划断全流通的股票了,这时股指期货在三季度推出可能性极大,因为股指期货可以做空这一因素,加之发行新股扩容,还有就是经过1月—3月股指上涨后技术指标已过高,在四月份后会迎来一波大的调整。这波调整行情后股票的价格会发生分化。
3、三季度“选股”行情
如果在7月—8月推出股指期货的话,那么四月份后的调整行情会一直持续到股指期货推出。股指期货真正推出后行情有可能在利空出尽是利好的思维下大盘出现大涨,高点会越过一季度的高点,这时候市场会在人们放松警惕的情况下放量急涨。如果到了放量滞涨的时候就一定要小心了。也就是说一天成交500亿,而指数只涨5个点或10个点,这时候十有八九就有机构在建立股指期货的空头合约了,这时候要小心了。最好卖出手中股票,因为这波下跌行情会跌得急、跌得深,有些股票会伴随上市公司退市而变得一文不值。股指期货是以市场手段挤泡沫的最好方法,但也是最残忍的,美国证券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推出股指期货后迎来了几个黑色星期一,以色列在90年代推出股指期货也造成股市大跌。我国的股市目前正处在结构性调整之中。因为结构的复杂性,可能这波跌势时间短些,但风险程度比美国和以色列当时的情况还大,所以这可能是这波大牛市最需要提防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你能回避这次风险,后面的路便是康庄大道了。
但是这波行情也给做股指期货的投资者带来时间短、回报丰厚的机会。我预计快:三个月,慢:六个月,完成这波下跌行情,做准了可能会有几倍的回报,大盘在这波行情中有创新低的可能。
4、 四季度买入行情
在股指期货下跌的推动下,市场会一片恐慌,一些股票可能会像2001年9月的行情中出现没有量的买盘,你要卖10万股要打几个跌停板,这时全流通新股发行情况也不比平常好,定价也较低,这时一定要逆大众思维而上,像90年代初第一批买原始股的人一样果断。“倾家荡产“买进全流通的新股。我预计2006年股市年线图(以目前上海综指为准)会收一条带300点到500点下引线的阳线。
⑨ 2006年到2014年股票二级市场的现状
河北稳升为您服务。
2006年到2008年初,这段是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一段大牛市,周期股和大盘股在这段时期尤其是2007年表现亮眼,很多至今是历史高点,比如中国远洋等。
2008年下跌幅度剧烈。但4万亿政策也催生了09年的人造牛市。
2011年开始,股市进入中小盘股天下,加上2014年10月开始的牛市行情,中小盘个股的估值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创业板被称为神创板。
⑩ 2006年中国股市牛市是怎样形成的
八大原因注定中国股市永无牛市
1、中国股市永难改变的圈钱定位。
2、一是上市公司质量不高,造假,圈钱丑闻不断。
3、中国股市管理者鼠目寸光,没有驾驭市场的智慧。
4、“三公”不公,诚信缺失,导致人人自危,市场信心崩溃。
5、舆论误导、经济学家误导,管理者圈钱成瘾,行情总是半路夭折。
6、管理层、上市公司、券商机构、主流媒体结成利益同盟,倒霉的总是股民。
7、舆论造势、圈钱打压,大跌收尾。每次所谓行情均走不出这样的怪圈,由是形成恶性循环,将股民一网打尽。
8、高速的新股发行,似乎只有把中国的企业都改革上市,中国才有出路,中国经济的增长快速不用怀疑,问题是谁在得益?
始于去年底的本次行情,同样属于国企套现行情及扩容圈钱行情,什么注重投资功能,让广大股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看看最近迫不及待的疯狂扩容圈钱狂潮,ZF及管理层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