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86年股票发行时市值多少
① 微软市值多少
2020/04/03:1.16万亿美元
(1)微软86年股票发行时市值多少扩展阅读:
微软的发展:
2018年4月22日,2017年全球最赚钱企业排行榜第15。[3]2018年5月29日,《2018年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第4位。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位列71位。2018年12月18日,《2018世界品牌500强》第4位。
2019年6月,微软悄然删除其MS Celeb人脸识别数据库,微软称该数据库是全球最大的公开人脸识别数据库。2019年7月,《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微软位列60位。2019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100强榜排名第2位。2019年10月,Interbrand发布的全球品牌百强排名第四位。2020年1月22日,名列2020年《财富》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榜单第3位。
② 微软公司的市值有多少
因为微软股票的发行量很大,如果以2800亿美圆的总市值和30美圆的单股股价计算,微软总共应该发行了2800亿/30=93.3亿股。 相比之下有些公司的股价很高,比如GOOGLE,但发行量相比之下比较小,所以总市值也就没有微软高。
③ 微软的股票什么时候上市的一共到现在增值了多少倍。。。
1986年,微软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当时其净资产仅200万美元,将现在股价按派息和拆股调整收盘价计算,微软在1986年3月13日上市当天的股价仅为0.08美元 2010年,微软的市值为2700亿,股价为28.87美元 增值了约360倍.
微软,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跨国科技公司,是世界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机软件开发的先导,由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创办于1975年,公司总部设立在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德市(Redmond,邻近西雅图)。以研发、制造、授权和提供广泛的电脑软件服务业务为主。
最为著名和畅销的产品为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和Microsoft Office系列软件,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商。
微软在2013年在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排名110位,2014年排名第104位 。
2015年1月,在第66届艾美奖上,国家电视艺术和科学学院为微软颁发了“电视功能强化设备奖”。
2015年7月9日,微软宣布对手机业务进行根本性重组,同时表示将削减至多7800个职位。[3] 2015年10月据美国CNBC报道,微软将在新一轮裁员中裁撤1000个岗位。新裁员是在之前宣布的裁员基础上额外追加的。
④ 微软公司创立于现在市值多少有哪些大股东
微软在1999年市值最高值达到6661亿美元, 算上通货膨胀, 美元贬值因素, 相当于今天的9200亿美元左右。 而且微软当年还是被美司法部与国会叮嘱反垄断调查的, 股价极度受挫, 不然能年能涨破9000亿美元 ,化为今日更高
⑤ 微软公司1986年股票发行价是多少
微软股票最初的发行价为每股21美元,现在价值6000美元.
自从1986年3月上市以来,微软已经对股票进行了九次拆分,投资微软公司的每股原始股折合到当前的价格超过6000美元了 .
⑥ 1998年微软公司市值多少
2500亿美元
⑦ 微软股票市值多少钱
你好!
微软目前股票单价约为230多美元。总市值约1970亿美元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⑧ 1986年日本股市总市值是多少
当20世纪80年代末期日本“泡沫经济”在1989年最后一天破灭时,它标志着日本“增长奇迹”及其20多年海外商业快速扩张的终结,转而陷入一轮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萧条时期,这是自二战以来日本遭遇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萧条。
一、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7——1989年是泡沫经济的极盛时期。随着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订,日元开始急剧升值。1988年日元汇率升至1美元兑120日元,与1971年固定汇率制下的日元相比,升值了2倍。结果导致日本出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削弱了日本在全球贸易市场的竞争力,但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财政或金融的措施使国内需求大增。
(1)由日元升值走向“扩大内需”。为了减轻日元大幅升值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避免与欧美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同时也迫于美国政府要求日元升值、开放市场、扩大内需及实现贸易平衡等方面的强大压力,日本政府制定了以国家投资、私人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扩张为引擎的内需型增长策略,从而在日本掀起了一轮大规模基础设施与房地产建设的高潮。土地资源的匮乏直接导致了房地产投机热,投资膨胀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的迅猛扩张。
(2)国内经济快速增长拉动“有效需求”膨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步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增速名列发达国家榜首,在经济一派繁荣的氛围笼罩下,企业和消费者变得更为自信、乐观,投机变得更富激情、大胆,东京的房地产与股市一并上涨不止。
(3)“流动性过剩”为股市“火上浇油”。一向保守的日本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缓慢展开金融自由化的进程。80年代中后期这一进程加快,1985年日本开始放开存款利率。随着利率自由化以及金融业务管制的放松,金融市场规模急剧膨胀。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国内日元资金过剩,经济过热,形成了所谓的“流动性过剩”的格局,这为日本股市泡沫埋下了重大隐患。
二、日本经济泡沫的主要表现
1988——1989年,公司投资急剧膨胀。伴随高股价,新股票发行的快速升值,当银行在不动产方面寻找资金投向时,股票发行便成为公司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反过来,公司利用它们持有的不动产进行间接的股市投机,从而形成了不动产与股市双重泡沫——房地产价格持续暴涨及日经225股价指数持续暴涨。
(1)股价持续猛烈暴涨。1985年末,日经225股价指数收于13083点, 1989年末收于38916点,四年间日经225指数累计上涨197.45%。1987年底,日本股票市值竟然占到全球股市总市值的41.7%,并赶超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1989年底股票总市值继续膨胀至896万亿日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60%。
(2)房地产价格持续暴涨。股市泡沫与房地产泡沫是日本泡沫经济的两大根本“支柱”。当日本股市泡沫一路凯歌高奏之时,日本房地产价格也正在疯狂,不断上涨。据日本不动产研究所的调查,日本6大主要城市的商业区地价指数,若以1955年为100,到1965年则上涨超过了1000,到1988年则超过了10000,也就是说,日本城市房地产价格在33年间上涨了100倍,而同期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上涨却不足40倍,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资上涨不到20倍。1990年高峰期时,东京商业区的地价涨至1985年的2.7倍,住宅区地价则涨至1985年的2.3倍。与此同时,由于日元巨幅升值,也严重刺激了日本人海外收购与海外投资热情。
1990年,随着日本股市泡沫的率先破灭,日本房地产泡沫也随之破灭。
三、泡沫经济对日本的沉重打击
1989年5月,政府紧缩其货币政策以抑制诸如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上涨。然而,更高的利率使股市螺旋向下。1990年底,东京股市已下跌了38%,300万亿日元(折合2.07万亿美元)股票市值瞬间消失,房地产价格从投机巅峰陡降下来,从而使日本经济陷入了“泡沫经济”破灭后的萧条之中。
(1)银行业受到严重打击。在日本股市泡沫与房地产泡沫形成过程中,银行始终是充满激情,并推波助澜,且从中大为受益。然而,双泡沫破灭的同时,日本银行业也遭受了灭顶之灾的报复与打击。股市暴跌,上市银行再融资受阻;房地产泡沫破灭,不动产贷款成为呆帐;企业效益徒降,银行不良资产剧增。80年代的泡沫经济直接为90年代中期日本银行赤字风暴与金融危机埋下了历史隐患。
(2)证券业出现空前萧条。随着股市泡沫的破灭,日经225指数一路直线下跌,几乎毫无反抗之力。直到2000年底,当欧美股市及新兴股市均纷纷上涨至历史新高时,而日经225指数却低收至13785点。与此同时,日本经济也经历了长达10年之久的持续萧条。 2003年4月28日,日本股市更是跌至近20年来的最低点7607点。2006年底,当大多数欧美及新兴股市再次刷新历史新高时,日经股市才终于缓过气来,便勉强收在了近五年来的新高点17225点,与历史最高点38916点相比,却相去甚远,大致相差约21700点。
(3)对企业与消费者的猛烈冲击。虚假的繁荣背后,其实是由企业和消费者来承受这一切后果的。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直接打击了本国企业和居民的信心,投资信心严重受挫,企业不良资产增加,银行不良贷款剧增,个人消费萎缩,经济增长停滞甚至出现负增长,失业增加,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20世纪90年代,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实际年均增长率为1.1%,而且就连这1.1%的增长也是日本政府累计10次动用财政手段刺激景气(“景气对策”总规模高达136万亿日元,接近日本GDP的1/3)才勉强获得的。由此可见,日本人要想再次见到80年代中后期平均5%的经济增长已是十分困难的了。
⑨ 微软股票在哪一年上市的
微软股票于1986年3月上市。
微软(Microsoft Corporation) (NASDAQ:MSFT,港交所:4338),是一家基于美国的跨国电脑科技公司。以研发、制造、授权和提供广泛的电脑软件服务业务为主。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德,最为著名和畅销的产品为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和Microsoft Office系列软件。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商。
微软在2013年在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排名110位,2014年排名第104位。
2014年11月26日,中国加入国际反避税行动之际,政府监管部门加大力度对跨国公司展开避税调查,并曝出反避税第一大案:微软向中国补交8.4亿元人民币税款。随后,微软回应称8.4亿并非避税补缴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