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权激励高于股价
『壹』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期权授予价格高于当前股价,离职该如何操作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股权授予价格高于当前股价,离职的时候可以有三种操作方式:
1.不行权放弃认购。
2.把期权转让给其他人。
3.按照当时约定由原来公司回购。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竞争激烈,很多公司为了留住人才都实施了股权奖励计划,这样公司的员工就会努力工作,期望在股权方面获得资产收益。但是离职的时候,很多公司为了自己的利益,会限制员工使用这项权利。因此离职之后对原公司的股权奖励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三、按照约定和原公司达成协议,由原公司回购期权。公司员工离职之后,员工之前在公司获得的股权奖励期权授予价格高于当前股价,员工可以和原公司协商,让原公司回购手里面的期权。这样员工可以得到之前的承诺的利益,公司也兑现了当时的承诺。
员工离职之后,手里面的期权只要没有限制条件,可以自行决定行权与否。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贰』 股权激励对股价有什么影响
根据您的提问,华一中创在此给出以下回答:
股权激励方案对公司股价的影响存在着以下逻辑关系:股权激励方案-激励管理层提升工作效率-公司业绩上升-股价上涨。经邦研究中心通过对A股实行过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研究分析发现,股权激励方案对公司股价存着明显的阶段性影响并且发现相关影响因素。
(1)股权激励草案出炉后,公司股价的超额收益会有所提升。但因存在着激励方案终止的风险,股价提升并不会特别明显。
(2)股权激励方案授权,授权后3个月公司股价超额收益相对前3个月提升非常明显。
(3)股权激励方案出炉的当年(业绩考核的基数年)公司业绩会有所保留,部分公司年报业绩增幅相对上一年会出现下降,公司股价超额收益在年报公布后会有所降低。
(4)激励方案获授权后的第一个考核年,激励的效应会明显反应到公司业绩上,公司业绩开始释放,会有较大增幅。公司股价在该年年报发布前3个月会迎来较大的超额增幅。
(5)在公司第一个考核年年报过后,激励效应会开始递减,公司股价超额收益走势会相对平坦。
(6)行权条件相对严格的激励计划,其股价平均涨幅高于行权条件。
(7)激励股票数量占公司流通股股本比例越高,股价在预案公告后上涨的幅度越大。
『叁』 股权激励的股价高于市场价怎么办
现在股权激励对大家来说已经不陌生了,从各个媒体上都能看到,很多老板也开始关注,不少企业实施了股权激励以后效果也不错。作为一个有效的激励方法,股权激励开始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并逐渐引发大家的思考,本文着重从人性的角度,从员工和老板这两个不同的群体来分析,以便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股权激励。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中国人大多有这样一个心理: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所以员工是不愿意一辈子给别人打工的,一旦有条件有机会,他一定会选择为自己干事情而抛弃老板,那么老板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就是怎么去激励员工,既让他为自己干事情又不会抛弃老板。通常,老板会选择给员工股份,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比较有效的。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比如企业去挖人,一般会说:你在这里干多长时间都还只是个员工,你来我这里,我给你股份。这样就很容易把人挖过来,从这个角度看,给股份是很容易引起共鸣的。有一次我和一个老板聊天,他说他有一个员工很有潜力,是个人才,想让他去当项目经理,但是这个员工更喜欢那种不用操心的工作状态,说什么也不干,直到老板给他说:“那我给你10个点的股份吧。”结果这个员工就非常痛快地答应了。这个小故事说明,每个人都喜欢给自己干,做自己的事,操心也愿意,不是给自己干,还是不操心的好。
管理群体的变化
时间进入2015年,我们面对的管理群体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80后、90后逐渐成为工作的新生代甚至主力军,这个群体更加自主,更加个性,更加张扬,更加不服从传统的管理,更不愿意遵守过去层级式、教条式的管理,这个群体要求更多的是自主,是自我经营。现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70后既愿意上班又愿意加班,80后只愿意上班不愿意加班,90后既不愿意上班也不愿意加班。这是一个社会现象,我们不需要去讨论这个现象的对与错、利与弊,因为无论如何这个社会将会是80后、90后的天下。我们没有办法来回避这个群体,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根据这个群体的特性来考虑、设计我们的激励模式,让这群新生的力量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注未来的安全
对未来的安全的关注,也是中国人骨子里普遍存在的特性之一,中国人不仅仅要求现在有丰厚的物质收入,更关注未来是不是有安全稳定的收益。虽然现在反腐败打得官员官不聊生,公务员的收入也并不很高,但是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并没有下降,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人热衷于报考公务员,是因为他们看重的正是公务员未来的安全稳定。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有一种激励方式能让企业的员工对未来有一定的安全感,那么这种激励方式就会深受欢迎,具有绝对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股权激励就是这样一种激励方式。当一个员工对未来有了安全感,就不会锱铢必较,只顾眼前利益,而是会为了自己未来的安全主动去维护企业的安全和发展,所以给员工未来以安全感也是每一个老板必须关注的事情。
尊重人力资本
历史上晋商把股东分为两类,一类是银股股东,一类是身股股东。顾名思义,银股股东就是货币资本的出资人,身股股东就是人力资本的出资人,有钱的人出钱占银股,没钱的人出人占身股,把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同等看待。现在几百年过去了,我们没有进步反倒退步了,我们只是把货币出资人当作股东,把人力资本的出资人仅仅当作一个打工的看待,从人性的角度上来说这是对人的不尊重,把钱看得比人更重,但是钱是死的,人是活的,人能成事也能坏事,我们现在给员工一定的股权包括股权激励,其实是在拿人当人看,是把人的能力和货币当作同等资本去看待,这是回归到人性的本质上,重新对人性的认识,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利益分配的公平性
在一个企业里,老板和员工一起努力,才能有预期的收益,老板和员工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独立存在,老板搭建了平台给员工,员工的劳动成就了老板的平台运转,这样的一种依存关系,利益应该如何分配才公平?老板通常给员工分的仅仅是当年可分配的东西,主要是工资和奖金,而没有分配的、结余的部分都是老板的,包括未来投资的收益也都是老板的,这些和员工是没有关系的,未来溢价的部分也和员工没有关系,多少年来,这种分配方式被广泛认可,但是作为一个员工,把青春甚至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企业,而未来没有分配的和未来的溢价却都和自己没有关系,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所以给员工一个未来,把未来没有分配的和未来的溢价分一部分给员工,才是公平的,才能维护好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让公司的平台运转良性循环。
防止经理人的短期行为
老板分给员工股份的背后,更有意义的是可以防止经理人的短期行为。作为企业的代理人,经理人的使命注定了他不会过多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但是如果给了经理人股份,那么他和老板就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可以分的不仅是短期利益,还有长期利益,这就可以很好的防止经理人的短期行为。如果不能把经理人变成自己人,那么经理人可能就会利用自己和老板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利益不对称、资源不对称等各种的不对称,采取短期行为达成自己的短期利益,却伤害了企业和老板的长期利益,然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企业给老板。而一旦经理人和老板的利益是一致的,经理人就会以主人的心态安排企业的行为,避免短期行为,保证企业的良性运行,从而保护企业的资产,保护企业健康发展。
通常,员工和老板这两个不同的群体,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代表的利益不同,所以虽然同在一家企业,却往往是对立的,各怀心思,而股权激励可以改变这种对立的状况,让员工和老板因为有了共同的利益而心向一处。这样的结果缘自股权激励符合了人性、尊重了人性,是必然的。
『肆』 股权激励对股价有什么影响
股权股份激励主要是通过附条件给予员工部分股东权益,使其具有主人翁意识,从而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长期目标。股权股份激励是企业拿出部分股权股份用来激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优秀员工的一种方法。
一般情况下都是附带条件的激励,如员工需在企业干满多少年,或完成特定的目标才予以激励,当被激励的人员满足激励条件时,即可成为公司企业的股东,从而享有股东权利。
影响:
股权激励方案对公司股价的影响存在着以下逻辑关系:股权激励方案-激励管理层提升工作效率-公司业绩上升-股价上涨。经邦研究中心通过对A股市场实行过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研究分析发现,股权激励方案对公司股价存着明显的阶段性影响并且发现相关影响因素。
(1)股权激励草案出炉后,公司股价的超额收益会有所提升。但因存在着激励方案终止的风险,股价提升并不会特别明显。
(2)股权激励方案授权,授权后3个月公司股价超额收益相对前3个月提升非常明显。
(3)股权激励方案出炉的当年(业绩考核的基数年)公司业绩会有所保留,部分公司年报业绩增幅相对上一年会出现下降,公司股价超额收益在年报公布后会有所降低。
『伍』 股权激励高于市场价格是什么意思
就是股权激励行权价高于当前市价,说明管理层对于公司的未来有信心。
『陆』 请问股权激励是怎么回事,对股价有何影响;
股权激励,也称为期权激励,是企业为了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是目前最常用的激励员工的方法之一。
股权激励主要是通过附条件给予员工部分股东权益,使其具有主人翁意识,从而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长期目标。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影响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的预期,一个是影响上市公司的实际业绩。
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初期,股权激励计划强化了投资者对公司业绩提升的预期,对股价的积极影响较大。数据显示,大多数公布股权激励预案的公司股价涨幅都大于同类或同板块的升幅。另外,不同的股权激励工具对股价的影响不同。我们认为,运用股票期权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未来股价上市空间大于运用限制性股票的公司。
(6)股票期权激励高于股价扩展阅读:
股权激励的作用
一、建立企业的利益共同体
一般来说,企业的所有者与员工之间的利益是不完全一致的。所有者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投资收益,而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受雇于所有者,他们更关心的是在职期间的工作业绩和个人收益。
二者价值取向的不同必然导致双方在企业运营管理中行为方式的不同,且往往会发生员工为个人利益而损害企业整体利益的行为。实施股权激励的结果是使企业的管理者和关键技术人员成为企业的股东,其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趋于一致,因此有效弱化了二者之间的矛盾,从而形成企业利益的共同体。
二、业绩激励
实施股权激励后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成为公司股东,具有分享企业利润的权力。经营者会因为自己工作的好坏而获得奖励或惩罚,这种预期的收益或损失具有一种导向作用,它会大大提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员工成为公司股东后,能够分享高风险经营带来的高收益,有利于刺激其潜力的发挥。这就会促使经营者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采用各种新技术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核心竞争能力。
三、约束经管者短视行为
传统的激励方式,如年度奖金等,对经理人的考核主要集中在短期财务数据,而短期财务数据无法反映长期投资的收益,因而采用这些激励方式,无疑会影响重视长期投资经理人的收益,客观上刺激了经营决策者的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引人股权激励后对公司业绩的考核不但关注本年度的财务数据,而且会更关注公司将来的价值创造能力。
此外,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股权激励不仅能使经营者在任期内得到适当的奖励,并且部分奖励是在卸任后延期实现的,这就要求经营者不仅关心如何在任期内提高业绩,而且还必须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以保证获得自己的延期收人,由此可以进一步弱化经营者的短期化行为,更有利于提高企业在未来创造价值的能力和长远竞争能力。
四、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在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有利于企业稳定和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实施股权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让员工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收益,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另一方面,当员工离开企业或有不利于企业的行为时,将会失去这部分的收益,这就提高了员工离开公司或“犯错误”的成本。因此,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有利于企业留住人才、稳定人才。
另外,股权激励制度还是企业吸引优秀人才的有力武器。由于股权激励机制不仅针对公司现有员工,而且公司为将来吸引新员工预留了同样的激励条件,这种承诺给新员工带来了很强的利益预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可以聚集大批优秀人才。
『柒』 高于市价推股权激励怎么分析是好是坏
一般来说推出高于市价的激励是说明管理层对公司今后的发展是有信心的,也就是对今后股价在他们经营努力下是能上涨超过激励价格的。但是也有另一点问题,现在信心很足,但到实行期权的时候,市场股价没高过行权价格,他们是可以放弃的。
『捌』 股权激励的期权授予价高于当前股价,这种情况下适宜行权吗
股权激励的期权价格低于目前的股票价格,不要行权。因为股票的这个股权激励期权是为了让你在股价涨得比较高的情况下,以较低的价格购入,前提就是股价涨的比你这个期权行权价格低,你这样的购买才有意义。
在行使这个权利的时候,一般都是公司以原始股的价格给你的,这个期权价格,就是公司的这个期权行使价格是5块钱。但是公司股票发行的时候,首发价格就已经到了18块钱你仍然可以选择以5块钱的价格买入,经过一段时间的封闭期之后,你这个股票仍然可以在市场上正常流通和交易,按照18块钱去交易,5块钱直接变成18块钱,你想一想是不是身价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