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巴菲特先生谈股票市场

巴菲特先生谈股票市场

发布时间: 2021-10-06 20:30:34

Ⅰ 有没有人知道巴菲特的几个经典投资案例

======================
巴菲特的经典投资案例详见《投资圣经:巴菲特的真实故事》,可到下面网址查看:
http://finance.sina.com.cn/nz/bftstory/index.shtml

美国资深金融记者安迪用一个证券投资者的目光,将巴菲特66年的传奇投资生涯,用200多个真实、生动的故事,朴素的语言,寓理于事地娓娓道来,在阅读时令你爱不释手的同时,使你倍感此书投资哲理的可读、可懂、可信、可学。该书深受广大读者的推崇,被美国广大投资者誉为“具有永恒价值的股票投资圣经”。巴菲特本人也非常喜爱此书,他读完全书后,曾让助手主动与安迪联系,亲自参加了该书的签名售书活动。

======================

摘录其中一节: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公司的情况

就在巴菲特准备购买价值10亿美元的可口可乐股票,从而创下股票市场又一历史记录的前夕,他接到了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唐.基奥(Don Keough)的一个电话。
圣母玛利亚(橄榄球队)理事会主席唐.基奥回忆说:“我问他一切可好,我说‘沃伦,你有没有买可口可乐股票?’”
“他满怀激情地做了肯定回答。”基奥是一位备受欢迎的业余演讲者,并因此而名声在外。
唐.基奥接着说:“我们通话后不久,就有报道宣称说沃伦购买了股票。通过推理,我们也断定有人在买我们的股票。”话语之间暗示出,可口可乐公司的人们按照股票交易的模式可以推测出这个结论。
“(自从1987年股灾之后)当股票市场从低谷开始回升时,一位来自中西部的不知姓名的证券经纪商开始了时不时地购买行动。1988年秋某一天,前任可口可乐公司主席罗伯托.高泽塔(Robert Goizueta)和基奥正在研究可口可乐公司股票走势,突然间,基奥恍然大悟。他告诉高泽塔说:‘你知道吗,很可能就是沃伦.巴菲特。’”
“我们知道他对可口可乐公司一向都很感兴趣,”基奥一边说一边又提及到,“1985年可口可乐公司推出樱桃可乐时,巴菲特成为美国樱桃可乐头号爱好者。”
“他确实清楚的了解我们。而且是一个极棒的董事会成员。他了解这个公司,了解公司的财务数据。他是一位既了解情况又在发挥积极作用的董事。他对全球注册商标的内在价值有着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在巴菲特先生购买可口可乐股票之后,基奥先生又有何举动呢?这位原本在30年前就有机会加盟巴菲特合伙公司而却拒绝巴菲特邀请的基奥说:“在他购买可口可乐股票以后,我终于成为伯克希尔公司一名小股东了。”
基奥感慨道:“真希望那个时候我投资入股了。”如果当时他这样做了,巴菲特会把他当初让基奥投入的5000美元升值为6000万美元。你别不信,真是这样!
基奥,1958年出生于依阿华州苏城,父亲是一名牧牛人,母亲是爱尔兰籍美国人。他毕业于克莱顿大学,在校时曾是一位出色的辩论手。后全家迁居奥马哈的法纳姆大街,与巴菲特家正对门。
巴菲特说,基奥出色的个性魅力是吸引他巨额投资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个原因。
基奥曾在奥马哈刚创办的一家电视台工作过一段时间,解说WOWT-TV的足球比赛节目,并在此期间结识了约翰尼.卡森,后来结识了投资经纪人沃伦.巴菲特。此后,基奥辞去了电视台的工作转而来到黄油-坚果咖啡制造商帕克斯顿-加拉弗公司从事广告工作。
斯旺森家族收购了这家公司,并将其重新命名的“斯旺森食品”卖给后来被可口可乐公司收购的邓肯咖啡公司。
这个把可乐作为自己饮食结构一部分的可口可乐先生,也成为了巴菲特诚邀许多人加盟巴菲特合伙公司的一个人。尽管基奥较晚时才与巴菲特共同投资,但他早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其中了。基奥解释说:“我和妻子米凯当初在奥马哈结婚时,曾购买过由布鲁姆金夫人经营的内布拉斯加家具公司的家具,它是伯克希尔公司下属的一家子公司,而我们结婚到现在都40多年了。”
基奥说:“我已记不清当初我们彼此介绍时的情景了……那时巴菲特大约25岁,我大约30岁。”基奥已无法准确地回忆起他是如何认识巴菲特的,只记得他们曾做过邻居。
“他还是原来的他……就是你所看到的。他的价值没有变,他的故事并非是金钱,而是价值,人们应该了解他的价值所在……正如巴菲特在1991年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年会上,当他被问及有关选择终生事业的问题时,他是这样回答的:你要热爱你的工作,并全身心地投入。”
销售碳酸饮料的基奥以及后来的化学工程师罗伯托.高泽塔,他俩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共事的,并在管理层上迅速发展。高泽塔是在1954年看完一则招聘双语化学工程师的广告后加盟可口可乐公司的。
1980年2月14日的晚上,在曼哈顿的“四季饭店”,为可口可乐公司主席保罗.奥斯丁举办的生日晚会上,他们俩人作为竞争对手来给奥斯丁祝寿。
基奥对高泽塔说:“你我各有千秋,不相上下,没有人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让我们晚上好好地休息,无论谁是最后的胜利者,都要鼓励对方迎头赶上。”
高泽塔后被提升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他和基奥共同负责管理的团队现在成为美国商业界高级管理团队的楷模。1993年退休后,基奥担任了艾伦投资银行总裁。长期嗜烟如命的高泽塔于1997年10月18日死于肺癌并发症。高泽塔去世时,《亚特兰大宪章》(1997年10月19日)整版报道了他一生的经历。其中引用了巴菲特说过的这样一句话:“他为公司留下最宝贵的遗产,是他精心挑选和培育的公司未来的领导班子。”
高泽塔去世后不久,道格拉斯.伊威斯特接替了他的职务,领导公司度过了重重危机。两年后,由道格拉斯.戴福特接任。
可口可乐公司在2000年10月23日发布一个公告,基奥准备以高级管理部门顾问的身份重新加入公司。
戴福特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尽管基奥于1993年退休了,但是,在许多重大决策上,我依然与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就如同公司董事会成员一样。”

(摘自《投资圣经:巴菲特的真实故事》 中国与世界500强企业发展研究基金会筹委会供稿)
==================

Ⅱ 巴菲特、索罗斯这些投资大师只在股票市场投资吗中投公司的投资跟他们有何不同呢

都是投资,只是大家的资源不一样,有的投资银行业,有的投资石油,有的投资比特币,等等,做投资有五花八门的只要是投资都算,还可以投资房地产等,本质上没什么不同

Ⅲ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那么他对一只股票的价值、价格是如何进行评估的,尽量详细点,最好能举例,谢谢!

巴菲特的经典投资案例详见《投资圣经:巴菲特的真实故事》,可到下面网址查看:
http://finance.sina.com.cn/nz/bftstory/index.shtml

美国资深金融记者安迪用一个证券投资者的目光,将巴菲特66年的传奇投资生涯,用200多个真实、生动的故事,朴素的语言,寓理于事地娓娓道来,在阅读时令你爱不释手的同时,使你倍感此书投资哲理的可读、可懂、可信、可学。该书深受广大读者的推崇,被美国广大投资者誉为“具有永恒价值的股票投资圣经”。巴菲特本人也非常喜爱此书,他读完全书后,曾让助手主动与安迪联系,亲自参加了该书的签名售书活动。

======================

摘录其中一节: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公司的情况

就在巴菲特准备购买价值10亿美元的可口可乐股票,从而创下股票市场又一历史记录的前夕,他接到了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唐.基奥(Don Keough)的一个电话。
圣母玛利亚(橄榄球队)理事会主席唐.基奥回忆说:“我问他一切可好,我说‘沃伦,你有没有买可口可乐股票?’”
“他满怀激情地做了肯定回答。”基奥是一位备受欢迎的业余演讲者,并因此而名声在外。
唐.基奥接着说:“我们通话后不久,就有报道宣称说沃伦购买了股票。通过推理,我们也断定有人在买我们的股票。”话语之间暗示出,可口可乐公司的人们按照股票交易的模式可以推测出这个结论。
“(自从1987年股灾之后)当股票市场从低谷开始回升时,一位来自中西部的不知姓名的证券经纪商开始了时不时地购买行动。1988年秋某一天,前任可口可乐公司主席罗伯托.高泽塔(Robert Goizueta)和基奥正在研究可口可乐公司股票走势,突然间,基奥恍然大悟。他告诉高泽塔说:‘你知道吗,很可能就是沃伦.巴菲特。’”
“我们知道他对可口可乐公司一向都很感兴趣,”基奥一边说一边又提及到,“1985年可口可乐公司推出樱桃可乐时,巴菲特成为美国樱桃可乐头号爱好者。”
“他确实清楚的了解我们。而且是一个极棒的董事会成员。他了解这个公司,了解公司的财务数据。他是一位既了解情况又在发挥积极作用的董事。他对全球注册商标的内在价值有着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在巴菲特先生购买可口可乐股票之后,基奥先生又有何举动呢?这位原本在30年前就有机会加盟巴菲特合伙公司而却拒绝巴菲特邀请的基奥说:“在他购买可口可乐股票以后,我终于成为伯克希尔公司一名小股东了。”
基奥感慨道:“真希望那个时候我投资入股了。”如果当时他这样做了,巴菲特会把他当初让基奥投入的5000美元升值为6000万美元。你别不信,真是这样!
基奥,1958年出生于依阿华州苏城,父亲是一名牧牛人,母亲是爱尔兰籍美国人。他毕业于克莱顿大学,在校时曾是一位出色的辩论手。后全家迁居奥马哈的法纳姆大街,与巴菲特家正对门。
巴菲特说,基奥出色的个性魅力是吸引他巨额投资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个原因。
基奥曾在奥马哈刚创办的一家电视台工作过一段时间,解说WOWT-TV的足球比赛节目,并在此期间结识了约翰尼.卡森,后来结识了投资经纪人沃伦.巴菲特。此后,基奥辞去了电视台的工作转而来到黄油-坚果咖啡制造商帕克斯顿-加拉弗公司从事广告工作。
斯旺森家族收购了这家公司,并将其重新命名的“斯旺森食品”卖给后来被可口可乐公司收购的邓肯咖啡公司。
这个把可乐作为自己饮食结构一部分的可口可乐先生,也成为了巴菲特诚邀许多人加盟巴菲特合伙公司的一个人。尽管基奥较晚时才与巴菲特共同投资,但他早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其中了。基奥解释说:“我和妻子米凯当初在奥马哈结婚时,曾购买过由布鲁姆金夫人经营的内布拉斯加家具公司的家具,它是伯克希尔公司下属的一家子公司,而我们结婚到现在都40多年了。”
基奥说:“我已记不清当初我们彼此介绍时的情景了……那时巴菲特大约25岁,我大约30岁。”基奥已无法准确地回忆起他是如何认识巴菲特的,只记得他们曾做过邻居。
“他还是原来的他……就是你所看到的。他的价值没有变,他的故事并非是金钱,而是价值,人们应该了解他的价值所在……正如巴菲特在1991年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年会上,当他被问及有关选择终生事业的问题时,他是这样回答的:你要热爱你的工作,并全身心地投入。”
销售碳酸饮料的基奥以及后来的化学工程师罗伯托.高泽塔,他俩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共事的,并在管理层上迅速发展。高泽塔是在1954年看完一则招聘双语化学工程师的广告后加盟可口可乐公司的。
1980年2月14日的晚上,在曼哈顿的“四季饭店”,为可口可乐公司主席保罗.奥斯丁举办的生日晚会上,他们俩人作为竞争对手来给奥斯丁祝寿。
基奥对高泽塔说:“你我各有千秋,不相上下,没有人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让我们晚上好好地休息,无论谁是最后的胜利者,都要鼓励对方迎头赶上。”
高泽塔后被提升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他和基奥共同负责管理的团队现在成为美国商业界高级管理团队的楷模。1993年退休后,基奥担任了艾伦投资银行总裁。长期嗜烟如命的高泽塔于1997年10月18日死于肺癌并发症。高泽塔去世时,《亚特兰大宪章》(1997年10月19日)整版报道了他一生的经历。其中引用了巴菲特说过的这样一句话:“他为公司留下最宝贵的遗产,是他精心挑选和培育的公司未来的领导班子。”
高泽塔去世后不久,道格拉斯.伊威斯特接替了他的职务,领导公司度过了重重危机。两年后,由道格拉斯.戴福特接任。
可口可乐公司在2000年10月23日发布一个公告,基奥准备以高级管理部门顾问的身份重新加入公司。
戴福特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尽管基奥于1993年退休了,但是,在许多重大决策上,我依然与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就如同公司董事会成员一样。”

(摘自《投资圣经:巴菲特的真实故事》 中国与世界500强企业发展研究基金会筹委会供稿)
==================

Ⅳ 巴菲特最经典的一句话是什么

巴菲特最经典的一句话:

1、一生能够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你能够赚多少钱,而取决于你如何投资理财,钱找人胜过人找钱,要懂得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

2、那些最好的买卖,刚开始的时候,从数字上看,几乎都会告诉你不要买。

3、我们之所以取得目前的成就,是因为我们关心的是寻找那些我们可以跨越的一英尺障碍,而不是去拥有什么能飞越七英尺的能力。

4、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5、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这是所谓价值投资者决定买股票时要过的第一关。

(4)巴菲特先生谈股票市场扩展阅读:

巴菲特成就:

2018年3月6日,福布斯2018富豪榜发布,拥有840亿美元的沃伦·巴菲特跌至第三位。

2018年7月7日,扎克伯格超过巴菲特,成为全球第三大富豪。

2019年3月5日,福布斯发布第33期年度全球亿万富豪榜,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身家净值降至825亿美元,排名第3位。

2019年10月,福布斯美国400富豪榜位列第三名。

2020年1月2日,福布斯发布2019年最大慈善捐赠,沃伦·巴菲特以价值36亿美元的股票捐赠排名第2。

Ⅳ 巴菲特到底是如何光靠股票就成为世界首富的

巴菲特能成为富翁,原因很多。当然,在他的投资生涯的后半期,他已经不仅仅在做股票了,他拥有了一家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特殊性,给他的投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而且这种资金还没有成本。再加上资金规模的巨大,他能够影响所投资公司的经营,这都是他成为富翁的原因。所以,研究巴菲特的投资,他的后半期并不是仅仅依靠炒股票取得的利润。老巴能成为首富,因为他即是一名优秀的投机者,更大层面上也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
所以,作为我们中小投资者,大可不必研究他后半段的投资经验,我们要研究他从穷光蛋发家致富的过程,也就是他淘得第一桶金的方法。将来您要发了财,您也能象他一样搞这些资本运做,毕竟谁钱多,谁的投资途径就更广泛吗。
他能依靠股票取得第一桶金,首先是因为这个人的人格特质非常符合股票市场。比如,他个性沉静,喜欢深沉的思索;非常勤奋,对任何知识都充满了兴趣;个性非常稳定,没有那些普通人的不良习性;人品非常优秀;独立思考能力非常强,几乎不受外界的影响等等。
其次,这个人在发财之前有过长期的投资失败经历。根据他的传记,老巴这个人很小就投身了股票市场。但是他和我们大多数散户一样走的是技术分析的道路,炒短线。这导致他很长一段时间没赚到钱(我们普通人只看到他一夜暴富的经过,却没有注意在发财之前他所经历的长期失败过程)。正是长期的失败经历,他本人又非常善于思考,使他对资本市场的投机机理有着非常刻骨的理解。这种经历是每个投资者都要经过的课程,只是很多人坚持不下来,或着不善于思考,总结不出有用的经验。所以,老巴在走上价值投资道路后,具备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他不仅仅懂得企业投资,而且精通投机,是一个兼备型的人才。比如,中石油的投资,他的抛售时机把握的简直太精确了,几乎就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夕,这都是他在青少年时期炒短线积累的投机经验造成的。所以,我不支持普通人一上来就搞价值投资,我支持新手应该用至少5年的时间在股市里炒短线,表面上看这是在浪费时间,但是只有这种浪费才能让一个人终身能立足于这个市场。只有短线的经历才能真正让一个人把握好价值投资,价值投资也可以说是技术分析的升华。
最后,老巴在创业的时候,正好赶上美国二战以后的经济腾飞期,您有空可以找找美国60年代的大盘走势图就明白了。
所以,老巴能成为首富,原因很多。反正靠股市发财和其他生意一样,都需要耐心与执著,别指望一夜暴富。
一家之言,见笑了!

Ⅵ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在中国股票市场走得通吗

价格最终将反应价值。这个持有时间巴菲特认为是四年,而中国股神段永平自身实践认为是三年。推荐你搜索一下 有关网易公司对段永平的个人访问。我认为段永平先生的经验和思考是对价值投资原理最好的解释。

Ⅶ 你认为巴菲特的股票投资操作,是否符合我国股票市场

当然符合,只要是市场就有相似之处,你认为巴菲特开始投资的时候美国也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吗,股市就是聪明人赚糊涂人的钱,这个市场情商高没用,这里拼的是智慧。聪明的人赚得盆满钵满,糊涂蛋亏得一塌糊涂还不知道原因。市场里有的是糊涂蛋。80%以上都是糊涂蛋。所以中国的市场钱很好赚。

Ⅷ 巴菲特有没有亲口说价值投资不适合中国股票市场

没有说过。巴菲特也有判断错误时,错误时他也止损的。主要是选择饮料食品类公司,还有银行类公司。他的理念值得学习,不要模仿,最好是有中国特色的投资理念。

Ⅸ 巴菲特与“市场先生”博弈讲的是什么

在我国,股市由几千万股民构成,在这场竞局中,自己账户之外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对手,面对着如此众多的对手,难免觉得茫然无措。所以必须对股市竞局的局面进行化简,把多方竞局化简为少数的几方,我们先看一种最简单的化简思路。

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曾经举过一个市场先生的例子。设想你在与一个叫市场先生的人进行股票交易,每天市场先生一定会提出一个他乐意购买你的股票或将他的股票卖给你的价格,市场先生的情绪很不稳定,因此,在有些日子市场先生很快活,只看到眼前美好的日子,这时市场先生就会报出很高的价格,其他日子,市场先生却相当懊丧只看到眼前的困难,报出的价格很低。另外市场先生还有一个可爱的特点,他不介意被人冷落,如果市场先生所说的话被人忽略了,他明天还会回来同时提出他的新报价。市场先生对我们有用的是他口袋中的报价,而不是他的智慧,如果市场先生看起来不太正常你就可以忽视他或者利用他这个弱点;但是如果你完全被他控制,后果就不堪设想。

虽然沃伦?巴菲特是以投资著称于世的,但他实际上是一个深谙股市博弈之道的人,他很清晰地阐述了按博弈观点考虑问题的思路。他的模型把股市竞局简化到了最简单的程度——一场他和市场先生两个人之间的博弈。局面非常简单,巴菲特先生要想赢就要想办法让市场先生输。那么巴菲特先生是怎样令市场先生输掉的呢?他先摸透了市场先生的脾气,他知道市场先生的情绪不稳定,他会在情绪的左右下做出很多错误的事,这种错误是可以预期的,它必然会发生,因为这是由市场先生的性格所决定的。巴菲特先生在一边冷静地看着市场先生的表演,等着他犯错误,由于他知道市场先生一定会犯错误,所以他很有耐心地等待着,就像我们知道天气变好后飞机就会起飞,于是我们可以一边看书一边喝着咖啡在机场耐心等待一样。所以,巴菲特战胜市场先生靠的是洞悉市场先生的性格弱点。所谓市场先生,就是除自己之外,所有股民的总和,巴菲特洞悉了市场先生的弱点,其实也就是洞悉了股民群体的弱点。

在巴菲特面前,市场先生像个蹩脚的滑稽演员。徒劳地使出一个又一个噱头,却引不起观众的笑声,帽子举在空中不仅没有收到钱,反倒被人连帽子一块抢走了。但市场先生决非蹩脚的演员,他的这些表演并非无的放矢,其实这正是他战胜对手的手段。市场先生战胜对手的办法是感染。巴菲特先生过于冷静,市场先生的表演在他面前无效,反倒在表演过程中把弱点暴露给了他。但对别的股民来说,市场先生的这一手是非常厉害的,多数人都会不自觉地受到它的感染而变得比市场先生更情绪化。这样一来,主动权就跑到了市场先生手里,输家就不再是市场先生了。这就是市场先生的策略。

市场先生的策略是有一定冒险性的,因为要想感染别人自己必须首先被感染,要想让别人疯狂起来自己首先必须疯狂起来,这是一切感染力的作用规律,所以市场先生的表现必然是情绪化的。那些受到感染而情绪化操作的人就被市场先生战胜了。反之,如果不被他感染,则市场先生为了感染你而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一些愚蠢行为,正可以被你利用。打一个比方:市场先生之于投资人正如魔之于考验修行人,被它所动则败,任它千般变化不为所动则它能奈我何。

市场先生的弱点是很明显的,每个人都可以很容易地利用这一点来战胜他。但另一方面,市场先生正是市场中所有股民行为的平均值,市场先生性格的不稳定是因为市场中很多股民的行为更为情绪化,更为不稳定。市场先生会不厌其烦地使出各种手段,直至找到足够多的牺牲者,所以大多数人都将成为市场先生的牺牲者,能战胜市场先生的永远只有少数人。只有那些极为冷静,在市场先生的反复诱骗下不为所动的人才能利用市场先生的弱点战胜他,那些受到市场先生的感染而情绪更不稳定的人就会反过来被市场先生战胜了。所以,战胜市场先生的本钱是理智和冷静,市场先生战胜股民的本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愚痴和非理性。市场先生的策略是设法诱导出这种非理性,诱导的办法就是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别人的情绪,用自己的非理性行为诱导出别人更大的非理性行为,如不成功就反复诱导,直到有足够多的人着道。

以上讨论对指导操作是很有启发意义的。首先,市场先生要想让你发疯自己必须先发疯,由于市场先生想战胜你,所以市场先生必然会先发疯,否则他就无法战胜你。所以市场先生的发疯是可以预期的,耐心等待,必然可以等到。到时候只要能保持冷静,不跟着他发疯,就必然可以战胜他。

其次,和市场先生交易重要的不是看他所出的价格而是要注意他的情绪,看着市场先生的情绪进行买卖。当市场先生的情绪不好时就买入,当市场先生的情绪好时就卖给他,而不用管市场先生的报价到底是多少。考虑市场先生报价的意义也仅仅是为了通过价格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市场先生的情绪,当他报价过低时说明市场先生的情绪不好,当他报价过高时说明他处于乐观状态。如果能有一把客观的尺度来判断市场先生的报价是否过低或过高,则这种方法可以使用,否则如果没有这种客观尺度,那么看市场先生的报价是没有意义的,不能从中引申出对市场先生情绪的判断。巴菲特的方法是掌握了一套判断股票价值的方法,从而有了一个客观的尺度来判断市场先生的报价是否过高或过低。股票技术分析方法则是直接通过交易情况来判断市场先生的情绪。不管用基本面分析还是技术分析,正确地判断市场先生情绪的前提都是自己必须保持冷静。

按照这种思路,巴菲特赢的是市场先生,赢的依据是市场先生的情绪不稳定,而巴菲特掌握了判断市场先生情绪的方法,赢得明明白白。

?

热点内容
股票软件查历史持仓 发布:2025-02-02 09:47:03 浏览:116
参加期货考试需要准备什么 发布:2025-02-02 09:44:40 浏览:814
会通股票历史交易数据 发布:2025-02-02 09:44:38 浏览:885
国家央行降息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发布:2025-02-02 09:39:02 浏览:427
汽车芯片基金哪个值得买 发布:2025-02-02 09:38:27 浏览:981
为什么炒股不如投资指数基金 发布:2025-02-02 09:34:10 浏览:657
股权回购和交割各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2-02 09:29:15 浏览:486
股权众筹有什么坑 发布:2025-02-02 09:29:08 浏览:593
5月3日涨停股票 发布:2025-02-02 09:24:01 浏览:412
炒股软件如何提升盈利 发布:2025-02-02 08:20:24 浏览: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