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前后美国股票市场
㈠ 金融危机后,全球股市都在跌,损失几十万亿美元,那这些钱谁赚去了,还是凭空消失了。
这个就是“蒸发”了。因为股票价格的决定仅仅是当前成交价格决定的,即以点概全。总共只有100股,每股1元,但是有人以10元买了一股,那么总市值升了10倍,那你想这些又是哪儿来的呢?根本就没有变化,关键是人们认为它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你会想这样是不是都太虚拟了,那为什么人们还总是把市值看成现金一般了?因为在一定的时间,或者说是终究股价是到达将来股票本身的价值,也就是将来的盈利能力的价值。尽管到达这一过程是人们认为的。但是从前面任何一个均衡的价格到后面的实际盈利,人们好像总能预测到,尽管没有人预测的到。但是总是有个大概范围,所以现在的市值和将来的总资产值是有一定的关联的。
㈡ 二战时美国股票市场走势如何
二战前全球经济疲软。全球金融危机。可以说二战很大部分因素是因为这次金融危机造成的。美国也不例外,股市直接崩盘,许多人一夜之间成了穷光蛋。这种状况持续到二战中期罗斯福改革后才得以改善。
㈢ 美国金融危机时期为什么股票大跌
美国雷曼兄弟投资公司具有158年的老牌公司,在世界各地的投资很大,一旦破产这些投资就没有了,所以对世界的金融市场打击是很残酷的。就中国来说,中国银行买入的雷曼兄弟无担保债券7000万美金的投资就成为废纸一张,工商银行也是1.2亿啊,国内有7家银行共有3.8亿美金的投资将血本无归哦,这些足以让股市大跌一通的。
㈣ 简述美国金融危机与证券的关系
从金融发展的路径来看,经济货币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便是金融证券化的蓬勃发展,即通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的比重相对下降,而利用发行可对第三者转让的金融工具的比重相对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直接或间接地进入有价证券市场,通过发行各种证券筹集和融通资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在整个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而同时,非货币性金融机构在全部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则相应上升,最后超过银行资产。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股票、债券、商业票据等有价证券市场的发展,使得经济体系内各经济体互相融通资金的能力不断增强,造成对银行信贷需求有所减弱,从而导致货币存量的增长速度、银行在整个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和货币化指标的逐步下降,而同时非货币银行金融机构资产所占比重则相应上升。
中国的经济崛起取决于历史性机遇的出现和抓住机遇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面对美国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可能正悄然而至,今天的中国比任何国家和任何时候都更具备抓住这一机遇的能力,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认识。
一、是机遇而不是灾难
1、中国的货币体系、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体系相对独立。纵观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由于发达国家金融一体化的特点,美国的危机使得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无一幸免。中国是不多的受危机影响较小,相对置身于美国金融危机之外、并能在这场危机中能够掌握主动权的大国。
由于中国在货币体系、资本市场体系及商业银行体系上都相对独立,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并不直接相关,这使得我们的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并未受到美国次贷和金融危机过多的影响,从而免受“金融海啸”的直接冲击,这些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2、中国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基本面尚好。无论是在改革开放的30年,还是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均10%的高速增长,这种增长势头并没有因为近年来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经济的衰退受到影响。即使是在美国饱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宏观经济的增长和国内企业微观面的业绩增长仍然是良好的。所以被人称为世界经济衰退沙漠中的绿洲,具有强大的内需市场的开拓能力和强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3、我国目前的财政和金融状况良好。和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遇到金融危机的特点不同:从银行的资产状况看,我们有46万亿元的银行储蓄总资产,其中居民储蓄近18万亿,存贷差约12万亿,资金相对充足。今年以来,虽然企业的资金普遍紧张,但那是由于双紧的宏观政策决定的。一旦我们为应付金融危机采用宽松的政策,就会具备流动性充足的特点。同时,经过2005年以来主要商业银行的上市,治理结构也得到了大的改善,因此,银行的资产质量也是比较好的。从外汇储备看,1.8万亿美元的储备也使得我们面对这场金融危机有足够的自保能力和应对能力。从国家财政收入看,2007年高达5.1万亿的财政收入,能使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在这场危机中保护自己。
4、中国具备庞大的内需市场开拓潜力。对中国的出口会有一定影响,但中国13亿人口和庞大的内需市场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即使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虽然美国消费的倒退使得我国出口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庞大的内需市场一旦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启动,是完全可以通过内需弥补出口下降的。从投资的角度,中国庞大的城镇和城市的基础设施有大量的项目需要资金,带动经济。无论是从资金的供应还是从项目的选择上,都有较大的潜力。我们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能力是足够的。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下,国际舆论普遍把中国当成是世界经济衰退“沙漠中的绿洲”,他们普遍希望中国担当新的领跑者,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站在一起来应对这场危机。一些跨国公司和企业家也把中国当作躲避这次金融危机的避风港和比较选择后的最佳投资地,他们看好中国,投资中国。与此同时,从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危机必然还会带来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的分工,中国要从制造业低端的打工者向金融和服务业的高端转型。
㈤ 美国金融危机历史
美国金融危机20年一个轮回
历史仿佛总是充满了巧合,即便是金融危机也总是经历着轮回。对于美国所经历的金融危机来说,其似乎总在大约每20年便轮回一次:1819年、1837年、1857年、1873年、1893年、1907年、1929年,美国的经济在繁荣与动荡中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苏争霸,但在1987年却遭遇了“黑色星期一”,导致了一场金融大地震,接着便是今天——2008年。
不可避免的是,美国金融危机的轮回往往都标志着其经济衰退期的一个开始。
轮回第一站
1819年,首先陷入危机的是英国。英国当时的三大棉纺织工业中心——曼彻斯特、格拉斯哥、培斯利——工人的工资降低了一半以上,全国食品消费量比1818年减少三分之一。这场危机对美国、法国、德国正在成长中的纺织工业和冶金工业造成了沉重打击。 由欧洲农业经济复苏和世界农产品市价骤跌而引发的1819年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美国政界和企业界的领袖们都把它看作是人力所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
这次股市暴跌,对世界经济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首先,使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大受损伤。其次,股市暴跌引起了债券市场和黄金市场的价格上涨,同时使汇率下跌,对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造成了破坏。
最后,2008年金融海啸
其实从美国政府从2008年9月7日宣布接管房地美和房利美之时,美国金融海啸的征兆就已经在蔓延。9日,雷曼兄弟信用评级遭标普列入观察名单,再加上其与汗国开发银行谈判陷入僵局,雷曼当天股价骤降45%,拖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当天急挫2.4%,而这也预示着雷曼惨淡的前景。之后雷曼寻找买家计划破产,而美国财长保尔森表示不会再替金融机构出钱,雷曼最终于15日宣布破产,从而正式引发了席卷全球的这场金融海啸。
尽管境况不佳的美国国际集团获得了美国政府850亿美元的紧急援助获取了80%的股份,美国国际集团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状况改善。美国金融机构资金流动性随后继续冻结,道指持续下挫,全球股市市值急速蒸发,数额高达数万亿美元。高盛、摩根士丹利随后也获准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美投资银行5巨头自此消失。
尽管美国政府历经艰辛最终通过了7000亿美元救市法案,但美国股市危机阴影仍无法消散,即便是全球央行齐出手降息,全球股市仍急挫不止。我们目前还无法预知这场金融海啸要走到怎样的一个程度,但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美国经济或许无法避免陷入衰退的命运。
㈥ 87年及08年金融危机中美股下跌比例是多少
1987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爆发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盘事件,道琼斯工业指数一天之内跌幅达22.6%,由于没有熔断机制和涨跌幅限制,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这一天也被美国金融界称为“黑色星期一”。美股研究社报道1988年10月19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与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了纽约股票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熔断机制。
2008年8月8日,道指以11734.32收盘,标普以1296.32收盘,纳指以2414.10收盘。
㈦ 美国股市金融危机时,下令禁止做空,是不是买完的股票就不可以卖了
美国金融危机时候禁止的做空不是买了股票不卖,而是卖空股票、期货的行为;
禁止做空是为了防止投资者借货卖出来打压市场,造成市场的进一步低迷。
解释一下做空的概念:
做空,又称空头、沽空(香港用语)、卖空(新加坡马来西亚用语)是一种股票、期货等的投资术语,是股票、期货等市场的一种操作模式。与多头相对,理论上是先借货卖出,再买进归还。做空是指预期未来行情下跌,将手中股票按目前价格卖出,待行情跌后买进,获取差价利润。其交易行为特点为先卖后买。实际上有点像商业中的赊货交易模式。这种模式在价格下跌的波段中能够获利,就是先在高位借货进来卖出,等跌了之后再买进归还。比如预计某一股票未来会跌,就在当期价位高时借入此股票(实际交易是买入看跌的合约)卖出,再到股价跌到一定程度时买进,以现价还给卖方,产生的差价就是利润。
㈧ 美国金融危机是如何产生的对全球股票市场有什么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是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次贷危机就是提前消费,不不应该现在花的钱提前花了。对股市的影响大了---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欠债国家,他的经济不好了,其它国家就可想而知了。由此可以断定------没有好的经济,股市就更谈不上好了!
㈨ 美国史上两次金融危机分别是哪两次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1、这次金融危机主要是由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引起的。
次贷是美国信用评级不高的下层老百姓利率较高的次级贷款,他们通过抵押贷款可以有房子,而且房价不断上涨,未来有能力还贷。 对于银行来说,发放那么多的贷款,为了保持他们资产的流动性,他们又以这些抵押贷款为保证,集中起来发放抵押贷款证券,形成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过程。但是一旦房地产价格下降,房屋的总价值低于抵押贷款额,老百姓的违约风险大大增加,导致很多人违约,银行的抵押贷款失去了还款现金流量,资金链断裂,房屋价值也不够偿还债券,使得银行或者这些抵押货款机构出现流动性危机。随着问题的扩大,很多银行机构倒闭,相关的持有这些机构的债券的机构也遭遇危机。美国从事抵押货款的主要机构是房地美和房利美,在这次问题出现 后,美国政府不得不出来救市,收购了这两家机构,美林集团也被收购,还有因为次贷危机而倒闭的雷曼兄弟,不过政府并没有救这个存在了150年的投资银行。
一方面,很多国外的机构持有美国很多次级债,危机发生后都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出现流动性危机。 另一方面,出现金融危机后,老百姓的信心受到打击,不愿意消费,导致总需求减少,使得整个经济运行变得困难。同时由于美国国内产品很多靠进口,比如,中国就是出口美国的大国,中国GDP的三分之一是靠出口,受到美国国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出口也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导致国内沿海很多依靠出口为 主要企业出现问题,开始大规模的裁员,导致失业人数上升。使得我国的经济运行也受到影响。其他国家也有相似的问题,并由此导致了全球经济危机。 2、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同样爆发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也是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在1929年11月,纽约股票市场崩溃后,西方银行家、企业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并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少人认为这只是心理恐慌造成的,股票市场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美国股票市场的崩溃正是这样一场经济危机爆发的火山口。随着股票市场的崩溃,美国经济随即全面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之中。 西方其它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资金流入和向美国的商品输出。这些国家一旦失去美国的资金和市场,也就随之被卷入了经济危机。接着,西方工业国又把经济危机扩散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工、农、商业旷日持久的危机,终于导致了金融大混乱。奥地利最大的银行——奥地利信贷银行因无法收回对本国和东欧各国企业的贷款,1931年5月 宣告破产。这马上在德国引发银行存户挤兑存款风潮,国民银行等大银行因而倒闭。英国也出现了纷纷向银行提取黄金的风潮,7月中旬至10月外流黄金价值2亿 英镑。9月下旬,英国宣布废除金本位制,英格兰银行停止兑付黄金。接着,其它一些国家也废除金本位制,西方的货币制度开始崩溃。欧洲的金融风潮波及美国,储户纷纷向银行提款。美国公众人心惶惶。
西方各国为了摆脱危机,尽量把危机后果转嫁给本国人民和亚非拉人民。有堆积如山的农产品卖不出去。 西方各国同时又极力把祸火引向他国。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把关税平均提高了20%以上。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 税,进行报复。除关税战外,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倾销战。从英国废除金本位制,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日本 甚至让日元贬值近4O%,借以大幅度降低棉纺织品等出口价格,向世界各地大肆倾销。 1932年7~8月,英国和英联邦各自治领政府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英帝国经济会议,在会上签署了一系列双边贸易协定。英国同意自治领商品免税输入,各自治领也降低或免收英国货关税。英国的行动加剧了经济集团化趋向。 英、美、法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分别形成了英镑、美元和金本位集团。日本力图通过侵略战争,扩大日元集团。德意也要求重新瓜分世界。高筑经济壁垒和经济集团化妨害了经济交往,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 危机持续的时间过去一般是几个月,或者一两年左右,而这次危机却长达四年。危机以后,进入了萧条时期,此后的两三年内,经济只有少数活跃和回升,没有出现复苏和繁荣。1937年便又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