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美国股票市场是弱势有效市场

美国股票市场是弱势有效市场

发布时间: 2021-09-06 20:45:48

⑴ 美国股票市场!

证券公司在交易所内有场内代表.交易所外有场外代表.交易者向场外代表提出股票的买卖.场外代表会通过电话通知场内代表.场内代表则通过手势向其他证券公司的场内代表询问.有合适的就会成交.否则的话.就会等到有合适的交易配对为止.

⑵ 美国股票市场是弱势、半强势还是强势有效市场

这个问题是相对的。主要是看跟随比,跟哪个时期比。
我理解为你跟全球市场加现在的时期比。
目前属于半强势。

⑶ 谁能解释下股票的弱势有效 半强有效和强势有效

弱势有效市场:如果价格、交易量、短期利率等市场交易信息已充分反映在股票价格中,这样的市场被称为弱有效市场。经济学家使用的思维方式是:市场历史和现在的交易数据是公开的,所有人都能看到,也会去看。显然,在当前股价中,已含有了投资者对未来趋势的理解,于是再根据交易信息去判断未来是否有意义。我们会发现,有效市场假说和传统技术分析产生了激烈的对抗:如果有效市场假说是成立的,那么哪怕市场仅呈现弱有效状态。

半强势有效市场:如果市场的交易信息以及所有有关公司发展前景的公开信息,都包含在股票价格之中,这样的市场被称为半强势有效市场。经济学家所定义的公开信息,包括了公司产品、治理结构、财务报表、资本动作等一切见诸于公司公告的信息。然而基本分析又恰恰可以使用这些信息判断企业内在价值以及股价的合理性,于是,我们又看到有效市场假说与基本分析乃至价值投资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如果市场处于半强势有效的状态,那么基本分析也失去了意义。

强势有效市场:如果股价包含了所有信息,甚至包括只有少数人知道的内幕消息,则这样的市场就叫强有效市场。显然,在强有效市场里,任何分析预测都是没有意义的。当然,如果市场是强有效的,绝大多数证券从业者都只好失业,所以至今很少有人接受市场是强有效的假定。

由此看来,我国证券市场仍然处于弱有效市场与半强势有效市场之间,最多是半强势有效市场,因为我们的市场中仍然充满了内幕消息和内部操纵显现。我们经常发现一种现象,一只股票半年涨了好几倍,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结果等到到了最高点,公司宣布重组等利好消息,前期的人就借利好出货,这就是他们早就知道了这个内幕消息,散户与机构在信息上处于不对等的地位。

美国证券市场则处于半强与强势之间。我记得前几年,好象是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要收购道琼斯,在消息宣布前,道琼斯的股票没有任何异常变化,宣布的第二天就涨了50%多。最近微软准备收购YAHOO也类似,这说明这两家公司在密谋收购前,没有将收购的消息泄露,市场上没有人知道,这对大家都是公平的。

现在还没有那一个市场是强势有效的市场。

中国股票市场实际上属于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强式有效市场

中国股票市场目前实际上属于弱势有效市场。
股票市场的强势与弱势或者是别的什么态势,一是动态的,不能看死;二是相对的,不能一概而论;三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结论。
目前和中国股票市场总体上偏弱;相对于西方市场很弱,相对于自己不算很弱,相对于2016年下半年还算不错。这只是个人观点,不代表所有股民,机构或政府的看法。
中国的股票市场受多方面影响:既受周围环境影响,也受股民心态影响,还受中国经济状态影响,更受中国政府政策方向影响,当然了也受机构舆论或操作影响。
总体看中国股市2017年七月份好于六月份,下半年好于上半年,今年好于去年,后市好于前两年,只是预期,不确定因素会很多,仅供参考,不可以作为操作依据!

⑸ 为什么在弱势有效市场中,技术分析是无效的

是考证券从业资格吧,
哪些书太垃圾,看了对投资几乎没有什么帮助。
不用太在意书上是怎么说,都是到处抄来得。
另外,问题中是不是有一个错别字,不是弱势有效市场,而是弱式有效市场。
如果是弱式有效市场,则根据他的定义,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是无效的。
弱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价格已充分反映出所有过去历史的证券价格信息,包括股票的成交价、成交量、卖空金额,融资金额等。而技术分析三大假设之一是历史会重复。但历史的信息都反应在股价上了,所以技术分析是无效的。但这个说法过于理论化,大概只有从未炒过股的写书之人才会如此白痴。事实上,不是所有人都懂技术分析的。所以技术分析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还是有效的。

⑹ 比较中美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差异从投资者特点、类型、结构 比较 尽量详细点,谢谢!

一、问题提出

一般认为,市场有效性可以分为三个程度:弱势有效性、半强势有效性和强势有效性,其中研究最多、争议最大的是市场的弱势有效性。Fama和Blume(1966)、Fama(1970)及以后的大多数研究都验证了美国股市呈弱势有效性。对中国股市是否呈现弱势有效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例如:俞乔(1994)、吴世农(1996)与孙碧波、方健雯(2004)通过检验认为中国证券市场还没有达到弱势有效性;宋颂兴、金伟根(1995)、胡朝霞(1998)与周四军(2003)的研究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弱势有效性成立。

本文从弱势有效性定义出发,弱势有效性是指交易者无法利用股票的历史价格预测未来价格。具体而言,如果现行价格充分反映了股票历史价格序列中包含的全部信息,投资者就无法通过技术分析获得长期而稳定的超额利润,这时就认为市场具有弱势有效性。技术分析是指通过观察市场过去的行为来预测它的未来走势。近期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一些简单的技术规则具有可观的获利能力[如Brock等(1992)、Bessembinder和Chan(1995)以及Ito(1999)]。这些结论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了极大地挑战。但技术规则具有预测能力是否可以直接等同于市场不具备弱势有效性?弱势有效市场的支持者强调一点即技术分析往往需要频繁交易,交易成本的存在足以抵消它的超额利润,若技术分析的确有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且去除交易成本这种超额利润依然存在,则认为股票市场还没有达到弱势有效性。

二、技术分析模拟投资的实证检验

我们选择上证指数和S&P500作为投资标的。以技术分析中最为基本的移动平均线为指标,进行历史期模拟投资检验,找到最为合适的指标组合;再对2000年至2007年中国股市的实证检验,以期证明移动平均线技术分析对于中国、美国股票市场是否有指导作用。

考虑到市场阶段和特性,我们选择模拟投资历史期为:1997年初至1999年底,实证检验应用期为:2000.01.01~2007.12.31。同时,假设初始资本为1000000单位本国货币,根据应用期末的资本情况评价模拟投资结果。本文数据来源于文华财经。

(一)在历史期内最优步长组合策略(移动平均线指标)的确定

首先,选定上证指数和S&P500移动平均线指标的最优步长组合策略。所谓最优步长组合策略,即按照最为常见的短期(1、5、10日)、中期(20、30、60日)分类,以短期均值>中期均值为买人信号,条件不满足时为卖出信号。在历史期进行操作,以历史期期末总收益率为标准,选择总收益率最大的步长组合为该指的最优步长组合策略。表1为历史期内S&P500最优步长组合,今日黄金价格白银价格我们假设每次交易的费用为总资金的1%,经过测算,短期均值10>中期均值60的为历史期S&P500的最优步长组合策略。

同样的,我们可以得到上证指数历史期内最优步长组合策略。表2为历史期内上证指数的最优步长组合,我们假设每次交易的费用为总资金的1%,经过测算,短期均值5>中期均值20的为历史期内上证指数的最优步

⑺ 美国股市是强势有效市场吗美国股民是不是大多不用技术分析而用基本分析

美国股市已经有近二百年历史了,美国人炒股不只是看K线图,还有其他看图方法。

美国股市历史:1792年,24名纽约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订立协定,约定以后每天都在此进行股票等证券的交易。1817年,这一交易市场日渐活跃,于是参加者组成了纽约证券交易管理处。1863年,它正式更名为纽约证券交易所。这便是美国股市的起源。
1882年,道(Dow)与好友琼斯(Jones)在华尔街15号创办了道琼斯公司,并紧靠纽约证券交易所。1884年,道最早开始尝试计算股票价格变动指数,当时采用样本均为铁路公司,这就是后来的道琼斯运输业平均数(DJIA)。1889年,道亲手创办了华尔街日报。1896年5月26日,道第一次计算并对外公布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数(DJIA),当日指数为40.94。1929年,道琼斯公用事业平均数DJUA指数诞生。1992年,道琼斯综合平均数(DJCA)诞生。近年来,道琼斯公司又跨越全球创设了相对独立的3000多个股价指数,统称为道琼斯全球指数(DJGI)。然而,在上述所有道琼斯股价指数中,唯有道琼斯工业平均数是最重要的,它不仅是当今美国最重要股价指数,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股价指数。因此,它既美国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人们一般将道琼斯工业平均数简称为道琼斯指数(以下简称“道指”),而且将1896年5月26日这一天确定为道琼斯指数的“生日”。
道指属于成份股指数,它的样本数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变化:1896年首次计算时设定样本股为12只;1916年设定样本股为20只;1928年最终将样本股固定为30只。直到今天,道指样本股仍为30只。目前的30个样本主要取自纽约证券交易所及NASDAQ股票市场。

为了适应科技进步与股市发展的需要,道指30只成份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定义的工业股,如今的道指取样已经覆盖了整个美国股市中最优秀的蓝筹股,并包含了金融服务、科技、零售、娱乐以及生活消费品等多种行业。作为样本,它们是各个行业的龙头或代表,这些样本股拥有最广泛的个体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2005年底,道指30个成份股合计市值占全美股市总市值的比例高达23.8%。

100多年来,道指以其独到的计算方法为专利,以一流的蓝筹股为样本,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从不间断的计算保证了道指百年来的一贯性与可比性。这正是道指“长生不老”的秘诀之所在。近百年来道指走过的“路”,不仅折射出了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同时,它更具历史价值地记录下了美国股市的百年历程,可供后人研究与思考。

美国道斯琼指数千点耗时统计

千点关口 首破千点关口时间 累计耗时 千点间隔

1000 1972年11月14日 76年 76年

2000 1987年1月8日 90年 14年

3000 1991年4月17日 94年 4年

4000 1995年2月23日 98年 4年

5000 1995年11月21日 99年 9个月

6000 1996年10月14日 100年 11个月

7000 1997年2月13日 101年 4个月

8000 1997年7月16日 101年 5个月

9000 1998年4月6日 102年 9个月

10000 1999年3月29日 103年 12个月

11000 1999年5月3日 103年 1个月

一、30年代大萧条“吃掉”道指33年的“积累”

1896年5月26日,道指(DJIA)从40.94点艰难起步。经过30多年的风风雨雨,道指缓慢“成长”。1929年9月3日,道指收至历史最高点位381点。其间,美国股市经历了美国海外军事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柯立芝繁荣三大“利好”阶段,这一时期也是美国走向世界霸主地位的重要转折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美国股市一路顺风,从40点到接近400点,道指走了33年时间。

否极泰来、乐极生悲。正当美国人民沉浸在繁荣与幸福之中不难自拔时,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危机正在悄悄逼近美国人民。1929年10月28日,美国东部时间星期一,上午开市不久,道指狂跌不止,当日收于260点,日跌幅达12.82%。这便是美国人闻风丧胆的“黑色星期一”。以此为导火索拉开了30年代世界性大萧条序幕。

次日(10月29日),道指收盘再大跌11.73%,收于230点。随后,道指伴随1929——1933年的大萧条一路下跌不止,一直跌到1932年6月30日43点收盘。

从40点出发,33年涨至400点附近,接着只用两年半的时间便狂跌至“原点”。后人也称之为“大股灾”。大股灾、大萧条,让富有的美国人几乎在一夜之间沦为了“穷光蛋”。如今想来,依稀如梦。

二、重铸基石:40年后道指首破1000点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美国人从“自由放任”的盲目自信中醒来,重新审视必要的法制与宏观调控。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大萧条永世难忘的“痛”让美国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金融业实行最严厉的管制,包括加强金融立法、分业管理、利率管制、存款保险等举措。这样做的好处:对高风险的金融业,尤其是对证券市场严加管制,有利于抑制金融投机,抑制金融泡沫,有利于整固金融秩序,从而有效控制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罗斯福新政的成功施行,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从中“渔利”,使美国成为真正的、绝对的世界霸主,而且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同步增强。从5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完全走出了“大萧条”的阴影,进而步入到了6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一段“黄金时期”。

随着美国经济的一路走好,作为经济晴雨表的道指也一并向上。1956年5月12日,道指首破500点大关。从道指生日算起,从40点到500点,道指整整走了60年。这60年应该算是道指苦难的60年,其经历坎坷曲折,它从生到死,再到重生。这一曲折的过程也教会了美国人如何看待投机、如何对自己的投机行为负责。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它将美国股市引入了严厉的“法治”之道。

60年代的“黄金十年”将美国经济带上了一个新的高潮。这一高潮终结的标志是1972年11月14日,道指首破1000点。这是道指的第一个“千点”,若从大萧条的43点算起,它整整花了40年来跨越它的首个“千点”关口;若从道指诞生时算起,它则花了76年的时间来攻克这1000点大关。由此可见,这一千点的基石的确是够扎实的。

然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经过了长达20多年的快速增长,经济泡沫及通货膨胀已积聚到相当程度。到了该停下来喘息的时候了,于是,从7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又步入了前所未有的“滞胀”时期。高通货膨胀伴随高失业,经济滞止不前,70年代中期,美国利率水平高达15%以上。为此,刚上千点不久的道指又面临着巨大的大跌考验。1974年末、1975年初,道指一度暴跌至550点上方,几乎吃掉1956年以来的战果。好在自大萧条以来,美国股市一直处在严加管制的状态,泡沫与风险才能较快的顺利化解。

1976年末,道指重返千点之上。但由于美国经济并未真正好转,因此,道指很快又回到了千点的下方,从1977——1982年的5年间,道指一直800点之上、1000点之下作窄幅整理。从1972——1982年的10年间,除1974年与1975年之交有过短暂的下落外,其他时间均保持在800点以上运行,这应该再次证明了美国股市在严厉的“法治”下的有效性。

三、第二个“黑色星期一”考验道指:有惊无险

1982年,美国经济逐渐走出“滞胀”的阴影,国民经济景气指数开始上升。当年底,道指再次稳稳地站上1000点关口。1985年底,道指首次突破1500点。从1000点跨越至1500点,道指花了13年的时间。随后一路继续飙升,1987年1月8日,道指首破2000点大关。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个“黑色星期一”,道指当天狂跌508点,日跌幅达22.61%,道指从前日收市的2246.74点跌至1738.74点收盘。这一日跌幅排道指有史以来的第二高。美国爆发的这一“股灾”,也引发了全球股市的同步暴跌。但当年年底,道指又重拾2000点。

这一次股灾的有惊无险,应该主要归功于三大因素:

一是美国经济的快速恢复与增长,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

二是美国股市前期管制的功效;道指花了76年的时间始终在1000点以下“筑底”,牢牢夯实的基石,是美国股市大厦后来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道指首破1000点后,仅有两次回探的记录;1500点更是一次性通过,没有出现过任何反复;2000点也仅在1987年和1988年有过两次短暂的反复。这是美国股市“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是美国股市低风险的表现。

三是美国股市的上市公司(包括来自全球一流的企业)实力已是今非昔比,一流的上市公司,必须具备一流的投资价值。因此,大批世界一流的上市公司,是美国股市的中流砥柱,它们优良的投资价值足以化解股市泡沫与投机风险。

80年代末,道指继续保持了向上的趋势。应该说,道指与美国股市的一同成长并不断长大,这除了归因于成功的市场监管外,主要原因是一流的上市公司、一流的投资价值,让投资者与股市共享国民经济的繁荣与成长。

四、持续增长的“新经济”将道指送入向上通道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网络时代+知识经济”的驱动,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长达100多个月的持续增长,这是历史上罕见的一个“长周期”经济增长。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节节攀升,道指承接80年代末的惯性继续发力、不断通关。

1991年4月17日,道指首破3000点;

1995年2月23日,道指首破4000点;

1995年11月21日,道指首破5000点;

1996年10月14日,道指首破6000点;

1997年2月13日,道指首破7000点;

1997年7月16日,道指首破8000点;

1998年4月6日,道指首破9000点;

1999年3月29日,道指首破10000点大关。

2000年1月14日,道指创下历史最高记录,11723点。

截止2001年“911”发生前,道指从3000点一路上涨至10000点之上,其间的各个“千点”整数关口,均为一次性通过,几乎没有出现反复。这正如我们搭盖房子,如果基石不稳、不牢,房子就盖不高、盖不稳,弄不好会“推倒重来”,弄不好会搞出一个“豆腐渣”工程。相反,只要基石夯实扎稳,则大厦搭盖起来就越快,而且楼房也会越有质量。

尽管美国股市随经济持续了100多个的月的上涨,泡沫也似乎感觉出来,但它的上涨已有些过份。于是,正常的技术回调随之开始。道指连续下穿11000点和10000点关口,并且于2001年3月20日直抵9721点。正当美国股市技术性回调至关键点位时,让美国人最不信的大事件发生了,这就是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911”不仅让美国人意外,更让世界为之震惊。全球股市也为之恐慌。

在这一特殊背景下,美国股市从“技术回调”转换为“恐慌下跌”。“911”后道指很快首次下穿9000点,并直逼8000点关口。2001年9月21日,道指跌至8236点。

2001年底,随着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发动的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股市人气开始重新聚集,道指于2002年3月19日再上万点,达10635点。但由于美国经济开始出现明显衰退,尤其是2002年第二季度经济下滑趋势更为明显。因此,导致道指从2002年下半年至2003年初之间曾三次下穿8000点。但随着美国经济逐渐回暖,2003年底,道指很快重上10000点,2005年底再次逼向11000点。2006年5月9日,收于11640点,离历史最高点位11723点仅一步之遥。

这就是美国股市,一个世界性的、全球性的股市!它的成长是200多年的经历,它的成长绝不是“急来的”,更不是“一夜成名”的,也正因如此,道指也才能随它一步步长大,显而易见,道指能从40点“长大”成今天的10000点之上,它绝非一日之功、一步到位。因此,股市的成长,不能急功见利,应一步一个脚印,做实它,就是对后人负责。

⑻ 美国股票市场的缩水给经济带来了哪些影响

美国股票市场的缩水,带来了整个经济领域的衰败,一场空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了。由于股票市场的波动,动摇了企业界的信心,阻碍工、农业发展,缩小海外购买和投资,使经济陷入停滞状态。

热点内容
浙江共生智能科技公司股票 发布:2025-04-25 06:41:52 浏览:361
华融股票交易软件下载 发布:2025-04-25 06:17:36 浏览:142
蚂蚁财富基金的pe在哪里看 发布:2025-04-25 06:17:35 浏览:839
如何举报网络传销数字货币 发布:2025-04-25 06:15:33 浏览:473
公司市值是多少 发布:2025-04-25 06:11:25 浏览:169
维修基金明细在哪里查询 发布:2025-04-25 05:58:28 浏览:119
如何通俗理解三种金融资产 发布:2025-04-25 05:57:01 浏览:202
东方电热历史股票行情 发布:2025-04-25 05:48:43 浏览:961
企展控股股权过了买卖日期怎么办 发布:2025-04-25 05:47:55 浏览:319
基金买的股票在哪里查看 发布:2025-04-25 05:35:38 浏览:647