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国美电器股票市值

国美电器股票市值

发布时间: 2021-09-25 17:13:16

1. 国美与苏宁有什么区别

苏宁和国美的企业文化、盈利模式 都有区别。

1、苏宁和国美的文化不同、基因不同。

苏宁是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也是在国内的上市公司。

虽说国美凭借规模经济优势,打价格战,与供应商谈判时比较容易砍价,但两者价格不相伯仲。

2、盈利模式差别

国美电子商城:在整个销售当中既是代销商也是经销商,同时还充当第三方支付中心(支付宝模式)。代销商的收入是佣金收入,经销商的收入是商品买卖的差价收入,而第三方支付中心收入则是现金池的短期投资收入。

苏宁易购:薄利多销、以规模赢得利润的经营方式。苏宁电器的净利润率不到2%,按目前电器平均1500元/台计算,一件商品赚不到30元。通过低利润率、大规模从而形成总体的高利润,加之苏宁连锁发展低投入、高周转轻资产运营,最终形成股本的高收益,为投资者带来效益的最大化。

苏宁电器利润率很低,提高了行业进入的门槛,对竞争对手有很大的封杀作用。到目前为止,国际家电连锁巨头 尚未染指国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苏宁电器等国内家电连锁巨头所确立的行业标准较为苛刻。苏宁电器扩张的空间巨大、发展模式不断重复复制,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一目了然,对未来的预期估计有清晰的把握。

(1)国美电器股票市值扩展阅读

苏宁实力优势

1、服务网络完善。物流是苏宁电器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苏宁电器建立了区域配送中心、 城市配送中心、转配点三级物流网络,苏宁电器视信息化为企业神经系统,建立了集数据、语音、视频、监控于一体的信息网络系统;

2、市值方面,二者股票市值相当,但苏宁的规模小;

3、直营店装修规模大。因为苏宁对每一个新开的直营店的投入比较多。还有就是苏宁与供应商的关系融洽。

国美实力优势

1、与全球家电制造企业保持紧密、友好、互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的较大的经销商;

2、作为我国家电零售连锁业的巨头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传承了25年企业文化,拥有良好的商业信用,积极进取的公司文化;

3、国美选择在香港借壳上市,多元化经营,资金面宽,融资能力强,分散风险。

2. 等到黄光裕出狱以后,国美还能重回巅峰吗

黄光裕曾经是一个神一样的人物,他被商界同行都称为奇才,但是也有一些竞争对手看他不顺眼,毕竟当时他的国美是经济报表已经超过了1200亿。老百姓对国美电器也是非常信任的,当时国美红的时候,哪有什么苏宁啊,因为国美电器便宜,质量也是信得过的。很可惜,后来黄光裕犯了一些错误,就销声匿迹了,现在人在改造过程中,听说最早出来的时间是2021年了,但是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黄光裕还是能够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中的。

如今的国美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内部斗争之后,终于平息下来了,虽然落后于其他的电商,但是相信黄光裕出来以后会重振旗鼓。国美的明天一定会灿烂辉煌,因为黄光裕就是商业奇才,他不会甘心平淡。

3. 为什么苏宁的市值比国美高

市值指的是总资产,包括卖电器,也包括其他投资,资本运作什么的,
而且国美的老大是指销售上的老大,卖的多不一定挣钱,卖一万斤大白菜也不如卖一套房子啊~!

4. 为什么近期国美股价大跌

一则成立合营公司的通告,让国美电器又一次卷入漩涡。

9月27日,国美电器宣布与全资的北京鹏泽置业有限公司、北京鹏润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成立物业合营公司,之后国美电器股价开始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高达40%。随后国美紧急叫停,10月3日,国美电器公布暂停成立合营公司,股价开始趋稳。

随后,10月13日突然宣布耗资1783万港元从二级市场回购879.2万股,当天国美电器股价一度大涨7.35%。

该消息既透露出国美电器延伸产业链的意图,也透露出国美系意欲整合旗下资产的意图。

无奈的急刹车

国美电器合资组建国美商业地产开发公司的消息公布后,次日国美股价大跌11.36%,第二天再暴跌21.79%,创下逾两年新低的1.83港元。在内地房地产业不景气的当下,市场普遍质疑国美的决定。

从之后的暂停一系列动作不难看出,国美管理层对股价大跌是始料未及的。

董事会主席张大中对此解释称:“计划提出的缘由,是为了维持和提升集团的竞争力及盈利能力,获得合适的零售地点及控制租金开支,以应付中国增长中的消费市场对优质零售空间不断上升的需求。”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判定此举是否明智关键是看该项目未来的成长空间,从长远来看,国美系组建商业地产开发公司具有前瞻性,一来可以结合商贸业务和地产业务,形成产业链互动,二来也能够掌握商业物业资源,获得增值回报,与此同时还能够增大企业在商圈中的话语权。 ”

出于这一目的,国美原本计划通过成立物业合营企业,与北京鹏润、北京国美优势互补,解决集团对商业地产开发经验不足的问题,在中国二三线城市创造并获取更多优质门店资源。

管理层表示,经进一步考虑目前市场状况,以及有关物业合营企业的多项因素,目前公司已决定暂停该计划。国美称未来将综合多种因素重新评估该计划,对于如何在二三线城市获得有优势门店、仓储资源,将继续研究一个令各方满意的方案。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认为:“暂停成立合资公司确实不代表国美系会彻底放弃地产业务,特别是商业地产业务,这是由未来商贸圈发展趋势决定的,国美并非不务正业,相反,通过有效整合商贸业务和地产业务将发挥国美系整体优势。”

国美进退两难

国美宣布该计划后,市场似乎并不看好。在记者采访中,大多数人认为,国美系现在的思路是对的,但投资者却不买账。

有人投资者担心,国美旗下三家公司合营开张商业地产项目会带来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问题。瑞银分析师也认为,在当前的环境下,在中国发展房地产业面临着很多风险。公告披露短短一周时间内,国美电器市值蒸发近四成,足以说明问题。

在内地房地产业不景气的当下,市场普遍质疑国美系的决定。瑞信更以企业管治忧虑不断上升为由,下调国美电器2011年~2013年盈利预测的10%~15%,评级降至“中性”,目标价大幅削减42%至2.5港元/股。

市场人士认为,黄氏家族开始整合梳理旗下资产的举动 注重核心业务家电零售,地产业为家电业服务。

国美电器董事长张大中表示:是为了维持和提升集团的竞争力及盈利能力,获得合适的零售地点及控制租金开支,以应付中国增长中的消费市场对优质零售空间不断上升的需求。

“从国美电器为合营公司第一大股东就可以看出,合营公司是在为国美电器量身定做”。国美电器企业发展与投资者关系部副经理卢江接受采访时候表示。

“实际上就是产业链的延伸。”对此,国美有关人士如此评价。

原因无他,家电卖场的竞争已走向提供消费体验和完善周边配套的竞争。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在接受采访时候也认为:“国美投资地产属于非主营业务,而投资者更希望其主营业务出彩,担心地产业务会削弱其主营业务竞争力,加上当前房产调控效应显现,房地产市场低迷,而投资地产业务需要大量资金,且回收周期长,这不免使投资者出现担忧情绪。国美虽然坚信其投资战略的可行性,但是不得不考虑投资者的担忧和由此带来的市场悲观预期,这使国美陷入两难境地。”

对于市场反应,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袁伟认为,除去投资者害怕关联交易的因素,就商业地产而言,由于商业地产投资大,回收周期长,投资商业地产必然会占用国美电器的现金流,反而会影响短期国美电器在二三线城市扩张的速度,影响短期业绩。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国美电器宣布暂停成立物业公司的方案后,公司第三大股东摩根大通再次选择了低位增持,其持股比例从5.12%上升到5.49%。

由于摩根大通增持和国美电器回购,虽然投资机构瑞银将国美电器的目标股价从4.3港元下调到3.6港元,但是依然维持了其买入的评级。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最后表示:“摩根大通选择增持表明其看好国美未来的发展,即使在国美股价下调时,不少投资机构仍给与国美买入评级,可见其成长性较好的情况未因成立合资公司的事件而改变。”

但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接受记者采访时候指出:“为了获得优质的店址,之前苏宁电器(拓展选址信息)和百思买在上海等一二线城市都有自购物业,而苏宁也在全国多个城市建设商业地产项目,这些投资都是相对独立的,而且在地产调整中苏宁也放缓了物业投资的计划。”其言下之意似乎可以分拆处理,并无必要把上市公司拖入其中,此举似乎并非明智之举。

5. 苏宁电器好还是国美电器好

苏宁电器与国美电器,各有各的优点,价位也都差不多,服务也是差不多的,所以这2家都可以购买的。

6. 国美电器与苏宁电器现在哪个的市值更高呀

看看股票不就知道了?苏宁目前市值在900亿以上,国美。。。。。。。。。有差距了

7. 国美控股上市公司有几家

截止到2020年7月6日,国美控股上市公司有5家:国美电器、三联商社、中关村科技、国美金融科技、拉近网娱。

1、国美电器

国美电器(GOME)成立于1987年1月1日,总部位于香港,是中国大陆家电零售连锁企业。2009年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

2013年,国美门店总数(含大中电器)达1,063家,覆盖全国256个城市, 同时国美还有542家非上市公司, 因此国美集团总门店数为1605家。

2、三联商社

国美电器2009年6月28日承诺,将在三联商社恢复上市之日起五年之内,选择合适的时机,彻底解决与三联商社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

3、国美金融

是“金融+场景+科技”的模式 ,即国美电器大量的线下门店、供应链体系,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2016年,国美金融开始全面布局消费金融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资产交易平台、支付平台、数据云平台和传统金融平台等六大板块。

(7)国美电器股票市值扩展阅读

国美控股集团旗下共有5家上市企业:国美零售(00493.HK)、*ST美讯(600898.SH)、中关村科技(00931.SZ)、国美金融科技(00628.HK)、拉近网娱(08172.HK)。

根据投中网统计,受“黄光裕出狱”消息刺激后,上述5家公司市值共暴涨18%,增加84亿元人民币。而暴涨的市值,也只是拼多多当下千亿美元市值的一个零头。截至2020-06-24,拼多多市值为1002亿美元,约7083.44亿元人民。

毋容置疑,拼多多是近年来崛起最快的电商平台,2020年年内市值增长了121.15%,几乎跑赢其他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对比来看,另外两家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年内增长7.85%,京东则增长了70.08%。

国美零售年内涨势不错,涨了122.22%。而助力这一涨幅的,并不是黄光裕出狱与否,而在于国美零售“妥协”,与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开始合作了。

8. 国美和苏宁哪个家电质量好

那个年代,由于环境所限,黄光裕初中肄业,16岁随其兄黄俊钦北上内蒙古谋生计。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这个阶段黄光裕以电器销售为创业领域。

在北京市前门的珠市口东大街420号盘下了一个100平方米的名叫“国美”的门面。黄氏兄弟先卖服装,不久即改售进口电器。

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店”正式挂牌。其时进口电器销售为卖方市场,不少商家正采用“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经营方式,黄氏兄弟却反其道而行,尽管有货不愁卖,“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

1991年,黄光裕第一个利用《北京晚报》中缝打起“买电器,到国美”的标语,每周刊登电器的价格。其时商家多认为“卖不动的商品才需要广告”,即使后来也有人想学习国美的广告策略,但黄光裕已经以每次800元的低价包下了报纸中缝。

1992年,珠市口100平米的“国美电器店”发展为大型电器商城,同时,黄光裕在北京地区初步进行连锁经营,将他旗下所持有的“国豪”、“亚华”、“恒基”等几家店铺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集中打响品牌,就此形成了连锁经营模式的雏形。

1993年初,黄氏兄弟已经发展至五六家国美电器连锁店,财富得到迅速积累。树大分枝,黄氏兄弟遂谋分头发展,黄光裕分得了“国美”牌子和几十万元现金,黄光裕时年24岁。之后,黄光裕独自经营的国美电器开始迅速发展、扩张。 1995年,国美电器商城从一家变成了十家;1999年,国美从北京走向全国,之后迅速增长至在全国88个城市开出330家门店。到2004年底,国美电器遍布中国大陆、香港及东南亚区主要城市,拥有30多个分公司。在黄光裕的带领下,国美跳跃式的发展,成功开创了中国经营的连锁模式。此后的数年间,凭借自身的优势和市场的需求,顺势顺水,国美一度登上了零售巨头的宝座,苏宁紧随其后,以致黄光裕一度欲收购苏宁。

说起张近东的创业史,好像一切都很快,从南京师范毕业之后就进入了国企,过够了朝九晚五生活的他,决定下海,跟家人一起承包着一些空调安装的项目,其中他就发现了空调的商机。

1990年他借到了十万块,租了一个两百平米的房子,成立了一家空调批发店,店名就叫苏宁家电。当时空调正在处于一个暴利的时代,张近东第一次下海就把销售额做到了六千万。

在1993年,张近东就靠着平价的优势,空调销售额超过三亿, 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器经销商,五年之后苏宁已经在市场里占据了很大的一块蛋糕,确立零销转型连锁零售的战略目标,先后开创了互联网销售,智慧苏宁,自营服务,等等一系列的销售创新模式,在2015年实现营收三千亿,身价高达近八百亿。

但随着2008年的到来,黄光裕入狱,一切开始改变,这一年,国美、苏宁营收分别为459亿和499亿,国美相当于苏宁的92%;2010年,国美营收规模跌至苏宁的74%;2017年,国美虽然实现营收715.7亿,但与苏宁的差距已越来越大,仅相当于苏宁的38%。如今,两者的差距更是拉开了整整一个量级。

不过,好消息传来,黄光裕最迟有望于2021年2月16日出狱,那么,黄光裕出狱后,能带领国美重回巅峰吗?

9. 国美电器老总背后的故事

黄光裕出生于1969年5月。小时候,黄家家境清贫,最困难时,黄光裕曾拾过破烂、捡过垃圾。也因为家境困难,他16岁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跟着20岁的哥哥从老家广东汕头北上内蒙古做生意。

1986年,17岁的黄光裕(那时他还叫黄俊烈)跟着哥哥黄俊钦,揣着在内蒙古攒下的4000元,然后又连贷带借了3万元,在北京前门的珠市口东大街420号盘下了一个100平方米的名叫“国美”的门面。在那里,黄氏兄弟先卖服装,后来改卖进口电器。

“那时我也琢磨过做食品生意,但当时人们的消费水平没达到那个程度;做服装生意,有面料、季节性的讲究,我也不太懂。而家电相对比较定型,我觉得自己做起来还比较合适。当时家电还是有货不愁卖,就看你能不能进货。”黄光裕在回忆当初创业情形时说。

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店”的招牌正式挂出来了。尽管是有货不愁卖,但黄氏兄弟仍然决定走“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而当时那个卖方市场背景下,很多商家正在采用“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经营方式。

黄光裕回忆说,其实当时有“逼”的成分。因为那时的商业机构大多是国有单位,有一级、二级批发站,有自己的渠道和网络,实力比他强,门路比他多。“作为一家个体企业要想办法吸引来客户,必须有自己的东西才行”,当时他想出的方法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薄利多销。

低价策略为小小的国美电器店带来了不少回头客。不仅是薄利多销,在货源上他也下足了功夫。“当时洗衣机、彩电等都是凭票供应的,要从非正规渠道得到这些货,就要去想办法。有时候,别人有好多好多产品,却没人来买,我就想办法从他手里把货拿过来。”为了寻找价廉物美的“好商品”,国美是不是和当时很多的家电零售商们一样,从广东番禺一带贩卖了一些走私货,黄本人一直不正面回答,但坊间对此传闻很多。

但是,不管怎么样,你不得不承认黄是一个商业天才。黄光裕和他的国美在这个市场上留下了很多痕迹,他首创的很多零售业拓展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行业的通用模式。

1991年,黄光裕第一个想到利用《北京晚报》中缝打起“买电器,到国美”的标语,每周刊登电器的价格。当时国营商店对于广告的认识还停留在“卖不动的商品才需要广告”的层面,即使后来也有人想学习国美的广告策略,但黄光裕已经以每次800元的低价包下了报纸中缝。

很少的广告投入为国美吸引来了大量顾客,电器店生意“火得不行”,“所有存货一卖而光”。黄光裕乘胜追击,陆续开了多家门店,“国豪”、“亚华”、“恒基”,店名不一而足,1993年前,小店面已达七八家。

为了避免“消费者看了广告也不知到何处买产品”的情况发生,黄光裕说服那些用美金做产品形象广告的外国厂家与国美合作打广告,既让厂家广告开支得以减少,又让消费者“看得到买得到”。进而黄光裕又向厂家要求,赠予国美一些样品作展示,并开设相应的产品专柜,使顾客能看、能摸,现场就能买到。

1992年,黄光裕在北京地区初步进行连锁经营,将他旗下所持有的几家店铺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就此形成了连锁经营模式的雏形。

到1993年时,国美电器连锁店已经发展至五六家。而黄氏兄弟财富增长后,因为经营理念的不同,两兄弟分家了,黄光裕分得了“国美”这块牌子和几十万元现金。如果说黄光裕是众多厂家形容的零售市场的一个“价格屠夫”的话,至此,黄光裕初步打造了“国美”这把“屠刀”。

24岁的黄光裕和哥哥分家后,开始一心一意建造他的家电零售王国,并从此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书写他和国美的财富神话:1993年,黄光裕的小门面变成了一家大型电器商城;1995年,国美电器商城从一家变成了10家;1999年国美从北京走向全国……

“人与人之间是差不多的,差一步而已,有时是半步。” 黄光裕说。而正是凭着这领先的“半步”,黄光裕信心倍增,奋力拓展。目前,国美已经在全国88个城市开出330家门店,年内有望达到400家。

“我不是为了胡润而存在”

日前,黄光裕就蝉联胡润百富榜榜首接受记者采访时,心态十分平和地说:“这只代表社会对我们公司的一个评价。”“我从未计算过自己的身价——觉得算这个没什么意义。其实,中国的富人很多,而且我对‘中国首富’这个提法也没任何概念。”他说,今后会加倍努力,把国美集团继续做大做强。

黄光裕坦陈,他并不喜欢此类排行榜曝光自己的财富,但他也表示不怕上榜,“因为这个榜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企业的效益才是最重要的,我不是为了胡润而存在的”。认同李嘉诚的“商者无域”,黄光裕创业18年,铺就了遍及中国的零售网络。2004年6月,黄光裕在香港证券市场上的交易,令所有人瞠目。他让市值只有2亿元的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换股票据,掏出88亿元来收购他全资拥有的国美电器65%的股权。这项收购之前,胡润把黄光裕所有的财富定格在46亿元,而此次交易,使黄光裕一举跃居“中国首富”的位置。

“把国美的门店开到国外,这是我们一直在准备的事情。”黄光裕又恢复了以往淡淡的口吻。据透露,黄光裕正在考虑国美高层持股方案,但他自己决不放弃绝对控股地位。而按照国美集团的设想,到2008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如此看来,黄光裕的身价仍有很大升值空间。

在京打拼15年,赚了15亿,并在2003年成功登上《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第27名,这就是靠家电营销起家,对资本运营也十分在行的国美掌门人黄光裕。

创业初始,黄光裕便敏锐觉察出北京家电市场的巨大潜力,决计做长久生意,并确定了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一举打破了过去百货店经营家电的垄断局面,使国美在北京迅速站稳了脚跟。1999年国美迈出了建立全国连锁网络的关键一步。然而这时黄光裕却把国美电

器总经理一职托付给妹夫张志铭,自己另外创办了总资产约50亿元的鹏润投资有限公司,退居幕后进行资本运作。

“互动、互助、互补”一直是黄光裕坚持的投资理念。国美利用商业经营的现金流,与房地产进行互补,曾获得不错的协同效应。而在房价居高不下的北京,黄光裕也欲“用做家电的模式做房地产”。鹏润家园不止一次打出价格牌。

2002年10月26日,黄光裕重掌国美帅印。随后,黄光裕对国美高层人事与组织架构进行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调整,一年内国美变动之频繁,甚至引发了业内的深度质疑。

黄光裕出了名的低调寡言,2003年,身为鹏润投资总裁、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鹏润集团主席的黄光裕仅公开亮相两次。黄光裕的低调也给国美带来了“没有调子”的负面评价。有分析人士指出,在舆论关注率相当高的国美看不到实际运营所产生的、具有社会意义的运营经验或理论产品的产出。缺少理论元素的包装造成了国美品牌的高度、理论深度不够。而家族集权下能否继续有效运作,更是对黄光裕的最大考验。

热点内容
同花顺怎么找历史最低位的股票 发布:2025-02-09 01:00:35 浏览:304
余额宝银华货币基金怎么卖 发布:2025-02-09 01:00:27 浏览:756
金融网贷还有多少家 发布:2025-02-09 00:51:07 浏览:306
基金建仓前景如何 发布:2025-02-09 00:50:19 浏览:946
股票的历史价格怎么查 发布:2025-02-09 00:31:23 浏览:579
基金代码怎么分 发布:2025-02-09 00:31:13 浏览:348
股票涨停资金流入却是负的 发布:2025-02-09 00:28:04 浏览:727
中国股市什么时候取消的夜盘 发布:2025-02-09 00:20:21 浏览:722
东宏股份股票历史交易数据 发布:2025-02-09 00:19:19 浏览:481
大石桥契税维修基金什么时候涨价 发布:2025-02-09 00:04:42 浏览: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